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集·散文雜文卷(平)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名家作品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作者】 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名家作品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2064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220643
    作者: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國家高級別文學大獎選本


    中國作家協會獨享授權


    代表2018-2021年度中國文學成就

     
    內容簡介

    魯迅文學獎是體現國家榮譽的重要文學獎之一,旨在獎勵優秀的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和文學翻譯作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繁榮發展。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編輯的《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這套文集是由中國作家協會授權的、國家高級別文學大獎的選本,代表2018-2021年度中國文學成就。作品集共六卷,按照魯迅文學獎獎項劃分分為中短篇小說卷(中篇小說獎和短篇小說獎合並為一卷)、散文雜文卷、詩歌卷、文學理論評論卷、報告文學卷和文學翻譯卷,是此次魯迅文學獎的獲獎作品精選合輯。有精平兩種裝幀,旨在滿足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的不同需要。

    作者簡介

    為加強對第八屆魯迅文學獎評獎工作的領導,中國作協成立了以鐵凝主席為主任,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敬澤為秘書長的魯迅文學獎評獎協調委員會,具體指導評獎工作。黨組書記處成員李敬澤、吳義勤、陳彥、邱華棟、施戰軍、鄧凱和副主席閻晶明分別擔任各評獎委員會主任或副主任,全程參與評獎的組織領導。成立由黨組成員胡邦勝擔任組長的紀律監察組,全程監督評獎。同時,根據《魯迅文學獎評獎條例》的規定,認真遴選確定了76名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及文學組織工作者擔任評獎委員會委員。

    目錄

    第八屆(2018—2021)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評獎委員會 1
    第八屆(2018—2021)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獲獎作品名單 2

    獲獎作品《回鄉記》作者江子 1
    江子簡介 1
    我乃廬陵世襲之人 江 子/2
    回鄉記(節選) 江 子/4

    獲獎作品《大春秋》作者李舫 71
    李舫簡介 71
    獲獎感言 李 舫/72
    大春秋(節選) 李 舫/74

     


    第八屆(2018—2021)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評獎委員會 1


    第八屆(2018—2021)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獲獎作品名單 2


     


    獲獎作品《回鄉記》作者江子 1


    江子簡介 1


    我乃廬陵世襲之人 江 子/2


    回鄉記(節選) 江 子/4


     


    獲獎作品《大春秋》作者李舫 71


    李舫簡介 71


    獲獎感言 李 舫/72


    大春秋(節選) 李 舫/74


     


    獲獎作品《大湖消息》作者瀋念 191


    瀋念簡介 191


    獲獎感言 瀋 念/192


    大湖消息(節選) 瀋 念/193


     


    獲獎作品《月光不是光》作者陳倉 257


    陳倉簡介 257


    獲獎感言 陳 倉/258


    月光不是光(節選) 陳 倉/260


     


