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詩歌研究史 .先秦卷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評論與鋻賞
    【市場價】
    382-553
    【優惠價】
    239-346
    【作者】 左東嶺主編,李炳海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評論與鋻賞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581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20158119
    作者:左東嶺主編,李炳海著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7月 

        
        
    "

    內容簡介

    《中國詩歌研究史·先秦卷》立足於新世紀,全面梳理了20世紀先秦詩歌研究的特征和成就。全書分為五個部分:部分考察了20世紀前二十年章太炎、劉師培、王國維對《詩經》和楚辭的研究;第二部分,考察了20世紀20年代梁啟超、胡適、《古史辨》、俞平伯、劉大白、遊國恩等對《詩經》和楚辭的研究;第三部分,考察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姜亮夫、聞一多、劉永濟等對《詩經》和楚辭的研究;第四部分,考察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詩經》和楚辭研究的特征和主要成就;第五部分,考察了20世紀後二十年《詩經》和楚辭研究的特征和主要成就。該書比較全面地反思了20世紀各個時期先秦詩歌研究的成就和局限,對於當下的先秦詩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鋻意義。


    “中國詩歌研究史”叢書是由首都師範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左東嶺主編,由李炳海、趙敏俐、錢志熙、吳相洲、王培友、查洪德、左東嶺、王小舒、梁庭望等學者共同撰寫的學術史著作,共9卷,繫統地反思了20世紀各個時期中國先秦詩歌研究、漢代詩歌研究、魏晉南北朝詩歌研究、隋唐五代詩歌研究、宋代詩歌研詩歌研究、明代詩歌研究、清代詩歌研究、少數民族詩歌研究的理論方法、學術貢獻和經驗教訓。叢書不僅繫統地總結了20世紀中國詩歌研究的優劣得失,而且指出了未來中國詩歌研究的新的增長點,是一部具有重要參考借鋻價值的學術史著作。“中國詩歌研究史”叢書是*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點項目成果,與已出版的“中國詩歌通史”叢書(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成果,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和即將出版的“中國詩歌研究資料彙編”叢書(*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重點項目)相輔相成。

    作者簡介

    李炳海(1946—),吉林龍井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先秦兩漢文學研究。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遺產》《文藝研究》《民族文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過《中國詩歌通史:先秦卷》《道家與道家文學》《周代文藝思想概觀》等重要著作。 

    目錄
    目錄
    20世紀先秦詩歌研究綜論
    章20世紀前二十年:舊學新知交織的治詩階段
    節20世紀前二十年治詩的格局及走勢
    第二節章太炎:古文經學治詩的歷史終結
    第三節劉師培:貫通經史子集的詩學新兆
    第四節王國維:開創現代治詩理論的先驅
    第二章20世紀20年代:現代治詩範式確立之際的
    奔突探索
    節後經學初期:治詩的總體樣態及走勢
    第二節梁啟超、胡適:開創說詩新風的
    學府導師
    第三節《古史辨》:一個學術交流平臺的搭建
    第四節俞平伯、劉大白:現代治詩範式的雛型

