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看那灰色的馬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外國隨筆
    【市場價】
    158-230
    【優惠價】
    99-144
    【作者】 日)五木寬之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外國隨筆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280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020128082
    作者:日)五木寬之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3月 

        
        
    "

    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美蘇冷戰時期。


    蘇聯著名的猶太裔作家米哈伊洛夫斯基,晚年寫下了一部關於自己民族的長篇小說。他知道此書無法在蘇聯發表,於是委托一位日本學者在國際上出版。然而日本學者顧忌當時的國際政治局勢,拒絕了老作家。


    多年之後,這位日本學者在彌留之際,仍對此事懊悔不已,希望有人能去蘇聯搶救這部傳世作品的手稿。*後,這個任務落在了報社記者鷹野身上。鷹野孤身進入蘇聯,時間緊迫;老作家又不願再惹是非,不承認有這部作品。面對重重困難,鷹野使出渾身解數,終於說服了老作家,將文稿帶出了蘇聯。


    作品出版之後,迅速引起了國際上的轟動。鷹野“孤膽英雄”式的冒險活動,也被人關注。而這一切,隻是一個巨大陰謀的開始……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五木寬之,1932年生,日本小說家、隨筆家、歌詞作者。其著作等身,是日本當代大眾文學的代表性作家。代表作有《看那灰色的馬》、《青春之門》、《親鸞》等。作品獲得過直木獎、吉川英治文學獎、每日出版文化獎等諸多獎項。

    譯者簡介
    譚晶華,1951年生,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上海外國語大學常務副校長,現任該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會長、上海翻譯家協會會長。出版眾多著作、論文、辭典和教材、文學名著譯作120餘部(篇),350餘萬字。

     


    作者簡介


    五木寬之,1932年生,日本小說家、隨筆家、歌詞作者。其著作等身,是日本當代大眾文學的代表性作家。代表作有《看那灰色的馬》、《青春之門》、《親鸞》等。作品獲得過直木獎、吉川英治文學獎、每日出版文化獎等諸多獎項。


     


    譯者簡介


    譚晶華,1951年生,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上海外國語大學常務副校長,現任該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會長、上海翻譯家協會會長。出版眾多著作、論文、辭典和教材、文學名著譯作120餘部(篇),350餘萬字。


     


     

    前言

    看那匹蒼白的馬(代序)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人讀書,對外國文學開卷有益。在一個短暫的時期裡,我也時而讀些翻譯小說,意在呼吸些舶來的新鮮空氣。讀過什麼忘得光光,唯獨記得在上海一個翻譯雜志上讀過的一個故事,準確說是一個印像,被我下意識地記憶了二十年。


    細節早已漫漶不清。但其中描寫了一個國際勢力組織各種人纔,分工合作,拼湊出一部世紀文學名著的故事。——使我不能忘懷。長久以來,它給我以持續的刺激,使我牢牢記住它的那個離奇的思路和不祥的形像。尤其題目,那書題如一個鏤刻的浮雕,如一幀黑白悖反的膠片,令我長久地憶起。題目大約譯為 《瞧那匹灰色的馬》,作者是日本作家五木寬之。 


    ——就這麼,在保留了對它的二十年印像之後,我趁一次去日本的機會,把它重新買到了手。


     


    (一)


     


    先是小說的題目需要吟味。


    日文的書題是《蒼ざめた馬を見よ》,確實可以譯為 “瞧那匹灰色的馬、看那匹斑白的馬喲 ”。隻是,有一個顏色的問題不易說明。


    也許日語暗暗繼承了阿爾泰語遊牧民族對牲畜色彩表達的基因?這個 “蒼ざめた”帶來的古怪感覺,用漢語說它不清。倒是蒙語中有貼切的對應。“撒了”(saral)在蒙語中是常用的描述白馬的顏色,但那隻是一種不純的白,編字典的蒙古人居然用 “污白色 ”來表達。“薄了”(būrul)則更文學化,它用在馬以外的描寫時大都是褒美的。它的含義並不是白,卻常用於白,比如翻譯 “白毛女 ”一詞用的就是它 (būrul huhen)。我想強調的是:這一類馬往往不是民間文學贊美的對像;因為一匹不太干淨、斑駁雜白的馬一掠而過,給人的視野和心裡留下的——是不悅的感覺。


