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經典譯林:雪國 古都(特別收錄川端康成在諾獎頒獎儀式上的演講
    該商品所屬分類:小說 -> 小說
    【市場價】
    193-280
    【優惠價】
    121-175
    【作者】 川端康成 
    【所屬類別】 圖書  小說  外國小說  日本 
    【出版社】江蘇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753005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75300599
    作者:川端康成

    出版社:江蘇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兩部核心代表作。
    愛戀的冷冽純真,古都的四季流轉,展現人生的徒勞之美。
    對人類情感精微之處的準確探查,日本“物哀”美學典範。
    特別收錄川端康成在諾獎頒獎儀式上的演講、三島由紀夫對川端康成其人及作品的解讀。

     
    內容簡介

    《雪國》
    青年島村在潔白無瑕的雪國邂逅了兩位性格迥異的女子,深感人生徒勞的心被凌冽純真的愛情所治愈。
    《古都》
    在傳統積澱深厚的古都京都,一對雙胞胎姊妹被迫分離並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命運又將她們帶到了彼此身旁。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小說家,文學評論家。自幼喪失雙親,度過了孤獨的少年時期。1924年,畢業於東京大學。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72年4月16日深夜自殺身亡,終年73歲。
    川端康成文筆明淨細膩,充滿詩性,對美和死亡的探索是其作品的重要主題。他擅於用意識流手法來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風格多變,為後人留下了許多珠玉名篇。代表作《雪國》以前衛的筆法,婉轉流動地表現了“日本之美”與“女性之美”,至今被認為是川端文學的巔峰之作。

    目錄

    美麗日本中的我


    雪國


    古都
    春之花
    尼庵與格子門
    和服街
    北山杉
    園祭
    秋色
    松綠
    秋深姊妹情
    鼕之花
    後記


    永遠的旅人——川端康成其人及作品

    前言
    美麗日本中的我
    春花夏杜鵑,秋月鼕涼雪。
    另有一首出自明惠上人(1173—1232)的和歌:
    明惠上人的這首還附有一篇堪稱和歌物語的詳盡長序,借以闡明詩中的心境。
    吾向山端月亦隨,誠願夜夜作友陪。
    心明洞徹無遮礙,月見卻疑清輝在。
    正如長序所闡明的那樣,明惠入山頂禪堂思索宗教與哲學,“鼕月出雲伴我身”一詩歌詠的便是心與月微妙地相呼相應的事。我之所以借它題字,也正是有感於詩中的溫柔與憐憫。鼕月啊,你在雲間忽隱忽現,為我照亮往返佛堂的路,使我聞狼嚎也不生懼。鼕月啊,可有風吹到你?可有雪打到你?你冷不冷啊?這首和歌飽含對自然和對人的溫暖、深厚又細致的體貼,盡顯日本人的柔心弱骨。

    美麗日本中的我


    川端康成



    春花夏杜鵑,秋月鼕涼雪。


    這首和歌題名《本來面目》禪師(1200—1253)所作。 
    另有一首出自明惠上人(1173—1232)的和歌:


    鼕月出雲伴我身,可染朔風寒飛雪?


    受邀題字時,我常手書這兩首和歌相贈。
    明惠上人的這首還附有一篇堪稱和歌物語的詳盡長序,借以闡明詩中的心境。


    這首和歌後,還附有一段文字 :


    至峰頂禪堂,見月斜山頭。
    吾向山端月亦隨,誠願夜夜作友陪。


    明惠在禪堂徹夜修禪,或是於天明前再入禪堂時又作:


