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我們都是被偷換的孩子(莫言作品全編)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名家作品
    【市場價】
    227-329
    【優惠價】
    142-206
    【作者】 莫言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名家作品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396004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3960049
    作者:莫言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演講全編(共三冊);全新編校、修訂、整理和編選;完整呈現莫言自創作之初至今的公開演講;是經過莫言認可的“定稿版”,也是莫言演講作品首次大規模全面的整理編選,是對莫言的創作歷程及面對文化及社會問題的思考的全景式呈現。

    本書為莫言演講集之二,收錄莫言自1996年至2014年的文學演講36篇。其中,有在世界文學大家——如斯特林堡、阿摩司·奧茲、大江健三郎等——作品研討會上的發言,有在中外文學和文化交流論壇上的演講,也有在一些重要文學獎頒獎儀式上的致辭,還有一些則是在中外大學講堂、圖書館或書展上的演講。

    這些演講集中展示了莫言的閱讀歷程,外國文學對他的文學創作的影響,以及他的多數重要作品的創作緣起和所要表達的思想等;

    通過這些演講,不僅可以更好地了解莫言是如何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他創作一些作品的初衷和背景,以及想通過作品傳達的思想,還有莫言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對人類命運和文明的深邃思考。

    全新裝幀設計,紙張及工藝全面升級,封面燙金,以區別於過往版本,呈現莫言作品典雅、大氣、經典的氣質。
    他講述的中國故事,洋溢著渾厚、悲憫的人類情懷。他的作品不僅深受國內廣大讀者的喜愛,而且就我所知,莫言的作品在國外也深受一大批普通讀者的喜愛。
    ——中國作協主席 鐵凝

    我認為真正的文化的東西確實需要一種民族的根,如果沒有民族的根的話,這種文化就會失去意義。所以我一再讀你的作品,就是喜歡高密。我很可惜自己沒有像高密這樣一個故鄉,但是讀你的作品呢,高密也成了組成我故鄉的一部分。而且我希望大家都記住,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農民的後代。
    ——法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勒克萊齊奧

    •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演講全編(共三冊);全新編校、修訂、整理和編選;完整呈現莫言自創作之初至今的公開演講;是經過莫言認可的“定稿版”,也是莫言演講作品首次大規模全面的整理編選,是對莫言的創作歷程及面對文化及社會問題的思考的全景式呈現。


     



    • 本書為莫言演講集之二,收錄莫言自1996年至2014年的文學演講36篇。其中,有在世界文學大家——如斯特林堡、阿摩司·奧茲、大江健三郎等——作品研討會上的發言,有在中外文學和文化交流論壇上的演講,也有在一些重要文學獎頒獎儀式上的致辭,還有一些則是在中外大學講堂、圖書館或書展上的演講。


     



    • 這些演講集中展示了莫言的閱讀歷程,外國文學對他的文學創作的影響,以及他的多數重要作品的創作緣起和所要表達的思想等;


     



    • 通過這些演講,不僅可以更好地了解莫言是如何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他創作一些作品的初衷和背景,以及想通過作品傳達的思想,還有莫言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對人類命運和文明的深邃思考。


     



    • 全新裝幀設計,紙張及工藝全面升級,封面燙金,以區別於過往版本,呈現莫言作品典雅、大氣、經典的氣質。


    • 他講述的中國故事,洋溢著渾厚、悲憫的人類情懷。他的作品不僅深受國內廣大讀者的喜愛,而且就我所知,莫言的作品在國外也深受一大批普通讀者的喜愛。


      ——中國作協主席 鐵凝


       


      我認為真正的文化的東西確實需要一種民族的根,如果沒有民族的根的話,這種文化就會失去意義。所以我一再讀你的作品,就是喜歡高密。我很可惜自己沒有像高密這樣一個故鄉,但是讀你的作品呢,高密也成了組成我故鄉的一部分。而且我希望大家都記住,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農民的後代。


      ——法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勒克萊齊奧


       


      他(莫言)通透的感覺、奇異的想像力、旺盛的創造精神以及他對敘事藝術的持久熱情,使他的小說成了當代文學變革旅途中的醒目的界碑。他從故鄉的原始經驗出發,抵達的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隱秘腹地。


      ——2004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授獎辭


       


      莫言的想像力豐富,又扎根於中國傳統的說書藝術,這是他超越馬爾克斯和福克納的地方。


      ——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 謝爾·埃斯普馬克


       


      在我做文學院院士的十六年裡,沒有誰的作品能像莫言的那樣打動我。在目前仍然在世的作家中,莫言不僅是中國*秀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秀的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 佩爾·韋斯特伯格


       


      我讀了莫言的作品以後,受到了很大的感染,他的文學表現手法、對生命的描述,使我獲得了很多新鮮的東西。


      ——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大江健三郎


       


      一個對鄉土和傳統的悲壯命運有著血肉體認的中國作家。一個有著直覺的、身體的旺盛力量的作家。 一個狼吞虎咽、暴飲暴食的作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這是脆弱,也是堅忍。是天地無情,也是天長地久。中國作家中,懂得這句話的惟莫言而已。


      ——中國作協副主席 李敬澤


       


