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納博科夫精選集V)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名家作品
    【市場價】
    832-1206
    【優惠價】
    520-754
    【作者】 美國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名家作品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953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2795307
    叢書名:納博科夫精選集V

    作者:[美國][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4月 


        
        
    "

    編輯推薦

    “這些短篇小說是英語文學的奇跡。”
    ★ “文字魔法師”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完整結集
    ★ 爐火純青的小說技法 幽暗跌宕的現世寓言 縈繞一生的命運主題
    ★ 他捕捉世界瞬息萬變的光影,在這個時代無人能及


    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本書為其短篇小說作品完整結集,被稱為“英語文學的奇跡”。


    68則幽暗而充滿魔力的故事中,納博科夫完美展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小說技法,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智力遊戲,以及對生命中無從躲避的曖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夜晚書桌前的男人被一位不速之客驚擾,原來是來自故鄉的木精靈;失散已久的兒子與母親重逢,卻現身在無比尷尬的時刻;名為“剃刀”的流亡理發師給曾經迫害過他的男人刮臉;新郎在蜜月結束後不得不向嶽父報告新娘的死訊;羞澀的夢想家與惡魔做了靈魂的交易……納博科夫一生中所關注的命運主題:懷舊與諷刺、時間與死亡、流亡者的日常、對故國的紀念、隱晦的童年創傷、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繫,在此一一呈現。


    被稱為“少有的用天賦寫作的作家”,納博科夫獨有的風格令人過目難忘。他保持了俄語的母語特性,又全力融合英語的活力,開闢了新的書寫路線。他以令人炫目的雙關,隱喻,戲仿,反諷……搭建文字的自由國度,以此反抗人性中愈演愈烈的平庸與殘暴。“自莎士比亞之後,沒有第二個作家對語言的澆鑄與運用能夠如此靈動、慧黠和創造力十足。”《每日郵報》如是評論。


    阨普代克盛贊:“想像的偉力再難找到如此活力充沛的代言人。”


    爐火純青的小說技法,幽暗跌宕的現世寓言,縈繞一生的記憶回響。歡迎來到納博科夫的小說世界。如果文字能喚起至純的感官享受,那麼舍此無它。

     
    內容簡介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是文學大師納博科夫短篇小說作品的完整結集。68則風格各異的短篇小說,由納博科夫之子德米特裡按照年代順序編輯而成。夜晚書桌前的男人被一位不速之客驚擾,原來是來自故鄉的木精靈;失散已久的兒子與母親重逢,卻現身在無比尷尬的時刻;名為“剃刀”的流亡理發師給曾經迫害過他的男人刮臉;新郎在蜜月結束後不得不向嶽父報告新娘的死訊;羞澀的夢想家與惡魔做了靈魂的交易……在這些幽暗而充滿魔力的故事中,納博科夫完美展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小說技法,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智力遊戲,以及對生命中無從躲避的曖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被稱為“英語文學的奇跡”。

    作者簡介

    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
    Vladimir Nabokov


    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納博科夫出生於聖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於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後,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一九四〇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韋爾斯利、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並引發爭議。
    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目錄

    前言
    納博科夫手擬篇目單
    這裡說俄語
    聲音
    振翅一擊
    眾神
    純屬偶然的事情
    海港
    報復
    仁慈
    落日詳情
    雷雨
    威尼斯女郎


    前言
    納博科夫手擬篇目單


    木精靈
    這裡說俄語
    聲音
    振翅一擊
    眾神
    純屬偶然的事情
    海港
    報復
    仁慈
    落日詳情
    雷雨
    威尼斯女郎
    巴赫曼

    聖誕節
    一封永遠沒有寄達俄國的信

    喬爾布歸來
    柏林向導
    一則童話
    恐懼
    剃刀
    旅客
    門鈴聲
    事關面子
    聖誕故事
    土豆小矮人
    昆蟲采集家
    feng·liu·cheng·xin
    倒霉的一天
    博物館之行
    忙人
    未知的領域
    重逢
    嘴對嘴
    菠菜
    音樂
    完美
    海軍部大廈塔尖
    列奧納多
    紀念希加耶夫
    循環
    俄羅斯mei·nv
    婉言相告
    滯煙
    新遇
    一段生活
    菲雅爾塔的春天
    雲•堡•湖
    被摧毀的暴君
    利克
    O小姐
    瓦西裡•希什科夫
    極北之國
    單王
    助理制片人
    “那曾是在阿勒頗……”
    被遺忘的詩人
    似水流年
    談話片段,一九四五年
    符號與像征
    初戀
    連體怪物的生活情景
    費恩姐妹
    蘭斯
    復活節之雨
    詞語
    娜塔莎


    注釋
    附錄

    前言
    前 言
    新排序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方便地了解納博科夫小說創作的發展歷程。有趣的是,其創作並非總是呈線性發展,年輕時代寫的簡單一些的故事中會突然展現出短篇小說藝術的驚人成熟。在展示創作演變過程的同時,還可讓讀者饒有興味地深入體察作家後來所使用的,尤其是在長篇小說中使用的主題與技巧—從這個意義上講,弗拉基米爾• 納博科夫的短篇小說可以歸入最能直接體現這一切的作品之列。雖說有些短篇以某種方式和長篇小說相聯繫,但它們都可以單獨成篇。它們可以從不同的層次解讀,但讀它們不需要先讀文學入門書。讀者不論是否接觸過納博科夫比較復雜的大部頭作品,也不論是否研究過納博科夫的個人歷史,隻要看了這些短篇,就會立刻心滿意足的。
    新收入的十三篇中我翻譯的部分由我個人負責。以前出版過的俄文短篇的翻譯大多是父子之間通力合作的結果,但父親是原作者,有權改變他自己的行文。有時候隻要他認為合適,譯好的行文也可以改變。由此可以想見,他那些新近翻譯過來的短篇小說也有可能在一些地方被他改動過。不用說,我作為獨立的譯者,能享有的自主權限僅僅是改正以往文本中明顯的排版錯漏和編輯失誤。其中最為嚴重的要數《助理制片人》的所有英譯本中都整整漏掉了精彩的最後一頁,好像是第一個譯本漏掉了,後面的也都跟著漏掉了。順便一提,在故事中兩次提到的那首歌裡,把新娘扔進伏爾加河的那位頓河哥薩克人是斯捷潘• 拉辛。

