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生生死死:死亡不是永別,忘記纔是(漫說文化有聲朗誦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名家作品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陳平原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名家作品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ISBN】97875699234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9923445
    作者:陳平原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出版時間:2018年06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 北京大學中文繫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高峰陳平原為萬千讀者度身甄選專業眼光,菁華品質。 


    2. 名家名作荟萃,盡顯人文之美。 


    《生生死死》收集了由陳平原選編的周作人、魯迅、梁實秋、冰心、俞平伯等42位名家的60篇談論“生”與“死”話題的文章,書中作者對於生死各自不同的感悟、對生命意義的總結讓我們看到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生死觀的同時,也提醒每個人“好好的活”“好好的死”,努力追尋生命的意義。


    3.  文學為經,文化為緯,用散文串起十個中國文化主題。 


    讀文章就是讀生活、讀文化就是讀人生。《生生死死》全書60篇文章,以文學為經,文化為緯,串起了中國人生活的另一個重要側面。


    4.  沙裡淘金,淘汰了一些徒有虛名的“名作”,收入了一些未錄於一般選本的遺珠。 


    叢書既囊括《我對於喪禮的改革》《孟婆茶》這樣的名作,也選采了許多不見錄於一般選本的遺珠,所選文章更具文化意味又妙趣橫生,同時更全面、豐富地表現了20世紀中國散文精粹。


    5.  專業主播團隊,篇篇有聲呈現,既“上口”又“入耳”。 


    緊跟大眾聽書時尚,特別邀請專業主播團隊為全部文章錄制音頻,掃描每篇所附的二維碼,即可收聽朗讀。上下班途中、跑步、休息……隨時隨地,視聽結合,拉近你與經典的距離。


    6.  尊重版權,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及後人親筆授權。 


    全書中尚在版權期內的文章,所選文章均獲得作者或版權繼承人的合法授權,從而保證了選文完整性、權威性。


    7.  適合日常及課外閱讀,提升鋻賞與書寫水平。


    “漫說文化”叢書不僅適合成人、本專科院校學生提高文學、文化素養,更可作為初高中學生課外閱讀之用。書中和作者大都浸淫漢語寫作數十年乃至一生,他們通曉漢語音韻節律,精通遣詞造句。閱讀這些文字,對提升美學鋻賞、提高寫作水平都大有益處。


    8. 設計考究,工藝精致,一份難以抗拒的心水禮物。


    雙封設計,特種紙護封,淡雅米色,蓬松度高,觸感溫潤素采用印銀、多種專色交叉印刷工藝,色澤鮮艷飽滿;內文排版考究,舒闊,閱讀體驗極佳;32K開,成品尺寸147×210,方便攜帶。不管目的在求知,還是意在消閑;漫讀名家經典,還是熟悉中國文化,自己珍藏,還是饋贈佳友,漫說文化叢書都是一份心水的禮物。




     
    內容簡介

    1985年,被稱為 “燕園三劍客”的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三人共同提出了“20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倡導以整體的眼光將中國現當代文學溯源至晚清,將“近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三個時段打通,引起了學術界的強烈反響。“漫說文化叢書”即是這一概念的具體表現,所選散文充滿文化意味而又妙趣橫生。《生生死死》一集中收集了冰心、俞平伯等大家的著作。贊頌青春之美麗、生命之可貴,在平凡的生活中笑看人生。書中作者對於生活各自不同的感悟讓讀者看到不同年齡、不同階級的生活觀。書中有智慧的老人,平淡的中年人,他們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生活應該怎樣。

    作者簡介

    陳平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一座高峰。北京大學中文繫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繫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他對20世紀中國文學、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現代中國教育及學術、圖像與文字等領域有著精深研究和獨到見解。治學之餘,撰寫隨筆,借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

    目錄
    目 錄

    contents

    |再 記|
    | 序 |
    |附 記|
    |導 讀|

    “無限之生”的界線 ◎ 冰心| 001
    別話 ◎ 許地山| 006
    死之默想 ◎ 周作人 | 010
    唁辭 ◎ 周作人 | 014
    笠翁與兼好法師 ◎ 周作人 | 017

