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走出中東:全球民主浪潮的見證與省思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紀實文學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周軼君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紀實文學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770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77064
    作者:周軼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8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本書2016年在臺灣上市,榮獲《亞洲周刊》2016年度好書。梁文道、劉瑜、《東方歷史評論》等合力推薦。內地版本增加50幅圖片,全彩印刷,真實還原這個時代所經歷的逆轉、混亂與動蕩。
    ?周軼君為國內讀者打開一扇了解伊斯蘭世界的窗戶,她作為華人新聞界中*線國際經驗*豐富的記者,帶來*真實的中東與世界。作者既有專業的記者視角,也有細膩的女性視角,細讀中東的過去與現在,以及世界上其他充滿變革的地區,
    ?作者遍訪16個國家,與135位人物交談,寫出一百多篇采訪,講述的並非變革原理,而是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故事。由獨裁者與小市民、軍人與信徒、男人與女人述說的真實故事,展現了變革之中個人的喜怒哀樂。
    ?雖寫的是中東與西歐國家,但對於作者而言,也在尋找自身問題的解答。體察不同生活、制度,均是為了重新認識自己心繫的那片故園。後記中提到“我總是在別人的街頭,聯想自己的廟堂。千萬裡找尋大千世界的,心裡其實都裝著一個故園。”
    ----------------------------------------------------------------------------------------------------------------------
    【名人推薦】
    梁文道╱作家:
    在我所認識的跑國際線的記者朋友之中,周軼君*能掌握冷靜與同情之間的巧妙平衡。於是她這部《走出中東》,擾亂了吾人僵固的視界,反而卻因此構成了我們前路的警示。簡單的講,在觀看世界的時候先把過於龐大的自我放在一邊,並不是為了如其所是的‘客觀’,而是為了得到更多出乎意料的聯想。那些聯想,對自己說不定纔因此變得有教益。
    劉瑜╱清華大學政治繫副教授:
    周軼君去過很多我們沒去過的地方,見過很多我們沒見過的人,聽到過很多我們沒聽到的聲音。從利比亞到埃及,從英國到尼泊爾,她以生動細膩的筆調將我們帶入很多重大國際事件的現場,並以其冷靜深入的分析引領我們思考世界前進的方向。
    《東方歷史評論》:

    ?本書2016年在臺灣上市,榮獲《亞洲周刊》2016年度好書。梁文道、劉瑜、《東方歷史評論》等合力推薦。內地版本增加50幅圖片,全彩印刷,真實還原這個時代所經歷的逆轉、混亂與動蕩。


    ?周軼君為國內讀者打開一扇了解伊斯蘭世界的窗戶,她作為華人新聞界中*線國際經驗*豐富的記者,帶來*真實的中東與世界。作者既有專業的記者視角,也有細膩的女性視角,細讀中東的過去與現在,以及世界上其他充滿變革的地區,


    ?作者遍訪16個國家,與135位人物交談,寫出一百多篇采訪,講述的並非變革原理,而是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故事。由獨裁者與小市民、軍人與信徒、男人與女人述說的真實故事,展現了變革之中個人的喜怒哀樂。


    ?雖寫的是中東與西歐國家,但對於作者而言,也在尋找自身問題的解答。體察不同生活、制度,均是為了重新認識自己心繫的那片故園。後記中提到“我總是在別人的街頭,聯想自己的廟堂。千萬裡找尋大千世界的,心裡其實都裝著一個故園。”


    ----------------------------------------------------------------------------------------------------------------------


    【名人推薦】


    梁文道╱作家:


    在我所認識的跑國際線的記者朋友之中,周軼君*能掌握冷靜與同情之間的巧妙平衡。於是她這部《走出中東》,擾亂了吾人僵固的視界,反而卻因此構成了我們前路的警示。簡單的講,在觀看世界的時候先把過於龐大的自我放在一邊,並不是為了如其所是的‘客觀’,而是為了得到更多出乎意料的聯想。那些聯想,對自己說不定纔因此變得有教益。


    劉瑜╱清華大學政治繫副教授:


    周軼君去過很多我們沒去過的地方,見過很多我們沒見過的人,聽到過很多我們沒聽到的聲音。從利比亞到埃及,從英國到尼泊爾,她以生動細膩的筆調將我們帶入很多重大國際事件的現場,並以其冷靜深入的分析引領我們思考世界前進的方向。


    《東方歷史評論》:


    周軼君在很多方面都稱得上我們時代*秀的國際觀察者,因為她超越部落狹隘思維的全球眼光,對理念和事實、歷史和當下的無限好奇,也有不為炮彈所擾的冷靜理性,和與之共存的人道悲憫。如果沒有一批周軼君這樣,具有真正的全球眼光和理解他族之能力的作者,中國就談不上是一個現代大國。她清晰地講述了中國與看似遙遠的中東之間緊密而隱秘的關繫,豐富密集的觀察、閱讀和極簡的寫作使她的書堅實而迷人。”

     
     
    內容簡介
    ?本書2016年在臺灣上市,榮獲《亞洲周刊》2016年度好書。梁文道、劉瑜、《東方歷史評論》等合力推薦。內地版本增加50幅圖片,全彩印刷,真實還原這個時代所經歷的逆轉、混亂與動蕩。
    ?周軼君為國內讀者打開一扇了解伊斯蘭世界的窗戶,她作為華人新聞界中*線國際經驗*豐富的記者,帶來*真實的中東與世界。作者既有專業的記者視角,也有細膩的女性視角,細讀中東的過去與現在,以及世界上其他充滿變革的地區,
    ?作者遍訪16個國家,與135位人物交談,寫出一百多篇采訪,講述的並非變革原理,而是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故事。由獨裁者與小市民、軍人與信徒、男人與女人述說的真實故事,展現了變革之中個人的喜怒哀樂。
    ?雖寫的是中東與西歐國家,但對於作者而言,也在尋找自身問題的解答。體察不同生活、制度,均是為了重新認識自己心繫的那片故園。後記中提到“我總是在別人的街頭,聯想自己的廟堂。千萬裡找尋大千世界的,心裡其實都裝著一個故園。”
    ----------------------------------------------------------------------------------------------------------------------

    ?本書2016年在臺灣上市,榮獲《亞洲周刊》2016年度好書。梁文道、劉瑜、《東方歷史評論》等合力推薦。內地版本增加50幅圖片,全彩印刷,真實還原這個時代所經歷的逆轉、混亂與動蕩。


