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成年孤兒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外國隨筆
    【市場價】
    497-720
    【優惠價】
    311-450
    【作者】 (美)亞歷山大·李維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外國隨筆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ISBN】978754428848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4288484
    作者:(美)亞歷山大·李維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7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如果有一天,*親的人離開了,你該如何面對這份孤獨和悲傷?


    ★直視“成年喪親”議題,幫助成年孤兒找到歸屬的心靈讀本!必將引起媒體、社會話題強烈關注與熱議的一本書!


    ★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的、獨一無二的療愈之旅:它既是生命中*深沉難解的痛,也是獲取生命真相、迎來成長的轉折點。


    ★近20年口碑流傳經典,美國《圖書館期刊》特別推薦。


    ★一部感動編輯、設計、排版等整體參與制作人員,強烈期待上市的書。


    ★《當呼吸化為空氣》《*好的告別》《此生未完成》《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讀者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

     
    內容簡介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
    當那一刻來臨,
    為什麼要堅強以對?為什麼不敢放聲哭泣?
    剝去成年的外殼,我們隻不過是沒有了爸爸、媽媽……的孤兒。
    成年喪親,其實是極普遍的現像,那種失去歸屬的感覺,需要受重視、受疼惜,卻往往被社會避而不談,更被我們自己刻意視而不見。可是,如何為失親之痛找到出口,面對身邊關繫的轉變,並重新定位自我,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
    “失去了爸/媽,我要如何自處?悲傷,又能如何面對?不去想,它會自己消逝嗎?”
    “若有一天傷心不再,是否也表示我遺忘了他們?”
    “我也知道日子還是繼續要過,隻是不曉得如何跨越眼前的這個大洞,而人生的路,就在那一方……”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


    當那一刻來臨,


    為什麼要堅強以對?為什麼不敢放聲哭泣?


    剝去成年的外殼,我們隻不過是沒有了爸爸、媽媽……的孤兒。


    成年喪親,其實是極普遍的現像,那種失去歸屬的感覺,需要受重視、受疼惜,卻往往被社會避而不談,更被我們自己刻意視而不見。可是,如何為失親之痛找到出口,面對身邊關繫的轉變,並重新定位自我,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


    “失去了爸/媽,我要如何自處?悲傷,又能如何面對?不去想,它會自己消逝嗎?”


    “若有一天傷心不再,是否也表示我遺忘了他們?”


    “我也知道日子還是繼續要過,隻是不曉得如何跨越眼前的這個大洞,而人生的路,就在那一方……”


    我們以為隻要轉過身繼續前行,傷痕自會消失,但是不管走了多遠,終究無法逃避自己。


    當失落成真,唯有正視它、接納它、撫慰它,我們纔能超越這份巨大的哀傷,完整拼回人生。


    那一聲*後的再見,是我們陪著自己,真正迎向成年的開始。


    直到父母離開,我們纔真正長大成人。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李維,美籍猶太心理醫生,從事臨床心理治療工作已逾四十年。


    即使身為資深心理學家,面對父母相繼離世的巨變,李維醫生同樣經歷了無比失落與沉重的哀傷,甚至一度無力從哀痛中脫離。其間,他遍尋指引,卻發現人們對於“成年喪親”竟是如此回避。經過一段長久的自我療愈之旅後,他將自己走過哀傷的所有體悟與方法,全部寫入《成年孤兒》。從心理出發,擴及人際情感、身體健康、財務現實,以充滿包容、理解和關懷之筆,指引我們,為終將面對的那一刻預先做好準備。


    《成年孤兒》2000年美國出版至今,經由口碑流傳,成為長銷書,撫慰著無以數計的讀者。透過這場獨一無二的療愈之旅,我們將能幫助自己和身邊親愛的家人、朋友,面對未知、恐懼與不安,不再逃避或擔憂,更不再茫然無助。

    目錄
    前言生命是無盡的感謝
    章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
    ——失親之後,陪自己走過悲傷旅程
    第二章和自己同哀傷
    ——回憶,是一切的開始
    第三章我的身份到底是什麼
    ——直到父母過世了,我們纔會真正長大
    第四章在熟悉的地方見到你
    ——失去,帶來了深刻的聯結
    第五章為何是現在
    ——愛與婚姻、朋友、家庭,變得不一樣了
    第六章生命的那一方
    ——父母,宛如我們心中的永恆
    第七章來勢洶洶的哀傷風暴

