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純粹·聾啞劇院之夜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外國詩歌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美)伊利亞·卡明斯基,純粹pura出品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外國詩歌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5933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859334
    作者:(美)伊利亞·卡明斯基,純粹pura出品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7月 

        
        
    "

    編輯推薦

    本書賣點


        超現實主義、魔幻、寓言,在荒誕的故事中,體現詩人詭綺的想像力和瘋狂的抒情性。卡明斯基充滿魔力的行文風格,仿佛是文學領域的夏加爾,將一切色彩重新打亂,凸顯出現實世界的真實。其想像力如此具有變革性,喚起我們相等的既悲傷又興奮的尺度。《聾啞劇院之夜》曾入圍美國國家圖書評論家獎。


    編輯推薦


        卡明斯基憑借其充滿魔力的行文風格,將一切色彩重新打亂,凸顯出現實世界的真實。作者的想像力具有變革性,能喚起讀者相等的既悲傷又興奮的尺度。作為少年流亡者,卡明斯基的詩歌具有“白銀”詩人的純正抒情,“流亡”主題在其後現代詩學中演化為“美好的禮物”和“瘋狂而美麗的自由”。

     
    內容簡介

        《聾啞劇院之夜》是美國詩人卡明斯基的第二本詩集。這本2019年出版的帶有抒情詩劇性質的英文詩集,從自己的“聾”出發,從他所歸屬的“人民”的沉默和拒絕出發,虛構了一個“瓦森卡”小鎮聾啞人木偶劇團和居民們反抗占領的故事。但這不止是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甚至也不同於一般的“詩劇”,它就是詩——是帶有敘述性的詩,但也是富有最奇絕的想像力的詩,是“鼕天裡的童話”,最後也是悲劇——一個時代的悲劇,是折磨人的良心的“刑訊室”,但也是“夏加爾式的”天使蹦跳的樓梯。本書包含有很出色的饒有意味的插曲,其中有暴力、溫柔、歡愉和苦痛,種種混雜成民間劇,使人感受到原型,但又深入揭示了人類的當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伊利亞·卡明斯基(Ilya Kaminsky,1977—),生於蘇聯(現烏克蘭)敖德薩市一個猶太家庭,祖輩曾遭受鎮壓和迫害。他四歲時因醫生誤診失去大部分聽力,十二至十三歲開始發表散文和詩,出版詩集《被保佑的城市》,被視為神童。蘇聯解體後排猶浪潮掀起,1993年他隨全家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定居紐約羅切斯特。1994年開始用英語寫詩,2004年出版第二本英文詩集《舞在敖德薩》,受到很大關注。該詩集獲得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的梅特卡夫獎以及《前言》雜志的年度最佳詩集獎等獎項。卡明斯基曾獲懷廷作家獎、米爾頓中心傑出寫作獎、佛羅倫薩·卡恩紀念獎、《詩歌》雜志萊文森獎等。
    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伊利亞·卡明斯基(Ilya Kaminsky,1977—),生於蘇聯(現烏克蘭)敖德薩市一個猶太家庭,祖輩曾遭受鎮壓和迫害。他四歲時因醫生誤診失去大部分聽力,十二至十三歲開始發表散文和詩,出版詩集《被保佑的城市》,被視為神童。蘇聯解體後排猶浪潮掀起,1993年他隨全家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定居紐約羅切斯特。1994年開始用英語寫詩,2004年出版第二本英文詩集《舞在敖德薩》,受到很大關注。該詩集獲得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的梅特卡夫獎以及《前言》雜志的年度最佳詩集獎等獎項。卡明斯基曾獲懷廷作家獎、米爾頓中心傑出寫作獎、佛羅倫薩·卡恩紀念獎、《詩歌》雜志萊文森獎等。


    譯者簡介


        王家新,中國當代重要的、具有廣泛影響的詩人、詩論家及翻譯家,1957 年生於湖北,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繫,2006 年起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出版有詩集《遊動懸崖》《王家新的詩》《未完成的詩》《塔可夫斯基的樹》《重寫一首舊詩》《未來的記憶》等;詩論隨筆集《人與世界的相遇》《以歌的桅杆駛向大地》《詩人與他的時代》《夜鶯在它自己的時代》《沒有英雄的詩》《為鳳凰找尋棲所》《雪的款待》《在一顆名叫哈姆萊特的星下》《在你的晚臉前》《黃昏或黎明的詩人》《翻譯的辨認》《教我靈魂歌唱的大師》等;翻譯有葉芝、奧登、策蘭、茨維塔耶娃、曼德爾施塔姆、阿赫瑪托娃、洛爾迦、夏爾及一些歐美當代詩人的作品。其寫作被稱為“中國當代詩壇的啟示錄”。