    所以拿蒙語的色彩感覺來理解這個書題,就多少有了一點必要。因為擁有類近(甚至更強烈)的語言心理,特別對這一篇乃是讀解的條件。在這篇小說中,為著要強調一種禁忌和不祥,語言的色彩含義被加強和深化:一匹掠過視野的馬,它帶著慘白、淺灰、斑駁、污濁的白顏色 —於是緊張的感覺被大大誇張、而且宗教化了。


    一個意像就這樣建立起來。那是一匹古怪的、顏色非青非白的馬,倏忽掠過了視野。


    它是誰?它是什麼?


    誰都這麼問。就連我,隻是因為給人講這個讀來的故事,不知被朋友們問了多少遍。


    但我想,若想找到答案,恐怕要耗盡探索者的人生。小說並沒有提供清晰的解答。它隻是把一個灰白怪馬的意像塞入讀者的視野,並讓他們從此心緒不寧。就像小說中寫的,這些讀者也似乎——看見了不該看見的東西。


     


    (二)


     


    敘述這個梗概會嫌太長。但梗概一交代完,該寫的也就差不多都寫了。


    梗概大體如下:


    某大報的年輕記者鷹野,一天被上司(報紙的社論負責人)叫去談話。上司並不開門見山,隻是饒有興趣地問及鷹野參與工會活動的事,尤其對鷹野主張的 “的言論自由 ”再三確認。之後,上司拿出一個大信封,讓鷹野自己讀裡面的內容。


    這是一封長信,是一個身患絕癥即將辭世的日本老學者的臨終遺言。


    信中講到,他曾在蘇聯索契黑海邊的度假地,偶爾遇到了他一直傾心研究的蘇聯文學大師米哈伊諾維奇。他冒昧上前問候,但卻遭到拒絕,大師不承認自己是米氏。


    日本老學者無奈默默離開,但蘇聯老作家卻又找上門來。他把一個籃子托付給日本人,裡面是他的生命之作。他說此書已無望在蘇聯出版,因此請求日本知音能伸手相助,把作品拿到西方世界出版。


    老學者徹夜讀完了籃子中的手稿。沉吟良久,終這位日本的俄羅斯文學研究專家不敢涉險政治,婉言回拒了老作家。


    時光飛逝,老學者一直因自己對終生熱愛的俄羅斯文學的背叛而痛苦不堪,此刻行將就木,他把此事托付給自己的終生密友即報社負責人,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遺願,救出那部世紀之作。


    主張言論自由的鷹野,乃是被選中的赴蘇聯取手稿的人選。他在大學時期就是俄羅斯文學專業的學生,而且對大師米氏尤為喜愛。一諾既下,他從報社退職,隻身飛往蘇聯。


    到達後他兩次登門造訪,均喫閉門羹。米氏不僅不承認自己有什麼大部頭手稿,更宣布不認識什麼日本老學者。


    鷹野在悶悶不樂中,一個猶太女孩奧列伽靠近了他。一夜情後,得知女孩恰是大師米氏的家庭秘書!鷹野雖覺蹊蹺,仍不管那麼多,徑自要求女孩幫助他見到大師。於是,一個深夜,女孩領他到了曾喫閉門羹的公寓門前。


    女孩開鎖入門,兩人摸入漆黑走廊。似乎聽見隔壁響動。但一進客廳,童顏銀髯的大師米氏正端坐等待。俄國老作家談起了索契海邊與日本老學者的往事,又為對鷹野的拒絕道歉,接著取出一個籃子,裡面正是那部手稿。


