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大家讀大家:隱匿的大師(鐵凝文學藝術課)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評論與鋻賞
    【市場價】
    272-395
    【優惠價】
    170-247
    【作者】 中國鐵凝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評論與鋻賞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810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4788106
    叢書名:大家讀大家·第四輯

    作者:[中國]鐵凝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漫談文學閱讀和創作體驗,深切體會文學點亮人生幽暗的意蘊
    在鐵凝眼裡,“文學是燈,或許它的光亮並不耀眼,但即使燈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遠具備著打不倒的價值。”青少年時代閱讀中外名著的經歷,創作小說名篇《哦,香雪》《夜路》《玫瑰門》《笨花》《永遠有多遠》的過程,都是她真誠分享給讀者的文學與人生體驗。
    2.記述前輩的交往、熏陶和滋養,描畫他們為人處世行文做事的風範
    楊絳、孫犁、馬識途、徐光耀、大江健三郎、卜維勤、張德育,林風眠、豐子愷、汪曾祺、井上靖……鐵凝用一篇篇情真意切的美文,記述她與前輩的交往、名家對她藝術與人生的熏陶和滋養,描畫他們為人處世行文做事的風範,字裡行間娓娓道來一輩輩的堅守與一代代的傳承。
    3.用獨特的女性視角鋻賞名畫,與藝術大師獲得共情與共鳴
    勃魯蓋爾、弗美爾、庫爾貝、列賓、米勒、莫奈、雷諾阿、埃貢·席勒、夏加爾、霍珀、懷斯、德加、梵高、羅丹……這些歐美藝術家的繪畫名作,是鐵凝數十年反復鋻賞琢磨的對像。她不但注重細節,善於發現隱藏的真相,更用獨特的女性視角加以分析,令人啟發。
    4.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大家讀大家”第四輯作品之一:鐵凝、閻連科、格非、李洱、邱華棟,重量級作家陣容的文學鋻賞課
    “大家讀大家”是知名人文大家為大眾撰寫的一套介紹文化大家及經典名著的導讀性通識讀物。叢書第四輯收錄作品五部,鐵凝《隱匿的大師》、閻連科《作家們的作家》、格非《文明的邊界》、李洱《局內人的寫作》、邱華棟《大師創作的世界》,這是一套國內重量級作家陣容的文學鋻賞課,他們首度公開私人書單,學理與趣味兼備,知人與說文結合,“大家們”抽絲剝繭,與“大家”分享他們的閱讀心路、文學歷程。

     
    內容簡介

    《隱匿的大師》是鐵凝漫談文學與藝術的散文隨筆集,分為讀人、讀書、讀畫、讀世四輯。“讀人”述及作者與楊絳、孫犁、馬識途、徐光耀、大江健三郎等前輩的交往,情真意切;作者分享了林風眠、豐子愷、汪曾祺等名家對她藝術與人生的滋養,娓娓道來。“讀書”回顧鐵凝自身的創作經驗,涉及《哦,香雪》《笨花》《永遠有多遠》等小說名篇,同時也探討了作家的責任感、創作的驅動力等相關文學理念。“讀畫”既深情回憶了一批中國畫家,如張德育等對作者的藝術熏陶,又一針見血地評論了勃魯蓋爾、弗美爾、庫爾貝、列賓、米勒、莫奈、雷諾阿、埃貢·席勒、夏加爾、霍珀、懷斯的繪畫名作,鋻賞分析往往帶有獨特的女性視角,令人頗受啟發。“讀世”結集作者早年寫作的隨筆散文,從論人到論世,深具哲理性。閱讀這本《隱匿的大師》,讀者既可以與這些大師產生共情與共鳴,又能深切體會到文學與藝術點亮人生幽暗的意蘊。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鐵凝,著名作家,現任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197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玫瑰門》《大浴女》《笨花》,中短篇小說《哦,香雪》《第十二夜》《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對面》《永遠有多遠》《伊琳娜的禮帽》等一百餘篇、部,以及散文、隨筆等共四百餘萬字,結集出版小說、散文集五十餘種,部分作品已譯成英、俄、德、法、日、韓、西班牙、丹麥、挪威、越南、土耳其、泰等多國文字。
    主編簡介
    丁帆,1952年5月出生於江蘇蘇州。現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自1979年始,已發表論文、散文及論著近1000萬字。
    王堯,1960年4月出生於江蘇東臺。文學博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蘇州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曾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理論評論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

