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女性的權利+單身社會(共2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外國隨筆
    【市場價】
    838-1216
    【優惠價】
    524-760
    【作者】 奇瑪曼達·恩戈茲·阿迪契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外國隨筆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289900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28990069
    作者:奇瑪曼達·恩戈茲·阿迪契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8月 

        
        
    "

    編輯推薦

    單身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現像,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還是其他發達國家,或者像巴西、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本身的研究對像正是這個越來越普遍的單身現像,以及獨居生活給社會、政治、經濟帶來的變化和變革。而在目前的市場上,還沒有一本專門研究單身現像的權威著作。


     


    這纔是人類的終極走向!每個人的*一次生命,不過是為了證明獨自生活的能力和生活本身所有豐富的可能性。婚姻,家庭,這種種古老的迷信!那個時代業已沉淪!

     
    內容簡介
    女性的權利 單身社會(共2冊)定

    女性的權利 代碼: 28
    ISBN號:9787020120482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開本: 32開
    裝幀: 精裝
    頁數: 84
    出版時間:2017-6

    女性的權利 單身社會(共2冊)定


     


    女性的權利 代碼:  28


    ISBN號:9787020120482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開本:  32開


    裝幀:  精裝


    頁數:  84


    出版時間:2017-6


    ------------------------


    單身社會 代碼:  48


    ISBN號:9787020128693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開本:  32


    裝幀:精裝


    出版時間:2017-8


     


    =====================


    女權主義者是不快樂的人?憎恨男人的人?不喜歡塗唇彩和穿高跟鞋的人?


    美國呼聲*的黑人女作家 阿迪契風靡世界的演講  同名TED演講三百萬人點擊觀看


    關於女權主義的一切,你應該看的*本書


    瑞典政府統一采購  全國16歲的青少年人手一本


    碧昂斯引用演講原聲 用單曲《完美無瑕》(Flawless) 向其致敬


     


     


    本書*篇《我們都應該是女權主義者》由尼日利亞作家奇瑪曼達•恩戈茲•阿迪契根據她2012年的Ted演講修改成的長文。阿迪契從自身的女性經驗出發,逐一反駁人們對“女權主義者”的各種認識誤區和偏見,犀利地指出在職場、家庭、公共場合,女性因性別因素承受的各種不公境遇。阿迪契巧妙地借用她在尼日利亞、美國親歷、見證的一繫列故事,號召那些或沉默、或逃避的男性和女性一起,直面社會對待性別問題的偽善和不公,“修正”性別問題,為創造讓女性享有平等人性的社會和文化而努力。


     


    本書的另一篇《婚事》是阿迪契的一篇短篇小說。“我”經過寄養的叔叔阿姨介紹,和一個認識僅兩周、在美國行醫的尼日利亞醫生結婚後,跟隨新婚丈夫來到美國。“我”一直被教育要遵循妻子、女人的本分,但這一脆弱的身份一再被丈夫刻意模仿的美式生活方式所否定。在劍撥弩張、疏遠寡淡的新婚生活中,“我”逐漸意識到丈夫的冷漠和秘密,並逐漸對這場草率婚姻的權力格局產生懷疑,繼而獲得在美國重新獨自開始生活的勇氣。


     


    在1950年代,美國人口中隻有22%的人單身生活,而今天,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正處於單身,而其中,3100萬人獨自生活,——這差不多占到了美國成年人口的1/7。獨居人口占到了美國戶籍總數的28%,這一比重使之成為美國*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所占比重。在本書中,艾裡克•克裡南伯格向人們證實,這一數字背後絕非是一時的潮流走向,事實上,這正代表著自嬰兒潮以來*重大的社會變革——我們正在學習單身,並由此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克裡南伯格以他前瞻性的研究為基礎,探索了單身社會的崛起,以及這一現像給我們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所帶來的巨大影響。盡管傳統思想一直告誡我們,獨自生活將導致孤獨和與世隔絕的孤立,克裡南伯格卻向我們揭示了,絕大多數單身者正熱忱地投身社會與社交生活中,他們比同齡已婚人士更熱衷於外出就餐、鍛煉身體、參與藝術及音樂課程、公眾活動、演講以及公益活動。甚至有證據表明,比起與配偶居住的已婚人士,獨自生活的人們身心更為健康,而他們都市公寓的生活方式,相較郊區獨棟家庭住宅,也更為綠色環保。