    鷹野回到賓館,連夜把書稿拍成了膠片。接著又托使用外交護照的日本人,把書稿帶出了蘇聯。


    那以後,一部奇書在全球轟動。


    此書先在日本匿名出版,題為《看那匹蒼白的馬》。附言說,手稿是一個有良心的日本新聞工作者帶出蘇聯的。僅遲於日本一周,英譯本問世。瑞典著名大社出版的這部長篇小說,在歐美讀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事情的發展如雪球飛滾。《紐約時報》評論說:“這是一個自己把俄羅斯選為祖國的、三代猶太繫俄羅斯公民的故事 ……如果這部作品應該獲獎的話,那麼究竟該把獎授予誰呢?我們期待著蘇聯文化界能進步到 —使如此名著之作者能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地點。”


    德國雜志則推理般地猜測作者是誰,分析他與普魯斯特、卡夫卡等猶太作家的精神和血緣譜繫。巴西雜志則更帶拉丁式的浪漫,根據獨家的消息大談 “勇敢的日本記者放棄一切金錢要求、拒絕美國出版社高價購買書稿的經過 —這一武士式行動 ”。


    緊隨英譯本,德、法、意等共九國語言譯本逐一問世。好萊塢大腕制片人 M.詹姆斯宣言要把它搬上銀幕。“《看那匹蒼白的馬》的問世,令人驚嘆地、巧妙地波及著電視與廣播。它宛如把全世界的媒體都作為對像,在進行它的宣傳活動。如此有組織地、強力和急速地,作品的話題擴展到了全世界。”


    三個月後,又一個消息震動世界:著名的蘇聯老作家 A.米哈伊諾維奇突然遭到逮捕。罪名是在海外匿名出版反蘇小說《看那匹蒼白的馬》,非法獲取。


    媒體再次亢奮,米氏照片登載於全球各大報。不僅媒體,連親蘇的文化團體也大聲抗議,呼吁言論的自由。國際的簽名聲援已經開始,甚至各國共產黨的機關報也紛紛聲明,譴責對米氏的逮捕。左派團體因對米氏評價的不同,發生了混亂與分裂。緊接著,蘇聯公布了在米氏公寓裡發現的書稿打印件、打字機、、瑞典出版社的支付證明、約稿信等等物證。而米氏本人則表示對一切毫無所知,尤其不承認此書是他的作品。


    蘇聯開始了審判程序,公審日正在臨近。西方則口誅筆伐大行抗議,倫敦《泰晤士報》發表的關於立即釋放作家的請願書上,四十九名歐美各國一線作家的大名赫然聯署。在公審開始之前,蘇聯已經陷入徹底的孤立。


     


    (三)


     


    話分兩頭。


    鷹野在去年那場現代版的武士行動之後,莫名地陷入了一種孤獨。他被安排到一家廣播公司擔任閑職,每天干些可有可無的雜務。他變得沉默寡言,早從工會活動抽身,並開始考慮結婚過日子。


    在他弄到手的這部書稿被翻譯出版的過程中,他體味到一種微微的不快。他自學生時代就由衷喜愛的米氏,應該是一位 “與煽情主義處於對立之另一極 ”的作家。而《看那匹蒼白的馬》“搭乘著庸俗的商業宣傳,一路成為快賣榜首,給他帶來一種生理的厭惡感覺”。


    他回憶年輕時的初讀。那時令他感動的原因是“作品有堅實的結構,又被綿密的細節所支撐,怎麼看都有那種俄羅斯文學的莊重安定感。而且一些情節,早已是超越描寫的、在深處閃爍般的真實”。


    但是此刻讀著,卻覺察出一種微妙的相違。在這部長篇裡,沒有他熟悉的那種貫穿於米氏文學中的東西。米氏作品中,隨處永遠都藏著一種使作品不再安定的、黑暗裂縫般的虛無感。因此小說失去安穩,給人動蕩的感覺。這正是鷹野被米氏文學吸引的原因。也許可以說, 那是“過早看夠了不應該看到的世界的人的干渴的虛無主義”?


