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平凡的母親 15年,34次來來回回,94個貧困縣,306個村莊,拍攝紀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紀實文學
    【市場價】
    193-280
    【優惠價】
    121-175
    【作者】 於全興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紀實文學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0892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20108923
    作者:於全興著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5月 

        
        
    "

    編輯推薦
    2001年攝影師於全興受幸福工程的委托,隻身前往西部,用照片的形式反映西部貧困地區,貧困母親受幸福工程捐助的情況和生存狀態。這一做,就是15年。從天津出發,到達西部某貧困地區,完成拍攝後返回天津,這就算是走了一個來回。15年中,這樣的來來回回,於全興有過34次,其間走訪了94個貧困縣,306個村寨,拍攝紀錄了1100位貧困母親。

    每張照片的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照片中的有些母親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家,有些甚至過著原始生活,忍受疾病、饑餓和自然災害的侵襲。這些照片有的是她們人生中的**張,有的或許也是*後一張……
     
    內容簡介
    她目不識丁,苦苦支撐,省喫儉用把我們姐弟六人帶大。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的身影永遠是忙碌的,她糊過紙盒,做過編織、湔洗,甚至拾過荒……她皺著眉不時捶打腰腿的樣子至今深深刻印在我的腦子裡,可我從未聽過她嘆息。

    十幾年來,我為1000多位貧困母親拍過照片,可從來沒有為自己的母親拍過一張像樣的照片。如今她走了,我難以原諒自己。

    ———於全興
    作者簡介
    於全興

    1962年4月出生於天津。1986年7月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現為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攝影繫主任、教授。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從事新聞報道攝影及圖片編輯工作,90年代後期,關注當代中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社會問題和底層百姓的生活狀況。目前,主要從事公益影像的媒介傳播研究和社會紀實攝影的具體實踐以及教學工作。

    2000年起,先後完成《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屯墾戍邊代母親》《留守母親》《老城廂》《五大道》等繫列社會紀實影像作品。其中《貧困母親》《老城廂》繫列先後在國內外的畫廊、美術館、博物館和攝影節等舉辦展覽二十餘次,其《貧困母親》作品被美國聖路易斯芳特邦大學、美國肯塔基州莫海德大學、廣東美術館、廈門博物館等藝術機構收藏。

    2006年獲評為中國攝影家協會“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2007年獲第七屆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首屆“侯登科紀實攝影基金”獎,2009年獲“中國影像文明經典·傑出攝影家”榮譽稱號。
    目錄
    在青海
    臨行前,母親給我包了餃子
    該有點什麼的時候,偏偏什麼都沒有
    時間慢得像喫飽的蝸牛
    一場雪,足夠埋掉一個孩子幸福的童年
    “哪有錢嘛。”母親用手抹著眼睛
    巴青纔仁,讓吉祥幸福永遠伴隨著你
    又見巴青纔仁
    感冒
    新房是地震後政府蓋的
    迷路
    丟了騾子,是塌天的大事
    安爾存脫貧以後
    在甘肅在青海