      任何人要是想談論中國,都應該先去讀莫言的書,我認為他可以和福克納平起平坐。


      ——德國作家 馬丁·瓦爾澤


       


      我很喜歡莫言的風格,因為他的文字很鋒利,能看到鄉村的炊煙,聞到鄉村的味道。


      ——以色列著名作家 奧茲



     
    內容簡介

    本書為莫言演講集之二,收錄莫言自1996年至2014年的文學演講36篇。其中,有在世界文學大家——如斯特林堡、阿摩司·奧茲、大江健三郎等——作品研討會上的發言;有在中外文學和文化交流論壇上的演講,也有在一些重要文學獎頒獎儀式上的致辭,還有一些則是在中外大學講堂、圖書館或書展上的演講。


    這些演講生動幽默、充滿智慧,集中展示了莫言的閱讀經驗和文學創作歷程,莫言對文學翻譯的思考與認識,他的作品被譯介和在世界範圍內獲獎的經歷,以及全球化時代下莫言對於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傳播的認識等。


     


     “生活留給我*初的記憶是母親坐在一棵白花盛開的梨樹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紅色的棒槌,在一塊白色的石頭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綠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濺到母親的胸前,空氣中彌漫著野菜汁液苦澀的氣味。那棒槌敲打野菜發出的聲音,沉悶而潮濕,讓我的心感到一陣陣地緊縮。——這是一個有聲音、有顏色、有氣味的畫面,是我人生記憶的起點,也是我文學道路的起點。” ——莫言

    作者簡介
    莫言
    1955年出生於山東高密,1976年參軍離開故鄉,1980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曾先後供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政治部、檢察日報影視部、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單位,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2012年10月,因為“將迷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以及當代社會現實相融合”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榮獲這項大獎的中國作家。
    莫言迄今為止的主要作品有《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等長篇小說十一部,《透明的紅蘿卜》《拇指銬》《歡樂》《爆炸》等中短篇小說一百餘部,《霸王別姬》《我們的荊軻》等話劇、戲曲、影視劇劇作多部;另有散文集、演講集、對話集等多部。作品被譯為英、法、德、意、日、西、俄、韓、荷蘭、瑞典、挪威、波蘭、匈牙利、阿拉伯等五十餘種語言。

    莫言


    1955年出生於山東高密,1976年參軍離開故鄉,1980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曾先後供職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政治部、檢察日報影視部、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單位,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2012年10月,因為“將迷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以及當代社會現實相融合”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榮獲這項大獎的中國作家。


    莫言迄今為止的主要作品有《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等長篇小說十一部,《透明的紅蘿卜》《拇指銬》《歡樂》《爆炸》等中短篇小說一百餘部,《霸王別姬》《我們的荊軻》等話劇、戲曲、影視劇劇作多部;另有散文集、演講集、對話集等多部。作品被譯為英、法、德、意、日、西、俄、韓、荷蘭、瑞典、挪威、波蘭、匈牙利、阿拉伯等五十餘種語言。


    莫言及其作品曾獲得馮牧文學獎、聯合文學獎、大家•紅河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茅盾文學獎、全國戲劇文化獎金獅編劇獎、中華藝文獎、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等國內重要大獎,以及法國Laure Bataillon外國文學獎、法蘭西文化與藝術騎士勛章、意大利Nonino國際文學獎、日本福岡亞洲文化大獎、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韓國萬海文學獎、阿爾及利亞“國家傑出獎”等國際重要獎項。


    此外,莫言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臺灣佛光大學和保加利亞索菲亞大學、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秘魯天主教大學、智利迭戈波塔萊斯大學等中外十餘所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並擁有北京師範大學首位“京師傑出教授”、德國巴伐利亞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英國牛津大學攝政公園學院榮譽院士等稱號。

    目錄

    3漫談斯特林堡
    ——在北京大學斯特林堡研討會上的發言
    8一個人的“聖經”
    ——在阿摩司·奧茲作品討論會上的發言
    13大江健三郎先生給我們的啟示
    ——在大江文學研討會上的發言
    23我是一個報信人
    ——在大江健三郎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26保存和發展獨特多樣的亞洲文化
    ——第十七屆福岡亞洲文化獎得獎感言
    28兩個與食物有關的童話
    ——在福岡市飯倉小學的演講
    33我的文學歷程


    3漫談斯特林堡


    ——在北京大學斯特林堡研討會上的發言


    8一個人的“聖經”


    ——在阿摩司·奧茲作品討論會上的發言


    13大江健三郎先生給我們的啟示


    ——在大江文學研討會上的發言


    23我是一個報信人


    ——在大江健三郎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26保存和發展獨特多樣的亞洲文化


    ——第十七屆福岡亞洲文化獎得獎感言


    28兩個與食物有關的童話


    ——在福岡市飯倉小學的演講


    33我的文學歷程


    ——在第十七屆亞洲文化大獎福岡市民論壇的演講


    41土行孫和安泰給我的啟示


    ——在韓中文學論壇上的演講


    46離散與文學


    ——在韓國全州亞非文學慶典上的演講


    51讓我受益匪淺的韓國小說


    ——在首屆“韓日中東亞文學論壇”上的演講


    60讀書就是讀自己


    ——在“21世紀年度外國小說·微山湖獎”


