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親愛的邦尼,親愛的沃洛佳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名家作品
    【市場價】
    635-920
    【優惠價】
    397-575
    【作者】 美納博科夫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名家作品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97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2789788
    作者:[美]納博科夫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2月 
    原版書名:Dear


        
        
    "

    編輯推薦

    ★ 解讀《洛麗塔》的關鍵鑰匙
    ★ 揭秘納博科夫一生故事的珍貴信件,國內首度出版
    ★ 文學大師×辛辣批評家,如何從親密無間到分道揚鑣
    ★ 關於金錢、疾病、工作、寫作、《紐約客》、書籍、人物和蝴蝶……


    文學大師納博科夫與著名批評家威爾遜跨越30年的珍貴通信資料,國內首度出版。忠實呈現納博科夫從籍籍無名到風靡文壇的文學生涯,見證兩人友誼如何從親密無間到分道揚鑣。頗具默契的深度交流,火花四濺的思想踫撞,直言不諱的犀利妙評,鮮為人知的文壇軼事,盡在其中。本書是納博科夫文學譜繫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把解讀納博科夫作品的關鍵鑰匙。

     
    內容簡介

    《親愛的邦尼,親愛的沃洛佳:納博科夫—威爾遜通信集,1940—1971》收錄了小說大師納博科夫與其摯友——著名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在1940年至1971年間的通信,是兩位智者之間頗具默契的深度交流。火花四濺的思想踫撞,直言不諱的犀利妙評,鮮為人知的文壇軼事,盡在其中。正如這些坦誠的信件將證明的,在兩人的終疏離之前,是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個人與智性的親密接觸。兩位作家相互激發、促進性的交往,持續而充滿生機的觀點交流,都在他們各自的作家傳中得到重要反映。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西蒙·卡林斯基在此前版本的基礎上作了擴充和修訂,更詳細地追溯了兩位作家之間友誼的復雜性。

    作者簡介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二十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出生於聖彼得堡。1940年,移居美國,在哈佛大學等高校執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著有《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1961年,遷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病逝。
    埃德蒙·威爾遜(1895—1972),美國著名評論家和作家,曾任美國《名利場》和《新共和》雜志編輯、《紐約客》評論主筆。
    西蒙·卡林斯基(1924—2009),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拉夫語語言和文學榮譽教授。

    目錄

    原編者按
    導言:親愛的邦尼,親愛的沃洛佳;或,親近與分歧
    書信
    索引

    前言
    導言
    一九六五年一個令人難忘的轟動性文學事件是由埃德蒙·威爾遜創造的,他言辭激烈地批評了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四卷評注版的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威爾遜的文章刊登於七月的《紐約時報書評》,納博科夫八月回復,一九六六年二月又在《遭遇》追加發表詳細的反駁。像勢均力敵、不擇手段的鬥爭慣有的表現一樣,交鋒激動人心,許多文學家、學者加入爭論,他們分派站邊,給兩個對手煽風點火,又不分青紅皂白地這邊一拳、那邊一腳。混戰的激動之中,很少有人留意到,威爾遜在評論的開篇就稱自己“是納博科夫先生的私交,對他抱有溫情,有時又因激怒寒心”;而納博科夫答復那篇評論時,也首先肯定兩位作家的舊誼,認定彼此的感情。“一九四〇年代,我在美國的個十年裡,他在許多事情上都善待我,而這些事不必跟他的職業相關,”納博科夫在答復的段中寫道,“我們有許多激動人心的談話,通了許多坦誠的信。”