    前 言


    納博科夫的五十二篇短篇小說先是在報刊上發表,後來收入各種不同的選集,最終在作者生前納入四部英文定本選集中。這四部選集包括《納博科夫的“一打”》(注:原書書名為Nabokov’s Dozen,戲仿習語“a baker’s dozen”(面包師的一打),指十三,而非常規的十二。因此《納博科夫的“一打”》收入了十三篇短篇小說。)和其他三部收有十三篇短篇小說的“一打”: 《俄羅斯mei·nv及其他故事》、《被摧毀的暴君及其他故事》、《落日詳情及其他故事》。


    納博科夫很早以前就說過想出版最後一批短篇小說,但不能確定有沒有足夠的故事能符合他的標準,好編出第五部納博科夫式的—或是數字上的—“一打”。他的創作生涯太豐富,終止得也太突然,無法讓他自己編出一部最後的選集。他曾經手擬了一份他認為值得出版的短篇小說的簡明清單,把這單子標注為“木桶的底”。他對我解釋,其含義並不是說這些短篇小說的質量是墊底的,而是說根據當時能夠收集到的材料來看,這些就是值得出版的最後一批短篇小說了。盡管如此,在我們將作品全部歸檔整理並徹底檢查過後,薇拉• 納博科夫和我又興致勃勃地提出整整十三篇來。這十三篇經過我們的謹慎評估,認為納博科夫可能會考慮收入。這麼一來,納博科夫的“木桶的底”篇目單(復印件附在《前言》之後),就該視為一個收集不全的初步單子了;其中隻列了十三篇新收短篇中的八篇,還列了《魔法師》。實際上《魔法師》並沒有出現在目前這部新編全集裡,而是作為較短的長篇小說出了英文單行本(紐約普特南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紐約文塔基國際出版公司,一九九一年)。作者手擬的篇名和最終決定收入這部全集的篇名也不完全是一一對應的。


    在題為“用英語寫的故事”的手擬單子中(同樣參見《前言》後面的復印件),納博科夫略去了《初戀》(最初以“科萊特”為篇名發表在《紐約客》雜志上)。略去的原因要麼是出於疏忽,要麼是因為它變成了《說吧,記憶》(原書名《確證》)中的一章。單子左上方標有一些說明—雖然是用俄語標出的,表明這是為打字而謄寫的篇目單。兩份謄寫的清單有個別不準確之處,比如《瓦內姐妹》實際上是寫於一九五一年的。


    前述四種“定本”選集由納博科夫本人煞費苦心地進行了分類整理,用了各種評判標準—主題方面的,時代方面的,氣氛方面的,一致性方面的,多樣化方面的。恰當的做法是使四部選集的每一部在重版時都保持原有的“書”的特征。新編十三篇在法國和意大利出版的書名分別是La Venitienne和La Veneziana(《威尼斯女郎》),也許也有資格出一部英文單行本。這十三篇還在歐洲以其他語言獨立發表或是結集出版。先前的四種選集已經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了,有時候收入的篇目不太相同,如最近在以色列出版的Russkaya Dyuzhena(《俄文“一打”》)。我就不提在經濟重建後的俄羅斯出版的納博科夫短篇小說選集了,幾乎毫無例外都是上百萬冊的盜版。盡管改進的曙光已經露出地平線,但到如今從各方面講還是盜版橫行。


    當前的這部全集,在不打算遮蔽以前各種選集特點的同時,特意按照創作的時間順序做了安排,也就是說以最有可能的大致創作時間為序。出於這樣的目的,以前各種選本裡使用的篇目排序會有所變化,新收的篇目也插在合適的地方,以求與創作時間的順序相一致。按創作日期排序是基本標準,如果具體日期不詳,或不可靠,就以最初發表的日期或別處提到的日期為準。新收十三篇中有十一篇以前從來沒有翻譯成英文,有五篇從來沒有發表過,直到最近纔出現在幾種歐洲文字的新編“十三篇”中。篇目題解和其他有關的信息放在了卷末。
    新排序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方便地了解納博科夫小說創作的發展歷程。有趣的是,其創作並非總是呈線性發展,年輕時代寫的簡單一些的故事中會突然展現出短篇小說藝術的驚人成熟。在展示創作演變過程的同時,還可讓讀者饒有興味地深入體察作家後來所使用的,尤其是在長篇小說中使用的主題與技巧—從這個意義上講,弗拉基米爾• 納博科夫的短篇小說可以歸入最能直接體現這一切的作品之列。雖說有些短篇以某種方式和長篇小說相聯繫,但它們都可以單獨成篇。它們可以從不同的層次解讀,但讀它們不需要先讀文學入門書。讀者不論是否接觸過納博科夫比較復雜的大部頭作品,也不論是否研究過納博科夫的個人歷史,隻要看了這些短篇,就會立刻心滿意足的。


    新收入的十三篇中我翻譯的部分由我個人負責。以前出版過的俄文短篇的翻譯大多是父子之間通力合作的結果,但父親是原作者,有權改變他自己的行文。有時候隻要他認為合適,譯好的行文也可以改變。由此可以想見,他那些新近翻譯過來的短篇小說也有可能在一些地方被他改動過。不用說,我作為獨立的譯者,能享有的自主權限僅僅是改正以往文本中明顯的排版錯漏和編輯失誤。其中最為嚴重的要數《助理制片人》的所有英譯本中都整整漏掉了精彩的最後一頁,好像是第一個譯本漏掉了,後面的也都跟著漏掉了。順便一提,在故事中兩次提到的那首歌裡,把新娘扔進伏爾加河的那位頓河哥薩克人是斯捷潘• 拉辛。


    我承認,在這部全集長久的孕育過程中,我得益於目光銳利的譯者和編輯的質疑與評論,他們都在最近,或與我同時,把這些短篇翻譯成其他文字或是編輯這些譯文;也得益於一些出版商縝密的審稿意見,他們正在各自準備出版這些短篇中少量幾則的英文版本。校對工作不管做得多麼認真規範,總會有一條或幾條漏網之魚。不過,日後的編輯和譯者應該明白,目前這個選集,一旦出版問世,足以代表這些短篇英文版本的最精準水平,尤其是新編的十三篇,還有原文是俄語的幾篇。(這幾篇俄文原作往往很難譯解,其中的疏漏之處,有可能是作者的,也有可能是抄稿人的,甄別起來相當困難。另外,這幾篇俄文原作偶爾還有一種或多種不同的版本。)