    目  


     


    contents


     


    |再 記|


    |   序   |


    |附 記|


    |導 讀|


     


    “無限之生”的界線   ◎  冰心| 001


    別話   ◎  許地山| 006


    死之默想   ◎  周作人 | 010


    唁辭   ◎  周作人 | 014


    笠翁與兼好法師   ◎  周作人 | 017


    人死觀   ◎  梁遇春| 020


    獨語   ◎  何其芳| 026


    門與叩者   ◎  陸蠡| 029


    生死   ◎  柯靈| 035


    死   ◎  唐弢| 037


    忘形   ◎  馮至| 041


    關於死   ◎  宋雲彬| 045


    三過鬼門關   ◎  蕭乾| 049


    我對於喪禮的改革   ◎  胡適| 055


    回喪與買水   ◎  周作人| 069


    墓碣文   ◎  魯迅| 071


    死後   ◎  魯迅| 073


    冥屋   ◎  茅盾| 078


    不甘寂寞   ◎  葉聖陶| 081


    祭文·悼詞   ◎  葉聖陶| 085


    送殯的歸途   ◎  夏丏尊| 089


    盂蘭夜   ◎  蘆焚| 091


    山村的墓碣   ◎  馮至| 094


    送葬的行列   ◎  袁鷹| 097


    身後事該怎麼辦?  ◎  廖沫沙| 101


    楊彭年手制的花盆   ◎  周瘦鵑| 105


    大祭   ◎  李健吾| 109


    看墳人   ◎  李健吾| 111


    一份精美別致的訃告   ◎  秦牧| 115


    國民之自殺   ◎  梁啟超| 122


    絕命辭   ◎  陳天華| 124


    陳星臺先生《絕命書》跋   ◎  宋教仁| 130


    自殺   ◎  瞿秋白| 133


    林德揚君為什麼要自殺呢?  ◎  瞿秋白| 135


    對於梁巨川先生自殺之感想   ◎  陳獨秀| 140


    青年厭世自殺問題   ◎  李大釗| 143


    論自殺   ◎  徐志摩| 152


    死法   ◎  周作人| 163


    關於活埋   ◎  周作人| 167


    說死以及自殺情死之類   ◎  郁達夫| 176


    論秦理齋夫人事   ◎  魯迅| 181


    論“人言可畏”   ◎  魯迅| 183


    略論暗暗的死   ◎  魯迅| 187


    處決   ◎  靳以| 189


    阮玲玉與食尸獸   ◎  柯靈| 192


    懷《柚子》   ◎  聶紺弩| 195


    死之餘響   ◎  趙麗宏| 205


    秋   ◎  豐子愷| 214


    中年   ◎  俞平伯| 218


    中年人   ◎  葉聖陶| 222


    秋天的況味   ◎  林語堂| 225


    鼕天來了   ◎  葉靈鳳| 228


    中年   ◎  蘇雪林| 231


    當我老了的時候   ◎  蘇雪林| 244


    人生之後   ◎  弘一法師| 253


    老   ◎  王力| 259


    中年   ◎  梁實秋| 262


    病   ◎  梁實秋| 266


    孟婆茶   ◎  楊絳| 270


    霞   ◎  冰心| 275


    |編輯附記|   ◎  277

    前言
    |導 讀|
    陳平原



    不知天下是否真有齊死生因而超死生的至人;即便此等與造化為一的至人,恐怕也無法完全不考慮死生問題。“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莊子·秋水》),也還是因知覺生命而順應生命。怕不怕死是一回事,想不想死、說不說死又是一回事。古今中外確實真有因各種原因而不怕死者,可除了傻瓜,有誰從不考慮死生問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生時不須歌,死時不須哭”(王梵志),此類哲人詩句固是極為通脫豁達,隻是既如是,又何必老把生死掛在嘴上?可見說是忘卻生死,其實談何容易。

    |導 讀|


    陳平原


     



     


