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當代中國文學六十年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理論
    【市場價】
    419-608
    【優惠價】
    262-380
    【作者】 吳秀明 主編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理論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39284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3928452
    作者:吳秀明主編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6月 

        
        
    "

    內容簡介
    當代文學走過了風風雨雨六十年的歷史,它本身就是一部內涵豐富、雜糅著無數知識和價值的精神啟示錄,是現代史學特別是延安文學的繼續發展和更加完備繫統的表述,是二十世紀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單位。面對這樣一種新的文學形態,我們的文學史家將如何言說,這是一個新的課題。
    目錄
    上編前三十年文學(1949-1979):走向一體的文學
    章前三十年文學的思想文化背景:文學事件與文學
    節次文代會的召開及其對當代文學的影響
    第二節文藝界的政治文化批判運動
    一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
    二對《紅樓夢研究》的批判
    三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
    四“反右”運動
    五對“修正主義文藝思想”的批判
    六的兩個批示與文藝界的“左”傾運動
    第三節《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及“文化大革命”
    第四節“四五”運動與文藝的復蘇
    第二章體制性文化的建立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發展
    節前三十年文學的基本狀況上編前三十年文學(1949-1979):走向一體的文學
    章前三十年文學的思想文化背景:文學事件與文學
    節次文代會的召開及其對當代文學的影響
    第二節文藝界的政治文化批判運動
    一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
    二對《紅樓夢研究》的批判
    三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
    四“反右”運動
    五對“修正主義文藝思想”的批判
    六的兩個批示與文藝界的“左”傾運動
    第三節《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及“文化大革命”
    第四節“四五”運動與文藝的復蘇
    第二章體制性文化的建立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發展
    節前三十年文學的基本狀況
    第二節體制性文化的建立與發展
    一主導性文藝思想的確立與體制性文化環境的形成
    二文藝政策的幾次調整
    三“民主個人主義者”與文藝鬥爭
    第三節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與新的人民的文藝
    第三章前三十年小說
    節概述
    第二節以工農兵為主的小說
    一趙樹理及“山藥蛋派”的小說
    二柳青的《創業史》
    三杜鵬程的《保衛延安》
    四蕭也牧的《我們夫婦之間》
    五孫犁的《鐵木前傳》、《風雲初記》
    六浩然的“新農村”小說
    第三節以知識分子為主的小說
    一羅廣斌、楊益言的《紅岩》
    二楊沫的《青春之歌》
    三宗璞的《紅豆》
    四王蒙的《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
    第四節古代歷史題材的小說
    一陳翔鶴的《陶淵明寫挽歌》
    二姚雪垠的《李自成》
    第五節革命戰爭理論與小說敘事的模式化
    第四章前三十年詩歌
    節概述
    第二節抒情詩和政治抒情詩
    一“老詩人”的新篇章
    二政治抒情詩
    三抒情短章
    第三節敘事詩
    第四節“新民歌”和“天安門詩歌”
    一“新民歌”
    二“天安門詩歌”
    第五節新詩內容與體式的政治化
    第五章前三十年散文
    節概述
    第二節頌世散文
    一楊朔的散文
    二劉白羽的散文
    三秦牧的散文
    第三節“諷喻”雜文
    一馬鐵丁的雜文
    二“三家村”雜文
    三徐懋庸等的雜文
    第四節民間私語
    一《從文家書》
    二《傅雷家書》
    第五節報告文學
    一魏巍的志願軍題材報告文學
    二徐遲的知識分子題材報告文學
    第六節散文的時代精神與自我隱匿
    第六章前三十年戲劇
    節概述
    第二節老合的話劇
    第三節“第四種劇本”
    一楊履方的《布谷鳥又叫了》
    二嶽野的《同甘共苦》
    三海默的《洞簫橫吹》
    第四節歷史劇
    一郭沫若的《蔡文姬》
    二田漢的《關漢卿》
    三曹禺的《膽劍篇》
    第五節“社會主義教育劇”和“樣板戲”
    第六節失衡的舞臺
    下編後三十年文學(1979-2009)的文學
    第七章後三十年文學的思想文化背景:文學事件與文學
    節第四次文代會的召開及其對文學的影響
    第二節新時期的文學論爭現像
    一關於“傷痕文學”和“反思文學”的論爭
    二關於“現代主義”的論爭
    三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的論爭
    四關於“尋根文學”的論爭
    五關於“重寫文學史”的論爭
    第三節九十年代的文學現像
