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大家讀大家:細讀的樂趣(孫康宜精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529-768
    【優惠價】
    331-480
    【作者】 美國孫康宜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76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4777636
    叢書名:大家讀大家

    作者:[美國]孫康宜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7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細讀的樂趣》收入叢書“大家讀大家”(第二輯),該叢書邀請當今人文大家深入淺出地解讀中外名家名作,讓普通讀者也能從刪繁就簡的閱讀引導中走進文學的殿堂。隻有通過細讀文本的功夫,閱讀經驗纔能真正成為自己所有。這部文化隨筆,雖分三輯,但內容廣泛,既有《語訛默固好——簡論施蟄存評唐詩》《寡婦詩人的文學“聲音”》等學術性較強的文章,又有《與耶魯學生看〈末代皇帝〉》《混血華裔的尋根文化——評介耶魯女校友劉愛美》等這樣的觀後感和讀後感,還有《美國學生眼中的張充和》《瀋從文的禮物》這一類的人物印像記和人生感悟隨筆,內容涉及古今中外,既有對經典文本的閱讀與理解,也有對作家個體的解讀與剖析,還有對電影、書法甚至繪畫等藝術的賞析,以及師友交往與人生感悟等等,全書核心強調的是“細讀”的重要性以及對作者本人的影響及體會。可以說,這本書就是作者細讀文本和人生的收獲與感悟,不僅具有知識性、可讀性,同時對一般讀者也較有啟發借鋻意義。

     
    內容簡介
    《細讀的樂趣》為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繫孫康宜教授回顧治學生涯精選集,分為細讀經典、細讀現代和細讀人生三部分。既有對經典文本的閱讀和理解,也有對作家個體的解讀和剖析,還有對電影、書法甚至繪畫等藝術的賞析,以及師友交往與人生感悟等。細讀之下,心得感悟和明察洞見別開生面。
    作者簡介
    孫康宜,美國學者,漢學家,1978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普林斯頓大學葛斯德東方圖書館館長,現任耶魯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繫教授和東亞研究所主任。孫康宜的研究跨越中國古典文學、傳統女性文學、比較詩學、文學批評、性別研究、釋經學、文化美學等多個領域。著有學術著述《抒情與描寫》《情與忠》《比較視野中的傳統與現代》等,並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
    目錄
    細讀經典
    夢與神遊——重讀《紅樓夢》後四十回
    語訛默固好——簡論施蟄存評唐詩
    說愁:論愁的詞境與美感
    寡婦詩人的文學“聲音”
    寫作的焦慮:龔自珍艷情詩中的自注
    永遠的“桂枝香”——重看白先勇的《遊園驚夢》
    斷背山與羅浮山
    施蟄存的詩體回憶:《浮生雜詠》八十首
    施蟄存的西行逃難詩歌
    與耶魯學生看《末代皇帝》
    俄國形式主義專家:阨利希和他的詩學研究
    納博科夫專家——亞歷山大洛夫和他的新發現
    耶魯詩人賀蘭德
    細讀經典


    白先勇如何揭開曹雪芹的面具?
    夢與神遊——重讀《紅樓夢》後四十回
    語訛默固好——簡論施蟄存評唐詩
    說愁:論愁的詞境與美感
    寡婦詩人的文學“聲音”
    寫作的焦慮:龔自珍艷情詩中的自注

    細讀現代
    永遠的“桂枝香”——重看白先勇的《遊園驚夢》
    斷背山與羅浮山
    施蟄存的詩體回憶:《浮生雜詠》八十首
    施蟄存的西行逃難詩歌
    與耶魯學生看《末代皇帝》
    俄國形式主義專家:阨利希和他的詩學研究
    納博科夫專家——亞歷山大洛夫和他的新發現
    耶魯詩人賀蘭德
    混血華裔的尋根文化——評介耶魯女校友劉愛美
    “文字流”與“時間流”:論後現代美國讀者反應
    當代美國文化與《純真年代》
    布魯姆的文學信念
    掩蓋與揭示——克裡斯蒂娃論普魯斯特的心理問題
    詩人希尼的“挖掘”美學

    細讀人生
    重構薩福的形像
    好花原有四時香:讀葉嘉瑩詩詞有感
    美國學生眼中的張充和
    瀋從文的禮物
    施蟄存對付災難的人生態度
    廢 墟
    談隱地的“遊”
    酒鄉月谷憶倫敦
    蔡文甫現像
    我所認識的Dick
    讀其詩,想見其為人——悼念餘國藩教授
    永恆的緣分——記耶魯同事麥克萊倫
    聽覺之奇妙——作者斯帖理的執著
    序父親的《一粒麥子》
    懷念恩師高友工