    目錄
    代序
    文學是燈——東西文學經典與我的文學經歷 1
    輯一?讀人
    沉澱的藝術和我的沉澱 3
    懷念孫犁先生 10
    護心之心 21
    心靈的黑白故事——遠看卜維勤先生和他的黑白版畫 26
    像剪紙一樣美艷明淨 34
    馬識途老的兩件事 36
    “何不就叫楊絳姐姐?”——我眼中的楊絳先生 39
    伊蕾和特卡喬夫兄弟 56
    相信生活,相信愛 63
    碧樹蒼生 68
    猜想井上靖的筆記本 76

    代序
    文學是燈——東西文學經典與我的文學經歷 1
    輯一?讀人
    沉澱的藝術和我的沉澱 3
    懷念孫犁先生 10
    護心之心 21
    心靈的黑白故事——遠看卜維勤先生和他的黑白版畫 26
    像剪紙一樣美艷明淨 34
    馬識途老的兩件事 36
    “何不就叫楊絳姐姐?”——我眼中的楊絳先生 39
    伊蕾和特卡喬夫兄弟 56
    相信生活,相信愛 63
    碧樹蒼生 68
    猜想井上靖的筆記本 76
    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86
    輯二?讀書
    從夢想出發 95
    無法逃避的好運 105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長篇小說 113
    理性繁榮之遊說——《繁榮的真諦》閱讀筆記 116
    書的等級 125
    “關繫”一詞在小說 132
    胡同在左,棉花地在右 145
    輯三?讀畫
    我看父親的畫 157
    懷念插圖 160
    韓熙載夜宴圖 165
    勃魯蓋爾與他的兩幅畫作 169
    稱金少婦 175
    為死者化妝 179
    蜻蜓 185
    麥田的守望者 196
    莫奈的顏色怎麼了 205
    包廂 209
    奧地利天纔 213
    我與鄉村 216
    隱匿的大師 222
    摩登原始人 224
    輯四?讀世
    我要執拗地做詩人 231
    散文河裡沒規矩 238
    被荒唐證實著的傳說 241
    皇帝與繪畫 245
    武強年畫 249
    德加眼中的芭蕾舞女 253
    想起阿爾那張床 259
    羅丹之約 264

    前言
    文學是燈——東西文學經典與我的文學經歷

    文學給我恩澤和“打擊”

    二十一世紀初年,有媒體問了我一個問題,讓我舉出青少年時期對自己影響深的兩本文學作品,前提是隻舉兩本。一本中國的,一本外國的。這提問有點苛刻,尤其對於寫作的人。這是一個誰都怕說自己不深刻的時代,如果我講實話,很可能不夠深刻;如果我講假話,列舉兩本深奧的書,可那些深奧的書在當時並沒有影響我——或者說沒有機會影響我。後我還是決定說實話。我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是我的少年時代,正值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個鄙視知識、限制閱讀的文化荒涼的時代。又因為出身的灰色,內心便總有某種緊張和自卑。我自幼喜歡寫日記,在那個年代緊張著自卑著也還堅持寫著,隻是那時的日記都是“懺悔體”了。我每天都在日記裡檢討自己所犯的錯誤,期盼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純粹的人。實在沒有錯誤,還會虛構一點寫下來—不知這是否可以算作我初的“文學訓練”。

    文學是燈——東西文學經典與我的文學經歷

    文學給我恩澤和“打擊”