    一“人文精神”的討論
    二後現代主義的討論
    三現實主義的回
    四通俗文學熱
    五“斷裂”現像
    第四節新世紀文學的表征與趨向
    第八章文學轉型與藝術審美的新邊疆
    節後三十年文學的基本狀況
    第二節確定性的動搖與新的審美原則的探索
    一政治轉型過程中的主旋律文學
    二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大眾通俗文學
    三個人與世界雙重語境下的知識精英文學
    四風生水起的網絡文學
    第九章後三十年小說
    節概述
    第二節實驗:從現代技巧到現代敘事
    一王蒙的《春之聲》
    二劉索拉的的《你別無選擇》
    三馬原的《岡底斯的誘惑》
    四餘華的《活著》
    五王小波的《革命時期的愛情》
    第三節尋根:從文化傳承到文化反思
    一汪曾祺的《受戒》
    二阿城的《棋王》
    三韓少功的《爸爸爸》
    四王安憶的《小鮑莊》
    五莫言的《紅高粱》繫列
    六賈平凹的《商州》繫列
    第四節寫實:日常經驗的狂歡
    一王朔的《動物兇猛》
    二池莉的《煩惱人生》
    三陳染的《私人生活》
    四朱文的《》
    第五節理想:人類理性的升華
    一張賢亮的《綠化樹》
    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三張煒的《古船》
    四張承志的《心靈史》
    五陳忠實的《白鹿原》
    第六節走向寫作的“個人化”
    第七節“八○後”小說的另類書寫
    第十章後三十年詩歌
    節概述
    第二節“歸來者”之歌
    一艾青的詩
    二“右派”詩人的詩
    三“七月”詩派的詩
    四“九葉”詩派的詩
    第三節“朦矓詩”
    一食指的詩
    二北島的詩
    三舒婷、顧城的詩
    四江河、楊煉的詩
    第四節“新生代詩”
    一海子的詩
    二韓東的詩
    三於堅的詩
    第五節詩的守望和流浪
    第六節新世紀詩歌的走向與論爭
    第十一章後三十年散文
    節概述
    第二節回憶反思性散文
    一巴金的散文
    二孫犁的散文
    三楊絳的散文
    第三節文化散文
    一張中行的散文
    二汪曾祺的散文
    三餘秋雨的散文
    第四節抒情散文
    一賈平凹的散文
    二周濤的散文
    三女作家散文和“朦矓散文”
    第五節報告文學
    一徐遲的報告文學
    二劉賓雁等的報告文學
    三“新生代”的報告文學
    第六節在時與文之間的抉擇
    第七節新世紀散文的承續與突破
    第十二章後三十年戲劇
    節概述
    第二節“探索劇”
    一馬中駿等的《屋外有熱流》
    二高行健的《信號》、《車站》
    三劉樹綱的《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
    第三節風俗倫理劇
    一蘇叔陽的《左鄰右舍》、《家庭大事》
    二李龍雲的《小井胡同》
    第四節歷史反思劇
    一何冀平的《天下樓》
    二錦雲的《狗兒爺涅槃》
    三陳子度等的《桑樹坪紀事》
    第五節先鋒戲劇
    一孟京輝的《思凡》
    二過士行的《閑人三部曲》
    第六節寫實與寫意的並妍和融合
    第七節新世紀話劇的收獲與困境
    附錄一臺港文學概述
    節臺灣文學概述
    一一九四五年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文學
    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臺灣文學
    三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臺灣文學
    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臺灣文學
    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臺灣文學
    第二節香港文學概述
    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的香港文學
    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後的香港文學
    附錄二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歷史溯源與寫作綜述
    後記
    在線試讀
    上編前三十年文學(1949-1979):走向一體的文學
    章前三十年文學的思想文化背景:文學事件與文學
    節次文代會的召開及其對當代文學的影響
    文學的發展存在一個自足的體繫,從內容到形式都表現出文學本身的規律性,但是作為社會敏感,文學與社會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文學發展的規律本身就包含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宗教等對文學的影響。就政治與文學的關繫而言,它們同為上層建築的一個部類,雖相互影響,但都有自身的發展軌跡。然而在政治權力話語企圖涵蓋一切的時期,文學的發展常被政治所左右,從而喪失自身的特性,淪為政治的附庸、政策路線的宣傳品。新中國成立以來,當代文學曾長期被納入政治運作的軌道中,嚴重時期如“文革”十年,文壇甚至出現百花凋零的局面。政治之於文學,需要一個適度的距離,一個適宜文學生長的距離。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翼文學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培植文學新人、培育文學精品、引導作家創作、充分發揮文學政治意識形態性特別是配合新民主主義革命方面,曾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績。抗戰時期的根據地文學、解放區文學,就致力於把文學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一九四二年延安整風及文藝座談會形成了文藝思想體繫,並隨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而逐步占據整個文壇。一九四九年七月二日至十九日在北平(今北京)召開的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次代表大會(簡稱次文代會),則以極為莊重的儀式如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親自參加、發言以及與會者代表經過精心篩選等等,拉開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序幕。
