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留庵詩文集(八閩文庫)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集
    【市場價】
    795-1152
    【優惠價】
    497-720
    【作者】 明盧若騰撰,吳島、莊唐義、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集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953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3495398
    作者:[明]盧若騰撰,吳島、莊唐義、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8月 

        
        
    "

    內容簡介

    此書為“八閩文庫”要籍選刊之第94種。繫對明代金門籍名士盧若騰詩文集進行彙集整理點校。盧若騰,字閑之,一字海運(韻),號牧洲,又號留庵,別號四留居士,明代泉州府同安縣浯洲(今屬金門)人。崇禎年間進士,任兵部主事。明廷傾覆後,任南明弘光朝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等,矢志力挽危局,但大勢難回,轉而隱居著述。身後著作有《方輿圖考》《浯洲節烈傳》《留庵詩文集》《島噫集》等。


    本集收其詩文合為一集,詩以“臺灣文獻叢刊”之《島噫詩》為底本,校以李怡來裒聚的《留庵詩文集》(“金門叢書”本);文以李怡來之《留庵詩文集》為底本,校以《島噫詩》之附錄、《金門志》、《金門縣志》、福建省圖書館藏本等;並補錄若干散佚詩文。書後另附輯佚之《浯洲節烈傳》及盧若騰相關資料、著述考、年譜、參考文獻等。此書為對明末金門名士盧若騰遺存詩文所做的最全收集與點校整理,是了解與研究盧若騰個人生平與文學成就的重要史料文獻,同時也是研究明末遺臣抗擊清朝歷史的重要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原著作者盧若騰,字閑之,一字海運(韻),號牧洲,又號留庵,別號四留居士,明代泉州府同安縣浯洲(今屬金門)人。崇禎年間進士,任兵部主事。明廷傾覆後,任南明弘光朝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等,矢志力挽危局,但大勢難回,轉而歸鄉隱居著述等。身後著作有《方輿圖考》《浯洲節烈傳》《留庵詩文集》《島噫集》等。


    點校者吳島(郭哲銘),金門文史工作者,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專門研究金門文史。著作有《浯鄉小事典》《金門文獻探微》。莊唐義,福建省金門縣人,福建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博士畢業,以南明金門詩人盧若騰研究取得博士學位,著有《金門詩采擷》,榮獲臺灣史館非使用政府預算學術性書刊類第三名。葉鈞培,臺灣銘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福建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曾任金門農工職校教師。代表著作有《清代金門古文書研究——以古代契約為中心》《金門碑銘研究》。

    目錄
    留庵詩文集目次

    壹、留庵詩輯
    一、五言古
    失馬
    林子濩寄詩見懷,次韻答之
    責子詩,次陶淵明韻
    勸世
    病馬
    遣馬
    識病
    夜驚
    多悔
    荒蕪

    留庵詩文集目次


     


    壹、留庵詩輯


    一、五言古


    失馬


    林子濩寄詩見懷,次韻答之


    責子詩,次陶淵明韻


    勸世


    病馬


    遣馬


    識病


    夜驚


    多悔


    荒蕪


    石言


    詠史(三首)


    …………


    二、七言古


    寄答蔡仲修,時與其友洪阿士


    同避思山


    觀劇偶作


    薄俗


    甘蔗謡


    聽人解律


    借屋


    發塚


    駱亦至將歸錦田,以詩告別,次韻送之


    眼孔篇


    拗歌


    哀烈歌,為許初娘作


    【附】許初娘傳


    …………


    三、五言律


    門人林壽侯、升甫昆仲招遊大


    岩雲塔院有賦


    次韻答駱亦至


    蔡生過我即別


    次韻答莊友


    贈鷺門林烈宇,次徐闇公韻(二首)


    魯王將入粵,賜詩留別,次韻奉和


    浯中佳泉,蟹眼、將軍與華岩而三耳。華岩地僻名隱,偶過瀹茗,賦以表之


    舊馬過門


    秋日庚子答時人


    …………


    四、七言律


    哭熊雨殷老師


    同瀋復齋、黃石庵、張希文遊萬石岩,次壁間韻


    仲秋初登太武岩,次蔡發吾韻


    【附】九日登太武岩  蔡守愚


    哭曾二雲師相


    重遊萬石岩,次舊韻


    林子濩別後見懷寄詩,次韻酬之,用相勉勵“共保歲寒”(二首)


    再贈林子濩,用前韻


    次韻答卞生(其二)


    次韻答莊伏之


    莊伏之以詩贈別,次韻酬之


    莊伏之夢餘相過,作詩見寄,次韻答之


     