    二十一世紀初年,有媒體問了我一個問題,讓我舉出青少年時期對自己影響深的兩本文學作品,前提是隻舉兩本。一本中國的,一本外國的。這提問有點苛刻,尤其對於寫作的人。這是一個誰都怕說自己不深刻的時代,如果我講實話,很可能不夠深刻;如果我講假話,列舉兩本深奧的書,可那些深奧的書在當時並沒有影響我——或者說沒有機會影響我。後我還是決定說實話。我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是我的少年時代,正值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個鄙視知識、限制閱讀的文化荒涼的時代。又因為出身的灰色,內心便總有某種緊張和自卑。我自幼喜歡寫日記,在那個年代緊張著自卑著也還堅持寫著,隻是那時的日記都是“懺悔體”了。我每天都在日記裡檢討自己所犯的錯誤,期盼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純粹的人。實在沒有錯誤,還會虛構一點寫下來—不知這是否可以算作我初的“文學訓練”。
    在那樣一個歷史時期,我們所能看到和聽到的文藝作品更多的是憤怒、仇恨以及對個體的不屑。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我讀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著藏起來的書,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記得扉頁上的題記是這樣兩句話:“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隻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沒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隻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這兩句話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動。一時間我覺得這麼偉大的作家都說連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況我這樣一個普通人呢。正是這兩句話震撼了我,讓我偷著把我自己解放了那麼一小點又肯定了那麼一小點,並生出一種既鬼祟又昂揚的豪情,一種衝動,想要為這個世界去做點什麼。所以我說,《約翰·克利斯朵夫》在文學史上或許不是一流的經典,但在那個特殊年代,它對我的精神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初次真正領略到文學的魅力,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處的幽暗之地,同時給了我身心的沉穩和力氣。另一本中國文學,我選擇了《聊齋志異》這部中國清代的短篇小說集。在那個沉默、獃板和壓抑的時代讀《聊齋》,覺得書中的那些狐狸,她們那麼活潑、聰慧、率真、勇敢而又嬌憨,那麼反常規。作者蒲松齡生活在同樣也很壓抑的清代,他卻有那麼神異、飛揚、趣味盎然的想像力,他的那些充滿人間情味的狐仙鬼怪實在是比人更像人。她們悲喜交加的纏綿故事,為我當時狹窄的灰色生活開啟了一個秘密的有趣味的,又不可與人言的空間。我要說,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學給我的恩澤和“打擊”。這“打擊”具有一種寶貴和難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暢。
    我的文學之夢也就此開始。一九七五年我高中畢業後,受了要當一個作家的狂想的支配,自願離開城市,來到被稱作華北大平原的鄉村當了四年農民,種了四年小麥和棉花。中國鄉村是我從學校到社會的個落腳點,到達鄉村之後接觸多的是和我年齡相差無幾的女孩子。每天勞動甚至整夜澆灌莊稼,我都和她們在一起。對我來說,初的勞動實在是艱苦的,我一方面豪邁地實踐著,又帶著一點自我憐惜的、做作的心情。所以,當我在日記裡寫到在村子裡的玉米地過十八歲生日,手上磨出了十二個血泡時,我有一種炫耀感。那日記的話外音仿佛在不停地說:你看我多肯喫苦啊,我手上都有十二個血泡了啊!我不僅在日記裡炫耀我的血泡,也在莊稼地裡向那些村裡的女孩子展覽。其中一個叫素英的捧住我的手,看著那些血泡,她忽然就哭了。她說這活兒本來就不該是你們來干的啊,這本來應該是我們干的活兒啊。她和我非親非故,她卻哭著,覺得她們手上有泡是應該的,而我們是不應該到鄉村來弄滿手血泡的。她捧著我的手,哭著說著一些樸素的話,沒有一點怨毒之心。我覺得正是這樣的鄉村少女把我的不自然的、不樸素的、炫耀的心撫平了,壓下去了。是她們接納了我,成全了我在鄉村,或者在生活中看待人生和生活的基本態度。
    歲月會磨損掉人的很多東西,生活是千變萬化的,一個作家要有能力打倒自己的過去,或者說不斷打倒自己,但是你同時也應該有勇氣站出來守住一些東西。三十多年已經過去,今天我生活在北京,我的手不會再磨出十二個血泡,也再不會有鄉村的女孩子捧著我的手站在玉米地裡痛哭。值得我懷戀的也不僅僅是那種原始、樸素的記憶,那些醇厚的活生生的感同身受卻成了我生活和文學永恆不變的底色。那裡有一種對人生深沉的體貼,有一種凜然的情義。我想,無論生活發生怎樣的變化,無論我們的筆下是如何嚴酷的故事,文學終還是應該有力量去呼喚人類積極的美德。正像大江健三郎先生的有些作品,在極度絕望中洋溢出希望。文學應該是有光亮的,如燈,照亮人性之美。