    獲獎作品《小先生》作者龐餘亮 315


    龐餘亮簡介 315


    獲獎感言 龐餘亮/316


    小先生(節選) 龐餘亮/318

    在線試讀
    回鄉記(節選)
    ★江 子
    臨淵記
    1
    人有故土之念,自然也會有出走之願。出走與返鄉,自古以來就是鄉土這枚鎳幣的兩面。二十年前,我的故鄉贛江以西,就發生了一件出走之事:在有著一千五百多戶人家的、據說是全省的村莊谷村裡,一個名叫李瑞水的剛剛高中畢業的少年,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人間蒸發,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
    這件事情的發生並不蹊蹺,谷村的人們傳出的有幾分靠譜的消息是,李瑞水離家出走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高考失利,李瑞水那年正是高考生,考試成績通過預估離錄取線有些遠。考大學是沒有希望了,落榜是板上釘釘的事。鄉村少年,想告別土地,理想的路就是考學,可是眼看著這條路臨時被堵死了,自己多年的辛苦等於白費,家裡多年用於讀書的錢都打了水漂,李瑞水的心情當然好不到哪裡去。心情不好,又恰逢似乎永無盡頭的毒日頭下的雙搶,就會感覺天地之間有了讓人窒息的凝重堅硬之感,李瑞水就在某一天趁人不備,背起背包乘車逃離這沉重故土,去了隻有他一個人知道的地方。
    李瑞水離家出走的另一個原因,還可能是挨了他父親的罵。正是贛江以西的鄉村一年中為忙碌的時候,人們要在立秋前把田裡長熟的早稻搶收進家門,又要搶著翻轉泥土把晚稻種下去。中間的時間隻有二十來天,太陽毒辣,對任何人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李瑞水高考失利,心情不好,表現在雙搶的參與度上,就有消極怠工的嫌疑,割禾呢有一蔸沒一蔸,有一行沒一行。拉個板車,背個麻袋,腳步就顯得不甘不願。太陽毒熱,可他的臉上,始終是像在嚴鼕,掛滿了冰霜。他的父親,十裡八村都熟悉的、長年在鎮上賣肉愛開玩笑的屠戶老李,看著兒子如此垂頭喪氣,頓時一點兒玩笑之心都沒有了。他就忍不住對李瑞水叱責了幾句。不難想像,屠戶老李對李瑞水的叱責,並不激烈,因為發生在田地裡,在農忙季節,哪裡會有大塊時間來叱責人?屠戶老李的叱責,應該還有用上激將之法,激發李瑞水早日振作的意思,這叱責裡就明顯裹著關切,家裡其他人都聽出來了。可結果,李瑞水根本不領這個情。他把手裡的鐮刀往空中一拋,一言不發就離開了田地。看著李瑞水在田埂上越走越遠,所有人都沒有在意。他們認為,老子罵兒子天經地義,事情並不復雜,過不了多久就會翻篇,他想生會兒氣就讓他生去吧。
    可李瑞水不見了。

    回鄉記(節選)


    ★江 子


    臨淵記


    1


    人有故土之念,自然也會有出走之願。出走與返鄉,自古以來就是鄉土這枚鎳幣的兩面。二十年前,我的故鄉贛江以西,就發生了一件出走之事:在有著一千五百多戶人家的、據說是全省的村莊谷村裡,一個名叫李瑞水的剛剛高中畢業的少年,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人間蒸發,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


    這件事情的發生並不蹊蹺,谷村的人們傳出的有幾分靠譜的消息是,李瑞水離家出走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高考失利,李瑞水那年正是高考生,考試成績通過預估離錄取線有些遠。考大學是沒有希望了,落榜是板上釘釘的事。鄉村少年,想告別土地,理想的路就是考學,可是眼看著這條路臨時被堵死了,自己多年的辛苦等於白費,家裡多年用於讀書的錢都打了水漂,李瑞水的心情當然好不到哪裡去。心情不好,又恰逢似乎永無盡頭的毒日頭下的雙搶,就會感覺天地之間有了讓人窒息的凝重堅硬之感,李瑞水就在某一天趁人不備,背起背包乘車逃離這沉重故土,去了隻有他一個人知道的地方。


    李瑞水離家出走的另一個原因,還可能是挨了他父親的罵。正是贛江以西的鄉村一年中為忙碌的時候,人們要在立秋前把田裡長熟的早稻搶收進家門,又要搶著翻轉泥土把晚稻種下去。中間的時間隻有二十來天,太陽毒辣,對任何人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李瑞水高考失利,心情不好,表現在雙搶的參與度上,就有消極怠工的嫌疑,割禾呢有一蔸沒一蔸,有一行沒一行。拉個板車,背個麻袋,腳步就顯得不甘不願。太陽毒熱,可他的臉上,始終是像在嚴鼕,掛滿了冰霜。他的父親,十裡八村都熟悉的、長年在鎮上賣肉愛開玩笑的屠戶老李,看著兒子如此垂頭喪氣,頓時一點兒玩笑之心都沒有了。他就忍不住對李瑞水叱責了幾句。不難想像,屠戶老李對李瑞水的叱責,並不激烈,因為發生在田地裡,在農忙季節,哪裡會有大塊時間來叱責人?屠戶老李的叱責,應該還有用上激將之法,激發李瑞水早日振作的意思,這叱責裡就明顯裹著關切,家裡其他人都聽出來了。可結果,李瑞水根本不領這個情。他把手裡的鐮刀往空中一拋,一言不發就離開了田地。看著李瑞水在田埂上越走越遠,所有人都沒有在意。他們認為,老子罵兒子天經地義,事情並不復雜,過不了多久就會翻篇,他想生會兒氣就讓他生去吧。