    貳、留庵文輯


    一、疏


    參督輔楊嗣昌疏


    參內使田國興疏


    辭浙撫疏


    懇請專任責成疏


    入浙境恭陳制勝要著疏


    備陳東甌匱亂情形請敕補要員疏


    懇允便宜支餉以厚兵力疏


    再懇更易督撫以惠地方疏


    敬陳重權不可輕假誤局貴能急收疏


    敬陳不戰屈人之著以為善後良圖疏


    泣陳失事緣由仰請聖明處分疏


    上永歷皇帝疏


    募建太武寺疏


    【補錄】


    敕印已領戒行有期,敬瀝任事苦心,仰祈聖明垂鋻疏


    二、序


    丘釣磯詩序


    【附】丘葵之辭聘詩及林子濩辯文


    御史馬伯庸與達魯花赤征幣不出 丘葵


    辯文  林子濩


    曾二雲師奏章序


    林子濩詩序


    喜達集序


    紀南書尚華集序


    望山義盟序


    浯洲節烈傳自序


    【附】浯洲節烈傳序  王忠孝


    …………


    三、記


    浯洲四泉記


    重建孚濟廟碑記


    浯洲節烈祠碑記


    重建太武寺碑記


    觀陳州守授階敕命記


    四、書


    與劉宗周書


    復黃石齋督師書


    【附】黃石齋來書


    諭柴允欽書


    【附】柴允欽來書


    再復諭柴允欽書


    諭答王進書


    【附】王進來書


    復熊雨殷書


    答熊東孺書


    與張煌言書


    【附】復盧牧舟司馬若騰


    書張煌言


    又答張煌言書


    五、雜文


    傅像晉小傳


    賜進士湖廣長沙府推官殉難贈太僕寺卿謚忠毅蔡公傳


    誥贈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雲逵暨配誥贈淑人許氏行略


    修築後浦埭議


    代延平王嗣子告諭將士文


     


    附錄


    一、浯洲節烈傳  吳島輯佚


    二、盧若騰相關資料


    (一)隆武帝詔書  李怡來輯錄


    (二)方志傳記  吳島、葉鈞培輯錄


    (三)盧若騰著述考


    (四)盧若騰年譜簡編  吳島、葉鈞培纂輯


    參考文獻

    在線試讀
    八閩文庫總序 葛兆光 張帆

    在傳統中國的文化史上,福建算是後來居上的區域。
    經歷了東晉、中唐、南宋幾次大移民潮,浙、閩之間的仙霞嶺,早已不是分隔內外的屏障,而成了溝通南北的通道。歷史使得福建越來越融入華夏文明之中,唐宋兩代,特別是在“背海立國”的宋代,東南的經濟發達,海洋的地位凸顯,福建逐漸從被文明中心影響的邊緣地帶,成為反向影響全國文明的重要區域。在七世紀的初唐,詩人駱賓王曾說“龍章徒表越,閩俗本殊華”(《駱臨海集箋注》卷二《晚憩田家》,陳熙晉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三六頁),前一句說的是華夏的衣冠對斷發文身的越人沒有用,後一句說的是閩地的風俗本來就與華夏不同,意思都是瞧不起東南。但是,到了十五世紀的明代中期,黃仲昭在弘治《八閩通志序》裡卻說,八閩雖為東南僻壤,但自唐以來文化漸盛,“至宋,大儒君子接踵而出”,實際上它的文明程度,已經“可以不愧於鄒魯”(《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一七七冊,齊魯書社一九九六年,第三六四頁)。
    的確,自從福建在唐代出了第一個進士薛令之,而且晉江有歐陽詹,福清有王棨,莆田有徐夤、黃滔這些傑出人物之後,到了更加倚重南方的宋代,福建出現了蔡襄(一○一二—一○六七)、陳襄(一○一七—一○八○)、遊酢(一○五三—一一二三)、楊時(一○五三—一一三五)、鄭樵(一一○四—一一六二)、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朱熹(一一三○—一二○○定(一一三五—一一九八)、陳淳(一一五九—一二二三)、真德秀(一一七八—一二三五)等一大批著名文人士大夫。這些出身福建或流寓福建的士人學者,大大繁榮和提升了這裡的文化,甚至使得整個中國的文化重心逐漸南移,也許,就像程頤說的那樣“吾道南矣”(《宋史》卷四二八《道學楊時傳》,中華書局一九七七年,第一二七三八頁)。也就是說宋代之後,原本偏在東南的福建,逐漸成了中國重要的文化區域。

