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唐詩宋詞的江湖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古詩詞
    【市場價】
    158-230
    【優惠價】
    99-144
    【作者】 李康化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古詩詞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30585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13058539
    叢書名:藝術人文叢書

    作者:李康化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7月 


        
        
    "

    內容簡介
    唐詩宋詞乃中國古典文苑之瑰寶,歷經千年依然膾炙人口。本書以精要的文字條陳唐詩宋詞之淵源流變,並就唐詩與禪宗、音樂、商業、疾病之關繫,宋詞與江南文化、城市生活、園林藝術、恢復情結之聯結,從社會、文化、心理諸層面作了深入淺出的解讀與闡釋,通識與獨見並存,學理與感悟俱現,脈絡明晰,文筆流暢,於眾多學術著作與遊戲筆墨中別出蹊徑,洵可為高等學校人文教育之教材,亦可為古典詩詞文化賞讀之手冊。
    作者簡介
    李康化,文學博士,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著有《近代上海文人詞曲研究》、《明清之際江南詞學思想研究》等。
    目錄
    緒論 江湖夜雨十年燈:江湖與唐詩宋詞
    一、什麼是江湖?
    二、江湖是什麼?
    章 唐詩的繁榮
    一、唐詩繁榮的表現
    二、唐詩繁榮的原因
    第二章 唐詩的嬗變
    一、初唐情懷
    二、盛唐氣像
    三、中唐格調
    四、晚唐風韻
    第三章 宋詞的淵源
    一、尋詞探源
    二、中唐時期詩詞的互動緒論 江湖夜雨十年燈:江湖與唐詩宋詞
    一、什麼是江湖?
    二、江湖是什麼?
    章 唐詩的繁榮
    一、唐詩繁榮的表現
    二、唐詩繁榮的原因
    第二章 唐詩的嬗變
    一、初唐情懷
    二、盛唐氣像
    三、中唐格調
    四、晚唐風韻
    第三章 宋詞的淵源
    一、尋詞探源
    二、中唐時期詩詞的互動
    三、晚唐五代詞體的確立
    第四章 宋詞的流衍
    一、口頭傳播的唱合時代
    二、唱合時代的文字傳播
    三、文字傳播的書冊時代
    四、書冊時代的口頭傳播
    第五章 唐詩與禪宗
    一、詩風之形成
    二、詩歌之另類
    三、詩文之意境
    四、詩語之妙趣
    第六章 唐詩與音樂
    一、詩樂相合的理論闡述
    二、音樂之於唐詩
    三、唐詩之於音樂
    第七章 唐詩與商業
    一、唐詩中的商業文學
    二、唐詩中的商業思想
    三、唐詩中的詩酒風流
    四、傳播唐詩的商人
    第八章 唐詩與疾病
    一、重境界——描繪病癥
    二、第二重境界——形成詩風
    三、第三重境界——造就人生
    第九章 宋詞與江南文化
    一、宋人體現的江南氣質
    二、宋詞呈現的江南風光
    第十章 宋詞與城市生活
    一、商業為基質的城市生活
    二、世俗為基質的宋詞內容
    第十一章 宋詞與園林藝術
    一、一勺水亦有曲處
    二、一片石亦有深處
    三、一葉一花一世界
    四、一片冰心在玉壺
    第十二章 宋詞與恢復情結
    一、“恢復”的雙重意義
    二、文化心理詮釋:憶君王,胡未滅
    三、恢復情結的文學表現
    結語 舟船明日是長安:舟船與唐詩宋詞
    一、孤寂零落之舟:翩翩少年歷風霜,郁郁孤身泛舟行
    二、思鄉眷友之舟:孤帆一片寒山遠,無邊思情漸人懷
    三、宦海失意之舟:心如沉舟意似浮,何時明月照前路
    四、豪放奮進之舟:心溯滄海一葉舟,身破東風萬裡帆
    附錄一 閑愁苦—《珠玉詞》文本解讀
    附錄二 從清曠到清空——蘇軾、姜夔詞學審美理想的歷史考察
    附錄三 西樓媲美動晚香——唐詩宋詞西樓意像的統計分析
    參考文獻
    後記
    在線試讀
    章 唐詩的繁榮