    可李瑞水不見了。


    當天晚上,李瑞水沒有出現在飯桌上,全家人並沒有把它當回事。雙搶正進行到關鍵時期,沒有人有心思理會一個心情不好的人。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腿長他身上,他愛去哪兒去哪兒吧,要不了幾天他就會回來的。


    三天之後,李瑞水依然沒有回家。全家人也沒有覺得有啥不對勁的地方。他們大概以為,他可能是去哪個親戚家做客了。——贛江以西人多田少,村莊密集,親友們在四周圍成了一道由血脈構成的圍牆,那厚厚的圍牆,會是失意的人適合舔吮傷口的溫柔鄉。


    十天後,李瑞水還是沒有回家。全家人翻遍李瑞水的房間,除了不見了李瑞水的幾件換洗衣服,並沒有什麼異樣。他們去鎮上問起長年跑鎮裡到縣城的班車司機,司機說十天前的下午李瑞水搭乘他的車去了縣城,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他。


    李瑞水去了哪裡?沒有人知道。他沒有給這世界留下任何線索。那時候電話還沒有普及,沒法通過電話撥號向更多的人打聽李瑞水的下落。正好雙搶忙得差不多了,屠戶老李趕緊派出親友團出門去找李瑞水。


    然而,李瑞水就像一滴水被蒸發了一樣。他的家人通過種種方式找了他整整二十年。可他們都一無所獲。李瑞水是死是活,他們一概不知。


    2


    有人離家出走這種事情,在我的家鄉贛江以西的歷史上並不新鮮。五百多年前,就有一名姓劉的人離開了贛江以西,懷著無比決絕的心思一路往北。


    之所以知道他出走的方向是北,是因為五百年後有人沿著他留下的點滴印記來尋他的祖籍地。那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一天,正在家鄉江西吉水宣傳部門工作的我接待了一名叫黃祖琳的人。他自稱來自湖南寧鄉,是一座名人紀念館的研究員。他說他此行是來尋找一個五百多年前從這裡走出到湖南寧鄉扎根落戶的人。他的名字叫作劉時顯。


    黃祖琳先生約五十歲,個頭不高,相貌並沒有什麼特別,表情也不算活泛,但他的一口湖南普通話,在我們這個外地人不多的機關裡就特別惹眼。他的口音吸引了我的諸多同事。他在他們的圍觀中掏出了一些紙片,那是一些族譜的復印件。通過他的介紹,以及族譜上的說明,我們大致明白了,他所說的劉時顯明顯標記為“世居江西吉水”,因兒子劉寶在湖南益陽做知縣遂跟著去了湖南,之後領著兒子寶、楠、恩,和孫邦益、邦義、邦禮等,舉家搬遷到湖南寧鄉定居了下來。但其生平記載模糊,清代康熙年間修的族譜標示其“出生沒葬俱逸”,就是說出生與死去的時間都不詳,但是他的兒子名叫劉寶,因曾當過湖南益陽知縣有著清楚的生卒記載:“公(劉寶)生嘉靖十八年(1539年)己亥,沒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黃祖琳先生按照古代十九至二十年為一代的說法,推算出劉時顯生辰大約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他來訪的意思,是要我們給他提供必要的幫助,領著他在整個吉水縣翻箱倒櫃,找到那個1520年左右出生的劉時顯,從而確認他真正的故鄉,以為湖南寧鄉劉氏續上他們的根源。——領導把陪同黃研究員的任務派給了我。