    八閩文庫總序  葛兆光  張帆



    在傳統中國的文化史上,福建算是後來居上的區域。


    經歷了東晉、中唐、南宋幾次大移民潮,浙、閩之間的仙霞嶺,早已不是分隔內外的屏障,而成了溝通南北的通道。歷史使得福建越來越融入華夏文明之中,唐宋兩代,特別是在“背海立國”的宋代,東南的經濟發達,海洋的地位凸顯,福建逐漸從被文明中心影響的邊緣地帶,成為反向影響全國文明的重要區域。在七世紀的初唐,詩人駱賓王曾說“龍章徒表越,閩俗本殊華”(《駱臨海集箋注》卷二《晚憩田家》,陳熙晉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三六頁),前一句說的是華夏的衣冠對斷發文身的越人沒有用,後一句說的是閩地的風俗本來就與華夏不同,意思都是瞧不起東南。但是,到了十五世紀的明代中期,黃仲昭在弘治《八閩通志序》裡卻說,八閩雖為東南僻壤,但自唐以來文化漸盛,“至宋,大儒君子接踵而出”,實際上它的文明程度,已經“可以不愧於鄒魯”(《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一七七冊,齊魯書社一九九六年,第三六四頁)。


    的確,自從福建在唐代出了第一個進士薛令之,而且晉江有歐陽詹,福清有王棨,莆田有徐夤、黃滔這些傑出人物之後,到了更加倚重南方的宋代,福建出現了蔡襄(一○一二—一○六七)、陳襄(一○一七—一○八○)、遊酢(一○五三—一一二三)、楊時(一○五三—一一三五)、鄭樵(一一○四—一一六二)、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朱熹(一一三○—一二○○定(一一三五—一一九八)、陳淳(一一五九—一二二三)、真德秀(一一七八—一二三五)等一大批著名文人士大夫。這些出身福建或流寓福建的士人學者,大大繁榮和提升了這裡的文化,甚至使得整個中國的文化重心逐漸南移,也許,就像程頤說的那樣“吾道南矣”(《宋史》卷四二八《道學楊時傳》,中華書局一九七七年,第一二七三八頁)。也就是說宋代之後,原本偏在東南的福建,逐漸成了中國重要的文化區域。


    不過,習慣於中原中心的學者,當時也許還有偏見。以來自中心的偏見視東南一隅的福建,那時福建似乎還是“邊緣”。雖然人們早已承認福建“歷宋逮今,風氣日開”(黃虞稷《閩小紀序》,撰於康熙五年,續修四庫全書史部七三四冊,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二年,第一二七頁),但有的中原士人還覺得福建“僻在邊地”。像北宋樂史的《太平寰宇記》,一面承認“此州(福州)之纔子登科者甚眾”,一面仍沿襲秦漢舊說,稱閩地之人“皆蛇種”,並引十道志說福建“嗜欲、衣服,別是一方”(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江南東道一二,中華書局二○○七年,第一九九一頁)。所以,歷史上某些關於福建歷史、文化和風俗的著作,似乎還在以中原或者江南的眼光,特別留心福建地區與核心區域不同的特異之處,筆下一面凸顯異域風情,一面鄙夷南蠻鴃舌。但是從大的方面說,我們看到宋代以降,實際上福建與中原的精英文化越來越趨向同一,正如宋人祝穆《方輿勝覽》所說,“海濱幾及洙泗,百”,前一句裡所謂“洙泗”即孔子故鄉,這是說福建沿海文風鼎盛,幾乎趕得上孔子故裡;後一句裡&ldquo”是指南宋乾道年間福建登第的,即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的蕭國梁、乾道五年的鄭僑和乾道八年的黃定,他們都是福建永福(今永泰)這個地方的人(祝穆《新編方輿勝覽》卷一○,施和金點校,中華書局二○○三年,第一六三頁)。


    文化漸漸發達,書籍或者文獻也就越來越多,福建文獻的撰寫者中不僅有本地人,也有流寓或任職於閩中的外地人。日積月累,這些文獻記錄了這個多山臨海區域千年的文化變遷史,而《八閩文庫》的編纂,正是把這些文獻精選並彙集起來,為現代人留下唐宋以來有關福建的歷史記憶。



    福建鄉邦文獻數量龐大,用一個常見的成語說,就是“汗牛充棟”。那麼多的文獻,任何歸類或敘述都不免掛一漏萬。不過,我們這裡試圖從區域文化史的角度,談一談福建文獻或書籍史的某些特征。


