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大學生詩歌家譜:《飛天·大學生詩苑》創辦史(1981-2014)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詩歌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姜紅偉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詩歌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101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8110196
    作者:姜紅偉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編輯推薦

    《大學生詩歌家譜》是目前海內外圖書市場上*一部類似題材的詩歌史料書籍,堪稱“孤本”,更是中國*部研究當代大學生詩歌的重要文本,填補了中國當代大學生詩歌領域的空白,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又有極強的可讀性、現場感和揭秘性,對於今後研究中國當代學生詩歌具有開創性意義,是今後研究中國當代大學生詩歌的*讀本。

     
    內容簡介
    在八十年代的中國天空,飄滿了一個個無家可歸的靈魂。一個名叫張書紳的編輯開闢了《飛天》大學生詩苑,於是這些焦灼的青春在這裡找到了歸處。《飛天》也成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現代主義詩歌的重要陣地,國內大學的大學生詩人紛紛在此專欄發表作品。《飛天》以其遠見卓識推動了當代詩歌的進程,這是歷史的濃墨重彩。《大學生詩歌》家譜就講述了有關於大學生詩苑的一切人與事。再回眸那座詩意的燈塔,中國的鉛字自發明以來,在它那裡發出了*刻骨銘心的青春之光。
    作者簡介

    姜紅偉,1966年出生,黑龍江省海倫市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學生校園詩歌倡導者,曾創辦《中學生校園詩報》,現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委組織部工作。繫中國八十年代校園詩歌運動歷史研究者,八十年代民間詩歌、校園詩歌報刊收藏者。

    目錄
    章創辦《大學生詩苑》 001
    《大學生詩苑》創辦緣由 002
    《大學生詩苑》編輯團隊 006


    第二章濃縮的詩歌現場 013
    張書紳訪談錄/姜紅偉 014
    馬青山訪談錄/姜紅偉 019
    傳承抑或引領: 不該被遺忘的80年代大學生詩潮——答《星星》詩刊下半月的提問/蘇歷銘 022
    激情燃燒的校園——關於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的對話/馬鈴藷兄弟潘洗塵 032
    王瑋訪談錄/姜紅偉 048
    犁痕訪談錄/姜紅偉 052
    王霆章訪談錄/姜紅偉 058
    伐柯訪談錄/姜紅偉 062

    章創辦《大學生詩苑》          001


    《大學生詩苑》創辦緣由     002


    《大學生詩苑》編輯團隊     006


     


     


    第二章濃縮的詩歌現場 013


    張書紳訪談錄/姜紅偉         014


    馬青山訪談錄/姜紅偉         019


    傳承抑或引領: 不該被遺忘的80年代大學生詩潮——答《星星》詩刊下半月的提問/蘇歷銘        022


    激情燃燒的校園——關於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的對話/馬鈴藷兄弟潘洗塵 032


    王瑋訪談錄/姜紅偉     048


    犁痕訪談錄/姜紅偉     052


    王霆章訪談錄/姜紅偉         058


    伐柯訪談錄/姜紅偉     062


    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史提綱概要——答本書編輯問/姜紅偉      070


     


     