    ?周軼君為國內讀者打開一扇了解伊斯蘭世界的窗戶,她作為華人新聞界中*線國際經驗*豐富的記者,帶來*真實的中東與世界。作者既有專業的記者視角,也有細膩的女性視角,細讀中東的過去與現在,以及世界上其他充滿變革的地區,


    ?作者遍訪16個國家,與135位人物交談,寫出一百多篇采訪,講述的並非變革原理,而是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故事。由獨裁者與小市民、軍人與信徒、男人與女人述說的真實故事,展現了變革之中個人的喜怒哀樂。


    ?雖寫的是中東與西歐國家,但對於作者而言,也在尋找自身問題的解答。體察不同生活、制度,均是為了重新認識自己心繫的那片故園。後記中提到“我總是在別人的街頭,聯想自己的廟堂。千萬裡找尋大千世界的,心裡其實都裝著一個故園。”


    ----------------------------------------------------------------------------------------------------------------------


    【名人推薦】


    梁文道╱作家:


    在我所認識的跑國際線的記者朋友之中,周軼君*能掌握冷靜與同情之間的巧妙平衡。於是她這部《走出中東》,擾亂了吾人僵固的視界,反而卻因此構成了我們前路的警示。簡單的講,在觀看世界的時候先把過於龐大的自我放在一邊,並不是為了如其所是的‘客觀’,而是為了得到更多出乎意料的聯想。那些聯想,對自己說不定纔因此變得有教益。


    劉瑜╱清華大學政治繫副教授:


    周軼君去過很多我們沒去過的地方,見過很多我們沒見過的人,聽到過很多我們沒聽到的聲音。從利比亞到埃及,從英國到尼泊爾,她以生動細膩的筆調將我們帶入很多重大國際事件的現場,並以其冷靜深入的分析引領我們思考世界前進的方向。


    《東方歷史評論》:


    周軼君在很多方面都稱得上我們時代*秀的國際觀察者,因為她超越部落狹隘思維的全球眼光,對理念和事實、歷史和當下的無限好奇,也有不為炮彈所擾的冷靜理性,和與之共存的人道悲憫。如果沒有一批周軼君這樣,具有真正的全球眼光和理解他族之能力的作者,中國就談不上是一個現代大國。她清晰地講述了中國與看似遙遠的中東之間緊密而隱秘的關繫,豐富密集的觀察、閱讀和極簡的寫作使她的書堅實而迷人。”

     
    作者簡介
    與中東的情緣召喚周軼君回到出發的原點:土耳其、埃及、巴林、利比亞、伊朗、尼泊爾……一站接一站,地覆天翻。尼泊爾改制、伊拉克重建、阿拉伯之春、烏克蘭戰爭、委內瑞拉的陰影、列支敦士登公投、英國女王存廢等全球重大變革事件在書中一一展現。身歷16個國家,訪問135位人物後,周軼君由中東落筆,蕩至全球各大新聞熱點地區,她冒著性騷擾、歧視、甚至汽車炸彈的危險,為這個時代正在經歷的逆轉、混亂與動蕩,做了普遍描繪。她以客觀、真實、思辨的筆觸,記錄下每個人在歷史轉折中的處境、變遷中的笑聲與淚影。拉開時間的距離,每一瓢變革的滋味,冷暖自知。

     
    目錄
    前言
    01 土耳其:善治經濟的政府
    02 伊朗:不隻是伊斯蘭
    03 伊拉克:不安的現代化
    04 埃及:三年之後
    05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我現在就要”
    06 敘利亞:解嚴之門
    07 巴林:貧窮的富國
    08 利比亞:真主,卡扎菲和利比亞
    09 烏克蘭:在巨人的陰影下
    10 尼泊爾:紅色季雨中
    11 委內瑞拉:離奇之邦
    12 德國:重返正常
    13 列支敦士登:人人都愛殿下

    前言


    01 土耳其:善治經濟的政府


    02 伊朗:不隻是伊斯蘭


    03 伊拉克:不安的現代化


    04 埃及:三年之後


    05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我現在就要”


    06 敘利亞:解嚴之門


    07 巴林:貧窮的富國


    08 利比亞:真主,卡扎菲和利比亞


    09 烏克蘭:在巨人的陰影下


    10 尼泊爾:紅色季雨中


    11 委內瑞拉:離奇之邦


    12 德國:重返正常


    13 列支敦士登:人人都愛殿下


    14 瑞士:直接民主的示範


    15 英國:革命的起點 


    後 記

     
    前言
    前 言
    近些年,地球上一些看起來穩定安全、一成不變的地方,接二連三動蕩起來。驚濤怒浪、山河變色的一章,發生在 2010 年年末開始的“阿拉伯之春”,並由突尼斯迅速波及埃及、巴林、也門、利比亞、敘利亞等。然而,稍微把視線放寬些就會看到,突如其來的變革不僅限於阿拉伯國家,2009 年伊朗“綠色革命”,2011 年俄羅斯人抗議普京,2013 年土耳其100 多座城市鬧翻天、巴西數十萬人上街、烏克蘭總統出逃,2014 年委內瑞拉、匈牙利……世上年年有示威,但如此密集、此起彼伏的抗爭之間,是否有共通之處?

    “阿拉伯之春”聲勢,變化劇烈,很容易被單獨歸類,被認為要麼是中東在地緣和宗教上百年恩仇的延續,要麼就是石油鬧的。
    誠然,中東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撕開舊衝突的瘡疤,但這一次,一種新的因素不但貫穿“阿拉伯之春”前後,更把這世界的不安分連成一片。

    前 言


    近些年,地球上一些看起來穩定安全、一成不變的地方,接二連三動蕩起來。驚濤怒浪、山河變色的一章,發生在 2010 年年末開始的“阿拉伯之春”,並由突尼斯迅速波及埃及、巴林、也門、利比亞、敘利亞等。然而,稍微把視線放寬些就會看到,突如其來的變革不僅限於阿拉伯國家,2009 年伊朗“綠色革命”,2011 年俄羅斯人抗議普京,2013 年土耳其100 多座城市鬧翻天、巴西數十萬人上街、烏克蘭總統出逃,2014 年委內瑞拉、匈牙利……世上年年有示威,但如此密集、此起彼伏的抗爭之間,是否有共通之處?