    全國解放戰爭的不斷勝利、新中國的即將誕生導致華北、國統區的大批文藝工作者擁進北平(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北平和平解放,該年九月二十七日改北平為北京)。是年三月,在郭沫若提議下,中共中央決定召開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成立全國性的文學藝術界組織。隨後成立由郭沫若、茅盾、周揚等組成的籌備委員會。一九四九年七月二日,次文代會本著總結經驗,交流意見,相互批評以及確定今後全國文藝工作的方針與任務,成立一個新的全國性的組織的目的,在北平正式開幕。大會期間,郭沫若作了題為“為建設新中國的人民文藝而奮鬥”的總報告,茅盾、周揚分別就國統區、解放區的文藝情況作了報告。中共中央對這次大會非常重視,會前致電祝賀。大會天,朱德又代表黨中央致辭。七月六日,親臨會場講話,周恩來代表黨中央向大會作政治報告。上編前三十年文學(1949-1979):走向一體的文學
    章前三十年文學的思想文化背景:文學事件與文學
    節次文代會的召開及其對當代文學的影響
    文學的發展存在一個自足的體繫,從內容到形式都表現出文學本身的規律性,但是作為社會敏感,文學與社會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文學發展的規律本身就包含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宗教等對文學的影響。就政治與文學的關繫而言,它們同為上層建築的一個部類,雖相互影響,但都有自身的發展軌跡。然而在政治權力話語企圖涵蓋一切的時期,文學的發展常被政治所左右,從而喪失自身的特性,淪為政治的附庸、政策路線的宣傳品。新中國成立以來,當代文學曾長期被納入政治運作的軌道中,嚴重時期如“文革”十年,文壇甚至出現百花凋零的局面。政治之於文學,需要一個適度的距離,一個適宜文學生長的距離。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翼文學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培植文學新人、培育文學精品、引導作家創作、充分發揮文學政治意識形態性特別是配合新民主主義革命方面,曾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績。抗戰時期的根據地文學、解放區文學,就致力於把文學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一九四二年延安整風及文藝座談會形成了文藝思想體繫,並隨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而逐步占據整個文壇。一九四九年七月二日至十九日在北平(今北京)召開的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次代表大會(簡稱次文代會),則以極為莊重的儀式如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親自參加、發言以及與會者代表經過精心篩選等等,拉開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序幕。
    全國解放戰爭的不斷勝利、新中國的即將誕生導致華北、國統區的大批文藝工作者擁進北平(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北平和平解放,該年九月二十七日改北平為北京)。是年三月,在郭沫若提議下,中共中央決定召開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成立全國性的文學藝術界組織。隨後成立由郭沫若、茅盾、周揚等組成的籌備委員會。一九四九年七月二日,次文代會本著總結經驗,交流意見,相互批評以及確定今後全國文藝工作的方針與任務,成立一個新的全國性的組織的目的,在北平正式開幕。大會期間,郭沫若作了題為“為建設新中國的人民文藝而奮鬥”的總報告,茅盾、周揚分別就國統區、解放區的文藝情況作了報告。中共中央對這次大會非常重視,會前致電祝賀。大會天,朱德又代表黨中央致辭。七月六日,親臨會場講話,周恩來代表黨中央向大會作政治報告。
    周恩來的報告,是對文藝思想在新形勢下的重申和強調,奠定了今後文藝發展的大政方針。報告強調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在於工農兵,在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因此文藝工作者在反映革命戰爭年代的生活時,“一定不要忘記表現這個偉大的時代的偉大的人民軍隊”及“偉大的支持力量”的兩萬萬農民,以及“正在一天比一天成為中國建設事業的主要力量”的工人階級,應該把他們的鬥爭生活和革命精神作為“我們的文藝創作的重要主題”;強調文藝工作者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同時也要求各級黨委注意用民主的方法領導文藝工作。報告論述了六個具體問題諸如團結的問題,強調解放區和國統區的文藝工作者、舊藝人以及所有出席大會的代表都應發揚團結精神;談及為人民服務時,強調文藝工作者為人民服務首先要貫徹文藝為工農兵群眾服務的方向,並要求文藝工作者“應該首先去熟悉工農兵”,“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他們打成一片”;談及普及與提高時,主張普及,同時注意提高。對於改造舊文藝,在論述改造的必要性及如何改造時,強調要有全局觀念,所有文藝工作者要適應革命事業發展的需要,明確樹立為新的經濟基礎服務的文藝觀;後報告提出要成立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及其所屬的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美術、舞蹈等協會。