    不知天下是否真有齊死生因而超死生的至人;即便此等與造化為一的至人,恐怕也無法完全不考慮死生問題。“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莊子·秋水》),也還是因知覺生命而順應生命。怕不怕死是一回事,想不想死、說不說死又是一回事。古今中外確實真有因各種原因而不怕死者,可除了傻瓜,有誰從不考慮死生問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生時不須歌,死時不須哭”(王梵志),此類哲人詩句固是極為通脫豁達,隻是既如是,又何必老把生死掛在嘴上?可見說是忘卻生死,其實談何容易。


    畢竟死生事大,人類難擺脫的誘惑,或許就是生的欲望和死的冥想。而這兩者又是如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以至談生不忘說死,說死就是談生。死生殊途,除了寓言家和詩人,誰也不會真的把死說成生或把生當作死。問題是死必須用生來界說,生也隻有靠死纔能獲得定義。在物理意義上,既生則非死,既死則非生;可在哲學意義上,卻是無生即無死,無死即無生。因此,了解生就是了解死,反之亦然。故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程子曰:“知生之道,則知死矣”(《二程集·粹言·論道篇》)。


    人掌握不了死,可掌握得了生,這是一方面;人不可能知道生之所來,可清醒地意識到死之將至,這又是一方面。依據前者,應著重談生;依據後者,則不妨論死。實際結果則是談生中之死(死的陰影、死的足音)與死中之生(生之可愛、生之美麗)。


    單純贊頌青春之美麗、生命之可貴,當然也可以;不過,隻有在面對死亡的威脅時,這一切的意義纔真正顯示出來。死促使人類認真思考生命的價值以及人作為人的本質規定。一個從不思考死的人,不可能真正理解人生,也不可能獲得深刻的啟悟。所有的宗教家、哲學家、文學家,在他們思考世界、思考存在時,都不可能不直面“死亡”這一無情的事實,有時這甚至就是思考的基點和靈感。在此意義上,“死”遠比“生”深刻。不妨顛倒孔夫子的名言:未知死,焉知生?


    文人多感傷,在生死話題上,自然更偏於後者。像何其芳那樣稱“我能很美麗地想著‘死’”者(《獨語》),或者像梁遇春那樣頗為幽默地將“人生觀”篡改為“人死觀”者(《人死觀》),在文人中並不罕見。隻是喜歡談論死神那蒼白而淒美的面孔者,未必真頹廢,也未必真悲觀。把人的一生說成是不斷地逃避死神的追逐,固然殘忍了些;可比起幻想白日飛升長生不老,或者靠“萬全的愛,無限的結合”來超越生死(冰心《“無限之生”的界線》),還是更能為常人所接受。重要的是如何擺脫恐怖,在那神秘的叩門聲傳來之前,盡情享受人生的樂趣。在這裡,作家們的妙語,有時與宗教家的禱告、心理分析家的談語很難區分清楚:都不過是提供一種精神慰藉。隻是話可能說得漂亮些,且更帶情感色彩。


     “生”的價值早為常人所確認,需要論證的是“死”的意義。不是“殺身成仁”或者“舍身飼虎”的倫理意義,而是作為生命自然終止的“死”的正面價值。在肯定生的同時肯定死,表面似乎有點邏輯矛盾;其實不然,之所以肯定死原是因其有利於生。不過如今真信不死藥者已不多,即便達官貴冑,也隻能如齊景公臨國城而流涕:“奈何去此堂堂之國而死乎?”(《晏子春秋》)正因為死亡不可避免,方纔顯示生命之可貴可愛。倘若真能長生不老,恐怕世人將會加倍憎惡生之單調乏味空虛無聊——神仙境界也未必真的那麼值得羨慕。周作人曾引十四世紀的日本和尚兼好法師的雋語:“人生能夠常住不滅,恐世間將更無趣味。人世無常,或者正是很妙的事罷”(《笠翁與兼好法師》);而十八世紀的中國文人錢詠也有過類似的說法:“生而死,死而生,如草木之花,開開謝謝,纔有理趣。”(《履園叢話·神仙》)用一種超然的眼光來觀賞人生,纔能領略生死交替中的“趣味”與“理趣”。