    臨行前,母親給我包了餃子

    該有點什麼的時候,偏偏什麼都沒有

    時間慢得像喫飽的蝸牛

    一場雪,足夠埋掉一個孩子幸福的童年

    “哪有錢嘛。”母親用手抹著眼睛

    巴青纔仁,讓吉祥幸福永遠伴隨著你

    又見巴青纔仁

    感冒

    新房是地震後政府蓋的

    迷路

    丟了騾子,是塌天的大事

    安爾存脫貧以後

    在甘肅

    回家

    雨路

    大骨節病

    偷土

    一碗面片

    兒子偷了母親的豬

    水煮開了,可依舊是黃的

    小型相機徹底摔壞了

    我再苦也要讓娃念書

    兒子得了敗血病

    頭牛

    媽媽跟我一樣可憐

    在寧夏

    一段采訪錄音

    草簾

    西海固

    沙塵暴

    討飯討到鄉書記的父親家

    窯裡貼了一牆的獎狀

    能出去打工總比在家強

    好媳婦

    回來時丟了一個小手指

    幫丈夫實現夢想

    烤馍房

    雙層循環養豬法

    在貴州

    車鑰匙被偷

    弔角樓

    沒把日子過好,真不好意思

    山頂洞人

    沒有服裝不能參加兒童節

    上學靠土豆和煤

    母親病了,她隻能輟學

    挖煤是好找來錢的工作

    辦不起身份證

    孩子死了,丈夫走了

    回訪水箐村

    褚仁敏的豆腐坊

    你是天使,你該微笑

    16年來次不再被當怪物看

    我們這裡沒有霧霾,但總有孩子要戴著口罩

    在重慶

    女人修出來的路

    篩4噸河沙,隻能獲得9塊錢

    我隻有這一雙手

    再回大巴山

    我的眼淚那一年流完了

    沒有難的事情,因為一切都很難

    林友芳家的宅基

    兒子沒了

    脫得了貧,生不得病

    從5公斤米到三層小樓

    在四川

    交不學費

    被夾在塌方與泥石流之間

    方從蓉的幸福工程

    大涼山深處

    彝族年

    全鄉個考上本科的孩子

    一組數字

    體驗生活,懂得感恩

    大涼山的孩子11月還穿著夏衣

    次見到這麼多錢,不知道該怎麼數

    在西藏

    勤勞能干的羅布又回來了

    這個項目給我帶來了好運

    陽光之行

    在陝西

    石碾子

    下了雨纔能洗頭

    放學後去逮蠍子

    餅干和電視機

    想飛起來的雲鴿

    隻要能給她們一點幫助

    在內蒙古

    巴林右旗之行

    幸福井

    暖棚

    天災

    這孩子大了怎麼辦啊

    鍋連炕

    在廣西

    打蕨粑

    一個月中死了兩家的父親

    姐妹倆得了銀屑病

    養魚

    農家樂

    菜牛之鄉趕次圩要走8個小時

    屋漏偏逢連陰雨

    彩禮是3斤肉兩隻雞兩瓶酒和4斤面條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馬秀花

    餘順瓊

    張美麗

    李曉紅

    郭艷紅

    許翠玲

    侯銀花

    守望國境線

    在雲南

    六六新寨

    編織中的夢

    拍進照片裡的笑容

    西疇行

    歌中姻緣

    大山包

    另一組數字

    有電,但點不起燈

    啥時候能輪到這兒

    一家人就睡在地上



    我知道,我以後不用再來了

    我親愛的母親走了

    後記

    大事記

    為了母親的微笑


     

    媒體評論
    真水無香
    孫京濤(大眾日報社圖片總監)
    於全興是揣著一顆赤子之心西行的。
    於全興西行的目標,是那些他從未謀面、卻牽腸掛肚日久的貧困母親們。他希望他的照片能夠幫助“幸福工程”組委會,為那些承擔了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成本的母親們籌措到更多的資金。行前,自己的母親細細地捏出的那些送行的餃子,讓這條一米八幾的長大漢子心靈中柔軟的部位一陣陣抽搐。他愈加感到此行目標的崇高與責任的重大。
    西部迥異於東部的大城市——那裡山巒縱橫,那裡朔風長嘯,那裡貧瘠蒼茫……於全興早就估計到了西行的兇險——在其後的采訪中,他也確實遇到了他想像得出的和想像不出的兇險。可是他還是鐵定了心要走,他強烈感覺到自己該用這次采訪來報答母親——現實中的母親以及他胸中虛擬的那個精神上的母親。真水無香

    孫京濤(大眾日報社圖片總監)

    於全興是揣著一顆赤子之心西行的。

    於全興西行的目標,是那些他從未謀面、卻牽腸掛肚日久的貧困母親們。他希望他的照片能夠幫助“幸福工程”組委會,為那些承擔了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成本的母親們籌措到更多的資金。行前,自己的母親細細地捏出的那些送行的餃子,讓這條一米八幾的長大漢子心靈中柔軟的部位一陣陣抽搐。他愈加感到此行目標的崇高與責任的重大。

