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十年談——當代文學名家專訪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理論
    【市場價】
    139-201
    【優惠價】
    87-126
    【作者】 吳小攀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理論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7204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6072046
    作者:吳小攀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8月 

        
        
    "

    編輯推薦
    莫言、劉心武、賈平凹、餘光中、夏志清、劉再復、馬悅然、北島、白先勇……海內外文學名家盡在其中,十年訪談“足本”再現。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01-2012年間對莫言、劉心武、賈平凹、餘光中、夏志清、劉再復、馬悅然、北島、白先勇等數十位海內外外文學名家獨家專訪的結集,話題圍繞熱門文學話題、人物的自身際遇展開,未經刪節,有的更是首次發表,不僅對專業研究者有參考價值,對於普通讀者來說,也有閱讀的價值。
    作者簡介
    暨南大學歷史學學士、中山大學文學碩士,在讀中山大學文學博士,資深媒體人。現任廣州《羊城晚報》文藝部主任編輯,多次獲中國新聞獎。業餘進行相關文化研究及創作,主要出版:《黑白講李敖》(編著)、《走向人生深處》(與劉再復合作)。
    目錄
    林賢治訪談錄1
    洛夫訪談錄14
    賈平凹訪談錄32
    陳忠實訪談錄47
    舒乙訪談錄66
    劉再復訪談錄82
    虹影等訪談錄101?趙毅衡
    劉心武訪談錄119
    餘光中訪談錄124
    鄢烈山訪談錄128
    夏志清訪談錄135
    白先勇訪談錄139
    唐浩明訪談錄151
    葉永烈訪談錄159林賢治訪談錄1

    洛夫訪談錄14

    賈平凹訪談錄32

    陳忠實訪談錄47

    舒乙訪談錄66

    劉再復訪談錄82

    虹影等訪談錄101?趙毅衡

    劉心武訪談錄119

    餘光中訪談錄124

    鄢烈山訪談錄128

    夏志清訪談錄135

    白先勇訪談錄139

    唐浩明訪談錄151

    葉永烈訪談錄159

    周令飛訪談錄168?周海嬰

    劉荒田訪談錄178

    閻連科訪談錄185

    陳曉明訪談錄192

    郭敬明訪談錄213

    王躍文訪談錄230

    莫言訪談錄238

    張煒訪談錄256

    馬悅然訪談錄261

    北島訪談錄268

    格非訪談錄279

    潘鳴嘯訪談錄294

    後記300
    前言
    這是具有深厚文學、史學修養的訪談錄。試設想如不具有主觀的學識條件,就不可能引發各文化名人侃侃而談,取得珍貴的識見,這是靠錄音機式的口述不可同日而語的。

    ——曾敏之[香港《文彙報》總編輯,香港作家聯合會會長,世界華文文學學會主席]

    由於海外作家、評論家完全不同的視野,采訪中帶出種種逸出我們研究視野的問題,這是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文化的張力所在。

    ——趙稀方[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


     

    媒體評論
    有一位新聞界老前輩告誡後輩:“做新聞記者拿起一支筆,不論記人記事,一經發表,就具有歷史性質,應有責任感,不可任意而為。”
    我十分贊同這番警語。
    但是縱目四顧,當今能有多少新聞從業員受到感悟而責於專職,有所表現呢?在我看來,雖然少見,卻是有的,我認識的吳小攀君就是難能可貴的一個。他以編就的《十年談:當代文學名家專訪》文集,證明了我的期待。
    這部文集約15萬字,歷時十載的辛勤采訪,以專訪人物的形式,接觸了當代中外有影響力的文化名人,以時間為序,圍繞熱門文化話題、人物自身經歷而展開訪問,涉及範圍涵蓋了文學、美術、音樂等文化領域,可能為當代文學史、新聞史提供有意義的史料。
    從《十年談:當代文學名家專訪》裡,我感到有可贊的特點——
    這是具有深厚文學、史學修養的訪談錄。試設想如不具有主觀的學識條件,就不可能引發各文化名人侃侃而談,取得珍貴的識見,這是靠錄音機式的口述不可同日而語的。
    通過文集,可看到作者具有廣泛的人緣,受人依賴、尊重的品格,與那些平庸弄虛作假的“訪談”又是不可同一而語的。有一位新聞界老前輩告誡後輩:“做新聞記者拿起一支筆,不論記人記事,一經發表,就具有歷史性質,應有責任感,不可任意而為。”