    毫無疑問,中國各個區域都有文獻與書籍,秦漢之後也都大體上呈現出華夏同一思想文化的底色,但各區域畢竟有其地方特色。如果我們回溯思想文化的歷史,那麼,唐宋之後福建似乎也有一些特點。恰恰因為是後來居上的文化區域,所以福建積累的傳統包袱不重,常常會出現一些越出常軌的新思想、新精神和新知識。這使得不少代表新思想、新精神和新知識的人物與文獻,往往先誕生在福建。眾所周知的方面之一,就是宋代儒家思想的變遷。應當說,宋代的理學或者道學,最初乃是一種批判性的新思潮,一些儒家士大夫試圖以屬於文化的“道理”鉗制屬於政治的“權力”,所以,極力強調“天理”的絶對崇高,人們往往稱之為道學或理學,也根據學者的出身地叫作“濂洛關閩之學”。其中,‘閩’雖然排在最後,卻應當說是宋代新儒學的高峰所在,以至於後人干脆省去濂溪和關中,直接以“洛閩”稱之(如清代張夏《雒閩源流錄》),以凸顯道學正宗,恰在洛陽的二程與福建的朱熹,而道學最終水到渠成,也正是在福建。因為宋代道學集大成的代表人物朱熹,雖然祖籍婺源,卻出生在福建,而且相當長時間在福建生活。他的學術前輩或精神源頭,號稱“南劍三先生”的楊時、羅從彥(一○七二—一一三五)、李侗(一○九三—一一六三),也都是南劍州即今福建南平一帶人,他的提攜者之一陳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則是興化軍即今莆田人,而他的最重要的弟子黃榦(一一五二—一二二一)是閩縣(今福州)人,陳淳是龍溪(今龍海)人。


    正是在這批大學者推動下,福建逐漸成為圖書年(一一九五),朱熹在《福州州學經史閣記》中曾經說,一個叫常浚孫的儒家學者,在福州地方軍政長官詹體仁、趙像之、許知新等資助下,修建了福州府學用來藏書的經史閣,即“開之以古人斅學之意,而後為之儲書,以博其問辨之趣”(《朱文公文集》卷八○,《朱子全書》第二四冊,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二○一○年,第三八一四頁)。宋代之後,經由近千年的日積月累,我們看到福建歷史上出現了相當多的儒家論著,也陸續出現了有關儒家思想的普及讀物。大家可以從《八閩文庫》中看到,這裡收錄的不僅有朱熹、真德秀、陳淳的著述,也有明清學者詮釋理學思想之作,像明人李廷機性理要選、清人雷鋐雷《翠庭先生自恥錄》等等,應當說,這些論著構成了一個明清近千年的福建儒家文化史。



    說到福建地區率先出現的新思想、新精神和新知識,當然不應僅限於儒家或理學一繫。更應當記住的是,從宋代以來,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重心,逐漸從西北轉向東南,一方面由於中原文化南下,被本地文化激蕩出此地異端的思想,另一方面海洋文明東來,同樣刺激出東南濱海的一些更新的知識。


    我們注意到,在福建文獻或書籍史上,呈現了不少過去未曾有的新思想、新精神和新知識。比如唐宋之間,福建不僅出現過譚峭(生卒年不詳)《化書》這樣的道教著作,也出現過像百丈懷海(約七二○—八一四)、溈山靈佑(七七一—八五三)、雪峰義存(八二二—九○八)那樣充滿批判性的禪僧,還出現過禪宗史上撰於泉州的最重要禪史著作《祖堂集》。又如明代中後期,那個驚世駭俗而特立獨行的李贄(一五二七—一六○二),有人說他的獨特思想,就是因為他生在各種宗教交彙融合的泉州,傳說他曾受到伊斯蘭教之影響,當然更因為有佛教與心學的刺激,使他成了晚明傳統思想世界的反叛者。而另一個莆田人林兆恩(一五一七—一五九八),則是干脆開創了三一教,提倡“三教合一”,也同樣成為正統的政治意識形態的挑戰者。再如明清時期,歐洲天主教傳教士“梯航九萬裡”,也把天主教傳入福建,特別是明末著名傳教士艾儒略(一五八二—一六四九)應葉向高(一五五九—一六二七)之邀來閩傳教二十五年,從而福建纔會有“三山論學”這樣的思想史事件,也產生了《三山論學記》這樣的文獻。無論是葉向高,還是謝肇淛,這些思想開明的福建士大夫,多多少少都受到外來思想的刺激。最後需要特別提及的是,以來,福建成為向東海與南海交通的起點,所以,各種有關海外的新知識,似乎都與福建相關,宋代趙汝適撰寫《諸蕃志》的機緣,是他在泉州市舶司代汪大淵撰寫《島夷志略》的原因,也是他從泉州兩度出海。由於此後福州成為面向琉球的接待之地,泉州成為南下西洋的航線起點,因而福建更出現了像張燮《東西洋考》、吳樸《渡海方程》、葉向高《四夷考》、王大海《海島逸志》等有關海外新知的文獻,這一有關海外新知的知識史,一直延續到著名的林則徐四洲志。老話說“草蛇灰線,伏脈千裡”,歷史總有其連續處,由於近世福建成為中國的海外貿易和海上交通的中心,所以,這裡會成為有關海外新知識最重要的生產地,這纔能讓我們深切理解,何以到了晚清,福建會率先出現瀋葆楨開辦面向現代的船政學堂,出現嚴復通過翻譯引入的西方新思潮。


