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古文名篇類鋻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評論與鋻賞
    【市場價】
    470-681
    【優惠價】
    294-426
    【作者】 中國劉建龍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評論與鋻賞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ISBN】978751173794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1737946
    作者:[中國]劉建龍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3月 

        
        
    "

    內容簡介

    “類鋻”,顧名思義,是分類鋻賞。本書即從正反對比、引古鋻今;一字立骨、瑣事凝神;巧編寓言、勸世諷君;寓言(性)傳記、妙揭時弊;情寄山水、物我交融;托名記遊、別寓懷抱;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因事生感、托事興諷;主客問答、獨抒憤懣;片言居要、提綱挈領;敘事鋪墊、議論點睛;引君入彀、縱騁宏論;金線串珠、形散神聚;白描狀物、生動傳神;層層推進、諫辭悟君以及喻像重重、聯翩而至等十六個類型對中華古典散文進行細致的分析鋻賞

    作者簡介

    劉建龍 豫東人,高考改革後首屆大學生。曾先後於河南大學、西南師範大學讀本科及研究生,主攻唐詩宋詞。1986年來鄭州大學教書至今。生性淡泊,不喜交遊。每每獨往獨來,而非“天馬行空”;常處“燈火闌珊”,隻為養心守靜。學淺纔疏,寡德乏能,卻自命非凡,而心雄萬夫。每自比於曹雪芹、吳敬梓,竊謂握靈蛇之珠、抱荊山之玉;實則不過坎蛙坐井、夜郎自大而已。生兒育女婦人事,著書作文書生責;經過20年之憋鼓,終於憋鼓出拙著《古文類鋻》《詩詞類鋻》,不望揚名,隻為塞責。

    目錄
    目錄

    講正反對比引古鋻今
    李斯《諫逐客書》
    賈誼《過秦論》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韓愈《師說》
    韓愈《原毀》
    歐陽修《朋黨論》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蘇洵《六國論》
    黃宗羲《原君》

    第二講一字立骨瑣事凝神

    目錄


     


    講正反對比引古鋻今


    李斯《諫逐客書》


    賈誼《過秦論》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韓愈《師說》


    韓愈《原毀》


    歐陽修《朋黨論》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蘇洵《六國論》


    黃宗羲《原君》


     


    第二講一字立骨瑣事凝神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李密《陳情表》


    劉禹錫《陋室銘》



    歐陽修《醉翁亭記》


    《孟子 賢者與民同憂樂》


    蘇軾《留侯論》


    宋濂《秦士錄》


    方孝孺《深慮論》


    袁宏道《徐文長傳》


     


    第三講巧編寓言勸世諷君


    《戰國策 季梁諫魏王攻邯鄲》


    《戰國策 江乙對荊宣王》


    《戰國策 不死之藥》


    《韓非子 狗猛酒酸》


    《韓非子 郢書燕說》


    《莊子 曹商使秦》


    《說苑 追女失妻》




    劉基《希世奇珍》


     


    第四講寓言(性)傳記妙揭時弊


    《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劉基《賣柑者言》


     


    第五講情寄山水物我交融





    袁宏道《滿井遊記》


    姚鼐《登泰山記》


     


    第六講托名記遊別寓懷抱


    結《菊圃記》


    結《右溪記》


    範仲淹《嶽陽樓記》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蘇軾《石鐘山記》


    曾鞏《墨池記》


    龔自珍《病梅館記》


     


    第七講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韓愈《馬說》


    周敦頤《愛蓮說》


    鄭燮《題叢蘭棘刺圖》


    梅曾亮《觀魚》


    劉大魁《騾說》


     


    第八講因事生感托事興諷


    《戰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


    劉子翚《試梁道士筆》


    林景熙《蜃說》


    歸有光《甌喻》


     


    第九講主客問答獨抒憤懣


    屈原《漁父》


    東方朔《答客難》


    韓愈《進學解》


    蘇軾《前赤壁賦》


     