    公平地說,我要感謝自發送上的兩則短篇的英文初譯。一篇來自查爾斯• 尼科爾,另一篇來自吉恩• 巴拉布塔洛。兩篇都得到了認可,兩人都不要報酬。不過,為求寫作風格大體一致,我基本上保持了我自己的英文行文習慣。我要感謝布萊恩• 博伊德、迪特爾• 齊默、米歇爾• 尤利亞,感謝他們做出寶貴的書目文獻研究。最為重要的是,要感謝薇拉• 納博科夫,感謝她無窮的智慧、高超的判斷力、堅韌的毅力。憑著這毅力,她在生命的最後幾天裡,靠著越來越弱的目力和虛軟的雙手,記下了好幾段《眾神》的最初譯文。


    這些短篇中交織著納博科夫小說的主題、手法、形像及其發展,也反映著納博科夫在俄國的青年時代、在英國的大學歲月、在德國和法國的流亡時期,還反映著,按他的話說,在創作了歐洲之後又開始創作的美洲。要把這一切追根溯源,遠非一個簡短前言所能做到。從十三篇新收短篇中隨便挑幾篇看,《威尼斯女郎》離奇曲折,反映著納博科夫對繪畫的喜愛(小時候曾有志於終生畫畫),並且背景與網球有關,他本人就打網球,而且人們都說他是個網球奇纔。另外十二篇也風格各異,有寓言(《龍》),有政治陰謀(《這裡說俄語》),還有富於詩意和個人風格的印像主義(《聲音》和《眾神》)。


    納博科夫在他自己作的注釋(附在書後)中就原先收編的短篇講了一些情況。情況很多,另外還可以加上一條,那就是一些怪誕的時空重疊(在《未知的領域》和《博物館之行》中)。同樣的手法還出現在《愛達或愛欲》和《微暗的火》中,《透明》和《看,那些小丑!》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納博科夫對蝴蝶的偏愛是《昆蟲采集家》的中心主題,也閃現在很多其他短篇中。不過更為奇特的是,他對音樂從來沒有特殊愛好,可音樂經常突出地表現在他的作品中(《聲音》、《巴赫曼》、《音樂》、《助理制片人》)。


    令我個人特別感動的是那種登臨極目的升華感,在《蘭斯》中有所反映(如我父親所言),當年爬山時我的父母有此體會。不過最深刻、最重要的主題,不管是顯是隱,依然是納博科夫對殘暴的藐視—人間的殘暴,命運的殘暴—這方面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了。


    德米特裡• 納博科夫


    俄國聖彼得堡,瑞士蒙特勒


    一九九五年六月

    媒體評論
    想像的偉力再難找到如此活力充沛的代言人。——約翰•阨普代克
    如果文字能喚起至純的感官愉悅,那麼舍此無它。
    ——馬丁•艾米斯
    ——《洛杉磯時報書評》
    這些短篇小說是英語文學的奇跡。——《舊金山紀事報》
    天纔之作……遣詞造句,精雕細琢,奔瀉無隘,直抵始終如一的獨造意像,於無形中將思維的邏輯演繹到了極致。——《沃斯堡星報》
    1、納博科夫大概是我所喜愛的唯一一個赤裸裸地炫技者,他告訴你就是為了形式,就是為了普希金那樣標準形式裡誕生的美的奇跡。這本書裡有些短篇真是美到死,比如海港,比如舊夢重尋,比如仁慈,比如機緣,還有一些則是怎麼都抓不住,一直覺得納博科夫吝嗇於使用最基本的小說敘事技巧,他所要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注意力。

    想像的偉力再難找到如此活力充沛的代言人。——約翰•阨普代克


    貨真價實的魔術師。——保羅•貝利


    多麼榮幸,他選擇使用我們的語言並使之煥然一新。——安東尼•伯吉斯


    納博科夫的感受力之強大、豐盈和多姿多彩,在現代小說家中無可匹敵,鶴立雞群……
    如果文字能喚起至純的感官愉悅,那麼舍此無它。
    ——馬丁•艾米斯


    他對小說創作的各色招式駕輕就熟,還發明了屬於自己的新技法。——彼得•阿克羅伊德


    自莎士比亞之後,沒有第二個作家對語言的澆鑄與運用能夠如此靈動、慧黠和創造力十足。——《每日郵報》


    這部全集把讀者們帶向他的魔法……那些知道納博科夫的長篇小說而忘了他的短篇故事的人們,如今得到了一件珍貴的禮物。
    ——《洛杉磯時報書評》


    我們時代最具原創性和創造力的作家。——《金融時報》


    納博科夫的天賦不僅在於他能將一切主題都轉化成清晰的視覺意像,還有近乎放肆的幽默感,任何悲劇在他筆下都能荒誕畢現。——《觀察者》


    鮮活的記憶縈繞其中,面對命運的惡意嘲諷,或遊戲其間,或與之抗爭……納博科夫幽暗跌宕的故事之中閃爍著救贖的微光。——《新聞日報》



    這些短篇小說是英語文學的奇跡。——《舊金山紀事報》


    他所使用的語言是一件神奇的工具,微妙至極,卻又充滿力量:我們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作者,包括喬伊斯,能像他這樣,捕捉世界瞬息萬變的光影。——《波士頓環球報》



    天纔之作……遣詞造句,精雕細琢,奔瀉無隘,直抵始終如一的獨造意像,於無形中將思維的邏輯演繹到了極致。——《沃斯堡星報》


    任何一個認為人、人的思想及缺陷極為重要的個體,自能發現其中的意趣。——《裡士滿時訊報》


    納博科夫極致豐富的描寫,令人炫目,他親切地呼喚著過去,並著力刻畫意識的奇譎之處。——《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在塑造個人經歷並賦予其意義上,心靈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納博科夫對其刻畫之生動、探索之靈活有力,無人能出其右,由此推及,對於理解和包容個人的經歷,亦無人能與他比肩。——《華盛頓時報》


     