    目錄
    我們幸福地生活在戰爭中/ 001
    聾啞劇院之夜/ 003
    劇中人物/ 005
    第一幕鎮上的人講述索妮亞和阿方索的故事
    槍聲/ 011
    在士兵的行進聲中,阿方索用報紙遮住了男孩的臉/ 012
    阿方索,在雪中/ 014
    聾,一場起義,開始/ 015
    阿方索擔起責任/ 017
    骨骼圖和打開的氣門/ 019
    鎮上的人圍住男孩的身體/ 021
    戰前婚禮/ 023
    依然新婚/ 025
    士兵們瞄準我們/ 026

    我們幸福地生活在戰爭中/ 001


    聾啞劇院之夜/ 003


    劇中人物/ 005


    第一幕鎮上的人講述索妮亞和阿方索的故事


    槍聲/ 011


    在士兵的行進聲中,阿方索用報紙遮住了男孩的臉/ 012


    阿方索,在雪中/ 014


    聾,一場起義,開始/ 015


    阿方索擔起責任/ 017


    骨骼圖和打開的氣門/ 019


    鎮上的人圍住男孩的身體/ 021


    戰前婚禮/ 023


    依然新婚/ 025


    士兵們瞄準我們/ 026


    檢查站/ 030


    戰爭之前,我們弄一個孩子/ 031


    當士兵們使樓梯天井窒息/ 033


    凌晨四點,轟炸/ 034


    來臨/ 036


    催眠曲/ 038


    問題/ 039


    孩子睡覺時,索妮亞光著身子/ 040


    香煙/ 042


    一隻狗的嗅聞/ 043


    我們聽不到的/ 045


    中央廣場/ 047


    鰥夫/ 049


    給他的妻子/ 051


    我,這個軀體/ 052


    她的衣服/ 054


    挽歌/ 055


    藍色錫皮屋頂上方,聾/ 056


    斷頭臺一樣的城市在通往脖子的途中顫抖/ 058


    在天空的明亮袖子裡/ 059


    活著/ 060


    鎮上的人看著他們帶走阿方索/ 062


    離去/ 064


    頌悼文/ 066


    問題/ 067


    這樣的故事是由固執和一點空氣編成的/ 068


    第二幕鎮上的人講述加莉亞媽媽的故事


    鎮上的人談論加莉亞的綠色自行車/ 072


    當加莉亞媽媽首次抗議/ 074


    一包洗的衣服/ 076


    什麼是日子/ 078


    加莉亞低語,當阿努什卡對她蹭鼻子/ 079


    加莉亞的木偶演員們/ 081


    在轟炸中,加莉亞/ 083


    小小的一束/ 085


    加莉亞的敬酒辭/ 087


    聾啞劇院之夜/ 088


    當木偶演員們被捕時/ 090


    士兵們看起來並不傻/ 091


    巡查隊/ 093


    催眠曲/ 095


    行刑隊/ 096


    問題/ 097


    然而,我是/ 098


    審判/ 100


    瓦森卡人追逐/ 102


    匿名/ 103


    是的,在某些夜晚/ 105


    我們仍然坐在觀眾席上/ 106


    在和平時期 / 109


    注釋 / 113


    附錄


    《聾啞劇院之夜》書評摘要和評論/ 117


    關於《聾啞劇院之夜》出版前一些詩的初稿和最後定稿/ 122


    翻譯作為“回報”/ 132


    伊利亞•卡明斯基的著作一覽/ 143

    前言
    “瘋狂而美麗的自由”
    ——關於卡明斯基的《聾啞劇院之夜》


    “再一次,一句有益健康的話浮現:最主要的事情是構思的宏偉。”在阿赫瑪托娃的晚年給尚年輕的布羅茨基的信中曾這樣引證了他本人的這句話。
    的確,布羅茨基早年的驚人之作《獻給約翰·鄧恩的哀歌》,“最主要的”就是“構思的宏偉”。讀這首長篇挽歌,我們不能不為詩人所展現的非凡構思和氣像所折服。難怪那時阿赫瑪托娃逢人便說布羅茨基的詩是“俄羅斯的詩歌想像力並沒有被歷史拖垮”的一個有力證明!
    如今,我們又讀到一位阿赫瑪托娃、曼德爾施塔姆、茨維塔耶娃的精神傳人,來自烏克蘭的美國移民詩人伊利亞·卡明斯基(Ilya Kaminsky)的“構思宏偉”的力作——他近十多年來傾心創作的帶有詩劇性質的抒情詩集《聾啞劇院之夜》(原詩集名為Deaf Republic)。

    “瘋狂而美麗的自由”


    ——關於卡明斯基的《聾啞劇院之夜》


     


     


    “再一次,一句有益健康的話浮現:最主要的事情是構思的宏偉。”在阿赫瑪托娃的晚年給尚年輕的布羅茨基的信中曾這樣引證了他本人的這句話。


    的確,布羅茨基早年的驚人之作《獻給約翰·鄧恩的哀歌》,“最主要的”就是“構思的宏偉”。讀這首長篇挽歌,我們不能不為詩人所展現的非凡構思和氣像所折服。難怪那時阿赫瑪托娃逢人便說布羅茨基的詩是“俄羅斯的詩歌想像力並沒有被歷史拖垮”的一個有力證明!