    目錄


    20世紀先秦詩歌研究綜論


    20世紀前二十年:舊學新知交織的治詩階段


    節20世紀前二十年治詩的格局及走勢


    第二節章太炎:古文經學治詩的歷史終結


    第三節劉師培:貫通經史子集的詩學新兆


    第四節王國維:開創現代治詩理論的先驅


    第二章20世紀20年代:現代治詩範式確立之際的


    奔突探索


    節後經學初期:治詩的總體樣態及走勢


    第二節梁啟超、胡適:開創說詩新風的


    學府導師


    第三節《古史辨》:一個學術交流平臺的搭建


    第四節俞平伯、劉大白:現代治詩範式的雛型


    第五節遊國恩:醇正儒雅型現代


    治騷範式的確立


    第三章20世紀三四十年代:現代治詩範式的確立


    節多個流派並存和40年代的轉向


    第二節姜亮夫:宏通博放的治騷風格


    第三節聞一多:剖石取玉、龍頷探珠式的


    治詩歷程


    第四節劉永濟:《屈賦通箋》的律宗法門


    第四章20世紀五六十年代:社會學治詩的定型期


    節粗糙與精細:社會學治詩的兩種樣態


    第二節訓詁考據與文獻整理:繞行於社會學的


    治詩理路


    第三節神話詩學:社會學治詩的旁枝別流


    第五章20世紀後二十年:先秦詩歌研究的復興


    節魚龍曼延:學術大潮中的浮遊與沉潛


    第二節集大成之作:先秦詩歌研究的歷史總結


    第三節標志性成果:治詩解騷的創新型精品


     

    在線試讀
    20世紀前二十年:舊學新知交織的治詩階段
    第四節 王國維:開創現代治詩理論的先驅
    在20世紀先秦詩歌研究史上,王國維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的研究成果成為一座高聳入雲的界碑,標示著一個新的學術世紀的真正開始。
    王國維和章太炎、劉師培基本處於同一歷史階段。王國維和章太炎、劉師培一樣,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可是,他沒有章、劉兩人那種經學傳承的負荷,而是在傳統經學之外另闢蹊徑,有充分的學術自由,有廣闊的學術空間。章、劉二人皆能放眼世界,研治先秦詩歌時對近代西方理論時有借鋻;王國維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把握,在深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過章、劉及同時代其他學者,對西方理論的運用已經達到駕輕就熟的程度。章太炎對金文的態度極為謹慎,對甲骨文則持排斥態度。劉師培在這方面也顯得疏遠、冷淡。王國維卻對甲骨文和金文有精深的造詣,並且運用起來得心應手。諸種因素使王國維成為那個時代的學術巨擘,在先秦詩歌研究領域取得全方位的突破,從學術理念到治學路數,都開創風氣之先,是現代詩歌研究的前驅和奠基人。
    一、以近代的西方理論觀照《詩》《騷》
    王國維早期的學術論著,多是取外來觀念與中國古代固有的材料相互印證。對於先秦詩歌的研究,他是以近代的西方理論觀照《詩經》和《楚辭》。這方面的成果主要反映在《文學小言》《文學小言》初刊於《教育世界》1906年第23期,總第139號。和《屈子文學之精神》《屈子文學之精神》初刊於《教育世界》1906年第24期,總第140號。兩文中,這兩篇論文寫作、刊發的時間前後相次,在具體內容上也相互關聯。
    《文學小言》是王國維觀照文學的綱領,主要觀點取自叔本華和康德。文中首先提出作為批判對像的三種文學,即物質功利的的文學,追求名聲的文繡文學,沒有創造性的模仿文學。在這樣一個理論框架之下,對屈原給予極高的評價: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於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無文學之天纔,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六)
    天纔者,或數十年而一出,或數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之以學問,助之以德性,始能產真正之大文學。此屈子、淵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曠世而不一遇也。(七)

    • 20世紀前二十年:舊學新知交織的治詩階段


    第四節 王國維:開創現代治詩理論的先驅


    在20世紀先秦詩歌研究史上,王國維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的研究成果成為一座高聳入雲的界碑,標示著一個新的學術世紀的真正開始。


    王國維和章太炎、劉師培基本處於同一歷史階段。王國維和章太炎、劉師培一樣,具有深厚的國學功底,可是,他沒有章、劉兩人那種經學傳承的負荷,而是在傳統經學之外另闢蹊徑,有充分的學術自由,有廣闊的學術空間。章、劉二人皆能放眼世界,研治先秦詩歌時對近代西方理論時有借鋻;王國維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把握,在深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過章、劉及同時代其他學者,對西方理論的運用已經達到駕輕就熟的程度。章太炎對金文的態度極為謹慎,對甲骨文則持排斥態度。劉師培在這方面也顯得疏遠、冷淡。王國維卻對甲骨文和金文有精深的造詣,並且運用起來得心應手。諸種因素使王國維成為那個時代的學術巨擘,在先秦詩歌研究領域取得全方位的突破,從學術理念到治學路數,都開創風氣之先,是現代詩歌研究的前驅和奠基人。