    甚至還可以一提的是,近年來福建霞浦發現了轟動一時的摩尼教文書,這些深藏在道教科儀抄本中的摩尼教資料,說明清以來,福建思想、文化和宗教在構成與傳播方面的復雜性。所以,在《八閩文庫》中,不僅收錄了譚峭《化書》,李贄《焚書 續焚書》《藏書 續藏書》,林兆恩《林子會編》等富有挑戰性的文獻,也收錄了張燮《東西洋考》、趙新《續琉球國志略》等關繫海外知識的著作,讓我們看到唐宋以來,福建歷史上新思想、新精神和新知識的潮起潮落。



    在《八閩文庫》收錄的大量文獻中,除了福建的思想文化與宗教之外,也留存了有關福建政治、文學和藝術的歷史。如果我們看明人鄧原嶽編《閩中正聲》、清人鄭傑編《全閩詩錄》收錄的福建歷代詩歌,看清人馮登府編《閩中金石志》、葉大莊編《閩中石刻記》、陳棨仁編《閩中金石略》中收錄的福建各地石刻,看清人黃錫蕃編《閩中書畫錄》中收錄的唐宋以來福建書畫,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同意歷史上福建的後來居上。這正如陳衍(一八五六—一九三七)在《閩詩錄》的序文中所說“餘維文教之開,吾閩最晚,至唐始有詩人,至唐末五代中土詩人時有流寓入閩者,詩教乃漸昌,至宋而日益盛”(《續修四庫全書》集部一六八七冊,第四一一頁)。可見,《宋史•地理志》五所說福建人“多向學,喜講誦,好為文辭,登科第者尤多”,“今雖閭閻賤品處力役之際,吟詠不輟”(杜佑《通典•州郡十二》),真是一點兒不假。


    清代學者朱彝尊(一六二九—一七○九)曾說“閩中多藏書家”(《曝書亭集》卷四四《淳熙三山志跋》,《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二七九冊,上海書店一九八九年,第六○一頁)。千年以來的人文日盛,使得現存的福建傳統鄉邦文獻,經史子集四部之書都很豐富,翻檢《八閩文庫》,就可以感覺到這一點,這裡不必一一敘說。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福建歷史上不僅有眾多的文獻留存,也是各種書籍刊刻與發售的中心之一。福建多山,林木蔥茏,具備造紙與刻書的有利條件時代起,福建就成為中國書籍出版的中心之時代福建的所謂“建本”或“麻沙本”曾經“幾遍天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八,侯忠義點校,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第一一六頁),更有所謂“麻沙、崇安兩坊產書,號稱‘圖書之府’”的說法(《新編方輿勝覽》卷一一,第一八一頁)。版本學家也許將它與蜀本、浙本對比,覺得它並不精致,但是,從書籍流通與文化貿易的角度看,正是這些廉價圖書,使得很多文化知識迅速傳向中國四方,也深入了社會下層。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朱熹在《建寧府建陽縣學藏書記》中曾說到,“建陽版本書籍行四方,無遠不至”,可當時嘉禾縣學居然藏書很少,“學於縣之學者,乃以無書可讀為恨”,於是一個叫姚耆寅的知縣,就“鬻書於市,上自六經,下及訓傳、史記、子、集,凡若干卷以充入之”。當地刊刻的書籍,豐富了當地學者的知識,也增加了當地文獻的積累,甚至扭轉了當地僅僅重視“世儒所誦科舉之業”的風氣(《朱文公文集》卷七八,《朱子全書》第二四冊,第三七四五頁),這就是一例。到了清代,汀州府成為又一個書籍刊刻基地,近年特別受到中外學者注意的四堡,就是一個圖書出版和發行中心,文獻記載這裡“以書版為產業,刷就發販,幾半天下”(《咸豐長汀縣志》卷三一《物產》)。所以,美國學者包筠雅(Cynthia J. Brokaw)《文化貿易:清代至民國時期四堡的書籍交易》(劉永華、饒佳榮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二○一五年)就深入研究了這個位於汀州府長汀、清流、寧化、連城四縣交界地區的客家聚集區的書籍事業,時代建陽地區(如麻沙)刻書業,這裡再一次出現中國書籍出版史上占據重要位置的福建書商群體。


