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踏遍荒山罕見松:李新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617-896
    【優惠價】
    386-560
    【作者】 陳鐵健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集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ISBN】978720310530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3105305
    作者:陳鐵健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出版時間:2018年09月 

        
        
    "

    編輯推薦

    ◎眾多知名學者根據真實經歷,深情懷念中華民國史等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李新先生,展現這位卓越歷史學家的學術品格、教育理念、性情風采。


     


    ◎收錄了李新先生生前撰寫的回憶文字,展現了他人生不同階段的重要經歷,亦是從個人角度對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獨特見證。


     


    ◎書中還收錄了李新先生在不同時期的部分珍貴照片,可與文字形成互補,先生之音容笑貌,更加鮮活可感。

     
    內容簡介

    歷史學家、教育家李新先生,是中華民國史等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2018915日是李新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為表達對先生的深切懷念,特意編撰此文集,寄托追思之情。


     


    紀念文集主要編排為兩大部分。*部分連同序言在內,共計十七篇紀念文章,由李新先生的家人、同事、朋友、學生等撰寫。他們根據親身經歷,回憶了自己與李新先生的交往細節。這些文字從不同的視角展現了先生的學術品格、教育理念、性情風采等,從中亦可見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開闊的眼界和獨立思考的精神。第二部分收錄的五篇文章,是李新先生生前撰寫的回憶文字,展現了他人生不同階段的重要經歷,亦是從個人角度對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獨特見證。此外,書中還收錄了先生在不同時期的部分珍貴照片,可與文字形成互補,先生之音容笑貌,更加鮮活可感。


     


    李新先生畢生崇尚思想自由,修史治學強調堅持史德、秉筆直書。先生雖已遠逝,但其風骨和精神,將始終伴隨著其文字著述,在綿延不絕的時空永存。出版此紀念文集,既為紀念先生,亦是勉勵後人,從他的人生經歷和學術成就中受到教益和啟迪。 

    作者簡介

    陳鐵健,1934年生,浙江紹興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0年以來,著有《瞿秋白傳》、《蔣介石與中國文化》(合著)、《綠竹水南集》、《<多餘的話>導讀》等書。1978年至1996年,與李新先生共同主編《中國新民主革命通史》(12卷本)。


     


    邵維正,1935年生於江蘇常州,1965年畢業於長沙政治學院。1951年入伍,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78年調入解放軍後勤學院從事中共黨史教學。長期從事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肖甡,1937年生,天津市人,國防大學教授。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繫。長期從事中共黨史教研工作,被評為國防大學研究生優秀指導教師。


     


    黃修榮,1943年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隨後在基層工作。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1年畢業分配至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工作。

    目錄
    李新生平簡介1

    序金衝及 /01

    永遠懷念恩師李新同志李良志/001
    回憶李新及其組織編寫三部著作的情況李義彬/007
    緬懷恩師李新老師楊雲若/014
    懷念導師李新陳鐵健/029
    李新師教我做學問邵維正/045
    實事求是、秉筆直書姜華宣/057
    對我一生影響的學者李新楊天石/068
    參編《中國新民主革命通史》受益終生肖甡/084
    東廠胡同四十餘年前李玉貞/094
    回憶李新先生耿雲志/104

    李新生平簡介1


     


    金衝及 /01


     


    永遠懷念恩師李新同志李良志/001


    回憶李新及其組織編寫三部著作的情況李義彬/007


    緬懷恩師李新老師楊雲若/014


    懷念導師李新陳鐵健/029


    李新師教我做學問邵維正/045


    實事求是、秉筆直書姜華宣/057


    對我一生影響的學者李新楊天石/068


    參編《中國新民主革命通史》受益終生肖甡/084


    東廠胡同四十餘年前李玉貞/094


    回憶李新先生耿雲志/104


    颙戴李新導師梁澄宇/111


    永恆的懷念黃修榮/123


    我記憶中的李新先生章百家/126


    恩師李新潘榮/132


    斯人已去風範長存汪朝光/139


    尋找真實是好的紀念李大興/147


     


    附錄李新回憶文章(選自《流逝的歲月:李新回憶錄》)


     


    我為什麼寫回憶錄161


    風雨巴山165


    中共北方局整風記228


    與任弼時的三日長談241


    八角亭編書記250


     


