[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納粹與理發師(諾獎得主赫塔?米勒親自為中文版作序!)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社會
    【市場價】
    139-201
    【優惠價】
    87-126
    【作者】 (德)埃德加 希爾森拉特 
    【所屬類別】 圖書  小說  社會小說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168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4716826
    作者:(德)埃德加?希爾森拉特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06月 

        
        
    "

    編輯推薦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塔?米勒特別撰寫中文版序

    ◎揭露鮮為人知的二戰史實,以諷刺的語言探討戰爭與罪責問題

    ◎銷量逾五百萬,曾遭六十多家德國出版社退稿的德語小說

    ◎比肩德國文豪君特?格拉斯,《鐵皮鼓》的另一種寫法

     
    內容簡介
    什麼是罪責?誰有資格寬恕?
    當殺人狂魔化身良好市民,
    人類是否有權力以死亡懲罰死亡?
    “我們假設:我有一萬條脖子,你可以把我絞死一萬次。你覺得這樣會讓死在我手裡的人感到滿意嗎?”
    小說描述了一名黨衛軍軍官、集體屠殺犯在二戰後借用被他謀殺的猶太人的身份,利用萬人坑裡敲下來的金牙在黑市上大發橫財,終偷渡到以色列成為猶太人的民族英雄和有聲望的市民的故事。
    雅利安妓女的兒子馬克斯?舒爾茨與猶太理發師之子伊茨希?芬克爾施坦從小形影不離,互相關照。可希特勒上臺後,舒爾茨加入黨衛軍,殺害了無數猶太人,包括芬克爾施坦一家。戰後為躲過追捕,舒爾茨頂替了芬克爾施坦的身份,化身為集中營幸存者。他拿一口袋金牙開始了柏林的黑市生意,又憑借酷似猶太人的面孔遊蕩到以色列,成為猶太人的建國英雄……

    什麼是罪責?誰有資格寬恕?

    當殺人狂魔化身良好市民,

    人類是否有權力以死亡懲罰死亡?

    “我們假設:我有一萬條脖子,你可以把我絞死一萬次。你覺得這樣會讓死在我手裡的人感到滿意嗎?”

    小說描述了一名黨衛軍軍官、集體屠殺犯在二戰後借用被他謀殺的猶太人的身份,利用萬人坑裡敲下來的金牙在黑市上大發橫財,終偷渡到以色列成為猶太人的民族英雄和有聲望的市民的故事。


    雅利安妓女的兒子馬克斯?舒爾茨與猶太理發師之子伊茨希?芬克爾施坦從小形影不離,互相關照。可希特勒上臺後,舒爾茨加入黨衛軍,殺害了無數猶太人,包括芬克爾施坦一家。戰後為躲過追捕,舒爾茨頂替了芬克爾施坦的身份,化身為集中營幸存者。他拿一口袋金牙開始了柏林的黑市生意,又憑借酷似猶太人的面孔遊蕩到以色列,成為猶太人的建國英雄……


    埃德加·希爾森拉特諷刺地看待消滅猶太人和以色列建國,《納粹與理發師》反映了德國歷*糟糕的一頁,這在20世紀70年代還是禁忌。因此,這部長篇小說被認為是“劊子手的敘事詩”,當時遭到所有德國出版社的拒絕。該書於1971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在意大利、英國和法國出版譯本並迅速成為國際暢銷書之後,1977年方由德國一家小型文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埃德加·希爾森拉特

    埃德加·希爾森拉特1926年出生於德國萊比錫。1938年隨母親和弟弟逃往羅馬尼亞,親歷了發生在羅馬尼亞的大屠殺,曾先後在巴勒斯坦、法國生活過,50年代初定居美國,後於1975年回到德國。他是早借助於諷刺和荒誕不經的故事形容納粹暴行的文學家之一,因此他的作品占有特殊地位。