    可以順便提及的是,福建刻書業也傳至海外。福建莆田人俞末到日本,由九州島的博德上岸,寓居在京都附近的嵯峨,由他刻印的書籍被稱為“博德版”。據說,俞氏一面協助京都五山之天龍寺雕印典籍,一面自己刻印各種圖書,由於所刊雕書籍在日本多為精品,所以被日本學者稱為“俞良甫版”。


    從建陽到汀州,福建不僅刊刻了精英文化中的儒家《九經三傳》、諸子百家以及《文選》《文獻通考》《賈誼新書》《唐律疏議》之類的典籍,也刊刻了很多大眾文化讀本,諸如《西廂記》《花鳥爭奇》和話本小說。特別在明清兩代書籍流行的趨勢和作為商品的書籍市場的影響下,蒙學、文範、詩選等教育讀物,風水、星相、類書等實用讀物,小說、戲曲等文藝讀物,在福建大量刊刻。如果我們不是從版本學家的角度,而是從區域文化史的角度去看,這種“易成而速售”(《石林燕語》卷八,第一一六頁)的書籍生產方式,使得各種文獻從福建走向全國甚至海外,特別是這些既有精英的、經典的,也有普及的、實用的各種知識的傳播,是否正是使得華夏文明逐漸趨向各地同一,同時也日益滲透到上下日常生活世界的一個重要因素呢?



    《八閩文庫》的編纂,當然是為福建保存鄉邦文獻,前面我們說到,保存鄉邦文獻,就是為了留住歷史記憶。


    這次編纂的《八閩文庫》,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獻集成”,計劃選擇與收錄唐宋以來直到晚清民初的閩人各種著述,以及有關福建的文獻,共一千餘種,這部分采取影印方式,以保存文獻原貌。這是八閩文庫的基礎部分,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這是為了便於呈現傳統時代福建書籍面貌,因而數量最多。第二部分是“要籍選刊”,精選一百三十餘種最具代表性的閩人著述及相關文獻,以深度整理的方式點校出版,不僅為了呈現歷代福建文獻中的精華,也為了便於一般讀者閱讀。第三部分則為“專題彙編”,初步擬定若干類,除了文獻總目之外,還將包括書目提要、碑傳集、宗教碑銘、官員奏折、契約文書、科舉文獻、名人尺牘、古地圖等,我們認為,這是以現代觀念重新彙集與整理歷史數據的一個新方式,它將無法納入傳統的四部分類,卻是對理解福建文化與歷史至關重要的文獻,進行整理彙集,必將為研究與理解福建,提供更多更繫統的數據。


    經歷幾年討論與幾年籌備,《八閩文庫》即將從二○二○年起陸續出版,力爭用十年時間,經過一番努力,打下一個比較完備的福建文獻的基礎。


    當然,不能說《八閩文庫》編纂過後,對於福建文獻的發掘與整理就已完成。《八閩文庫》僅僅是我們這一兩代人的工作,還有更多或更深入的工作,在等待著未來的幾代人去努力。無論從舊材料中發現新問題,還是以新眼光發現新材料,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而又對前人的工作不斷修正完善的過程。還是朱熹寫給陸九齡的那句廣為流傳的老話:“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用舊的傳統融會新的觀念,整理這些縱貫千年的歷史文獻,也就無論“人間有古今”了。


     


    正  文


    壹、留庵詩輯


    一、五言古


    失馬


    吾從大夫後,徒行疇雲可。貧來出無輿,款段僅未跛。人馬頗相稱,出入遵道左。官軍昨南征,括馬忽及我。此非絶塵足,奚堪載驍果。兼無致遠力,五石詎能荷?奪我代步資,立意殊瑣瑣。榮辱本無關,失馬固非禍。吾老當益壯,習勞未敢惰〔一〕。安步以當車,達觀理自妥。輿馬日相逢,對之無懡。


    【校勘記】


    〔一〕‘勞’,李本作‘習’。


     


    林子濩寄詩見懷,次韻答之


    去秋把君臂,芝蘭欣同趣。裘葛忽更非,江雲隔渭樹。幽人嘆索居,形影相談吐。況乃嬰疾病,杜門惜跬步。翹望古人來,風波不可渡。近傳胡兒馬,遠避漢人戍。日夕舟楫通,不妨任去住。遺我詩百篇,何如一惠顧?