    觀禪間開目,但見曉月清光,照落窗前。身在暗處,舉目遙望,心澈生輝,仿若與月光相映相融。
    心明洞徹無遮礙,月見卻疑清輝在。


    西行素有“櫻花詩人”之稱,明惠則被冠以“詠月歌人”的美名。


    皎皎皎兮皎皎皎,皎皎皎兮皎皎月。


    他筆下的這首和歌天真無邪,隻是簡單地將感嘆音連綴成詩,連同上述三首從夜半至拂曉的鼕月歌,旨在“詠歌實不為 歌”(借鋻西行法師的說法)。它們坦率、純真,把對明月的訴說樸素地化為三十一個日語音節。所謂“與月為友”,其實更是與月相親,我見月即成月,月見我即成我,沉入自然, 與自然合一。拂曉前在昏暗的禪堂裡打坐靜思的僧人心澄爍爍,所以曉月以為那光就是自己的清輝。
    正如長序所闡明的那樣,明惠入山頂禪堂思索宗教與哲學,“鼕月出雲伴我身”一詩歌詠的便是心與月微妙地相呼相應的事。我之所以借它題字,也正是有感於詩中的溫柔與憐憫。鼕月啊,你在雲間忽隱忽現,為我照亮往返佛堂的路,使我聞狼嚎也不生懼。鼕月啊,可有風吹到你?可有雪打到你?你冷不冷啊?這首和歌飽含對自然和對人的溫暖、深厚又細致的體貼,盡顯日本人的柔心弱骨。
    以研究波提切利聞名於世、博通古今東西美術的矢代幸雄博士將日本美術的一大特色歸納為“雪月花時最思友”。見雪之美,見月之美,見花之美,即當自己看見四時輪回的美景深受觸動時,當自己因邂逅美而感覺幸福時,便會分外思念摯友,渴望與其分享這層喜悅。也就是說,美的感動會強烈地喚起思人的情愫。這裡的“友”可以廣泛地理解為“人”。所謂“雪、月、花”,表達的是四季變化之美,同時這三個字體現了將山川草木、森羅萬像、自然中的一切,以及人類情感中的美凝結於字的日式語言傳統。此外,日本的茶道也以“雪月花時最思友”為根本精神。茶會即“感會”,是良友於良時相聚的歡會。附帶說一句,我的小說《千隻鶴》,如果被理解為寫的是茶道的精神與形式之美,那就錯了;它更多地是一部否定性的作品,是對當今淪為惡俗趣味的茶道提出質疑,發出警醒。


    春花夏杜鵑,秋月鼕涼雪。


    <的這首和歌也是展現四時之美,它將日本人自古以來在春夏秋鼕裡最鐘愛的四樣代表性自然風物簡單地排列在一起,可以說是一首再尋常、再通俗、再平凡不過的,不是和歌 的和歌了。不過,古代還有一首意境相似的作品,是僧人良寬(1758—1831)的辭世歌。


    此去留何在人間?春花秋葉山杜鵑。


    這首和那首一樣,將尋常物與平常話直白地,更確切地說是故意地排列組疊在一起,傳達出日本的真髓。更何況,它還是良寬的辭世歌。


    春煙淡蕩日遲遲,伴童戲鞠至暮時。


    風清夜,竟夕共舞惜殘年。


    非關遠人世,獨行更自怡。


    良寬篤守著這幾首和歌中所歌詠的精神與生活,住草庵,著粗衣,信步鄉間野道,與孩童嬉戲,同農夫閑談,不用艱晦的言辭品論宗教與文學的深奧,“和顏愛語”,言行高潔。他的詩歌和書法超越日本江戶後期、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近代習俗,復臻古雅,迄今仍備受日本人的尊崇。這樣的良寬詠下辭世的心境:自己無一物可留,也無意留一物。死後,自然仍舊美麗,就把它當作自己在塵世留下的唯一紀念吧。這首和歌中蘊含著日本自古以來的情懷,也傳達出良寬的宗教精神。