    2006年4月,為表彰希爾森拉特在文學創作中的傑出成就,在其誕辰80周歲之際,《沒有明天的夜晚-埃德加?希爾森拉特傳》紀錄片在德國電視臺公開放映。


    安尼    北京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日耳曼語言文學博士

    媒體評論


    這本暢銷全球的小說是一部不可思議的作品,它是對猶太人和黨衛軍的雙重諷刺。一部血淚橫流的流浪漢小說,怪誕、奇異、殘酷而簡潔,用黑色的幽默描繪了黑暗的時代。


    ——《每日鏡報》

    希爾森拉特是一位偉大的小說家,在托馬斯?曼和寫作了《鐵皮鼓》的君特?格拉斯之後,再也沒有作家能與之比肩

    ——德國西南廣播電臺

    語氣的諷刺意味與場面的悲劇氣息相互踫撞,精心引入的陳詞濫調,在人與人之間達成某種心照不宣。於是,無法言說的驚悚從頭至尾就像被一條纖繩公然拖拽出場。未曾道破的潛臺詞,在讀者的頭腦中自然而然地郁積成形。諷刺與悲劇在這裡完全別有洞天,甚至堪稱*;不可發生之事,在希爾森拉特的筆下,卻獲得了生命。


    —— 赫塔·米勒

    在線試讀
    赫塔?米勒
    在我的老家,那個與世隔絕的村子裡,理發師是個掌權機關。為什麼呢?我覺得是因為他的職業總和死人打交道。死人入棺之前,由他來剃發。不過這不是的原因。這理發師身材畸形,特別矮小,還頂了個大腦袋和一個駝背。他就住在我們這條街上,跟我家隔三座房子。他有一個皮包,即他的“醫用包”,外邊被一道閃閃發光的金屬邊鎖著,裡面裝著他的全部家什。他就這樣走家串戶,一登門,就卷開一塊天鵝絨布,總是把裡面的工具按之前的順序依次擺在桌子上,把裝剃須水的小瓶子排成一個半圓;锃亮的剃刀、剪刀、鑷子,好像一個外科醫生的手術器械。光是閃爍的理發工具和那套準備儀式,就足夠令人膽寒了。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覺得這個佝僂著身軀的理發師是個具有超自然能力的駝子。你得提高警惕。他一進你的家門,迎面而來的不是一位鄰居,而是一團謎。一種恐懼,一種忐忑攫住了我,仿佛他的醫用包裡面、他的駝背底下藏著一股力量,能夠掌控我們所有人的命運。他不隻給男人理發剃須,還給一些老年人修理指甲、給人撥牙、處理火癤子。外祖父的頭發剪完以後,我媽媽會把地板上的碎頭發收起來——因為理發師要把它們裝進一個塑料袋子裡。於是我從小就覺得,他回家會把所有顧客的頭發分開保存,會給它們稱重,繼而對村中所有男人的所有頭發都心中有數。我還相信他可以決定誰什麼時候會死。我確信當裝我外祖父頭發的那個袋子跟他的體重相等之時,就是外祖父的死期了。
    在埃德加?希爾森拉特的小說《納粹與理發師》中,那位理發師同樣也散發著惡魔的氣息。引人入勝而又令人生畏的是,希爾森拉特偏偏讓黨衛軍兼大屠殺劊子手馬克斯?舒爾茨搖身一變成了一名理發師。這種角色轉變的遊戲還會令人置身於雙重語言繫統之下,閱讀時產生雙重感受。納粹的口頭禪如同時鐘的滴答聲此起彼伏,尖刻的諷刺轉眼令人悲從中來。這種雙重性令閱讀變得迫不及待,緊張程度螺旋攀升,繼而崩塌釋放。語氣的諷刺意味與場面的悲劇氣息相互踫撞,精心引入的陳詞濫調,在人與人之間達成某種心照不宣。於是,無法言說的驚悚從頭至尾就像被一條纖繩公然拖拽出場。未曾道破的潛臺詞,在讀者的頭腦中自然而然地郁積成形。諷刺與悲劇在這裡完全別有洞天,甚至堪稱;不可發生之事,在希爾森拉特的筆下,卻獲得了生命。
    【譯後記】
    2007年深秋,我暫別燕園前往柏林,開始為博士論文搜集資料。在看過我的研究計劃之後,自由大學的導師耶梅拉?馮?德?綠爾(Irmelavon derLühe)教授向我推薦了《納粹與理發師》。埃德加?希爾森拉特這個名字從此與我的留學生活結緣。一年以後,由於論文寫作計劃的變動,我不得不暫時放棄對這部小說的鑽研,但將作家及其作品介紹到中國的想法,卻從未改變。2009年12月,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鼓起勇氣,重新拾起這本書。此番目的隻有一個:翻譯成中文出版。之後的一個月裡,我不但成了希爾森拉特的位中國朋友,還很快同譯林出版社完成了出版合同。