    “但在《看那匹蒼白的馬》裡,卻沒有它。有的隻是剝露的憤怒,隻是對猶太繫國民的悲慘命運的、活活的抗議。雖然也能使人感到超越種族響徹人心的痛切,但那與昔日給他以撕咬般刺激的米氏,總之並不一樣。或許,他甚至想,這個作家本質上隻是一名短篇作家?也未可知。”


    在米氏被捕的媒體喧囂中,鷹野不能理解的,是米氏居然拒絕承認自己是作者。這怎麼也不像米氏。但是蘇聯方面接續公開的物證,尤其是西方出版社的支付證現金等物證,使鷹野如陷雲霧,困惑不已。


    而小說的戲劇性,纔剛剛開頭。


    一天,有一個叫丹尼爾的外國人來訪。他開門見山,說因俄國作家米氏的問題,想請鷹野去見一個人。鷹野擺出生硬的拒絕姿態。丹尼爾說:那麼你將一生都不明白自己干的事。於是鷹野坐入了他的車,徑直開到了橫濱。登樓進入一間密室,裡面坐著一個人——


    居然是米哈伊諾維奇!


    鷹野目瞪口獃,丹尼爾娓娓道來。原來,在列寧格勒拒絕了鷹野的米哈伊諾維奇,乃是真的米氏本人。他拒絕,是因為他根本沒有寫過什麼世紀奇書,也不認識什麼日本老學者。而後來鷹野和奧列伽穿過黑暗走廊在客廳裡會見的米哈伊諾維奇,卻是一個深夜出演的波蘭難民。他在一個 “巨大的組織 ”的指揮下,先在美國某醫學院的研究所裡接受了整形手術,把相貌變得酷似米氏;然後又在一個著名排演場,在世界聞名的好萊塢名導 R的輔導下,學會了所謂作家的行為套路,並諳熟了米氏大師的舉手投足 —後他坐在米氏的客廳裡,等著日本武士的到來。


    而真正的大師米氏及其夫人,那一刻卻已被奧列伽一伙的蒙汗藥放翻,正在隔壁房間裡昏睡。所以穿過黑暗走廊時,鷹野曾覺察隔壁有動靜。奧列伽則是一個 “堅信自己的猶太雙親均死於蘇維埃之手 ”的年輕女性。不用說,她從鷹野進入蘇聯時就盯上了他。


    “說到底,這不過是從美第奇家族以來就一直反復進行的、所謂知的戰爭的一例而已。 ”丹尼爾繼續解謎。哪怕蘇聯正出現柔軟的跡像,西方國家想把 “共產主義無自由 ”的標語,按月地釘進世界大腦的總方針不會變。於是,早與 “巨大的組織 ”關繫密切的報紙社論負責人提出了一個出色的發想:偽造一封日本老學者的臨終遺書、虛構蘇聯文學大師米氏藏有一部世紀奇書而不得出版的故事、並使用日本人啟動預案。由日本人操刀,可以不負責任地達到效果。輿論大嘩後,他們又利用預先放置在米氏家中的種種物證,把老作家推向風口浪尖。蘇聯老作家就這樣因為一部自己全然不知的 “自己的大作 ”,被推上了專制的審判臺。米氏騷動方興未艾。即便就在今天早晨,丹尼爾說,一家雜志還在譴責專制,說“東方的內部就是如此 ”。


    核心的情節是: 


    “那個組織秘密地召集了反蘇作家小組。他買發言,收集了蘇聯的猶太人問題資料。然後以討論的方式,讓這一作家小組進行長篇小說的制作。他們對米哈伊諾維奇徹底地進行了文體、用語、比喻、會話的研究,當然也絕不能小覷大型電子計算機達到的效果。成為這一部偽作的基礎的,乃是一個猶太繫難民的無名作家所寫的某一家族的歷史。組織買下了它,委托專門的作家小組對之進行細部的打磨。之所以那部小說有一些情節很感人,乃是因為還殘留著原作的真實。而使作品的結構與文體都扎實像樣,也許就得說,那是專業小組集體加工的成績了!……”