    導言


    一九六五年一個令人難忘的轟動性文學事件是由埃德蒙·威爾遜創造的,他言辭激烈地批評了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四卷評注版的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威爾遜的文章刊登於七月的《紐約時報書評》,納博科夫八月回復,一九六六年二月又在《遭遇》追加發表詳細的反駁。像勢均力敵、不擇手段的鬥爭慣有的表現一樣,交鋒激動人心,許多文學家、學者加入爭論,他們分派站邊,給兩個對手煽風點火,又不分青紅皂白地這邊一拳、那邊一腳。混戰的激動之中,很少有人留意到,威爾遜在評論的開篇就稱自己“是納博科夫先生的私交,對他抱有溫情,有時又因激怒寒心”;而納博科夫答復那篇評論時,也首先肯定兩位作家的舊誼,認定彼此的感情。“一九四〇年代,我在美國的個十年裡,他在許多事情上都善待我,而這些事不必跟他的職業相關,”納博科夫在答復的段中寫道,“我們有許多激動人心的談話,通了許多坦誠的信。”


    正如本集這些坦誠的信件將證明的,在這場痛苦的、圍繞《奧涅金》的翻譯與評論的爭論之前,是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個人與智性的親密接觸。兩位作家不停的、促進性的交往,持續而充滿生機的觀點的交流,都在他們各自的作家傳中得到重要反映。在與納博科夫親近的階段,威爾遜全力以赴地沉浸在俄羅斯文學中;而沒有威爾遜的幫助、勸告和文學人脈,就很難想像納博科夫第二段文學生涯(一個用英語寫作的美國作家)會如何開始。威爾遜去世後,納博科夫寫信給葉連娜·威爾遜,談到他們合作出版目前這些書信的計劃,他以這樣的字句收尾:“我不必告訴你,重溫這些屬於我們通信初期光芒四射時代的交流,是多麼痛苦。”(未刊書信,一九七四年五月十七日)


    促成他們親近、相互同情的因素很多。他們分別來自各自文化中有教養的上流家庭,彼此都對對方的文學和本土的傳統感興趣,有投入。兩人對法國語言文學都是行家裡手,對宗教及神秘主義雖有分歧,但都抱懷疑態度。他們都是卷入政治的刑法學家之子。威爾遜相信,如果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時期內有職缺,他的父親一定會被美國聯邦法院聘用。納博科夫的父親是革命前俄國反對派運動的主要參與者,如果不是列寧和托洛茨基十月革命後建立政權,他父親很可能在革命後的     zhengfu內閣占一席之地。在許多人的記憶中,威爾遜是一個文學批評家,納博科夫是一個小說家,但兩人都創作並出版小說、文學批評、戲劇及詩歌,對他們而言,文學是他們一生熱情之所繫。在納博科夫的熟人中,威爾遜也是少有的對前者另一興趣領域——鱗翅目昆蟲學有著起碼的興趣的人。


    在俄國文化、美國文化之中,文學作品常常因其傳達的信息而受到重視,如果它們展現出精湛的技巧,則會受到懷疑。但納博科夫和威爾遜都明白,沒有什麼可以代替文學品質——不過,什麼纔構成文學的品質,他們常有分歧。他們各自的作品在影響方面也有有趣的對應。威爾遜的《到芬蘭車站》是西方馬克思列寧主義來源的好指南之一,正如納博科夫的《天賦》是對其俄國本土根源的想像性檢驗,因此如果一起閱讀,這兩部作品幾乎構成一個等式的兩邊。對威爾遜的小說《赫卡特縣的回憶》的起訴與查禁,促進了維多利亞式的道德審查制度的瓦解,這種制度在西方國家一直持續到一九五〇年代末;而納博科夫的《洛麗塔》在美國和英國的出版,則標志著這種瓦解的完成。


    因為有種種相似之處,共同感興趣的領域也廣泛,納博科夫和威爾遜幸運地在一九四〇年相識了。隻要早五年,我們這個世紀的歷史之變化無常和一九三〇年代知識界的潮流就會將他們隔開,雙方也就無從談起。他們親近了二十年,終痛苦地冷淡下來,而其根源則在他們初次相見前早已形成的觀點與態度之中。如果我們簡要檢查一下彼此相遇前各自的知識軌跡,或許能更清晰地理解他們的關繫。