    【讀者評論】:
    1、納博科夫大概是我所喜愛的唯一一個赤裸裸地炫技者,他告訴你就是為了形式,就是為了普希金那樣標準形式裡誕生的美的奇跡。這本書裡有些短篇真是美到死,比如海港,比如舊夢重尋,比如仁慈,比如機緣,還有一些則是怎麼都抓不住,一直覺得納博科夫吝嗇於使用最基本的小說敘事技巧,他所要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注意力。


    2、某些篇章顯示出納博科夫天纔的一面,調皮的孩子氣的譏誚,而更多的篇章,則顯示出他天纔的另一面,精致入微且極其殘忍,就像一片一片撕下蝴蝶柔弱華美的翅膀,菲雅爾塔的春天等幾篇哀傷得可以輕易讓人心碎,而連體怪物等幾篇對於流亡者生活的暗喻真是妙。


    3、一句話,確是天纔,毫無吝惜纔情之必要。一句話,我在菲雅爾塔潮濕陰郁的天空下伸出全身心的觸角擁抱幸福,而它的春天卻戛然而終。詩一般的敘述把心帶到每一根動脈的細弱搏動和靜脈的涓涓回流都被溫熱感知的境地,既然已經如此敏感,那麼冰冷的因素突然地加入想必也在意料之中,無從躲避。心急速收縮成一粒,侵入眼角的沙。 


    4、幾乎所有納氏作品都具有一個峰回路轉的“響鞭式結局”。然而與傳統此類小說不同,此結局隻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它往往引導和邀請讀者依此回到文本的開頭,重新讀起。而每一次重讀,都可能為一種可能自圓其說的解讀找到證據。這主要是因為這種“解讀的多重可能性”在作品尚在作家頭腦中時就已存在,而這種驚人的功力絕非庸常作家所能獲得。

    在線試讀

    木精靈


    墨水瓶投下一個抖動的圓形影子,我正在專心致志地描畫它的輪廓。遠處的一間屋裡時鐘在打點,我呢,又是一個精神恍惚、老像做夢一般的人,還以為是有人在敲門,先是輕輕地敲,接著敲得越來越響。來人敲了十二下,停下來等候。


    “是的,我在家,請進……”


    門把手怯生生地轉動一下,滿身流汁的蠟燭斜了一下燭光。來人往旁邊一閃,站在了長方形的陰影之外,隻見他彎腰弓背,灰衣上披著星夜的霜塵。


    我認得這張臉——認識他已經好久好久了啊!


    他的右眼仍然隱在陰影裡,左眼怯生生地偷偷瞅我,眼睛拉長了,隱隱發綠。眼珠子像一塊鐵鏽在忽閃……兩鬢灰白,如青苔叢生,銀眉很淡,不注意看幾乎看不出來,沒有胡須,嘴周圍的皺紋顯得很可笑——這一切像是和我的記憶開玩笑,讓我隱隱惱火。


    我站起來,他上前一步。


    他的破舊上衣顯得太小,好像穿得不大對——衣襟錯了位。他手裡握著一頂帽子——不能叫帽子,是一個松松垮垮的深色包袱,根本沒有帽子的樣兒……


    對,我當然認得他——也許從前還喜歡過他,隻是眼下實在想不起來是在何時何地遇上他的。我們肯定經常見面,否則我不會對他的相貌有如此深刻的印像: 那莓紅色的嘴唇,那對尖楞楞的耳朵,還有那個滑稽的喉結……


    我含糊不清地咕噥了一句歡迎的話,握了握他輕飄飄、冷冰冰的手,拍拍一隻破舊的扶手椅的椅背。他在椅子上懸懸地坐下來,像一隻烏鴉蹲在一截樹樁上,然後急匆匆地說起來。


    “街上亂得可怕,所以我就躲進來了。不請自來,來看看你。你認出我了嗎?你我二人過去常在一起玩,追逐打鬧,一玩就是好幾天。如今故地重遊。你難道要說全忘了? ”


    他的聲音實實在在地迷惑了我。我覺得頭暈目眩——依稀記起了當年的快樂,無窮的、無可替代的快樂,至今縈繞心頭……


    不,這不可能: 我是一個人來的……怕是什麼精神迷亂癥,說犯就犯了吧。然而我身旁的的確確坐著個人,瘦得不像個真實的人,穿著帶長穗的德國短靴,聲如銅鈴,閃動著金黃色和碧綠色,好熟悉——說出來的話卻又如此簡單,和真人一模一樣……


    “好啦——你記得的。對,我是從前的森林精靈,一個淘氣鬼。如今我在這裡,和大家一樣,迫不得已逃亡啊。”


    他發出一聲低沉的嘆息,我又一次產生了幻覺,好像看到如波似浪的滾滾靈氣,高大茂密的枝葉洶湧奔騰,明亮的樺樹皮一閃一閃,宛如海浪飛濺,伴著一種連綿不斷的悅耳轟鳴……他朝我俯過身來,親切地盯住我的眼睛。“還記得我們的森林嗎?冷杉黑漆漆,樺樹白茫茫?如今全被砍光了。說來痛心,令人難以忍受——我親眼看著我心愛的白樺樹噼裡啪啦地倒下,我又有什麼辦法呢?他們把我趕進沼澤地裡,我哭泣,我怒吼,像隻麻一樣狂叫著,飛快地逃走,去了鄰近的一片松樹林。