    我十分贊同這番警語。

    但是縱目四顧,當今能有多少新聞從業員受到感悟而責於專職,有所表現呢?在我看來,雖然少見,卻是有的,我認識的吳小攀君就是難能可貴的一個。他以編就的《十年談:當代文學名家專訪》文集,證明了我的期待。

    這部文集約15萬字,歷時十載的辛勤采訪,以專訪人物的形式,接觸了當代中外有影響力的文化名人,以時間為序,圍繞熱門文化話題、人物自身經歷而展開訪問,涉及範圍涵蓋了文學、美術、音樂等文化領域,可能為當代文學史、新聞史提供有意義的史料。

    從《十年談:當代文學名家專訪》裡,我感到有可贊的特點——

    這是具有深厚文學、史學修養的訪談錄。試設想如不具有主觀的學識條件,就不可能引發各文化名人侃侃而談,取得珍貴的識見,這是靠錄音機式的口述不可同日而語的。

    通過文集,可看到作者具有廣泛的人緣,受人依賴、尊重的品格,與那些平庸弄虛作假的“訪談”又是不可同一而語的。

    這是以勤奮學習,掌握各文化名人所專有的成就影響,纔可能展開的訪問。試以夏志清為例,他是研究中國文學史的學者,在國際間享有一定聲譽,可是他也是受國內文化、文學界爭議的人物,如果對他的歷史背景、現狀一無所知或知之淺薄,就流於敷衍的接談了。其他文化名人的訪問,也可作如是觀。

    此書專訪中外文化名人之多,窮十年的功力以赴,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十年後審視文化名人的訪談,可說已是歷史的記錄了,歷史是不容飾偽的,著名的學術大師錢鍾書鄙視的是以曲學阿世、沽名釣譽之輩。因此我於感到共鳴而聯想到唐代史學家劉知幾,他對撰述歷史提出過三項標準:德、纔、識,他認為政治道德、表述的纔華、卓越的膽識是應有的修養、條件。劉知幾的提示要求是嚴格的,但是值得新聞工作者作座右銘。說到這裡,我還想到梁啟超,他是善於辦報的,以輿論推動戊戌維新運動,不懼迫害,曾於“海天寥闊立多時”的環境中提出“十年之後當思我”的名言,正是反映了他獨立思考的價值觀,他如長江大河的文章風靡現當代,不僅文風表現情感於筆端,而且纔識過人,樹立典範。我在學習過程中就喜歡涉獵《飲冰室全集》,從中獲得教益不淺。

    如今,我們的行史無前例的改革開放宏偉事業,需要新聞從業員應富有獨立思考的精神,推動諫言、建言以利國利民,而不應以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親者諱這“三諱”的媚俗態度從事。擬此以觀《十年談:當代文學名家專訪》的出版,我祝願它不僅有現實意義,更有深遠的影響,不負作者十年磨劍的抱負。



    曾敏之,1917年10月出生於廣西羅城,歷任香港《文彙報》副總編輯、代總編輯,香港作家聯合會會長,世界華文文學學會主席。1946年以《大公報》記者身份寫下長篇專訪《十年談判老了周恩來》,是位獨家專訪周恩來的中國記者。

    序二

    我一方面喜歡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著作,另一方面也很喜歡如小攀做的這種人物采訪。前者正襟危坐,後者卻任意而談,如行雲流水。這本書很吸引人,因為所采訪的對像多是我們所熟悉的當代文化事件的親歷者,文字很快讓我置身於那些熟悉的時光,並引起我對於那些歷史和思想線索的重新思考。