    頒獎典禮上的演講


    64影響的焦慮


    ——在中美文學論壇的演講


     


    第二輯


    73寫出觸摸人類靈魂的作品


    ——在首屆“大家·紅河文學獎”授獎儀式上的感言


    76高貴而孤獨的靈魂


    ——在第二屆馮牧文學獎頒獎大會上的演講


    78我與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


    ——在臺北圖書館的演講


    85用耳朵閱讀


    ——在悉尼大學的演講


    91小說的氣味


    ——在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演講


    97作為老百姓的寫作


    ——在蘇州大學“小說家講壇”的演講


    107作家與他的創造


    ——在山東大學文學院的演講


    116個性化的寫作和作品的個性化


    ——在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頒獎儀式上的發言


    119中國小說傳統: 從我的三部長篇小說談起


    ——在魯迅博物館的演講


    129關於小說的寫作


    ——在上海大學的演講


    151檢察題材電視劇創作刍議


    ——在檢察題材電視劇討論會上的發言


    158試論當代文學創作中的九大關繫


    ——在第七屆深圳讀書論壇上的演講


     


    第三輯


    199華文出版人的新角色與挑戰


    ——在臺北出版節上的發言


    204城鄉經驗和寫作者的位置


    ——在臺北出版節“作家之夜”的發言


    209書香人更香


    ——在香港書展的發言


    211幸虧名落孫山外


    ——蒲松齡短篇小說獎獲獎感言


    213我的文學經驗


    ——在山東理工大學的演講


    244翻譯家功德無量


    ——在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成立大會上的發言


    250文學與世界


    ——在“中國文學海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演講


    256文學與我們的時代


    ——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演講


    272寫作時應該忘記翻譯家


    ——在第二次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閉幕式上的


    致辭


    275在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成立儀式上的發言


    278翻譯家要做“信徒”


    ——在第三次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


    282喧囂與真實


    ——在第三屆南方國際文學周上的演講

    在線試讀
    一個人的“聖經”
    ——在阿摩司·奧茲作品討論會上的發言
    時間: 2007年9月
    地點: 北京
    阿摩司·奧茲先生在《愛與黑暗的故事》中文版前言裡說:“假如你一定要我用一個詞來形容我書中所有的故事,我會說: 家庭。要是你允許我用兩個詞來形容,我會說: 不幸的家庭。”十年前,奧茲先生的五本著作的中文版同時推出時,他也曾經說過:“我的小說主要探討神秘莫測的家庭生活。”是的,奧茲先生在他浩瀚的著作中,的確始終保持著對家庭生活的探索熱情,的確以他深刻而敏銳的洞察力於人們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家庭生活中觸目驚心或者激動人心的奧秘。讀完奧茲先生的作品,尤其是讀完這部《愛與黑暗的故事》後,我感到奧茲先生太謙虛了。在這部長達五百多頁的巨著中,奧茲先生不僅寫了他的富有傳奇色彩的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百年歷史,而且始終把這個家庭——猶太民族社會的細胞——置於猶太民族和以色列國家的歷史與現實之中,產生了“窺一斑而知全豹”的驚人效果。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顯示了奧茲先生作為小說家的卓越纔華,也為世界文學的同行們提供了可資借鋻的光輝樣本。奧茲先生不僅僅是個傑出的作家,也是一個優秀的社會問題專家;盡管他並沒有刻意地表現自己小說之外的纔華,但這部書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他在民族問題上、語言科學上、國際政治方面的學養和眼光。
    《愛與黑暗的故事》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但我在閱讀時,還是把它當作一部純粹的小說。巴勒斯坦問題大概是世界上復雜的問題,以色列與阿拉伯諸國的關繫大概是世界上復雜的關繫,猶太民族與歐洲各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也大概是世界上棘手的矛盾;要用文學的方式來展示、描繪這些問題、關繫和矛盾,的確是個巨大的難題。這裡的確是人類靈魂的演示場,這裡也的確是人的光榮和人的恥辱表現得充分的地方,這裡毫無疑問是文學的富礦,這裡應該產生偉大的文學,但寫作的難度之大也是罕見的。阿摩司·奧茲先生擔當了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文學代言人,用他一繫列作品,尤其是這部《愛與黑暗的故事》,完成了歷史賦予文學的使命。正如他在這本書中勇敢地表白的那樣:“你身在哪裡,哪裡就是世界的中心。”當然,這個世界中心是文學意義上的。全世界的文學目光,都追隨著奧茲先生的筆,聚焦在小說所描寫的這個猶太家庭上。周圍一團漆黑,奧茲先生的筆寫到哪裡,哪裡就閃閃發光。

    一個人的“聖經”


