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聖殿:1959-1961:信陽大饑荒沉思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紀實文學
    【市場價】
    276-401
    【優惠價】
    173-251
    【作者】 張向持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紀實文學 
    【出版社】線裝書局 
    【ISBN】97875120178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2017825
    作者:張向持著

    出版社:線裝書局
    出版時間:2015年05月 

        
        
    "

    內容簡介
    經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線裝書局出版《聖殿》一書。
    軍旅作家張向持嘔心瀝血,歷時十年,踏遍豫南的山山水水,尋訪上百位當年的干部、群眾,滿懷一腔熱血創作《聖殿》一書,首次全景觀地披露了1959-1961史稱“信陽事件”這場大饑荒裡發生的一些驚天地、泣鬼神的人和事,反映艱難歲月中的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聖殿》所要展示的是:
    大難臨頭之際,一個饅頭似條命,卻有人把自己的“救命飯”送給他人;
    大難臨頭之際,面臨生與死的考驗,卻有不少人甘願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
    大難臨頭之際,千村萬寨依然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天下糧倉饑民不謀;
    大難臨頭之際,許多共產黨的干部冒著丟官甚至更大的風險,無私無畏地維護百姓利益;
    大難臨頭之際,眾多共產黨的基層領導干部視“生活特殊”為恥辱,家人餓死也屬平常;經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線裝書局出版《聖殿》一書。
    軍旅作家張向持嘔心瀝血,歷時十年,踏遍豫南的山山水水,尋訪上百位當年的干部、群眾,滿懷一腔熱血創作《聖殿》一書,首次全景觀地披露了1959-1961史稱“信陽事件”這場大饑荒裡發生的一些驚天地、泣鬼神的人和事,反映艱難歲月中的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聖殿》所要展示的是:
    大難臨頭之際,一個饅頭似條命,卻有人把自己的“救命飯”送給他人;
    大難臨頭之際,面臨生與死的考驗,卻有不少人甘願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
    大難臨頭之際,千村萬寨依然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天下糧倉饑民不謀;
    大難臨頭之際,許多共產黨的干部冒著丟官甚至更大的風險,無私無畏地維護百姓利益;
    大難臨頭之際,眾多共產黨的基層領導干部視“生活特殊”為恥辱,家人餓死也屬平常;
    大難臨頭之際,朝不保夕的百姓卻救活了共產黨的干部;
    大難臨頭之際,在死亡線上徘徊的百姓仍然希望不滅,鐵心跟著共產黨走;
    大難臨頭之際,一個民族同舟共濟的精神、頑強的生存意志、良好的風尚、堅定的信念、真摯的情感,等等,感天動地。
    展示歷史悲劇:一場生命災難,讓人們看到政策、決策違背科學規律的慘重代價,讓人們懂得尊重科學、崇尚民主的*重要。
    警示存亡之憂:一場生命災難,讓人們看到淡忘群眾觀念、忽視群眾利益的悲慘後果,讓人們徹悟“執政為民”、“群眾路線”的永恆價值。
    揭示天理人心:一場生命災難,揭示“聖殿”與“根基”的存亡關繫,警示執政的共產黨人永遠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宗旨。
    作者簡介
    張向持,河南省寶豐縣人,現任解放軍報社主任編輯,發表有《解讀中原》《中國打擊鐵路盜匪紀實》《酒煮中國》《酒歌》《酒桌要革命》等報告文學作品。
    目錄
    前言
    01 序篇·追逐夢想
    敢教日月換新天--建設激情波濤洶湧
    追星逐月舞雲端--"大躍進"狂熱逼退科學
    天寒再遇西風冽--廬山會議"人禍"助天災
    墜地逝夢對愁眠--苦日子又回來了
    02 上篇·大難臨頭
    大河有水小河干--許世友密送軍糧救鄉親
    命根"與"心泉"--"餓死不殺牛"震蕩大別山
    百裡大堰"藏玄機--楊守績巧立名目救饑民
    劈山"之願--災區開展"三反"活動
    宜將冰淚化春水--地委默許"糧種換人種"
    纖夫之責--國庫"借糧"放粥
    忠孝吟--行署專員為民丟官前言
    01 序篇·追逐夢想
    敢教日月換新天--建設激情波濤洶湧
    追星逐月舞雲端--"大躍進"狂熱逼退科學
    天寒再遇西風冽--廬山會議"人禍"助天災
    墜地逝夢對愁眠--苦日子又回來了
    02 上篇·大難臨頭
    大河有水小河干--許世友密送軍糧救鄉親
    "命根"與"心泉"--"餓死不殺牛"震蕩大別山