    後 記

    前言
    在 2017 年的文化生活中,“大家讀大家”無疑是關鍵詞之一。我們和明哲文化公司策劃的“大家讀大家”叢書輯出版,有效促進了文學領域的“全民閱讀”。這一輯中早出版的畢飛宇《小說課》一時風生水起,隨後出版的李歐梵、張煒、馬原、蘇童、葉兆言、王家新等諸位大家的作品與之相呼應,成為 2017 年的一道風景線。在這非凡氣像的背後,我們又緊鑼密鼓地策劃了現在讀到的“大家讀大家”叢書第二輯。“大家讀大家”叢書的策劃包含著這樣兩層涵義:邀請當今的人文大家(包括著名作家、某個領域內的專家)深入淺出地解讀中外大家的名作;讓大家(指普通閱讀者)來共同分享大家的閱讀經驗。前一個“大家”放下身段,為後一個“大家”做普及與解惑的工作,這種互動交流的目的,就是想讓兩個“大家”來合力推動當下的“全民閱讀”,使其朝著一個既生動有趣,又輕松愉悅獲得人文核心素養的軌道前行。在我們兒時並不豐富的閱讀記憶中,《十萬個為什麼》或許是重要的一套書。我們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中獲得了一些科普常識,萌生了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潛移默化養成了我們看世界的視角。這是曾經的“大家”讀“大家”的歷史。我們常與一些作家、批評家同仁閑聊,談起為普及科普知識,一些科學家絞盡腦汁地為非專業讀者和中小學生寫書但並不成功的例子,很是感慨。究其緣由,我們猜度,或許就是長期以來我們培養的科學家缺少人文素養的熏陶和寫作技巧的訓練,理性思維發達,感性思維欠缺,甚而缺少感性表達方式。沒有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或者無法表達自己,是一種很大範圍的文化危機。究其原因,多年來文學教育的缺失是其一,沒有詩和遠方,國民整體文學素養凝滯,全社會人文素質缺失。這是當下亟待克服的文化危機。我們也在這樣的危機中,又心懷拯救危機的理想抱負。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書生有書,讀書,寫書。倘若中國當下傑出的人文學者,首先一流作家和從事文學研究的專家學者,換一種思維方法和言說方式,重返文學作品的歷史現場,用自身心靈的溫度和對文學的獨特理解來體貼經典、觸摸經典、解讀經典,或許會奏出不同凡響的音符;在解讀經典的同時,呈現自己讀書和創作中汲取古今中外文史哲大家寫作營養的切身感受,為廣大的普通作者提供一種閱讀的鮮活經驗……如此這般,作者和讀者豈不快哉!於是,我們試圖由文學閱讀開始,約請創作領域裡的著名作家和藝術家以及文史哲藝學科門類術業有專攻的優秀學者,分別撰寫他們對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獨特解讀,以期與廣大的讀者諸君攜手徜徉文化聖殿,去瀏覽和探究中國和世界瑰麗的文化精神遺產。已經與大家見面的叢書輯,是一批當代著名作家的讀書筆記或講稿的結集。無疑,文學是文化重要的基石,一個國家和民族可以缺少面包,但是不能沒有文學的滋養。文學作為人們日常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人文營養補給,是人之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精神食糧。作為專家的文學教授對古今中外名著的解讀固然很重要,但是,在線創作的作家們對名著的解讀似乎更接地氣,更能形像生動地感染普通的讀者與大中小學的學生——這是我們首先推出當代著名作家讀大家的文稿的原因。如今,許多大學的文學院或中文繫都相繼引進了一批知名作家進入教學科研領域,打破了“中文繫不是培養作家的搖籃”的學科魔咒。在大學裡的作家並非隻是學校的“花瓶”,他們進入課堂的功能何在?他們會在什麼層面上改變文學教育的現狀?他們對於大學人文教育又有什麼樣的意義?這些都是繞不過去的問題。其實,這是中國現代大學的一個傳統,我們熟悉的許多現代文學大家同時也是著名大學的教授。這一傳統在新世紀得以賡續。十年前復旦大學中文繫引進王安憶做創作專業教授的時候就開始嘗試曾經行之有效的文學教育模式。近些年許多大學聘任駐校作家;北京師範大學成立了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主持的國際寫作中心;蘇童調入北師大,閻連科、劉震雲、王家新等也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在策劃這套叢書的過程中,我們首先做了一個課堂實驗,在南京大學請畢飛宇教授開設了一個讀書繫列講座,他用自己獨特的感受去解讀中外名著,效果奇好。畢飛宇的課堂教學意趣盎然、生動入微,看似在娓娓敘述一個作家閱讀文本時的獨特感知,殊不知,其中卻蘊涵了一種從形下到形上的哲思。他開講的篇就是我們幾代人都在初中課本裡讀過學過的名作《促織》,這個被許許多多中學、大學教師嚼爛了的課文,卻在他口吐蓮花的敘述中畫出了一道獨特的絢麗彩虹,講稿甫一推出,就在騰訊網上廣泛傳播。仔細想來,這樣的文本解讀不就是替代了我們大中小學師生們都十分頭疼的寫作課的功能嗎?不就是好的文學鋻賞課嗎?我們的很多專業教師之所以達不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隻有生搬硬套的“文學原理”,而沒有實踐性的創作經驗,敏悟的感性不足,空洞的理性有餘,這顯然是不能打動和說服學生的。反觀作為作家的畢飛宇教授的作品分析,更具有形下的感悟與頓悟的細節分析能力,在上升到形上的理論層面時,也不用生硬的理論術語概括,而是用具有毛茸茸質感的生動鮮活的生活語言解剖經典,在審美愉悅中達到人文素養的教化之目的。這就是我們希望在創作線的作家也來操刀“解牛”的緣由。叢書輯的作者,都是文學領域的大家。馬原執教於同濟大學,他在課堂上解讀外國作家經典,講稿出版後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還有王安憶和閻連科也是如此。