    前言生命是無盡的感謝


    章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


    ——失親之後,陪自己走過悲傷旅程


    第二章和自己同哀傷


    ——回憶,是一切的開始


    第三章我的身份到底是什麼


    ——直到父母過世了,我們纔會真正長大


    第四章在熟悉的地方見到你


    ——失去,帶來了深刻的聯結


    第五章為何是現在


    ——愛與婚姻、朋友、家庭,變得不一樣了


    第六章生命的那一方


    ——父母,宛如我們心中的永恆


    第七章來勢洶洶的哀傷風暴


    ——我們愈想逃避,愈可能迷失方向


    第八章學會在哀傷之海中泅泳


    ——健康、休息,與一些小而簡單的技巧


    第九章失去父母的這堂課


    ——以愛與勇氣,跟失落的自己和好

    媒體評論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疾病與死亡,時不時的疾病讓我們看清,人生什麼東西是自己想要的、珍貴的,早已在終點等候的死亡,時刻拷問著關於人生的意義,越早學會去了解死亡,越早發現生命的意義。——《當呼吸化為空氣》


    悲傷的時候,我們會號啕大哭,會流下很多很多淚水。這種悲傷和淚水,是有治療效果的,隻要悲傷能在我們身體上自然流動,這份療愈就會自然產生。 ——武志紅

    在線試讀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我都會在父母的忌日當天,前往城鎮另一端的墓園悼念他們。一如以往,我跪在他們安息的墓碑旁,迎著周圍長出的小草和花兒。
    這片園地四周圍繞著圍籬,不及一平方米的空間裡,滋生了一些雜草和從鄰近的樹木飄落下來的落葉,還有一些待清理的泥塊。我徒手整理墓園,嗅聞泥土的芳香,感受著手指與膝蓋間的濕潤土地,不時聽到墓園外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潮聲。放眼望去,山腰上盡是石頭墓碑。
    我並不是來這裡做園藝,也不是來探視父母,因為他們已經不在這裡了。事實上,他們根本不再存在於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也許正因如此,我纔來到此處,因為這裡跟我一樣,沿襲著他們的姓名。這個地方,是我用來回憶的所在。我會在此坐上好一會兒,試著回想一些事情,特別是思考成為一個“成年孤兒”的獨特經歷。
    父親過世那天,隻有一段清晰的記憶深印在我腦海中,就像是一幅黑白快照。照片中的我站在我的車子旁邊,盯著離開醫院時,護士交給我的一隻綠色塑料袋,袋中裝著父親的遺物。我並沒有置身於照片中,我隻是站在那裡,看著這一幕,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沒有感覺,沒有理解。
    父親於 1980年去世,享年八十二歲,當時,他剛動完新發現的惡性腸道阻塞手術。從診斷出癥狀到父親死亡,隻有六天時間。我竭盡全力,回想著身材瘦削、個性謹慎的父親,從行動徐緩到意識不清,甚至昏睡到後過世的整個過程,想從這場迅疾的變化中,理出一些頭緒。
    在父親的遺體被移走後不久,我站在瞬間變得空蕩蕩的病房中,詢問醫生:為何我那年邁且虛弱的父親需要承受這場手術?
    那位照顧了我們全家多年的醫生,緊緊地抓著我的手臂,竭盡誠摯地直視著我的眼睛,對我說:“我們必須替他動手術。你難道不知道若沒動手術,你的父親活不過一個禮拜?”
    我的確是不知道,但這段對話卻成為我往後即將進入的超現實生活的先兆:由原來的雙親健在,變成後一個(父母)也沒有。
    父親下葬那天,我不確定母親是否了解她的丈夫已經去世了。就在同一年的年初,她突然變得健忘,滿臉迷茫,到了父親過世時,她開始變得有些瘋癲。
    從墓園回到家後,我與母親坐在起居室裡,她甜甜地微笑著,四處張望,同時緩緩地點著頭,仿佛在隨著一首隻有她聽得到的歌曲打拍子,並且像在輕聲問著某個人:“他們布置得很漂亮,對不對?”
    那種感覺,就像是跟一個陌生人去參觀某個陌生的地方一樣。或許是試著把她喚回來,我逗她說:“媽,別這樣,您不會是要告訴我您的記憶又出了問題吧?”
    頓時她停止晃動,轉向了我。這是數月以來的次,也是後一次,母親的眼神專注且清澈。她以我熟悉的那種濃厚的俄國腔說:“沒錯,而且我很難過,但是我喜歡像那樣子。 ”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我都會在父母的忌日當天,前往城鎮另一端的墓園悼念他們。一如以往,我跪在他們安息的墓碑旁,迎著周圍長出的小草和花兒。


