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學衡(第三輯)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評論與鋻賞
    【市場價】
    336-488
    【優惠價】
    210-305
    【作者】 樂黛雲主編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評論與鋻賞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5628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656285
    作者:樂黛雲/主編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 

        
        
    "

    編輯推薦

    1.作為學術論文集,本書本著貫通文史哲藝各人文學科的原則,不分畛域,廣收並蓄,體現了編纂者的時代意識及學術理想。
    2.文稿作者覆蓋面廣,照顧到學術大家與學術後進的平衡;文稿不限篇幅,使作者可以充分表達觀點。
    3.文稿選目極注重前沿問題,很多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中期成果,具有相當重要的學術價值。
    本輯設有三個專題:“20世紀中國舊詩”專題、紅學專題和道家專題,但每一欄目內容都不作寬泛之論,好似編輯、作者與學界師友的會心之舉。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學術論文集,以“論究學術,闡求真理,昌明國粹,融化新知”為宗旨,編輯出版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的學術文章。
    文學領域,本書以專題的形式對《紅樓夢》的版本差異及署名問題,20世紀在新文化運動衝擊下“退居一隅”的舊詩創作進行了研討;此外,王培軍閱讀《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的22條札記,潘建偉對於新詩用韻問題的再考察,也都言之有物。
    哲學領域,魏常海對“東方哲學”的學科建設進行了回顧和展望,張朋等則分析、評價了前人從儒學、佛學及中西會通等角度對《莊子》的詮釋,而甘祥滿對《周易》空間觀作了新穎的解讀。
    史學領域,張雪松等分別探討了古史中的姓名制度、禘祫年月以及中外交流中的器物、歷法,這些文章均以考證見長,能夠做到以小見大。此外,張強以大量的圖片示例講解了僧安道壹的“古意書體”。
    在“學人述憶”欄目,王景琳、翟奎鳳、張輝三位學者在本期分享了他們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讀書時的經歷,尤其是那些令人終身受益的教誨、終身難忘的老師和終生追求的人文理想。

    作者簡介

    樂黛雲,北京大學現代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全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曾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深圳大學中文繫主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著有《比較文學原理》《跨文化之橋》等,主編有《中西比較文學教程》《西方文藝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等。
    潘靜如,文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繫古代文學專業。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著有《民國詩學》,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胡士潁,哲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繫中國哲學專業。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資料室副研究館員,著有《易學簡史》,發表學術論文、翻譯三十餘篇。

    目錄
    學者演講
    關於東方哲學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魏常海)
    “退向未來”
    ——20世紀中國舊詩的敘事與抒情(潘靜如)
    “詩者,荒寒之路” (郭文儀)
    二十世紀舊體詩的現代性要素思考(張芬)
    如何進入歷史(馮慶)
    隱微寫作的傳統 (李科)
    “退向現代”與文學轉型 (谷卿)
    雪芹原筆費思量
    ——從甲戌本《石頭記》“秋流到鼕盡”說起 (陳傳坤)
    論《紅樓夢》作者署名與版本校理之百年嬗變 (歐陽健)
    “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獻疑(張朋)
    華嚴宗師判攝老莊的思想理路(師瑞)

    學者演講 
    關於東方哲學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魏常海)


    “二十世紀中國舊詩”專題研討
    “退向未來”
    ——20世紀中國舊詩的敘事與抒情(潘靜如)
    “詩者,荒寒之路” (郭文儀)
    二十世紀舊體詩的現代性要素思考(張芬)
    如何進入歷史(馮慶)
    隱微寫作的傳統 (李科)
    “退向現代”與文學轉型 (谷卿)


    紅學專題
    雪芹原筆費思量 
    ——從甲戌本《石頭記》“秋流到鼕盡”說起 (陳傳坤)
    論《紅樓夢》作者署名與版本校理之百年嬗變 (歐陽健)


    道家專題
    “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獻疑(張朋)
    華嚴宗師判攝老莊的思想理路(師瑞)
    反向格義,以西釋中
    ——嚴復道家經典詮釋學 (李智福)