    “我在松樹林裡傷心,止不住哭泣。我從小到大都不習慣松樹林,再說,瞧瞧,這哪裡還是松樹林呀,隻是一攤藍瓦瓦的煤渣。還得再走些路。不知不覺到了一片樹林——真是一片好林子,茂密,幽深,涼爽。然而不知為何,這林子和以前的林子不完全一樣。想當年我經常從早玩到晚,猛烈地打呼哨,使勁地拍手,驚嚇路人。你還記得你自己的事吧——有一次你在我森林裡的一個昏暗地方迷了路,你穿著小小的白裙子,我不停地把林中小路弄得錯綜復雜,讓樹干亂轉,閃現在枝葉叢間。一整夜都在惡作劇。不過那時就是到處鬼混,開開玩笑,大家怎麼罵我都行。可如今我清醒了,因為我的新住處實在不好玩。白天黑夜周圍都有奇怪的噼裡啪啦響聲。起初我以為是個精靈同伴,在這一帶出沒。我呼喚著,又聽聽回音,還是噼裡啪啦聲,還有轟隆隆聲。不過不對啊,那不是我們精靈發出的聲音。有一次天快黑的時候,我悄悄溜到了一片林間空地上,你知道我看見什麼了嗎?到處躺著人,有的仰面躺著,有的臉朝下躺著。好吧,我心想,待我吵醒他們,讓他們動起來!於是我開始搖晃樹枝,用松球當炸彈轟炸他們,發出沙沙響聲,像貓頭鷹一樣尖叫……我拼命干了整整一個鐘頭,卻一點不管用。於是我走近一看,驚得目瞪口獃。這裡一個人,腦袋懸在一根深紅色的細線上;那裡一個人,肚子上一堆粗壯的蛆……我無法忍受,發出一聲尖叫,跳到空中,一溜煙逃走了……


    “我久久流浪,穿過不同的樹林,卻找不到安寧。要麼是死寂,荒涼,了無生趣,令人窒息;要麼是恐怖,令人不敢去想。最後我下定決心,變成一個鄉巴佬,背個背包出發,永遠離去。別了,俄羅斯!一個同類精靈,是個水妖,幫了我一把。可憐的家伙也在逃亡。他見什麼都覺得驚奇,嘴裡不停地說——我們過的是什麼日子啊,真正是一場災難!想當年他也有快樂的時光,常誘人落水(他是一個好客的精靈)。作為回報,他在金色的水底多麼寵溺地親撫他們,唱著多麼動聽的歌將他們迷倒!而如今,他常說,水上漂過去的隻有死人,一批一批地漂過去,多得不計其數,連河水裡冒出的濕氣也充滿血腥,像血一般稠,像血一般溫暖,像血一般黏膩,致使他沒有辦法呼吸……於是他帶著我走了。


    “他逃到遠方,在某個遙遠的海面遊蕩,在一處霧蒙蒙的海邊把我放到岸上——去吧,兄弟,自己找一片能和睦相處的綠林吧。可我什麼都沒找到,最後落腳在了這個陌生的、可怕的石頭城。於是我變成了一個人,戴著漿過的硬領,穿著短靴,完全一副人樣,甚至還學會了人的話語……”


    他陷入了沉默。眼睛像濕潤的樹葉一般閃閃發亮,胳膊交叉起來。蠟燭淹沒在燭淚中。搖曳的燭光下,他梳向左邊的幾縷灰白的頭發很奇怪地閃著微光。


    “我知道你也在苦苦尋找,”他的聲音又幽幽傳來,“不過你的尋找比起我的來,比起我狂風暴雨般的尋找來,不過是熟睡之人均勻的呼吸罷了。你不妨想想: 我們部落裡沒有一個人留在俄羅斯。有一些像絲絲煙霧一般繞著圈飄走了,另一些流落到世界各地。家鄉的河水變得憂傷,再沒有歡快的手在河面上擊濺月華。偶有沒被收割的風信子,成了孤兒,默然無語。淡藍色的古斯裡琴也不再彈響,它曾為我的對手、輕盈的田野精靈服務,為他的歌聲伴奏。那個頭發蓬亂、熱情友好的家居精靈,含著眼淚放棄了你那蒙羞受辱、又髒又亂的家,也放棄了枯萎的小樹林。想當年那些小樹林,明亮處楚楚動人,幽暗處又神秘莫測……


    “這就是當年的我們,當年的俄羅斯,曾是你的靈感,曾是你風月無邊的美麗,曾是你青春永駐的魔力!如今我們全都走了,走了,被一個發了瘋的檢查員趕出家園,亡命天涯。


    “我的朋友,我不久就要死去,對我說點什麼吧,告訴我你愛我,一個無家可歸的孤魂。過來坐近點,把手給我……”


    蠟燭撲撲閃了幾下,熄滅了。冰冷的手指摸摸我的手掌。那熟悉的憂郁笑聲如鐘震響,然後消失了。


    當我打開燈的時候,扶手椅上並沒有人……沒有人!什麼東西也沒有留下,隻有一股淡淡的香氣,樺樹的香氣,濕苔的香氣,飄蕩在屋子裡……


     


    這裡說俄語


    這裡說俄語


    馬丁•馬丁尼奇煙草店位於一座大樓的拐角上。馬丁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怪不得煙草店都愛開在樓角上。櫥窗不大,但布置得很好。小鏡子把窗子裡展示的東西照得生動起來。櫥窗底部鋪著天藍色的絨布,起起伏伏形成溝溝壑壑,裡面擺著五顏六色的香煙盒,煙牌子都用國際通用語亮閃閃地標出來。大樓是座旅館,名稱也是亮閃閃的國際通用語。櫥窗靠上面一些,擺著一排排輕便煙盒,裡面的香煙像人笑而露齒一般露出盒外。


    馬丁年輕的時候是個富有的地主。在我的兒時記憶中,他因擁有一輛氣勢不凡的拖拉機而很有名氣,當時他兒子彼佳和我同時讀梅恩•裡德的冒險小說,也同時患上了猩紅熱。到如今過去了風風雨雨的十五個春秋,我還是喜歡到那個熱鬧角落看看馬丁的煙草店。


    還有一點,就是去年以來我們之間已不僅僅是一同回首追憶往昔了。馬丁有了個秘密,我則是那個秘密的合謀之人。“這麼說,諸事如常?”我低聲問他,他則回頭一瞥,同樣輕聲回答:“是的,感謝上蒼,平平靜靜。”那個秘密可不是個尋常秘密。記得當年我去巴黎時,前一天就待在馬丁的鋪子裡,一直待到傍晚時分。人的靈魂可以比作一個百貨商店,眼睛可比作一對展示櫥窗。一看馬丁的眼睛,就知道那是一雙熱情的黃褐色眼睛。根據這樣的眼睛判斷,他靈魂深處的貨物也是優質產品。一把大胡子,閃動著俄羅斯人特有的剛勁灰色。身材高大,胸膛寬闊,風度翩翩……曾有一時,大家都說他能揮劍斷帕——那是英國古時候獅心王理查的能耐之一。如今一起的流亡人士常懷著羨慕說:“此人從不服輸!”