這兩位作家的書稿原本也在輯出版,因為體例和內容原因,王安憶老師的書稿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另行出版了。閻連科在當代作家中是個“異數”,他的小說和散文,都以獨特的方式創造了另一個“中國”。如果讀者聽過閻連科的演講,就知道他是在用生命擁抱經典之作。他對世界文學經典的解讀另闢蹊徑,尊重而不迷信,常有可圈可點之處。我們期待有機會出版閻連科的文稿。哈佛榮休教授李歐梵先生,因學術的盛名,而使讀者忽視了他的小說家、散文家的身份。李歐梵教授在文學之外,對電影、音樂藝術均有極高的造詣,其文字表達兼具知性與感性。收錄在叢書中的這本書,談文學與電影,別開生面。張煒從九十年代開始就出版了多種談中國古典、現代文學,談外國文學,尤其是俄羅斯文學的讀書筆記,他融通古今,像融入野地一樣融入經典之中,學識與纔情兼備。纔華橫溢的蘇童,不僅是小說高手,他對中外小說的解讀細致入微,以文學的方式解讀文學,讀書筆記如同他的小說散文一樣充滿了詩性。葉兆言在文壇嶄露頭角之時,就是公認的學者型作家,即便置於專業人士之中,葉兆言也是飽學之士。葉兆言在解讀作家作品時的學養、識見以及始終彌漫著的書卷氣令人欽佩。王家新既是著名詩人,亦是研究國外詩歌的著名學者,他用論文和詩歌兩種形式解讀國外詩人,將學識、情懷與詩性融為一體。我們這些簡單的評點,贏得了讀者的認同。我們將陸續推出當今著名作家解讀中外大作家的繫列之作,以彌補文學閱讀中理性分析有餘而感性分析不足的遺憾,讓更多的普通讀者也能從刪繁就簡的閱讀引導中走進文學的殿堂。我們現在讀到的“大家讀大家”叢書第二輯,收錄了夏志清、王德威、白先勇、宇文所安、孫康宜、胡曉真、田曉菲、張小虹幾位大家的書稿。他們無論身份是作家、學者,還是學者兼作家,幾乎都是文章高手。用英文寫作的宇文所安,是海外研究中國文學的大家,在他即將從哈佛大學榮休之際,出版他的大作,也是向他致敬的一種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白先勇先生、胡曉真女士、張小虹女士,他們或有祖國寶島臺灣的生活經歷,或長期在臺灣的研究機構和大學從事教學研究,一樣的母語寫作,但有不完全一樣的表達。彼岸學者、作家的閱讀經驗和修辭方式,自然而然豐富了我們漢語的表達。夏志清、王德威、孫康宜(她的部分文章是英文撰寫)、田曉菲兼具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背景,他們的閱讀和寫作,為我們提文化背景的參照。無疑,不少從事文學研究的學者也擅長生動的語言表達,他們對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解讀在文學史的定位上更有學術的權威性,這類大家讀大家同樣是重要的。但我們和廣大讀者一樣,希望看到的是他們脫下學術的外衣,放下學理的身段,用文學的語言來生動地講解中外文學史上的名人名篇。即將出版的“大家讀大家”叢書第三輯,內容集中在外國文學。在解讀世界文學名人名篇之時,我們不但約請學有專攻的外國文學的專家學者執牛耳,還將倚重一批著名的翻譯大家擔當評價和解讀名家名作的工作,把他們請進了這個大舞臺,無疑是給這套叢書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新文學百年來翻譯的外國作家作品可謂是汗牛充棟,但是,我們的普通閱讀者由於對許多歷史背景知識的欠缺,很難讀懂那些皇皇的世界名著所表達的人文思想內涵,在茫茫譯海中,人們究竟從中汲取到了多少人文主義的營養呢?抱著傳播世界精神文化遺產之目的,我們在“大家讀大家”叢書裡將這一模塊作為一個重頭戲來打造,有一批重量級的學者和翻譯大家做後盾,我們對此充滿信心。近幾十年來,許多史學專家撰寫出了像黃仁宇《萬歷十五年》那樣引起了廣大普通讀者熱切關注的歷史著作,用生動的散文筆法來寫歷史事件,此種文章或著作蔚然成風,博得了讀者的喝彩,許多作家也參與到這個行列中來,前有餘秋雨的文化大散文《文化苦旅》,後有夏堅勇的歷史大散文《湮沒的輝煌》和《紹興十二年》。我們試圖在這套叢書中倡導既不失史實的揭示與現實的借鏡功能,又有筆墨生動和匠心獨運的文風,讓史學知識普及在趣味閱讀中完成全民閱讀的使命。這同樣有賴於史家和作家們將春秋筆法融入現代性思維,為我們廣大的普通讀者開啟一扇窺探深邃而富有趣味的中外歷史的窗口,從中返觀歷史真相、洞察人性沉浮,在歷史長河中汲取人文核心素養。哲學雖然是一個枯燥的學科,但它又是一個民族人文修養的金字塔,怎麼樣讓這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灰色理論變成綠葉,成長在每個讀者的心頭呢?這的確是一個難題,像六七十年前艾思奇那樣的普及讀本顯然已經不能弔起當代讀者的胃口了。我們試圖約請一些像周國平那樣的專家來為這套叢書解讀哲學名家名作,找到一條更加有趣味的解讀深奧哲學的快樂途徑,用平實而易懂的解讀方法將廣大讀者引入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名人名著的長河中,讓國人更加理解哲學與人類文化休戚相關的作用,從而對為什麼要汲取人文素養有一個形而上的認知,這恐怕纔是核心素養提升的核心內容所在。藝術本身就是有直觀和直覺效果的學科門類,同時也是擁有廣大讀者群的領域,我們有信心約請一些著名的專家與創作大家共同來完成這一項任務,我們的信心就在於許多作者都是兩棲人物——他們既是理論家,又是藝術家,在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電影、電視等藝術門類裡都有深厚的人文學養和豐富的創作經驗。“大家讀大家”叢書的策劃、寫作和出版,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我們將用畢生的精力去打造它。我們希望這套叢書成為我們民族人文核心素養提升的一個大平臺,為普及人文精神開闢一條新的航道。非常感謝譯林出版社和明哲文化公司為“大家讀大家”第二輯所付出的心血,使得本叢書順利出版,以饗讀者。向寫作的大家致敬!向閱讀的大家致敬!
    媒體評論
    在線試讀
    白先勇如何揭開曹雪芹的面具?