    一、以近代的西方理論觀照《詩》《騷》


    王國維早期的學術論著,多是取外來觀念與中國古代固有的材料相互印證。對於先秦詩歌的研究,他是以近代的西方理論觀照《詩經》和《楚辭》。這方面的成果主要反映在《文學小言》《文學小言》初刊於《教育世界》1906年第23期,總第139號。和《屈子文學之精神》《屈子文學之精神》初刊於《教育世界》1906年第24期,總第140號。兩文中,這兩篇論文寫作、刊發的時間前後相次,在具體內容上也相互關聯。


    《文學小言》是王國維觀照文學的綱領,主要觀點取自叔本華和康德。文中首先提出作為批判對像的三種文學,即物質功利的的文學,追求名聲的文繡文學,沒有創造性的模仿文學。在這樣一個理論框架之下,對屈原給予極高的評價: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於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無文學之天纔,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六)


    天纔者,或數十年而一出,或數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之以學問,助之以德性,始能產真正之大文學。此屈子、淵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曠世而不一遇也。(七)


    屈子,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者也。宋玉、景差,感屈子之所感,而言其所言;然親見屈子之境遇,與屈子之人格,故其所言,亦殆與言自己之言無異。賈誼、劉向,其遇略與屈子同,而纔則遜矣。王叔師以下,但襲其貌,而無其情以濟之。此後人之所以不復為楚人之詞者也。(十)王國維:《靜庵文集》,遼寧教育出版,1997年版,第168—169頁。王國維推崇中國古代四位作家,屈原列在首位。這四位作家之所以得到王氏的高度贊賞,就在於王氏把他們的作品與文學、文繡文學和模仿文學嚴格區別開來。王氏所運用的理論取自西方,但在具體論述過程中,並沒有機械地照搬康德、叔本華等人的觀念,而是融入中國古代傳統的文學理念。王氏充分肯定屈原等高尚的人格,所持的是傳統的“文如其人”理念。他承認文學創作需要天纔,屈原等屬於天纔詩人,同時又強調學問、德性對天纔所起的輔助作用。這與康德、叔本華等人對於文學的論述存在明顯的差異,而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王氏將先秦到東漢的楚辭創作分為四期,也是從高到低的四個檔次,他所欣賞的是具有獨創性、有真情實感的作品,同時也肯定作家纔氣所起的作用。


    《文學小言》涉及先秦詩歌的段落,主要是論述屈原和楚辭,同時也提到《詩經》:“燕燕於飛,差池其羽”,“燕燕於飛,頡之頏之”,“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人體物之妙,侔於造化,然皆出於離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觀物亦真。(八)


    “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以《離騷》《遠遊》數千言言之而不足者,獨以十七字盡之,豈不詭哉?然以譏屈子之文勝,則亦非知言者也。(九)王國維:《靜庵文集》,遼寧教育出版,1997年版,第168頁。第八則所引的詩句依次出自《邶風·燕燕》《邶風·凱風》《小雅·采薇》。第九則所引詩句出自《小雅·節南山》。王氏評論上述詩句,一是贊賞它們所表達的真情實感,二是肯定《節南山》這幾句詩的凝練。《詩經》是古代六經之一,王氏評論《詩經》,已經擺脫傳統的經學框架,而是立足於文學本位,完全從審美的角度進行審視,這得益於他借鋻的西方理論。在傳統觀念中,《詩經》是《楚辭》的源頭,並且用《詩經》的體制去衡量《楚辭》,批評《離騷》《遠遊》等作品的鋪陳寫法。王氏不再用宗經的理念去看待二者,而是從文學創作的規律方面進行思索,所得出的結論是審美體驗。