    他的妻子是個文靜的胖老太太,左邊鼻孔旁長著個胎記。自革命考驗之時起,她的臉就開始痙攣,看了令人同情。隻要一發病,總是快快地斜眼望天。彼佳長得和他父親一樣高大魁梧,給人印像深刻。他表情憂郁,卻為人謙和,還動不動來點幽默,這些我都很喜歡。他長著一張大臉,軟塌塌缺乏生氣,他父親老拿這張臉開玩笑,說:“好大一張臉——繞它航行一圈三天也不夠。”頭發紅棕色,永遠亂糟糟的。彼佳在城裡一個人煙稀少的地區開了一家小型電影院,收入還相當不錯。這一家人我們就算都說到了。


    那天我在鋪子裡坐了一天纔走,就坐在櫃臺旁,觀察馬丁招呼顧客。他一般是先輕輕往前靠靠,伸出兩根食指拄在櫃臺上,然後走向貨架,拿出一盒裝飾華麗的香煙,一面用拇指指甲打開煙盒,一面問道:“Einen Rauchen? ”[注:德語,來一支]。我至今記得那一天是有個特殊原因的:彼佳突然從街上回來,披頭散發,臉氣得鐵青。馬丁的姪女決定回莫斯科她母親那裡去,彼佳就到外事部門辦手續。外事部門裡的一個外交官給他交代辦事程序,另一個顯然是官方政治機構的外交官說了一句話,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附近到處都是白軍的殘渣餘孽。”


    “我恨不得把他剁成碎塊,”彼佳說,一拳砸到手心裡,“但說來不幸,我不能忘了我姑媽還在莫斯科。”


    “你出於良心已經犯事一兩次了。”馬丁好心地低聲說他。他說的犯事是指一樁極其可笑的事情。不久以前,在他的命名紀念日那天,彼佳去了一家蘇聯書店。好好一條柏林的繁華街道,有了這家書店,算是有了一塊污點。他們不光賣書,還賣各種各樣的手工制作的小古董。彼佳挑了一柄小錘,刻有罌粟花飾紋和表明此乃布爾什維克小錘的特殊銘文。店員問他還要不要別的東西,彼佳說“要”,朝一尊烏裡揚諾夫先生的石膏半身小塑像點點頭。半身像和小錘加在一起付了十五馬克,然後就在櫃臺上,他一句話也沒說,揮起剛買下的小錘砰的一聲砸了剛買下的半身像,用力之狠,致使烏裡揚諾夫先生變成了一堆碎片。


    我很喜歡這段故事,就像喜歡難忘的童年學下的一些可愛的幼稚話一樣,一想起來就暖人心扉。一聽馬丁那麼說彼佳,我不由得笑著看了看他。可是彼佳卻陰沉著臉,又是聳肩,又是皺眉。馬丁在抽屜裡翻騰,給了他店裡最高檔的煙。不過這也沒有驅散彼佳的一臉陰沉。


    半年後,我返回柏林。一個周日早晨,我覺得要去見見馬丁。如果是工作日,我可以從店鋪裡直接穿過去,因為他的寓所——三間屋子和一個廚房——就在店鋪的後面。可是周日早上商店當然是關門的,窗戶外面的防盜欄也放了下來。我透過防盜窗的間隙迅速瞥了一眼: 大紅金黃相間的煙盒,黑黝黝的雪茄,角落裡一塊中等大小的標牌,上面寫著“這裡說俄語”。我注意到,展櫃布置得比以往更好看。我繞到後面從院子裡進了馬丁家。奇怪的是,看馬丁的樣子,好像他也比以往更高興、更得意,容光煥發。彼佳則讓我徹底認不出來了: 油亮濃密的頭發整整齊齊梳向腦後,一絲略顯羞澀的微笑未曾離開張開的雙唇。他好像不說話也挺高興的,像是遇上了什麼奇特的開心事,又像是懷裡揣著一件寶物,一舉一動都要輕柔。隻有彼佳的母親和平時一樣面色蒼白,臉上也和平時一樣,一抽一抽地動,像夏天打的微弱閃電,好生可憐。我們坐在整潔的起居室中,一看就知道另外兩個房間——彼佳的臥室和他父母的臥室——也和這裡一樣干淨舒適。我發現這樣想的話,心裡也愉快。我慢慢抿著檸檬茶,聽著馬丁悅耳的話語,實在擺不脫這樣的印像:他們家裡一定出了什麼事,出了什麼快樂而又神秘的事,令人靜不下心來。比方說哪一家有人要做媽媽了,就是這麼歡天喜地的樣子。有那麼一兩次,馬丁早有準備地看兒子一眼,兒子一見便立即站起身來,走出房間,回來時小心地衝父親點了點頭,好像說一切都進展得極好似的。


    老人的談話中還有別的新奇事兒,我覺得不好理解。我們說到巴黎和法國人,他忽然問我:“我的朋友,告訴我,巴黎最大的監獄是哪一所?”我說不知道,然後就跟他講起了一出寫獄中女性的法國諷刺劇。


    “那有什麼了不起的,”馬丁插嘴道,“舉個例子,人們都說監獄裡的女人把牆上的石膏刮下來,當做粉底抹在臉上、脖子上等地方。”為了證實他的說法,他跑進臥室,拿來一本大部頭的書,是一位德國犯罪學家寫的。他翻到其中一章,專寫監獄裡的日常生活。我試圖轉換話題,但無論我選什麼話題,馬丁都能巧妙地把它轉回來,於是我們不知不覺地討論開了終身監禁是否和立即處決一樣人道,罪犯們為越獄逃往自由世界都能想出哪些妙法。
    我越看越糊塗了。彼佳是個愛撥弄機械東西的人,這會兒正用小折刀撥弄他的手表發條,邊撥邊暗自發笑。他母親在做針線活,時不時用胳膊肘把面包和果醬推到我面前。馬丁五指緊攥著腮下凌亂的胡須,黃褐色的眼睛朝我側目一閃,突然間藏在心裡的話湧了出來。他朝桌上猛擊一掌,轉眼對著兒子:“我再也忍不住了,彼佳,我要在崩潰之前全都告訴他。”彼佳默默地點點頭。馬丁的妻子站起來,準備去廚房。“瞧你那張碎嘴。”她說,一個勁地直搖頭。馬丁一隻手按住我的肩膀,使勁搖了我一下。假如我是園中的一棵蘋果樹,他這麼一搖,蘋果也就悉數從我身上掉下來了。他盯著我的臉,說:“我有言在先。我馬上要給你說一樁秘密,一樁天大的秘密……我不知該如何開口。記住了——聽了一定守口如瓶!明白嗎?”