    人生一世,當然不隻是鋻賞他人和自己的生生死死,更不是消極地等待死神的來臨。就像唐弢筆下那死亡之國裡不屈的靈魂,“我不怕死”,可我更“執著於生”;隻要生命之神“還得繼續給予人類以生命”,“我要執著於生”(《死》)。在死亡威脅的背景下執著於生,無疑頗有一種悲壯的色彩,也更能激動人心振奮鬥志,故郁達夫將此歸結為死亡的正面價值:“因感到了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之故,加緊速力去用功做事業的人也不在少數,這原是死對人類的一種積極的貢獻。”(《說死以及自殺情死之類》)


    話是這麼說,世人還是怕死的多。對於常人,沒必要探究怕死到底是貪戀快樂還是舍不得苦辛,也沒心思追問死後到底是成仙還是做鬼,隻是記得這一點就夠了:“大約我們還隻好在這容許的時光中,就這平凡的境地中,尋得必須的安閑悅樂,即是無上幸福。”(周作人《死之默想》)


     



     


    正因為生命是如此美好、如此值得留戀,人類纔如此看重死亡,看重關於死亡的儀式。生命屬於我們隻有一次,同樣,死亡屬於我們也隻有一次,實在不容等閑視之。古人講禮,以喪祭為重點,不是沒有道理的;正是在喪祭二禮中,生死之義得到充分的表現。故荀子曰:“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荀子·禮論》)


    死人有知無知,死後是鬼非鬼,這於喪祭二禮其實關繫不大。墨翟批評儒家“執無鬼而學祭祀”(《墨子·公孟》),恰恰說到了儒家的好處。照儒家的說法,生人注重喪禮和祭禮,並非為了死者的物質享受,而是為了生者的精神安慰。既不忍心祖先或親友就這樣永遠消失,靠喪祭來溝通生死人鬼,使生命得到延伸;也不妨理解為借喪祭標明生死之大限,提醒生者珍惜生命,完成生命。就好像佛教主張護生,實是為了護心;儒家主張重死,實是為了重生。“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荀子·禮論》),關鍵在於生者的感覺,死者並沒有什麼收益。說喪祭之禮是做給生人看,雖語含譏諷,卻也是大實話。隻是喪祭之禮之所以不可廢,一是“人情而已矣”(《禮記·問喪》),一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借用《為人民服務》中的話,一是“用這樣的方法寄托我們的哀思”,一是“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前者注重其中個體的感受,後者則突出其在群體生活中的意義。後世談喪祭者,也多從這兩方面立論。


    儒家由注重喪祭之禮而主張厚葬,這固然可使個體情感得到滿足,卻因此“多埋賦財”,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影響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墨子有感於儒家的“厚葬靡財而貧民”,故主張“節財薄葬”(《淮南子·要略》),雖有利於物質生產,可似乎過分輕視了人的精神感受。將厚葬薄葬之爭歸結為“反映階級之分而外,還表現了唯心與唯物這兩種世界觀的對立”(廖沫沙《身後事該怎麼辦?》),難以令人完全信服。現代人容易看清厚葬以及關於喪祭的繁文縟節的荒謬,落筆行文不免語帶嘲諷;可難得體察這些儀式背後隱藏的頗為深厚的“人情”。夏丏尊譏笑送殯歸途即盤算到哪裡看電影的友人,真的應了陶淵明的說法“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送殯的歸途》);袁鷹則挖苦披麻戴孝“泣血稽顙”的兒女們,“有點悲傷和淒惶是真的,但又何嘗不在那兒一邊走一邊默默地計算著怎樣多奪點遺產呢”(《送葬的行列》)。至於燒冥屋、燒紙錢及各種紙制器物的習俗,則被茅盾和葉聖陶作為封建迷信批判,以為如此“多方打點,隻求對死者‘死後的生活’有利”,未免愚昧荒唐(《冥屋》、《不甘寂寞》)。其實古人早就意識到死後生活的虛妄,之所以還需要這些像征性的生活用具,隻不過是用來表達生者的願望和情感。《禮記·檀弓》稱:“孔子謂為明器者,知喪道矣,備物而不可用也。”“備物”見生者之感情,“不可用”見生者之理智。反之,“不備物”則死者長已生者無情,“備物而可用”則生者徒勞死者無益。