    第十講片言居要提綱挈領


    《孟子 舍生取義》


    《孟子 生於憂患》


    《孟子 天時不如地利》


    《禮記 教學相長》


    司馬遷《發憤著書》


    韓愈《不平則鳴》


    歐陽修《詩窮而後工》


    李贄《贊劉諧》


     


    第十一講敘事鋪墊議論點睛


    《禮記 苛政猛於虎》


    《呂氏春秋 去私》



    歐陽修《熟能生巧》


    王安石《神童不神》


    蘇軾《日喻》


    劉基《溷墮同享》


    侯方域《馬伶傳》


     


    第十二講引君入彀縱騁宏論


    《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章》


    《孟子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


     


    第十三講金線串珠形散神聚


    《左傳 鄭伯克段於鄢》


    《孟子 寡人之於國也》


    韓愈《張中丞傳後序》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歸有光《項脊軒志》


    宗臣《報劉一丈書》


    方苞《獄中雜記》


     


    第十四講白描狀物生動傳神


    陶淵明《桃花源記》


    吳均思書》



    王維《山中與裴秀纔迪書》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歸有光《寒花葬志》


    張岱《湖心亭看雪》


     


    第十五講層層推進諫辭悟君


    《左傳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蹇叔哭師》


    《左傳 子魚論戰》


    《戰國策 觸龍說趙太後》


    《國語 邵公諫厲王彌謗》


    《晏子春秋 晏子使楚》


    《莊子 庖丁解牛》


    陳壽《草廬對》


     


    第十六講喻像重重聯翩而至


    《荀子 勸學》


    《莊子 逍遙遊》


    宋玉《對楚王問》

    在線試讀
    過 秦 論[1]賈誼

    秦孝公居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2]。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3]。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4],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5]。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6]。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7]。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8]。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9]。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10]。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11]。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12];齊明、周、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13];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14]。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15]。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16]。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17]。於是從散約解,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18];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19]。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20],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21]。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樸而鞭籉天下,威震四海[22]。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像郡[23]。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24]。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2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26]。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27]。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28]。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高,臨不測之淵以為固[29]。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30]。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裡,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31]。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32];纔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33];躡足行伍之間,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34];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合響應,贏糧而景從[35]。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過 秦 論[1]賈誼


     


    秦孝公居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2]。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3]。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4],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5]。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6]。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7]。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8]。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9]。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10]。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11]。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12];齊明、周、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13];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14]。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15]。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16]。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17]。於是從散約解,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18];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19]。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20],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21]。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樸而鞭籉天下,威震四海[22]。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像郡[23]。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24]。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2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26]。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27]。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28]。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高,臨不測之淵以為固[29]。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30]。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裡,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31]。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32];纔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33];躡足行伍之間,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34];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合響應,贏糧而景從[35]。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36]。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於鉤戟長鎩也[37];適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38];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39]。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40]。然後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41],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42]。


     


    注釋


     


    [1]關於作者與本篇:賈前200—前168年),西漢洛陽人。18歲以文纔顯名,20歲被召為博士,不久升為太中大夫。後因受周勃、灌嬰等人排擠,被貶為長沙王太傅,郁憤而死。《過秦論》:共分上中下三篇,此為上篇。文章探析秦王朝迅速滅亡的教訓,為當時統治者提供借鋻和參考。過:探究過失。


    [2]殽函之固:崤山和函谷關的險要地勢。殽:通“崤”,崤山,在今河南洛寧西北。雍州:我國古代九州之一,在今陝西、甘肅以及青海的部分地區。窺:暗中察看,伺機奪取。


    [3]包舉:像包東西一樣全部拿走。囊括:像用口袋兜裝那樣全部裝起。八荒:八方之地。


    [4]商君:即商鞅。佐:輔佐。務:致力,努力從事。連衡:即連橫(“衡”通“橫”),戰國時外交鬥爭的一種策略,由張儀提出,指秦國與六國之間東西方向的聯合陣線。張儀以此瓦解破壞了“合縱”陣線,使秦對六國得以各個擊破。


    [5]拱手:兩手交叉平放胸前,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西河之外:魏國領土,在今陝西大荔、宜川一帶。