    人文新論
    《周易》倫理的空間化構造 (甘祥滿、賀擁軍)
    僧安道壹的“古意書體”及書刊實踐
    ——入隋後的僧安道壹研究繫列之三 (張強)
    讀《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札記(王培軍)
    新詩用韻問題再考察
    ——以民國時期關於詩的用韻之爭為討論中心  (潘建偉)
    姓名制度
    ——文史研究的一把重要“鑰匙” (張雪松)
    史籍所見中古(漢—宋)宗廟禘祫年月校理 (馬清源)
    張燮《自鳴鐘銘》及其歷史意義 (劉濤)
    傳教士來華與明清歷法改革 (臧勇)


    學人述憶 
    三尺講臺的風采
    ——記北大中文繫的四位老師 (王景琳)
    大哉一誠天下動
    ——難忘南大哲學繫三年(翟奎鳳)
    既為經師,又為人師
    ——我所了解的李景林老師(張輝)


    著作介述
    《王船山體用思想研究》書評 (楊莉)


    論文摘要 
    CONTENTS 
    編後記 

    前言
    編後記
    《學衡》第三輯編校初竣,頓有釋然之感,卻不由得筆端踟躕起來。窗外曦光未明,冷月清寒,偶有車聲傳來,反而愈添岑寂之感,不禁寄想千裡之外大江奔騰,奮烈不止,必是廣挾涓流,乃濟滄溟。此亦猶如著文者沉潛往復,編刊者字斟句酌,心史縱橫,深文隱蔚,斯人斯志千古不磨。
    幸得北京大學魏常海先生之允,收錄他關於東方哲學學科思考的講稿。通過這篇娓娓道來的敘述,為我們揭開“東方哲學”作為一類概念、一門學問、一種學科在百餘年間的發展與現狀,感受到前輩學者在學術追求、學問興替和世事變遷中始終堅守的理想與意志。東方哲學”作為一門學科設置或有始終,但東方文化所締造的思想意識已經化作萬有,而無數的事例說明,學派、學科、學脈皆有興衰,但一個學者有沒有獨特思考之文、是否著下真知灼見之書、對本學科有無功業可尋、對學生是否履行培養之責,纔是對其終、嚴厲、真實的考評。
    本輯設有三個專題:“20世紀中國舊詩”專題、紅學專題和道家專題,但每一欄目內容都不作寬泛之論,好似編輯、作者與學界師友的會心之舉。