    "百裡大堰"藏玄機--楊守績巧立名目救饑民
    "劈山"之願--災區開展"三反"活動
    宜將冰淚化春水--地委默許"糧種換人種"
    纖夫之責--國庫"借糧"放粥
    忠孝吟--行署專員為民丟官
    "湧泉"不薄滴水緣--糧站站長"盜糧"救官
    03 中篇·地獄門前
    閻羅殿前有勇者--莊稼漢唐豐山的故事
    生命尊嚴覆蓋"貞節牌坊"--寡婦鳳嫂的故事
    生死抉擇一笑間--劉氏家族的故事
    "園丁"與"花朵"--縣中校長的故事
    "百靈"放聲向天歌--歡妹的婚姻故事
    "大義"不孤獨--老獵人的故事
    04 下篇·希望不滅
    小卒過河不回頭--"張三鐵匠"進京告狀
    不懼險阻"炮翻山"--楊守績急電北京"揭蓋子"
    諍言不抑是忠誠--王國華發起雞公山"會議政變"
    勃然大怒--信陽事件定性"反革命復闢"
    昏黃油燈照幽夜--楊守績子女的幸運
    高牆圍不住的聲音--"特訓班"響起"為人民服務"
    "一個不殺,大部不抓"--的批示保護了大批干部
    心有愧意不遮掩--蔡中田奔波"謝罪"
    "眼睛向下"心無憾--李丙炎"死抱蘿卜"不放手
    尾聲:心中的聖殿
    後記:漫漫十年為"一諫"
    前言
    巍峨聖殿,牢於根基;根基潰,則聖殿傾——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
    聖殿與根基,具有無法改變的“存亡關繫”——這是事物本質的昭示。
    中國共產黨好比“聖殿”,人民群眾好比“根基”——這是中國現代歷史的結論。
    由此,引發一個必須思考的話題:離開人民群眾這個“根基”,共產黨這座“聖殿”能否存在?
    無疑,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所體現的正是“聖殿與根基”的關繫,它關乎黨的命運,關乎國家和民族的興亡。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一再證明:珍視黨群關繫,重視群眾利益,堅定群眾路線,社會便呈現勃勃生機;反之,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的“靈魂”,“群眾路線”是共產黨的“生命線”;對於“靈魂”與“生命線”的堅守,是共產黨人永遠的責任。
    故此,共產黨十八大政治報告重提“群眾路線”,把**堅持“群眾路線”上升到“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巍峨聖殿,牢於根基;根基潰,則聖殿傾——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
    聖殿與根基,具有無法改變的“存亡關繫”——這是事物本質的昭示。
    中國共產黨好比“聖殿”,人民群眾好比“根基”——這是中國現代歷史的結論。
    由此,引發一個必須思考的話題:離開人民群眾這個“根基”,共產黨這座“聖殿”能否存在?
    無疑,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所體現的正是“聖殿與根基”的關繫,它關乎黨的命運,關乎國家和民族的興亡。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一再證明:珍視黨群關繫,重視群眾利益,堅定群眾路線,社會便呈現勃勃生機;反之,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的“靈魂”,“群眾路線”是共產黨的“生命線”;對於“靈魂”與“生命線”的堅守,是共產黨人永遠的責任。
    故此,共產黨十八大政治報告重提“群眾路線”,把**堅持“群眾路線”上升到“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
    故此,習近平總書記嚴肅告誡全黨:工作作風上的問題**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淨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的良好環境,使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繫更加緊密,使執政的根基更加牢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
    故此,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在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密切黨群干群關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取得實際成效。
    壯哉!對於問題與教訓,中國共產黨敢於自省。
    幸哉!對於“靈魂”和“生命”,中國共產黨決不自輕。
    善哉!新的歷程再次牽起一個民族的夢想。
    恰逢其時,今天,我們追憶塵封已久的“信陽事件”,目的正在於揭示“黨群關繫”的重要意義,正在於證明“群眾利益”的至高地位,正在於詮釋“群眾路線”的永恆價值。無論是追憶“心中聖殿”,還是警示“根基疏牢”;無論是坦言“代價”,還是抒情“血肉”,皆蘊含著一個殷切的呼喚:共產黨人一時一刻也不能脫離人民群眾!