    文學點亮人生幽暗

    文學是燈。這樣說話在今天也許有點冒險。文學其實一直就不在社會生活的中心,特別是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但我仍然要說,我在文學和文化荒涼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愛上了文學,今天,當信息爆炸—也包括各種文化信息的爆炸再次把文學擠壓到一個稍顯尷尬的角落的時刻,我仍然不想放棄對文學的愛。讀喬爾·科特金的《全球城市史》,他談到要成為世界名城必須具備精神、政治、經濟三個方面的特質,那就是:神聖,安全,繁忙。毫無疑問,我們正在目睹世界很多大都市的繁忙。這裡所說的繁忙特指對財富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亞當·密所倡導的那樣。當時有人形容他的聲音在世界的耳朵裡響徹了好幾十年。但實現經濟大國的目標,並不意味著現代公民就一定出現。而一座城市的神聖,從廣義上也可以理解為高尚信仰的自覺,道德操守的約束,市民屬性的認同,以及廣博的人性關懷。
    我想一座城市如香檳泡沫般璀璨的燈火裡,一定有一盞應該屬於文學。文學是燈,或許它的光亮並不耀眼,但即使燈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遠具備著打不倒的價值。而人心的諸多幽暗之處,是需要文學去點亮的。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在閱讀中國和外國文學名著並不能公開的背景下,我以各種可能的方式陸續讀到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蒲寧、契訶夫、福樓拜、雨果、歌德、莎士比亞、狄更斯、奧斯丁、梅裡美、司湯達、卡夫卡、薩特、伯爾、海明威、阨普代克、川端康成等品貌各異的著作。雖然那時我從未去過他們的國度,但我必須說,他們用文學的光亮燭照著我的心,也照耀出我生活中那麼多豐富而微妙的顏色—有光纔有顏色。而中國唐代詩人李白、李賀的那些詩篇,他們的意境、情懷更是長久地浸潤著我的情感。從古至今,人世間一切好的文學之所以一直被需要著,原因之一是它們有本領傳達出一個民族有活力的呼吸,有能力表現出一個時代本質的情緒,它們能夠代表一個民族在自己的時代所能達到的的想像力。
    我青少年時期的文學營養,由於中國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若用喫東西來做比喻,不是你想喫什麼就有什麼,而是這兒有什麼你就喫什麼。正如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所說:“端給你的是啤酒,你就不要在杯子裡找咖啡。”但那時的我,畢竟還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地在“杯子”之外找到了“咖啡”,一些可以被稱作經典的文學。它們外表破舊、排名無序、缺乏被人導讀地來到我的眼前,我更是懷著對“偷來的東西”的興奮之情持續著混亂的閱讀。時至今日,當閱讀早就自由,而中國作家趁著國家改革、國門敞開,中國越來越融入世界的時代大背景,積極審視和研究各種文學思潮、自覺吸納和嘗試多種文體的實驗。當代東西方名著也源源不斷地撲面而來,即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仍然懷念過去的歲月裡對那些經典的接觸。那樣的閱讀帶給我的益處,是我不必預先接受評論家或媒體的論斷,以不帶偏見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有能被稱為經典的文學。其實若把文學簡單分為兩類,隻有好的和不好的。而所有好的文學,不論是從一個島、一座山、一個村子、一個小鎮,還是從一個人、一群人或者一座城市、一個國家出發,它都可以超越民族、地域、歷史、文化和時間而抵達人心。也因此,我對文學的本質基本持一種樂觀的認識。