    西部迥異於東部的大城市——那裡山巒縱橫,那裡朔風長嘯,那裡貧瘠蒼茫……於全興早就估計到了西行的兇險——在其後的采訪中,他也確實遇到了他想像得出的和想像不出的兇險。可是他還是鐵定了心要走,他強烈感覺到自己該用這次采訪來報答母親——現實中的母親以及他胸中虛擬的那個精神上的母親。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你很難體味於全興的這種情感。對於一個很小就失去了父親的孩子來說,母親那雙瘦削的肩膀是他的依靠。在那些並不從容的歲月裡,活著的艱辛經常讓他們母子淒然而無助,他們甚至不知道生活的風帆終會飄向哪裡。全興說,在父親剛剛去世的那幾年裡,沒有文化的母親隻能靠糊紙盒、加工外活來養活她的幾個兒女。十幾歲的全興聰慧而敏感,為了能幫母親一把,他去學刻剪紙,在春節來臨之際挨家挨戶地賣。在凜冽的寒風中,當人們滿懷同情地將幾分、幾毛錢塞進他那紅腫的小手中的時候,他真實地感覺到了能幫助母親分擔生活重負的歡欣。

    他想重新體味這種歡欣。

    對過去艱辛生活的咀嚼、對日漸老邁的母親的依戀、對為人夫、為人父苦辣酸甜的品味,在他的心底下層層積奠,並發酵成為一種強烈的、要為女性做點什麼的衝動。而大都市那種燈紅酒綠卻不免虛假、物質豐富卻不免矯枉的生活更加促使他要為自己的情感找一個真正有意義的出口。我想,除了幸福工程國家組委會的委托,於全興的這種情感衝動和心理動機,是他有勇氣在放棄攝影六七年之後又重新拿起相機強大的驅動力,也是他義無反顧地奔向西部真切地面對那些不幸母親充分的理由。從這個角度上說,《母親》這組照片,是於全興理解“母親”這個字眼的形像化體現,是他對母親特殊情感的一次集中釋放。

    於全興急切地開始了他的次采訪,就像一直困在籠中日久的鳥兒衝向神聖的天空一樣衝了出去。所不同的是,他沒有那種重獲自由的快感,他將要面對的,是母親岣嶁的腰身、孩子們菜色的小臉、惡劣的生活環境以及路上可能遇見的危險、無奈以及心靈上的刺痛。他在日記中寫道:“今天,一個幾年前就有過的願望,開始有了實現的可能。但忽然間,我的心底卻有了一種說不清楚的茫然。就像一個渴望遠行的人,打點行囊即將出發,卻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麼樣的路途”。在這種心境下出發的於全興,很快就被他面前的景像搞得方寸大亂。他不敢相信這樣惡劣的地方還會有人,更不相信她們活得那麼艱難。他忘了此行重要的目的,隻顧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送給那些被他的眼淚弄得手足無措的母親們。他甚至把相機擱置一邊,顛簸上百公裡帶一個生病的小姑娘去看病……

    臨行前,我曾特意囑咐他:不要給那些母親錢物。這種近乎冷酷的告誡基於兩個原因:,紀實攝影真正的價值,在於用充分有效的圖像告知人們真相,召喚全社會的力量從根本上解決一個社會問題,個人的憐憫行為微不足道;第二,一旦攝影師和被攝對像之間發生了金錢關繫,攝影師往往要面對不期然而來的“以錢買照”的指責。況且,在一種貧困的環境中,金錢足以改變攝影者和被攝者之間的權力秩序,後出來的照片,往往讓人將信將疑。

    但是我知道這種勸告根本無效——仗義豪俠、從心而動纔是全興的本我。當他結束了近一個月的采訪返回來的時候,除了滿臉的疲憊,就是些思緒散亂、膚淺表面、拍攝手法不一、甚至連曝光都不準確的照片。無論作為一個攝影師、還是圖片編輯,我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但是,從於全興真切的眼神、滔滔不絕的訴說和時常哽咽的語調中,我分明感受到,他送給母親的錢物不是施舍,他也沒有想用金錢開路來達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他的真誠,準會為他的圖像鋪就一層溫暖厚實的底色,這種底色很快就會在他以後的照片中顯影出來。