    這片園地四周圍繞著圍籬,不及一平方米的空間裡,滋生了一些雜草和從鄰近的樹木飄落下來的落葉,還有一些待清理的泥塊。我徒手整理墓園,嗅聞泥土的芳香,感受著手指與膝蓋間的濕潤土地,不時聽到墓園外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潮聲。放眼望去,山腰上盡是石頭墓碑。


    我並不是來這裡做園藝,也不是來探視父母,因為他們已經不在這裡了。事實上,他們根本不再存在於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也許正因如此,我纔來到此處,因為這裡跟我一樣,沿襲著他們的姓名。這個地方,是我用來回憶的所在。我會在此坐上好一會兒,試著回想一些事情,特別是思考成為一個“成年孤兒”的獨特經歷。


    父親過世那天,隻有一段清晰的記憶深印在我腦海中,就像是一幅黑白快照。照片中的我站在我的車子旁邊,盯著離開醫院時,護士交給我的一隻綠色塑料袋,袋中裝著父親的遺物。我並沒有置身於照片中,我隻是站在那裡,看著這一幕,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沒有感覺,沒有理解。


    父親於 1980年去世,享年八十二歲,當時,他剛動完新發現的惡性腸道阻塞手術。從診斷出癥狀到父親死亡,隻有六天時間。我竭盡全力,回想著身材瘦削、個性謹慎的父親,從行動徐緩到意識不清,甚至昏睡到後過世的整個過程,想從這場迅疾的變化中,理出一些頭緒。


    在父親的遺體被移走後不久,我站在瞬間變得空蕩蕩的病房中,詢問醫生:為何我那年邁且虛弱的父親需要承受這場手術?


    那位照顧了我們全家多年的醫生,緊緊地抓著我的手臂,竭盡誠摯地直視著我的眼睛,對我說:“我們必須替他動手術。你難道不知道若沒動手術,你的父親活不過一個禮拜?”


    我的確是不知道,但這段對話卻成為我往後即將進入的超現實生活的先兆:由原來的雙親健在,變成後一個(父母)也沒有。


    父親下葬那天,我不確定母親是否了解她的丈夫已經去世了。就在同一年的年初,她突然變得健忘,滿臉迷茫,到了父親過世時,她開始變得有些瘋癲。


    從墓園回到家後,我與母親坐在起居室裡,她甜甜地微笑著,四處張望,同時緩緩地點著頭,仿佛在隨著一首隻有她聽得到的歌曲打拍子,並且像在輕聲問著某個人:“他們布置得很漂亮,對不對?”


    那種感覺,就像是跟一個陌生人去參觀某個陌生的地方一樣。或許是試著把她喚回來,我逗她說:“媽,別這樣,您不會是要告訴我您的記憶又出了問題吧?”


    頓時她停止晃動,轉向了我。這是數月以來的次,也是後一次,母親的眼神專注且清澈。她以我熟悉的那種濃厚的俄國腔說:“沒錯,而且我很難過,但是我喜歡像那樣子。 ”


    她溫柔地笑著,眼眶盈滿淚水。接著她的頭又開始擺動,然後變成左右搖晃,漸漸地,眼神變得渙散枯澀,她又變成了一個陌生人。


    而這個陌生人,就是母親曾經害怕的,她說:“但願以後我不會變成那樣子。”當時,她也一直守著這個期望,維持自己的樣子,直到在那四年後,她的狀況變得愈來愈糟,整個人也變得極度脆弱而衰老,一直到 1984年,也就是她生命的末期,她已經變成了自己口中的那種癲狂老人。


    安葬母親那天,墓地旁,熟悉的山邊小花、石頭和草地,再度被一個深深的長方形洞穴所侵害,就像我的人生一樣再次崩裂。而我那已經歷過崩裂的人生,如今也隻能帶著累累傷痕繼續前行。


    墓穴旁有一堆泥土,覆以綠布,旁邊則有人替憑弔者備好了幾張折疊椅。這些憑弔者中有我雙親的朋友,當我走近時,老人家們全都轉頭看著我,因為根據猶太傳統,身為兒子的我將代表宣讀紀念祈禱文。


    但我在家從來都不曾見過這種傳統儀式,所以我無法念出任何祈禱文,當時又沒有長輩主事,我隻能站在那裡尷尬地向後看,眼中盡是淚水,而雙親的朋友也就坐在那裡看著我。於是我閉上了雙眼。仿佛我又回到了六歲。


    記得六歲時,我們社區附近新開了一家超市。在那之前,我們必須走好幾條街到一位農夫家,去買所需要的肉類及其他用品,購物成了每天的例行公事。爸媽告訴我們說,以後在家附近就可以買到新鮮的食物了!