    赫塔?米勒

    在我的老家,那個與世隔絕的村子裡,理發師是個掌權機關。為什麼呢?我覺得是因為他的職業總和死人打交道。死人入棺之前,由他來剃發。不過這不是的原因。這理發師身材畸形,特別矮小,還頂了個大腦袋和一個駝背。他就住在我們這條街上,跟我家隔三座房子。他有一個皮包,即他的“醫用包”,外邊被一道閃閃發光的金屬邊鎖著,裡面裝著他的全部家什。他就這樣走家串戶,一登門,就卷開一塊天鵝絨布,總是把裡面的工具按之前的順序依次擺在桌子上,把裝剃須水的小瓶子排成一個半圓;锃亮的剃刀、剪刀、鑷子,好像一個外科醫生的手術器械。光是閃爍的理發工具和那套準備儀式,就足夠令人膽寒了。


    當時還是孩子的我,覺得這個佝僂著身軀的理發師是個具有超自然能力的駝子。你得提高警惕。他一進你的家門,迎面而來的不是一位鄰居,而是一團謎。一種恐懼,一種忐忑攫住了我,仿佛他的醫用包裡面、他的駝背底下藏著一股力量,能夠掌控我們所有人的命運。他不隻給男人理發剃須,還給一些老年人修理指甲、給人撥牙、處理火癤子。外祖父的頭發剪完以後,我媽媽會把地板上的碎頭發收起來——因為理發師要把它們裝進一個塑料袋子裡。於是我從小就覺得,他回家會把所有顧客的頭發分開保存,會給它們稱重,繼而對村中所有男人的所有頭發都心中有數。我還相信他可以決定誰什麼時候會死。我確信當裝我外祖父頭發的那個袋子跟他的體重相等之時,就是外祖父的死期了。


    在埃德加?希爾森拉特的小說《納粹與理發師》中,那位理發師同樣也散發著惡魔的氣息。引人入勝而又令人生畏的是,希爾森拉特偏偏讓黨衛軍兼大屠殺劊子手馬克斯?舒爾茨搖身一變成了一名理發師。這種角色轉變的遊戲還會令人置身於雙重語言繫統之下,閱讀時產生雙重感受。納粹的口頭禪如同時鐘的滴答聲此起彼伏,尖刻的諷刺轉眼令人悲從中來。這種雙重性令閱讀變得迫不及待,緊張程度螺旋攀升,繼而崩塌釋放。語氣的諷刺意味與場面的悲劇氣息相互踫撞,精心引入的陳詞濫調,在人與人之間達成某種心照不宣。於是,無法言說的驚悚從頭至尾就像被一條纖繩公然拖拽出場。未曾道破的潛臺詞,在讀者的頭腦中自然而然地郁積成形。諷刺與悲劇在這裡完全別有洞天,甚至堪稱;不可發生之事,在希爾森拉特的筆下,卻獲得了生命。


    【譯後記】

    2007年深秋,我暫別燕園前往柏林,開始為博士論文搜集資料。在看過我的研究計劃之後,自由大學的導師耶梅拉?馮?德?綠爾(Irmela
    von der
    Lühe)教授向我推薦了《納粹與理發師》。埃德加?希爾森拉特這個名字從此與我的留學生活結緣。一年以後,由於論文寫作計劃的變動,我不得不暫時放棄對這部小說的鑽研,但將作家及其作品介紹到中國的想法,卻從未改變。2009年12月,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鼓起勇氣,重新拾起這本書。此番目的隻有一個:翻譯成中文出版。之後的一個月裡,我不但成了希爾森拉特的位中國朋友,還很快同譯林出版社完成了出版合同。