    “阿拉伯之春”聲勢,變化劇烈,很容易被單獨歸類,被認為要麼是中東在地緣和宗教上百年恩仇的延續,要麼就是石油鬧的。


    誠然,中東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撕開舊衝突的瘡疤,但這一次,一種新的因素不但貫穿“阿拉伯之春”前後,更把這世界的不安分連成一片。


    2011 年,埃及企業主艾哈邁德舉著受傷的手臂告訴我:“這不是為了面包的鬥爭,而是關於自由。”他把那場革命定義為“中產階級抗爭”。在巴林,我看見人們開著奔馳、舉著iPhone出來遊行;土耳其抗議爆發前10年,人均國民收入(GNI per capita,世界銀行資料,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翻了接近3 倍,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全世界第15 至17 位之間,超過西方一些發達國家。


    這些年我走過的抗議現場,幾乎都能見到,不是喫不飽肚子的人揭竿而起,反而是經濟條件尚可的人,站出來要求更多權利。國內生產總值反映宏觀經濟,而人均收入、貨幣購買力、失業率等綜合考量,大致可以衡量一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以“阿拉伯之春”發生前10 年計,埃及人均收入翻了一倍。突尼斯經濟增長有起伏,但以購買力計,10 年間人均收入增長40%,漲速快的時期,恰恰發生在推翻本·阿裡統治前3 年。僅僅從資料來理解,兩國人民本該是“奔向好日子”纔對。


    變革發生前,突尼斯與埃及的失業率雖然常年較高(10%以上),但沒有突然升高,埃及的失業率自2001 年以來甚至一路下降,隻在2008 年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下略微增高。也許有理由懷疑官方資料是否準確,但可以肯定的是,兩個早發生政權更迭的阿拉伯國家,革命前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蕭條。經濟原因或有助推,但不能單獨構成抗爭的導火線。


    貧困人口亦非抗議主體。2011 年,當開羅城裡的抗議如火如荼,我在郊外的“死人城”——貧困人群聚居的墓園——看到人們猶豫旁觀,置身事外,大規模遊行爆發當天,“死人城”裡的一家人正籌辦女兒婚嫁,對未來所求,不過是能不能搬進城裡住。


    日子好過一點的人要求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在人類歷史上並不新鮮,18 世紀法國大革命、1848 年席卷歐洲的革命,乃至中國現代革命一開始也是由知識分子領頭,農民、工人後來纔成為主體。然而,這一次全球中產興起,潮流浩蕩今非昔比,一個深刻的變化正在醞釀:接下來的十多年裡,人類歷史上中產人數將次超過貧困人口總和。


    總部設在巴黎的歐盟安全研究所發表“2030 年全球趨勢”,預言全球中產階層人數將從2012 年的20 億,增加到2020 年的32 億,到2030 年,更會增加到49 億。整個地球村正在脫貧奔小康。


     



    討論這股趨勢帶來的變化之前,我們先要解決一個問題:誰是“中產階級”?字面意思是社會中間段收入的人。但各國衡量標準不同,目前為止,並不存在“中產”定義的普世標準。經濟學家們用來衡量“中產”的指標超過20 個,但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


    其中,寬泛的定義是“非窮人”。世界銀行劃定的貧困線,是每天可支配收。如果在這個標準線之上就算“中產”,那麼發展中國家已經出現30 億中產,但他們有的還沒有用上電和潔淨水。這個指標設定顯然太低了。如果以接近或超過發達國家中等收入、每天可支配收入8計,那麼全世界隻有12%的人算“中產”,這個標準又定得太高。


    兩位曾在世界銀行工作的學者布蘭科·米拉諾維奇和什洛莫·伊札奇,設定的中產收入標準獲得過廣泛引用:把巴西(發展中國家代表)和意大利(發達國家代表)2000 年的平均收入,定為全球中產收入的下限和上限:年收入4000—1700。除去貨幣購買力因素,他們定義“中產”的每日可支配收入大概在10—5之間。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兩名研究員烏裡·達迪什和希莫什·阿裡認為,無論怎麼算,以收入來定義中產階級都會踫到現實障礙,如彙率波動、申報不準確等。他們提出了一個更加便捷直觀的算法:擁有一輛汽車的家庭,就算中產。車雖有普通豪華之分,比如在印度,一部二手汽車價格也許隻要5,但即便如此,負擔得起一輛汽車的人,多數情況下,算得上當地中產。


    歐盟安全研究所報告采用的中產定義,是除去購買力因素外,每天可支配收入10—10的人,比米拉諾維奇、伊札奇的算法上限更寬。而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在研究“阿拉伯中產階級”的報告中,使用“三分之一原則”:滿足基本食物、住所開支之後,剩餘三分之一收入可自由支配。


    計算方法五花八門,但各種統計都認同這樣的趨勢:全球中產階級增長之快,大大超出預料。而近年來新增中產人數,幾乎全部來自發展中國家。


    以汽車數量估算中產規模的方法,存在諸多缺陷。比如,不適用於中國香港、新加坡這樣公共交通發達、私人汽車稅率極高的地方——當地中產未必買車。如果一個家庭擁有不止一輛車,以汽車數目代替中產人數,也會不準確。但是,過去10 年間,全世界汽車擁有量增長快的10 個國家,其中9 個是發展中國家,這與其他計算方法推導的中產興起趨勢驚人吻合。


     



    依我所見,各地廣場上的抗爭者,未必各個都擁有汽車,也不清楚他們口袋裡有沒有三分之一的閑錢。但相同的一點是,他們對信息的掌握、爭取自身權利的意識,超過了當地統治者的預期。


    掌握信息終究有賴一定程度的經濟收入。你需要錢來買報紙、買收音機電視機或者手機計算機,需要積攢旅費出去見世面……全球範圍內,獲取信息的經濟門檻正不斷降低,這形成了我對“變革型中產”的理解:解決了溫飽而對生活產生更多要求的人。他們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使用智能手機、互聯網,收看衛星電視,甚至四處旅行。說到底,全球中產階級興


    起,改變的並非隻是錢包,還有頭腦。


    這一輪變革,是中產浪潮與信息革命的交彙。歷史上,新技術的產生,往往首先為統治者所用,比如鐵的發現,被用來打造盔甲、制造兵器,壯大王的軍隊。20 世紀前20 年裡,收音機、電視機、擴音器,幾乎都為掌權者服務,當時任何一場變革,都以奪取當地電臺電視臺開場。但20 世紀末期開始向公眾開放的互聯網,本質恰恰是反權威、反壟斷,人人相聯,卻無人掌控。盡管統治者仍然能夠實施控制並加以利用,但互聯網生來是博弈的工具,而非獨占的資源。