    用謙遜照亮內心

    文學和寫作也使我知道,不論東方與東方之間還是東方與西方之間,不論我們的文化傳統有多少不同,我們的外表有多大差異,我們仍然有可能互相理解,並互相欣賞彼此間文化的差異。畢加索曾經坦言中國的木版年畫帶給他靈感,二十世紀法國的具像繪畫大師巴爾蒂斯是那樣鐘情於中國宋代畫家範寬。
    二〇〇六年秋天我在日本訪問時特別去了仙臺醫學院,魯迅先生曾經在那裡學習。和經濟繫的幾位教授聊天,我發現他們非常熱衷於談論魯迅,並為他感到自豪。他們談到他並不特別優秀的成績,他和籐野先生之間的別扭,畫解剖圖時隻求美觀,把一條血管畫到脖子外邊去了,還和老師爭辯的可愛的固執……他們沒有把他看作聖人,但是他們愛他。他們和仙臺市民自發地編演了一出《魯迅在仙臺》的話劇。這一切使我感到親切,我看到了一位經典作家和他的文學經典是怎樣長久地活在普通人心中,並給他們的身心帶來充實的歡樂。
    文學是燈,這說法真的有些冒險吧?但想到任何同創造有關的活動都有冒險的因素,我也就不打算改口了。我要認真對待的是,堅持寫作的難度,保持對人生和世界的驚異之情,以及對人類命脈永不疲倦的摸索,以自己的文學實踐去捍衛人類精神的健康和心靈真正的高貴。我知道這是極不容易的。幾年前我曾經從一個外行的角度寫過一本談論畫家和繪畫的小書《遙遠的完美》,在書的後記中我寫道,幾十年的文學實踐使我感受到繪畫和文學之間的巨大差異:在作家筆下無法發生的事情,在好畫家的筆下,什麼都有可能發生。我又感受到藝術和文學之間的相似:在本質上它們共同的不安和寂寞,在它們的後臺上永遠有著數不清的高難度的訓練,數不清的預演,數不清的或激昂或乏味的過程。然而完美距離我們始終是陌生而又遙遠的,因為陌生,纔格外想要親近;因為遙遠,纔格外想要追尋。我看到在文學和藝術發展史上從來就沒有從天而降的纔子或纔女。當我們認真凝視那些好作家、好畫家的歷史,就會發現無一人逃脫過前人的影響。那些大家的出眾不在於輕蔑前人,而在於響亮繼承之後適時地果斷放棄,並使自己能夠不斷爆發出創新的能力。這是辛酸的,但是有歡樂;這是“絕情”的,卻孕育著新生。於是我在敬佩他們的同時,也不斷想起謙遜這種美德。當我們固執地指望用文學去點亮人生的幽暗之處時,有時我會想到,也許我們應該首先用謙遜把自己的內心照亮。
    面對由遠而近的那些東西方文學經典和我們自己的文學實踐,要做到真正的謙遜是不容易的,它有可能讓我們接近那遙遠的完美。但真正的抵達卻仍然是難以抵達。我對此深信不疑。

    在線試讀
    從夢想出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二十年前,我寫過一個名叫《哦,香雪》的短篇小說,香雪是小說的主人公,一個生活在中國北方深山裡的女孩子。
    一九八五年吧,在紐約一次同美國作家的座談會上,有一位美國青年要我講一講香雪的故事,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因為在我內心深處,覺得一個美國青年是無法懂得中國貧窮的山溝裡一個女孩子的世界的。但是那位美國人把持著話筒再三地要求我,以至於那要求變成了請求。身邊我們那位讀過《哦,香雪》的美國翻譯也竭力攛掇著我,表示他定能把我的故事譯得精彩。我於是用三言兩語講述了小說梗概,我說這是一個關於女孩子和火車的故事,我寫一群從未出過大山的女孩子,每天晚上是怎樣像等待情人一樣地等待在她們村口隻停一分鐘的一列火車。出乎我的意料,在場的人們理解了這小說。他們告訴我,因為你表達了一種人類的心靈能夠共同感受到的東西。也許這是真實的,也許這和我們今天探討的話題有一點關繫。當我榮幸地接到這次大會的邀請時,當我得知會議的主題是“文學作品中的文明與暴力”時,不知為什麼我首先想到了香雪這個漸漸遠離我們的少女。那麼,就讓我從她開始,進行我們的討論。