    次不算成功的采訪令人沮喪,但於全興在整個采訪中的行為卻再一次提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心性冷漠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紀實攝影師。19世紀末,尤金·阿切特因為對老巴黎深情的依戀,用相機忠誠描摹了那些被風霜雪雨、和煦的陽光觸摸了幾百年的老房子、老門廊、老雕塑、老街道;奧古斯特·桑德不畏納粹的淫威,不屈不撓的拍攝德國人的面孔,是因為他對同胞深沉的愛;戴安·阿勃斯迷戀於那些社會邊緣人,是因為她認定他們是經受了生活特殊考驗的“貴族”;尤金·史密斯是含著眼淚、顫抖著雙手拍下“母親為智子洗浴”這張不朽名作,是為了替水俣的村民們討還一個公道;即使那個浪子一般的羅伯特·弗蘭克,在解釋他拍攝尖刻辛辣的《美國人》的動機時也認為“批評可以出自愛”……

    可是,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紀實攝影師,要拿出真正可以彪炳於世的偉大作品,僅有自發的、樸素的愛以及發自個人的感情衝動是遠遠不夠的。正如蘇珊·桑塔格所言,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從不接受表面現像開始的。

    在眾多朋友們的幫助下,於全興隨即進行了細致的案頭工作和深刻的反省。而促使他變感情為理性、變躁動為沉穩、變貌似客觀的事件記錄為帶有像征性的靜態肖像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幾點:

    一、重新審視作為幸福工程國家組委會聘用攝影師的責任與價值。

    歷史上,由國際機構和社會團體聘用攝影師進行的紀實攝影工程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劉易斯·海因擔任美國國家童工委員會專職攝影師期間,他所拍攝的那些在棉紡廠、煤礦、農田中勞作的孩子們的照片促使美國立法宣布使用童工為非法;FSA的攝影家們在羅伊·斯特萊克的組織下為美國廣大農村所做的紀實,有效地幫助了政府應對大蕭條對農民造成的沉重打擊;解海龍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支持下拍攝的“希望工程”,解決了成千上萬失學兒童的受教育問題……對紀實攝影師而言,類似這樣的成就每個人都夢寐以求,於全興也不例外。而為重要的是,前輩攝影師在采訪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強烈責任感也提示於全興必須把他攝影的目標,與聘用他的組織的目標統一起來。因為正是有了這種責任感,攝影師對被攝對像的情感流注,纔不是那種排山倒海式的,而是如冰山溶雪一般細流涓涓而又連綿不絕;纔不是劍撥弩張式的,卻如綿裡裹針沉實有力——這纔是真正有生命力、有社會影響力的照片。

    於全興這次攝影計劃源起於他1996年4月參加的幸福工程天津組委會策劃的一場大型公益活動。這個掛靠在國家計生委下的公益組織成立的初衷,就是幫助那些因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而缺乏男性勞動力的家庭盡可能富裕起來,救助的對像主要是生活窘迫的母親,救助方式是提供小額貸款、提高母親的自救能力。如劉樹勇所言,這種發乎日常人倫的行為讓人看到了“久違了的國人的慈悲和歉意”。而於全興個人的體悟與幸福工程組委會的情感取向產生了強烈共鳴。作為《家庭報》(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的會報)的記者,於全興有條件加入到這項富有人情味的工作中。而這個組織成立的價值觀以及七年來所秉承的不事張揚、扎實而富有建設性的工作態度,同樣啟發於全興要把他的個人情感和情緒,蛻轉為與“幸福工程”的價值取向相一致的攝影行為和表述方法。

    二、如何評價“貧困母親”這組人群。

    在我們的視覺記憶中,大凡與母親有關的攝影形像,都洋溢著濃郁的悲劇色彩——多蘿西亞·蘭格的《季節工母親》、大衛·伯內特的《柬埔寨難民》、沃納·比肖夫的《印度干旱》、羅伯特·卡帕的《沙爾街上示眾的賣國賊,法國,1944》、德米特裡·巴特曼茨的《悲傷》、亞歷山大·羅欽可的《我的母親》……在我們這個口口聲聲仁義道德的世界上,對女性的不公是由來日久的,我們的藝術也抒發了太多的對女性不辨真假的憐憫與同情。而作為以奉獻為“高尚美德”的母親,她們的弱勢地位似乎理所當然而又不可動搖。在任何的時局動蕩中——哪怕隻是一丁點的風吹草動,她們都是首當其衝的替罪羊,“悲劇”自然也就成了“母親”這個字眼天然的孿生姐妹。