    另一股變革衝擊力,來自人群更大規模、更快速度的移動。以穩定著稱的新加坡,引進外來勞工比例持續上升;2013 年年末,印度勞工挑起建國40 年來的首宗騷亂。以這些勞工的收入,在新加坡算不上“中產”,在故鄉卻是受人艷羨。他們每天與新加坡本地人謀面,自然產生對照:為什麼我們不能像他們一樣享受平等?無論網上會面,還是不同背景的人群相遇,人類歷史上從未像今天這樣,能夠隨時隨地把各自的生活境遇、經歷的管治手段,攤在同一個平面上對比。


    全球中產階級興起,按理說是好事。各國國內消費需求增加,促進經濟發展。全球富豪榜上,目前財富增長快的不是壟斷性資源的掌握者,也不是奢侈商品供應商,而是“為中產階級服務”的商家,如西班牙平價時尚品牌 Zara的老板阿曼西奧·奧特加、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等。中產消費者的壯大是他們致富的源泉。美國學者法裡德·扎卡瑞亞在《自


    由的未來》一書中說 :“經濟權力,幾百年來集中在少數商人、銀行家、大亨手中,如今卻向下分配。大部分公司,乃至整個國家,都在竭力討好中產階層,而非金字塔的少數富人。”


    通常我們認為,中產階級傾向安逸的生活,政治主張溫和。“全世界中產階級聯合起來”時,世界應該更加和諧、富饒纔對。可是,當2030 年的歷史轉折點越來越接近時,為什麼我們首先看到的竟是一場接一場的動蕩和危險?


    究其原因,是一些政治制度的設計原本建立在“少數精英 少數中產 大多數窮人”的國情之上。中產階級的數量急劇增長,注定要求在政治上具備更多代表性,要求政府的管治更合理和有效,由此形成了對舊制度的衝擊。比如在巴西和土耳其,民主選舉已經實行多年, 但執政黨始終是以貧困人口為票倉的“窮人黨”——政策往往討好低收入者,民粹主義宣傳


    在選舉中也比較管用,真正的獲益者卻是上層權貴資本和裙帶關繫。但當這些國家的中產階級膨脹起來後,他們的訴求卻沒能及時得到滿足,甚至遭到刻意忽視,於是不得不向“窮人黨”討個說法。埃及第二波反穆斯林兄弟會執政的抗爭,就是類似情況。利比亞、委內瑞拉的石油財富分配不公,少數上層發動多數貧困人口擠壓中間人群的模式,也在此列。


    可以預見,未來全球不穩定因素之一,正是飛速增長的中產階級與落後的管治之間的衝突。


    但是這種衝突本身,很難單獨帶來徹底、積極的改變。中產階級革命改變不了什麼。他們通常手無寸鐵,跟傳統勢力缺乏聯繫。在土耳其,幾個月的抗爭隻保住幾棵樹,而抗議對像埃爾多安仍然在選舉中獲勝;在伊朗,江山未改顏色,抗爭一朝受到壓制,餘溫幾乎盡散;在埃及,“不為面包為自由”的抗爭者,眼見變革的結果南轅北轍鏡花水月,代價卻是昂貴


    的鮮血;在列支敦士登,號召限制君主權力的人,爭取不來大多數選民的支持;委內瑞拉和巴西的“窮人黨”根基穩固,繼續執政……


    更不幸的是,中產抗爭一旦牽扯地緣政治,觸動暗傷隱患,注定攪起翻天覆地的變革。烏克蘭的一場反貪腐示威,造成俄羅斯乘虛而入,幾乎二分烏克蘭疆土;埃及三年兩次政變,重新定義東西方力量對比;而在利比亞,內亂招來北約兵臨城下,演變為真正意義上的戰爭。


    中產革命本身力道不足,但它可能是雷霆巨變的燎原之火。街頭怒火一旦點燃,沿著歷史、信仰、地緣、利益的裂縫,燒出誰也無法預料的圖景。


    廣場上的埃及人,並不知道18 天後,做了30 年總統的穆巴拉克會倒臺,更料不到後來的權力反復、生靈塗炭。烏克蘭人也不知道亞努科維奇真的會出逃,更無法預見民主抗議會招來強鄰覬覦。


    另一重驚訝是,推動變革的是受惠於經濟增長的中產階級,但他們卻對主政者沒有感恩戴德之心。埃爾多安執政時期,土耳其經濟騰飛,國際影響力上升,分享這些好處的人卻站出來叫埃爾多安“別插手我們的生活”!政府與民眾之間“多一點經濟好處、少一點個人自由”的協議,恐怕保質期有限。


    諸多不確定中,如果說誰有多一點的主動權,應該說是統治者本身。變革突發由下自上,但由上自下的傳統管治塑造了它的走向。在突尼斯和埃及,統治者在執政後期給予了公民社會一定的空間,因此人們對和平示威並不陌生,初期變革和轉型也纔相對平穩,不像利比亞,沒有一絲公共空間允許表達,一上來就是內戰。


    經濟不是催生變革的決定性因素,但是統治者手中如果有經濟這張牌,就可以拖延變革的發生。土耳其、巴林鬧得再兇也無法翻天,列支敦士登的富裕令大多數人安於現狀。經不起“阿拉伯之春”吹拂的,往往是推行經濟改革的共和體制,而躺在石油上的君主制國家,多是吹皺春水,卻興不起浪潮。中國向委內瑞拉提供的數貸款,客觀上令查維斯


    和他的繼承者兩手不空。


    除了施以恩惠,統治者壓制變革的辦法還有“恐懼”。伊朗2009 年發生“綠色革命”之後,再沒受到周邊抗爭鼓動。鐵腕鎮壓的記憶、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監控,固然加深了人們的反感,卻也真的消磨了他們的勇氣。一個伊朗抗議者告訴我,他停止示威的原因,竟是精神領袖發出了“回家”的號召:“在這裡長大,你就明白,他們真的有能力叫你停……”統治者的技術管制,也能夠阻擋信息傳播的威力。過去我們認為反映社會貧富差距的“基尼指數”,能夠衡量社會突變的可能,但是2010年以前,突尼斯和埃及的“基尼指數”反而比伊朗還要低。綜合世界銀行及其他機構的資料(不是每年都有統計),突尼斯“基尼指數”為0.366(2010 年),埃及0.308(2008 年),伊朗0.445(2006 年)。0.4 是所謂爆發