    後記275

    媒體評論
    李新先生是我的研究生導師,從學業到人生,都是我終生受用不盡的導師。
    ——陳鐵健

    李老師剛正不阿的品格、誨人不倦的精神,治史的楷模、人格的魅力,我永記心間,終生難忘。
    ——邵維正

    沒有李新,我不會走上研究歷史的道路;沒有李新,我也不會成為現在人們所熟知的一位民國史學者。
    ——楊天石

    李新先生是我的研究生導師,從學業到人生,都是我終生受用不盡的導師。


    ——陳鐵健


     


    李老師剛正不阿的品格、誨人不倦的精神,治史的楷模、人格的魅力,我永記心間,終生難忘。


    ——邵維正


     


    沒有李新,我不會走上研究歷史的道路;沒有李新,我也不會成為現在人們所熟知的一位民國史學者。


    ——楊天石


     


    李新老師是我從事黨史教研工作的引路人。如果說自己今天在黨史方面做出了一點成績,


    那麼首先歸功於李新老師的教誨與影響。


    ——肖甡


     


    李老師治學嚴謹、一絲不苟。他把“板凳須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黃修榮


     


    先生的人格、學問,永遠值得後人敬重、學習與推崇,先生的思考也將永久地給後人以啟迪。


    ——章百家


     


    李新老師不僅是學術研究大家,是民國史研究的開創者,也是學術管理大家,是學術組織工作的優秀領導者。


    ——汪朝光

    在線試讀


    現有的中國史學史著作,大抵隻寫到晚清和民國時期。對新中國的發展即便講到,也十分粗略。此中原因是可以理解的。但再過若干年,總會有比較詳備的包括新中國在內的中國史學史著作問世。拿文學界來說,不是已有不少《中國當代文學史》之類的著作出版了嗎?以論述和剖析歷史為己任的史學工作者,決不會長期對這幾十年來中國史學自身的歷史置之不顧,不去對它的發展歷程進行嚴肅認真的分析研究。
    到那時,我想在這類著作中應該講到李新同志,尤其是他主持開拓的中華民國史研究工作,因為它產生的影響對史學界來說是全局性的,而且過些時間後會看得更清楚。
    李新同志是我尊敬的前輩學者。我知道他的名字已經近七十年。但我初聽說他並不是因為史學,而是因為教育工作。20世紀50年代後期,我在復旦大學擔任教務部副主任。全國的高等學校在院繫調整後都在努力建設新的教學體繫和制度。應該怎麼做?大家心裡卻沒有數。我們許多人認真讀的是蘇聯學者凱洛夫的《教育學》,想從這裡找到依據,但總覺得同中國的實際情況不相合。從解放區遷來擴建而成的高等學校隻有中國人民大學,李新同志正在幫助吳玉章校長負責人民大學的教務工作。那時,上海和北京的交通往來還相當不便,從浦口渡江到南京就要三個小時,很難有機會到人民大學看看,更不容易見到他請益。但在*內部材料上多次讀到過李新同志對怎樣建立一套中國自己的新教育制度的談話或文章,文風總是明白曉暢,獨有見地,給人留下很深的印像。
    次見到李新同志,是1961年10月在武漢參加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現在經常忙於參加各種學術會議的中青年學者也許很難想像,那時舉行全國性的學術會議極為罕見。在上海的復旦大學不算閉塞,我在復旦給學生講中國近代史的課程也已經八年多,但這還是我生平次參加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那次參加討論會的前輩學者很多,如吳玉章、李達、範文瀾、呂振羽、吳晗、白壽彝、邵循正、何干之等。攝影時,我和戴逸、李侃、李文海、祁龍威、王思治等站在第三排,而時年43歲的李新同志坐在排,可見史學界對他的尊重。在這種場合下,我不好湊上去找他,所以那次並沒有同他說過話。
    會後,我和胡繩武同志開始著手寫《辛亥革命史稿》卷。這時吳玉章同志關於辛亥革命的回憶錄剛剛出版,我至少認真地讀過五六遍。後來聽說它是李新同志幫助整理的,確實使我肅然起敬。
    1965年,我調到北京工作,但“文化大革命”隨即開始。我被審查了五年,自然更談不上和他有見面的機會。


     