    然而太多的悲劇會讓人喪失希望、看不到光亮。

    站在於全興面前的這些掙扎在貧困中的女人、這些被疾病困擾的女人、這些因為沒有文化而在心靈深處沒有一點星光的女人、這些在蒼涼的天地間單薄而渺小的女人,真的需要攝影師以一種憐憫的目光看待他們嗎?這些承擔了國家改革的成本、這些不溫不火卻堅強地承擔著命運的苦難的女人、這些仍然秉承著相夫教子古訓的女人、這些天然而美麗的女人不值得我們去尊敬、去愛嗎?這樣的思考可能又落入了濫情的、概念化的人文主義圈套之中,但是,當思考是以真誠的個人體驗為出發點的時候,它的可信度也就明顯增加了。所以,在於全興隨後用方畫幅拍攝的照片中,每一個女性的可敬與可愛,很自然、很單純地流淌出來。當人們與那一雙雙溫文爾雅的眼神相遇時,你會真實地感覺到,你向她們伸出的援手,是雙向的幫助,而不是單向的施與——在同一個蒼穹下,人不僅僅是一個物質存在——這些女人在精神上和人生體驗上可能比我們富足得多。

    三,該如何為這個人群“造相”?

    攝影的目的在於保留事實和揭示真相。但是,攝影的特征卻決定了它對事實的掩蓋多於揭示。就“貧困母親”這個現像而言,它背後牽扯的政治的、歷史的、經濟的、自然地理的、觀念的因素太多、太復雜。以攝影先天不足的敘事功能,要揭示這些糾扯不清的問題顯然力不從心。通常的情況是,當你很認真地述說了一個母親的生活故事時,其他人的狀況與這個母親卻沒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當你很完整地記錄了一個母親當下的生存狀況時,你卻不可能記錄她的過去或未來及其背後的動因。實際上這樣兩難的問題是對紀實攝影師持久的困擾,而如何解決這樣的困擾正是攝影師創作能力的考驗。

    於全興很聰明地選擇了拍攝現場肖像,而把敘述和揭示的位置讓給了長於此道的文字。這些肖像雖然名姓齊全,但是它卻超越了個體而成為“貧困母親”群體的一部分、超越了具體形像而成為一種抽像的像征。這種超越後的結果是,它提醒了人們有這樣一些人存在、有這樣一種現像存在——由於不是個別的、個體的存在,它的社會性就顯現了出來。它的畫外音就是,我們整個社會應該攜起手來,群策群力解決這個問題。這也正是紀實攝影“以一個社會學目的為目的”的真正價值。

    全興差不多想清楚了,他又走了。在整整一年的時間裡,他帶回了這樣一些照片。這些照片讓我們想起瑪麗琳·科菲的一句話:有激情的思想纔有力量。

    “於全興,把鏡頭對準貧困母親,相機拍下的不僅僅是貧窮,照片引起的也不僅僅是關注。”
    在線試讀
    臨行前,母親給我包了餃子
    2001年的第二天,經歷了新世紀到來的興奮,人們的生活又歸於常態。
    我站在空曠的首都國際機場,一陣陣的寒風從我的耳邊掠過,心裡陡然有了一種孤獨。這次遠行,我拒絕了所有人的送行,包括家人和朋友。
    半個月前,我當時供職的報社領導儀宏偉先生通知我:受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的委托,報社派我前往中國西部地區,用一年的時間,對當地貧困母親的生活狀況和“幸福工程”的實施成果進行采訪。
    我沒有想到,這個采訪後來竟持續了15年。
    我對於“幸福工程”的了解始於1996年,那年4月,幸福工程天津組委會成立,我策劃並組織了相關的募捐活動。當時,有一種朦矓的願望縈繞著我,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的鏡頭紀錄下中國貧困母親們的生存狀態。
    搞了幾年的新聞攝影,鏡頭仿佛自己的眼睛。世界被框在取景器裡時,熟悉、平凡的生活便一下子集中、凝煉起來。我從定影液裡取出一張張照片,一個個定格的瞬間活動起來,生命從黑白的底片上跳出,還原成動人的真實。
    那天,一個幾年的願望,有了實現的可能。可是忽然間,我的心裡有了一種說不清的茫然,像一個渴望遠行的人,已經打點好了行囊,即將出發踏上路途時,抬起頭,卻不知自己要走向何方,更不知前方是怎樣的路途。
    臨行前,儀宏偉先生和我與一些新聞界的朋友喝酒,說起了我此次遠行的事。我不記得喝了多少,隻記得自己有些醉了。
    “於全興,我隻要求你活著回來。”儀宏偉先生叮囑道。
    這句話我一直記著。
    即將遠行,我去看望母親。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姐弟六個都是母親拉扯大的。母親對於我的重要,那些父母雙全的孩子是難以體會的。
    我把這次采訪的危險性說得很含糊,不想讓她為我擔心,畢竟母親的年歲大了。她隻是影影綽綽地知道我要去很遠的地方,給我包了餃子。她一個一個慢慢地捏著,捏得很仔細,仿佛她包得越久,我的旅程就會越加順利。我有很多話想對她說,可喫飯的時候,我們娘兒倆卻很少出聲,默默地。
    喫過飯,在我出門要離開的時候,母親忽然大聲說:“興兒,路上小心。”