    切切盼君終得見,今朝相會別無念。


    這樣的戀歌同樣出自良寬筆下,我很喜歡。年老體衰的良寬於六十八歲邂逅二十九歲的年輕尼姑貞心,收獲純潔的愛情。這首詩寫的是得遇佳人的喜悅,也是苦等的戀人終於出現時的喜悅。“今朝相會別無念”一句,至樸至真。
    良寬七十四歲圓寂。他生於雪國越後——與我的小說《雪國》寫的是同一地方,即如今裡日本北部的新縣。西伯利亞的寒風越過日本海,長驅直入。他一生在此地度過,人漸衰老,  自知時至,內心澄明通悟。這樣一位詩僧,在他“臨終的眼睛”裡,應該依然美麗地映照著辭世歌中所描繪的雪國風光吧。我曾寫過一篇題為《臨終的眼睛》的隨筆,“臨終的眼睛”一語引自芥川龍之介(1892—1927)自殺時的遺書。遺書中有句話格外打動我:“我正在漸漸喪失‘所謂的生活力’‘動物力’吧。”


    我現在住在一個冰般透明的、病態的、神經質的世界。……何時我纔敢決然自殺呢?這是個疑問。對這樣的我 來說,唯有自然,比何時都美。你可能會笑我——既然鐘情於自然的美,卻又要自殺,這不是很矛盾嗎?可是,自然之所以太美,正是因為它映在我臨終的眼睛裡。


    1927年,三十五歲的芥川自殺了。我在《臨終的眼睛》一文中寫過:“不論多麼厭世,自殺都不是開悟之姿。不論德行多高,自殺者距聖者之境,都還遙遠。”芥川與戰後的太宰治(1909—1948)等人的自殺,我既不贊美,也無共情。不過,我還有一位年紀輕輕就去世的友人,一位前衛的日本畫家,他長年思量著自殺一事。“‘沒有比死亡更高的藝術’,‘死即生’,這幾乎是他掛在嘴邊的話。”(《臨終的眼睛》)他生於佛寺,畢業於佛教學校。我猜想,他對死的看法應該與西方人的死亡觀有所不同吧。“心有牽掛的人,誰會想著自殺呢?”由此讓我想到的,便是那位一休禪師(1394—1481)也曾兩度企圖自殺的事。
    之所以在一休前加上“那位”二字,是因為他是童話中的機智和尚,連孩子都知道他;他不羈奔放,舉止奇致,關於他的趣聞逸事廣為流傳。“稚童爬上一休膝頭撫弄他的胡須,野鳥也 在他手中啄食”,可謂達到了“無心”的極致境界。他看上去是個親切、慈悲的僧侶,其實是一位嚴肅、深諳禪宗的高僧。據說一休是天皇之子,六歲入寺,閃耀著天纔少年詩人的光彩,又苦悶於宗教與人生的根本性困惑。“若有神明,便請救我;若無神明,沉我入湖,以飽魚腹。”他正要投湖時,卻被人攔下了。後來還有一次,一休所在的大德寺裡一名僧人自殺,數名僧人因此牽連入獄,一休深感有責,於是進山不喫不喝,決心一死。
    一休把他那本詩集取名為《狂雲集》,也自號狂雲。作為日本中世的漢詩,尤其是禪僧所作的詩,《狂雲集》及其續集中收錄著絕無僅有的、讀來令人瞠目膽戰的愛情詩,甚至還有公然描寫閨房秘事的艷詩。一休食魚,飲酒,近女色,超脫禪宗的清規戒律,通過解放自己來反抗當時的宗教形骸,立志要在因戰亂而崩壞的世道人心中確立人的實存,恢復生命的本義。
    一休所在的京都紫野大德寺,至今仍是茶道的中心,一休的真跡也被掛在茶室供人瞻仰。我也收藏有兩幅一休的手跡。其中一幅寫的是:“入佛界易,入魔界難。”我頗受打動,經常揮筆題寫這句話。字間意味可作各式理解,若深究下去恐怕沒有盡頭。僅說在“入佛界易”後附一句“入魔界難”,禪心至此的一休就讓我深受震動。對於追求真善美的藝術家而言同樣如此, “入魔界難”中有渴望,有恐懼,這番祈願般的心境,無論表露出來,還是暗藏心底,歸根結底都是命運的必然吧。無魔界,便無佛界。況且,入魔界更難。意志不堅,是入不了的。