    如今,我們又讀到一位阿赫瑪托娃、曼德爾施塔姆、茨維塔耶娃的精神傳人,來自烏克蘭的美國移民詩人伊利亞·卡明斯基(Ilya Kaminsky)的“構思宏偉”的力作——他近十多年來傾心創作的帶有詩劇性質的抒情詩集《聾啞劇院之夜》(原詩集名為Deaf Republic)。


    《聾啞劇院之夜》於2019年在美國和英國相繼出版,是卡明斯基繼《音樂人類》(Musica Humana)、《舞在敖德薩》(Dancing in Odessa)之後的第三部英文詩集,它進一步展現了卡明斯基不同凡響的心靈稟賦和詩歌纔華。《聾啞劇院之夜》出版後,在美英廣受好評,在美國獲得《洛杉磯時報》圖書獎、美國“國家猶太圖書獎”,入圍當年美國“國家圖書評論獎”等;在英國獲得“前瞻詩歌獎”“T.S.艾略特獎”。《聾啞劇院之夜》還被美國國家公共電臺,《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書評》《時代文學》增刊,英國《金融時報》《衛報》,愛爾蘭《愛爾蘭時報》等評為年度最佳圖書。以下為幾則著名詩人、作家的評語:


     


    一個詩人如何使沉默可見?一個詩人如何闡釋並照亮我們共同的聾啞?這是一本卓越的書,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交響樂曲之一。一次深深的鞠躬。——科倫·麥凱恩(Colum McCann)


     


    他的詩令人脈搏加速跳動,如未被埋葬的礦藏閃耀,在想像力、政治、道德和個人的領域中全面開花,是一部雷霆般令人震驚的著作。 ——簡·赫希菲爾德(Jane Hirshfield)


     


    我讀《聾啞劇院之夜》時,帶著一種極大的興奮和深深的驚奇,這些書頁中散發著憤怒、急迫和力量,還有一種偉大的救贖之美。伊利亞·卡明斯基的詞語帶有一種電流般的新鮮的嗡嗡聲;閱讀它就好像把你的手放在活生生的詩歌電線上。他是他們這一代中最有光彩的詩人,是世界上少數的天纔之一。——加思·格林威爾(Garth Greenwell)


     


    這些贊語都帶有一種初讀的興奮感和欣悅之情,我們很難說它們不夠冷靜。 也許有人認為評價過高,但對我來說,這部詩集起碼具有足夠的魅力,它的每一首詩都在吸引我讀下去。它既是緊張刺人的,又是美妙輕盈的。它有一種令人驚異的美和新鮮感,從整體上看,它又是“一本高度嫻熟、精心鍛造的書”。我讀過不少卡明斯基早期的詩,這部詩集仍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


    而這部激動人心的抒情詩劇是如何構思的?它又是如何開始的?——它從一個聾男孩對占領軍的一聲“呸”開始。


    這個聾男孩,也就是卡明斯基一直攜帶在他自己身上的那個來自敖德薩的在四歲時因醫生誤診而失去聽力的男孩,來自他在異國所不能忘懷和遙望的童年故鄉……


    而那個聾男孩的一聲“呸”,來自童貞,也來自卡明斯基自己所譯介的茨維塔耶娃。在卡明斯基和美國女詩人吉恩·瓦倫汀合作譯介的《黑暗的接骨木樹枝:瑪麗娜·茨維塔耶娃的詩》(2012)的長篇後記中,他這樣介紹這位他熱愛的俄羅斯天纔女詩人:


     


    何謂茨維塔耶娃神話?一個詩人,她的生命和語言都很極端、陌異,不同於其他任何人。是的,她的生命就是她的時代的表現。


    一個女人,逃避,奔跑,叫喊,停頓,並留在沉默裡——沉默,那正是靈魂的喧嚷聲:“但是我們站立……隻要我們的嘴裡還留著一口‘呸’!”