    從夢想出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二十年前,我寫過一個名叫《哦,香雪》的短篇小說,香雪是小說的主人公,一個生活在中國北方深山裡的女孩子。
    一九八五年吧,在紐約一次同美國作家的座談會上,有一位美國青年要我講一講香雪的故事,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因為在我內心深處,覺得一個美國青年是無法懂得中國貧窮的山溝裡一個女孩子的世界的。但是那位美國人把持著話筒再三地要求我,以至於那要求變成了請求。身邊我們那位讀過《哦,香雪》的美國翻譯也竭力攛掇著我,表示他定能把我的故事譯得精彩。我於是用三言兩語講述了小說梗概,我說這是一個關於女孩子和火車的故事,我寫一群從未出過大山的女孩子,每天晚上是怎樣像等待情人一樣地等待在她們村口隻停一分鐘的一列火車。出乎我的意料,在場的人們理解了這小說。他們告訴我,因為你表達了一種人類的心靈能夠共同感受到的東西。也許這是真實的,也許這和我們今天探討的話題有一點關繫。當我榮幸地接到這次大會的邀請時,當我得知會議的主題是“文學作品中的文明與暴力”時,不知為什麼我首先想到了香雪這個漸漸遠離我們的少女。那麼,就讓我從她開始,進行我們的討論。
    二十年前我是一家文學雜志的小說編輯,工作之餘我在小說《哦,香雪》裡描述的那樣的山區農村有過短暫的生活。我記得那是一個晚秋,我從京原線(北京—太原)出發,乘火車在北京與河北省交界處的一個貧窮小村苟各莊下了車。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去,就看見了村口那個破敗的小學校:沒有玻璃、沒有窗紙的教室門窗大敞著,一群衣衫襤褸的小學生正在黃土院子裡做著手勢含混、動作隨意的課間操,幾隻黑豬白豬就在學生的隊伍裡穿行……土地的貧瘠和多而無用的石頭使這裡的百姓年復一年地在困頓中平靜地守著日子,沒有怨恨,沒有奢求,沒有發現他們四周那奇妙峻美的大山是多麼誘人,也沒有發現一隻雞和一斤掛面的價值區別—這裡無法耕種小麥,白面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於是就有了北京人乘一百公裡火車,攜帶掛面到這裡換雞的奇特交易:一斤掛面足能換得一隻肥雞了。這苟各莊的生活無疑是拮據寒酸的,滯重封閉的,求變的熱望似乎不在年老的一代身上,而是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裡、行動上。我在一個晚上發現房東的女兒伙同著幾個女伴梳洗打扮、更換衣裳。我以為她們是去看電影,問過之後纔知道她們從來沒有看過電影,現在她們是去看火車,她們是去看每晚七點鐘在村口停留一分鐘的一列火車。這一分鐘就是香雪們一天裡寶貴的文化生活了。為了這一分鐘,她們仔細地洗去勞動一天蒙在臉上的黃土,她們甚至還洗腳,並穿起本該過年纔拿出來的家做新鞋,也不顧火車到站已是夜色模糊。這使我有點心酸—那火車上的人,誰會留神車窗下邊這些深山少女的腳和鞋呢。然而這就是夢想的開始,這就是希冀的起點。火車帶來了外邊的一切新奇,對少女來說,它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那是山外和山裡空氣的對流,經濟的活泛,物資的流通,時裝的變遷,乃至愛情的幻想……都因這火車的停留而變成可以觸摸的具體。她們會為了一個年輕列車員而喫醋、而不和的,她們會為沒有看清車上某個女人頭上的新型發卡而遺憾的。在這時,少女和火車是互相觀望的,少女像企盼戀人一樣地注視無比雄壯的火車,火車也會借了這一分鐘欣賞窗外的風景—或許這風景裡也包括了女孩子們。火車上的人們永遠注意不到這些女孩子那刻意的打扮,那洗淨的腳和新換的鞋,可她們對火車仍然一往情深。於是就有了女主角香雪用一籃子雞蛋換來火車上乘客一隻鉛筆盒的“驚險”。為了這件帶有磁鐵開關的、樣式新穎的、被香雪艷羨不已的文具,她冒險跳上火車去做交易,交易成功,火車也開動了,從未出過家門的香雪被載到下一站。香雪從火車上下來,懷抱鉛筆盒,在黑夜的山風裡獨自沿著鐵軌,勇敢地行走三十華裡回到她的村子。