    《文學小言》從第六則到第十則,論述的重點是屈原和《楚辭》,其次是《詩經》。這幾章集中編排,是專門研究先秦詩歌的結構板塊。


    《屈子文學之精神》以論述屈原及《楚辭》為主,卻是以《詩經》為重要的參照繫,自然也有對《詩經》所作的評價。


    王氏把古代春秋以前的道德政治思想劃分為兩派:一者是帝王派、近古學派、貴族派、入世派、熱情派、國家派、北方派,一者為非帝王派、遠古學派、平民派、遁世派、冷性派、個人派、南方派,對於代表南北文學的《詩經》、楚辭,分別置於這個大背景下加以審視。文中寫道:《詩》三百篇,大抵表北方學派之思想者也。雖其中如《考槃》《衡門》等篇,略近南方之思想。然北方學者所謂“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者,亦豈有異於是哉?王國維:《靜庵文集》,遼寧教育出版,1997年版,第170—171頁。按照王氏所作的劃分,《詩經》所代表的北方文學,在思想上屬於帝王派、近古派、入世派、熱情派、國家派,而《老子》《莊子》等南方道家文學,則屬於另一派。盡管如此,王氏並沒有把《詩經》完全視為北方文學的結晶,而是指出其中帶有隱遁傾向的作品,如《衛風·考槃》《陳風·衡門》,乃是南北文學所共有的因素。


    對屈原的作品,王氏亦以二分法觀之,文中寫道:屈子南人,而學北方之學者也。南方學派之思想,本與當時封建貴族之制度不能相容。故雖南方之貴族,亦當奉北方之思想焉。觀屈子之文,可以征之。王國維:《靜庵文集》,遼寧教育出版,1997年版,第172頁。他列舉屈原作品中提到的聖君、賢臣、高士以及暴君,“皆北方學者之所常道,而於南方學者所稱黃帝、廣成等不一及焉”。王氏據此得出結論,屈原所秉持的是徹頭徹尾的北方思想。文中還寫道:屈子之自贊曰:“廉貞”。餘謂屈子之性格,此二字盡之矣。其廉固南方學者之所優為,其貞則其所不屑為,亦不能為者也。女媭之詈,巫咸之占,漁父之歌,皆代表南方學者之思想,然皆不足以動屈子。而知屈子者,唯詹尹一人。王國維:《靜庵文集》,遼寧教育出版,1997年版,第173頁。王氏通過對《離騷》及《漁父》《卜居》的解讀,從中抽繹出南北兩派的思想衝突,而把屈原劃入北方派。同時也承認屈原所持守的節操,亦有南方派所激賞者。這種解析獨闢蹊徑,也獨具慧眼。文中繼續寫道:然就屈子文學之形式言之,則所負於南方學派者,抑又不少。彼之豐富之想像力,實與莊、列為近。《天問》《遠遊》,鑿空之談,求女謬悠之語,莊語之不足,而繼之以諧,於是思想之遊戲更為自由矣。變三百篇之體而為長句,變短什而為長篇,於是感情之發表更為婉轉矣。此皆古代北方文學之所未有,而其端自屈子開之。然所以驅此想像而成此大文學者,實由其北方之肫摯的性格。王國維:《靜庵文集》,遼寧教育出版,1997年版,第173頁。王氏對屈原及其作品采用兩分法進行分析:就屈原的思想性格而言,屬於北方學派;就其豐富的想像力、浪漫的風格而言,屬於南方學派。北方學派的執著誠摯,又成為浪漫想像的驅動力。王氏在《文學小言》中稱:“文學者,遊戲的事業也。”王國維:《靜庵文集》,遼寧教育出版,1997年版,第167頁。這是借鋻西方的藝術起源理論。在評價屈原作品時成功地運用了這個理論,稱其諧語為“思想之遊戲,更為自由矣”。這種理論在《屈子文學之精神》一文中得到運用:故彼之視社會也,一時以為寇,一時以為親,如此循環,而遂生歐穆亞(Humour)之人生觀。《小雅》之傑作,皆此種競爭之產物也。王國維:《靜庵文集》,遼寧教育出版,1997年版,第171頁。