    他欠身靠向我,把我浸在煙草味和他身上特有的老年人氣味之中。不過他講的故事的確不同尋常。


    “事情就發生在那天你離開後不久,”馬丁開始說起來,“一位顧客走了進來。他顯然沒有注意到窗子裡面的告示牌,因為他用德語跟我打招呼。我要強調一下: 他要是看見了告示牌的話,就不會踏進一個流亡人士開的小店了。我一聽他的發音,馬上認出他是個俄國人。那張臉也是俄國人的臉。我當然說起了俄語,問他要什麼價位、什麼種類的煙。他瞅我一眼,好像覺得又意外,又不高興。‘您憑什麼認為我是俄國人?’我記得我給了他一個十分友好的回答,然後開始給他數煙卷。正在這時候,彼佳走了進來。他看見我的這位顧客後,十分平靜地說了句:‘可真是相見恨晚啊!’話音未落,我的彼佳邁步走近那人,砰地一拳砸在那人臉上。那人僵住了。彼佳之後跟我解釋,說剛纔發生的一幕並不是一拳將人擊倒在地,那是一種特殊的攻擊:後來證明彼佳這一擊的威力稍後纔顯露出來。那人爬起來,走了出去,看上去就像站著睡著了一般。接著他開始像座斜塔似的緩緩向後傾倒。彼佳繞到他後面,從腋下托住了他。這實在是太過意外的事情。彼佳說:‘爸,來幫我一把。’我問他這是要干什麼,彼佳隻又說道:‘幫我一把。’我深知我的彼佳——傻笑什麼,彼佳——深知他有他的道理,做任何事都經過深思熟慮,不會無緣無故將人打昏。我們把那個不省人事的家伙從店裡拖進走廊,再拖到彼佳的房間裡。就在這時候,我聽見一聲鈴響——有人進了鋪子。當然,所幸早些時候還沒人進來。我返回店裡,做完買賣。這時好巧,我妻子也上街采購回來,我立即把她推到櫃臺上守候,自己則沒說一句話,迅速返回彼佳的房間。那人躺在地上,兩眼緊閉,彼佳坐在桌旁,沉思著翻檢一些東西: 一個很大的皮革香煙盒,五六張色情明信片,一個錢包,一本護照,一把老式的但分明很好使的手槍。他立即解釋道: 我知道你肯定胡思亂想了,這些東西都是從此人衣袋裡拿出來的。他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外交官——你記得彼佳的故事——就是他說過白軍的殘渣餘孽之類的怪話,對,對,正是同一個人!再說,從某些文件看,他還是一個格伯烏,這種人我以前見過的。‘說得好,’我對彼佳說,‘就憑這你就打人專打臉。他該不該受你這一拳暫且不論,可請給我解釋,眼下你打算怎麼辦?顯然你忘了你姑媽還在莫斯科。’‘是呀,這我倒是忘了,’彼佳說,‘我們必須想點辦法。’


    “我們想了辦法。首先,我們找來一根粗繩,然後在他嘴裡塞了一塊毛巾。我們正在捆他時,他蘇醒過來,睜開了一隻眼。我挨近瞅瞅,讓我告訴你,那張臉看上去不但難看,也很蠢笨——前額上,小胡子一帶,還有蒜頭鼻子上,長滿了癩疥瘡。彼佳和我讓他躺在地板上,我舒舒服服地坐在旁邊,開始了一場司法訊問。怎麼問我們討論了好一陣。我們關心的倒不是他那句侮辱言詞——那當然是小事一樁——我們想更多地了解他的整個職業,也就是說,要了解他在俄國做過的事情。被告準予得知我們的最後決定。我們除去他嘴裡的毛巾,他呻吟一聲,噎了一口氣,什麼也沒講,隻口口聲聲說:‘你等著,你等著……’毛巾又塞進他嘴裡了,司法程序又開始了。最初我們的意見有分歧。彼佳要判他死刑。我則認為他是該死,但建議判為終身監禁。彼佳想了想,同意了。我又補充說,雖然他肯定做了壞事,但我們無法給他定罪。他從事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種犯罪,那麼我們的任務隻限於讓他不能再害人,也就到此為止。後來如何,且聽我馬上道來。


    “我家門廊盡頭有一間浴室,很黑很黑的一個小房間,裡面有一個塗了彩釉的鐵浴缸。水經常罷工。偶爾也有蟑螂。房間之所以很黑,是因為窗戶極其窄小,又正好開在天花板下方。除此之外,窗戶正對面,三英尺開外,就是一堵堅固的磚牆。我們決定就把囚犯關在這個隱蔽之處。這是彼佳的主意——對,對,是彼佳,我實事求是。要關人,這囚室自然得收拾一番。我們開始把那人拖進走廊,這樣我們工作的時候,他就在我們眼皮底下。我的妻子也來了。快到晚上了,她剛剛鎖好了鋪子,往廚房走時路過這裡,看見了我們。她非常驚訝,甚至來了氣,但聽了我們的解釋,也就理解了。真是個乖女孩。彼佳開始把我們放在廚房的一張結實的桌子拆開——卸下了桌腳,剩下桌面一塊平板,用錘子打進浴室的窗戶堵上。然後他旋下水龍頭,移走了圓柱形熱水器,在浴室地板上放了一個床墊。當然第二天我們又做了多種改進: 換了把鎖,裝了一個固定插銷,還把堵窗戶的板用釘子釘牢——做所有這些事,當然不能弄出太大動靜。你知道的,我們沒有左鄰右舍,但還是應該小心謹慎。結果就做成了一間真正的囚室,把這個格伯烏家伙帶了進去。我們解開繩子,松開毛巾,警告他要是喊叫,就再次捆起來,捆上好久。看他也明白浴缸裡放的床墊是為誰準備的,我們也就放心了,便鎖好門,然後一整夜輪流值班看守。


