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海——“法國史學之父”米什萊博物小品經典 “大自然的詩”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外國隨筆
    【市場價】
    158-230
    【優惠價】
    99-144
    【作者】 法儒勒 米什萊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外國隨筆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09946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099463
    作者:[法]儒勒?米什萊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07月 

        
        
    "

    編輯推薦


    “法國史學之父”米什萊的博物散文小品,筆意優美雋永,盈滿抒情詩人無限高遠的浪漫情懷,又兼具歷史思辨的磅礡氣勢,洋溢著自信的時代精神。

     
    內容簡介


    海洋就是一種聲音。它對遙遠的星辰講話,以它莊嚴的語言回應星辰的運行。它同大地和海岸的回聲交談,時而威脅,時而哀怨,時而咆哮,時而悲嘆。海洋尤其同人對話。它是豐產的大熔爐,生物從中產生,並且旺盛地繁衍。海洋本身就是活生生雄辯的證明:這正是生命對生命的對話。生物,數以百萬、億萬計,從海洋中誕生。


    米什萊賦予大海一種朦矓的動物性、一種有意識的母性。他講述這些事物,用他獨特的語言,每句話都打開一個深淵。

    全書分四卷:卷“海洋一瞥”,寫從岸邊觀海及海中的波濤風暴;

    第二卷“海的創世”,寫海洋的各種主要動物,從低級動物(如植蟲類、石珊瑚、水母等)開始,漸次上升到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然後是魚類,直至哺乳動物,如鯨、海豹;


    第三卷“征服海洋”,寫人類征服海洋的歷史,三大洋的發現,歐洲探險家對北冰洋的探索,潮汐與風暴規律的發現,海中生物的破壞;


    第四卷“借海復興”,提出人類合理利用海洋資源的建議。

    作者簡介

    儒勒·米什萊(Jules Michelet,1798—1874) 
    法國“早的偉大的民族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歷史學家”。米什萊出身清貧,對勞苦大眾懷有深厚同情,他的歷史作品強調人本身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反對宿命、爭取自由的鬥爭精神。曾作為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哲學和歷史講師、法國國家檔案館歷史部主任、法蘭西學院歷史和倫理講座教授從事歷史研究,著有《法國史》(19卷)、《法國大革命史》(7卷)等數十種經典歷史研究著作,被譽為“法國史學之父”。


    米什萊的散文,歌頌大自然與人類,充滿馥郁的人文氣息。其中《鳥》《蟲》《海》《山》四本博物學散文集,被合稱為“大自然的詩”,筆意優美雋永,盈滿抒情詩人無限高遠的浪漫情懷,又兼具歷史思辨的磅礡氣勢,洋溢著自信的時代精神。


    譯者簡介

    李玉民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法國文學翻譯家,譯著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幽谷百合》《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繆塞戲劇選》《加繆全集?戲劇卷》《艾呂雅詩選》《燒酒與愛情》《人間食糧》等。

    目錄
    卷 海洋一瞥
    一 岸邊觀海
    二 沙灘、石灘和懸崖
    三 沙灘、石灘和懸崖(續篇)
    四 水圈、火圈——河流與大海
    五 海洋的脈搏
    六 風暴
    七 1859年10月的風暴
    八 燈塔
    第二卷 海的創世
    一 繁殖力
    二 奶之海
    三 粒子
    四 血之花

    卷  海洋一瞥

    一  岸邊觀海

    二  沙灘、石灘和懸崖

    三  沙灘、石灘和懸崖(續篇)

    四  水圈、火圈——河流與大海

    五  海洋的脈搏

    六  風暴

    七  1859年10月的風暴

    八  燈塔

    第二卷  海的創世

    一  繁殖力

    二  奶之海

    三  粒子

    四  血之花

    五  世界的創建者

    六  海的女兒

    七  海膽

    八  貝、螺、珍珠

    九  海盜(章魚等)