    逢佛殺佛,逢祖殺祖。


    這是世人皆知的禪語。若以“他力本願”與“自力本願”劃分佛教宗派,那麼主張自力的禪宗當然也有這般激烈嚴苛的言論。主張“他力本願”的真宗親鸞(1173—1262)曾說:“善人尚得往生,何況惡人哉。”這同一休的“佛界”“魔界”說有相通點,也有相左之處。親鸞還說過“吾無弟子一人”。“逢祖殺祖”,“吾無弟子一人”,這恐怕也是藝術嚴酷的命運吧。
    禪宗沒有偶像崇拜。禪寺中雖然也供奉佛像,但是修行道場、禪坐靜思的禪堂裡不供佛像,不掛佛畫,也不備經文,僧人隻是長時間閉目打坐,不語,不動,進入無念無想的境界,去“我”成“無”。這個“無”並不是西方的虛無,相反,它是萬有 自在的空,是無涯無邊、無盡藏的心之宇宙。當然,禪修也要從師受業,與師問答以獲啟發,還要研習禪宗經典,但靜思終究靠自己,開悟也隻能借助自力。而且,禪不重理論,重直觀,不重他人教誨,重內省。真理“不立文字”在“言外”。禪修甚至可 以到達維摩詰居士“一默如雷”的極致境界。據說中國禪宗的始祖達摩祖師曾“面壁九年”,九年間面對洞窟岩壁沉思默想,終得開悟。禪宗的坐禪,正是始於達摩祖師的坐禪。


    問則答不問不答,達摩心中自有佛。(一休)


    另外,一休還有一首道歌:


    莫問何為心,墨間松風音。


    這也是東方繪畫的精神。東方繪畫中的空間、留白、減筆都是水墨畫的靈魂所在。正所謂“能畫一枝風有聲”(金鼕心)。
    “山水”一詞,指山與水,即自然景色,它從山水畫(即風景畫)、庭院中甚至又衍生出“淒寂”與“寂寥、清寒”的意境。不過,“和敬清寂”的茶道所崇尚的“寂”當然蘊含的是內心的豐富;同時,極狹小、極簡素的茶室中反而包羅無邊的廣闊與無限的雅致。一朵花,可以比一百朵花更美。利休也曾教誨說,插花不宜用盛開之花。直至今日,日本茶道仍遵循此訓,茶室的壁龕中大多隻插一枝,且是含苞的花蕾。到了鼕天,便插鼕令花,比如名為“白玉”“助”的山茶。不僅山茶的品種有講究,還要從中挑選花小、色白、隻有單個花蕾的一枝用來插花。沒有色彩的白,最清麗,也最富色彩。而且,花蕾上必定沾有露水。清水幾滴,潤濕花朵。五月,青瓷瓶中插牡丹,就是茶道裡最華貴的花藝。牡丹自然也是單枝潔白的花蕾,沾著露水。不僅花要點水,很多時候還要事先用清水潤濕花器。
    日本的陶瓷花器中,最高級也最昂貴的古伊賀燒(約十五、十六世紀)被水沾濕後,仿佛纔蘇醒過來,綻放出美麗的神采。伊賀燒由高溫燒制,燃稻草,稻草灰與煙在瓶身上附著、流動,隨著窯溫下降,形成類似釉質的表面。這層釉面亦可稱為“窯變”,多彩多姿的紋樣並非陶工人為所施,而是由窯中的自然神工造就。伊賀燒的質地古樸、粗糙、堅硬,沾水便會呈現出明艷的光彩,與花上的露水交相呼應。茶碗在使用前也會用水濡濕,使之潤澤,這被視為茶道的一種趣味。
    池坊專應將“山野水畔自然之姿”(《口傳》)作為全新的池坊流派的花道精神,殘器枯枝亦成“花”,由花可得悟。“古人皆 由插花悟道。”由此可見,在禪宗的影響下,日本的美之精神蘇 醒了。這同樣是在長期內亂的荒蕪中活著的日本人的精神。
    日本最古老的歌物語集《伊勢物語》(成書於十世紀)中有許多可被視為短篇小說的故事。其中有一段話,講的是在原行平在宴客時插花的事:


    行平乃風雅之人,瓶中插奇異紫籐。花蔓垂垂,長及三尺六寸。


    花蔓長達三尺六寸的紫籐確實不可思議,甚至讓人懷疑其真實性,可我有時卻覺得這紫籐花是平安文化的像征。紫籐兼具日式與女性的優雅,花蔓低垂,微風中也裊裊生姿,纖細、端莊、輕柔,在初夏的新綠中若隱若現,頗顯物哀風情。若花蔓長達三尺六寸,則更是華麗異常吧。約千年前,日本吸收唐代的文化,充分消化融合,催生出華麗的平安文化,確立了日本美學。這一過程恰似“奇異紫籐”的盛放,宛如一場非凡的奇跡。當時湧現出眾多日本古典文學的上乘名作:和歌有第一部敕撰和 歌集《古今集》(905),小說有《伊勢物語》、紫式部(約 970—約1002)的《源氏物語》、清少納言(約966—1017)的《枕草子》等等, 這些作品建構起日本的美學傳統,影響甚至主導了此 後八百年間的文學。尤其是《源氏物語》,它是日本自古以來最優秀的小說,時至今日也沒有哪部小說可以與之媲美。這樣一部頗具近代性的長篇巨作早在十世紀時便已問世,堪稱世界奇跡,也因此聞名海外。少年時尚不通古文的我閱讀了大量平安文學中的經典,《源氏物語》也自然而然地浸潤至內心。《源氏物語》以後的幾百年間,日本小說始終懷著對這部名作的向往,模仿它,改編它。和歌自不必說,從工藝美術到造園藝術,都深受《源氏物語》的影響,並不斷從中汲取美的養料。
    紫式部、清少納言,以及和泉式部(979—卒年不詳)與赤染衛門(約957—1041)等著名歌人都是宮廷女官。所以,平安文學 既是宮廷文學,也是女性文學。《源氏物語》與《枕草子》誕生於平安文化的鼎盛之時,即從璀璨的巔峰走向衰敗傾塌的時候。因此,這些作品中彌漫著榮華將盡的哀愁,卻也呈現出了日本王朝文化極盛時期的景像。
    不久,王朝轉衰,公家大權旁落,武士掌權,進入鐮倉時代(1192—1333)。武家政治一直延續年(1868),歷時近七百年。然而,天皇制和王朝文化並未滅亡,鐮倉初期的敕撰和歌集《新古今集》(1205)相比平安時代的《古今集》在賦歌技法上更進一步,雖有玩弄文字遊戲的弊病,但重妖艷、幽玄和餘情,增添了感官幻想,與近代的像征詩相似相通。西行法師(1118—1190)便是橫跨平安與鐮倉兩個時代的代表詩人。


    相思一夜君入夢,若知是夢何堪醒。


    相尋夢路長相會,不及醒時一逢君。


    《古今集》中小野小町的這兩首和歌,雖為詠夢,卻直率又現實。《新古今集》過後,和歌變成了更為微妙的寫生。


    斜日疏竹群雀喧,夕影婆娑秋意濃。


    庭飛荻花秋風瑟,落暉照壁影漸消。


    這兩首和歌出自鐮倉時代末期的永福門院(1271—1342),像征著日本纖細的哀愁,非常貼近我的心境。
    詠贊“秋月鼕涼雪&rdquo禪師以及心憐“鼕月出雲伴我身”的明惠上人,大致都是《新古今集》時代的人。明惠與西行以歌贈答,也一同談歌。