    蓋屈子之於楚,親則肺腑,尊則大夫,又嘗管內政外交上之大事矣。其於國家,既同累世之休戚;其於懷王,又有一日之知遇。一疏再放,而終不能易其志,於是其性格與境遇相待而使之成一種歐穆亞,《離騷》以下諸作,實此歐穆亞所發表者也。王國維:《靜庵文集》,遼寧教育出版,1997年版,第173頁。王氏所說的歐穆亞,指的是雖處困境而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與追求,並且進行抗爭,兼有喜劇和悲劇精神。他認為《小雅》和屈原的作品都有這種情感,這與《文學小言》所說的“精神勢力的發洩”是相通的。在運用西方理論解讀《詩》《騷》方面,王氏近於水到渠成的地步。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初刊於《國粹學報》第47、49、50期,1908年11月、1909年1月,1909年2月。對先秦也有所涉及。《文體始盛終衰》稱:“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4252頁。這是說詩體隨著時間推移而更迭,由四言到楚辭具有歷史必然性,體現的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理念。《詩詞工拙》中寫道:《滄浪》《鳳兮》二歌,已開楚辭體格。然楚辭之上者,推屈原、宋玉,而後此之王褒、劉向之詞不與焉。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4264頁。王氏把《孟子·離婁上》所載的《滄浪歌》與《論語·微子》所載楚狂接輿所唱的《鳳歌》視為楚辭體的來源,這種觀點得到普遍認可,後來治楚辭者多宗其說。他對楚辭作家所作的評價,可與《文學小言》中的有關論述相互印證。


    王氏還把《詩經》、楚辭與後代的詩詞作品加以對比,指出它們之間的相通或相似之處。《晏詞意近〈詩·蒹葮〉》寫道:《詩·蒹葮》一篇,得風人之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意頗近之,但一灑落,一悲壯耳。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4244頁。王氏之所以把《秦風·蒹葮》與晏殊的《鵲踏枝》相對比,在於二者所寫的都是秋景。渲染秋天的冷清是二者的共同之處,但情調有灑落與悲壯的差異。王氏在《人間詞話》中把先秦詩歌與後代詩歌相貫通,關注它們在格調、氣像等方面的同異,並且注意到彼此之間的可比性,時有警策之語,精闢之論,是從審美的角度所作的評論。這些論述上承古代詩話詞話評點、感悟的特點,同時被納入新的詩學體繫,又具有現代詩學、比較詩學的屬性。


    二、以出土文物印證《詩》《騷》


    王國維戲曲考》成書於1912年,這部著作標志著王國維學術趨向的轉變,即由溝通中外文學轉向中國古代的通俗文學。這部著作在追溯上古至五代的戲劇時寫道:“歌舞之興,其始於古之巫乎?巫之興也,蓋在上古之世。……是古代之巫,實以歌舞為職,以樂神人者也。”《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第58頁。王氏列舉大量古代原典,用以證明古代歌舞確實興起於巫術。藝術起源於巫術,是西方重要的理論之一,王氏的上述論斷,對西方理論有所借鋻,但論述的重點已不再是貫通中外,而是致力於對中國古代歌舞與巫術關聯的考證,這是學術趨向轉變的重要標志。文中寫道:《楚辭》之靈,殆以巫而兼尸之用者也。其詞謂巫曰靈,謂神亦曰靈。蓋群巫之中必有像神之衣服形貌動作者,而視為神之所馮依,故謂之曰靈,或謂之靈保。……餘疑《楚辭》之靈保與《詩》之神保,皆尸之異名。《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第59頁。對於《詩經》中的“神保”,《楚辭》中的“靈保”,毛《傳》、王逸均釋“保”為“安”,王氏對此提出異議,認為靈保、神保所指的都是代神受祭的尸。王氏的結論有大量文獻作支撐,顯示出在詞語訓詁方面的精深造詣。