     


    責子詩,次陶淵明韻〔一〕


    裡中細人從軍,其父咆哮無忌,感而賦此〔二〕。


    臧穀均亡羊,達人考名實。世亂重干戈,空復事紙筆。嗟予及衰憊,孑焉寡儔匹。爾力幸方剛,克家貴擇術。所見鄰裡人,從軍去十七。各各庇阿翁,睚眥人股栗。爾猶讀父書,定知是蠢物。


    【校勘記】


    〔一〕‘陶淵明’,李本作‘陶靖節’。


    〔二〕‘賦’,李本作‘作’。


     


    勸世


    莫涎他人田,莫覬他人屋。涎田爲種穫,覬屋圖棲宿。人生如寄耳,修短安可卜?一物將不去,底事空勞碌。況奪人所寶,內外咸怨讟。或雲田屋在,堪作兒孫福。豈知機心萌,已中鬼神鏃。縱使營置多,終當破敗速。但看已前人,後車勿再覆。


     


    病馬


    入門作病人,出門騎病馬。可堪貧如洗,兩病都著啞。我馬不能言,主人筆代寫。所病病在饑,消瘦剩兩踝。無復霜雪蹄,遲遲行其野。感主相憐意,垂鞭不忍打。他人富芻粟,食多恩恐寡。願守主人貧,忍饑伏櫪下。


     


    遣馬


    久矣勞爾力,不能充爾食。爾意亦良厚,忍饑依我側。我貧日以甚,爾饑日以逼。中夜聞悲鳴,使我心悽惻〔一〕。我無媚俗骨,宜與窮餓即。忍併爾軀命,市我弊帷德。贈將愛馬人,剪拂生氣色。努力酬芻豢,馳驅盡若職。道途倘相逢,長嘶認舊識。


    【校勘記】


    〔一〕‘我’,李本作‘人’。


     


    識病


    稚子愛弄影,翻爲影所弄。凡事因應間〔一〕,亦如形影動。影雖有起滅,形本無迎送。寂感皆自然,體用並空洞。一念涉安排,諸緣齊鬬鬨。説與纔智人〔二〕,須識此病痛。


    【校勘記】


    〔一〕‘間’,李本作‘問’。


    〔二〕‘纔’,李本作‘方’。


     


    貳、留庵文輯


    一、疏


    參督輔楊嗣昌疏〔一〕


    兵部武庫清吏司主事臣盧若騰謹奏:爲輔臣失告君之正,舉朝疎叛道之防,特懇聖明嚴禁將來,以醒人心,以維世道事〔二〕。


    臣於本月初六日閲邸抄,見督師輔臣楊嗣昌祈年一疏,不覺愕然駭嘆曰‘異哉’。稽歷前史,未有身爲輔弼大臣,而盛侈佛經之神應以獻其君者,乃於今日見之乎?計臺省諸臣,必有倡言其失〔三〕,以爲溺邪背正之防者。不謂半月以來,竟爾寂寂,臣於是不忍不言矣。臣聞君相不言命,君相所以造命也。水旱之災,堯湯不免,而人事克盡,則乖沴自消。伏見皇上軫念民艱,焦勞罔懈,蠲賦緩徵,賑錢濟米,積禱雨之誠,行捕蝗之賞,虔修人事,不一而足。輔臣以皇上人事爲已盡乎?則普天之下,雨降蝗絶,皆當歸之皇上之德,而不宜使華嚴經分其功。如以爲未盡乎,則嘉謀入告,宜有以仰佐皇上之高深者,奈何徒以一卷華嚴經了事也?誦經而致雨殺蝗,即偶有其事,斷不宜確信其理。即民間有行之者,亦祇付之不論不議,而何至以輔臣之尊、按臣之重,爲之檄傳,爲之刊布,且爲之奏聞,以博大其説也〔四〕?華嚴經果爾神應,將誦之而並可以滅寇滅虜,以爲宋之閉門修齋誦經者解嘲乎?恐未必爾矣。輔臣原疏有雲:‘河北、山東,俱苦旱魃,祈年誦經,非涉怪誕,敢具奏聞,少寬至尊南顧之萬一。’是勸皇上廣華嚴之傳於河北〔五〕、山東也。幸皇上明並日月,不行其説;設復行之,正恐至尊南顧之憂方大耳。何也?事之相類者,氣一動則易滋;術之移人者,勢過盛則難返。今白蓮無爲之教,煽惑愚民,所在藴積,若以佛經之靈驗,爲之證佐,使之吠聲而起;更以朝端之信崇,爲之倡導,使之望表而趨,左道繁興,深根固蒂,將來禍患,必有更甚於旱蝗者,烏可不爲寒心哉?臣不避忌諱,直攄戇愚,竊謂憂民一念,雖可爲輔臣諒,而怪誕二字,萬難爲輔臣寬也。往者即不深求,將來者所宜預杜。伏懇皇上嚴敕中外大小臣工,凡不根據聖賢經傳,不關繫切實經濟,而以荒唐詭異之談冒昧入告者,必以誑上誣民之罪罪之。則道德一,風俗同,而太平之業可以垂之永久矣。臣無任激切惶悚,懇祈待命之至。爲此具本,謹具奏聞〔六〕。