    現有的中國史學史著作,大抵隻寫到晚清和民國時期。對新中國的發展即便講到,也十分粗略。此中原因是可以理解的。但再過若干年,總會有比較詳備的包括新中國在內的中國史學史著作問世。拿文學界來說,不是已有不少《中國當代文學史》之類的著作出版了嗎?以論述和剖析歷史為己任的史學工作者,決不會長期對這幾十年來中國史學自身的歷史置之不顧,不去對它的發展歷程進行嚴肅認真的分析研究。


    到那時,我想在這類著作中應該講到李新同志,尤其是他主持開拓的中華民國史研究工作,因為它產生的影響對史學界來說是全局性的,而且過些時間後會看得更清楚。


    李新同志是我尊敬的前輩學者。我知道他的名字已經近七十年。但我初聽說他並不是因為史學,而是因為教育工作。20世紀50年代後期,我在復旦大學擔任教務部副主任。全國的高等學校在院繫調整後都在努力建設新的教學體繫和制度。應該怎麼做?大家心裡卻沒有數。我們許多人認真讀的是蘇聯學者凱洛夫的《教育學》,想從這裡找到依據,但總覺得同中國的實際情況不相合。從解放區遷來擴建而成的高等學校隻有中國人民大學,李新同志正在幫助吳玉章校長負責人民大學的教務工作。那時,上海和北京的交通往來還相當不便,從浦口渡江到南京就要三個小時,很難有機會到人民大學看看,更不容易見到他請益。但在*內部材料上多次讀到過李新同志對怎樣建立一套中國自己的新教育制度的談話或文章,文風總是明白曉暢,獨有見地,給人留下很深的印像。


    次見到李新同志,是1961年10月在武漢參加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現在經常忙於參加各種學術會議的中青年學者也許很難想像,那時舉行全國性的學術會議極為罕見。在上海的復旦大學不算閉塞,我在復旦給學生講中國近代史的課程也已經八年多,但這還是我生平次參加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那次參加討論會的前輩學者很多,如吳玉章、李達、範文瀾、呂振羽、吳晗、白壽彝、邵循正、何干之等。攝影時,我和戴逸、李侃、李文海、祁龍威、王思治等站在第三排,而時年43歲的李新同志坐在排,可見史學界對他的尊重。在這種場合下,我不好湊上去找他,所以那次並沒有同他說過話。


    會後,我和胡繩武同志開始著手寫《辛亥革命史稿》卷。這時吳玉章同志關於辛亥革命的回憶錄剛剛出版,我至少認真地讀過五六遍。後來聽說它是李新同志幫助整理的,確實使我肅然起敬。


    1965年,我調到北京工作,但“文化大革命”隨即開始。我被審查了五年,自然更談不上和他有見面的機會。


    我同近代史研究所一些年長的同志本來很熟悉。一到北京,早來看我的,就有丁守和等同志。王學莊、劉志琴、朱宗震、丘權政、呂景琳等是我在復旦教中國近代史課程時的學生。“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和近代史所同志的來往就很多了,同李新同志也有了接觸的機會。那時,我在文物出版社擔任副總編輯。1980年,近代史所曾兩次來商調,都沒有辦成。我心裡是很願意到近代史所做研究工作的,但習慣於工作安排完全聽從組織決定,所以自己完全沒有過問,更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後來有近代史所的朋友對我說:“調你,是‘三駕馬車’都能接受的。”我纔知道這件事也包含著李新同志對我的厚愛。


    1985年起,我被聘為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委員會委員(當時,所外的學術委員還有嚴中平、胡華、戴逸三位),前後共十五年。李新同志當然也是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在這些時間內還有機會同他一起參加過不少國內的學術會議,接觸就多起來了。談的多的,自然是關於中華民國史的編寫,有幾點給我的印像深:


    ,民國時期的中國,同新中國直接銜接,如果對這段歷史的方方面面不進行切實的研究,那麼,對中國的國情和它的由來就難有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在當時的特殊條件下,能夠毅然決然地把這項任務擔當起來,堅持到底,做出在國內外產生巨大影響的成果,實在極不容易。


    這一點,我有切身的體會。前面講到,我和胡繩武同志從1961年起開始動手寫多卷本的《辛亥革命史稿》。到1963年,卷已經完稿,並經上海人民出版社審讀後決定出版,編輯部的具體意見也提給了我們。但當時國內的政治空氣已越來越緊張。聽到說:夏衍同志準備拍攝關於秋瑾的電影。江青知道後就說:“怎麼?現在還要宣傳國民黨?”我們寫的《辛亥革命史稿》卷從孫中山革命活動開始時起,到興中會成立,再到同盟會成立前夜,那不是更要被說成“宣傳國民黨”嗎?那豈不是自己對準著正來勢兇猛的槍口衝去?還是把這本書的出版先擱下來,看看情況再說。這一放,就放了18年,到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時纔稍作補充修改後出版。