    克裡南伯格專業地分析了這些獨居人士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年輕的專業人士,支付高額的公寓租金,以換取自由和隱私;三四十歲的單身人士,不願為了不盡如人意的伴侶而犧牲自己的事業或生活方式;離婚人士不再信任婚姻是幸福與穩定的基礎;以及那些寧願獨居也不願與朋友或者孩子共同居住的老年人。根據針對三百多名不同年齡和階層的男女所做的深度訪談,克裡南伯格得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結論:在如今這個媒體無處不在、人與人高度緊密相連的社會中,獨自生活令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更懂得享受伴侶的陪伴。


    克裡南伯格在本書中,用令人耳目一新的統計數據、*手資料,以及對於獨居人士的生動刻畫,顛覆了人們對於單身的傳統認知,並為改變著美國的單身社會這一形式,給出了結論性的評價:單身社會,正成為一次空前強大、無可避免的社會變革。


     

    作者簡介
    奇瑪曼達•恩戈茲•阿迪契,1977年出生於尼日利亞南部城市埃努古,起初在尼日利亞大學學習醫藥學,後在東康涅狄格州立大學學習傳媒學和政治學,之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創意寫作的文學碩士學位。

    2003年,她的長篇小說《紫木槿》獲得2004年橘子小說獎的提名,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尼日利亞的政治騷亂和一個被信仰裹挾的家庭的悲劇,該書終獲得2005年英聯邦圖書獎新人小說獎。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半輪黃日》窺探了尼日利亞的內戰傷痛,小說獲2007年橘子小說獎。2009年,她的小說《繞頸之物》獲得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提名。
    2014年,她的TED演講被集結成同名散文集《我們都應該是女權主義者》。她近的一部長篇小說《美國佬》呈現了作者對美國種族政治的思考和感受,該書摘得2013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

    奇瑪曼達•恩戈茲•阿迪契,1977年出生於尼日利亞南部城市埃努古,起初在尼日利亞大學學習醫藥學,後在東康涅狄格州立大學學習傳媒學和政治學,之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創意寫作的文學碩士學位。


     


    2003年,她的長篇小說《紫木槿》獲得2004年橘子小說獎的提名,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尼日利亞的政治騷亂和一個被信仰裹挾的家庭的悲劇,該書終獲得2005年英聯邦圖書獎新人小說獎。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半輪黃日》窺探了尼日利亞的內戰傷痛,小說獲2007年橘子小說獎。2009年,她的小說《繞頸之物》獲得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提名。


    2014年,她的TED演講被集結成同名散文集《我們都應該是女權主義者》。她近的一部長篇小說《美國佬》呈現了作者對美國種族政治的思考和感受,該書摘得2013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


     


    2010年,阿迪契入選《紐約客》評出的“二十位四十歲以下的小說家”。2015年,《時代》雜志評選阿迪契為“世界有影響力的一百人”。


     


    -------------------------


    艾裡克•克裡南伯格(Eric Klinenberg,1970-),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公眾文化》編輯。他的部著作《熱浪》獲得了七項文學和學術獎項,並被《芝加哥論壇報》譽為“著作”。他的調查研究被《紐約客》轉載,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及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轉播,他的文章則刊登於《紐約時報雜志》《滾石》和《美國生活》


     