    臨行前,母親給我包了餃子

    2001年的第二天,經歷了新世紀到來的興奮,人們的生活又歸於常態。

    我站在空曠的首都國際機場,一陣陣的寒風從我的耳邊掠過,心裡陡然有了一種孤獨。這次遠行,我拒絕了所有人的送行,包括家人和朋友。

    半個月前,我當時供職的報社領導儀宏偉先生通知我:受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的委托,報社派我前往中國西部地區,用一年的時間,對當地貧困母親的生活狀況和“幸福工程”的實施成果進行采訪。

    我沒有想到,這個采訪後來竟持續了15年。

    我對於“幸福工程”的了解始於1996年,那年4月,幸福工程天津組委會成立,我策劃並組織了相關的募捐活動。當時,有一種朦矓的願望縈繞著我,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的鏡頭紀錄下中國貧困母親們的生存狀態。

    搞了幾年的新聞攝影,鏡頭仿佛自己的眼睛。世界被框在取景器裡時,熟悉、平凡的生活便一下子集中、凝煉起來。我從定影液裡取出一張張照片,一個個定格的瞬間活動起來,生命從黑白的底片上跳出,還原成動人的真實。

    那天,一個幾年的願望,有了實現的可能。可是忽然間,我的心裡有了一種說不清的茫然,像一個渴望遠行的人,已經打點好了行囊,即將出發踏上路途時,抬起頭,卻不知自己要走向何方,更不知前方是怎樣的路途。

    臨行前,儀宏偉先生和我與一些新聞界的朋友喝酒,說起了我此次遠行的事。我不記得喝了多少,隻記得自己有些醉了。

    “於全興,我隻要求你活著回來。”儀宏偉先生叮囑道。

    這句話我一直記著。

    即將遠行,我去看望母親。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姐弟六個都是母親拉扯大的。母親對於我的重要,那些父母雙全的孩子是難以體會的。

    我把這次采訪的危險性說得很含糊,不想讓她為我擔心,畢竟母親的年歲大了。她隻是影影綽綽地知道我要去很遠的地方,給我包了餃子。她一個一個慢慢地捏著,捏得很仔細,仿佛她包得越久,我的旅程就會越加順利。我有很多話想對她說,可喫飯的時候,我們娘兒倆卻很少出聲,默默地。

    喫過飯,在我出門要離開的時候,母親忽然大聲說:“興兒,路上小心。”

    我回頭,母親倚在門口,仍是那一臉慈祥的微笑。

    “多加小心。”她又加了一句。

    我也笑笑,轉身走了。

    我很高興,我去采訪母親時,得到了母親的祝福。

    在北京機場,我背著沉重的攝影包踏上舷梯。

    我的面前,一個小姑娘蹦蹦跳跳,頭上紅色的蝴蝶結隨著腳步一起跳動。孩子的笑容很燦爛,像五月和煦的陽光,她和我女兒的年齡相仿,想到此,我的心緊緊縮了一下。那時,我決定,隻要條件允許,在以後的采訪中,每天晚上我要做的件事情,就是要與家人聯繫。我想,隻有聽到女兒的聲音,晚上我纔會睡得踏實。