    這個組織是 CIA嗎?誰都要這麼問了。


    小說答曰: 


    “這不是一國的情報機關,它是聯合了世界自由主義陣營的、統一陣線式的國際組織。”


    丹尼爾接著自稱:他本人,就是采取與如此謀略相對抗的立場上的一個專家。後文中他又披露了自己也不是獨行俠,也背靠著某個組織。他追蹤一根根線索,幾巡天涯海角,終於抓住了喬裝大師的波蘭人,並根據他的自供,弄清了這本世紀經典的全貌。


    “無法相信!”鷹野大喊道。 


    “信與不信,隨你的便。”


     


    (四)


     


    如此的作品,不能不使人重新把目光對準作者。


    作者五木寬之接著寫道:“在鷹野的眼裡,看見了一匹蒼白的馬。”


    如果說五木寬之的《看那匹蒼白的馬》是一本隱語或讖語之書,那麼,這匹不祥的馬就是主要的一個隱語。包括小說的書題,包括戲中戲裡那部集體制作的 “世紀經典 ”的書題 —隨敘事發展和語境變移,這個隱語曾幾次使用,含義不斷擴展。


    五木寬之不露聲色地表明了他對短篇小說的觀點。


    本質上因思想的含義以至於無須拉長篇幅的作品,就是短篇小說。當然,這一借對米氏的感悟寫出的概念裡,藏著五木對自己這部作品的自負。確實,如此的紙短角多、說清它要說得口干舌燥,其實文庫本不過百頁。按中國的小說劃法,就在小中篇與長短篇之間。


    蘇聯的黑幕專制、與揭露這一專制的國際黑幕;死亡與悲劇的記憶、與一種利用記憶的謀略。在聖經故事中,也有 “死亡騎著一匹灰馬 ”的意像。但是難道它就是那種“巧妙得堪稱藝術的惡意”、並且“以自由這一觀念為釣餌,給世界設置了巨大的陷阱”麼? 


    “過早看見了不該看見的東西 ”,是小說反復點擊的另一句隱語。


    到底看見了什麼?作者依然並不打算做出充分的說明,而是引出了另一句隱語:“今天燒喲,今天是燒的日子。”


    小說在這裡言及一個背景,它同時是小說主人公與作者五木寬之的背景。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十二歲的主人公被收容於北朝鮮的收容所。每天都有人死,尸體被集中一處等著火葬。每逢到了規定的日子,看守就敲著梆子,邊走邊喊 “今天燒喲 ”,於是就把尸體拉出去燒。他目擊過這一切,“過早看見了不該看見的東西 ”。


    北朝鮮收容所燒尸體的經歷,與納粹集中營的 “燒”、更與西方宗教的 “燔祭 ”遙相呼應。這一筆,夾在一個國際組織偽造營制的一本涉及猶太人歷史的大部頭構思裡,使五木寬之這部短篇達到了相當的難度。


    尤其那匹蒼白的馬。它時時掠過眼前,成了一個冥冥中居高威脅、但又被視為禁忌的意像。隨著情節的發展,作者多次使用過這個意像。所謂不該看見的東西,隨語境的變幻各有晦澀的所指。


    對於這個世界上的一部分知識分子而言——他們對西方文學藝術的先鋒,先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迷信之,接著在八十年代摹仿之,後來卻逐漸不以為然而終選擇了與之分庭抗禮,並進而在一切文化與政治的領域以批判其為己任 —當他們突然回頭,發覺早在一九六六年五木寬之就發表了如此一部《看那匹蒼白的馬》,他們瞠目結舌,隻覺不可思議。無法不承認:不僅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哪怕在今天,這樣的思想也是罕見的。


    怎麼可能呢?