    十  甲殼類動物——戰爭與陰謀

    十一  魚

    十二  鯨

    十三  美人魚

    第三卷  征服大海

    一  漁叉

    二  發現三大洋

    三  風暴的法則

    四  極地海洋

    五  海洋種族的戰爭

    六  海洋法

    第四卷  借海復興

    一  海水浴起源

    二  選擇海岸

    三  住宅

    四  初次呼吸海

    五  海水浴——再生美

    六  心靈和博愛的再生

    七  萬國的新生活

    注釋

    媒體評論
    米什萊的論著寫得有聲有色,充滿了時代氣息和地方色彩,活躍著歷史人物的生動形像,蘊涵著作者自己的某種情懷,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帶有幾分演義的性質,從文學角度來說,無疑是出色的散文。
    ——柳鳴九

    米什萊在寫作中,不斷尋找自我,考驗自我,同時也總在吸引對話者,引導讀者的自我脫離自身,在自由中獲得新生,獲得自我解放。在這個意義上,米什萊的歷史作用是巨大的。
    ——[法] J.塞巴舍爾

    米什萊的歷史著作是名副其實的法蘭西抒情史詩。


    米什萊的論著寫得有聲有色,充滿了時代氣息和地方色彩,活躍著歷史人物的生動形像,蘊涵著作者自己的某種情懷,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帶有幾分演義的性質,從文學角度來說,無疑是出色的散文。


    ——柳鳴九



    米什萊在寫作中,不斷尋找自我,考驗自我,同時也總在吸引對話者,引導讀者的自我脫離自身,在自由中獲得新生,獲得自我解放。在這個意義上,米什萊的歷史作用是巨大的。


    ——[法] J.塞巴舍爾



    米什萊的歷史著作是名副其實的法蘭西抒情史詩。

    ——[法] 泰納



    米什萊賦予大海一種朦矓的動物性、一種有意識的母性。他講述這些事物,有他獨特的語言,每句話都打開一個深淵。

    ——[法] 皮埃爾·洛蒂

    在線試讀
    岸邊觀海
    荷蘭有一個勇敢的海員,一生都在海上度過,他堅定而冷靜地觀察,坦言大海給人印像便是恐懼。對於生活在陸地上的任何生物,水是一種窒息的、不能素。這是一道天塹,將兩個世界截然分開,永遠也不可逾越。人們稱之為海的這泱泱大水,深不可測,顯得那麼陌生而神秘,如果說它在人的想像中總展示可怖景像,那是不足為奇的。
    在東方人眼中,海隻是苦澀的淵藪,深淵的黑夜。從印度到愛爾蘭,在各種古代語言中,“海”這個詞的同義詞或近義詞,便是“荒漠”和“黑夜”。
    每天暮晚,目睹太陽,人世的歡樂和一切生命之父,沉沒在萬頃波濤中,心上便油然而生無限的惆悵。這是塵世,尤其是西方每日的悲哀。這種落日的景像,雖然天天可見,但是總要對我們產生同樣巨大的威懾,同樣黯然神傷的效果。
    假如潛入海中,到達一定深度,很快就不見光亮了,周圍一片朦矓,永遠保持一種色調,陰森可怖的暗紅色。再潛下去,連這種色調也消失殆盡,完全進入黑夜,伸手不見五指,隻會偶爾閃現可怕的磷光。茫無涯際,深邃莫測,海域覆蓋了地球的大部分,似乎是個幽冥世界。正是這種景像,令原始初民震驚和畏怯。那時人們推測,沒有光的地方,生命就會終止,而除了表層,下面是整個無法探測的深淵,海底(假如深淵有底的話)就是一片空寂的黑暗;隻有枯骨與殘骸,埋在荒沙和石子中;貪吝的海水隻取不予,將多少海難喪失的大量財富,仔細深藏在這座寶庫裡。
    海水再怎麼明淨,也絲毫不能讓人放心。那絕非是善意迎人的幽泉仙府。這裡的海水渾濁而滯重,浪濤猛烈地拍擊著岩岸。誰敢冒險到水中,就會強烈地感到被高高地托起來。不錯,海水能助遊泳者一臂之力,但也同樣控制著他:他就感到自己是個弱小的孩子,由一隻強有力的巨手搖蕩,也可能被它擊得粉身碎骨。
    小舟一旦解了纜繩,天曉得一陣狂風,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會把它衝向何方?我們北方的漁夫也正是遭遇這種情況,纔不由自主地發現美洲極地,帶回來淒涼的格陵蘭的兇險。
    每個民族都有關於大海的傳說和故事。荷馬史詩、《一千零一夜》,都給我們記載了大量的駭人聽聞的傳說,充滿暗礁和風暴,就是靜止的海面也同樣致命,能把人困在海上渴死,還有喫人的水怪、妖魔、怪獸、海妖和巨蟒,等等。從前航海勇敢的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以及要征服全世界的阿拉伯人,受到關於黃金和赫斯珀裡得斯傳說的吸引,駛過地中海,向汪洋大海進發,但是不久就停止了。他們還未到赤道,前面就橫著一條永遠堆積烏雲的黑線,便畏葸不前了,停下來嘆道:“那是魔鬼之海啊!”於是,他們掉轉船頭返航了。
    “侵犯這一聖地,就是褻瀆神靈。誰敢冒大不韙,一意孤行,必將大禍臨頭!他們在後的島嶼上看見一個巨人,那個兇神惡煞斷喝一聲:‘不準再往前走了。’”