    西行法師常來與吾談歌,曰:“吾詠歌,不行尋常。雖 寄興於花、杜鵑、月、雪及天地萬物,然凡有所相,皆為虛妄,不過妙聲充耳、諸相盈目而已。所詠之句,皆非真言。詠花實不為花,詠月實不為月。唯隨緣、隨興而已。如虹亙中天,虛空有色;如白日當空,虛空有光。然虛空本無光,虛空本無色。吾心似虛空,染萬種風情,卻無跡無痕。此歌即如來真身。”(弟子喜海《明惠傳》)


    日本或東方的“虛空”與“無”,其真意在這段話中得以言明。有評論家說我的作品是虛無的,然而它並不等同於西方的虛 無主義。兩者的內涵有根本的不的四季歌也是一樣,雖 題為《本來面目》,其實是在歌詠四時之美的同時,表達著深刻的禪思。

    媒體評論

    川端康成的小說《雪國》中的一個句子,激發了我的靈感……如同暗夜中的燈塔,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
    ——莫言


    我的文學啟蒙老師是日本的川端康成。在我看來,他是文學裡無限柔軟的像征。他的作品籠罩了我起初三年多的寫作。
    ——餘華

    在線試讀
    雪國
    穿過縣境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了。夜的底色開始泛白。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住了。
    一個姑娘從對面座位站起身,走了過來,將島村前面的玻璃窗拉下了。雪的寒氣灌進來。姑娘把身子探出窗外,朝遠處喊:
    “站長!站長!”
    提著燈慢慢踏雪走來的男人,圍巾一直包到了鼻子的上面,耳朵上垂掛著帽子的皮毛護耳。
    已經冷成那樣子了嗎?島村向外望去,隻看見鐵路員工宿舍模樣的簡陋棚屋冷冷清清地散落在山腳下,雪色還沒來得及到那兒,就被暗夜吞沒了。
    “站長!是我呀。您好啊!”
    “啊,這不是葉子嗎,你回來了?天又冷啦!”
    “弟弟說他最近調您這兒來做事了,承蒙您的關照呢。”
    “這樣的鬼地方,早晚會寂寞得受不了,年紀輕輕的真是可憐見啊。”
    “他還是個孩子,所以煩請站長好好教導他,拜托您啦!”
    “好的,他做起事來精神得很!接下來就要忙啦。去年也是大雪,老是有雪崩,火車進不成退不得的,村子裡也要煮完飯送過來,真是忙得夠嗆!”
    “站長您看上去穿得挺厚啊,可是弟弟的信上,卻說連西服背心都還用不著穿……”
    “我穿了四件呢。年輕人呀,天一冷就淨喝酒,再晃呀蕩地撲通往那一倒,會得感冒呢!”
    站長把手中的提燈往宿舍那邊轉去。
    “我弟弟也喝酒嗎?”
    “不。”
    “站長您這就回去嗎?”
    “我受了傷,正在看醫生。”