    與中文版的“順產”相比,小說原版的問世可謂一波三折。

    《納粹與理發師》寫於1960年代末。此前,埃德加?希爾森拉特在美國已經生活了十多年,出版過一部關於猶太隔離區的小說《夜》(1966),並且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美國的出版公司對他的創作頗有信心,並答應為他的下一步小說預付定金。希爾森拉特雖人在美國,但隻用德語寫作。為了在母語環境中完成新作《納粹與理發師》,他在慕尼黑生活了一年。寫完小說的前五部之後,他回到紐約順利寫完第六部,把書稿交給了出版公司。這裡畢竟是美國,通用語言是英語,所以公司很快找來語言專家將小說譯成英文,並於1971年初出版。接下來的四年裡,《納粹與理發師》遠銷意大利、法國、英國,還印成口袋書出版,總銷量逾百萬。而在此期間,德國的出版商們卻反應冷淡。1975年,希爾森拉特結束了二十四年的美國生活回到德國。安頓好一切以後,他仍然希望在德國出版他的小說。結果,多家出版商對他要麼不予理睬,要麼一紙拒信。直到兩年後,《納粹與理發師》纔由科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考慮到小說結尾可能在德國讀者當中引發歧義,作者在出版前將後兩頁刪掉了。


    《納粹與理發師》屢遭閉門羹的境遇,反映了當時德國社會的整體語境。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德國與以色列關繫回暖,社會的主流是“親猶”。小說針對的恰恰是這股虛偽而強勁的親猶之風。其中兇犯與受害者的身份替換,充滿了太多的黑色幽默、不可思議、大逆不道。鋻於當時的時代精神,出版商有理由擔心,小說對政治、宗教、道德禁忌的衝擊,可能會迫使德國讀者回想那並不久遠的十二年,追問尚未為人知的恐怖,陷入坐立不安的窘境。在納粹統治德國的歲月裡,尤其在戰爭期間和戰爭剛剛結束的那些年,成千上萬個正派的德國市民經歷了與主人公相似的變形——他們從1933年起變成打劫者、誹謗者、殺人者,到了1945年又搖身一變,做回普通市民,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當時的英國文學評論者羅伊?福斯特在《泰晤士報?文學副刊》上就寫道,《納粹與理發師》“異乎尋常地殘忍、無情,卻發人深省”。他很想知道德國人如何看待這本書。《新蘇黎世報》的通訊員阿爾弗雷德?施塔克曼也撰文稱,小說對當時恐怖情景的再現堪稱“前無古人”。德國出版商的態度早在他的預料之中,因為“對德國讀者來說,該書存在太多爭議”。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納粹與理發師》在德國幾經輾轉終於出版後,很快就成為暢銷書。從《明鏡周刊》到《明星雜志》,從《法蘭克福彙報》到《南德意志報》,各大報刊都詳細報道了埃德加?希爾森拉特和他的“理發師”。在經歷了奔波與等待之後,憑借《納粹與理發師》,希爾森拉特終於回歸德國,並且成為當年法蘭克福書展的寵兒。與此同時,文學評論界對這部作品也好評如潮。其中影響的,要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因裡希?伯爾發表在《時代周報》上的文章(1977年12月9日)。文中對小說內容的總結後來被頻頻引用:“這個雙手沾滿鮮血的幸運兒漢斯,背負他的金子走過了時代更迭。面目可憎的馬克斯?舒爾茨變身為伊茨希?芬克施坦來到以色列,用伊茨希?芬克施坦的雙手——而不是殺人犯的手——辛勤勞作,過上了小康生活,還娶到了他的胖米拉。這樣一來,假如他們不是都死了的話,是不合理的。這個可怕的遊戲並不是一場遊戲,希爾森拉特讓它變成了現實,而且,現實的確如此——難道不是嗎?——這些納粹,這些行兇者,沒人知道他們干了什麼,也沒有人想知道。即便人們把一切都忘了——金牙,還有那些曾被扛在肩上的東西——人們也不會忘記,舒爾茨-芬克施坦曾在六百萬森林裡散過步。”


    埃德加?希爾森拉特的文學視野不同於任何一位戰後猶太作家。在他的筆下,猶太人並不因為是猶太人而善良無辜,德國人也不因為是德國人而罪惡滔天;身份標簽無關人的本性,但卻會助長既成的偏見。他反對弱者顧影自憐的矯情,也拒強權勢力的妖魔化。馬克斯?舒爾茨改換身份的故事雖然看似荒誕,卻凸現出巨大的真實感,並且得到了歷史的印證——1948年10月8日,《猶太回聲》刊登了一篇報道,標題為《假扮猶太人的蓋世太保軍官》。該報道記載了一位名叫埃裡希?霍恩的納粹軍官:二戰結束後,他不但把名字改成尤利烏斯?以色列?霍爾姆,過起了猶太人的生活,而且還差點當上德國班貝格市納粹幸存者協會副主席。這則遲來的“新”聞是一位老人提供給希爾森拉特的,當時小說早已經問世。老人讓作家保存好這份報紙,以向世人證明:“在大屠殺的瘋狂過後,人類想像力所及的一切都可能發生。”