    岸邊觀海

    荷蘭有一個勇敢的海員,一生都在海上度過,他堅定而冷靜地觀察,坦言大海給人印像便是恐懼。對於生活在陸地上的任何生物,水是一種窒息的、不能素。這是一道天塹,將兩個世界截然分開,永遠也不可逾越。人們稱之為海的這泱泱大水,深不可測,顯得那麼陌生而神秘,如果說它在人的想像中總展示可怖景像,那是不足為奇的。


    在東方人眼中,海隻是苦澀的淵藪,深淵的黑夜。從印度到愛爾蘭,在各種古代語言中,“海”這個詞的同義詞或近義詞,便是“荒漠”和“黑夜”。


    每天暮晚,目睹太陽,人世的歡樂和一切生命之父,沉沒在萬頃波濤中,心上便油然而生無限的惆悵。這是塵世,尤其是西方每日的悲哀。這種落日的景像,雖然天天可見,但是總要對我們產生同樣巨大的威懾,同樣黯然神傷的效果。


    假如潛入海中,到達一定深度,很快就不見光亮了,周圍一片朦矓,永遠保持一種色調,陰森可怖的暗紅色。再潛下去,連這種色調也消失殆盡,完全進入黑夜,伸手不見五指,隻會偶爾閃現可怕的磷光。茫無涯際,深邃莫測,海域覆蓋了地球的大部分,似乎是個幽冥世界。正是這種景像,令原始初民震驚和畏怯。那時人們推測,沒有光的地方,生命就會終止,而除了表層,下面是整個無法探測的深淵,海底(假如深淵有底的話)就是一片空寂的黑暗;隻有枯骨與殘骸,埋在荒沙和石子中;貪吝的海水隻取不予,將多少海難喪失的大量財富,仔細深藏在這座寶庫裡。


    海水再怎麼明淨,也絲毫不能讓人放心。那絕非是善意迎人的幽泉仙府。這裡的海水渾濁而滯重,浪濤猛烈地拍擊著岩岸。誰敢冒險到水中,就會強烈地感到被高高地托起來。不錯,海水能助遊泳者一臂之力,但也同樣控制著他:他就感到自己是個弱小的孩子,由一隻強有力的巨手搖蕩,也可能被它擊得粉身碎骨。


    小舟一旦解了纜繩,天曉得一陣狂風,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會把它衝向何方?我們北方的漁夫也正是遭遇這種情況,纔不由自主地發現美洲極地,帶回來淒涼的格陵蘭的兇險。


    每個民族都有關於大海的傳說和故事。荷馬史詩、《一千零一夜》,都給我們記載了大量的駭人聽聞的傳說,充滿暗礁和風暴,就是靜止的海面也同樣致命,能把人困在海上渴死,還有喫人的水怪、妖魔、怪獸、海妖和巨蟒,等等。從前航海勇敢的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以及要征服全世界的阿拉伯人,受到關於黃金和赫斯珀裡得斯傳說的吸引,駛過地中海,向汪洋大海進發,但是不久就停止了。他們還未到赤道,前面就橫著一條永遠堆積烏雲的黑線,便畏葸不前了,停下來嘆道:“那是魔鬼之海啊!”於是,他們掉轉船頭返航了。