    隋唐五代是前後相續的幾個不同的朝代,在這幾個朝代中,隋代是在魏晉南北朝長期戰亂分裂之後建立起來的一個統一王朝,但它卻隻存活了38年(581~618)時間。五代又稱五代十國,是在大唐王朝滅亡後天下陷入混亂狀態下建立起來的幾個割據分裂的短命王朝,在中原,先後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王朝走馬燈似的轉換更替,在南方,還有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北漢十個小國輪番上陣或同時並存,其中隻有北漢建都於太原,但是五代十國加起來前後也隻不過維持了半個多世紀(907~979)。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們的生命都猶如流星般一閃即逝。隻有唐王朝強盛繁榮,延年益壽,存活了近300年之久(618~907),將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推上了鼎盛的峰。與威赫長壽的大唐帝國相比,隋代和五代十國顯得是那樣微不足道,但是,因為它們一居唐頭,一處唐尾,所以歷史不能不把它們聯繫在一起。文學史把隋唐五代放在一段裡講述,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其實,隋代幾乎沒有自己的文學,它隻不過是對南北朝文學向唐朝文學的發展起了一點過渡作用。五代十國也隻有詞體文學的發展較為興盛,而且主要限於西南和江南地區,其他文學形式的創作則成就甚微。隻有唐代文學呈現出空前的繁榮興盛景像。唐代不僅是中國古代散文和古典小說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出現了風行當時、影響深遠的“古文運動”,產生了被後代尊崇和效法的“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出現了由以志鬼神之怪為主轉向以傳人事之奇為主的傳奇小說,而且還從民間產生了“曲子詞”這樣一種新型的音樂文學形式,民間歌謠、變文、俗賦、說話等通俗文學的發展也很興盛。更重要的是,唐代乃是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黃金時期,唐詩代表了中國古代詩歌繁榮的峰,唐詩也代表了唐代文學的成就。王國維在戲曲史》自序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王國維就是把唐詩作為唐代的代表文學,作為唐代擅長而後世難以為繼的“一代文學”看待的。魯迅先生也這樣說過:“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此後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聖’,大可不必動手。”(《魯迅書信集》)魯迅先生所言,也大體符合實際。唐詩乃是中國古代好的詩,唐前固然不無好詩,但從總體而言未能達到唐詩的高度。唐以後也固然不無能翻出如來佛掌心的“齊天大聖”,然而就整體來看也終於未能超出唐詩。章 唐詩的繁榮
    隋唐五代是前後相續的幾個不同的朝代,在這幾個朝代中,隋代是在魏晉南北朝長期戰亂分裂之後建立起來的一個統一王朝,但它卻隻存活了38年(581~618)時間。五代又稱五代十國,是在大唐王朝滅亡後天下陷入混亂狀態下建立起來的幾個割據分裂的短命王朝,在中原,先後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王朝走馬燈似的轉換更替,在南方,還有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北漢十個小國輪番上陣或同時並存,其中隻有北漢建都於太原,但是五代十國加起來前後也隻不過維持了半個多世紀(907~979)。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們的生命都猶如流星般一閃即逝。隻有唐王朝強盛繁榮,延年益壽,存活了近300年之久(618~907),將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推上了鼎盛的峰。與威赫長壽的大唐帝國相比,隋代和五代十國顯得是那樣微不足道,但是,因為它們一居唐頭,一處唐尾,所以歷史不能不把它們聯繫在一起。文學史把隋唐五代放在一段裡講述,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其實,隋代幾乎沒有自己的文學,它隻不過是對南北朝文學向唐朝文學的發展起了一點過渡作用。