    小攀的采訪,始自上個世紀末,近至這兩年,不過所涉及的事件主要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以後,借用一個術語,我可將其稱為“後新時期”。“後新時期”不但是八十年代以來“新時期”的斷裂,也是二十世紀中國革命歷史以來的一個轉折,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以“口述”的形式,記錄下這段歷史,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時下不是時興“尋訪八十年代”嗎?八十年代以後的歷史,亦不必等到多年以後纔想起來尋找。

    九十年代以後,劉再復與李澤厚提出“告別革命”的概念,對二十世紀以來的革命傳統進行批判,導引了反激進主義的潮流。這個批判意義重大,因為它不僅僅是對於八十年代的反省,更是對於二十世紀以來中國革命傳統的根本批判。從小攀的這次采訪來看,近來劉再復的思想走得更遠。他認為:“五四”接受西方文化,隻接受了它“科學”、“民主”這些“用”的層面,而沒有接受西方文化本體的層面——基督教文化。在他看來,缺少這個“體”,“用”就會出問題。劉再復還從基督教文化出發,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批評。他認為:中國作家常常隻是一個“仕”和“隱”的選擇,缺少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樣進行靈魂論辯的大作家。較之於“五四”的全盤西化,劉再復的這種觀點已經激進很多。長期居住在美國,很容易產生對於基督教文化的認同,這一點我很能理解,本人亦偏愛基督教。不過,劉再復以西方為本位對於中國文化、文學的貶斥,仍然有點出乎意料,有點“後殖民”的味兒。事實上,西方有兩個思想源頭,即希伯來與希臘。“五四”標榜“民主”、“科學”,事實上繼承的是西方理性主義啟蒙傳統。將基督教作為西方文化的“體”,而將“民主”、“科學”的啟蒙主義視為“用”,似乎並不準確。

    小攀的訪談對像很大一部分是作家或批評家。九十年代以來的中國文學,恰恰是一個熱鬧的話題。在啟蒙主義失敗後的九十年代,中國當代文學的主要特征就是市場化。我們在這裡看到,賈平凹在訪談中說的不是文學,而是賣畫,為了生計;陳忠實也說,已經喪失了寫作的欲望。還有據說占據了市場卻沒占據文壇的八○後作家,小攀也沒有放過。雖然韓寒以慣有的姿態拒絕采訪,郭敬明倒是接受了采訪,但看得出兩個人的對話套路不太能接得上。

    對於當代文學的不滿意,炒紅了德國漢學家的“垃圾論”,雖然顧彬一再聲稱自己並沒有全面否定中國文學的意思。偏偏北大教授陳曉明不以為然,拋出了“中國文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王蒙也提出“中國文學處在它好的時候”,結果受到了更為廣泛的批評。批評派的陣容裡,有南京大學的王彬彬、北師大的張檸、清華的肖鷹、廣東的林賢治等。小攀所在的《羊城晚報》,是當時論爭的主要陣地之一,他也是此論爭專題的策劃組織者,對此中的情況應該相當了解。事實上,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文壇也有不少傑出的作品,隻不過泥沙過多,很不讓人滿意。八十年代“文化熱”,文學成為社會焦點;九十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的經濟轉型,社會中心議題嬗變為制度變革、自由主義、市民社會等社會發展模式的討論,文學已經淪為邊緣,大概並非聳人聽聞。

    不過,中文寫作仍然有一個新的亮點,未曾引起人們的注意,那就是海外中文創作的興起。數年前,我曾應《中華讀書報》之約,撰文談十年來中國文學的成就,我認為九十年代以來的中國文學值得矚目的地方是文學自身視野的擴大,那就是將海外華文文學攬入視野,從中國文學走向了中文文學。1997年,由中國社科院在北京主持召開的“第九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首次以中國大陸文學、臺港澳文學及海外華文文學為論述對像,形成了一種大的中文文學的概念。而到世紀末的時候,百年小說評選也開始將臺港澳及海外文學納入範圍。文學研究的領域不再僅僅局限於大陸,而開始有意識地運用一種包括大陸內外的整體視野。