    [6]沒:通“歿”,死亡。惠文、武、昭襄:指秦惠文前337—前311年在位)、秦武前311—前307年在位)、秦昭襄前307—前251年在位)。因遺策:遵循遺留下來的策略。


    [7]弱秦:削弱秦國。


    [8]合從締交:采用合縱的策略締結盟約。從:通“縱”。


    [9]孟嘗:即孟嘗君田文,戰國時齊國公子,齊緡王時任齊相,門下有食客數千人。平原:即平原君趙勝,趙惠文王弟,任齊相,有食客數千。春申:即春申君黃歇,戰國時楚國公子,楚考烈王時任令尹,有食客三千。信陵:即信陵君無忌,戰國時魏國公子,魏安釐(xī)王異母弟,有食客三千。


    [10]愛人:愛惜、重視人纔。


    [11]約從離衡:締結為合縱,瓦解秦國的連橫策略。兼:兼有,聚合。韓、魏、燕、楚、齊、趙:當時東方六大強國,通稱山東六國。宋、衛、中山:是夾在六大國之間的三個小國家。


    [12]寧越:趙國人。徐尚:宋國人。蘇秦:東周洛陽人,合縱策略的提出者。杜赫:東周人。之屬:這些人。下文的“之徒”“之倫”亦有此意。


    [13]齊明:東周的臣子,後曾出仕於秦、楚、韓等國。周:東周的公子,曾仕於齊。陳軫(zhěn):楚國人,仕於楚。召滑:楚國大臣。樓緩:魏國人,魏文侯弟,曾任魏國國相。翟景:魏國大臣。蘇厲:蘇秦之弟,仕於齊。樂毅:中山國人,先為齊臣,後為燕昭王亞卿,後又為趙將。


    [14]吳起:衛國人,先為魏將,後為楚相。孫臏:孫武後代,齊國大將,著有《孫臏兵法》。帶佗(tuó):楚國將領。倪良:當時知名的兵家。王廖:齊國將領。田忌:齊國將領。趙奢:趙國將領。制其兵:統帥各國軍隊。


    [15]叩關而攻秦:秦惠文王二十前318年),以楚懷王為合縱長率山東五國(因齊國未趕上)而攻打秦國。叩關:攻打函谷關。


    [16]延:迎接。逡(qūn)巡:心存顧慮而徘徊不進的樣子。


    [17]亡矢遺鏃:浪費箭支,損失箭頭。


    [18]追亡逐北:追趕失敗逃跑的敵人。亡:失敗。


    [19]孝文王:昭襄王之子,即位後三天死去。莊襄王:孝文王之子,即位後不足三年而死。


    [20]始皇:秦始前246年即位,稱秦王前221年消滅六國,統一天下。奮:發揚。六世:指上文所述的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六代。餘烈:餘業,流傳下來的功業。


    [21]振長策而御宇內:揮動長長的馬鞭駕馭天下。振:揮動。策:馬鞭。二周:西周和東周。


    [22]履至尊句:登上帝位控制天下。履:登。至尊:帝位。六合:古人以天地四方為六合,此代指天下。敲樸:古代的刑具,即打人的棍棒:短的為敲,長的為樸。鞭籉:鞭打,引申為奴役。


    [23]百越:又叫百粵。古代越族散居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一帶地區,部落很多,統稱百越。


    [24]俛首繫頸二句:低下頭用繩索拴住脖子,把自身性命交給始皇手下的官吏(表示投降,聽候處理)。


    [25]蒙恬:秦代著名將領。秦始皇三十三前214年),命蒙恬率30萬大軍,北逐匈奴,攻占河南(今內蒙古河套地區)。修築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藩籬:籬笆,代指長城。


    [26]胡人不敢二句:匈奴人不敢來犯邊,六國人不敢雪仇恥。


    [27]焚百家之言:燒毀諸子百家的著作,指秦始皇三十四前213年)的焚書坑儒。愚黔首:使百姓愚昧無知。


    [28]隳(huī):毀壞。銷鋒鏑:熔化銷毀武器和箭頭。


    [29]踐華為城:沿華山修起城牆。因河為池:憑借黃河作為護城河。億丈之高:指華山。不測之淵:指黃河。


    [30]勁弩:強有力的弓。信臣精卒:可靠的將領,精良的兵士。誰何:指盤問過往行人:是誰?干什麼?