    媒體評論

    我會將這本書放到那些青少年的手裡,它能激發我們想像一個“男人和女人都更加快樂、更忠於他們自己的未來”。
    ——《獨立報》年度作品 頒獎詞

    “文學是處於不斷變化中的,”她寫道,我們的責任即是改變文化,“文化不創造人,人創造文化。倘若確實,賦予女人完整的人性不是我們的文化,那麼我們能夠並且必須使那成為我們的文化。”
    ——《金融時報》

     


    我會將這本書放到那些青少年的手裡,它能激發我們想像一個“男人和女人都更加快樂、更忠於他們自己的未來”。


    ——《獨立報》年度作品 頒獎詞


     


    “文學是處於不斷變化中的,”她寫道,我們的責任即是改變文化,“文化不創造人,人創造文化。倘若確實,賦予女人完整的人性不是我們的文化,那麼我們能夠並且必須使那成為我們的文化。”


    ——《金融時報》


     


    我喜歡文章的雄辯,極具說服力,並不強求你的認同,因為無需如此,她的故事本身就說明了一切。真正重要的是,她如何通過這些強調女權主義關乎的是性別平等——這是女權主義的核心,但在今天的社會中往往被忽視。


    ——《衛報》

    在線試讀
    導言
    《舊約》之初是這麼寫的: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樂園與人間,水,光,晝與夜,以及人世間的萬物,每天的創造之後,上帝都說:“這很好。”然而,當上帝創造了亞當之後,他的語氣變了。上帝突然宣稱這是他件不甚完美的作品:“他不應該孤單一人。”於是,上帝創造了夏娃,從此以後亞當不再是孤單一人了。
    隨著時光的流逝,對孤單的反對從一種神學的禁令延伸到了文學與哲學的領域。亞裡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寫道:“被孤立的人,無法從政治的聯盟中分享獲益,又或者已然自給自足而無需分享獲益,這樣的人已不再是城邦中的一部分,因而也與野獸或神無異。”古希臘詩人提奧克裡圖斯也堅稱“人類永遠彼此需要”,而羅馬帝國的皇帝、斯多亞學派的馬可•奧勒留更是宣稱:“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
    “家庭”這一形式是人類需要共同生活的詮釋。縱貫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體繫,家庭而非個人,一直是構築人類社會以及經濟體繫的基石,這恰恰合情合理。正如生物進化學家們所指出的,群居生活為早期的人類社會成員創造了競爭優勢,因為群居意味著安全與保護,獲得食物,以及繁衍後代的機會。社會科學家尼古拉斯•克裡斯塔與詹姆斯•福勒也提出,通過自然選擇,我們人類發展建立起一種生物遺傳上的傾向性——更樂於建立親密的社交關繫。
    1949年,耶魯大學的人類學家喬治•彼得•默多克發表了他的調查研究報告,研究範圍涵蓋了不同歷史時期、世界各地250多個“代表性的人類文明”,他在報告中指出:“核心家庭是人類社會一種普遍的群體單位。無論是單純從家庭這一形式的盛行而言,還是由核心家庭發展衍生而出的其他復合家庭形式,家庭一直都作為一種獨特而且帶有顯著功能存在於所有已知的社會文明中,無一例外,或者說,現今仍沒有為人所知的反例。”
    此後,學者們一直在美國國內尋找各種不符合他的核心家庭模型理論的實例,如集體農莊,以向默克多的理論發起挑戰。然而他們找到的所謂反例,都無一例外地采取了另一種形式的群居方式,一起生活的人數通常比傳統的家庭形式更多。盡管學術爭辯仍未平息,但至少有一點雙方都能認同——人類社會,無論時代和地點,都是圍繞著共同生活而非獨自生活的想法纔建立起來的。
    ------------------------------------------
    男人和女人不一樣。我們有不一樣的荷爾蒙,不一樣的性器官,不一樣的生理功能——女人能生小孩,男人不能。男人有更多睪丸激素,一般說來,體力上強過女人。全世界女人比男人微微多一點——女性在世界人口中占百分之五十二,但絕大部分有權力有聲望的職位由男人占據。已故的肯尼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旺加裡•馬塔伊一針見血地說過,“你升得越高,同等職位的女人越少。”