    難得的是,小攀不像國內評論界那樣盲視,他很注意采訪海外作家以至評論家,采訪對像包括白先勇、餘光中、夏志清、虹影、趙毅衡、嚴歌苓、劉荒田等。臺港澳及海外作家浮出歷史地表,中文文學概念的興起,事實上是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成長為經濟大國過程中必然的文化現像。由於海外作家、評論家完全不同的視野,采訪中帶出種種逸出我們研究視野的問題,這是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文化的張力所在。

    小攀的采訪議題,還包括城市文化、流行文化,等等,這些都是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當代文化為新穎的領域。我們注意到,訪談並不是受訪對像單方面的侃侃而談,而是雙方的對話和踫撞。看得出來,小攀對很多方面都有深刻的理解,很讓人佩服。讓人覺得,他似乎不是一個記者,而是一個文化研究學者。

    在很多方面,我都不如小攀在行。在這裡,我僅僅寫下一點我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與小攀交流。

    是為序。
    在線試讀
    莫言1955年2月出生,原名管謨業,山東高密人。作家。20世紀80年代中以一繫列鄉土作品崛起,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2011年8月,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代表作有《紅高粱》、《檀香刑》、《豐乳肥臀》、《酒國》、《生死疲勞》等。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難道一個人會因為得了獎能會寫得更好?或者他沒有得獎他寫得更差?我覺得根本沒有影響……”
    文學創作確實跟名利緊密相連
    寫作班起決定性作用
    吳小攀:您曾經在大學的創作班有過專門的學習?
    莫言:對,對。
    吳小攀:這種學習對您的這種創作有什麼影響?
    莫言:就對我個人來講,其實是起決定性的作用。因為我早的那個班是1984年到1986年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繫,當時我們入學的時候應該在各個部隊,也是做出一定的創作成績的青年作者。然後,有35個人集中到一起,當時我們繫主任徐懷中先生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軍隊老作家,後來也當過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的部長。他當時是我們的主任,他確定的一個方針就是,因為我們是干部專修班嘛,大專文憑,如果像教育這個本科大學生一樣來給我們設置課程,顯然是不合適的。他就特別重視我們的創作,我們在校期間一是要學習,二是要創作。所以我們采取的是講座式的,每次從北大、北師大什麼的請一些老師,講座式的。課程不是特別繫統,但還是相對繫統,很靈活、八面來風。什麼人都來講,講哲學的、搞美術的、搞音樂的、搞舞蹈的。我想就是全面地、全方位地提高我們的這種文學藝術素養。開拓我們的眼界和思路。反正是對我很重要。
    上學之前盡管我也寫了十幾篇小說,現在回頭來看那些作品還是很稚嫩,關鍵就是那些作品創作的指導思想還是沒有擺脫掉極左路線下的那個文學思想、文學觀念的影響。所以,在追憶這兩年的時候,與其說是學習還不如說尋找自我、發現了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點,這個確實很重要。
    後來在魯迅文學院的那個班……
    吳小攀:比如哈金,他在美國就是專門是教這種寫作課的。


    莫言1955年2月出生,原名管謨業,山東高密人。作家。20世紀80年代中以一繫列鄉土作品崛起,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2011年8月,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代表作有《紅高粱》、《檀香刑》、《豐乳肥臀》、《酒國》、《生死疲勞》等。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難道一個人會因為得了獎能會寫得更好?或者他沒有得獎他寫得更差?我覺得根本沒有影響……”

    文學創作確實跟名利緊密相連

    寫作班起決定性作用

    吳小攀:您曾經在大學的創作班有過專門的學習?

    莫言:對,對。

    吳小攀:這種學習對您的這種創作有什麼影響?