    [31]關中:指函谷關以西的秦國故地。金城:比喻城池如金屬鑄就,堅不可摧。子孫帝王:子孫們稱王稱帝。


    [32]殊俗:不同風俗的邊遠地區。甕牖繩樞:用破甕作窗戶,用繩索綁門軸,意謂家境極其貧寒。氓隸:種田的下賤人。遷徙之徒:被抓的壯丁、征夫。


    [33]中人:普通人。仲尼:孔子,字仲尼。墨翟(dī):墨子,名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陶朱:陶朱公。越國大夫範蠡助勾踐滅吳之後,辭官至齊國陶地(今山東定陶西北),經商致富,自號陶朱公。後來陶朱便成了富翁的代名詞。猗(yī)頓:戰國時的大商人,靠經營鹽業而致巨富。


    [34]躡足:混跡。崛起:突起。阡陌:田間小路,引申為田野。罷散:疲憊散亂。罷(pí):通“疲”。


    [35]揭:高舉。贏糧而景從:攜帶著干糧像影子一樣跟隨。景:通“影”。


    [36]自若:像從前一樣。


    [37]棘矜:指各種拼湊而成的武器。鉏:通“鋤”。耰(yōu):鋤柄。棘:帶刺兒的木棒。矜:矛柄。(xiān):鋒利。鉤戟:古代兵器名,是尖端帶鉤的戟。鎩(shā):古代兵器名,即長矛。


    [38]適戍之眾:被征抓去戍守邊疆的民眾。抗:匹敵,對等。


    [39]度長絜大:比比長短,量量大小。絜:量粗細。同年而語:相提並論。


    [40]致萬乘之權:贏得帝王的尊貴。招八州而朝同列:攻舉了天下而使同等的諸侯來朝拜。招:舉,攻下。八州:指六國土地。古時分全國為九州,秦居雍州,其餘尚有八州。


    [41]七廟:天子的宗廟,古代天子的宗廟中祭祀七代祖先,故稱七廟。此指秦王朝宗廟。


    [42]仁義不施二句:不實行仁義政治,進攻防守的形勢轉化了。


     


    鋻賞評析


     


    這是一篇著名的史論,內容包括三部分:開篇至“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敘寫秦國七君(秦孝公、惠文、武、昭襄以及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逐步發展強大、終成帝王之業的歷史進程;第二部分即五、六自然段,重在敘述秦王統一後的倒行逆施及其迅速滅亡的歷史進程;第三部分即篇末一段,通過議論而點破主旨,揭示歷史教訓,警戒當時以及後世的統治者。


    寫法上,前兩部分為敘事,結尾部分為議論。敘事為其後的議論做了鋪墊,議論則有點睛之妙,升華了主題思想。


    文章的突出特點是借助於誇張渲染構成層層對比,以凸顯主旨。


    譬如在惠文、武、昭襄發展強大進程的描寫中,作者先極力誇飾戰國四公子的尊賢重士、寬厚愛人以及山東六國的兵強馬壯、謀士之廣、武將之眾等,以對比反襯當時秦國國力的強盛及其“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的治國策略的正確性,也隱隱地顯示出仁義政治的強大效應——暗應著篇末的點睛之筆。


    又如,在秦王朝急遽滅亡的敘寫中,作者一方面極力誇飾秦始皇倒行逆施的暴政及其不可一世的心理,一方面又用壓抑的筆觸極力述說陳涉的渺小與卑微,在鮮明的對比中,不僅突出了表面強大的秦王朝的不堪一擊,也隱隱傳達出背離仁義而實行暴政是秦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再次照應了篇末主旨。


    於是,作者末段的議論,在將陳涉與六國的地位、武器、兵力、謀略、用兵等方面作了對比之後,便自然地揭破主旨:“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可謂畫龍點睛,水到渠成,深刻有力,發人深省。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