    社會衝突的“警戒線”,但線下的突尼斯和埃及率先亂起來,在線上的伊朗反而相對穩定。


    假定不用“基尼指數”衡量,而是對比這3 個國家網絡的使用與管制,結果就有趣起來。2001 年以後10 年間,突尼斯和埃及網民增長速度遠超伊朗,伊朗對互聯網內容的限制指數為“32”,世界。盡管伊朗幾乎人人翻牆,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信息都在網上。突尼斯抗議爆發的導火線,除了小販自焚視頻迅速傳播外,還有維基解密揭發的本·阿裡家族的荒淫歷史。信息時代的“不平等”,未必是財富值的比較,而是群體感受的不公。


     


    外來勢力在中產變革初期幾乎難覓蹤影。埃爾多安、穆巴拉克、本·阿裡都是鐵錚錚的西方盟友。美國前總統小布什曾經制定“自由中東計劃”,要求埃及等國政府給予民眾更多自由,但在這個高高掛起的旗幟下面,口氣輕重、措施緩急卻是分時段、看對像,突如其來的政權更迭,絕不是有利於西方的選項。卡扎菲怪誕到沒朋友,但要不是國內起了風波,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也不敢輕易重劃“地中海版圖”。“阿拉伯之春”初期,西方反應遲緩,甚至錯判,美國在巴林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更是令自身蒙羞。但正如前文所述,中東亂局很快便陷於陳疾窠臼,令人忘記了中產氣。事實上,衝冠一怒的中產,後發現身處國內傳統勢力與國際博弈的夾縫中,初時短暫的狂喜過後,迎接他們的是更長久的失敗與痛


    楚。 中產階級無法單獨創造更好的未來,要不要與傳統勢力聯手,更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道義問題。爭取傳統勢力中的改良派,難保換湯不換藥,一旦取得勝利,中產階級的利益可能會立即被犧牲掉,比如埃及人就在反復錯選中備受打擊。而另一個難題是,要改善自身際遇,是否一定要首先改造世界?


    還是僅僅為自己找個舒適的小環境,所謂“小確幸”即安?


     



    這本書中收錄的是我過去幾年的現場采訪,講述的並非變革原理,而是人的故事,是從個體命運與情感中,看到聽到嗅到變革的姿態和味道。新興中產階級的訴求或許相似,但每個人在歷史轉折中的處境各有不同。這裡記錄下的是他們的憤怒與驕傲、淚水和血水,更有拉開時間的距離,看他們如何面對變革的曲折與失意。


    這些年,我見到中國讀者對別國變革的品評,常以成敗論。眼見他樓塌了,扔下一兩句冷嘲熱諷背過臉去。然而在現場的不同角落,在對人物的反復采訪中,我看到變革過程的復雜。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做出不同選擇,同一事件以不同角度切入,滋味迥異。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保護受訪者,書中部分人物使用的並非真名。


    除了中產人群本身,書中也涉及值得思考的管治模式。迪拜的“ 中央計劃 自由市場”經濟,需要造出一個神秘難測的君主;而超然穩定的瑞士,卻沒有人坐在權力;同樣號稱“全民直接管理”的利比亞、委內瑞拉模式,則少了法律保障和程序限定;走向共和的尼泊爾,尚未形成中產階級,我看到新階層身影朦矓,但步履興奮;而伊拉克人雖然首先要解決的是安全問題,可是關於民主的討論從未缺席……戰後十多年,新的中產正在形成,卻成分復雜,又常常被教派標簽模糊訴求。


    書中也收入了我在英國留學時的見聞。800 多年前,英國《大憲章》簽訂。英國貴族要求限制王權,大概是有錢人爭取政治權利的早例子。雖然《大憲章》初次簽訂之後幾經反復,但卻被視為近代民主與自由的起始。


    受時空所限,我無法到達每一個抗議現場。雖然沒能親歷敘利亞,但書中仍然收入對變革起因的探索,因為它提供了一個統治者的經典難題:改革的門,能不能半開半關?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曾經主導“大馬士革之春”,引入全面改革,卻很快發現失控的危險,隻得急急踩下剎車。不幸的是,“對一個糟糕的政府而言,危險的時刻,是它開始了改革”。


    “阿拉伯之春”已成噩夢,始發地突尼斯卻不聲不響走出暴力怪圈。2015 年諾貝爾和平獎也授予了突尼斯內部對話機制。在去往利比亞的途中,我幾次經過突尼斯,卻始終沒有機會好好研究它的轉型。突尼斯在本·阿裡出走後,也曾經歷混亂與殺戮,但它的成功似乎還因為國情特殊:軍隊不強大、宗教團體較溫和、世俗派不、社會氣氛開放。換句話說,


    傳統勢力不強,傳統包袱不多。而恐怖組織也看出了突尼斯可能成為“另類”的端倪,存心制造襲擊。成功的故事要留待時間檢驗,希望將來有機會另篇詳論。


    書中少不了我在各地遇到的中國同胞。變革發生在他們眼前,在他們的不同反應中,一幅中國世界觀越發清晰。各種趨勢報告都認同,這一波全球中產潮,浪花掀起的處在中國。歐盟安全研究所報告指出,中國的中產階級比例在2030 年之前將躍升至74%,居全球。


    暢想未來,全球中產的生活方式、穿衣戴帽、讀的書看的電影聽的音樂,很可能越來越接近,甚至我們的胃都變得越來越fusion(美味混搭)。然而,即便沒有新興中產與舊制度的矛盾,全世界中產階級就真的能夠團結起來嗎?文化、信仰、歷史、地理,這些基因裡的記憶會不會在彼此對比之下,反差更加鮮明?