    無論一個人的語言、血統、種族如何變換,無論人性沉淪的時代有多麼黑暗,文明社會的基本良知都不會被埋沒。對舒爾茨-芬克施坦式的行為,讀者大概會期待兇犯終受到公正的懲罰,就連這個集體殺人犯本人也不例外,可是作者卻沒有給出一個“和解”的結局。他一方面在警示讀者,無論罪責意識和良知在苟且偷生的邏輯下沉睡多久,總有醒來的一日;人總要為自己的行為作出評斷,付出代價。另一方面,他也向讀者拋出了一個哲學疑難——超乎人倫極限的罪行,能否通過審判得到公正的懲罰,從而在兇犯和受害者之間達成和解?這個問題早在二戰結束之初就被許多學者提出來,但至今沒有答案。盡管這是大屠殺留給世人的一個永恆難題,但它的意義卻恰恰在於尋求答案的過程——惟有不懈地付出精神勞作,喚醒每個人的理性思考和責任意識,纔能夠防止類似悲劇的重演。


    在自編自演的法庭審判一幕,馬克斯?舒爾茨盡管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但是他“並不懺悔”,而是想要為自己辯護。這切合了無數跟風者不願承擔責任的心理。與此同時,這個集體殺人犯即便在納粹風行之時也並非反猶主義者,他甚至並不相信什麼理論、學說或宗教信仰,他的生存觀不過是:納粹來時,站到強者的隊伍裡,打著淨化血統的旗號,跟風屠殺猶太人;納粹敗時,轉向道義勝利者一邊,打著猶太復國的旗號,跟風去殺戮、驅趕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由此,身份的轉換既不源於人生觀的轉變,也不會帶來人生觀的改變,這就更值得我們去反思:隻要恃強凌弱的生存邏輯仍然存在,大屠殺的恐怖就會再度發生。


    不可承受之輕與不可負荷之重,往往同時彙於希爾森拉特的筆端;放肆的諷刺與平實的溫柔總是並行不悖,令人讀來笑中有淚。這一切與作家的人生經歷有著直接關繫:希爾森拉特1926年生於萊比錫,1938年隨母親和弟弟投奔羅馬尼亞,1941年全家來到烏克蘭的猶太人隔離區。與母親失散後,為躲避種族清洗,這個十幾歲的男孩開始獨自逃亡。1945年,幸存下來的希爾森拉特來到巴勒斯坦,後與更名改姓隱居法國的父親在馬賽團聚。1951年,他離開巴黎來到美國。在美國的二十四年裡,他不像大多數猶太學者、作家那樣積極融入當地,而是跟猶太團體保持距離。他嘗盡社會底層生活的艱辛,美國夢還沒真正開始就已經碎了。這期間,寫作成了他的生存支柱。希爾森拉特14歲起就嘗試文學創作,雖一生顛沛流離,但始終堅持用德語寫作,並將德語作為一生的情人、的故鄉。1975年,他告別了生活在美國的父母,抖落那一身夢的碎片,隻身回到德國。從此,柏林成了他的永久定居地。


    希爾森拉特目前共出版了八部長篇小說,兩部中短篇集,全部用德語寫成,內容大都與作家自身經歷有關。對於寫作,他的態度是首先要有趣。讀他的作品,直觀的感受是好玩,這層表皮之下,則是深刻而嚴肅的主題,即大屠殺與後大屠殺時代。他一部脫離所謂嚴肅主題的小說,是用七天寫完的《莫斯科性高潮》(又名《當心,曼德鮑姆同志!》,1979)。這部以冷戰和黑社會為背景的小說,令讀者從頭笑到尾,卻令評論家們瞠目結舌。如果說這本書隻是無傷大雅的調侃,那麼作家對美國的真情實感,則是通過《Fuck
    America——布隆斯基的告白》(1980)表現出來的。浮現在字裡行間的辛辣與幽默、辛酸與憂傷,主人公漂泊異鄉的成長經歷、對社會底層的批判觀察,都令這部小說長盛不衰。小說在2009巴黎書展上大放異彩,引起法國青年讀者以及媒體的高度關注,並將凱歌一路高奏到2010年的西班牙書展。