    王國維的《觀堂集林》初版是在1923年,由烏程蔣汝藻在上海排印。這部著作初稿成於1921年,後來陸續有所增補,但所反映的主要是1912—1921年期間王國維的研究成果,集中在文字聲韻及古代制度方面。尤其是對金文、甲骨文等出土文物的充分利用,解決了許多重大難題,成為王氏治學的一大特色。


    《觀堂集林·與友人論〈詩〉、〈書〉成語二》又提到《詩經》中的“神保”、《楚辭》中的“靈保”:《楚茨》雲:“先祖是皇,神保是饗”,又雲“神保是格”,又雲“鐘鼓送尸,神保聿歸”,傳、箋皆訓“保”為安,不以“神保”為一語。朱子始引《楚辭》“靈保”以正之。今案:克鼎雲“巠念厥聖保祖師父”,是“神保”“聖保”皆祖考之異名。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頁。王氏以克鼎銘文的“聖保”與《小雅·楚茨》的“神保”相印證,以此說明神保即神靈,具體指祖先神。依此類推,《楚辭》中的靈保,當然指的是所祭神靈,以及代替神受祭的尸。王氏戲曲考》中對神保、靈保所作的考辨已經比較深入,但畢竟還未後定案。這裡援引鼎銘加以印證,遂使千載懸案終破解。《與友人論〈詩〉〈書〉成語書二》還有如下論述:《魯頌》:“魯邦是常。”箋雲:“常,守也。”《商頌》:“曰商是常。”箋雲:“成湯之時,乃氐羌遠夷之國來獻來見,曰是我常君也。”實則“常”當讀為“尚”。《大雅》:“肆皇天弗尚”,《墨子·非命下》引去發曰:“……上帝不常,九有以亡。”“上帝不常”,即“上帝弗尚”。陳侯因敦“永為典尚”,“典尚”即“典常”,古常、尚二字通用,尚之言右也。此皆可由《詩》《書》比較知之者矣。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頁。“常”字在《詩經》中出現的頻率較高,毛《傳》、鄭《箋》的解釋均帶有隨意性,未能一以貫之。王氏以《墨子》及銅器銘文為依據,認為古代“常”與“尚”通用。這個結論可以在《說文》那裡得到印證:“常,下裙也。從巾,尚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58頁。王氏的考證進一步表明,“常”字不但讀音從“尚”,而且含義也與“尚”相通。明乎此,《詩經》中出現的“常”在解釋上就可以一以貫之,而不會因作品不同而差異甚大。王氏這類辨析都帶有舉一反三的性質,可以連類相次解決許多作品的難點問題。王氏運用銅器銘文的研究成果與《詩經》互證,解決字句訓詁的難題,具體案例集中編在《與友人論〈詩〉〈書〉成語書二》這篇論文中,這是一篇頗能體現王氏以金文解《詩經》取得重大突破的力作。


    王氏運用金文解決《詩經》研究的難題,不僅體現於字句訓詁,而且還擴展到歷史地理領域,《鬼方昆夷狁考》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大雅·蕩》提到鬼方,王氏根據大、小盂鼎的出土地點,以及盂鼎和梁伯戈上的銘文,得出如下結論:“由是觀之,鬼方地在汧、隴之間,或更在其西,蓋無疑義。”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頁。《大雅·綿》有“混夷兌矣”之語,《小雅·出車》又稱:“赫赫南仲,狁於襄。”王氏通過音韻方面的考證得出結論:“故鬼方、昆夷、薰育、狁,自繫一語之變,亦即一族之稱,自音韻學上證之有餘矣。”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頁。但是,王氏的考索並沒有到此結束,他又根據出土銅器的地點及銘文,進一步論證屬於鬼方一繫的活動地域。在對西周時期鬼方所屬族類、地域、活動時段的考證過程中,王氏始終把出土文物作為重要的參照座標,解決了《詩經》研究的重要難題。