    雪國
    穿過縣境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了。夜的底色開始泛白。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住了。
    一個姑娘從對面座位站起身,走了過來,將島村前面的玻璃窗拉下了。雪的寒氣灌進來。姑娘把身子探出窗外,朝遠處喊:
    “站長!站長!”
    提著燈慢慢踏雪走來的男人,圍巾一直包到了鼻子的上面,耳朵上垂掛著帽子的皮毛護耳。
    已經冷成那樣子了嗎?島村向外望去,隻看見鐵路員工宿舍模樣的簡陋棚屋冷冷清清地散落在山腳下,雪色還沒來得及到那兒,就被暗夜吞沒了。
    “站長!是我呀。您好啊!”
    “啊,這不是葉子嗎,你回來了?天又冷啦!”
    “弟弟說他最近調您這兒來做事了,承蒙您的關照呢。”
    “這樣的鬼地方,早晚會寂寞得受不了,年紀輕輕的真是可憐見啊。”
    “他還是個孩子,所以煩請站長好好教導他,拜托您啦!”
    “好的,他做起事來精神得很!接下來就要忙啦。去年也是大雪,老是有雪崩,火車進不成退不得的,村子裡也要煮完飯送過來,真是忙得夠嗆!”
    “站長您看上去穿得挺厚啊,可是弟弟的信上,卻說連西服背心都還用不著穿……”
    “我穿了四件呢。年輕人呀,天一冷就淨喝酒,再晃呀蕩地撲通往那一倒,會得感冒呢!”
    站長把手中的提燈往宿舍那邊轉去。
    “我弟弟也喝酒嗎?”
    “不。”
    “站長您這就回去嗎?”
    “我受了傷,正在看醫生。”
    “哎呀,這可麻煩。”
    和服上又加了外套的站長,似乎想要快快結束這冰天雪地中的對話,他一邊轉過身去,一邊道:
    “那麼多保重吧!”
    “站長,我弟弟今天沒出工嗎?”葉子說著用眼睛在雪上搜尋。
    “站長,麻煩您照看著點我弟弟,拜托啦!”
    那是一個美妙得近乎哀傷的聲音,高高的餘韻久久不散,仿佛來自夜雪的回響。
    火車動起來,她卻並沒有將上身從窗口收進去,就那樣一路追著在鐵軌下走著的站長,待追得近了:
    “站長,麻煩告訴我弟弟,讓他下個休息日回家一趟!”
    “好!”站長高聲應道。
    葉子關上車窗,把兩手貼到凍紅的面頰上。
    縣境的山腳下,已配備了三臺除雪車在候雪。隧道的南北向則架設了通報雪崩的電力專線。五千個除雪工,另有兩千人的消防青年團隊伍也已經協調安排好,等著隨時出動。
    這個叫葉子的姑娘,她的弟弟從這個鼕天開始,就這樣來到這個很快會被雪埋住的鐵路信號所上班,島村一明白這些,對她的興趣就更濃了。
    可是這裡所說的“姑娘”,也隻是島村這麼覺得而已。同行的男人是她什麼人?島村自然無從知道。兩人的舉止確乎像是夫婦,可是,男人明顯是個病人,而如果對方是病人的話,男女間的界限就會不知不覺變得模糊,照顧得越殷勤誠懇,看起來就越像夫婦。實際上,女人一副小母親的模樣,精心照顧比她自己年長的男人,遠遠看去也讓人覺得是夫婦。
    島村是把她一個人單獨分離開後,依那姿態模樣來感覺的,所以不免任性地作了“是姑娘吧”的判定,隻是這樣。可是他用異樣的眼光盯著那姑娘久了之後,發現在他的那個判定中,或許也加進了很多他自己的感傷。
    是三個多小時之前的事了。島村無聊之餘變著花樣地活動著左手的食指玩,他看著它,覺得唯有這根手指,尚鮮活地記得他馬上要去見的那個女人。記憶真是靠不住,越焦急地想要想清楚,就越是難以捉摸、越發模糊遠去。這當兒,也隻有這根手指尚留著那女人的觸感,至今仍情意綿綿,它是要把他拉往遙遠的女人那兒去嗎?他一邊奇怪地想著,一邊將它湊到鼻子邊聞了聞,無意中用那手指在窗玻璃上畫了一道線,立刻,那兒清晰地浮現出女人的一隻眼睛來。他喫了一驚,差點喊出聲。可是,那隻是他心思在遠處的緣故,待定了神細看卻什麼也沒有,映在上面的,是對面座位上的女子。窗外,夜幕已落,車廂裡的燈已亮起,窗玻璃因此變成了鏡子。可是,因為蒸汽,玻璃全籠罩上了一層濕潤的水汽,所以在用手指擦它之前,鏡子還沒有成為鏡子。