    我們呼喚,緣於忠誠——忠誠於黨的事業,忠誠於人民的利益。
    我們呼喚,緣於責任——有責於歷史、有責於當下、有責於後人。
    我們呼喚,緣於信心——守望“聖殿”,永固“根基”。
    忠誠是對信念的堅守——無論泰山壓頂,無論風雨飄搖,我們決不改變!
    責任是對追求的擔當——無論艱難險阻,無論遍體鱗傷,我們決不退縮!
    這就是《聖殿》的主旨。
    那是一場歷史罕見的大災荒——三年久旱,赤地千裡。
    那是一幕不堪回首的大悲劇——稀見炊煙,遍地饑號。
    那更是一場“血肉聯繫”的大展示——生死相依,感天動地。
    信陽地區位於河南省南部,與湖北省的孝感、黃岡和安徽省的安慶、六安、阜陽地區接壤。據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信陽淮河中上遊一帶派生出申、弦、息、黃、蔣、蓼、番、賴等諸侯小國。宋初信陽稱義陽郡,後因避太宗趙匡義之諱,以“信”代“義”改名信陽。
    這片土地文化深厚、人傑地靈。這裡有裴李崗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有孔子周遊列國的終點“子路問津”處,等等;這裡產生過楚國兩代名相孫叔敖、黃歇,北宋大史學家司代文學家馬祖常,明代文壇領袖何景明、“大狀師”宋士傑,清代鴻儒胡煦、文學家蔣湘南,還有當今人們更為熟悉的一批共產黨的要員和戰將,鄧穎超、許世友、李德生、楊靖宇、尤太忠、鄭維山、萬海峰……
    信陽地區境內的大別山區是共產黨的紅色根據地,後來成為國家主席的李先念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創建了共產黨早期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李先念遊擊縱隊。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鄧(小平)大軍為擺脫困境千裡躍進大別山,隨後逐鹿中原大顯神威,都得益於大別山人強有力的支持。“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這塊紅色招牌深深刻下了大別山人對共產黨革命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更閃耀著大別山人血染的風采。
    然而,這個素有河南“小江南”之稱的魚米之鄉,在迎來翻身解放、追逐幸福夢想的歲月裡,竟然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災難,上演了一幕不堪回首的悲劇,在血染的紅色招牌上再添斑斑淒慘的淚痕。
    多少年來,那場悲劇一直是個異常敏感的話題,因為它牽扯到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的爭論。
    但是,那場悲劇畢竟是段讓人無法遺忘的歷史,不可能被永遠塵封。近年來,網絡媒體打破沉寂,以“民間版本”為主的回顧文章鬧得沸沸揚揚。如此局面隻有一個結果:對那段歷史的真相、認識和判斷眾口不一,造成異常的混亂,且不斷堆積著稀釋不去的“負能量”。
    我們為什麼不能還原歷史?那段歷史並非“漆黑一片”;我們為什麼任憑“猜測”?歷史真相不是以訛傳訛。
    或許,不斷地回味苦難對一個經歷過太多磨難的民族來說並不愉快,過多地思痛對一個需要舒展心理的民族來說有失輕松。
    或許,“向前看”自然不失為一個高明的口號,它引導人們擺脫對歷史的糾纏,激發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啟示人們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即便如此,人們仍然無法忘記歷史,尤其是在現實與歷史的某些現像出現重疊時,更容易勾起人們對某段歷史的回憶。回憶,蘊含對過去某些美好事物的懷念,也不排除對現實某些現像的批判因素。50多年前的那場大饑餓事件,依然讓人們無法忘卻,正是這個道理。
    我們回顧那段歷史,自然無法回避代表著刻骨傷痛、巨大生命代價的“死亡數字”,但這絕非我們回顧那段歷史的全部意義,因為那場大悲劇中也產生了許多值得懷念的東西。“值得懷念”更有價值,有價值就不可忽略,因為我們需要以“正能量”減少“負值”。
    所以,我們需要舊事重提。
    本書單單重提“信陽事件”,是因為它在當年那場大悲劇中具有典型意義,我們從中可以領略到的絕非僅僅是區域人群,而是一個民族的情懷;也因為我們能夠從中深刻地領悟到中華民族興衰的根本是什麼,“聖殿”存在的基礎是什麼。當然,也能夠使我們加深對“代價”的理解。
    《聖殿》更多展示的是:
    大難臨頭之際,一個饅頭似條命,卻有人把自己的“救命飯”送給他人;
    大難臨頭之際,面臨生與死的考驗,卻有不少人甘願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
    大難臨頭之際,千村萬寨依然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天下糧倉饑民不謀;
    大難臨頭之際,許多共產黨的干部冒著丟官甚至更大的風險,無私無畏地維護百姓利益;
    大難臨頭之際,眾多共產黨的基層領導干部視“生活特殊”為恥辱,家人餓死也屬平常;
    大難臨頭之際,朝不保夕的百姓卻救活了共產黨的干部;
    大難臨頭之際,在死亡線上徘徊的百姓仍然希望不滅,鐵心跟著共產黨走;
    大難臨頭之際,一個民族同舟共濟的精神、頑強的生存意志、良好的風尚、堅定的信念、真摯的情感,等等,感天動地。
    當年發生的這些事情無疑令今天的人們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今天許多人生存在追逐財富和利益的環境中,脫離自我的東西已經不那麼時尚了。
    同樣,從當年走來的人們對今天的局面也感到不可思議,他們總是大惑不解:當年能夠做到的事情今天為什麼那麼難?