    當然,世人中真正領悟這些喪祭儀式的精神內涵者不多,黎民百姓頗有信以為真或逢場作戲者。千載以下,更是儀式徒存而人心不古。在接受科學思想不信鬼神的現代人看來,不免徒添笑料。可是,我以為,可以嘲笑愚昧麻木的儀式執行者,而不應該責備儀式本身——在種種現代人眼中荒誕無稽的儀式後面,往往蘊藏著先民們的大慈悲,體現真正的人情美。也就是周作人說的:“我們知道這是迷信,我確信這樣虛幻的迷信裡也自有美與善的分子存在。”(《唁辭》)體驗這一切,需要同情心,也需要一種距離感。對於執著於社會改造者,民眾之不覺悟與葬儀之必須改革,無疑更是當務之急,故無暇考慮儀式中積澱的情感,這完全可以理解。不過,頌揚哲人風度,提倡豁達的生死觀,並不意味著完全不要喪祭之禮。具體的儀式當然應該改革,可儀式背後的情感卻不應該丟失。胡適主張刪除“古喪禮遺下的種種虛偽儀式”和“後世加入的種種野蠻迷信”,這樣做的目的不是完全忘卻死者,而是建立一種“近於人情,適合現代生活狀況的喪禮”(《我對於喪禮的改革》)。


    對於那些辛苦一場然後飄然遠逝的先人們,生者難道不應該如李健吾所描述的,“為了獲得良心上的安息,我們把虔敬獻給他們的魂靈”?(《大祭》)表達感情或許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生者借此理解人類的共同命運並獲得一種真正的慈悲感與同情心。當年馮至在異國山村記錄的四句墓碣詩,其實並不如他說的那般“簡陋”,甚至可以作為整個人類喪祭禮儀的像征:


    一個過路人,不知為什麼


    走到這裡就死了


    一切過路人,從這裡經過


    請給他作個祈禱


    (《山村的墓碣》)


     



     


    將人生比作旅途,將死亡作為旅行的終結,這比喻相當古老。既然死亡的陰影始終籠罩著整個旅行,可見死不在生之外,而是貫穿於生之中。因此,當我們熱切希望了解應該如何去“生”時,就不能不涉及怎樣去“死”。


    人們來到世間的途徑千篇一律,離開世間的方法卻千差萬別。這不能不使作家對死亡的方式感興趣。周作人把世間死法分為兩類,一曰“壽終正寢”,包括老熟與病故;一曰“死於非命”,包括槍斃、服毒等等(《死法》)。兩相比較,自是後者更值得文人費口舌。因前者早在意料之中,就好像蹩腳的戲劇一樣,還沒開幕,已知結局,沒多少好說的;後者則因其猝不及防,打斷現成思路,頗有點陌生化效果。還有一點,前者乃人類的共同命運,超越時空的限制:唐朝人這麼死,現代人也這麼死;西洋人這麼死,中國人也這麼死。多用壽命的長短或死前苦痛與否來論證醫學的發展,此外還能說什麼?後者可就不一樣了,這裡有歷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各種因素,足可作一篇博士論文。


    在“死於非命”中,又可分出自殺與他殺兩類。從魯迅開始,現代小說家喜歡描寫殺人及看殺人的場面,尤其突出愚昧的世人在欣賞他人痛苦中流露出來的嗜血欲望。現代散文中也有此類控訴與批判,像周作人的《關於活埋》、聶紺弩的《懷〈柚子〉》、靳以的《處決》,都表示了對人性喪失的憂慮。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個主要理論成果就是人的覺醒,可心靈的麻痺、感情的粗暴豈是幾篇文章就能扭轉的?但願能少一點“愛殺人的人”,也少一點“愛看殺人的人”,則中華民族幸甚!