    第三章回眸那座詩意的燈塔          097


    初的腳印/彭金山     098


    甘肅《大學生詩苑》的有關回憶/王鈞釗         103


    活在時間深處/瀋奇     109


    貢獻了詩人的張書紳先生/瀋天鴻     113


    天天喫飯,偶爾想起/薛衛民     115


    《詩苑》可以融入我們的血液/羅巴         117


    向往/陸健     119


    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和張書紳/許德民    121


    黎明不會以被玷污的形像到來/韓雲         126


    我的詩歌《周末,我們去了女生宿舍》的誕生地/邵璞         128


    飛天真有夢/傅亮         131


    也說《大學生詩苑》/李彬勇     133


    一封信的回憶/張海寧         135


    從詩歌演變而來的真實生活/鄭潔     137


    《飛天》相伴別有天/錢萬成     145


    飛天/祁智     147


    “兩隻眼睛”,依然在大西北的星空閃爍/華海       150


    《飛天·大學生詩苑》和張書紳老師/伊甸     152


    難忘張書紳/楊川慶     155


    我在蘭州以及與《飛天·大學生詩苑》的一些事情/菲可     157


    張書紳是我的“寫作老師”/劉雲     161


    迎賓閣詩情/方文竹     163


    東北師大詩人學子與《飛天·大學生詩苑》/史秀圖     165


    源頭/王春平         168


    我與《大學生詩苑》/陳惠芳     169


    詩意年代記憶/漆進茂         172


    80年代/任民凱    179


    我與《大學生詩苑》/張中定     183


    我與《大學生詩苑》/王愛中     185


    詩壇當年話點峰     187


    那個屬於季節的消息/劉中國     189


    心中的聖土/於奎潮(馬鈴藷兄弟)         192


    一份久遠的感動/馮金彥     195


    謝謝您!張書紳老師!/楊榴紅         197


    《飛天》和我所經歷的80年代片段/傷水       200


    張書紳及其《大學生詩苑》/趙培光         206


    我與《大學生詩苑》/凌代坤     208


    張書紳先生/李霞         210


    夢裡“詩苑”今何在/張協奎     211


    一首詩如一朵花般艱難盛平         213


    用鉛筆鐫刻的永恆詩話/焦洪學         215


    張書紳:當代先鋒詩歌的幕後推手/尚仲敏     217


    有一種精神與詩歌有關/周慶榮         219


    我與《飛天·大學生詩苑》的一段緣分/向以鮮     221


    大家的張老師/伊沙     223


    我的大學寫作/安琪     227


    流浪的青春,詩人的心/丁捷     230


    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王勇男         233


    給《飛天·大學生詩苑》投稿舊事/郁斌         235


    《大學生詩苑》:吹響80年代校園詩人集結號/洪燭     238


    回憶在《大學生詩苑》發表首詩《三角楓》/蕭春雷     240


    新詩潮中的張書紳老師/邢海珍         242


    回望新詩潮/邵問津     245


    年輕與詩/曾光     247


    無私的奉獻永遠的美德/韓萬勝     250


    時光有時也回轉/李南         251


    個清掃落葉的人/張天男     253


    讓我深切地體味到了人性中的美好和真誠/高昌     255


    《飛天》,把夢想托至更高的天空/太阿  257


    青春時代的剪影/鄧凱         259


    《飛天》雜志和我/譚旭東         261


    回憶:詩歌、《飛天》與母校/榮光啟       264


    回憶《大學生詩苑》及詩人老鄉/張立群         270


    回眸那座詩意的燈塔/趙思運     273


    那一份大學校園的詩意/熊焱     276


     


    第四章他者眼中的《大學生詩苑》    279


    《大學生詩苑》漫評/公劉         280


    飛天的新生代/謝冕     290


    讓藝術五顏六色地年輕——《飛天·大學生詩苑》1982年獲獎詩作評述/華東師大“夏雨”詩社(宋琳  
    張黎明執筆)         307


    我們的份量——大學生詩苑獲獎詩評/任民凱         314


    傾聽來自生活的聲音——《飛天》一九八三年大學生詩歌獎作品讀後/孫克恆         319


    從《飛天》看大學生詩歌審美觀念的流變/吳晟     325



    “校園先鋒詩”的精神空間和歷史場域/霍俊明     349


    當代校園詩歌傳播的個案備忘錄/劉波     355


    歷史檔案,詩歌豐碑/張德明     359


    深情凝眸校園詩歌永遠的風景線/崔修建         362


    時間裡的時間/方文竹         366


    為了銘記的紀念/王若冰     370


    當代大學生詩歌變遷的見證/吳犁珠伍明春         375


    史學意義上的學術旅行/陳愛中         378


    首開先河   彌足珍貴/王美春  381


    從邊陲出發/何平         385


     


    附錄         389


    附錄一   《大學生詩苑》作者作品名錄  390


    附錄二   《大學生詩苑》評獎活動  455


    附錄三《大學生詩苑》簡論瑣憶     461


     


    跋《大學生詩苑》的巨大貢獻
    媒體評論

    我的大學時代是一個詩歌時代,很多大學生的文學飛天夢,恰如其分地從《飛天》雜志開始。這本雜志有一個著名欄目——《大學生詩苑》,那是我們*可親*可信的造夢平臺,我們因此感念《飛天》雜志,並記住了張書紳這個詩歌編輯的名字。所有與詩歌相關的名字,都令人難以忘記。


                                                                      
    ——蘇童


     


    這本書不僅讓我們回顧了有關《飛天·大學生詩苑》的歷歷往事,更是填補了中國當代大學生詩歌研究領域的空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對於目前和今後研究中國當代詩歌的學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必不可少的;對於普通讀者,這也是一本令人讀起來心潮起伏、百感交集的書。


                                                                          
    ——柏樺
    在線試讀

     


    潘洗塵


     


    這些年經年累月編刊物、編詩選的好處,就是可以把當代詩歌橫著讀縱著讀,當你越讀越多越讀越全面的時候,就會讀出一些感悟,甚至讀出一些“真相”來。


    一般來說,我們的文學史習慣於把近30年漢語詩歌的源頭(這裡所說的近30年漢語詩歌,是指“第三代詩歌”運動興起之後的具有了明顯現代性傾向的漢語詩歌),歸屬於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80代初的“朦矓詩”。但我個人更願意把此後崛起的大學生詩歌看成是漢語詩性和現代性寫作的真正源頭。