    媒體評論

    當兩位如此出色且熱情洋溢的知識分子通過信件相聚在一起時,天空中仿佛全都是綻放的煙花。——卡洛斯·貝克,《海明威》作者
    這份書信集記錄了兩個博學而忠誠的頭腦、兩種極其固執而謹慎的個性,能有這樣一份記錄……真好。這套書能遇上它的編輯是一種幸運,他能夠權威而透徹解釋這兩個人之間的大量爭論,他們其中一個人試圖用俄語和其他詩來教育另一個人,而另一個人則用英語做同樣的事,同時兩個人還使用法語……這兩位對語言細節孜孜不倦的熱愛者,都會喜歡他們的編輯這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約翰·阨普代克,《紐約客》
    書信集由西蒙·卡林斯基編輯,為全文進行了詳盡、實用的注釋,此外他還撰寫了一篇出色的導言,在文章裡他回顧了書信中閃爍迸發的分歧,預測了納博科夫注釋版《葉普蓋尼·奧涅金》出版時將遇到的著名公開爭論……信中有許多關於金錢、疾病、工作、寫作、《紐約客》的編輯政策、書籍、人物和蝴蝶的有趣談話。但是,吸引人的是他們的分歧,不僅因為這是zuibang的文學八卦,還因為它們給納博科夫和威爾遜的信件和災難性友誼的戲劇性增添了迷人的復雜性。——倫納德·邁克爾斯,《民族》周刊

    在線試讀
    我將在哈佛得到一份充足的薪水,除了兩門俄文課,還要上一門歐洲小說課程(從塞萬提斯到福樓拜)。不過我目前的處境卻很糟糕,盡管春季跟羅曼借了一千美金。我新近的短篇沒有一家雜志認為應當買下,或真的能理解(這也指《紐約客》)。既然我無論如何也不想落到寫作“人類利益”這類東西的地步,我就必須繼續待在傻瓜所說的“實驗性”文學領域,面對種種後果。我這裡的報酬低得可笑,近乎侮辱。我愛抱怨,所以纔跟你說這一切。
    ……
    拉夫曾說,要在《黨派評論》刊載我小《洛麗塔》的部分內容,聽了一個律師的勸告後,他改變了主意。我沮喪地想,這個純潔、嚴肅的作品會被某個輕率的批評家當作色情文學的噱頭對待。這種危險對我來說越發真實,因為我認識到,連你都既不理解也不想理解這個復雜、不尋常的作品的文本組織。
    ……
    我相信,他的鬼魂會被糟糕譯文中的愚蠢可笑的錯誤嚇著,你的前言則增色許多。你真的認為,契訶夫之為契訶夫,是因為他寫了“社會現像”,寫了“富農”、“興起的農奴”(聽上去像浪花)和“新的工業中產階級的再適應”?我認為,他寫的是溫和的李爾王在獄中提議跟他女兒討論的那些東西。我還認為,在這樣一個時代,美國讀者從中學起就被教育要在書中尋找“大意”,批評家的職責就應該是,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細節、獨特的意像,否則?你像我一樣知道得很清楚?就沒有藝術,沒有天纔,沒有契訶夫,沒有恐懼,沒有溫柔,沒有驚奇。
    我們三月六日去紐約,待兩三天。
    哈維·布賴特在他的專欄文章中嚴肅地提到,倫敦報紙出現了一小陣關於《洛麗塔》的歪風。當你果真閱讀《洛麗塔》時,請注意,它是非常道德的,不是在描寫美國的富農。在同一期的《書評》中,有一則討論性的圖書廣告,說病人“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他們的病歷”。我對我的性感少女得到這樣的命運十分惱怒,但我既一籌莫展,更不知道能指望什麼幫助或辯護,在我們的時代,十字軍運動顯然vieux jeu。我們在紐約能見到你和葉連娜嗎?
    第55封信
    於在亮燈的門廊裡采集蛾子的小藥盒掉了出來,滾到地板上。他撿了起來,說道:“可能是我的,我用它們采集蛾子。”原來是昆蟲學家,一度跟我工作過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有接觸。我不再看表了。這是我第二次被如此愚弄(次是在波士頓的地鐵,被福布斯教
    授騙)。