    五木寬之怎能擁有如此撥群、甚至堪稱預言的眼光?他真的能被稱為短篇作家了,憑著這俯瞰著人的認知規律的作品。


    幸虧集子中的其他作品,都是 “正常的 ”也即平常的篇什。否則我們就真踫上預言家了。我還沒有讀過這位作家的背景或個人歷史。從文庫本扉頁上的作者簡介得知,《看那匹蒼白的馬》雖不是他的處女作,也是他早期的初(動筆第二年)作品。再之前,他有日本戰敗後在北朝鮮囚禁九死一生的少年經歷。他顯然對俄羅斯有著獨特的把握,而且並非隻因出身於俄語專業。他對西班牙內戰的觀點幾可稱為 “思想卷入 ”,對共和派傾注了很深的感情。但是,單憑這些,還不能解釋 “那匹蒼白的馬 ”。


    憑這一篇可以猜測,他可能是重要的作家。當然由於這一篇的木秀於林,對它的個案研究應該是一件長期作業。我預感,揭破和究明他的精神履歷與思想構成不會是一件簡單的事,顯然知識界對此遠沒有足夠的基礎準備。順便再抄一個信息:五木寬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曾說:“美蘇冷戰結束後,將出現未曾有過的反動的季節。”(新裝版第 317頁,解說)


    又是一個驚人準確的預言。


    也說不定,他在起步之初得到過一種深刻的啟蒙、或者一語點破的指點。總之現像就是這樣,他用一匹蒼白色的馬,提醒世界正臨近的危險。當然世界沒有留意、甚至根本沒有聽見他的聲音 —這對於作者,或許未必一定是一樁壞事。倒是我對自己二十年一直記著他這件事饒有興趣。找來原作讀後發覺,當年怎麼喫驚,今天就還是怎麼喫驚。


    究竟什麼纔是五木寬之投身文學時的思想焦點呢?換句話說,在他那時的視野裡閃過的、那匹不吉利的白馬,究竟像征著什麼呢?


    不知道。如書題的呼喚,我們唯有注視而已。


    我們隻能追隨著——作者潛意識中因阿爾泰語言基因的暗示、寫出的那匹 “蒼ざめた”saral或者 būrul色的聯想,注視那匹追逐著我們的不祥的馬,看看它終要帶來什麼。




    二○一三年歲末,日本歸後
    媒體評論

     


    不僅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哪怕在今天,這樣的思想也是罕見的。——張承志


     


    毫無疑問,五木寬之將在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松本清張


     


    56回直木獎獲獎作品


    著名作家張承志作序

    在線試讀
    房間裡隻有三個人。他們是Q報社的社論主筆森村洋一郎、外訊部長花田和外訊部記者鷹野隆介。
    Q報東京總社七層樓的這個會客室像個豪華飯店的貴賓室,鷹野在Q報社干了將近十年,今天還是次踏進這個房門。他覺得自己的腳像是被淡赭色的上等地毯吸進去似的。初夏強烈的陽光,透過擦得淨亮的玻璃壁面射灑在房間裡,眼底下人聲嘈雜的銀座西街宛如另一個世界的天地。密封的房間,寂靜無聲,室溫宜人,十分寬敞、舒適。室內充滿著從社論主筆的煙嘴裡吐出的煙味,牆上掛著梅原龍三郎的油畫。盆栽橡膠樹的鮮綠的葉子微微搖曳著。
    “工會還是那樣忙嗎?”森村主筆面朝鷹野微笑地問道。他是個剛上年紀的高雅的紳士,乍一看,給人的印像好像是某個大學的教授,或是個出身於地方名家而又長期旅居國外的美術評論家。實際上,不知在何時鷹野曾聽說他在美國從事過研究工作,並且得到過波士頓大學的博士學位。與他纖細柔和的儀表和女性般地舉止不同,他執筆寫的文章卻是非常剛健的。
    “哎,還可以。”鷹野含糊其辭地應付道,“春季干部的定期改選時,我機關報部長之職已被罷免了,所以不像以前那樣忙了。”
    “嗯。”社論主筆取下銜在口裡的煙嘴,收斂起笑容,目光緊盯著鷹野。“那好,今天請你來,是有件特別的事想跟你商量,一件絕密的事。”
    “絕密?”
    鷹野回頭看了看花田部長,他一直默默地仰視著天花板。這會兒這位外訊部長正雙手合抱在胸前,向上翹了翹那健壯的下颏,像是在說,你甭插話,好好聽著吧!他體格魁偉,沉默寡言,毋寧說他是個運動部長更貼切些。今天,他對來報社上班的鷹野說了聲:“你來一下!”再就什麼也沒吭聲,把鷹野帶進了這個房間。
    “想商量的事情是……”主筆輕輕咳了一聲,若無其事地說,“直說吧,我們想請你退出這個報社。”
    鷹野抬起頭來,一下子簡直無法相信對方的話。主筆隻當沒看見,接續往下說。他的講話方式使人覺得他是在那女人般的語調裡加進了幾分強迫命令的語氣。
    “聽說你機關報部長一職被免是因為對如何處理一般會員的來稿問題與其他干部有分歧,是嗎?”鷹野沒有回答,主筆又繼續說:“你當時提出了言論必須無條件自由的強硬主張,即使是工會的機關報,也不應該侵犯批評的自由。隻要是認真嚴肅的意見,哪怕是批評領導機關的,也應予以登載。”
    “嗯,可以說,是那樣的。”
    “如今你的見解是否有所改變?”主筆那褐色深沉的眼睛緊盯著鷹野。房間裡陷入了短時間的沉默。
    “……您的意思是要我改變它嗎?”鷹野用譏諷的口吻說:“您被人們稱為Q報的良心呀……”