    崇禎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具奏。聖旨:‘已有旨了,盧若騰瀆奏沽名,姑不究。該部知道。’〔七〕


    【校勘記】


    〔一〕此疏文獻本未收,今據李本,並以民國十年《金門縣志•文徵》相參校。


    〔二〕‘道’,民國十年《金門縣志•文徵》作‘運’。


    〔三〕‘倡’,民國十年《金門縣志•文徵》作‘昌’。


    〔四〕‘博’,民國十年《金門縣志•文徵》作‘張’。


    〔五〕‘勸’上,民國十年《金門縣志•文徵》有‘明’字。


    〔六〕‘爲此具本,謹具奏聞’,民國十年《金門縣志•文徵》無。


    〔七〕此段注文,民國十年《金門縣志•文徵》無。


     


    參內使田國興疏〔一〕


    原任武庫司郎中、今浙江巡視海道布政使司右參議兼按察使司僉事臣盧若騰謹奏〔二〕:爲直糾不法內臣事。


    臣於七月廿九日辭朝領敕,給兵部良字勘合,繇水程前去浙江到任。自北直、山東,所過廬舍坵墟,傷心慘目。所幸今秋頗熟,餘糧棲畝。因念陛下日施寬恤之政,使內外臣子守法奉公,而無貪婪殘暴之政,即復覩富庶之舊易易耳。八月二十四日抵臨清州東閘口,方欲泊舟,忽有內員彎弓放彈,率百餘人,擁舟狠打,轎傘俱碎,家人衣服,罄被搶散。時有赴任南京工部主事臣陳以逵,泊舟相連,亦被打搶。臣倉皇問故,據內員稱:‘奉欽差往南,見帶船二十四隻,過閘未完,不許別舟泊此。’臣徐察內員姓田名國興,所攬帶皆民船,滿裝違禁貨物,載重行遲,次日仍未盡過閘。臣等恐又違憑限,乃於第三日駕舟前進。國興率衆喊攻,瓦石亂拋,彈丸雨下,以逵當先被打,臣乃同赴南京戶部主事臣黃慶星登岸,諭以‘臣等奉敕赴任,不宜相阨’。國興益肆訶叱。監閘道臣周沂水束手無可奈何,以逵、慶星二臣可問也。臣入山東界,即聞前有內臣沿途擾驛,至是果見國興行牌開座船二十四隻,每隻派夫三十七名,外仍索鼓吹手一十六副,通計用夫九百餘名。嗔州官未辨,鎖拏兵房書手,重責幾斃,該州可問也。夫臨清設立鈔關,原以察奸而兼榷稅,國興受賂攬船,使察與榷俱無所施,撓關政,罪一。貨船連日塞閘,南來糧船未免稍費停待,妨漕運,罪二。臣叨陞監司,已列方面,捧敕赴任,君命所寄,國興於衆人屬目之地,彈擊而凌轢之,辱朝廷,罪三。合各官歷用夫馬,奉有欽定額數,國興不遵勘合,徑行私派,違明旨,罪四。山東兵荒之後,孑遺幾何,國興派夫至九百餘名,實用則徧瘁其筋力,折乾則並竭其膏血,戕民命,罪五。臣原荷簡擢殊恩,捐糜矢報,今目擊此不法之狀,倘隱忍不言,誰復爲陛下言者?乞敕諸臣,據實具奏,如果臣言不虛,即將內臣田國興付法司律擬示戒。並祈陛下垂察,一應差務,非萬不得已,勿輕遣內員,以致滋擾,則聖德沾濡益普,而太平旦夕可期矣。臣無任待命之至,爲此具本專差義男盧忠賚捧奏聞。


    崇禎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具奏。九月二十五日奉聖旨曰:‘據奏田國興擾驛阻閘,大肆囂凌,不法殊甚。此係何差遣?原給勘合船隻夫馬額數若何?著司禮監察明,作速撤回。另奪其攬帶多船及貨物,著該撫按盤驗速奏,不許漏縱,並一路用過人夫及凌辱州縣等情,通著據實奏來。該衙門知道。’


    【校勘記】


    〔一〕此疏文獻本未收,今據李本補,並以一九六八年《重修金門縣志》相參校。


    〔二〕‘右參議’,其他各書均作‘左參議’。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