    導言


    《舊約》之初是這麼寫的: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樂園與人間,水,光,晝與夜,以及人世間的萬物,每天的創造之後,上帝都說:“這很好。”然而,當上帝創造了亞當之後,他的語氣變了。上帝突然宣稱這是他件不甚完美的作品:“他不應該孤單一人。”於是,上帝創造了夏娃,從此以後亞當不再是孤單一人了。


    隨著時光的流逝,對孤單的反對從一種神學的禁令延伸到了文學與哲學的領域。亞裡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寫道:“被孤立的人,無法從政治的聯盟中分享獲益,又或者已然自給自足而無需分享獲益,這樣的人已不再是城邦中的一部分,因而也與野獸或神無異。”古希臘詩人提奧克裡圖斯也堅稱“人類永遠彼此需要”,而羅馬帝國的皇帝、斯多亞學派的馬可•奧勒留更是宣稱:“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


     “家庭”這一形式是人類需要共同生活的詮釋。縱貫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體繫,家庭而非個人,一直是構築人類社會以及經濟體繫的基石,這恰恰合情合理。正如生物進化學家們所指出的,群居生活為早期的人類社會成員創造了競爭優勢,因為群居意味著安全與保護,獲得食物,以及繁衍後代的機會。社會科學家尼古拉斯•克裡斯塔與詹姆斯•福勒也提出,通過自然選擇,我們人類發展建立起一種生物遺傳上的傾向性——更樂於建立親密的社交關繫。


    1949年,耶魯大學的人類學家喬治•彼得•默多克發表了他的調查研究報告,研究範圍涵蓋了不同歷史時期、世界各地250多個“代表性的人類文明”,他在報告中指出:“核心家庭是人類社會一種普遍的群體單位。無論是單純從家庭這一形式的盛行而言,還是由核心家庭發展衍生而出的其他復合家庭形式,家庭一直都作為一種獨特而且帶有顯著功能存在於所有已知的社會文明中,無一例外,或者說,現今仍沒有為人所知的反例。”


    此後,學者們一直在美國國內尋找各種不符合他的核心家庭模型理論的實例,如集體農莊,以向默克多的理論發起挑戰。然而他們找到的所謂反例,都無一例外地采取了另一種形式的群居方式,一起生活的人數通常比傳統的家庭形式更多。盡管學術爭辯仍未平息,但至少有一點雙方都能認同——人類社會,無論時代和地點,都是圍繞著共同生活而非獨自生活的想法纔建立起來的。


    ------------------------------------------


    男人和女人不一樣。我們有不一樣的荷爾蒙,不一樣的性器官,不一樣的生理功能——女人能生小孩,男人不能。男人有更多睪丸激素,一般說來,體力上強過女人。全世界女人比男人微微多一點——女性在世界人口中占百分之五十二,但絕大部分有權力有聲望的職位由男人占據。已故的肯尼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旺加裡•馬塔伊一針見血地說過,“你升得越高,同等職位的女人越少。”


     


    在近的美國選舉中,我們不斷聽到莉莉•利德貝特法,假如我們跳出那個朗朗上口、壓頭韻的名字,實際的情況是這樣:在美國,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從事相同的工作,具有相同的條件資格,男人獲得的薪酬更多,因為他是男的。


     


    所以不誇張地說,男人統治這個世界。這符合情理——換作在一千年前。因為那時的人類生活在一個主要靠體力為生的世界裡;體力更強的人更有望當首領。男人普遍體力更強。(當然有許多例外。)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更有資格當首領的人不是體力更強的人。是更有智慧的人,更有學識的人,更有創意的人,更有革新精神的人。這些特質與荷爾蒙無關。在智慧、革新精神、創意上,男人的幾率和女人平等。我們演進了。但我們的性別觀念沒有演進很多。


     


    *


     