    房間裡隻有三個人。他們是Q報社的社論主筆森村洋一郎、外訊部長花田和外訊部記者鷹野隆介。


    Q報東京總社七層樓的這個會客室像個豪華飯店的貴賓室,鷹野在Q報社干了將近十年,今天還是次踏進這個房門。他覺得自己的腳像是被淡赭色的上等地毯吸進去似的。初夏強烈的陽光,透過擦得淨亮的玻璃壁面射灑在房間裡,眼底下人聲嘈雜的銀座西街宛如另一個世界的天地。密封的房間,寂靜無聲,室溫宜人,十分寬敞、舒適。室內充滿著從社論主筆的煙嘴裡吐出的煙味,牆上掛著梅原龍三郎的油畫。盆栽橡膠樹的鮮綠的葉子微微搖曳著。


    “工會還是那樣忙嗎?”森村主筆面朝鷹野微笑地問道。他是個剛上年紀的高雅的紳士,乍一看,給人的印像好像是某個大學的教授,或是個出身於地方名家而又長期旅居國外的美術評論家。實際上,不知在何時鷹野曾聽說他在美國從事過研究工作,並且得到過波士頓大學的博士學位。與他纖細柔和的儀表和女性般地舉止不同,他執筆寫的文章卻是非常剛健的。


    “哎,還可以。”鷹野含糊其辭地應付道,“春季干部的定期改選時,我機關報部長之職已被罷免了,所以不像以前那樣忙了。”


    “嗯。”社論主筆取下銜在口裡的煙嘴,收斂起笑容,目光緊盯著鷹野。“那好,今天請你來,是有件特別的事想跟你商量,一件絕密的事。”


    “絕密?”


    鷹野回頭看了看花田部長,他一直默默地仰視著天花板。這會兒這位外訊部長正雙手合抱在胸前,向上翹了翹那健壯的下颏,像是在說,你甭插話,好好聽著吧!他體格魁偉,沉默寡言,毋寧說他是個運動部長更貼切些。今天,他對來報社上班的鷹野說了聲:“你來一下!”再就什麼也沒吭聲,把鷹野帶進了這個房間。


    “想商量的事情是……”主筆輕輕咳了一聲,若無其事地說,“直說吧,我們想請你退出這個報社。”


    鷹野抬起頭來,一下子簡直無法相信對方的話。主筆隻當沒看見,接續往下說。他的講話方式使人覺得他是在那女人般的語調裡加進了幾分強迫命令的語氣。


    “聽說你機關報部長一職被免是因為對如何處理一般會員的來稿問題與其他干部有分歧,是嗎?”鷹野沒有回答,主筆又繼續說:“你當時提出了言論必須無條件自由的強硬主張,即使是工會的機關報,也不應該侵犯批評的自由。隻要是認真嚴肅的意見,哪怕是批評領導機關的,也應予以登載。”