    “此時此刻標志著我們開始了新的生活。我不再單單是馬丁•馬丁尼奇,也是看守長馬丁•馬丁尼奇。起初關在裡面的人對所發生的事摸不著頭腦,所以沒有過激的反應。然而,沒過多久,他恢復到了正常狀態,當我們給他送來晚飯時,他狂風暴雨般地破口大罵起來。他罵的那些髒話我不能重復,我隻能說他大罵我親愛的已故母親,給她扣上種種奇怪的罪名。我們決定讓他徹底明白他現在處在什麼樣的法定地位上。我解釋說,他將會被一直這麼關下去,一直關到死。我要是死在他前頭,就把他當作一筆遺贈交給彼佳,我的兒子又會相繼把他傳給我未來的孫子,一直這樣傳下去,把他變成一個家族傳統,一個傳家寶。我順便提到,萬一我們不得不搬家,搬到另一所柏林的公寓房裡,那也會把他五花大綁,裝進一個特殊的大箱子裡,輕輕松松地和我們一起搬走。我繼續給他解釋,他隻會在一種情況下得到大赦,那就是,布爾什維克像泡泡一樣破滅之日,也就是他獲釋之時。最後我承諾給他好喫好喝——比我被契卡關起來的時候好得多。還有,給他一點特權,有書可讀。事實上,直到今天為止,我認為他對飯菜不曾抱怨過一次。不錯,最初彼佳曾建議給他喫干魚就行了,可是他找來找去,柏林就是找不到蘇維埃的魚。我們不得不給他喫資產階級的飯。每天早晨準八點,我和彼佳就進來,在他的浴缸旁邊放一碗熱肉湯,一長條全麥面包。與此同時,我們訂購了一把夜壺,是一件專門為他所用的靈巧設備。下午三點鐘,送給他一杯茶,七點鐘將會再送些湯。這套食譜是按照當時歐洲最好的監獄裡使用的一套食譜制定的。


    “書就多了點問題。我們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討論讓他從哪些書開始讀,最後定出三本書:《謝列勃良內公爵》《克雷洛夫寓言集》《環遊地球八十天》。他聲明他不會讀這些‘白軍小冊子’,但我們還是把書留給了他,而且我們很有理由相信他會高高興興地讀這幾本書的。
    “他情緒不穩定,後來慢慢安靜下來了,顯然在謀算什麼。也許他希望警察開始尋找他。我們查看報紙,但沒有一個字提到這個失蹤了的契卡特務。極有可能其他官員已經確定此人叛逃了,由此傾向於將此事深埋地下。這段若有所思的時間就是他企圖逃跑之時,或者說他至少想給外界送個消息出去。他在囚室裡拖著腳走來走去,興許還夠著了窗戶,也可能想把木板撬松,還‘通通通’地猛撞。我們給了他點威脅,他也就不再撞了。有一回,彼佳一個人進去,那人突然朝他猛撲過來。彼佳給他來了個熊抱,卡住他,讓他坐回浴缸裡。經過這次事件後,他又變成另一副模樣,脾氣變得非常好,還經常開玩笑,最後竟然想收買我們。他提出給我們一大筆錢,說找某某人拿錢就行。看這一招也不管用,他就開始抽抽搭搭地哭,退回到破口大罵的境地,罵得比先前更兇。目前,他到了逆來順受的階段,正處於一個完全順從的階段,這恐怕不是個好兆頭。


    “我們每天帶他到走廊裡散步,一周打開窗戶兩次,讓他呼吸新鮮空氣。為了防止他喊叫,我們自然采取了各種防範措施。每個星期六讓他洗一次澡。我們自己就隻好到廚房裡洗澡。每個星期天我給他做些簡短演講,讓他抽三支香煙——當然,我在場看著他抽。我那些演講都講什麼呢?各種各樣的事情都講。比如講普希金,或者古希臘。隻有一個話題避而不談,那就是政治。他被完全剝奪了談政治的權利,就好像政治這東西在地球表面壓根不存在似的。你可明白?自從我關了一個蘇聯特務,我就是為祖國效力了,我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我得意,我快樂。生意也在轉好,養著他也沒什麼大問題。他一個月花我二十馬克左右,包括電費: 那裡頭黑咕隆咚的,所以從早八點到晚八點,一個昏暗的電燈泡總是亮著的。


    “你問他是個什麼背景?這個嘛,我怎麼說呢……他今年二十四歲,是個鄉下人,不大可能念完鄉村小學。他就是大家說的那種‘老老實實的共產黨員’,隻在政治上掃個盲。這樣的教育,按我們書上所講,也就是把笨蛋教成傻瓜——我知道就是這麼個結果。噢,你想看看的話,我就帶你去看看。隻要記著,不要說話! ”


    馬丁走進了走廊,我和彼佳跟在後面。老人穿著舒適的居家外衣,看上去倒真像個監獄長。他邊走邊掏出鑰匙,往鎖孔裡插鑰匙的動作頗為專業。那鎖嘎吱嘎吱響了兩聲,馬丁推開了門。裡頭遠不是一個燈光昏黃的暗洞,而是明亮寬敞的浴室,這樣的浴室在舒適的德國人家裡隨處可見。電燈明亮,但不刺眼,遮在一個華麗的燈罩後面。靠左手的牆上閃著一面鏡子,浴缸旁的小桌上放著幾本書,一隻光面的瓷盤裡放著一個剝了皮的橙子,還有一瓶沒有打開的啤酒。白色的浴缸裡,床墊上鋪著干淨的被單,上面躺著一個喫飽喝足、雙目明亮的人。他身穿浴袍(是主人的半新浴袍),腳蹬輕柔暖和的拖鞋,腦後墊著一個大枕頭,頷下一把長髯。


    “喂,你有什麼話說? ”馬丁問我。


    我覺得眼前的場景很滑稽,不知道如何回答他。“那裡就是原來開窗子的地方。”馬丁用指頭指指說。果然,窗戶被木板蓋了個嚴嚴實實。
    那囚犯打了個哈欠,朝牆轉過臉去。我們走了出來。馬丁笑著摸摸門閂。“他要逃跑那是沒門的事,”他說,接著又若有所思地補了一句,“不過自關了他以來,我就一直很想知道,他將在那裡邊度過多少年呢……”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