     


    卡明斯基引用的這句詩,出自茨維塔耶娃的組詩《致捷克斯洛伐克的詩章》之六。茨維塔耶娃曾在捷克居住過三年多(1922—1925),視捷克為第二故鄉。1938年9月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省被瓜分,1939年3月,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法西斯占領。茨維塔耶娃對此感到震驚和憤怒,她隨即創作了這組詩:


     


    他們掠奪——迅速,他們掠奪——輕易,


    掠奪了群山和它們的內髒。


    他們掠奪了煤炭,掠奪了鋼鐵,


    掠奪了我們的水晶,掠奪了鉛礦。


     


    甜糖他們掠奪,三葉草他們掠奪,


    他們掠奪了北方,掠奪了西方。


    蜂房他們掠奪,干草垛他們掠奪,


    他們掠奪了我們的南方,掠奪了東方。


     


    瓦裡——他們掠奪,塔特拉——他們掠奪。


    他們掠奪了近處,然後向更遠處掠奪。


    他們掠奪了我們在大地上最後的樂園,


    他們贏得了戰爭和全部疆土。


     


    子彈袋他們掠奪,來復槍他們掠奪。


    他們掠奪了手臂,掠奪了我們的同伴。


    但是我們站立——整個國家站立,


    隻要我們的嘴裡還留著一口“呸”!


     


    一聲“呸”,一聲最後的拒絕、蔑視和尊嚴——茨維塔耶娃的血流到了伊利亞·卡明斯基的身上。


    這一聲“呸”,也為一個“良心共和國”定了音。曾身處北愛爾蘭暴力衝突和倫理與寫作困境中的詩人謝默斯·希尼,曾寫下過組詩《良心共和國》(“From the Republic of Conscience”)。從倫理、政治和靈魂的種種層面上看,卡明斯基的《聾啞劇院之夜》,正是一個“良心共和國”。


    隻不過卡明斯基的構思和角度太巧妙了,也太富有詩的想像力了。他從自己的“聾”出發,從他所歸屬的“人民”的沉默與拒絕出發,從“詩的正義”出發,虛構了一個“瓦森卡”小鎮聾啞人木偶劇團和居民們“起義”的故事。這部抒情詩劇的劇情跌宕起伏,讀來緊扣人心。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反抗的故事。詩人所要做的,在我看來,不僅是“以童話來對付(歷史和)神話中的暴力”(這是本雅明在論卡夫卡時所說的一句話),還如科倫·麥凱恩所說“闡釋並照亮我們共同的聾啞”。


    這甚至也不同於一般的“詩劇”(原版的《聾啞劇院之夜》也並沒有標明這是“詩劇”),它就是詩——是帶有敘述性的詩,但也是富有最奇絕的想像力的詩;是“鼕天裡的童話”,最後也是悲劇——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是折磨人的良心的“刑訊室”,但也是天使蹦跳的樓梯!


    作為一個詩人,卡明斯基這部詩集吸引我的,首先是他從聾啞人的“聾”和比畫的“手勢”出發所發明的一套“帶有一種電流般的新鮮的嗡嗡聲”的詩歌語言和隱喻,如作品開始部分的“——聾,像警笛一樣在我們中間穿過”,到後來的《藍色錫皮屋頂上方,聾》:


     


    一名士兵跪下乞求,而鎮上的人搖頭,指指他們的耳朵。


    聾高懸在藍色錫皮屋頂


    和銅鐵檐角的上方;聾


    被樺樹、燈柱、醫院屋頂和鈴鐺喂養……


     


    不僅有令人驚異的美,這些隱喻、描寫和講述也獲得了更豐富、更深刻的意味。正是在“聾”的統領下,藍色錫皮屋頂,鎮上的男孩、女孩和居民們,復仇的阿方索以及銅鐵檐角、樺樹、燈柱、醫院屋頂和鈴鐺,一起達到一個極限狀態,共同構成了一個“聾啞劇院之夜”(即“良心共和國”)。


    不僅是與“聾”“手勢”有關的隱喻語言,像“抱著那個孩子,好像弔著骨折的斷臂,加莉亞慌張地走過中央廣場”“在大雪飄旋的街上,我站起來像根旗杆//沒有旗幟”這樣的敘述,也令人難忘。不僅如此,它們還與一種整體上的詩歌意識結合了起來。正如威爾·哈裡斯所指出:“瓦森卡鎮的人民,震驚於對一個聾啞小孩的謀殺行動,他們‘像人類旗杆那樣站立’。通過他們的沉默,嚴格執行(的沉默),展示出的不僅僅是沉默的尊嚴,還是它們(沉默)的革命能力——一種警報的鐘鈴聲,穿過並超出這些令人驚嘆的詩歌本身。”