    兩代人的“不可思議”告訴我們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我們今天擁有比過去多得多的物質財富,卻並不見得比昨天更富有,因為我們丟失了過多的精神財富。
    自然,本書展示那段歷史的目的是追尋一些美好的東西:追尋一個古老民族不朽的精神和意志,追尋子孫萬代用之不竭的財富,追尋一個民族走向未來的信念;同時,追尋的還有一個執政黨的宗旨和形像。
    毋庸諱言,需要“追尋”是因為我們匱乏。時代在不斷發展,民族在不斷進步,我們擁有的東西已今非昔比。然而,我們今天擁有的東西究竟能夠釋放多大的力量?當年我們靠精神、意志和信念戰勝了巨大的災難,放在今天將會是怎樣一種局面?我們必須意識到丟失了什麼,我們必須理解“尋找”的意義,我們必須明白精神和意志是一個民族永遠不可或缺的根本,我們必須懂得“聖殿”與“根基”的存亡關繫,我們必須反省什麼是“代價”以及“代價”意味著什麼。
    這就是《聖殿》的要義。
    無須回避,那場歷史災難,讓我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共和國的軀體上留下一記抹不平的“傷疤”。這個“傷疤”被層層包裹著,“代價”似乎早已被人遺忘。
    我們必須明白:如果隻是把曾經犯過的嚴重錯誤和已經付出的慘重代價留給歷史,而不痛定思痛、汲取教訓,甚至在百般“掩埋”以蔽後人,那麼新的代價將不斷疊加。“代價疊加”現像已不乏時日。
    我們必須懂得:假如新的代價繼續消耗我們的“本錢”,而我們在遭受重復打擊之下依然麻木不仁,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彈盡糧絕”。我們已經面臨這種險境。
    我們必須警醒:忘記歷史,忘記教訓,“彈盡糧絕”之後迎面而來的定是“滅頂之災”。
    《聖殿》連接著“沉重話題”,它長期壓在人們心頭,欲吐不能、欲罷不忍。而今天,當共產黨人終於在“亡黨亡國”的驚呼中躍馬出戰,“興黨興國”的壯舉驚天動地,“沉重話題”也當破縛而出、一吐為快了。
    仍需重申的是:
    今天,我們回顧歷史,絕非翻騰“舊賬”,實為昭示後人。歷史是面鏡子,是與非、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攝而不更,折而不變;她給後人正冠之機、滌污之便、取舍之啟、善行之惠。
    今天,我們袒露“疤痕”,絕非撕裂舊傷,實為避添“新痛”。今日甘甜不忘苦,往昔之痛蜇心醒,實為一種境界;知恥後勇自奮蹄,察錯自糾求正行,實屬一種精神。
    今天,我們坦言“代價”,絕非僅怨而洩,實因“自省”之須。志存高遠,腳下路遙,自省而健行;避“代價”之重,保“精血”之旺,巒峰取勝景。
    後人需要智慧地擦亮而不是愚蠢地摔碎歷史這面鏡子。我們回顧歷史、袒露“疤痕”、坦言“代價”,無不蘊含著美好的夢想——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幸福。這一切,也充滿對“聖殿入雲端”的渴望。
    這就是《聖殿》的期盼。
    當然,我們不能奢求一部作品能改變什麼,畢竟它隻是一堆文字。但這並不意味飽蘸汗水艱辛筆耕卻對它不抱絲毫希望,我們希望通過展示一段歷史而給人以更多的啟迪,我們希望通過揭示一個事物而讓人明辨是非與曲直,我們希望通過作品而讓人找到靈魂和責任……
    希望,總是讓人心動。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