    吉水有大大小小的村莊兩千多個,到哪裡找得到這個叫劉時顯的人呢?據我所知,明代就存在的劉姓村莊,多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六個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大約在吉水贛江以西——我的故鄉所在的鄉鎮楓江鎮的上隴洲、下隴洲、北坑、老屋等幾個村子裡。這幾個村莊相貌老邁,古跡眾多,且基本上一脈相承,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說不定黃祖琳要找的1520年左右出生的劉時顯的蹤跡,就隱藏在這幾個村莊的族譜之中。


    我領著黃研究員殺向了這幾個村莊。我們認真翻查這幾個村莊的族譜。我們共找到了六個叫劉時顯的人,但他們分明與黃研究員要找的劉時顯身份不符。他們有的生於永樂,有的生於宣德,還有的是崇禎時的子民。他們跟大多數普通本地人一樣,在這塊土地上出生,又在這塊土地上死去。族譜上根本沒有他們出外開枝散葉的記載。


    那到底是哪裡出了岔子?會不會因為過早離開家鄉,劉時顯的名字和生平,贛江以西的族譜沒有來得及記載?——然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族譜的倫理,即使夭折的人,也會仔細記錄在案。


    正當我們一籌莫展之時,有老屋村的老人提醒我們,他們村曾在明朝時分出一支到了五裡外的鐘家塘村。隻是過了好幾百年,鐘家塘村數姓雜居,劉氏香火不旺,血脈不顯,也就不那麼被人關注。要不你們去那裡看看?


    我們立即驅車來到了鐘家塘村。那也是離贛江不遠的一個小村莊,一百來戶的樣子。村莊房子之間犬牙交錯、凌亂不堪,因為與我的村莊隻隔了三裡路,我與村裡的不少人都有過來往,我知道村裡的人們多普通少見識,看不出這個村子有何特別的地方。它會是那個劉時顯的故裡嗎?在一本《南嶺粉溪劉氏重修族譜分徙邊溪支派》的紙張簌簌作響的老譜中,我們找到一個叫“慶連”的人生有三子,其中次子名叫“時顯”,字柏引,關於他的身世隻有一句話:“出外世繫不能悉載。”——這個人出門了,從此再沒回來,關於他的子孫後代,沒有消息記載了。


    他是不是黃研究員要找的劉時顯?我與黃研究員進一步對族譜進行分析比對。古稱邊溪的鐘家塘村的劉姓從一世祖忠俊到時顯共有六代,但因明末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及清兵入關後,反清復明的激烈戰爭,江西和湖南都是重災區,南塘劉氏與贛江以西的劉氏,生存都成問題,祖先們的生卒,自然就顧不上了。但邊溪始祖忠俊的父親宗安在其源頭古稱南嶺粉溪的老屋村的族譜中有明確的生卒記載:“明永樂四年丙戌八月初八日酉時生,明成化五年乙丑十一月二十日亥時沒。”永樂四年即1406年。如果算十九至二十年為一代,《南嶺粉溪劉氏重修族譜分徙邊溪支派》裡記載的“出外世繫不能悉載”的劉時顯,其生年就應該是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前後。這個生年,與黃研究員所示湖南寧鄉劉氏族譜裡的劉時顯的生辰十分吻合。黃研究員用十分肯定的語氣說,這個劉時顯,就是湖南寧鄉南塘劉氏的始祖無疑。


    ——這位五百多年前“出外世繫不能悉載”的鄉黨,他的去向,終於在20世紀末浮出了水面。


    坐實了劉時顯這個人的存在,我與黃研究員走出了村子。我看見村外的陽光古老又簇新,村口通往外面正是一個大坡,有人拉著裝滿了形狀可疑的物品的板車上坡,後面的人極力在推動著板車。他們的遠方,是無窮無盡的路。正是熱天,他們的背上滿是汗水和鹽霜。地上是板車清晰的轍印。我想,當年執意奔往湖南的劉時顯,也是這樣走出村莊的吧?