    ——在阿摩司·奧茲作品討論會上的發言


    時間: 2007年9月


    地點: 北京


    阿摩司·奧茲先生在《愛與黑暗的故事》中文版前言裡說:“假如你一定要我用一個詞來形容我書中所有的故事,我會說: 家庭。要是你允許我用兩個詞來形容,我會說: 不幸的家庭。”十年前,奧茲先生的五本著作的中文版同時推出時,他也曾經說過:“我的小說主要探討神秘莫測的家庭生活。”是的,奧茲先生在他浩瀚的著作中,的確始終保持著對家庭生活的探索熱情,的確以他深刻而敏銳的洞察力於人們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家庭生活中觸目驚心或者激動人心的奧秘。讀完奧茲先生的作品,尤其是讀完這部《愛與黑暗的故事》後,我感到奧茲先生太謙虛了。在這部長達五百多頁的巨著中,奧茲先生不僅寫了他的富有傳奇色彩的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百年歷史,而且始終把這個家庭——猶太民族社會的細胞——置於猶太民族和以色列國家的歷史與現實之中,產生了“窺一斑而知全豹”的驚人效果。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顯示了奧茲先生作為小說家的卓越纔華,也為世界文學的同行們提供了可資借鋻的光輝樣本。奧茲先生不僅僅是個傑出的作家,也是一個優秀的社會問題專家;盡管他並沒有刻意地表現自己小說之外的纔華,但這部書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他在民族問題上、語言科學上、國際政治方面的學養和眼光。


    《愛與黑暗的故事》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但我在閱讀時,還是把它當作一部純粹的小說。巴勒斯坦問題大概是世界上復雜的問題,以色列與阿拉伯諸國的關繫大概是世界上復雜的關繫,猶太民族與歐洲各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也大概是世界上棘手的矛盾;要用文學的方式來展示、描繪這些問題、關繫和矛盾,的確是個巨大的難題。這裡的確是人類靈魂的演示場,這裡也的確是人的光榮和人的恥辱表現得充分的地方,這裡毫無疑問是文學的富礦,這裡應該產生偉大的文學,但寫作的難度之大也是罕見的。阿摩司·奧茲先生擔當了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文學代言人,用他一繫列作品,尤其是這部《愛與黑暗的故事》,完成了歷史賦予文學的使命。正如他在這本書中勇敢地表白的那樣:“你身在哪裡,哪裡就是世界的中心。”當然,這個世界中心是文學意義上的。全世界的文學目光,都追隨著奧茲先生的筆,聚焦在小說所描寫的這個猶太家庭上。周圍一團漆黑,奧茲先生的筆寫到哪裡,哪裡就閃閃發光。


    作為一個身為小說作者的讀者,我習慣於首先從技術層面上來解讀這部作品。奧茲先生是塑造人物的高手,他娓娓道來,不動聲色,用他細膩、準確的語言和無數生動的細節,將一個個性格鮮明、栩栩如生、聞其聲如見其人的人物,引領到我們面前。幽默、活潑、對女人充滿真正愛心的爺爺,每日進行衛生大掃除、開朗、熱情的奶奶,慷慨大度的外祖父,絮絮叨叨的外祖母,學富五車的伯祖父,善良溫存的伯祖母,聰明、軟弱、懷纔不遇的父親,美麗冷傲、多愁善感、心如大海一樣神秘莫測的母親,像鋼鐵一樣堅硬、武斷專橫的本·古裡安將軍……奧茲先生在這部書裡寫了數十個有名有姓的人物,有的人物僅僅出場一次,但奧茲先生也能以畫龍點睛般的描寫,賦予他生命,讓他散發出生命的氣息。


    奧茲先生善於營造場面,他的人物總是處在運動中。他把人物的行動、人物的語言、人物的豐富感受、許多極富像征意義的細節,與一個又一個獨特的場面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連綿不絕的生活和歷史畫卷。我們跟隨著他的筆,跟隨著他小說中的人物,穿越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進入約瑟夫·克勞斯納的書房;我們跟隨著面孔通紅的格裡塔阿姨進入迷宮般的服裝店,進入黑暗的儲藏室;我們嗅到了樟腦球的氣味,看到了那個脖子上掛著裁縫皮尺,和善的眼睛下有兩個大眼袋的阿拉伯父親。我們跟隨著他們進入阿拉伯的富人區,見到了濃密的眉毛連成一線的阿拉伯少女阿愛莎和她的弟弟;我們跟隨著主人公爬上樹梢,體驗著他的被友愛和虛榮充溢著的少年心境,以及誤傷小男孩之後那種悔恨交加的心情。我們跟隨著他們進入那個驚心動魄的聯合國表決之夜,眾多的猶太人仿佛變成了石頭,黑暗的街道,燦爛的星空,顫抖的空氣,危機四伏而又充滿希望,然後是災難性的喊叫。我們仿佛看到了主人公的父親,這個能講多種語言、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男人站在那裡吼叫,沒有詞語的吼叫,“好像那時還沒有發明文字”。我們看到了主人公的母親,這個冷漠矜持的婦女,次與她的形同路人的丈夫相擁相抱,民族、國家的命運和個人家庭的命運如此動人地交融在一起;而在猶太人居住區外,無數的阿拉伯人,正在沉默中,準備迎接被驅逐出家園的悲慘命運,並準備著流血、戰鬥、犧牲。——這個場面,是阿摩司·奧茲為世界文學做出的貢獻,它必將成為經典,它已經成為經典。——我們跟隨著主人公進入被驕陽曝曬著的基布茲,進入基布茲的雞場與會所,嗅到集體食堂的飯菜香氣,看到拖拉機顛簸奔跑時激起的煙塵,看到那位父親面對著皮膚黑紅、故作粗野狀的兒子的尷尬神情。我們跟隨主人公,戰戰兢兢地進入本·古裡安將軍簡陋的辦公室,感受到了這位鐵腕人物既令人恐懼又令人親近的獨特魅力。我們跟隨主人公和他的母親去圖書館尋找父親,領略了這對夫妻之間病態的感情和這個家庭裡壓抑的氛圍,以及在冷漠、敵視中依然存在的愛與溫暖。母親之死是全書的核心,也是後的高潮。作者以“基因和染色體”的忠實,再現了母親那兩次漫長的雨中漫步,如同一個超長的電影鏡頭,追隨著這個因為過於美麗、過於聰明、過於敏感、過於痴情而與那片戰火頻仍、被鮮血浸泡過的土地格格不入的女人的一生。她從遠處走來,從眼前走出,往遠處走去,隻留給我們一個難以言說的背影。