    以香雪的眼光,火車和鉛筆盒就是文明和文化的像征,當火車衝進深山的同時也衝進了香雪的心,不由分說地打破了她那小小的透明的心境。而她那懷抱鉛筆盒的三十華裡夜路便也可以看作是初次向著外界文明進軍的行動了。這樣的解釋雖說淺陋,到底也還是不錯的。但作為寫作者的我,總覺得事情並不是這樣簡單。火車不由分說地帶來了洋溢著工業文明氣味的物質信息,還帶來了什麼呢?二十年之後,香雪的小村苟各莊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遊風景區野三坡的一部分了,火車和鐵路終於讓更多的人發現這裡原本有著珍禽異獸出沒的原始森林,有著可與非洲白蟻媲美的成堆的紅蟻,有著氣勢磅礡的百裡大峽谷,有著清澈明麗的拒馬河,從前那些無用的石頭們在今天也變成了可以欣賞的風景。而從前的香雪們也早就不像等待情人一樣地等待火車,她們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務員、導遊,有的則成為家庭旅館的女店主。
    她們的眼光從容自信,她們的衣著干淨時新,她們的談吐不再那麼畏縮,她們懂得了價值,她們說:“是啊,現在我們富了,這都是旅遊業對我們的衝擊啊。”而僅僅在幾年前,她們還把旅遊說成“流油”—“真是一樁流油的事哩”,那幾年她們這樣告訴我。在這些富裕起來的村莊裡,也就漸漸出現了相互比賽著快速發財的景像,畢竟錢要來得快,日子纔有意思啊。就有了坑騙遊客的事情,就有了出售偽劣商品的事情,也有個別的女性,因了懶和虛榮,自願或不自願地出賣自己的身體……在這時,倘若我們跳出香雪當年仰望火車時的一片深情,我們是火車上的一名乘客或者我們就是火車,也許我們會發現火車其實也是一種暴力。什麼是暴力?暴力在很多時候可以有很多種解釋,把它限制在我這篇發言裡,相對於我前邊描述過的農耕文明景像,暴力就是一種強制的不由分說的力量。雄壯的火車面對封閉的山谷,是有著產生暴力的資格的,它與生俱來一種不由分說的力量。雖然它的暴力意味是間接的,不像它所攜帶的文明那麼確鑿和體面,並且它帶給我們的積極的驚異永遠大於其後產生的消極效果。在這裡,我想舉出另一篇小說使我們的話題繼續。
    在我生活的省份河北,有位名叫水土的年輕作家寫過一個短篇小說《村裡有臺拖拉機》。這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那時中國的鄉村普遍地貧窮和落後。一個偏僻小村裡一對青梅竹馬的男女中學生,原本一直是相互愛慕的,他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必然是對方的妻子或丈夫。這時一臺拖拉機出現了。在這個從來沒有見過機器的村莊裡,它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當被告之這個巨大的“鐵的牛”那神奇的功能之後,人們驚愕,人們慨嘆,人們狂歡,人們奔走相告不能自已,人們拆了馬棚為拖拉機造屋,生怕委屈了這生活中的新皇帝—假如拖拉機開口說話要求村人抬著它在村中觀光一圈,人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將它抬上肩頭的。拖拉機也因此成為媒人說媒時的重要優越條件:我們村可是有拖拉機的村啊。愛情也隨之起了驟變:女主人公被同班一個功課不好的名叫老安的男生強烈地吸引,因為老安被選中去學開拖拉機。這老安一直在無望地暗戀著女主人公,是拖拉機給了他得到幸福的機會。何止一個女主人公呢,整個村莊的女孩子都沸騰了,她們甚至連雪花膏的香味不以為然了,貪婪地去聞拖拉機柴油的氣味,這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絕不同於泥土和青草氣味的柴油,喚醒了她們的欲望。對於女主人公來說,釋放著柴油氣味的拖拉機本身就是愛情和幸福的化身,因為駕駛著拖拉機的是老安,她必然會連老安一同接受。這真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她背棄了青梅竹馬的男友,鄙視他優異的學習成績,放棄應該繼續的學業,因為在拖拉機的機房裡,她和老安過早地結出了愛情的果實。許多年之後念了大學、在城市有了穩定生活的男主人公回村時偶遇初戀的女友,也就是我們的女主人公,她已經變成一個邋遢、臃腫、有著一堆孩子的地道的農婦,而且生活既不富裕,也並不如意。當年那個拖拉機英雄老安沒有露面,讓男主人公刻骨銘心的那臺拖拉機也不見了。作者沒有告訴我們拖拉機的去向,讓讀者不安、讓讀者回味無窮的是女主人公在拖拉機出現以後的日子。拖拉機的確如村裡人初知道的那樣大大解放了生產力,它也是農業機械化在偏僻鄉村初的闖入者。但它實在不具備解放一切的能力,比方說它就沒有讓小說的女主人公真正得到精神上和生活上的解放。