    王國維在《楚辭》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主要是運用甲骨文的研究成果。他通過對殷墟甲骨卜辭的研究,破譯了殷商祖先譜繫中一些歷史之謎。他明確指出,卜辭中的王亥,就是《楚辭·天問》中的王該。接著又發現《天問》中提到的王恆,也在卜辭中有記載。他參考羅振玉的看法,梳理出殷商從王季到王亥、王恆,再到上甲微,三代四王的譜繫。這項成果獲得的始末以及具體考證,載錄於《殷卜辭所見先公先王考》一文中。王氏充分利用這個重大發現,對於《天問》中與此相關的難點問題,逐一給出明確的答案。文中寫道:其雲“有扈牧豎,雲何而逢,擊床先出,其命何從”者,似記王亥被殺之事。其雲“恆秉季德,焉得夫樸牛”者,恆蓋該弟,與該同秉季德,復得該所失服牛也。所雲“昏微遵跡,有狄不寧”者,謂上甲微能率循其先人之跡,有易與之有殺父之仇,故為之不寧也。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頁。《天問》對殷商往事的追問,以王氏所列舉的詩句為難解,以至於眾說紛纭,成為千古疑案。王氏的解說句句都能落到實處,而且與《天問》的敘事脈絡完全相合,是一個世紀以來楚辭研究所取得的重大的進展。


    王國維在運用金甲文提供的證據解讀先秦詩歌的同時,也采用傳統的訓詁方法解詩,並且多有發明。如《與友人論〈詩〉〈書〉成語書》一文,所涉案例具有典型意義,給出的結論也時有振聾發聵之語。不過,在運用傳統訓詁方法治詩過程中,時而出現通假過泛的瑕疵,較有代表性的是《肅霜滌場說》一文。該文開頭寫道:《詩·豳風》:“九月肅霜,十月滌場。”傳:“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滌,掃也。場工畢入也。”案:此二句乃與“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同例,而不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同例。肅霜、滌場,皆互為雙聲,乃古之聯綿字,不容分別釋之。肅霜猶言肅爽,滌場猶言滌蕩也。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頁。釋肅霜為肅爽,滌場為滌蕩,皆是改字訓釋。其實,不必用通假,這兩句詩也完全能夠解釋得很順暢。肅霜,指迅速降霜。肅,指迅速,《詩經》往往用它的這種含義,《召南·小星》的“肅肅宵征”即是其例。至於滌場,本指農事活動,也沒有改字別釋的必要。這類情況在王氏解釋過程中並不多見,當然也無妨自立一說。


    王國維還對毛詩的解詁依據作了考證,《書〈毛詩故訓傳〉後》就是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王氏發現毛詩專言典制義理者多用《周官》,亦即《周禮》,而《周禮》一書得自西漢河間獻王劉德,大毛公生於周秦之際,無緣得見。於是,對《毛詩故訓傳》給出如下結論:凡出《周官》者二十七條,蓋小毛公為河間獻王博士,得見《周官》,因取以傳《詩》,附諸故訓之後。雖《詩序》之中,亦有為小毛公增益者,如《周南·關雎序》說詩有六義,語本《春官·太師》。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11頁。王氏由《毛詩故訓傳》對《周禮》的取用情況,推斷出毛亨、毛苌在成書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把毛詩的研究引向深入,采用的方法是科學的。