    伊拉克人終於有了上街抗議的權利,但我見到的一次示威,竟然是要求政府立即處死獄中的“基地”成員。事實上,國際人權組織批評伊拉克政府不審訊而直接槍斃被捕武裝人員的情況已經夠多了。2015 年1 月,《經濟學人》雜志一則極短的報道,措辭別具深意:“斯洛文尼亞終於出現公民社會大規模遊行,遺憾的是,這是一次反同性戀權益遊行……”在自由了800 年的英國知識分子看來,斯洛文尼亞人有了公民意識是好事,但沒想到首先宣講的是保守價值觀。全世界中產階級在爭取權利的戰壕裡並肩,但很難講他們能手把手多久。更不用說,生產與消費全球化後,發展中國家中產人數暴增,西方發達國家卻是中產身價貶值、規模縮小。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中,很大一部分正是全球中產此消彼長潮流對衝中的失落者。新型中產首義中東,四處激起回響。互聯網與急速全球化(人類祖先走出非洲就開始了全球化,但當下互聯網等多種因素助推,速度大大加快)的腳步沒有停,發達國家未做思考就行動的排外情緒高漲,可看作中產變革的第二篇章:西方中產的失落。


    美國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曾經站在開羅解放廣場上,感慨埃及變革“如巨像起飛,如果你沒有預見到它的發生,也就別瞎猜它將飛向何處”。全球中產階級興起,作為一種現像,儼然也是一頭騰飛的巨像,無人能夠預言它的方向,甚至可能連它自己都不知道。但是僅僅從眼下來看,那些覺悟起來的中產階級,那些起而抗爭的中產人士,仍然在舊世界沉重的陰影下,匍匐在地,難以飛升。急速全球化的故事,一切纔剛剛開始。

     
    媒體評論
    梁文道╱作家:
    在我所認識的跑國際線的記者朋友之中,周軼君*能掌握冷靜與同情之間的巧妙平衡。於是她這部《走出中東》,擾亂了吾人僵固的視界,反而卻因此構成了我們前路的警示。簡單的講,在觀看世界的時候先把過於龐大的自我放在一邊,並不是為了如其所是的‘客觀’,而是為了得到更多出乎意料的聯想。那些聯想,對自己說不定纔因此變得有教益。

    劉瑜╱清華大學政治繫副教授:
    周軼君去過很多我們沒去過的地方,見過很多我們沒見過的人,聽到過很多我們沒聽到的聲音。從利比亞到埃及,從英國到尼泊爾,她以生動細膩的筆調將我們帶入很多重大國際事件的現場,並以其冷靜深入的分析引領我們思考世界前進的方向。

    梁文道╱作家:


    在我所認識的跑國際線的記者朋友之中,周軼君*能掌握冷靜與同情之間的巧妙平衡。於是她這部《走出中東》,擾亂了吾人僵固的視界,反而卻因此構成了我們前路的警示。簡單的講,在觀看世界的時候先把過於龐大的自我放在一邊,並不是為了如其所是的‘客觀’,而是為了得到更多出乎意料的聯想。那些聯想,對自己說不定纔因此變得有教益。


     


    劉瑜╱清華大學政治繫副教授:


    周軼君去過很多我們沒去過的地方,見過很多我們沒見過的人,聽到過很多我們沒聽到的聲音。從利比亞到埃及,從英國到尼泊爾,她以生動細膩的筆調將我們帶入很多重大國際事件的現場,並以其冷靜深入的分析引領我們思考世界前進的方向。


     


    房慧真╱作家、著有《單向街》、《小塵埃》:


    今年八月《端傳媒》周年,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篇周軼君的文章,這是一個全然陌生的名字,在茫茫網海裡,每天湧上來的文字數以千萬計,我獨獨願意為了她的字,花幾分鐘Google她的其他文章。這是個令人敬重的新聞對手,能夠看到她的文字成書,是讀者之福。


    顏純鉤╱香港天地圖書總編:


    周軼君的新書,以跳脫鮮活的文字,描述不同國家的政治變遷。在‘變革’的現場,速寫‘精英’和‘民眾’的形像,令人大開眼界之餘,也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的塊壘。世道在變,潮流如斯,中國人如何自處,我們都要選擇。


     


    魏城╱FT中文網資深編輯:


    軼君的文章既有女性常有的那種溫柔和感性,又有女性少見的那種冷靜和理性,她的豐富閱歷和國際視野則使這兩個特點獲得奇妙的結合,讀她的文章確實是一種享受。


     


    傅月庵╱資深編輯人:


    一般新聞寫作為了保持“客觀理性”,從而極力避免“主觀感性”,周軼君卻能糅合得恰到好處,文章因此更加吸睛,讀者更多了一種“同情的理解”。


     


    《東方歷史評論》:


    周軼君在很多方面都稱得上我們時代*秀的國際觀察者,因為她超越部落狹隘思維的全球眼光,對理念和事實、歷史和當下的無限好奇,也有不為炮彈所擾的冷靜理性,和與之共存的人道悲憫。如果沒有一批周軼君這樣,具有真正的全球眼光和理解他族之能力的作者,中國就談不上是一個現代大國。她清晰地講述了中國與看似遙遠的中東之間緊密而隱秘的關繫,豐富密集的觀察、閱讀和極簡的寫作使她的書堅實而迷人。”

     
    在線試讀
    02伊朗:不隻是伊斯蘭居魯士建立波斯帝國,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

    636 年
    阿拉伯人征服波斯,伊斯蘭教傳入。

    1220 年
    蒙古人入侵。

    19 世紀初
    伊朗、阿富汗成為俄英博弈的戰場。

    1890 年
    納賽爾丁國王向英國商人出讓全國煙草專賣權,引發宗教力量與巴扎商人聯手抗議。

    02伊朗:不隻是伊斯蘭



    居魯士建立波斯帝國,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330 年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


     


    636 年


    阿拉伯人征服波斯,伊斯蘭教傳入。


     


    1220 年


    蒙古人入侵。


     


    19 世紀初


    伊朗、阿富汗成為俄英博弈的戰場。


     


    1890 年


    納賽爾丁國王向英國商人出讓全國煙草專賣權,引發宗教力量與巴扎商人聯手抗議。


     


    1908 年


    英國人在伊朗發現石油。這是中東石油資源首次被開采利用。


     


    1926 年


    軍官禮薩·汗黃袍加身,開創巴列維王朝。


     


    1963 年


    禮薩·汗長子巴列維國王實行親西方政策,收入滾滾,國內依靠秘密警察加強監管。


     


    1979 年


    巴列維國王一家出逃,伊斯蘭教士霍梅尼回到伊朗,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980 年9 月


    兩伊戰爭爆發,伊朗陷入8 年苦戰。


     


    1989 年6 月3 日


    霍梅尼去世,哈梅內伊繼任精神領袖。拉夫桑賈尼出任總統。


     


    1995 年


    美國指責伊朗從事“恐怖活動”並秘密發展核武器,由此實施經濟制裁。


     


    1997 年


    改革派哈塔米贏得總統選舉勝利。


     


    2005 年


    保守色彩濃重的艾哈邁迪·內賈德贏得總統選舉。對西方態度強硬,堅持發展核技術。


     