    這是因為,30年前“朦矓詩”對“詩歌即頌歌”寫作模式的革命,仍然是以意識形態話語為基本語言態度的反叛,而這種建立在“詩言志”詩學框架上的以公共記憶書寫和為時代代言式的寫作探索和實踐,從根本上講,就不可能真正觸及到漢語詩歌的當代價值核心。


    因此,在閱讀考量當代一批正當寫作盛年(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詩人時,我會特別注意他們曾在1979年至1985年間寫過什麼樣的詩歌。因為在第三代詩歌運動興起之前,當代詩歌確確實實是以“朦矓詩”作為當時詩歌寫作的某種標準的,但正如前文所
    述,朦矓詩隻是在完成了某種“啟蒙”作用之後,很快就進入了一 個止步不前的保守狀態,而漢語詩歌如何真正彙入整個世界詩歌的
    現代潮流,顯然需要更現代的詩歌觀念和文本實踐。本書所記錄的 和本文所論述的一大批詩人,正是在這樣一個簡單而復雜的詩歌背
    景下,在《飛天·大學生詩苑》的助推下,登上了中國詩壇。


    也許,這些乳臭未干的大學生詩人當時自己都不曾料到,他們
    將為此後30年狂飆突進的中國當代詩歌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一個
    現代性與復雜性兼化寫作時代的就此展開。


    也正是在1979年至1985年間,我們讀到了很多與當時盛極一
    時的“朦矓詩”完全不同的詩歌:如呂德安的《沃角的夜和女人》 《父親和我》,韓東的《山民》《有關大雁塔》,張曙光的《1965年》,李亞偉的《中文繫》《硬漢們》,翟永明的《女人》,於堅 的《作品39號》《尚義街6號》,海子的《亞洲銅》,丁當的《房
    子》,王寅的《想起一部捷克電影想不起片名》,胡鼕的《我要乘 一艘慢船到巴黎去》,陸憶敏的《美國婦女雜志》,宋琳的《致埃
    舍爾》,陳東東的《點燈》《雨中的馬》,柏樺的《在清朝》,張棗的《鏡中》,唐亞平的《黑色沙漠》,西川的《在哈爾蓋仰望星 空》,駱一禾的《先鋒》,等等。這些與當時的朦矓詩完全不同的
    語言實踐,纔終徹底顛覆了1949年以來漢語詩歌一直以意識形態
    話語為基本語言態度的模式和框架,從而使漢語詩歌真正回到了被 斷裂的中國偉大詩歌傳統以及壯闊的世界詩歌潮流中來。


    從2012年開始,我和樹纔著手編輯《生於六十年代——中國當 代詩人詩選》一書,與以往編刊物隻閱讀“當下”不同,那次是對100多位當下重要詩人的一次30年寫作的縱向閱讀,而他們當中90%以上都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從大學校園走向詩壇的詩人,由於整本書的體例是按出生年月的大小來排列,前文所提到的呂德安按出生年月恰好就排在位,而其寫於1979年的《沃角的夜和女人》 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全書的開篇之作:


     


    沃角的夜和女人


     


     


    沃角,是一個漁村的名字


    它的地形就像漁夫的腳板


    扇子似地浸在水裡


    當海上吹來一件綴滿星雲的黑衣衫


    沃角,這個小小的夜降落了


     


     


    人們早早睡去,讓鹽在窗外撒播氣息


    從傍晚就在附近海面上的幾盞漁火


    標記著海底有網,已等待了一千年


    而茫茫的夜,孩子們長久的啼哭


    使這裡顯得仿佛沒有大人在關照


     


     


    人們睡死了,孩子們已不再啼哭


    沃角這個小小的夜已不再啼哭


    一切都在幸福中做浪沫的微笑


    這是美夢的時刻,沃角


    再也沒有聲音輕輕推動身旁的男人說


    “要出海了”


     


    顯然,這是一首在寫出當時即被朦矓詩的巨大光環所遮蔽的現代詩,與以往朦矓詩的公共記憶書寫完全不同的是,《沃角的夜和女人》關注的是個體記憶和個體生命的體驗,重要的是與朦矓詩相比,詩人在語言態度上對意識形態話語的堅決剔除,以及對個人
    化語體的追求。而到了1984年,同樣是呂德安,又寫出了一首更具
    有源頭性質的詩歌《父親和我》:


     


     


    父親和我


     


     


    父親和我


    我們並肩走著


    秋雨稍歇


    和前一陣雨


    像隔了多年時光


     


     


    我們走在雨和雨


    的間歇裡


    肩頭清晰地靠在一起


    沒有一句要說的話


     


     


    我們剛從屋子裡出來


    所以沒有一句要說的話


    這是長久生活在一起造成的


    滴水的聲音像折下一枝細枝條


     


     


    像過鼕的梅花


    父親的頭發已經全白


    但這近似於一種靈魂


    會使人不禁肅然起敬


     