    莫言:就對我個人來講,其實是起決定性的作用。因為我早的那個班是1984年到1986年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繫,當時我們入學的時候應該在各個部隊,也是做出一定的創作成績的青年作者。然後,有35個人集中到一起,當時我們繫主任徐懷中先生也是一個非常有名的軍隊老作家,後來也當過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的部長。他當時是我們的主任,他確定的一個方針就是,因為我們是干部專修班嘛,大專文憑,如果像教育這個本科大學生一樣來給我們設置課程,顯然是不合適的。他就特別重視我們的創作,我們在校期間一是要學習,二是要創作。所以我們采取的是講座式的,每次從北大、北師大什麼的請一些老師,講座式的。課程不是特別繫統,但還是相對繫統,很靈活、八面來風。什麼人都來講,講哲學的、搞美術的、搞音樂的、搞舞蹈的。我想就是全面地、全方位地提高我們的這種文學藝術素養。開拓我們的眼界和思路。反正是對我很重要。

    上學之前盡管我也寫了十幾篇小說,現在回頭來看那些作品還是很稚嫩,關鍵就是那些作品創作的指導思想還是沒有擺脫掉極左路線下的那個文學思想、文學觀念的影響。所以,在追憶這兩年的時候,與其說是學習還不如說尋找自我、發現了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點,這個確實很重要。

    後來在魯迅文學院的那個班……

    吳小攀:比如哈金,他在美國就是專門是教這種寫作課的。

    莫言:對,中國的大學,像王安憶也搞了一個作家班嘛。當然,大學中文繫未必能培養出作家來,但當時我們本來都是有自己的工作的,那麼脫產集中起來專門學文學,首先在時間上有一個保障。第二點,我想就是這樣集中起來大家互相切磋,形成了一個氣場,形成了一個文學的很濃厚的文學氛圍,大家互相切磋,天天往這方面來思考。開拓眼界,另外,同學們之間寫出的作品,互相看,互相提提意見,互相推薦值得看的書。我想總是比單槍匹馬來得有意思。

    得不得獎無所謂

    吳小攀:您得了很多獎,包括日本的,意大利的,好幾個國家的,但好像沒有得過茅盾文學獎?

    莫言:這倒沒有。

    吳小攀:為什麼?

    莫言:這個情況真是很復雜的,我作為一個作者確實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你說我為什麼沒有得獎?呵呵,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沒得獎。

    吳小攀:比如說,有沒有需要一些什麼非……

    莫言:沒有,沒有,我從來不去考慮這個問題,我想它不得獎總有不得獎的理由,是吧?真的我沒有太大的,就是說我,我……你說讓我回答這個為什麼沒得獎,我哪兒知道?

    吳小攀:其實您的創作量還是比較大的,但也不至於趕不上它那個時間。

    莫言:時間倒也是趕上了。它這個,總而言之,獎這個東西,其實是很難說清楚的。個就是說,那麼多的評委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這種審美觀念,是吧,每一個人對小說的看法都不一樣。你覺得很好的,他反而覺得不好。就從這一點來講,肯定是面對一部的作品會有不同的評價。另外,它這個評獎,茅盾獎這個評獎的程序反正也是在不斷地變化。

    吳小攀:好像也是在改革?

    莫言:對,你看前兩年……我《檀香刑》的時候,那會兒初評是全票入圍的,後來終評好像據說是以一票之差落選,這個我覺得非常正常。評委不一樣,那明顯的,對你的作品評判態度也不一樣,這個真是沒什麼好說的。從作者這個角度來講,這些東西確實不能太往心裡去,得了也挺好,不得也無所謂。

    吳小攀:獎對一個人的創作有沒有一些什麼樣的影響?

    莫言:沒有影響。

    吳小攀:您覺得沒有影響?

    莫言:沒有影響。難道一個人會因為得了獎能會寫得更好?或者他沒有得獎他寫得更差?我覺得根本沒有影響,我覺得得了獎估計它就熱鬧一陣就過去了,該怎麼寫還怎麼寫。

    吳小攀:您的一些創作也引起了一些不同意見的爭論。您覺得這種不同聲音的批評對創作有什麼樣的影響?