    2007 年


    美國對伊朗進行更為嚴重的制裁。“綠色革命”遭到鎮壓,內賈德正式就職。


     


    2013 年6 月


    西方制裁步步加緊,伊朗經濟每況愈下。支持改革的魯哈尼在新的總統選舉中勝出。


     


    2015 年7 月


    多年談判之後,伊朗與伊核六方(中美俄英法德)達成歷史性全面協議。


     


    3 個中年人在街邊演奏。唱的是波斯語,舒緩曲折。主唱有時放下吉他,盯著過往的人放聲,肩膀微微震動。


     


     


    “打倒美國”的宣傳畫並不容易找。走了很久,再打了一趟車,纔找到朋友推薦的這一幅,它已經成為德黑蘭人民反美意志的標準像。


     


    12德國:重返正常


    東西相遇


     


    形狀如玩具的特拉貝特(Trabant)車,列成一排,等待“民主德國之旅”。


    這種貓腰縮頭纔能坐進去的小車,全身塑料,隻有兩缸,曾經是民主德國人普遍的交通工具,但從訂購到取貨長要等上16 年。柏林牆倒塌之後,特拉貝特車很長一段時間仍是民主德國人的日用品,20 年間,漸漸變成收藏品。眼前這些殘存的特拉貝特,多數保持軍綠色,也有些換上了戲謔的豹紋。


    “你去後面那輛大車辦簽證!” 柏林新聞官克裡斯蒂· 坦茲勒(Christian Tensher)指著我說。


    “簽證?”


    “哈哈,別太認真了!”說著,他塞過來一個蘇式軍用袋,裡面是兩瓶Wostok ,以蘇聯火箭命名的飲料。


    一輛運兵車被改裝成了媒體登記處。車廂裡掛滿蘇制軍服。幾個越南記者興奮地試戴皮帽。坦茲勒遞過來一張做舊的卡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民主德國)通行證”,聲稱持有人可以去往西柏林。“拍照!”記者們手持一紙簽證合影,坦茲勒給予鬼臉配合。


    “紀念柏林牆倒塌20 周年”的日子,政客齊聚,媒體雲集。新聞中心為外國記者準備的特拉貝特車隊,令記者本身成為路上風景,不斷有行人舉起相機,還招來了警車。“誰超速了?”坦茲勒通過無線電,向每一輛時速60 公裡的特拉貝特喊話,“啊,原來是有比我們更重要的車隊要通過!”


    20 年後,同樣是寒冷潮濕的11 月,柏林一片嬉鬧。俄羅斯套娃、翻毛帽子、民主德國警察制服,都是熱門的紀念品,鐮刀斧頭旗在地攤上飛舞。


    空氣中是香腸和熱紅酒(Gluhwein)的味道。施普雷河兩岸,大喇叭裡嘹亮抒情的音樂是英國紅星凱蒂·瑪露(Katie Melua)、美國樂隊紅辣椒(Red Hot Chili Pepper)的作品。露天大屏幕翻滾著時裝、潤膚露,還有紙巾廣告。“這些歌曲不過是娛樂,跟紀念活動沒什麼關繫。”前一天,跟柏林市政規劃局的一個朋友走過這裡,她告訴我,柏林政府快破產了,無力單獨承辦國際盛事,必須抓到一切廣告和贊助。


    “嘿嘿!簽證呢?”特拉貝特塑料車蓋忽然被人猛敲。一身軍綠大衣的瘦高小伙,大帽寬皮帶,掂著,氣氛陡然驚恐:“這裡是查理檢查站 !”


    瞬間,全車都明白了,這是表演。小伙繃著滿臉嚴肅,要來每張假簽證,誇張地重重蓋戳:“德意志民主共和國,2009 年11 月9 日。”


    “要不要來點特別照顧。”他拍打。一圈相機攝像機包圍中,他不介意加演。“我們得走了,趕時間。”領隊催促著,假警察不再開玩笑,逐一蓋戳了事。


    圍牆存在的28 年間,10 萬人嘗試各種辦法越界。其中1 萬人逃脫,201 人遭射殺。查理檢查站作為景點保留了下來。兩邊大街上,美國士兵和蘇聯士兵的畫像仍高高地對峙著。


    一條窄窄的銅線鑲嵌在水泥地上, 上面刻字:“ 柏林邊界,1961—1989。”抬腳,就跨過。一切既輕又薄,好像20 年前發生的東與西的分割與合並,不過是歷史的一個玩笑。


    但是,走在勃蘭登堡廣場,隨便去問一個德國人,你就知道這個“玩笑”的分量。


     


    柏林牆紀念處。


     


    小伙繃著滿臉嚴肅,要來每張假簽證,誇張地重重蓋戳:“德意志民主共和國,2009 年11 月9 日。”


     


        蘇珊娜·哈更獨自來到這裡,就是為了“看看節日的勃蘭登堡門”。“當時我和丈夫被派到日本東京,在國有企業工作,國家信任我們,是少數可以出國的人……”她勸說丈夫從東京逃去聯邦德國。但丈夫不願意,命運的爭執以離婚收場。蘇珊娜帶女兒潛回聯邦德國。剛開始躲在遠郊,不敢住柏林市。


    離婚後3 年,柏林牆倒塌,前夫已經在日本另組家庭。23 年來,蘇珊娜沒有再婚,仍冠著夫姓。她說:“如果預知會發生什麼,也許很多事情都改變了。”


    日漸偏西,紅色天光,像一塊巨大的紗巾溫柔包裹著柏林。勃蘭登堡門的燈忽然亮了,頂上女神駕馭馬車的雕塑,好像突然被吹了一口氣,金光四射。馬首永遠朝東,指向俄羅斯或者蘇聯,因為柏林被認為是西方的後一道防線。


    地上的婦人,在節日的廣場,慨嘆東西分割的荒謬。蘇珊娜的面孔圓潤紅亮,現著飽滿的倔強。忽然,3 個年輕人手拉手蹦跳著,走過我們身邊。頭上套著紙盒,醉漢一般繞出弧線。他們的嬉笑、尖叫,挽救了哀傷的徒勞。


    兩德統一後,蘇珊娜立即搬回市區,“柏林人一定要回柏林的”。她現在在(沒有了邊界的)東柏林教授德語,女兒在西柏林學校教書。蘇珊娜常向女兒提起,還是東邊的教育質量高。“芬蘭的學生水平全歐洲,因為他們拷貝了過去民主德國的方法。”蘇珊娜這樣認為。當年執意逃脫的身份,今天成了牢牢抓緊的認同。我問她心裡是不是仍然刻著“東聯邦德國”的分界。“兩邊的差距在縮小。”她笑笑,“統一當然是好事,你看,民主德國人默克爾當了總理!”