    讀奧茲先生的這部小說,可以感受到他對耶路撒冷這個光榮的、同時也是多災多難的城市了如指掌。他熟悉這城市的每一條大街和小巷,熟悉這城市的每一座建築物和每一棵樹,當然,他更熟悉在這個城市裡生活著和生活過的人。這部書兼備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的微妙和喬伊斯《尤利西斯》的精確,就像根據《追憶似水年華》可以感受十九世紀法國貴族的生活,根據《尤利西斯》可以復制都柏林這個城市一樣。讀過《愛與黑暗的故事》,我們這些沒有到過以色列的人,就仿佛是一個耶路撒冷的居民,並與小說主人公的家族是多年的朋友。


    除了奧茲先生精湛的小說技藝,我更加欣賞奧茲先生在他的著作中表現出來的博大胸懷。他寬容、理智,充滿愛心;他是站在全人類的高度來俯瞰這片土地和在這片土地上搏鬥著、掙扎著、艱難生存的人們。他說:“在個體和民族的生存中,為惡劣的衝突經常發生在那些受迫害者之間。受迫害者與受壓迫者會聯合起來,團結一致,結成銅牆鐵壁,反抗無情的壓迫者,不過是種多愁善感、滿懷期待的神思。在現實生活中,遭到同一父親虐待的兩個兒子並不能真正組成同道會,讓共同的命運把他們密切地聯繫在一起,他們不是把對方視為同病相憐的伙伴,而是把對方視為壓迫他的化身——或許,這就是近百年來的阿以衝突。”


    奧茲先生是猶太人,但他的目光超越了猶太民族;奧茲先生是以色列國民,但他的胸懷包容了全人類。猶太人幾千年來流離失所,希特勒屠殺他們,斯大林也屠殺他們;同樣,阿拉伯人也是苦難深重。猶太人建立以色列國,希望有一塊安身立命的土地,這是正當的正義要求;但阿拉伯人捍衛自己的家園也是莊嚴的行為。於是冤冤相報,兵連禍結,血流成河,經久不止。兩個苦難深重的民族,猶如僵持在一座獨木橋上的兩頭山羊。


    奧茲先生發出的聲音是清醒的、智慧的聲音。他的《愛與黑暗的故事》充滿懺悔精神,充滿包容性。這本書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壞人,但好人帶給好人的痛苦也許更加難以忍受。正如作者自述:“它並非一部黑白分明的小說,而是將悲劇與喜劇,歡樂與渴望,愛與黑暗結合在了一起。”而這些,正是偉大作品的內在本質。


    我認為《愛與黑暗的故事》具有《聖經》般的寬容與誠實,這是奧茲先生一個人的“聖經”,但我希望它能成為所有善良的人們的“聖經”。因為,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到自己的靈魂的秘密。


    大江健三郎先生給我們的啟示...大江健三郎先生給我們的啟示


    ——在大江文學研討會上的發言時間: 2006年9月11日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不到六年的時間裡,大江健三郎先生連續推出了《被偷換的孩子》《愁容童子》《二百年的孩子》《別了,我的書!》這樣四部熱切地關注世界焦點問題、深刻地思考人類命運、無情地對自己的靈魂進行拷問並且在藝術上銳意創新的皇皇巨著。對於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來說,這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功成名就的大江先生,完全可以沐浴在巨大的榮光裡安享晚年,但他卻以讓年輕人都感到喫驚的熱情而勤奮工作,這樣的精神,讓我們這些同行敬仰、欽佩,也讓我們感到慚愧。


    這些天來,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支撐著大江先生不懈地創作?我想,那就是一個知識分子難以泯滅的良知和“我是一個逃出來向你們報信的人”的責任和勇氣。大江先生經歷過從試圖逃避苦難到勇於承擔苦難的心路歷程,這歷程像但丁的《神曲》一樣崎嶇而壯麗,他在承擔苦難的過程中發現了苦難的意義,使自己由一般的悲天憫人,升華為一種為人類尋求光明和救贖的宗教情懷。他繼承了魯迅的“肩住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的犧牲精神和“救救孩子”的大慈大悲。這樣的靈魂是注定不得安寧的。創作,唯有創作,纔可能使他獲得解脫。