    前不久,我走進尼日利亞一間豪華的酒店的大堂,入口處的警衛攔住我,問我惱人的問題——我去拜訪的那個人,叫什麼名字,房間號是多少?我認識這個人嗎?我是否能向他出示我的房卡,證明我是酒店的住客?——因為習慣性的認定,單獨走進酒店的尼日利亞女子必然是性工作者。因為獨身一人的尼日利亞女子不可能是自己負擔房費的住客。走進同一間酒店的若是男士,便不會受到盤問。在臆想中,他去那兒是有正事。(附帶提一下,那些酒店為什麼不專注於對性工作者的需求,反而專注於表面的供給?)


     


    在拉各斯,我無法孤身一人走進許多頗受好評的俱樂部和酒吧。假如你是單身女子,他們就不讓你入內。你必須有男士的陪伴。因此,我身邊的男性友人,在抵達俱樂部時,終挽著一個根本不認識的人走進去,因為那個根本不認識的人,一名獨自出行的女子,別無選擇,唯有尋求“幫助”而進入俱樂部。


     


    每次,我和一名男士走進尼日利亞的餐廳時,侍應生總是招呼那位男士,而對我置之不理。侍應生是社會的產物,是社會教導他們,男人比女人更重要,我知道他們並無惡意,但從理性上認識到是一回事,在情感上感受到完全是另一回事。每次,他們對我置之不理時,我感覺像隱身人。我感到生氣。我想要告訴他們,我和那位男士一樣都是人,理應受到一樣的招呼。這些是小事,但有時,小事刺痛人。


     


    前不久,我寫了一篇有關在拉各斯身為年輕女性的文章。一位舊識告訴我,那是一篇憤怒的文章,我不該把那寫得如此憤怒。但我不愧悔。固然那篇文章是憤怒的。今天,性別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我憤怒。我們全都應該憤怒。憤怒引發積極的改變,這由來已久。但我亦充滿希望,因為我深深相信人類有能力把自己改造得更好。


     


    不過回到憤怒。我從那位舊識的語氣中聽出警示,我知道那番評論既是針對那篇文章,也是針對我的個性。憤怒,那種語氣所傳達的是,對一個女人來說尤其不好。假如你是女人,照理你不該流露憤怒,因為那兇神惡煞。我有一位女性朋友,美國人,從一位男士手中接任了管理職位。她的前任在大家眼裡是一個“積極能干的強硬派”;他直言不諱,雷厲風行,對考勤表的簽到格外嚴格。我的朋友接下她的新工作,料想自己同等強硬,但比起前任也許稍稍寬厚一點——那人從來不意識到人們有家庭,她說,而她意識到。新上任僅僅幾周,她訓導一名在考勤表上偽造簽字的員工,和她前任做的一模一樣。那名員工事後向管理層投訴她的做法。她咄咄逼人,難以共事,那名員工說。其他員工表示同意。一人說,他們本預期她會在她的工作中添上一絲“女性的風采”,可她沒有。


     


    他們誰也沒有想過,她所做的,正是一個男人曾經得到嘉獎的事。


     


    我的另一位朋友,也是美國人,女性,從事一份薪水很高的廣告業工作。她是她團隊裡的兩名女性之一。一次,開會時,她說她感到她的上司輕視她,對她的意見置之不理,後來當類似的話從一位男士口中說出時卻表示贊賞。她想出聲,質問她的上司。可她沒有。相反,會後,她去了洗手間,哭泣,然後打電話向我發洩。她不願大膽地說出來,因為她不想表現得咄咄逼人。她強忍自己的怨憤。


     


    觸動我的——在她和我的許多其他美國女性友人身上——是她們投注了多少心力,使自己“招人喜愛”。她們從小所受的教育使她們相信,招人喜愛非常重要,這種“招人喜愛”的特點有其具體的一面。那具體的一面裡不包含流露憤怒,或咄咄逼人,或過於大聲地發表異議。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