    埃德加?希爾森拉特迄今已獲得多個德語文學獎項:1989年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獎、1992年海因茨-加林斯基獎、1994年漢斯-埃裡希-諾薩克獎、1996年雅可布-瓦瑟爾曼獎、1999年漢斯?薩爾獎,2004年雷昂
    -弗希特萬格獎。2005年,博多?普利繆斯將《納粹與理發師》(1977)錄制為有聲讀物,獲得次年德國聽書獎。猶太人的特殊身份和經歷,還令希爾森拉特自覺關注其他經歷過大屠殺的國家和民族。小說《餘念生出的童話》(1989)就是以二十世紀人類歷史上宗有組織的種族屠殺——土耳其人對亞美尼亞人(1915)——為背景創作的。2006年,作家憑借這部小說問鼎亞美尼亞國家文學獎,同年獲得埃裡溫大學(亞美尼亞)名譽教授頭銜。




    《納粹與理發師》是我作為國家留學基金委與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聯合培養博士生,在德國公派留學期間的一份巨大收獲。翻譯這本書完全是率性所為,卻讓我初嘗全心投入文字世界的滋味,同時對德語文學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會。這份譯稿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兩位導師谷裕教授和綠爾教授;她們容忍了我的“任性”,並對我保持一如既往的信任與耐心。其次,無論從學識還是閱歷上,翻譯這本書對我都是一個挑戰。幸有來自摯友夏莎(Sarah
    Yasmin
    Chahed)、靳晗和李顏無私的建議,幫助我匡正補足,也令我倍感友情之珍貴,每時想來便暖徹心扉。後,必須感謝我的責任編輯王蕾。如果說這本書是一個“新生兒”,她則是那位功不可沒的“助產士”。


    2011年4月,埃德加?希爾森拉特即將迎來他的85歲生日。就讓《納粹與理發師》中文版作為我送他的一份生日禮物吧!

    安尼 2011年3月於北京大學暢春新園

    【編輯手記】

    德國人戰後從未停止過對戰爭罪責與種族屠殺問題的反思。但是,一部猶太人所寫的、描述劊子手的小說,在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地銷售了一百多萬冊之後,卻在德國本土遭到六十多家出版社的退稿,確是一件令人費解的事情。


    本書的主人公馬克斯?舒爾茨1907年出生在德國東北部的一座小城市,“盡管不是婚生子,卻是純種雅利安人的兒子”。在他家隔壁,一個猶太小孩伊茨希?芬克爾施坦幾乎與他同時出生。他們倆的外貌似乎調了個個兒,馬克斯?舒爾茨塌鼻頭、青蛙眼、扁平足,很符合人們想像中猶太人的樣子,而伊茨希則是金發碧眼,“典型”的雅利安人相貌。兩個小孩一起長大,一起上學,一起踢球,一起打架,經常有人分不清他們倆。馬克斯跟著伊茨希全家去猶太教堂,學猶太人禱告,甚至做了伊茨希父親的學徒,跟著這位理發師學手藝。這兩個伙伴的願望就是開一家自己的理發沙龍。在馬克斯飽受繼父虐待的童年時代,伊茨希一家給了他人世間的溫暖。然而,這種平靜的小城生活隨著納粹的上臺而被打破。馬克斯?舒爾茨在時間加入了黨衛軍,隨部隊駐扎在波蘭的一座集中營,在那裡,他親手槍殺了上萬名猶太人,包括伊茨希?芬克爾施坦全家。


    德國戰敗,馬克斯?舒爾茨的部隊在撤離波蘭時遭遇了遊擊隊的伏擊,隻有他一個人活了下來。他抱著一箱從遇害的猶太人嘴裡撬下來的金牙,跑進了鼕天的波蘭森林。一個酷似巫婆的老女人救了他,卻在發現了金牙的秘密之後被他滅口。舒爾茨隱姓埋名逃回德國,為了躲避戰勝國的搜捕,他為自己換了個身份:洗掉黨衛軍的文身,在身上烙下奧斯威辛囚犯的編號。他有著標準的猶太人長相,他知道猶太人的行為方式,他甚至還會一點兒希伯來語。從這一刻起,他叫自己伊茨希?芬克爾施坦,搖身一變成了從死亡集中營裡幸存下來的猶太難民。靠著那些金牙,他在柏林做起了黑市生意,一度發達,甚至成為一位伯爵夫人的入幕之賓,卻終投機失敗,重新回到一無所有的境地。