    “他殺”如果作為一種文化現像,理論價值不大。因被殺者的意願不起作用,主要考察對像是殺人者。這主要是個政治問題,作家沒有多少發言權。不若“自殺”,既有環境的因素,又有自身的因素,可以作為一種真正的文化現像來考察。這就難怪現代作家多對後者感興趣。


    自殺之值得研究,不在於其手段的多樣(吞金服毒、上弔自沉等等),而在於促成自殺的原因復雜以及評價的分歧。對於絕大多數苟活於世間的人來說,自是願意相信自殺是一種罪惡,這樣可以減輕自身忍辱負重的痛苦,為繼續生存找到根據。對於以拯救天下生靈為己任的宗教家來說,自殺起碼也是人生的歧途。倘若人人都自行處理生命,還要他救世主干嗎?而對於社會改革家來說,自殺體現了意志薄弱:“我們既然預備著受種種痛苦,經種種困難,又為什麼要自殺呢?”(瞿秋白《林德揚君為什麼要自殺呢?》)當然,也有另一種聲音,強調自殺作為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將理想的實現置於個體生存之上,主張“不自由毋寧死”,而鄙視“好死不如賴活著”。


    不過,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盡管也有文人禮贊自殺,可仔細辨認,都帶有好多附加條件。瞿秋白稱“自由神就是自殺神”,因為自殺“這要有何等的決心,何等的勇敢,又有了何等的快樂”;有此念頭,就不難“在舊宗教,舊制度,舊思想的舊社會裡殺出一條血路”(《自殺》)。李大釗稱青年自殺的流行“是青年覺醒的步,是迷亂社會頹廢時代裡的曙光一閃”,但結論還是希望青年“拿出自殺的決心,犧牲的精神,反抗這頹廢的時代文明,改造這缺陷的社會制度,創造一種有趣味有理想的生活”(《青年厭世自殺問題》)。瞿、李二君實際上都是借自殺強調人的精神價值,是一種反抗社會的特殊姿態,乃積極中之積極,哪裡談得上厭世?


    在本世紀的中國,發生過好些次關於自殺的討論;其中分別圍繞三個自殺者(陳天華、梁巨川、阮玲玉)而展開的討論尤其值得注意。討論中既有相當嚴謹的社會學論文(如陶履恭的《論自殺》和陳獨秀的《自殺論——思想變動與青年自殺》),也有不拘一格的散文小品——由於本書的體例關繫,後者更使我感興趣。


    1905年底,留日學生陳天華鋻於國事危急而民眾麻木,為“使諸君有所警動”,毅然投海自盡。死前留下《絕命辭》一通,期望民眾因而“堅忍奉公,力學愛國”。其時輿論普遍認為陳氏自殺是一種悲烈的壯舉,整個知識界都為之震動,對喚起民眾確實起了很大作用,故成為近代史上一件大事。


    1918年深秋,六十老人梁巨川留下《敬告世人書》,在北京積水潭投水而死。遺書稱其自殺既殉清朝也殉道義,希望以此提倡綱常名教,救濟社會墮落。此事也曾轟動一時。因其自言“繫殉清朝而死也”,遺老遺少們自是拍手叫好;新文化陣營裡則大多持批評態度。不過,也有像陳獨秀那樣,否定其殉清,但肯定其以身殉道的精神(《對於梁巨川先生自殺之感想》)。


    1935年,電影明星阮玲玉自殺身亡,遺書中沒有以一死喚醒民眾的警句,而隻是慨嘆“人言可畏”。因其特殊身份,阮氏自殺更是成為特大新聞。在一片喧騰聲中,不乏小市民“觀艷尸”的怪叫和正人君子“自殺即偷安失職”的討伐。於是,魯迅等人不得不站出來為死者辯護,反對此類專門袒護強權而欺負弱者的“大人先生”。


    從世紀初梁啟超稱“凡能自殺者,必至誠之人也”(《飲冰室自由書·國民之自殺》),到對陳天華自殺的眾口稱頌,再到對梁巨川自殺的評說紛纭,再到對阮玲玉自殺的橫加指責,再到七十年代統稱一切自殺為“自絕於人民”、“死有餘辜”,幾十年間中國人對自殺的看法變化何其迅速。這一變化蘊涵的文化意義確實發人深思。說不清是中國人日益重視生命的價值呢,還是中國人逐漸喪失選擇的權利。近年雖有不少詩文小說為特殊政治環境下的自殺平反;可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現像,自殺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