    編後記



    《學衡》第三輯編校初竣,頓有釋然之感,卻不由得筆端踟躕起來。窗外曦光未明,冷月清寒,偶有車聲傳來,反而愈添岑寂之感,不禁寄想千裡之外大江奔騰,奮烈不止,必是廣挾涓流,乃濟滄溟。此亦猶如著文者沉潛往復,編刊者字斟句酌,心史縱橫,深文隱蔚,斯人斯志千古不磨。
    幸得北京大學魏常海先生之允,收錄他關於東方哲學學科思考的講稿。通過這篇娓娓道來的敘述,為我們揭開“東方哲學”作為一類概念、一門學問、一種學科在百餘年間的發展與現狀,感受到前輩學者在學術追求、學問興替和世事變遷中始終堅守的理想與意志。東方哲學”作為一門學科設置或有始終,但東方文化所締造的思想意識已經化作萬有,而無數的事例說明,學派、學科、學脈皆有興衰,但一個學者有沒有獨特思考之文、是否著下真知灼見之書、對本學科有無功業可尋、對學生是否履行培養之責,纔是對其終、嚴厲、真實的考評。
    本輯設有三個專題:“20世紀中國舊詩”專題、紅學專題和道家專題,但每一欄目內容都不作寬泛之論,好似編輯、作者與學界師友的會心之舉。
    其一,20世紀是一個新文學崛起、舊文學“退出”的世紀。但是,這種“退出”更多的是意識形態上的、文學史權力上的,而非事實上的。20世紀的舊詩書寫,仍然有很多的內蘊值得發掘。潘靜如《“退向未來”——20中國舊詩的敘事與抒情》來自於一場學衡講座,意在展現舊詩被排斥在文學視野之外的意義:個人的,但又是非私人的,終以邊緣、隱微的姿態介入並健全了20世紀中國的文學史乃至思想史。參與討論的郭文儀、張芬、李科、馮慶、谷卿等學者有著不同的學術背景,從不同角度發明、補充、修正乃至質疑了原文的預設,值得仔細閱讀。
    當今的詩歌研究,越來越過於無趣,匠氣大於詩性。好在不全是這樣。本集還收入王培軍《讀〈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札記》,正是所謂“古道猶存”者。文章是札記體,遇事而發。或導窾批郤,發詩人選煉之微;或旁抽遠繹,見文學演進之跡。我們讀了,格外愉快而有收獲。個中趣味,隻能俟讀者自得之。潘建偉《新詩用韻問題再考察》聚焦的是新詩誕生後的“用韻”問題。這個問題在民國時期聚訟紛纭,相當多的詩人、批評家參與了進來。為什麼呢?這既與古典詩歌的傳統引力場相關,也與漢文字的特性相關,更與“新詩”早期的試驗性相關。一連串的問題呼嘯而來:韻與中國詩的關繫如何?韻與詩人情感的關繫如何?新韻與舊韻的關繫如何處理?國語與方言在“韻”上的歧趨如何安置?外文詩能給中國新詩在用韻上提供什麼借鋻?這些問題都得到了文章的綿密梳理。相信,這對於當今的新詩創作肯定會有啟發。
    詩有新舊,藝術亦然。古典藝術與現代藝術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在現代藝術世界,“標準”是一種奢望。“法書”或“法帖”這樣的存在物隻能求之於古典藝術世界。但假如我們單從“法書”“法貼”去想像古人的藝術世界乃至藝術精神,則大錯特錯。張強《僧安道壹的“古意書體”及書刊實踐》以僧安道壹的書刊美學繫統為窗口,向我們展示了曾經存在過的另一種美學趣味。僧安道壹是名垂青史的書刊大家,其崖刻石刊的真跡至今班班可見。文章對他的“古意書體”作了全面的剖析。為什麼他的“古意書體”實踐如此重要?這涉及到我們對“古典”的認知。在我們的認知中,“二王”那樣的性情書寫無疑代表了正宗或主流的書法美學。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遮蔽或壅遏。道壹以各種“裝飾手法”來進行自己的書刊實踐,就帶有了某種反抗或突破的意味。他的這些“裝飾”並非全是自己的“發明”,形制上多前有所承,理念上也與過去的“天書”言說相關。但其價值不容抹殺。道壹以其“神性書寫”試圖證明,文字與書寫本身不僅是傳達認讀之意的工具,也具有獨立的意義在其中。
    其二,傳統文學與文化幾乎無所不包。然而,既上得廟堂、黌舍,又下得阛阓、江湖的,也許首推以下這兩種學問:易學、紅學。它們自帶了“聚訟”體質。本期的兩篇紅學文章,都是對過去學術界“脂優程劣”一說的商榷。《雪芹原筆費思量》主要是從早期各類抄本的異文入手,考辨這些異文的來由,弄清楚了這些來由,便可推定曹雪芹的“原筆”。這是相當出色的工作,也許不能定讞,但卻是“脂優程劣”論者所不能無視的。《論〈紅樓夢〉作者署名與版本校理之百年嬗變》同樣是對“脂本”發起了挑戰,不過正像標題所昭示的,是以一百年來“作者署名”“版本校理”的嬗變為線索加以商榷、駁議的。文章細致分析了《紅樓夢》作者署名的變化,這既與特定時期的學術成果或“學術共識”相關,又與市場導向引起的打造“完本”《紅樓夢》行動相關,還與一些學者的趣味相關。且不談文章對程甲本優於脂本的論斷是否無可置疑,單單文章提出的這一點就耐人深思:程甲本作為“血脈貫通”的一百二十回足本,我們有什麼理由隻截取其後四十回來作為“脂本”的拼湊物呢?