    隻映著姑娘的一隻眼睛,卻反現出異樣的美來,島村把臉湊近窗子,急忙做出一副正看夜景似的旅愁神色,並用掌心擦了擦玻璃。
    姑娘正稍稍歪著上身,專心俯看著躺在跟前的男人。從她正發力的肩膀,一眨不眨的、稍帶嚴厲的眼神就能看出她的認真。男人頭枕在窗邊,把蜷折的腿腳抬擱在姑娘身旁。這是三等車廂。他們並非在島村的正對面,而是在島村前一座的對面位置,因此那躺著的男人的臉,在鏡中映出的僅僅是他的耳朵部分。
    姑娘恰在島村的斜對面,所以本可以直接看到她的,可是他們剛上車進入車廂時,他就被姑娘身上某種冷亮刺目的美驚得不敢正視而低下了頭;就在那一瞬,他看見了那男人蠟黃的手牢牢地抓著姑娘的手,因此,島村覺得若再往那邊看就太不好意思了。
    那鏡中男人的臉色,似乎因為看著姑娘的胸口,已顯出安然與放松來。衰弱的體力,卻在衰弱中散發著蜜甜的情致。
    他將圍巾鋪在枕上,繞到鼻子下嚴嚴地捂住嘴,又把兩端往上拉起、蒙面般地包住了臉,可那圍巾卻一會兒垮下來,一會兒又蒙到了鼻子。在男人的眼睛要動未動之際,姑娘就動作輕柔地幫他重新弄好了。有好多次,兩人天真無邪地重復著那一套動作,使一旁看著的島村都覺得頗不耐煩。男人腳上纏著的外套下擺也不時松垂下來,對此,姑娘也都馬上察覺,並幫他重新整理好了。這一切自然而然。就這樣,兩人忘記了所謂的距離,那姿態讓人覺得似是要去向一個虛無縹緲的遠方。因而島村心中並沒有眼見著悲傷事的那種難過,倒像在看夢中的西洋景一般,也許因為一切發生在不可思議的鏡中吧。
    暮景在鏡子的深處流動,也就是說,被映照之物與映照的鏡子如重疊攝影般在動,登場人物與背景沒有絲毫關聯,且人物都有一種透明的不確定感,而風景則在暗黑的暮色中朦矓流動,兩者交彙融合,呈現的是一個異於現世的像征世界。尤其野山上的火把在姑娘的臉正中倏然點亮時,那無以言說的美,令島村的心發出微顫。
    遠山上空,還留有些微晚霞的餘韻,因此隔著窗玻璃看遠處的風景,也還看得見輪廓,可是已經黯然失了顏色,所及之處都是毫不新奇的平凡的野山,這時看起來就愈加平常了,沒有一樣能醒目地引起人的注意。因了這,他的心中反湧動著一種朦矓恍惚的情感的巨流。不用說,那是因為姑娘的臉浮現其中。映出容貌的部分擋住了窗外,隻那一塊的景色不能被看見,可是,暮景不斷在姑娘輪廓的周圍閃動,使人覺得姑娘的臉似乎也變透明了。可是真的透明嗎?是不是在面龐後不斷流淌的暮景滲透到了臉上?似乎是這樣的錯覺,等定睛再看時,卻又無從捕捉了。
    車廂內並不亮,窗玻璃鏡子照得不似真鏡子般清晰。它不反射。因此,島村出神地看著,這期間,他漸漸忘記了鏡子的存在,覺得姑娘似乎飄浮在暮景中。
    就在那時,燈火在姑娘臉上燃起了。這鏡中的映像並不清晰到足以壓住窗外的燈火,燈火也不能壓制住映像。於是燈火就在她的臉上一路流淌,卻不能將她的臉照亮。又冷又遠的光,在小小的瞳仁周圍忽閃,也就是說,在姑娘的眼睛與火重合的瞬間,她的眼睛浮在暗夜的波濤間,像極了魅惑的美麗的夜光蟲。
    葉子應該沒有注意到自己正這樣被人看著。她的心隻在病人身上。就算她回頭往島村這邊看,也不會見著窗玻璃上映著的自己的模樣,更不會把目光停留在那個望著窗外的男人身上吧。
    島村長時間地偷看葉子,卻並未意識到這於她是失禮的,大約是被暮色中那鏡子的非現實力量牢牢懾住的緣故吧。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