    記憶中,我小時候有兩件很重要的事情與那家超市有關。件就是當我通過一道光時,商店門就會自動打開來,仿佛變魔術一樣

    —“嗖”一聲,門打開了;“嗖”一聲,門又關上了,隻要走來走去就行了!我還記得當時,望著嚴肅且害羞的父親來回穿梭在店門口,長長的羊毛外套飄揚著,包裹著他傴僂的背影,令我驚愕地佇立在那裡。他闊步在開門與關門之間,而那“嗖嗖”與“咔嗒”作響的門,也準確估算著他那無聲無息的動作。我從未見過父親那麼活潑的一面。那天,我們手牽著手走回家。


    另外一件事情,可能是墓園讓我回想起來的。當時,我漫步在一排一排的貨架間,研究著架子上形形色色的物品以及地板上均勻的格子,卻突然察覺母親已不在身旁,頓時我渾身發冷、呼吸停頓,同時眼睛發熱。我在走道間跑來跑去,哭喊著“媽媽!媽媽!媽媽!”我永遠忘不了自己是多麼驚慌失措。當我看到一件裙子下露出的女性雙腿,便啜泣著向前奔去以求慰藉,那人卻不是媽媽!她試著恢復身體平衡並問我:“怎麼了,親愛的?你媽媽不見了嗎?”


    就在那時候,我那焦急的媽媽從走道盡頭跑過來,把我抱進了購物推車中。


    在墓園裡回想六歲時的情景,似乎也無法改變事實。我知道,不會再有喜極而泣的重逢,也不再有責罵、熱烈的擁抱和緊握的雙手,來結束這次經歷。不能再回到熟悉的過往,沒有任何令人欣喜的可能,晚餐時也不再有好笑的故事可以聽了。


    要是當時,坐在我父母墓旁的那些老人也這樣問我:“怎麼了,親愛的?你媽媽不見了嗎?”我一定也會開始哭泣的。


    在我們生命中,再也沒有什麼比得上我們生命初始的那一刻美好,也沒有什麼能像某件東西一樣久久留存在我們的生命裡。但是當你去試想那東西,它或許空缺了,隻成了一個無法辨識的空洞。再試著想,它可能是你看到的張臉,也可能是你聽見的聲話語,以及在人生初始便讓你感到安心、帶給你正確指引的次溫柔撫觸。


    其實這一切,都是來自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就是恆長的。打從嬰兒口貪婪的呼吸開始,父母,或是其他扮演著父母角色的大人,就給了這個嬰兒賴以生存的力量,這種力量必須持續且充裕地供給,否則嬰兒就無法存活,氧氣、水分、食物、休憩、免於掠奪者及氣溫變化對其造成傷害等,都是基本的保護,否則嬰兒活不久。


    嬰兒的需求是持續不斷的,並需要長時間關注,父母這種“永遠”的形像,正與其所提供的重要生存要素密不可分。


    我開始思索“成年喪親”這個主題,然而,在閱讀了許多一般醫療及心理研究的內容後,我很意外地發現,相關資料竟然那麼少。


    我發覺這個題材很吸引人,而令我更感興趣的是:為何這方面的探索如此之少?這一點確實讓我頗為意外,畢竟,父母離世是這個社會中造成喪親的原因。根據研究資料顯示,“家族成員的死亡”類別中,父母去世占的事故發生率。失去父母不是少數人的不幸遭遇,而是非常平等的經歷,而且前提也必須是小孩不得在父母之前死亡。


    雖然如此,一般在心理及醫學方面的認知,所謂“家族成員的死亡”大部分都偏向於配偶的離世,然後就是指小孩,很明顯地,很少涉及父母,甚至從未提到兄弟姐妹的亡故。


    一般人寫到父母離世對成人的影響時,多半都專注在童年喪親所發生的種種細節。此外,我們有的是各種研究、報道,以及對臨終夢境的分析、照顧臨終者的人的精神狀態、各種不同的死亡方式,與人們得就自己的死亡可做及應做的選擇,甚或是失去寵物時的悲痛(到了後的階段,人們有其自我形成的支持網絡)。


    以上所提到的主題,就如同人生其他層面一樣生動、重要,而且值得探索。但我還是不禁懷疑,為何“成年孤兒”無法吸引人們的關注?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