    揣著僅剩,舒爾茨—芬克爾施坦踏上了去往巴勒斯坦的偷渡船“出埃及號”——一名有尊嚴的猶太人當然要為以色列建國作出貢獻。他在船上重操舊業,又開始了理發師的營生。登陸之後,他受雇於一家理發店,成了一名體面的市民,還娶了店主的姪女。他樂於在工作時向顧客講述猶太人苦難與光榮交織的歷史,並用自己所熟悉的納粹語言宣稱,猶太人終將“占領全世界”。這引起了恐怖武裝力量的注意,舒爾茨—芬克爾施坦因此當了兵,拿起槍杆子趕跑了英國人和阿拉伯人,還英勇地負了傷,在病床上迎來了以色列國的建立。


    店主去世後,舒爾茨—芬克爾施坦順利地繼承了店鋪,並給它改頭換面,用上了伊茨希父親那家理發沙龍的名字。不過這些年來,他一直沒有停止過搜集關於大屠殺的新聞報道,尤其是關於集體謀殺犯馬克斯?舒爾茨的消息。他宣稱永遠不會忘記殺害自己父母的劊子手。一名與他同船逃難的法官告訴他,據說那個殺人狂馬克斯?舒爾茨已經在戰後伏法,他卻終向法官坦誠了自己的身份以及犯罪和逃亡的經歷。舒爾茨—芬克爾施坦壽終正寢,死於心肌梗塞。在的法官面前他質問:“當時你在哪裡?”至高無上的永生者無言以答,於是走下神壇,與他一起“等待一個公正的判決”。


    如此沉重的一個題材,卻是用極其幽默、輕松的語言寫成的。“你很難想像比這本小說更離奇、更諷刺、更幽默的故事了,”一份美國的書評說。這便是本書在德國屢屢遭遇閉門羹的原因。在戰後的德國,整個社會正以一種小心翼翼的態度懺悔著過去,對猶太人的態度一改從前的“反猶”,轉而變為“親猶”。在這種背景下,一部以極盡挖苦、諷刺的手段描寫大屠殺的小說——更不用說它還是從罪犯的視角而寫的——就顯得那麼的不合時宜。


    “罪犯的後代們坐在出版社裡,他們為怎麼用文學手法描寫大屠殺的受害者定下要求,還為這種描寫指定了界限。”赫爾穆特?布勞恩說。他是科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出版社的老板,手下隻有幾名員工,卻毅然接受了《納粹與理發師》的手稿。布勞恩親自開車去了《明鏡周刊》的總部,把書稿拍在文化版編輯的桌子上,說:“讀讀看這個。”他們讀了書稿,並且寫了書評。那是在1977年,《明鏡周刊》的影響力遠大於如今,由他們開頭,整個傳媒界都轟動起來:《明星》雜志、《世界報》,海因裡希?伯爾也在《時代報》上發表了書評文章。《納粹與理發師》在德國也取得了成功,首印的三萬冊迅速銷售一空,迄今為止,德語版銷量已超過二十五萬冊。


    本書作者埃德加?希爾森拉特是猶太人,親身經歷過集中營的恐怖,因此他在寫作時總是帶著幸存者的負罪感。他自稱“德國文化背景下的幸存猶太人”,認為戰後聯邦德國的“親猶主義”隻不過是另一種種族歧視。在這部書中,沒有一個人承認罪惡,沒有一個人進行戰爭與罪責的反思。馬克斯?舒爾茨說:“我沒有罪。我隻是隨大流。”他代表了普遍的德國民眾的態度。納粹上臺時,他們跟著振臂歡呼;戰爭失敗後,他們替換了身份繼續過活。恰恰這些普通人是戰爭罪行的親身實施者,然而受到審判的卻隻有區區幾個頭目而已。小說用荒誕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失去條理的世界,不僅是戰前、戰爭中的德國,還有戰後的德國與重建了的以色列。


    “別說希特勒了,我們來想想納粹吧。”海因裡希?伯爾如是說。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