    我將在哈佛得到一份充足的薪水,除了兩門俄文課,還要上一門歐洲小說課程(從塞萬提斯到福樓拜)。不過我目前的處境卻很糟糕,盡管春季跟羅曼借了一千美金。我新近的短篇沒有一家雜志認為應當買下,或真的能理解(這也指《紐約客》)。既然我無論如何也不想落到寫作“人類利益”這類東西的地步,我就必須繼續待在傻瓜所說的“實驗性”文學領域,面對種種後果。我這裡的報酬低得可笑,近乎侮辱。我愛抱怨,所以纔跟你說這一切。
    ……
    拉夫曾說,要在《黨派評論》刊載我小《洛麗塔》的部分內容,聽了一個律師的勸告後,他改變了主意。我沮喪地想,這個純潔、嚴肅的作品會被某個輕率的批評家當作色情文學的噱頭對待。這種危險對我來說越發真實,因為我認識到,連你都既不理解也不想理解這個復雜、不尋常的作品的文本組織。
    ……
    我相信,他的鬼魂會被糟糕譯文中的愚蠢可笑的錯誤嚇著,你的前言則增色許多。你真的認為,契訶夫之為契訶夫,是因為他寫了“社會現像”,寫了“富農”、“興起的農奴”(聽上去像浪花)和“新的工業中產階級的再適應”?我認為,他寫的是溫和的李爾王在獄中提議跟他女兒討論的那些東西。我還認為,在這樣一個時代,美國讀者從中學起就被教育要在書中尋找“大意”,批評家的職責就應該是,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細節、獨特的意像,否則?你像我一樣知道得很清楚?就沒有藝術,沒有天纔,沒有契訶夫,沒有恐懼,沒有溫柔,沒有驚奇。
    我們三月六日去紐約,待兩三天。
    哈維·布賴特在他的專欄文章中嚴肅地提到,倫敦報紙出現了一小陣關於《洛麗塔》的歪風。當你果真閱讀《洛麗塔》時,請注意,它是非常道德的,不是在描寫美國的富農。在同一期的《書評》中,有一則討論性的圖書廣告,說病人“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他們的病歷”。我對我的性感少女得到這樣的命運十分惱怒,但我既一籌莫展,更不知道能指望什麼幫助或辯護,在我們的時代,十字軍運動顯然vieux jeu。我們在紐約能見到你和葉連娜嗎?


    ……



    第55封信


    親愛的邦尼:


    上周三我沒有去弗吉尼亞,而是遭遇重感冒襲擊,隻好臥床。德米特裡也一樣。在俄國,這種病有個綽號“ispanka”(西班牙太太)。


    以下是我旅行中收集的眾生相的一些異型:


    1. 教戲劇的婦女。嗜好:像溫莎公爵夫人。驚人地相似。當公爵夫人(據新聞照片)改變發型,她也改變(跟她的模特兒保持一致,就像據說一些擬態的蝴蝶所做的那樣)。把她遇到的人分成a. 立刻說起這種相似的人;b. 需要一些時間纔發現的人;c. 隻對第三方說起它的人;d. (好)當她的面,自動地說起沃利,無須有意表明是聯想;以及e. 那些忽略的人.或沒有看到的人。她是過去陪伴過幾個溫莎人的老姑娘,這種嗜好讓生活值得過下去。