     


    一九九〇年七月二日於京西暢春園

    在線試讀
    看墳人
    李健吾

    這看墳人,和墳頭上鵝黃的小花一樣,一點不費力氣,溶在我的生命,而且好似異香奇葩,吸住我城市人的心靈。在這晴光明媚的春日,便是這人一樣的村俗的老頭子,也像解了凍的山澗,輕而且快,同時還有些渾濁,流過我的憂郁,我和他驀地相逢,素昧平生,卻像若干年前在一起共事,有過一個相同的節奏。
    我並不因為他走近了,特別看他一眼。仿佛望著一棵柏樹,我望著這墳墓的伴侶,而且和一顆柏樹一樣,他搖著他挺直的軀干,好像不在用眼看,卻在用心聽,聽我這猶如晨雀的徘徊者,留散在松柏林裡無聲的歌頌。猶如接受晨雀每日的光臨,他這蒼老的柏樹,毫無所動於衷,淡淡地,然而親密地,仿佛見了自己常見的村莊的掮客,柔聲道:
    “早晨好!”
    這仿佛他生命裡長句的逗點,輕輕滑過我們的唇舌。他不需要我答應,我也沒有答應,僅隻點點頭,離開他,攏向一座土依然透黃的小塚。我俯下身審量前面短短的碑銘。看墳人向我呢喃道:
    “去年纔埋的,可長滿了草哪!”
    一個十四歲的小孩子,碑上僅僅寫著他的姓名。他夭折了,還沒有嘗試,開始要嘗試人生的五味,就匆匆告辭,留下這幾行字——蘊有人類不少的熱情,父母的哀慟,兄姊的涕泣——做我們猜測的標志。還有比石碑更不堅固,比文字更不永久,比痴心更覺無情的紀念?“長滿了草”,這透露人生的的消息!過不了好些年,石碑殘毀,文字消蝕,痴心散失,隻有春草燒不盡,一年高似一年,一直長上石碑的裂罅,頂替了人力的一切!
    這砍掉我們虛榮的紅纓帽,裸露出人生的禿頂。在世上擾攘了一生,也許白活了若干年,人到垂死的時候,怨天尤命,說他一無所成,倒含一腔酸淚。咽了氣——於是埋到地裡面,這次真正孤零了,然而不到一年,墳上鋪遍了茵草,替他告訴我們,他現在反而有了意義。自然無所不入,便是丑惡也化於它的愛撫,形成高度的莊嚴。在一種說不出的幽靜之中,我領會著自然的諧和,好像剛剛步出肅穆的音樂會,我的精神緩和下來。

    看墳人


    李健吾


     


    這看墳人,和墳頭上鵝黃的小花一樣,一點不費力氣,溶在我的生命,而且好似異香奇葩,吸住我城市人的心靈。在這晴光明媚的春日,便是這人一樣的村俗的老頭子,也像解了凍的山澗,輕而且快,同時還有些渾濁,流過我的憂郁,我和他驀地相逢,素昧平生,卻像若干年前在一起共事,有過一個相同的節奏。


    我並不因為他走近了,特別看他一眼。仿佛望著一棵柏樹,我望著這墳墓的伴侶,而且和一顆柏樹一樣,他搖著他挺直的軀干,好像不在用眼看,卻在用心聽,聽我這猶如晨雀的徘徊者,留散在松柏林裡無聲的歌頌。猶如接受晨雀每日的光臨,他這蒼老的柏樹,毫無所動於衷,淡淡地,然而親密地,仿佛見了自己常見的村莊的掮客,柔聲道:


    “早晨好!”


    這仿佛他生命裡長句的逗點,輕輕滑過我們的唇舌。他不需要我答應,我也沒有答應,僅隻點點頭,離開他,攏向一座土依然透黃的小塚。我俯下身審量前面短短的碑銘。看墳人向我呢喃道:


    “去年纔埋的,可長滿了草哪!”