    大江先生不是那種能夠躲進小樓自得其樂的書生,他有一顆像魯迅那樣疾惡如仇的靈魂。他的創作,可以看成是那個不斷地把巨石推到山上去的西緒福斯的努力,可以看成是那個不合時宜的浪漫騎士堂吉訶德的努力,可以看成是那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夫子的努力;他所尋求的是“絕望中的希望”,是那線“透進鐵屋的光明”。這樣一種悲壯的努力和對自己處境的清醒認識,更強化為一種不得不說的責任。這讓我聯想到流傳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獵人海力布的故事。海力布能聽懂鳥獸之語,但如果他把聽來的內容洩露出去,自己就會變成石頭。有一天,海力布聽到森林中的鳥獸在紛紛議論山洪即將暴發、村莊即將被衝毀的事。海力布匆匆下山,勸說鄉親們搬遷。他的話被人認為是瘋話。情況越來越危急,海力布無奈,隻好把自己能聽懂鳥獸之語的秘密透露給鄉親,一邊說著,他的身體就變成了石頭。鄉親們看著海力布變成的石頭,纔相信了他的話。大家呼喚著海力布的名字搬遷了,不久,山洪暴發,村子被夷為平地。——一個有著海力布般的無私精神,一個用自己的睿智洞察了人類面臨著的巨大困境的人,是不能不創作的。這個“的報信人”,是不能閉住嘴的。


    大江先生出身貧寒,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寫作之初,即立志要“創造出和已有的日本小說一般文體不同的東西”。幾十年來,他對小說文體、結構,做了大量的探索和試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他又說:“寫作新小說時我隻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如何面對所處的時代;二是如何創作唯有自己纔能寫出來的文體和結構。”由此可見,大江先生對小說藝術的探索,已經達到入迷的境界,這種對藝術的痴迷,也使得他的筆不能停頓。


    近一個時期,我比較集中地閱讀了大江先生的作品,回顧了大江先生走過的文學道路,深深感到,大江先生的作品中,飽含著他對人類的愛和對未來的憂慮與企盼,這樣一個清醒的聲音,我們應該給予格外的注意。他的作品和他走過的創作道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研究。我將他的創作給予我們的啟示大概地概括為如下五點:


    一、 邊緣——中心對立圖式


    正像大江先生2000年9月在清華大學演講中所說:“我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隨筆,都反映了一個在日本的邊緣地區、森林深處出生、長大的孩子所經驗的邊緣地區的社會狀況和文化……在作家生涯的基礎上,我想重新給自己的文學進行理論定位。我從閱讀拉伯雷出發,後歸結為米哈伊爾·巴赫金的方法論研究。以三島由紀夫為代表的觀點,把東京視為日本的中心,把天皇視為文化的中心;針對這種觀點,巴赫金的荒誕寫實主義意像體繫理論,是我把自己的文學定位到邊緣,發現作為背景文化裡的民俗傳說和神話的支柱。巴赫金的理論是植根於法國文學、俄國文學基礎上的歐洲文化的產物,但卻幫我重新發現了中國、韓國和衝繩等亞洲文化的特質。”


    對於大江先生的“邊緣——中心”對立圖式,有多種多樣的理解。我個人的理解是,這實際上還是故鄉對一個作家的制約,也是一個作家對故鄉的發現。這是一個從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大江先生在他的早期創作如《飼育》等作品中,已經不自覺地調動了他的故鄉資源,小說中已經明確地表現出了素樸、原始的鄉野文化和外來文化與城市文化的對峙,也表現了鄉野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雙重性。也可以說,他是在創作的實踐中,慢慢地發現了自己的作品中天然地包含著的“邊緣——中心”對立圖式。在上個世紀幾十年的創作實踐中,大江先生一方面用這個理論支持著自己的創作,另一方面,他又用自己的作品,不斷地證明著和豐富著這個理論。他借助於巴赫金的理論作為方法論,發現了自己的那個在峽谷中被森林包圍著的小村莊的普遍性價值。這種價值是建立在民間文化和民間的道德價值基礎上的,是與官方文化、城市文化相對抗的。


    但大江先生並不是一味地迷信故鄉,他既是故鄉的民間文化的和傳統價值的發現者和捍衛者,也是故鄉的愚昧思想和保守停滯消極因素的毫不留情的批評者。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的創作,更強化了這種批判,淡化了他作為一個故鄉人的感情色彩。這種客觀冷靜的態度,使他的作品中出現了邊緣與中心共存、互補的景像,他對故鄉愛恨交加的態度,他借助西方理論對故鄉文化的批判揚棄,終實現了他對故鄉的精神超越,也是對他的“邊緣——中心”對立圖式的明顯拓展。這個拓展的新的圖式就是“村莊——國家——小宇宙”。這是大江先生理論上的重大貢獻。他的理論,對世界文學,尤其是對第三世界的文學,具有深刻的意義。他強調邊緣和中心的對立,終卻把邊緣變成了一個新的中心;他立足於故鄉的森林,卻營造了一片文學的森林。這片文學的森林,是國家的縮影,也是一個小宇宙。這裡也是一個文學的舞臺,雖然演員不多,觀眾寥寥,但上演著的卻是關於世界的、關於人類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戲劇。