    一比,就見高下。李新同志主持編寫中華民國史,雖然是周恩來總理在1972年提出來的,但那時“文化大革命”還在繼續,這項工作一做起來,就遇到許多阻力,編寫中更會遇到許許多多原來沒有預料到而不易處理的問題,存在許多未知數。如果不是李新同志下這樣大的決心,既有膽略,又有韌性,那麼,拖一拖就可以把這件事情拖黃。中華民國史研究一時仍可能停頓下來,至少還要經歷不少曲折。李新同志在緊要關頭表現出來的膽略和勇氣,想起來不能不令人欽佩。


    第二,下決心承擔這個任務後,應該編寫成怎樣的一部中華民國史,又面臨兩種選擇:是匆忙地草草了事,也算完成了任務,還是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盡力寫出一部在當時所能達到的高水平的著作來?


    李新同志有過主持編寫多卷本《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史》等作品的豐富經驗。他一開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強調不能急於求成,必須首先扎扎實實地掌握豐富可靠的歷史資料,進行具體分析,盡力弄清事實真相,纔能動手進行論述。中華民國史的編寫就是這樣起步的。


    他對編寫中的中華民國史的結構,也提出一個氣魄宏偉的構想,要包括《中華民國史》《中華民國人物志》《中華民國大事記》《中華民國專題資料》等幾個部分。這既體現他要求先把有關史實弄清楚弄準確,以避免出現“硬傷”或流於徒發空論,又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中國史學著作的編寫傳統。大家知道,中國號稱正史的“二十四史”,大體上是由紀、傳、志、表幾部分組成。《中華民國史》是主體,類似正史中的“紀”。《中華民國人物志》在體裁上就是“列傳”。《中華民國大事記》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表”的作用。缺少的是“志”,《中華民國專題資料》原來設想在這方面起些補充作用,但沒有做完。當然,民國史研究這樣的巨大工程本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研究也很難說有止境,但前人“篳路藍縷”的開啟之功是永存的。


    第三,參加中華民國史編寫工作的學者人數眾多,組內人員多時達四十多人,以後有些人分散到其他高等學校和研究單位去。參加協作的單位和人員更多。不少編寫成果和副產品陸續在學術刊物上發表。這些對新時期史學界的學風所起“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是很大的。


    編寫中華民國史這件事,既是許多學者眾志成城的成果,反過來,也培育出為數不少的人纔,活躍在今天的史壇上,成為史學界後起之秀的骨干力量。這是一項無聲的重要成果。


    李新同志知人善任,能夠把可以掌握的力量迅速組織起來,各盡所能,既大膽放手,又嚴格要求。使參加這項工作的年輕人明白自己的任務和要求,心情愉快,比較快地上手並得到成長。他十分關心參加這項工作的成員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甘苦,幫助不少年輕人解決了他們難以解決的重要困難。這在本書中有不少感人的描述,就不再多說了。


    這裡隻補充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他對中青年學者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多麼喜悅,並希望這些成果被更多人所了解。


    在《中華民國史》有一個分卷剛出版的時候,一天他突然到我家裡來。我實在惶恐不安,對他說:“李新同志,您老人家怎麼自己來了?隻要打個電話,我立刻會趕到您家去的。”他就拿出這本近六十萬字的書來,叮囑我寫篇介紹文章,書上還有他自己的簽名。這件事使我很感動。我一直把這本書放在我對面的書櫃中,也是對李新同志的紀念。


    今年是李新同志百年誕辰。民國史的研究已取得豐碩成果,不斷走向深入。研究民國時期方方面面歷史的史學工作者,在中國史學界已占有很大的比重,成為引人注目的事實。此時此刻,曾在李新同志領導下工作過的學者寫出一批懷念他的文章彙成這本紀念文集。陳鐵健同志囑我也寫幾句話,這是我應該做的。雖然寫得很匆忙,但多少也表達了我對這位前輩的緬懷之情。


     


    金衝及


    2018年6月10日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