    一個十四歲的小孩子,碑上僅僅寫著他的姓名。他夭折了,還沒有嘗試,開始要嘗試人生的五味,就匆匆告辭,留下這幾行字——蘊有人類不少的熱情,父母的哀慟,兄姊的涕泣——做我們猜測的標志。還有比石碑更不堅固,比文字更不永久,比痴心更覺無情的紀念?“長滿了草”,這透露人生的的消息!過不了好些年,石碑殘毀,文字消蝕,痴心散失,隻有春草燒不盡,一年高似一年,一直長上石碑的裂罅,頂替了人力的一切!


    這砍掉我們虛榮的紅纓帽,裸露出人生的禿頂。在世上擾攘了一生,也許白活了若干年,人到垂死的時候,怨天尤命,說他一無所成,倒含一腔酸淚。咽了氣——於是埋到地裡面,這次真正孤零了,然而不到一年,墳上鋪遍了茵草,替他告訴我們,他現在反而有了意義。自然無所不入,便是丑惡也化於它的愛撫,形成高度的莊嚴。在一種說不出的幽靜之中,我領會著自然的諧和,好像剛剛步出肅穆的音樂會,我的精神緩和下來。


    然而還有比這更諧和的,是那若有若無的看墳老人?守著別人的墳,眼看著自己就要成一個土堆。和生一樣,他會安然死去。他也許沒有一點用,仿佛柏樹,墓碑,青草,日光,點綴著陰沉的茔地。和田隴上的耕牛一樣,他也許操勞一生,等到老了,沒有人記起他,猶如我們忘掉一個去世多年的老友,把他貶在死者群裡。他接受了他的不幸,而且安於他的運命,因為他自來和一個動物——不,一株植物一樣,偶然活了,偶然死去。還有比他更近於自然的,他自己就是自然?


    他用不著智慧,以及智慧的副產物——虛榮。和萬物一樣,他有力量培養自己,終於力量和年月同時消散,和萬物一樣,或者和波浪一樣,不知不覺,溶於自然之流——平靜而偉大的自然之流!他不存在,自然是他的存在。活著,他像征自然的奇跡;死了,他完成自然的美麗。他交代他的任務。猶如日月星循行各自的天軌,猶如白天和黑夜的此來彼往,不在人間留下一絲痕跡。


    於是我走過去,坐在他身旁的祭臺上,好像觀察一個希奇的生物,開始注意他黝黑的面孔。平淡無奇,和所有窮苦的鄉下老人一樣,是深淺相間的皺紋,視若無睹的黯灰的目光,襯著一張唯皮與骨的坎坷的臉龐。從這張窳陋的臉,我可以看見些什麼呢?和我這城市人一樣,那下面也藏著一個孤獨者的悲哀?他的行動提醒我,他不止於形成自然,依舊有一個內心的經驗,在苦樂的領受上,和我該有同樣的分量,我禁不住問道:


    “你在什麼地方住?”


    順著他的手,我望見西邊,離茔地一畝的光景,一所有些四方的小草房,四周擴出一圈高粱和玉蜀黍的杆子的短牆。


    “你一個人?”


    他遲疑了一下,搔搔頭,然後指著那面一幅耕牛圖,向我唧噥道:“我和他們一起住。”


    一條並不肥碩的黃牛,拖著寬耙,翻起經鼕的凍土。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跟隨著。


    “那不是你的孩子?”


    “我沒有孩子。”


    從他答話的粗率,我明白自己多此一問,有傷他的諱莫如深的情感。於是我們沉默了,仿佛懷著敵意,窺伺著一己取勝的機緣。漸漸我心裡充滿了同情,卻不願意流露於外,隻得轉過身,望著對面隨時可以毀滅的茅舍。這怎樣地諧和,一切具有何等如畫的境界!然而人的悲哀,不唯致苦自身,還加在自然上面,整個形成一片無色的憂郁。我不敢再問他了,反正我知道靈魂永久漂泊,而靈魂的軀殼永久美麗,猶如自然永久諧和。而所謂人者,在人海孤獨於宇宙的進行卻是一致。我離開這老態龍鐘的看墳人,覺得我像侵犯了他一次,我這屬於另一世界的陌生人。


    (選自《李健吾散文集》,寧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