    “嗯,可以說,是那樣的。”


    “如今你的見解是否有所改變?”主筆那褐色深沉的眼睛緊盯著鷹野。房間裡陷入了短時間的沉默。


    “……您的意思是要我改變它嗎?”鷹野用譏諷的口吻說:“您被人們稱為Q報的良心呀……”


    “這不成為回答。你的態度到底怎麼?”


    “當然不變!”


    “那好。”主筆滿意地說,“言論和批評,必須永遠是自由的,無論在什麼體制下,無論在什麼時代,均應如此。我是堅信這一點的。得知你也是忠實於同一信念,我十分高興。”


    鷹野緊鎖雙眉,反問道:“剛纔您不是要我退社嗎?”


    “是的。不過,那不是命令,而是希望,或者說是委托。所以我說的是同你商量。”


    “您要我從報社辭職去干什麼呢?”


    “請你到列寧格勒去。”


    “列寧格勒?去那兒干什麼?”


    “別著急嘛!”花田外訊部長用不耐煩的語調擋住了鷹野那驚奇的口吻。“要你退社並不是不管你了,等工作完成後,確保你去出版社、電視臺工作。我們隻是要你在一段時間裡成為一個與Q報無關的人,懂嗎?”


    “不懂。”


    “我給你說一下吧!”主筆坐在安樂椅上,伸手從一個印有公司名字的紙袋裡取出一隻厚厚的信封。“我們有話在先,要是你不願意接受這項工作,就希望你把今天的事徹底忘掉,這是必要的。否則你將難免會使一位世界著名的文學家遭遇到極其危險的命運。你能答應這個要求嗎?”


    “我不知道是件什麼事,不過,對保密這一點不持異議。”


    鷹野抬起頭,點頭表示同意,因為他從主筆嚴肅的神情上得知,那不是在說著玩。


    主筆鋼琴家般的纖細的手指從信封裡抽出厚厚一疊信箋,遞到鷹野跟前,然後壓低嗓門耳語似地說:“這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俄國文學研究家給我的私信。他的名字暫不披露。不過可以說,在我國他是我尊敬的一位知識分子,也就是說,信裡所寫的一切是完全可以信賴的。你看看吧!”


    主筆說完後,重又銜起煙嘴,舒心地坐到椅子上。外訊部長也拿出香煙點上了火。“像是在演戲。”鷹野打心眼裡感到。可是,他漸漸感到,蘊藏在體內的一種討厭的好奇心,如同潛匿在沼澤底裡的怪魚尾巴那樣,開始蠕動起來。


    鷹野在兩人目光的注視下打開了信箋,讀起流暢的文章來。信是從第二頁開始的,頁沒拿出來。讀著讀著,鷹野逐漸被信中的內容所吸引,好像自己正在筆直往下墜落似的。


    “要不得,這要壞事的。”他心裡嘀咕著。鷹野從少年時代起就養成了這種無法改變的惡習,就像是“阿喀琉斯的腳踵”一樣,成了鷹野身上一個致命的弱點。一旦突然被什麼東西吸引的時候,就不分青紅皂白,傾身栽入。參加工會活動就是這樣,明明知道自己是個愛好文學的青年,與那些搞政治的人是兩股道上的車,卻在一時的衝動之下,一頭栽進政治運動中去了。眼下,打剛纔讀這封信時起,一種關繫自己命運的沉重的不祥之兆,已襲擊了他的心頭。


    “我將被卷到一樁麻煩的工作中去,一定是的……”


    鷹野感到主筆和外訊部長的銳利的目光刺得他皮膚發疼,他正在一步步落入一個無法擺脫的圈套。信裡充斥著危險的氣味,誘發著新聞記者本能的欲望。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