    大江先生對故鄉的發現和超越,對我們這些後起之輩,具有榜樣的意義。或者可以說,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不約而同地走上了與大江先生相同的道路。我們可能找不到自己的森林,找不到“自己的樹”,但我們有可能找到自己的高粱地和玉米田;找不到植物的森林,但有可能找到水泥的森林;找不到“自己的樹”,但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圖騰、女人或者星辰。也就是說,重要的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來自荒原僻野,而是我們應該從自己的“血地”,找到異質文化,發現異質文化和普遍文化的對立和共存,並進一步地從這種對立和共存狀態中,發現和創造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共寓一體特征的新的文化。


    二、 繼承傳統與突破傳統


    大江先生早年學習法國文學,對薩特的存在主義理論深有研究。在他的創作的初始階段,他立志要借助存在主義的他山之石,摧毀讓他感到已經腐朽衰落的日本文學傳統。但隨著他個人生活中發生的重大變化和他對拉伯雷、巴赫金的大眾戲謔文化和荒誕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深入研究,他重新發現了以《源氏物語》為代表的日本文學傳統的寶貴價值。讀大學時期,他對日本曾經非常盛行的“私小說”傳統進行過凌厲的批評,但隨著他創作的日益深化,他及時地修正了自己的態度。他“潑出了髒水,留下了孩子”。許多人直到現在還認為大江先生是一個徹底背叛了日本文學傳統的現代派作家,這是對大江先生的作品缺乏深入研讀得出的武斷結論。我們認為,大江先生的創作,其實是深深地植根於日本文學傳統之中的,是從日本的傳統文學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文學森林。這森林裡盡管可能發現某些外來樹木的枝葉,但根本卻是日本的。


    大江先生的大部分小說,都具有日本“私小說&rdqu素,當素是與西方素密切地交織在一起的。大江先生的小說,無論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個人的體驗》,還是為他帶來巨大聲譽的年的足球隊》,還是近年來的“孩子繫列”,其中的人物設置和敘事腔調,都可以看出“私小說”的傳統。但這些小說,都用一種蓬勃的力量,漲破了“私小說”的甲殼。他把個人的家庭生活和自己的隱秘情感,放置在久遠的森林歷史和民間文化傳統的廣闊背景與國際國內的復雜現實中進行展示和演繹,從而把個人的、家庭的痛苦,升華為對人類前途和命運的關注。


    正像大江先生自己所說的那樣:“其實,我是想通過顛覆‘私小說’的敘述方式,探索帶有普遍性的小說……我還認為,通過對布萊克、葉芝,特別是但丁的實質性引用,我把由於和殘疾兒童共生而帶給我和我的家庭的神秘感和靈的體驗普遍化了。”


    其實,所謂的“私小說”,不僅僅是日本文學中纔有的獨特現像,即便是當今的中國文學中,也存在著大量的類似風格的作品。如何擺脫一味地玩味個人痛苦的態度,如何跳出一味地展示個人隱秘生活的圈套,如何使個人的痛苦和大眾的痛苦乃至人類的苦難建立聯繫,如何把對自己的關注升華為對蒼生的關注從而使自己的小說具有普世的意義,大江先生的創作,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鋻的典範。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所有的小說都是“私小說”,關鍵在於,這個“私”,應該觸動所有人、起碼是一部分人內心深處的“私”。


    三、 關注社會與介入政治


    十九年前,我在寫作《天堂蒜薹之歌》時,偽造過一段名人語錄:“小說家總是想遠離政治,但小說卻自己逼近了政治。小說家總是想關心‘人的命運’,卻忘了關心自己的命運。這就是他們的悲劇所在。”政治和文學的關繫,其實不僅僅是中國文學界糾纏不清的問題,也是世界文學範圍內的一個問題。我們承認風花雪月式的文學獨特的審美價值,但我們更要承認,古今中外,那些積極干預社會、勇敢地介入政治的作品,以其強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性關懷,更能成為一個時代的鮮明的文學坐標,更能引起千百萬人的強烈共鳴並發揮巨大的教化作用。文學的社會性和批判性是文學原本具有的品質,但如何以文學的方式干預社會、介入政治,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在這方面,大江先生以自己的作品為我們做出了有益的啟示。大江先生的鮮明政治態度和鬥士般的批判精神是有目共睹的,他對社會和政治問題的敏感和關注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他並沒有讓自己的小說落入淺薄的政治小說的俗套,他沒有讓自己的小說裡充斥著那種令人憎惡的教師爺腔調,他把他的政治態度和批判精神訴諸人物形像。他不是說教,而是思辨;他的近期小說中,存在著巨大的思辨力量,人物經常處於激烈的思想交鋒中,是真正的具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風格的復調小說。正如他自己所說:“我把寫作這些小說期間日本和世界的現實性課題,作為具體落到一個以殘疾兒童為中心的日本知識分子家庭生活的投影來理解和把握。”他把他的小說舞臺設置在了他的峽谷森林中,將當下的社會現實與過去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和對照,他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物和小說主人公家庭成員同臺演出;於是,正如我在前面所說,從文學的意義上,這裡變成了世界的中心,如果世界上允許存在一個中心的話。