    當然,這樣來“概括”多少顯得有點干巴。《聾啞劇院之夜》是一個多聲部、多角度的充滿魅力的藝術整體,或者說是一部“交響曲”。當然最後它必然帶著一種悲劇的性質。到了《頌悼文》(“Eulogy”)這一首,詩的敘述者滿懷著悲痛為他的主人公撰寫頌悼文(“Eulogy”這個詞的本義是指頌揚死者的悼詞、悼文,據這首詩和整部詩集的性質,我譯為“頌悼文”),“全劇”由此進入悲傷的音樂,並獲得了一種巨大的感人的抒情力量:


     


    你不僅要講述巨大的災難——


     


    我們不是從哲學家那裡聽說的


    而是從我們的鄰居,阿方索——


     


    他的眼睛閉上,爬上別人家的門廊,給他的孩子


    背誦我們的國歌:


     


    你不僅要講述巨大的災難——


    當他的孩子哭啼,他


     


    給她戴上一頂報紙做的帽子,擠壓他的沉默


    就像用力擠壓手風琴的褶皺:


     


    你不僅要講述巨大的災難——


    而他演奏的手風琴在那個國家走了調,在那裡


     


    唯一的樂器是門。


     


    三次重復的“你不僅要講述巨大的災難——”一次比一次更為悲傷和堅定(當然,也可以倒過來說)。這是悲劇主人公的最後自白,也是敘事者在自言自語,巨大的悲傷把他推向了這一步(在《挽歌》中他甚至這樣乞求:“……主://請讓/我的歌舌//容易些。”)——無力承受的慘敗與背誦的國歌,赴死的父親與哭啼的嬰兒。但是讓我們更為驚異的,是接下來的“給她戴上一頂報紙做的帽子,擠壓他的沉默/就像用力擠壓手風琴的褶皺”,在至深的悲傷中竟出現了這一“神來之筆”!


    而全詩的最後同樣出人意料:“而他演奏的手風琴在那個國家走了調,在那裡//唯一的樂器是門。”什麼樣的門?開著的門或關著的門?生之門或死之門?自由的門或監獄的門?這樣的“樂器”在那樣一種命運下又將如何“演奏”?


    巨大的抒情力量與耐人尋味的隱喻,令人陶醉的美與噩夢般的現實,就這樣在這部作品中相互交織和推進。這一切讓我們著迷,但也讓我們警醒。到了《斷頭臺一樣的城市在通往脖子的途中顫抖》這一首,不僅是“斷頭臺一樣的城市在通往脖子的途中顫抖”,奮力殺了犯罪士兵的阿方索的手和嘴唇在顫抖,我們讀者的內心也在“顫抖”。詩人把我們帶向了這最嚴苛的,但也是讓人不能不反身自問的一刻:


     


    在上帝的審判中,我們會問:為什麼你允許這些?


    而回答會是一個回聲:為什麼你允許這些?


     


    什麼是“追問”和“沉默”?關於這類話題,已大量充斥於我們的詩學論述中。但卡明斯基這部作品的真實力量,在於他把我們帶到了拷問的“現場”:他著眼的不僅是表面上的東西,而且是在更高更嚴酷的戒律下,他把追問引向了我們自身更內在的倫理困境。是的,“回答會是一個回聲”,我相信它也將在每個讀到它的讀者那裡引起一個回聲。


    正因為達到了這樣的思想深度,所以《聾啞劇院之夜》不再限於是一出簡單的道德劇了。在詩集第二幕的最後部分,我們看到的,是對於暴力和恐怖下的人們的恐懼,人性的懦弱和背信棄義的混合著沉痛和諷刺的無情揭示(雖然它表現起來也不無喜劇性)。當女主角加莉亞最後向“瓦森卡”小鎮的居民們大喊求助,那些曾參與反抗的人,這時同樣“指指他們的耳朵”(亦即“裝聾賣傻”了)。這真是一個充滿了所謂“歷史必然性”的結局。悲劇的主人公們還能怎麼樣?最後加莉亞也隻能對她那些“親愛的鄰居們!了不起的家伙們!”大喊:“挖個好洞!把我埋在鼻孔裡//朝我的嘴裡多鏟些像樣的黑土”!