    飛機起飛的時候,我一直望著窗外。熟悉的城市離我越來越遠,就在這一瞬間,一種機緣將我拉進了另一個世界,變換了空間與時間的距離。生活給了我這次機會,能如此近距離地與貧困接觸。機上的乘客都漸漸地進入了夢鄉,而我卻全無睡意。做攝影記者也有十幾年了,但面對即將開始的西部采訪,我卻想不出確實的計劃,這在我是從未有過的。

    該有點什麼的時候,偏偏什麼都沒有

    1月3日,我到了西寧。天冷得像鐵砧上的霜。

    我的采訪之所以從青海開始,一來是因為青海遠,采訪青海後,到甘肅、寧夏反而近便;二來是聽說可以跟隨當地的一個考核工作組一起行動,人多保險,交通工具也有保障。隻是1月氣候很差,加上高原缺氧,青海省計生協會的靳培德秘書長怕我受不了。

    我對自己的體質還是有信心的,何況我也不是次去青海。我和靳秘書長約定,就合考核組的時間,1月份到青海下到基層。

    後來,我纔明白我信心的基礎是多麼脆弱,自己又是多麼幼稚。這次采訪經歷的地方,迥異於我去過的旅遊地區。這是另一個青海,粗糙、質樸的青海。自然顯出了她本來的面貌,神聖而不可侵犯。她像一位母親,用雙手捧著人的臉頰,把他們的靈魂引向看不見的山巔。她的手觸過的地方,留下了胭脂樣的高原紅。

    就是在這樣的天地裡,我次體味到了“貧困”這兩個字的分量,也正是在這樣的天地裡,我看到了和我母親一樣偉大的人。

    4日清晨,我們前往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車順著山路爬,車裡裝著我們五個:司機、兩位考核組的工作人員、我和陪我采訪的靳培德秘書長,他還特別給我準備了紅景天、安乃近這些抗高原反應的藥物,還帶上了氧氣。

    下午3點多,上了海撥4300米的鄂拉山,傍晚,停在興海縣一個叫溫泉的小鎮。走遍了鎮上不到500米的小街,我們找了一家條件好的旅店。

    “掌櫃的,房間裡有暖氣嗎?”

    “有,有著哩。”

    “有電嗎?”

    “有,有著哩。”

    我們於是住下來。

    晚上出去喫飯。開飯館的是一對的夫婦。他們在這裡一年多,連開飯館帶租房,一年有一萬多塊的進項。他們的大兒子在興海縣縣城讀書,因為路遠,給孩子在縣城租了間房。那時正是寒假,孩子也回到溫泉,幫著父母料理生意。

    飯食一般,高原,氣壓低,水不到100℃就開,米飯總有些夾生。

    回到旅店,一片漆黑。

    “掌櫃的,不是說有電嗎?”

    “白天有,晚上沒有。”

    旅店用溫泉水自己發電,隻能撐到晚上10點。

    “暖氣怎麼也沒啦?”

    “白天有,晚上沒有。”

    暖氣靠的是水泵泵上來的溫泉水。電停了,泵就停了,暖氣也就沒了。

    該有點什麼的時候,偏偏什麼都沒有。

    一鑽進被窩,就有股寒氣鑽進骨髓:從腳跟往上,沿著脊柱,直竄到脖頸,像指甲劃過一樣,我一個激靈。於是找出所有的衣服,跟棉被一起堆在身上,防寒服的帽子捂著頭臉,隻露出眼睛和鼻子,鼕眠的蛇一樣蜷著,可還是沒有一點熱氣。高原反應已經出現,寒冷加上頭疼,久久不能入睡。一看溫度計:-20℃。

    半夜裡聽見司機師傅發動汽車。他說過,如果這時候不著一次車,就再也打不著了。

    迷迷糊糊的,不知是睡了還是醒著,也不知自己睡著過沒有,也許是高原反應吧,反正躺這一宿比白天還累。可這確實是條件好的旅店,比我日後住過的很多地方要好得多。我不知當地的居民是怎樣適應的——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