    我看到黃研究員臉上蕩漾著笑意。我知道這一尋找結果對他意味著什麼。我們不是為五百多年前的那個益陽知縣的父親尋找故鄉,而是為黃研究員所在的紀念館尋找血脈的源頭。他所在的名人紀念館叫花明樓,紀念館的主人是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劉少奇,他原名劉紹選,正是這位劉時顯的第十代孫。


    3


    在贛江以西,劉時顯並不算走得遠的一個,金灘鎮白石村的鄧漢黻,就要比劉時顯走得遠一些——他去了廣東,把家搬到了當時依然屬於東莞管轄的九都桂角山下。後來,這塊地方歸香港管轄,名字換成了錦田。


    金灘鎮白石村坐落在贛江之濱,一百來戶人家,單姓一個鄧字,跟大多數贛江邊的村莊一樣,白石村資源短缺,田地面積少,且常被水淹,村裡人的生活好不到哪裡去。改革開放伊始,人們紛紛離開村莊出外打工。


    可誰也沒料到,就是這麼普通的一個村莊,竟然有著整個縣乃至整個吉安市為顯赫的海外關繫——香港的名門望族、有三萬人之多的鄧氏家族,就發源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村子。


    白石村有顯赫的海外關繫的說法,並非白石村一廂情願的吹噓誇飾,而是通過香港鄧氏家族主動前來攀扯得以坐實。20世紀90年代中期,內地與香港的關繫趨於穩定,香江那邊的鄧氏家族,立即派出十餘人組成的親友團,在本地市縣鄉三級官員的陪同下驅車來到白石村。他們說著夾著白話的普通話。因改革開放,這樣的腔調已經讓我們熟悉,縣裡的文工團演員,為表現當代內地與沿海開放地區的交往就經常在舞臺上操著如此腔調。但他們遠不是我們縣文工團演員表現的那樣滑稽、裝腔作勢,而是神情鄭重、舉止如儀。他們見娃兒就給紅包,見祠堂就拜,見鄉親就拉著敘齒序,論輩分,排字號,稱叔呼伯,不亦樂乎。他們集體跪倒在幾座天知道是否還有骨殖的幾近荒蕪的古老墳墓前,淚水滂沱,口裡喃喃說,列祖列宗,不肖子孫們終於回來了!——他們跪在祖墳面前集體哭泣的樣子,多像一群幡然醒悟的浪子!


    他們並不僅僅是來行禮認親的。他們還與白石村的族親們商議村莊許多重要的如祖墳、書院、祠堂、學院等設施的修建計劃,詳細討論了方案,核定了預算。一到香港,他們就如數彙來了修建所需的所有稱得上巨額的資金。


    從關心支持白石村生產生活開始,他們逐漸成了吉水乃至整個江西的義人。他們成立了基金會,通過內地官方的推薦,為諸多深山裡的學校捐建教學樓,給孩子們送上學習用品。遇上水災、冰雪災,他們必踊躍向官方捐款捐物。他們頻繁與內地往來,與白石村所在的吉水、吉安乃至整個江西往來。有人統計,這些年來,他們捐贈的資金,多達。而他們的行為,毫無商業上的任何回報——據我所知,他們在江西沒有過任何跑馬圈地的商業舉動,沒有利用與官方的關繫在內地拿哪怕一個房地產項目,建哪怕一座屬於他們的樓。


    他們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是香港社會有影響力的人士,不少是知名企業的法人代表,也有的棲身於香港的政界、法律界和教育界。作為香港人,他們普遍有國際視野,其工作往往要與全世界打交道。他們肯定知道他們的所行意味著什麼,那肯定是與他們的學識、眼界和價值觀高度吻合的義舉。