    這部以反抗開始的悲劇,最後留下的,就是這種“兩場炮擊之間的寂靜”。


    震動人心的,還有這部作品的最後結尾。它出人意料,但又太好了!我還從未見過有哪部作品這樣表達過“最終的沉默”:


     


    我們仍然坐在觀眾席上。沉默,


    就像錯過了我們的子彈,


    旋轉著——


     


    多麼奇絕的結尾!在我看來,它不僅屬於這部作品,甚至也可以說是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所經歷的人生的一個結尾:一切都結束了,但是拷問仍在進行。無論我們置身其中,還是“坐在觀眾席上”,那種良心的目睹和拷問,“就像錯過了我們的子彈”,仍在旋轉著和尋找著我們。


    耐人尋味的是,在這兩幕抒情詩劇的前後,還各有一首《我們幸福地生活在戰爭中》《在和平時期》。這兩首詩的語境看上去都遠離了詩劇中血與火的“瓦森卡”小鎮,都處在詩人現在所生活的美國。它不僅構成了一種兩個世界的比照,更需要我們去品味的,是其中對一個所謂“偉大的金錢國家”的和平假像的諷刺、對“幸福地生活在戰爭中”的人們的道德冷漠的諷刺,它頗為刺人,並讓人羞愧和警醒。這種匠心獨運的結構藝術,擴展了詩的視野和意義結構,也更深地加重了良心的刺痛。


     


    “像一個完美的園丁——他把俄羅斯更新了的文學傳統繼續嫁接在美國詩歌和遺忘之樹上。”波蘭著名詩人扎加耶夫斯基曾這樣評價卡明斯基。扎加耶夫斯基所說的“繼續”,可能是指在繼英語世界對阿赫瑪托娃、曼德爾施塔姆、茨維塔耶娃、帕斯捷爾納克的譯介之後。


    現在,美國的詩人和讀者也都不難看到這一點,詩人、藝術家福勒這樣稱卡明斯基:“作為世界上少數的跨越邊界的詩人之一,他已經成為美國詩歌圈裡一個離心的存在。伊利亞·卡明斯基身上帶有偉大的俄羅斯傳統的力量和可被辨識的明顯的潛能。”


    的確,他用英語寫作,也受惠於英語詩歌,但他的每一首詩,都是“俄羅斯更新了的文學傳統繼續嫁接在美國詩歌和遺忘之樹上”綻放的最新鮮的葉片。別的不說,如《聾啞劇院之夜》中的這首《什麼是日子》:


     


    像中年男子一樣,


    這五月的日子


    步行到監獄。


    像年輕人一樣他們走向監獄,


    長外套


    扔在他們的睡衣上。


     


    這樣的詩,會馬上讓人們想到英國著名詩人拉金的《日子》,但其隱喻基礎和詩的感覺是多麼不一樣!我們再看這一首《這樣的故事是由固執和一點空氣編成的》:


     


    這樣的故事是由固執和一點空氣編成的——


    一個在上帝面前無語跳舞的人簽名的故事。


    他旋轉和跳躍。給升起的輔音以聲音


    沒有什麼保護,隻有彼此的耳朵。


    我們是在我們安靜的腹中,主。


     


    讓我們在風中洗臉並忘記鐘愛的嚴格造型。


    讓孕婦在她的手裡握著黏土那樣的東西。


    她相信上帝,是的,但也相信母親


    那些在她的國家脫下鞋子走路的


    母親。她們的足跡抹去了我們的句法。


    讓她的男人跪在屋頂上,清著嗓子


    (因為忍耐的秘訣就是他妻子的忍耐)。


    那個愛屋頂的人,今晚和今晚,與她和她的忘卻做愛,


    讓他們借用一點盲人的光。


    那裡會有證據,會有證據。


    當直升機轟炸街道,無論他們打開什麼,都會打開。


    什麼是沉默?我們之內某種天空的東西。


     


    這種來自傳統的精神信仰,夏加爾式的奇思異想和跳躍句法,溫暖而又刺人的色調,不僅和英美詩人有異,而且和布羅茨基美國時期那種冷俏的反諷也很不一樣了。尤其是其中“脫下鞋子走路”“她們的足跡抹去了我們的句法”“借用一點盲人的光”這樣的詩句,不僅很動人,還包含了一種新的“開創性”的詩學(“我認為《聾啞劇院之夜》的出現是一個光輝的、開創性的時刻。”——克萊默·道斯)。


    還需要再次提醒的是,和一般的移民作家、詩人不同,卡明斯基現在是一位英語詩人。


    我們都已知道,卡明斯基本人在四歲時失去聽力,他的猶太人家族也曾飽受屈辱和磨難,但他仍是受到“保佑”的:他從小就讀巴別爾的小說和布羅茨基的詩(他父親認識很多詩人,包括布羅茨基),十二至十三歲開始發表散文和詩,出版過小詩冊《被保佑的城市》,被視為神童。蘇聯解體後排猶浪潮掀起,1993年他隨全家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定居在紐約州羅切斯特市。1994年父親去世後,卡明斯基開始用英語寫詩。同時,他就學於美國,先後獲得政治學學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