    “誰能料到那天晚上的事情呢!”20 年前那一天,23 歲的戴維·吉爾從東柏林去外地開會。身為基督教家庭孩子,他向來被排斥在“體制”外,不能接受同等教育,永遠不可能有晉升的機會。


    他父親是當地教會負責人。當時的民主德國,基督教勢力是的反對派,從事地下抗爭。統一之後,德國政府中批民主德國政治家,正是來自教會,也就是現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Deutschlands Christlich-Demokratische Union)前身,總理默克爾所屬黨派。


    “晚上聽說牆被拆了,第二天一早立即返回柏林,我在鑿開的洞裡來來回回走了好幾遍,仍然不敢相信。”裹在黑大衣裡的戴維,藍色眼睛放出光亮。身邊一個金色頭發的小女孩拉扯他的衣角。“不好意思,我女兒要回家了。她們剛從美國回來,我妻子是美國人……”23 歲的時候,戴維還沒見過美國人。圍牆倒下後,他去了美國念書,現在是一名律師。戴維仍帶著東邊人的一絲拘謹,溫和親切。女兒踩著單腳踏車離去,響亮地講著英語。


    20 年後,走在柏林的每一個德國人,都是一張歷史的碎片,隨風飄蕩。伸一伸手,你就可能觸動一段錯綜曲折的人生。


    廣場角落裡,一個戎裝青年的照片吸引了我:大蓋帽,雙目炯炯,頸上掛著勛章。一個頭發稀疏、上了年紀的人在旁邊抽煙。他在推銷這個青年軍官的自傳,英文注明寫著“Gerhart Schirmer”,“二戰”時期戰功顯赫的德軍中校,遭英國人活捉,送到蘇聯軍中關押了10 年。他稱,蘇聯人強迫他和其他幾個人在薩克森豪森(Sachsenhausen)改裝毒氣室,偽造納粹屠殺猶太人的現場。戰後,德國人對猶太民族的負罪感比海深,這本自傳成了禁書。


    自行車邊的人猛抽著煙,雖然海報是英文寫的,他卻無法與我交談。我不知道他跟作者是什麼關繫。也許這個故事太過敏感無從核實,自行車前少有人問津。但是無論如何,它忽然讓我想到,在柏林,糾結的不隻是東西對峙的冷戰。希特勒剛剛退出舞臺,鐵幕就已降下,那些年裡,德國人連幕間休息的機會都沒有。


    “我在東,還是西?”走在柏林,我總是問,這裡曾經是東柏林還是西柏林呢。除了刻意保留的幾條街道——馬克思大街(當時叫“斯大林大街”)筆直寬闊,列寧廣場(現在改名為“聯合國廣場”),兩邊是一望無際、一模一樣的公寓樓和毫無差別的窗戶,方正、扁平、均衡、凌然。除此之外,對一個初來此地的匆匆過客,東西差異並不明顯。看到一家法國餐館“慶祝開業25 周年”的橫幅,我想這該是西柏林。博物館雲集之處,必定是東柏林。“因為占領區是美國人劃的,他們對歷史古跡不感興趣!”有人揶揄。在民主德國主干道“林登(菩提)樹下”,蘇聯的印記隻剩了俄羅斯航空標志上的鐮刀。


    然而,東聯邦德國的融合絕非無縫。上海作家陳丹燕曾經描寫特拉貝特汽車行駛在聯邦德國高速公路上的情形:


    後面跟著的汽車鳴喇叭,要它讓路,所以,它們常常是知趣地開在慢的那條車道上。掛著聯邦德國牌照的車唰唰地擦過它們的身邊,用140 邁的速度遠遠地把它甩在後面……雖然它們如願自由行駛在聯邦德國的高速公路上,隨便可以在任何一個出口下高速公路,進入紐倫堡、斯圖加特或者漢堡,但它們反而變得局促而不快……


    邊界初開,東西柏林經歷了巨大的經濟落差。20 年後,西柏林漸漸變為高檔住宅區,東柏林則因為房租低廉,成為整個歐洲年輕藝術家的天堂。東柏林咖啡館的早餐以豐盛和漫長著稱,這裡無人早起,半數人口都是藝術家。藝術家提供不了太多稅收,柏林欠下很多外債,靠借貸發展。柏林牆倒下之初,世界為之興奮,跨國企業摩拳擦掌,但是這裡不具備商業城市的氛圍,15 年後,索尼影視中心(Sony Center)黯然出售。西門子盤算了很久,終於也沒有來。


    失業率成了東西德國人互相指責的理由。聯邦德國人抱怨民主德國人搶走工作,民主德國人抱怨資本主義打碎鐵飯碗,讓他們失去了安全感。連德國的中東移民都抱怨自由了的東歐移民過來搶生意。


    “相比10 年前,柏林牆倒塌後20 年,東西德國人的差異還是在縮小。”住在西柏林的貢特拉·揚森到東柏林探望女兒,我們在一家餐廳鄰桌,攀談起來。1990 年,他嘗試在東柏林投資,損失慘重。盡管如此,他還是認同國家統一是積極的一步。女兒雷娜特·賽博爾德·揚森生在聯邦德國,留學美國主修音樂,現在和大多數藝術青年一樣,居住東柏林。


    “那麼,你現在是東柏林人了?”我問。


    “不!”雷娜特幾乎要把嘴裡的意大利菜吐出來,“Once Wessi,always Wessi(一朝聯邦德國人,永遠聯邦德國人)!我不過是住在東邊。”


    她又重重搖頭,說“Ossi”(民主德國人)和“Wessi”舉止思維差異很大,不是同一種人。


    “怎麼不同?”


    “怎麼說呢,就是東邊和西邊,資本主義的人和社會主義的人,一看就知道了!東邊的人不會獨立思考,懶惰,還有些粗魯……不過,我不是沒有民主德國朋友啦,年輕人也在變,變得像我們……”


    陳丹燕繼續寫道:


    民主德國的知識分子說過:“我們並不是合並,是西邊把我們喫了,可我們就卡在他們的喉嚨口,讓他們吐不出,咽不下……”說這話的人,在冰涼的藍眼睛裡閃爍著蠻橫、恥辱、不屈和惱羞成怒。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