     


    依然是熟悉的街道


    熟悉的人要舉手致意


    父親和我都懷著難言的恩情


    安詳地走著


     


     


    呂德安對日常生活經驗的處理,以及與中國詩歌傳統的接續能力,到了《父親和我》已趨日臻化境。詩中這對走在“雨和雨的間隙裡”並“都懷著難言的恩情”的父子形像,幾十年來一直清晰地留在了我們的心底。反觀同一時期的一些大家至今都耳熟能詳的代表性的“朦矓詩”作品,不論是北島式的“言志”的還是舒婷式的“緣情”,現在讀來似乎都難以使我們產生像《父親和我》以及《沃角的夜和女人》這樣的共鳴,這就是因為現代性寫作指向的是永恆的個體生命體驗和母語活力,而朦矓詩的公共記憶書寫終逃不過話語時效性的陷阱。但這就是歷史,當北島舒婷們登上神壇的時候,在同一時期寫出過更具源頭性作品的呂德安仍然偏居一隅,默默地寫作。有時,遮蔽就是現實,甚至遮蔽,就是歷史。


    由此我想到1984年就寫出過《1965年》的詩人張曙光,前幾天在深圳見到他時問起《1965年》當年的遭遇,他告訴我這首詩寫出後遭到很多刊物拒絕,後被朋友蕭開愚拿到了四川的一個地市級小報纔得以面世。可見,與當下相比,現代詩的境遇在當時是多麼的艱難!


    在方興未艾的80年代大學生詩潮中崛起的詩人當中,有一個詩人的地位極其特殊,她早被陰差陽錯地歸入“朦矓詩”一族,但卻一直寫著與“朦矓詩”完全不同的極具現代性的詩歌,這位3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相當穩定的寫作水準的了不起的詩人,就是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繫的王小妮。


    當年還有一大批在大學校園外也同樣致力於衝破朦矓詩束縛的詩人,如車前子、歐陽江河、孫文波等,他們與當時在大學校園裡
    的詩人們遙相呼應,共同奠定了漢語詩歌現代性寫作的基 礎。直到1986年以《深圳青年報》和《詩歌報》“現代詩歌群體大 展”為標志的第三代詩歌運動正式興起,在此後的30年時間裡,盡管不斷有各種沉渣泛起,但再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擋漢語詩歌 徹底地回到語言的內部,回到詩歌本身。


    波瀾壯闊的80年代大學生詩歌運動,不僅產生了一批持續寫作 的優秀詩人和經典詩篇,開闢了中國新詩史上一個前所未
    寫作時代,還在當時順利地完成了“朦矓詩”的落地、傳承與發 展,並為後來的“第三代”詩歌運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組
    織基礎。請未來的詩歌史家們記住這些活躍在20世紀80年代的校園 詩人群:吉林大學校園詩人群、復旦大學校園詩人群、華東師大校
    園詩人群、安徽師大校園詩人群、武漢大學校園詩人群、北京大學 校園詩人群、北京師大校園詩人群等數以百計的校園詩人群。記住
    當年的《詩耕地》《夏雨島》《未名湖》《新葉》《江南》《北 國》《北極星》《南十字星》《旋梯》《大學生詩壇》《大學生詩
    報》等數以千計的校園詩歌刊物。因為當時的這些詩群,當年的這 些油印或鉛印的刊物裡,走出過宋琳、韓東、海子、柏樺、張棗、
    李亞偉、趙野、王小妮、王家新、於堅、張曙光、丁當、呂德安、 孟浪、胡鼕、萬夏、駱一禾、翟永明、蕭開愚、陳東東、西川、臧
    棣、雷平陽、樹纔、伊沙、桑克、徐江、侯馬、陳先發、李少君、 黃燦然、餘怒、藍藍、小海、徐敬亞、王寅、陸憶敏、野夫、張執
    浩、孫武軍、徐曉鶴、王家新、石光華、周倫佑、曹劍、簡寧、潞 潞、唐亞平、娜勝、伊甸、張小波、西渡、戈麥、路也、
    安琪、張真、張子選、蘇歷銘、馬莉、韓霞、人鄰、周瓚等(恕有 大量遺漏)這些當今中國詩壇的中流砥柱。


    遺憾的是,與當年那些“並肩作戰”的大學生詩友們相比,我在第三代詩歌運動興起之前,就做了可恥的逃兵,直到20年後重回詩壇。30多年來,不僅自己的寫作乏善可陳,理論上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好在近十年來一直算是深入詩歌現場,因為辦多種詩歌理論和詩歌原創刊物而擁有較為廣泛的閱讀面和閱讀量,當看到當年的那些大學生詩人們今天依然以銳不可當之勢引領著當代中國詩歌這艘巨輪的時候,心中就會不時被喜悅之情所充盈——因為造就我們的,是一個共同的時代。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