    和一直用俄語寫詩的布羅茨基不一樣,卡明斯基選擇了用英語寫詩,因為“這是一種美麗的自由”。而他成功了!他的第二本英文詩集《舞在敖德薩》在2004年出版後受到很大關注,該詩集獲得了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的“阿迪生·梅特卡夫獎”及其他多種獎項。


    他在接受《阿迪朗達克評論》采訪時說:“我之所以選擇英語,是因為我的家人或朋友都不懂英語——我所交談的人都看不懂我寫的東西。我自己不懂這種語言。這是一個平行的現實,一種瘋狂而美麗的自由。現在仍然是。”


    他奇跡般地打破了那個“用非母語寫不出好詩”的咒語。當然,他的英語是簡單的、稚拙的(隻要讀過他的英文原文就知道這一點),像是一個有天賦的孩子的“作業”,卻恰好和他的“童話風格”相稱,和他的精靈般的詩性相稱!相對於英美詩人,他的英語當然是簡單的,但他用英語所創造的詩歌音樂(這一點在譯文中會有所損失),所展現的某種特殊、陌生的美,令英美詩人也不能不驚異。


    記得布羅茨基在談論以英語寫散文時曾說:“英語語法至少被證明是比俄語更好的一條逃離國家火葬場煙囪的路線。”布羅茨基在他的散文中做到而未能在詩中嘗試的,卡明斯基做到了!


    卡明斯基的英語是有魔力和磁性的語言,這一點以上已有所論證。他的“英文行文風格”又是一種直接的、出其不意的風格。他的許多句子看似如隨口道來,不假文飾,卻令人難忘,如《聾啞劇院之夜》最後所附的《在和平時期》一詩中寫到的那個被警察射殺在人行道上的男孩:


     


    我們在他張開的嘴裡看到


    整個國家的


    赤裸。


     


    場景轉換了,這是在美國,但又和那個血腥、暴力的“瓦森卡”小鎮恰成對照。


    卡明斯基的詩又是某種帶著陌異性的語言。對此,卡明斯基自己可以說是非常自覺的。在他編選的《國際生態詩選》序言中,他特意引用了美國詩人羅伯特·克裡利的這樣一句話:“我們將在語言中沉睡,如果語言不用它的陌生性來喚醒我們的話。”


    也許,這正是卡明斯基的詩充滿魅力的一個秘密所在。他致力於在他的創作中發現語言的陌生性。在這一點上,他又深受策蘭的影響。在他的詩中頻頻可見策蘭式的語言實驗。他曾與策蘭的英譯者沃爾德裡普合作編選過《向保羅·策蘭致敬》,他還撰寫過《關於喚醒我們的那種陌異——論母語、父國和保羅·策蘭》。


     


     

    媒體評論
    憑借其充滿魔力的英文行文風格,卡明斯基的詩歌仿佛是文學領域的夏加爾,它使萬有引力定律失效,它將一切色彩重新打亂,然而這一切隻會凸顯出現實世界的真實。他的想像力是如此具有變革性,總能喚起我們相等的既悲傷又興奮的尺度。
    ——阿迪生·梅特卡夫獎授獎詞

    一個詩人如何使沉默可見?一個詩人如何闡釋並照亮我們共同的聾啞?這是一本卓越的書,是我們時代偉大的交響樂曲之一。一次深深地鞠躬。
    ——科倫·麥凱恩

    卡明斯基要求我們重新評估自己的語言:關於聾啞文化——關於沉默本身——當語言處於一個更大的文化公共圈時,卻表現出更尖銳的特征——《聾啞劇院之夜》就是這樣一本高度嫻熟、精心鍛造的書。

    憑借其充滿魔力的英文行文風格,卡明斯基的詩歌仿佛是文學領域的夏加爾,它使萬有引力定律失效,它將一切色彩重新打亂,然而這一切隻會凸顯出現實世界的真實。他的想像力是如此具有變革性,總能喚起我們相等的既悲傷又興奮的尺度。


    ——阿迪生·梅特卡夫獎授獎詞


     


    一個詩人如何使沉默可見?一個詩人如何闡釋並照亮我們共同的聾啞?這是一本卓越的書,是我們時代偉大的交響樂曲之一。一次深深地鞠躬。


    ——科倫·麥凱恩


     


    卡明斯基要求我們重新評估自己的語言:關於聾啞文化——關於沉默本身——當語言處於一個更大的文化公共圈時,卻表現出更尖銳的特征——《聾啞劇院之夜》就是這樣一本高度嫻熟、精心鍛造的書。


    ——《洛杉磯書評》


     


    《聾啞劇院之夜》是一本非常完美的書。如此浪漫,又如此痛苦,令人驚嘆的輕盈,但又有著如此沉重的重量。它向前而又向後言說,它直接進入了它創造的時代,而又以其非凡的美超越了它,這正是偉大的文學作品的方式。我將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它,隨著世界的循環。