    “侵犯這一聖地,就是褻瀆神靈。誰敢冒大不韙,一意孤行,必將大禍臨頭!他們在後的島嶼上看見一個巨人,那個兇神惡煞斷喝一聲:‘不準再往前走了。’”


    古代人這種帶幾分稚氣的恐懼,跟一個來自內陸的見習水手突然望見大海時常有的那種驚慌,並沒有什麼不同。可以說任何人猛然見到大海,都會有這種反應。動物也顯然會驚恐不安。即使退潮的時候,海水十分舒緩而平和,懶洋洋地在岸邊拖曳,馬見了也還是不安心,渾身顫抖,往往不肯涉過軟綿綿的水流。狗見了則會後退並狂吠,以它的方式叫罵它害怕的浪花。狗覺得是充滿敵意的可疑事物,就絕不肯和睦相處。一位旅行家對我們講起,堪察加半島的狗雖然見慣了海景,但每次見到都照樣驚恐,狂吠個不停。在漫長的黑夜,它們往往成群結隊,數以千計,對著狂濤怒浪咆哮,瘋狂地衝擊北冰洋。


    西北部的憂郁的河流,南方的廣闊的沙灘,布列塔尼的荒野,都是海洋的前庭,天然的津梁,引導人作好思想準備去感受大洋。任何人經過這些渠道去海邊,看到宣告海洋的這些過渡地帶,都不免十分驚詫。沿著這些河流兩岸,一望無際,惟見燈芯草、柳樹以及各種植物,而且隨著河流彙入的海水漸多,逐漸變咸,植物也都變成海生品種了。走在通往海邊的荒原,先就望見一片低矮的荒草、蕨類和歐石楠的海洋。離海還有一兩法裡,就能注意到那些樹木瘦小、細弱,一株株滿含怨憤,以它們的方式和姿態,我是說以它們怪異的姿勢,宣告大暴君已近在咫尺,能感到它那氣息的威懾。那些樹木如果不是連著根,顯然都要逃走,它們背對著仇敵,眺望著大地,那副披頭散發的樣子,似乎就要離開,就要四散逃走了。它們彎曲下去,一直彎到地面,被固定在那裡而難以動彈,在狂風中隻好七扭八歪。還有些近海地帶,樹木很矮,枝丫橫向無限伸展。海灘上,貝殼已經風化,隨風揚起粉塵,而樹木則受細沙粉塵襲擾,被埋沒了。樹身的毛吸孔全閉合,缺乏空氣,便窒息而死,但是依然保持原來的姿態,立在那裡成為石樹,樹精,淒慘的身影不能消失,被囚禁在死亡中了。


    早在望見大海之前,就能聽見浪濤轟鳴,猜得出那是多麼可怕的人物。起初聽來,是遠遠的喧聲,低沉而一致。繼而,所有聲響都逐漸退讓,被那喧聲蓋過了。不久又會注意到,那是同一個音符莊嚴地交替,毫無變化地回旋,越來越劇烈,越來越震撼。它不如給我們計時的鐘擺的聲音那麼均勻!然而這裡的鐘擺,卻沒有那種機械的單調乏味。這裡能讓人感到,讓人以為感到生命的律動。確實,漲潮的時候,後浪衝上前浪,無邊無際,電閃雷鳴,狂濤怒浪席卷而來的貝類和千百種不同的生物,也都發出各種聲響,摻進大潮的轟鳴中。而退潮的時候,一種細碎的聲響又能讓人明白,海水連同沙子,又將忠實的水族收回自己的懷抱。