    其三,“道家專題”部分收入三篇較為特別的文章,分別是關於儒家與道家、佛教與道家和西學與道家的具有比較視野的思考。《“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獻疑》是目前針對荀子“誤解”莊子問題研究的為充分的論述,荀子所謂“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常常被作為思想史、哲學史上的定論,但作者從天人概念、天人觀以及荀子自身的解蔽方法展開詳盡探討,表明荀子很大程度上錯誤解讀了莊子的思想;《華嚴宗師判攝老莊的思想理路》選取了華嚴宗慧苑、澄觀、宗密、德清等著名宗師對於老莊的評判,其中既可以看到中國佛學自身的思想特點,又能發現佛教進入中土後的變化,尤其是學派內部和異質性思想之間的踫撞;《反向格義,以西釋中——嚴復老莊解釋學發微》將老莊之學納入到更為廣闊的中西思想對比、影響的討論視域,通過嚴復這位在近代歷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著名翻譯家、思想家關於老莊的“新”解讀,看到中西文化互相遮撥、互相發明、相互對話的關繫與契機。以上三篇,各得其宜,言近旨遠,可謂思想發覆之佳作。此外,與思想交流、文明對話相關的文章,還有《張燮〈自鳴鐘銘〉及其歷史意義》《傳教士來華與明清歷法改革》兩篇。它們都涉及明清時傳教士和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前者鉤稽史料,展現一段特別的物質文化交流的歷史片段;後者呈現一段思想互動之驚心動魄的歷史過程,結合明清以來歷史,讀之令人掩卷深思,哀嘆連連。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學術被統合於經史之內,但無論是經學、經典研究,還是文史之學都應立足新的思考,都應有新的發現。《〈周易〉倫理的空間化構造》一文是現代化的經典思想詮釋,作者認為《易》卦六爻和《易傳》“天尊地卑,貴賤有位”等設定,預定了爻位陰陽的分別,而且初、二、三、四、五、上爻各有其特別的位置屬性和價值分判,於是在剛柔相推之下,卦爻之間的陰陽性質與爻位關繫通過承乘比應的形式而產生各種制衡和變化,使得固有的靜態的位置關繫和價值架構又多出種種復雜的、變化的動態結構,《周易》的空間形像因此具有了褶皺的形態。作者提出的“褶皺的倫理空間”是值得當代易學關注的概念和思考方向。《姓名制度:文史研究的一把重要“鑰匙”》一文不僅從姓氏,名、字,字派譜繫三個部分論述了姓名制度在歷史上的發展演變,作者還以其深湛的文史研究功底,揭示出姓名制度在長時段歷史發展中蘊含的豐富文化信息,指出利用姓名制度進行文史研究的應用和問題,因而該篇無論在姓名制度之學還是研究方法上,都具有閱讀價值和指導意義。《史籍所見中古(漢—宋)宗廟禘祫年月校理》在理清上述禘祫年月安排理論的基礎上,對史籍所見中古(主要指漢代至宋代)王朝宗廟禮制中的禘祫年月安排記載做出較為繫統的校理,體現出作者深厚的歷史研究功底;該文一方面梳理歷代正史禮志及禮官上奏等所涉及的禘祫年月安排,按時間順序排列,另一方面對相關記載做出校勘及解讀,內容清晰,考證詳備,對禮制研究而言誠非易事,具有很高學術價值。
    王景琳、翟奎鳳、張輝三位學者在本期分享了他們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讀書時的經歷,尤其是那些令人終身受益的教誨、終身難忘的老師和終生追求的人文理想。在《三尺講臺上的風采——記北大中文繫的四位老師》中,作者憶述親身經歷的周先慎、孫玉石、謝冕和樂黛雲四位教授,對他們的學問、授課、性格、品行等等做了十分生動的回憶,讀來意味無窮;《大哉一誠天下動——難忘南大哲學繫三年》寫的是作者在讀碩士研究生時期的經歷,富含同學之情、師生之誼、學校之愛,讓然感到歲月流淌著的是充滿真善美的歡樂頌歌,其實學校本來就應該如此,不是麼?《既為經師,更為人師——我所了解的李景林老師》主要是作者博士研究生的學習經歷,讓我們更為全面、貼近地認識了李景林老師。李老師在中國哲學界以“教化儒學”知名,從學校教育而言,教育感化自是其中之意,本期“學人述憶”所刊三篇文章,都是對自身教育經歷的深情追憶,都印證了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著作介述”收入一篇書評,是對田豐所著《王船山體用思想研究》的解讀。田書於2020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獲得多方好評。該書“詳人之略,發人未發”,對王船山思想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解讀,是近些年研究王船山思想和中國古代哲學的力作。
    後,本輯編輯出版過程中,得益學界許多師友、前輩學者的關照和幫助,尤其得到作者們的鼎力支持。出版過程漫長而繁瑣,編輯過程中我們又反復提出核對、修改和疑問,另外還有幾篇臨近付印時卻被撤下,這些都得到了作者的諒解。我們深表感謝!


    胡士潁  潘靜如
    2021年11月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