    三、從禮儀層面梳理和認定詩樂文獻


    先秦詩歌多數是以詩、歌、舞三位一體的形態出現,詩歌還沒有脫離綜合藝術的母體。詩歌和音樂的關聯,是王國維關注的焦點之一。他從禮儀層面對於先秦詩歌與音樂相關聯的文獻加以梳理,並且進行認定,在從文獻學切入進行治詩方面亦多有建樹,這些成果主要收錄在《觀堂集林》中。


    ,他對西周大武樂章的篇目和編次作了考證。《周〈大武〉樂章考》一文指出,《大武》樂章六篇歌詩,都收錄在《周頌》中,依次是:《昊天有成命》《武》《酌》《桓》《賚》《般》,並根據《禮記·樂記》的記載,分別標出所像之事、舞容。他認為《昊天有成命》就是《大武》歌詩的《武宿夜》,理由是該詩有“夙夜基命宥密”之語,“宿,古夙字”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頁。。且該詩所述又涉及文王、武王。王氏所作的認定雖非定論,但為近代《大武》歌詩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第二,他的《釋樂次》一文梳理各種禮儀用樂的情況,並列出《天子諸侯大夫士用樂表》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頁。,各種禮儀所演唱的歌詩及表演程序,基本囊括其中。其中絕大多數材料來自先秦典籍,也有的是文獻所闕而王氏以意斷之,對前代的說法有所補充和訂正。


    第三,《漢以後所傳周樂考》提出先秦詩樂傳播於後世的兩條渠道:此《詩》、樂二家,春秋之季,已自分途。《詩》家習其義,出於古師儒。……其流為齊、魯、韓、毛四家。樂家傳其聲,出於古太師氏,子貢所問於師乙者,專以其聲言之,其流為制氏諸家。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頁。這種《詩》、樂分途傳播的說法,可以合理地解釋,何以到了漢代《詩經》文本具存,而演唱歌詩的雅樂卻所剩無幾。王氏對此所作的解說合乎歷史的實際,頗有說服力。


    第四,對商、周兩族的宗廟歌詩,分別從斷代和音樂風格方面作出認定。


    《商頌》的作者及創作年代,漢代四家詩就有不同的說法。王國維的《說〈商頌〉上》通過對相關文獻的辨析得出結論:“可知閔馬父以《那》為先聖王之詩,而非考父自作也。《韓詩》以為考父所作,蓋無所據矣。”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頁。否定《商頌》是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夫所作。《說〈商頌〉下》根據《商頌》提供的內證,並與甲骨卜辭對校,認為它不可能作於商代。後得出結論:“由是言之,則《商頌》蓋宗周中葉宋人所作以其祀先王。”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頁。王氏列舉的證據頗為充分,推理也甚為嚴密。他的結論不受今、古文的左右,從作品本身找內證,與多種文獻相參照,在沒有發現與此相關的新證據之前,這個結論是無法推翻的。


    在《說〈周頌〉》一文中,他對《周頌》的音樂風格作了如下概括:竊謂《風》《雅》《頌》之別,當於聲求之。《頌》之所以異於《風》《雅》者,雖不可得而知,今就其著者言之,則《頌》之較《風》《雅》為緩也。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頁。接著,王氏從四個方面證明自己的結論:《風》《雅》有韻而《頌》多無韻;《風》《雅》分章疊句,而《頌》不分章、不疊句;《風》《雅》篇幅長而《頌》篇幅短;《頌》的演唱禮文繁復、聲緩可知。以上論證極其充分,所得出的結論可以與《禮記·樂記》有關表演《周頌·清廟》的記載相印證。王氏對《周頌》音樂屬性所作的概括,得到後代學者的普遍認可,成為學術共識。


    王國維的《觀堂集林》,是他晚年學術成果的結集,在先秦詩歌研究的眾多建樹,盡收其中。王氏的先秦詩歌研究,由《文學小言》和《屈子文學之精神》發軔,中間以《人間詞話》戲曲考》為過渡,後到《觀堂集林》而臻於學術峰巔,走過的是一條由博返約、約而能博的治詩之路。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