    ——馬克斯·波特

    在線試讀
    鎮上的人談論加莉亞的綠色自行車

    加莉亞·阿莫琳斯卡婭媽媽,五十三歲,她的性生活比我們任何人都要多。
    當她走過陽臺時

    一個士兵哦站起來,
    另一個站起來,
    然後是整個營。
    我們試著盡量不去看她的乳房——

    它們無處不在,
    乳頭像子彈。

    想要抓捕她,
    士兵們
    參觀她的劇院——每天晚上又回到她的劇院。

    白天,加莉亞會將空牛奶瓶對準安全檢查站:
    騎著綠色自行車

    鎮上的人談論加莉亞的綠色自行車


     


    加莉亞·阿莫琳斯卡婭媽媽,五十三歲,她的性生活比我們任何人都要多。


    當她走過陽臺時


     


    一個士兵哦站起來,


    另一個站起來,


    然後是整個營。


    我們試著盡量不去看她的乳房——


     


    它們無處不在,


    乳頭像子彈。


     


    想要抓捕她,


    士兵們


    參觀她的劇院——每天晚上又回到她的劇院。


     


    白天,加莉亞會將空牛奶瓶對準安全檢查站:


    騎著綠色自行車


    她飛過這個國家就像一個


    職業送牛奶工,


    她的瓶蓋上有一圈冰。


     


    加莉亞·阿莫琳斯卡婭,我們國家最幸運的女人!


    你的鐵自行車撕開明亮的


    威士忌國歌


    穿過前排的士兵隊列進入


     


    日光中。你赤腳踩著


    一身短裝。


     


    讓繃緊的法律松懈。


     


     


    當加莉亞媽媽首次抗議


     


    她吸著煙頭對一個士兵


    大吼,


    滾回家!自從諾亞成為水手,你還沒有親過你的婆娘!


     


    媽咪加莉亞·阿莫琳斯卡婭夫人,我們會給什麼讓座呢?


    當我們從我們的葬禮上離開


    在你旁邊,在一輛黃色出租車上,


    兩個窗子打開,


    在郵箱中


    留下幾條


    被捕的面包。


     


    媽咪加莉亞·阿莫琳斯卡婭,


    倚著大街上潮濕的牆壁,大喊:


    耳聾不是病!是性姿態!


     


    一名年輕士兵在宵禁時分巡查


    低語,


    加莉亞·阿莫琳斯卡婭,是的,加莉亞·阿莫琳斯卡婭


    用中尉自己的巡邏犬的皮帶鞭打中尉


    而那裡有三十二個人在看


    (因為有一個面包師


    堅持


    帶著兒子們一起)。


     


    在這樣一個夜晚上帝注視著她


    但她不是一隻麻雀。


    在戰爭時期


     


    她教我們如何開門


    走路


    通過


    這纔是學校的真正課程。


     


     


    一包洗的衣服


     


    在中央廣場,一個軍隊檢查站。在檢查站上方,阿方索的尸體仍然懸掛在繩索上,像風中的木偶一樣。在檢查站後面的屋子裡,嬰兒阿努什卡哭鬧著。


     


    在檢查站的前面,兩個加莉亞媽咪的木偶演員爬上公園的長椅並開始接吻,雙手揪著彼此的頭發。士兵們為他們加油並打賭看他們會持續多久。女孩們微笑。別說話當我們接吻時!


     


    看不見的是,加莉亞媽咪帶著從中士的晾衣繩上偷來的一包衣服離開了檢查站,阿努什卡就藏在亞麻布裡。雪從太陽中瓢潑而下。


     


     


     


     


     


     


     


     


     


     


    什麼是日子


     


    像中年男子一樣,


    這五月的日子


    步行到監獄。


    像年輕人一樣他們走向監獄,


    長外套


    扔在他們的睡衣上。


     


     


    加莉亞低語,當阿努什卡對她蹭鼻子


     


    在我們的大街上,選舉海報展示著一位著名獨裁者的


    各種發型——


    而我,五十三歲


    放棄了有個孩子的念頭,我——(轉向我的鄰居大喊,


    過來!


    過來!


    看奇妙的小家伙!


     


     


    她剛剛在公園的長椅上便便,奇妙的小家伙!


    為人父母


    花了我們一點體面)


     


    ——多謝上帝。


     


    風從市場攤位上卷走了面包,和店主的幾聲怒罵


    風已經在雙腿之間有了一輛自行車——


     


    但是,當我挎著洗衣籃子在街上走時,


     


    風很無助,我知道


    它渴望觸摸到這些小小的童帽和小襪子。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