五代十國也隻有詞體文學的發展較為興盛,而且主要限於西南和江南地區,其他文學形式的創作則成就甚微。隻有唐代文學呈現出空前的繁榮興盛景像。唐代不僅是中國古代散文和古典小說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出現了風行當時、影響深遠的“古文運動”,產生了被後代尊崇和效法的“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出現了由以志鬼神之怪為主轉向以傳人事之奇為主的傳奇小說,而且還從民間產生了“曲子詞”這樣一種新型的音樂文學形式,民間歌謠、變文、俗賦、說話等通俗文學的發展也很興盛。更重要的是,唐代乃是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黃金時期,唐詩代表了中國古代詩歌繁榮的峰,唐詩也代表了唐代文學的成就。王國維在戲曲史》自序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王國維就是把唐詩作為唐代的代表文學,作為唐代擅長而後世難以為繼的“一代文學”看待的。魯迅先生也這樣說過:“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此後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大聖’,大可不必動手。”(《魯迅書信集》)魯迅先生所言,也大體符合實際。唐詩乃是中國古代好的詩,唐前固然不無好詩,但從總體而言未能達到唐詩的高度。唐以後也固然不無能翻出如來佛掌心的“齊天大聖”,然而就整體來看也終於未能超出唐詩。
    唐詩自它產生之日起,千餘年來一直備受我國人民的喜愛、明、清各代的詩人受唐詩的影響,學習唐詩,攀擬唐詩,幾至於亦步亦趨,自不必說。戲曲、明清傳奇和小說的創作,也無不受到唐詩的滋潤和哺育。從唐代開始,研究唐詩的風氣便日甚一日,編選唐詩的、注解唐詩的、批點唐詩的、評論唐詩的,人數眾多,形式多樣,令人眼花繚亂。各種唐詩本紛紛出世,尤其是像《唐詩三百首》(編選者為清人孫洙,號蘅塘,晚號退士)這樣的選本更是廣泛流傳,家喻戶曉。一種體裁,一代文學,魅力如此巨大,影響如此深遠,恐怕在世界文學史上都是罕見的。唐詩不僅備受中國人民的喜愛,而且也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早在唐代,唐詩就流傳到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目前,世界上已有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家幾十種文字翻譯、選編和出版了唐詩集和唐詩研究的著作,唐詩對法國像征派詩歌和英美意像派詩歌的創作都曾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一、唐詩繁榮的表現
    唐詩繁榮昌盛的壯觀景像,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主要方面:
    首先表現在唐詩創作隊伍龐大,創作成果豐碩。唐代詩人和詩作究竟有多少,我們今天恐怕已難以準確統計出來。早在宋代,趙孟奎就曾編纂過一部《分門纂類唐歌詩》,據其序言稱,凡錄1353家,詩40791首,可算是部較像樣的唐詩總集了。以一人之力去編纂“一代文學”之總集,其勇力自然可嘉,但其成就也難免受到局限。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該書所收唐詩並不完全,但其所錄詩人和詩作的數量卻已相當可觀。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彭定求等四庫館臣奉皇帝之命編成《全唐詩》,凡900卷,詩人2 200餘家,詩作48 900餘首。這就是古人對於唐詩的一個總結集。然而,《全唐詩》雖以“全”命名,但其所收也並不全面,比如,據《新唐書·藝文志》記載,劉希夷集10卷,令孤楚集l30卷,可《全唐詩》所收兩人詩作都不過幾十首,可見唐詩散佚失傳數量之多。今人王重民、孫望、童養年、陳尚君等,在清人所做工作的基礎上,又對《全唐詩》進行了補輯,其中以陳尚君的《全唐詩補編》為集大成之作,共補輯詩人1000餘家、詩作6000餘首。這樣,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唐詩總數已達54 900餘首,已知的唐代詩人總數為3200餘家,即使除去其中重出互見或誤收誤題的詩人詩作,我們也完全可以確認,今存唐代詩人詩作的總數至少有3千餘家、5萬餘首。