    2. 小個子男人,長著溫和、水汪汪的眼睛;有點兒牧師般的外貌。非常安靜,沉默寡言,小小的假牙。以腹語者的口吻冒出某個平淡無奇的問題(“你在這個國家待多久了?”),又復歸沉悶。職業:一些俱樂部的秘書。性生活要麼僅限於時不時的可憐的小獨奏,要麼不存在。帶我到林肯紀念堂。突然奇跡發生:忽地停下,緊盯旗杆,眼睛放光,鼻孔翕張,激動異常。盤問一個衛士:“那是你們豎立的新旗杆嗎?”想知道(聲音顫抖)準確高度。“七十英尺,我猜。”松了一口氣。你看[,]他的熱情在旗杆,他在後院裡剛獲得的那根新旗杆是七十五英尺高(他來年要用一根一百英尺的,他說)。擁抱鍍銀的球體,仰頭看。是的,差不多七十。“可你注意到了沒有,”我說,“上面有點偏。”現在可高興了,因為它不很直,可他的立得筆直。小個子男人活潑歡快了起碼半小時。第二天,我踫巧提到波蘭(Poland)和極地(Poles)時,我注意到,他激動了一陣子。對那位維也納巫師來說是好的案例(他可能還注意到,在俄語裡,“pol”指“性”)。


    3. 出色的黑人學者和組織者。七十歲,但看上去隻有五十。黝黑的臉,灰色的山羊胡子,細密的皺紋,大耳朵——活像埃米爾·詹寧斯很契合地扮演的一個穿便服的白俄將軍。花斑的手。纔智橫溢的談話者,帶有舊世界的氣息。Trés gentilhomme. 吸特別的土耳其香煙。其他更重要的方面,迷人,傑出。告訴我,他去英國時,在海峽渡輪上被列為“陸軍上校(Colonel),因為他護照上的名字附加有“Col. ”。


    4. 我旅館裡隻穿襯衫的男人。當我晚上十點穿過過道回房間時,他伸出粉紅色的頭,提議睡前喝一杯。我不想得罪他,於是我們坐在他的床邊,喝點威士忌。他顯然厭煩得要死,想從我敷衍的陪伴中撈更多。開始跟我講,絮絮叨叨地,都是他在佛羅裡達的蔗糖生意,他來瓦爾多斯塔的理由(雇黑人勞力),還有他工廠的許多雞零狗碎。我的整個身體就像一個大大的哈欠。我不停地偷看手表,想,再給他十分鐘,我就上床睡覺。我在口袋裡摸火柴,用
    於在亮燈的門廊裡采集蛾子的小藥盒掉了出來,滾到地板上。他撿了起來,說道:“可能是我的,我用它們采集蛾子。”原來是昆蟲學家,一度跟我工作過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有接觸。我不再看表了。這是我第二次被如此愚弄(次是在波士頓的地鐵,被福布斯教
    授騙)。


    5. 大塊頭男人,學院校長。他做的件事是以精微的方式討論bolangning的《我後的公爵夫人》《鷹的羽毛》。他讓學生用教名稱呼他——他叫我麥克納博,因為他發不準我的名字。他用一輛慘不忍睹、快要散架的小汽車去給羅斯福夫人接站,這是他工作日用的,卻沒有開他那豪華的帕卡德,整個社區為之震驚。妙趣橫生地談論他的祖父,一個邦聯英雄——接著又讓我讀他就這個主題寫的東西——你知道的,家庭回憶錄——寫得很差。此外卻是一個出色的紳士,跟我一樣自我中心。


    6. 普爾曼“休息室”(其實是廁所)的老人。跟兩個很能自我克制、不苟言笑的列兵滔滔不絕。主要的用詞就是“天啦”“見鬼”和“操”,每一句收尾時都一股腦兒湧出來。可怕的眼睛,黑黢黢的指甲。不知怎的,讓我想起俄國“chernosotenetz”那種好戰派。仿佛回應我一閃而過的念頭似的,他開始對猶太人一陣猛攻。“他們和他們尿褲子的孩子。”他說,接著對著面盆就是一口痰,卻差了好幾英寸。


    我收集的還有很多,但這夠了。我喜歡在床上寫作。非常感謝你邀請我們去過感恩節,但我筋疲力盡——我的經濟也筋疲力盡。從欣賞等角度說,我的旅行(我會在十二月三日至十二日重新開始)是一次很大的成功,但經濟上卻是一次失敗,因為我的學院沒有支付旅費。


    非常想見到你。有一天我見到威克斯了[……]他會在一月號上發表我的一篇小說和一首詩歌。


    你的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