    大海之聲,還有別種!它略微一衝動,幽怨和深沉的嘆息,就同蕭疏海岸的死寂形成鮮明的反差。海岸仿佛凝神,在傾聽昨天還以柔波細浪相愛撫的海,今天發出的威脅。過一會兒,海要對岸講什麼呢?我不想推測。我在此處無意談論海也許要舉行的可怕的音樂會,有海浪與岩岸的二重唱,浪濤衝擊洞穴發出的低音弦和悶雷聲;也無意談論人們以為聽到的令人心驚的呼叫:救命啊!……不,還是等到海嚴肅起來的日子吧,它那時雄健而不兇殘。


    兒童和無知的人面對這個斯芬克司,如果說總那麼既贊嘆又驚愕,恐懼多於快樂,那也不必大驚小怪。就是對我們來說,大海在許多方面,還是一個巨大的謎。


    實際上,海域究竟有多大呢?我們頂多知道,海洋比陸地的面積大。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水,小部分纔是陸地。不過海陸相對的比例:很可能水域占五分之四,也有人說占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這事很難確定。陸地在增加,又在減少,始終處於變動狀態,某一部分下降,另一部分又上升。一些極地被航海者發現並記錄下來,下一次航行卻不見了。有的地區島嶼不計其數,巨大的石珊瑚礁、珊瑚礁不斷形成,升起來,打亂了地理。


    海洋的深度比面積更難以確知。僅作過初步探測的海洋,還為數不多,得出的數據也不大準確。

    我們在不可控馭的大海表面大膽作的那些小小嘗試,在未知深度的海域裡采取的大膽行為,都無損於大海所保持的應有的驕傲,連觸動點皮毛都談不上。其實大海始終那麼封閉,那麼不可思議。我們推測出來,也已經略微知道一點兒,一個神奇的生命世界,在海中生生不息,在戰爭與愛,進行各種各樣的繁衍。然而,我們剛一進入這種異域,就急急忙忙出來。如果說我們需要海,而海卻不需要我們。海洋完全可以不要人類。大自然好像不大在乎這樣一類見證。惟有上帝寓居其中。


    我們所說流動的、無常的、變幻莫測素,其實並不變化,完全體現其規律性。不斷變化的倒是人。人體(據貝采利烏斯稱,五分之四由水構成)明天就會蒸發。人這種瞬間過客,面對大自然永恆的巨大威力,有太多充分的理由浮想聯翩。人要生活在永生的靈魂中,不管這種願望多麼正當,天天目睹死亡,目睹時刻摧折生命的驟變,還是難免黯然神傷。看樣子大海戰勝了死亡。我們每次靠近海,都仿佛聽見它從永恆不變的深底說道:“明天你就過去了,而我永遠不會。你的尸骨將埋在土中,日久年深便化解消失了,而我仍然雄偉壯麗,不問滄桑,還將是繼續均衡的偉大生命,也正是這種偉大生命,時時讓我同遙遠世界的生命保持和諧。”


    這種反差十分強烈地顯示出來,對我們似乎有點嘲笑意味,尤其在洶湧澎湃的海岸,浪濤從懸崖奪下石塊,再擲向岩壁,每天帶走兩次,伴隨著腳鐐鐵球拖曳的瘆人聲響。凡是年輕人看到這種景像,無不聯想起戰爭的場面,將之想像成一場戰鬥,頭一個反應就是驚慌。接著觀察到,驚濤駭浪也有停止的界限,少年於是放下心來,由懼怕轉而仇視,認為這個野蠻的家伙在同他過不去,隨即也向咆哮的強敵投擲石塊。


    我於1831年7月,在勒阿弗爾觀察到這場決鬥。我帶去一個女孩觀海,女孩義憤填膺,覺得有勇氣對付浪濤的挑戰,便以牙還牙,與之開戰。力量懸殊的搏鬥,令人發笑:一方是嬌弱孩子的小手,另一方則是根本不在乎對手的可怕力量。然而,笑不了多久,就會想到,面對著將我們攫走的那不倦的永恆,可愛的孩子,她的生命多麼短促,又多麼弱小無力。——這就是我觀海的瞥,這就是我的遐想,因太過準確的朕兆而黯然。向我啟示朕兆的是這場搏鬥的兩方,我又看見大海,卻見不到那孩子。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