    茅盾就國統區的文藝發展狀況,作了題為“在反動派壓迫下鬥爭和發展起來的革命文藝”的報告。報告在總結國統區文藝的基本經驗及其在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著重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指出國統區文藝“不能反映出當時社會中的主要矛盾與主要鬥爭”,究其原因,除了一定的客觀條件限制外,主觀上的原因是“文藝作品的題材,取之於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占壓倒的多數,而對於知識分子則常常表示護短,即使批判了,也還是表示愛惜和原諒。題材取自農民生活的,則常常僅止於描寫生活表面,未能深入核心……作品中出現的工人往往隻是表面上穿著工人的服裝,而其意識情緒,則仍然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論及國統區文藝思想的發展時,報告認為國統區文藝界對《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深入研究不夠,尤其是缺乏根據》《講話》精神進行具體的反思與檢討。但報告相信“曾經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堅持進步的革命的文藝旗幟的朋友們,是一致抱著無限的歡欣鼓舞的熱誠來走向新的中國,也一定是抱著堅強的決心和勇氣,來爭取進步,改造自己,而參與人民民主的新中國的文化建設事業的”。
    周揚以“新的人民的文藝”為題,作了關於解放區文藝運動的報告。報告高度評價了解放區的文藝運動,認為《講話》以來的解放區文藝,“是真正的新的人民的文藝”。“在解放區,由於得到同志正確的直接的指導,由於人民軍隊與人民政權的扶植,以及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改革的配合,革命文藝已開始真正與廣大工農兵群眾相結合。先驅者們的理想開始實現了。”報告對於解放區的文藝創作情況,采用大量的事例說明,自延安文藝座談會以來,新的人民的文藝蓬勃發展。提出的文藝為工農兵群眾服務的方向,以及由此生出的文藝同政治的關繫、文藝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文藝普及與大眾化等成為指導新中國文藝的正確的方向。因此周揚要求“文藝工作者首先必須學習政治,學習馬列主義思想與當前的各項基本政策”,來“創造無愧於偉大的中國人民革命時代的作品”。
    次文代會的召開標志著當代文學的開始,對我國當代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若從文學自身的發展規律而論,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的分期並非像次文代會所劃分的那樣截然分明,文學發展首先應遵循自身內在的即藝術的規律:由承襲、裂變的漸進過渡到質變。從現代文學發展而來的當代文學,其源頭多隻能追溯至解放區文學,從表現的題材、形式而言,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文學從作品的感情基調、作品的泛政治化立場、作品中對正面人物的卡裡斯馬典型的塑造等,與解放區文學精神是一脈相承的,而解放區文學的泛政治化立場、政治、政策的功利化解說雖然將文學與民族國家的解放緊密結合起來,但在開啟人的啟蒙、表現人的豐富而又微妙的精神世界以及拓展人的現代性等方面,卻是相對薄弱的。這樣從“五四”以來發展起的文學精神,在當代文學初始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修復。“五四”文學精神的個性主義這一脈很大程度被自由派文人所繼承,而追求民族解放、追求國家現代化這一脈,很大程度被解放區文學所繼承,文學中所應表現的“人學”與文學所應表現的社會政治歷史學出現了分裂。從次文代會開始,文學作品的政治意識形態性則被有意識地進行強化,這點在次文代會的幾個講話中反映得十分清楚。解放初期的中共中央領導人、文藝界人士所普遍具有的戰爭文化心理,導致了文學政治意識形態規範或政治文學的普泛化規範的確立。從此,新中國文藝在黨和政府的直接領導下,以文藝思想為指針,從組織形式、創作取材要求、人物形像塑造及對文藝工作者的世界觀要求等方面,都標志著文藝進入了大統一的時代。它確立了文藝思想為新中國文藝的指導思想,確定了解放區文藝方向為新中國的文藝方向,並對作品的取材、形式、思想傾向性、理論批評及創作者的世界觀等作了相應的規範和要求。同時這次大會成立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選舉郭沫若為主席,茅盾、周揚為副主席)。文聯作為全國性文藝界組織,是黨和國家對文藝工作者進行管理和組織領導的機構,其下屬的各協會如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選舉茅盾為主席,丁玲、柯仲平為副主席,一九五三年更名為中國作家協會)也都先後成立,各省、市等地方文聯及所屬協會也按照這種體制相應建立起來。中央及地方文聯、作協機制以及其下屬的《文藝報》、《人民文學》、《北京文藝》、《西北文藝》等重要刊物則成了團結作家、引導他們加強工作,迎接新時代的重要陣地。次文代會在國家政權更迭的過程中,成功地進行了文藝等意識形態領域裡的整合,為文學等上層建築制定了規範,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文學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如過分強調解放區的文藝經驗,對國統區進步的文藝經驗、作家以及創作實績、理論成果采取排斥甚至全盤否定的態度,過分強調文藝為政治甚至政策服務,忽略了文藝自身的規律,等等,也在此後文藝爭論、創作等發展途中時常暴露。次文代會雖確化的文藝格局,但文藝界的思想衝突並沒有因此結束,後來的文藝界整風與思想改造運動是在當時社會政治氣候下對化格局的繼續和鞏固。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