    作為贛江以西的後裔,我一直默默關注著他們。我渴望知道他們作為義人的邏輯。終於有一天,我遇上了香港鄧氏家族的代表人物鄧聲華先生。


    那是20世紀初,江西省政協組織想協同我所在的文藝創作部門,為部分境外的委員撰寫一部紀實文學作品,記錄下他們的創業歷程及慈善義舉,以慰他們對江西的鄉梓之情。我接到的任務,就是采訪前來參加政協會議的香港鄧氏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鄧聲華先生。


    鄧先生時年七十多歲,身材瘦長,穿著一件皺巴巴的白襯衫,留著平頭,樣子就像是小縣城街頭隨處可見的鄰家老伯,根本看不出一點兒實力雄厚的香港知名企業董事長的派頭。他一聽我介紹說我是吉水人,立即表現出十二分的熱情,和我拉起了家常,問我家在哪個鄉鎮,是否去過他的老家白石村。恍惚間我竟以為我和他並不存在巨大的地理差異,而是兩個真正的老鄉坐在一起。問答之間,我知道了鄧先生早年也頗多苦難,可他憑著生意人的精明,白手起家,抓住了香港的幾乎所有發展機會,規避了香港經濟的幾乎所有風險,一步步把香港鄧氏國際做成了融房地產、酒店、商業等為一體的大型企業。


    我向鄧先生表示祝賀,同時我也說出了我的疑惑。我說吉水並非他的成長之地,這些年來他與族人何以對吉水投入如此多的心血?他沉吟了一會兒,說起了他的家族故事。


    他從先祖鄧漢黻開始說起。北宋開寶六年(973年),贛江以西的白石村培養出的官員鄧漢黻受朝廷之命來到廣東任職,官當得好不好不得而知,可解職以後,他沒有回到那個生他養他的地方,而是沿途察訪,尋找著自己的安身之地,後定居在今天的香港錦田。那時錦田並無多少人居,幾近荒蕪之地,可鄧漢黻甘之若飴,抱著耕讀傳家的信念,一邊開墾荒地,一邊教孩子讀書。後來,他的曾孫乃至曾孫的曾孫,不斷有人高中進士,其子孫在香港漸次繁衍開來,成為香港當地的名門望族。


    從鄧漢黻到1930年左右出生的鄧聲華,近千年時光翻過。一千年的時光,天下多次易主,河流都可改道,一條纖細的血脈,更容易在時光中稀釋,可在香港,鄧氏家族的人們互相支持、通力合作,近千年不改,可謂其樂融融。鄧聲華先生告訴我說,他們之所以能保留如此強勁的凝聚之力,乃是源自鄧漢黻的教誨。他給子孫後代留下的祖訓,就是勿忘自己是吉水白石的子孫——他可能認為血緣並不足以籠絡子孫的心,但故鄉正如聖域,不管歷經多少年,依然會讓子孫後代懷著單純的朝聖之心。


    鄧漢黻在錦田建起祠堂,祠堂的風格,正是中國南方的風格。他給祠堂擬下對聯,首句就是“吉水流芳頻馨藻結”。他把吉水的習俗移植到錦田,如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族人必聚到宗祠點丁燈,飲丁酒,就是凡在過去一年內添了男丁的,都燃亮花燈,懸掛於祠堂橫梁之上。燈上寫上諸如旨福歸及第、引兒扳桂、添丁發財等用以祝福新生兒的吉祥宵當晚,添丁者以盤菜形式宴請族人飲丁酒。一桌八人,圍坐共享一盤食物,像征團圓……這些與香港當地完全迥異的習俗,無時無刻不在提醒鄧氏子孫他們的家在江西吉水。鄧聲華先生說,種種教誨,讓吉水這個地名,小時候起就在他們心中扎了根。他們從小就有了一個信念,一定要代替他們的祖先爭取早日組團回家看看。他們的祖先一千多年前離開了吉水,就意味著這一條血脈虧欠了家鄉一千多年。他們要還債,要多多地回報故土。於是,就有了他們這些年的義舉。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