    莫言:這個正面的影響肯定有的。如果一部作品出來,所有人都說好,這反而很令人懷疑,是不是真的這麼好。一部作品所有的人都說不好,這也值得懷疑。所以我說有說好的,有說不好的,反而是一個正常的現像。我想對一個作家來講,多聽一些這種說不好的,認真地思考一下這些批評的意見,也許會更有幫助。

    當然,這個每個人都喜歡聽贊美的話,是吧,人之常情,但是你如果真是要在創作上進步的話,你確實需要認真地思考這些批評的意見。哪怕非常的尖刻、非常的刻薄,還是應該聽,很受刺激,還是應該認真冷靜下來,認真地想一想。我想這個批評嘛,這個東西是自由的,誰都可以說,隻要不涉及到對人身的攻擊,我想都是允許的。

    吳小攀:對您的小說包括《檀香刑》,有批評的意見?

    莫言:很多,批評的意見很多,我的每一部作品,從《紅高粱》開始到《酒國》、《豐乳肥臀》,一直到《生死疲勞》、《蛙》,是吧?始終是兩種意見在。

    吳小攀:《豐乳肥臀》我記得當時應該是在《大家》創刊號上發的?

    莫言:對。這都挺正常的。我當時也比較年輕,心裡頭感覺也是很刺激。那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慢慢地感受到無所謂了。而且反而去想他們的批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確實有一點道理。另外,有的人對當時《豐乳肥臀》的批評,那種批評方法確實是帶著一些舊時代的痕跡。那種無限上綱啊、政治入手那種批評啊……從道德倒也還可以理解,他關鍵是從政治入手來批評一個作品,反正這個我就覺得挺難接受的,過去這十來年以後也就無所謂啦。

    吳小攀:這個跟您年紀有關繫,和心態有關繫?

    莫言:這個人老了,應該還是變得心胸就……看得相對而言要開了一點,無所謂嘛,是吧?如果真是好作品的話,無論什麼樣的批評都無損它的光輝。作品不好,無論多麼肉麻的吹捧都是不起作用的。



    網絡的影響主要是正面的



    吳小攀:網絡時代對文學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莫言:我一直堅持我的觀點,我覺得是正面的。個就是說,這個文學過去在沒有網絡之前要發表,其實是隻能通過向刊物和出版社投稿,或者是向報紙的副刊。現在有網絡,這個發表作品的臺階就砍平了,降低了很多,發表作品的難度相對地減小。也就是說,它變成一個群眾性的運動時候,是容易,更容易出撥尖人纔的。就像中國的乒乓球運動之所以長盛不衰,就在於中國有一個廣大的乒乓球運動的基礎。人多了嘛,高手自然就會湧現,我相信寫作是不是也可以類比,當寫作變成一個群體性的事情的時候,是吧,各路高手自然就會冒出來。

    吳小攀:您的創作比較多的是農村題材,網絡這種寫法對您會不會有一些影響?

    莫言:它這種故事的選擇上、在素材的選擇上,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對這個語言上、文風上應該會有一些影響。

    吳小攀:會有一些影響?

    莫言:由於很多網絡語言是非常機智、非常幽默的、非常風趣的,即便有一些帶點文字遊戲,有一些文字遊戲也還是蠻有趣的。這個我還是覺得……網絡的語言實際上應該是為我們的漢語言注入了一些很素。

    吳小攀:有沒有負面的東西?

    莫言:負面的當然有了,比如亂造的那些,比如說“神馬都是浮雲啦”、“草泥馬”這些東西,肯定是瞎鬧,明年肯定又換一種說法。這都是一些帶著三分惡作劇的一種,不說特別高級的趣味。當然它也有一些語言很機智、很生動、很活潑,總之我認為是件好事情。因為語言自淨能力應該是很強的,語言就像一條長江大河,它水勢越大,自淨的能力越強。如果它流動得越慢,水勢越小,反而自淨的能力越差。

    寫作就是不斷跟自己過不去

    吳小攀:您大概1980年代的時候走上創作道路?

    莫言:從發表作品開始算起,今年是30周年。

    吳小攀:30周年,那就是1981年了?

    莫言:對。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