    四、 廣采博取與融會貫通


    繼承民族傳統和接受外來影響,是久遠的文化現實,也是文學包括所有藝術發展過程中的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大江先生學習西洋文學出身,他對西洋文學的了解和研究深度是我們望塵莫及的。但他並沒有食洋不化,他在《被偷換的孩子》中對蘭波的引用,在《愁容童子》中對堂吉訶德的化用,在《別了,我的書!》中對艾略特的引用,都使他的書具有了學者小說的品格。反過來,也正是這樣的具有學者品格的小說,纔能包容住這麼多異質的思想和藝術形式,並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大江先生在他的小說、隨筆、演講和通信中所涉及的外國作家、詩人、哲學家有數百個之多,並且都是那麼貼切和自然,這是建立在他淵博的知識背景和廣闊的文化胸懷上的。也正是有了如此的學養和胸懷,大江先生纔能站在世界的高度上,倡導我們亞洲的作家們,創造“世界文學之一環的亞洲文學”。


    五、 關注孩子與關注未來


    去年,我曾經為我的讀比較文學的女兒設計了一個論文題目: 《論世界文學中的孩子現像》。我對她說,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至今,世界文學中,出現了許多以孩子為主人公,或者以兒童視角寫成的小說。這種小說,已經不是《麥田裡的守望者》那樣的成長小說,而是具有廣闊的社會背景和復雜的文化背景,塑造了獨特的兒童形像。譬如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鐵皮鼓》中的奧斯卡,尼日利亞作家本·奧克利《饑餓的路》中那個阿比庫孩子阿扎羅,英籍印度裔作家薩爾曼·拉什迪《午夜之子》中的薩利姆·西奈,中國作家韓少功《爸爸爸》中的丙崽,阿來《塵埃落定》中的那個白痴,以及我的小說《四十一炮》中那個被封為‘肉神’的孩子羅小通和《透明的紅蘿卜》中的那個始終一言不發的黑孩兒。我特別地對她提到了大江先生近的“孩子繫列”小說: 《被偷換的孩子》中的戈布林嬰兒、《愁容童子》中的能夠自由往來於過去現在時空的神童龜井銘助。我問她: 為什麼這麼多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會不約而同地在小說中描寫孩子?為什麼這些孩子都具有超常的、通靈的能力?為什麼這麼多作家喜歡使用兒童視角,讓兒童擔當滔滔不絕的故事敘述者?為什麼越是上了年紀的作家越喜歡用兒童視角寫作?小說中的敘事兒童與作家是什麼關繫?我女兒沒有聽完就逃跑了。她後來對我說,導師說這是一個博士論文的題目,她的碩士論文用不著研究這麼麻煩的問題。


    我知道自己纔疏學淺,很難理解大江先生“孩子繫列”作品中孩子形像的真意,但幸好大江先生自己曾經做過簡單闡釋,為我們的理解提供了鑰匙。


    大江先生在《被偷換的孩子》中,引用了歐洲民間故事中的“戈布林的嬰兒”。戈布林是地下的妖精,它們經常趁人們不注意時,用滿臉皺紋的妖精孩子或者是冰塊做成的孩子,偷換人間的美麗嬰兒。大江先生認為他自己、兒子大江光和內兄伊丹十三都是被妖精偷換了的孩子。這是一個具有廣博豐富的像征意義的藝術構思,具有巨大的張力。其實,豈止是大江先生、大江光和伊丹十三是被偷換過的孩子,我們這些人,哪一個沒被偷換過呢?我們哪一個人還保持著一顆未被污染過的赤子之心呢?那麼,誰是將我們偷換了的戈布林呢?我們可以將當今的社會、將形形色色的邪惡勢力,看成是戈布林的像征,但社會不又是由許多被偷換過的孩子構成的嗎?那些將我們偷偷地置換了的人,自己不也早就被人偷偷地置換過了嗎?那麼又是誰將他們偷偷地置換了的呢?如此一想,我們勢必跟隨著大江先生進行自我批判,我們每個人,既是被偷換過的孩子,同時也是偷換別人的戈布林。


    大江先生在他的小說和隨筆中多次提到過他童年時期與母親的一次對話,當他擔心自己因病夭折時,他的母親說:“放心,你就是死了,媽媽還會把你再生一次……我會把你出生以來看過的、聽過的、讀過的還有你做過的事情,一股腦兒地講給他聽,而且新的你也會講你現在說的話,所以兩個小孩是完全一樣的。”我想,這是大江先生為我們設想的一種把自己置換回來的方法。大江先生還為我們提供了第二種把自己置換回來的方法,那就是像故事中的那個看守妹妹時把妹妹丟失了的小姑娘愛妲一樣,用號角吹奏動聽的音樂,一直不停地吹奏下去,把那些戈布林吹暈在地,顯示出那個真正的嬰兒。


    我們希望大江先生像他的母親那樣不停地講述下去,我們也希望大江先生像故事中那個小姑娘愛妲一樣不停地吹奏下去。您的講述和吹奏,不但能使千千萬萬被偷換了的孩子置換回來,也會使您自己變成那個赤子!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