女主人公一廂情願對它的傾心,退一步看就顯得有些幼稚和蒙昧。她斷然輕視功課優秀的男友,因為她還來不及知道知識的力量,或者培根那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這時的拖拉機之於女主人公,說是文明,就不如說是一種粗暴吧。又因為這粗暴對人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力,便也帶出了一種別樣的心酸。這時我想,女主人公生活中那不自覺或者半自覺的困惑和尷尬,說是她個人的狀態,不如說是整個人類都面臨著的麻煩。如果說《哦,香雪》讓人看到的是辛酸裡的希望,《村裡有臺拖拉機》讓人感受到的就是希望之後的困惑。
    那麼,火車和拖拉機在進化著鄉村物質文明的同時,也扮演了暴力的角色。火車的到來,火車的“溫柔的暴力”使未經污染的深山少女的品質變得可疑;而拖拉機的出現則以勢不可擋的巨大威力碾碎了一對鄉村男女的愛情。沒有這些機械文明的入侵,貧苦的香雪們將永遠是清純透頂的可愛;後來嫁給了拖拉機手的姑娘也會在平靜的日子裡與她相愛的男人結婚。可我想說,這種看似文明的抵抗其實是含有不道德因素的,有一種與己無關的居高臨下的悲憫。貧窮和閉塞的生活裡可能誕生純淨的善意,可是貧窮和閉塞並不是文明的代名詞。誰有權力不讓香雪們走出大山富裕起來呢?誰有權力不許一個鄉村少女狂熱迷戀她從未見過的拖拉機呢?而當初她們跳上火車,她們對柴油氣味那天真而貪婪的吸吮,正體現了她們那壓抑不住的活力。對新生活的希望就埋藏在這樣或許是可笑的活力裡。也許人類都或多或少地滋生著這樣的可笑的活力,人類纔可能有不斷的夢想,而世界上好多重大的科學發明初無不基於科學家貌似可笑的夢想。比方當我們在這兒談論火車時,蒸汽機火車已經從中國全面退役,成為我們時代的一個背影;內燃機車、電氣機車也不再新鮮。就在今年,上海將出現中國列標志著國際領先技術的磁懸浮列車。在這個人類集體鐘情於速度的時代,那個仿佛不久前還被我們當成工業文明像征的蒸汽機車,轉瞬之間就突然成了古董。蒸汽,這種既柔軟又強大的物質,這個引發了次工業革命、啟動了近現代文明之旅的動力也就漸漸從
    “暴力”的位置上消失了。當它的實用功能衰弱之後,它那暖意盎然的懷舊的審美特質纔凸顯出來。生活在前進,科學技術在飛奔,人類的物質文明在過去二百年裡發生的變化遠遠超過了前五千年。一八九九年,一個名叫阿瑟·史密斯(明恩溥)的美國傳教士出版了《中國鄉村生活》一書,書中言及那個年代,即使中國鄉村中的士人,也有人堅持相信西方國家一年有一千天並且天上無論何時都掛著四個月亮。在今天,面對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不斷加深,我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我們的物質要求也一再地擴大,寫作者原本無話可說。我願意擁抱高科技帶給人類所有的進步和幸福,哪怕它天生一種不由分說的“暴力”色彩。但我還是要說,巨大的物質力量終並不是我們生存的全部依據,它從來都該是巨大精神力量的預示和陪襯。而這兩種力量會長久地糾纏在一起,互相依存難解難分,交替作戰滾動向前。作為一個寫作者,我更願意關注火車和拖拉機以後的乃至磁懸浮列車以後的人類的精神動向,怎樣阻擋人在物質引誘下發生的暴力—比方富裕起來的香雪的有些同鄉坑騙遊客之行為即是一種新的暴力。怎樣捕捉人類精神上那層次的夢想:喚醒這夢想或者表達這夢想,並且不回避我們諸多的焦灼與困惑。
    為什麼許多讀者會心疼和懷念香雪那樣的連什麼叫受騙都不知道的少女?為什麼處在信息時代的我們,還是那麼愛看電影裡慢跑的火車上發生的那些纏綿或者驚險?我不認為這僅僅是懷舊,我想說,當我們渴望精神發展的速度和心靈成長的速度能夠跟上科學發明的速度,有時候我們必須有放慢腳步回望從前的勇氣,有屏住呼吸回望心靈的能力。有位我尊敬的老作家說過:在女孩子們心中埋藏著人類原始的多種美德。我想,即使有一天磁懸浮列車也已變為我們生活中的背影,香雪們身上散發出來的人間溫暖和積極的美德,依然會是我們的夢。我們夢想著在物欲橫流的生存背景下用文學微弱的能力捍衛人類精神的健康和心靈的高貴。這夢想路途的長遠和艱難也就是文學得以存在的意義。同時這也是文學的魅力—夢想使我們不斷出發,而路上的歡樂一定比到達目的地之後的滿足更加結實。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