盡管我們不排除還有大量的唐代詩人詩作已經散佚失傳的可能性,但是以上統計已是迄今為止為完備的數據了,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出了先唐各個時代,甚至是先唐各代詩人詩作的總和。唐代詩歌創作所取得的空前豐碩的成果,從一個方面有力地反映了唐詩的繁盛氣像。就創作隊伍來看,唐詩的作者大部分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也有一小部分是勞動人民。上至皇帝、後妃、宦官、宮女,下至兒童、婦女、僧道、歌妓、士兵以及農民起義者,都留下了各自的詩篇。無論是官署、旅途、客店、閨閣、市井、娼肆、酒樓,還是江湖、山林、田園、邊塞、戰場、廟宇,到處都能聽到吟詠的聲音,可見唐代作詩風氣之甚,詩人隊伍之龐大,這不僅是中國古代其他各朝所不能相比的,而且也是世界其他國家所罕見的。
    其次表現在唐詩體裁大備,名家輩出,流派眾多,風格各異。唐詩的詩體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各體,有古詩、歌行、樂府、新樂府、律詩、絕句各類,幾乎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的詩歌體裁,尤其是律詩和絕句,乃是唐代纔發展成熟的格律詩體,並且從此後一直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主要體裁。在唐代3千餘名詩人中,有很多“名家”和“大家”,如“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瀋宋”(瀋儉期、宋之問)、陳子昂、張若虛、孟浩然、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李白、杜甫、劉長卿、韋應物、孟郊、韓愈、賈島、稹、白居易、劉禹錫、杜牧、李商隱、溫庭筠、皮日休、聶夷中、杜苟鶴、羅隱、許渾、韋莊等,均堪稱“名家”或“大家”。不僅“名家,,輩出,“大家”如林,而且流派眾多風格各異,呈現出姹紫嫣紅、百花爭艷的景像,有田園山水詩派,也有邊塞詩派;有通俗詩派,也有險怪詩派;有豪放飄逸者,也有沉郁頓挫者;有雄渾悲壯者,也有典雅平淡者;有真率通俗者,也有瑰奇險怪者;有清新明麗者,也有綺麗濃艷者。正如《全唐詩》序言所說“詩盈數萬,格調各殊”,“精思獨悟,不屑為苟同”。詩體、作家、流派、風格,是衡量一個時代的文學繁榮與否的幾個重要“參數”,唐詩在這幾個方面都呈現出空前的盛況,共同構成唐詩繁榮的一個重要表征。
    二、唐詩繁榮的原因
    唐詩為什麼會形成不僅空前而且絕後的繁盛景像呢?這是一個古老而又復雜的問題,是歷代以來人們長期思考而未能很好解決的一個問題。綜合歷代研究的各種成果和意見,人們對有關唐詩繁榮原因的探討和解釋,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1.豐裕的經濟基礎
    經濟繁榮為詩歌興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條件。唐初,社會經濟凋敝。經過隋朝後期的暴虐統治和隨之而來的戰亂,“東起海岱,西至伊洛,茫茫千裡,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面對這樣的社會狀況,唐統治者接受了隋朝短期滅亡的教訓,采取了一繫列比較開明的政策,旨在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社會經濟。武德七624年)唐高祖頒布了均田令和租庸調法。均田令規定: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授田一百畝,老男殘疾者授田四十畝,寡妻寡妾授田三十畝。租庸調制規定:受田農民,租,每丁納谷二石;庸,每丁年役二十日,或以絹、布代役;調,隨鄉土所出,納絹二丈,綿三兩,或布二丈五尺,麻三千。隋末農民戰爭中,地主逃散,死亡很多,他們遺留下來的田地,有的轉移到農民手中,有的成為國家控制的荒地。唐均田令的實施,不僅承認了農民占田的合法性,而且使無地、少地的農民依法請授荒田,造就了大批自耕農。租庸調制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經濟、勞役負擔,“以庸代役”使農民有較多的時間從事生產,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