    給他一個面具,他便會告訴你事實。
    ——奧斯卡·王爾德,《作為藝術家的批評家》

    這幾天開始閱讀《白先勇細說紅樓夢》一書,讀到學者葉嘉瑩的“讀後小言”,令我十分振奮,遂生“心有戚戚焉”之感。她說:“《紅樓夢》是一大奇書,而此書之能得白先勇先生取而說之,則是一大奇遇。天下有奇纔者不多,有奇纔而能有所成就者更少,有所成就,而能在後世得到真正解人之知賞者,更是千百年難得一見之奇遇……”我以為白先勇的貢獻乃是,他不但成了曹雪芹的“真正解人”,而且揭開了將近三百年以來曹氏所戴的“面具”。
    首先,曹雪芹一直是戴著“面具”來寫他那本小說《紅樓夢》的。從小說一開始,作者就故弄玄虛,讓人無法確定誰是該書的作者。有關該書的緣起,回寫道: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這《石頭記》再檢閱一遍……方從頭到尾抄寫回來……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鋻》。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並題一絕——即此便是《石頭記》的緣起。詩雲:“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根據這段簡短的敘述,讀者實在很難確定曹雪芹是否就是本書的作者。依其口氣,曹雪芹隻是傳承有關《石頭記》的故事及“批閱”該手稿的人,並為其“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看起來曹雪芹頂多隻是該書的編輯或是個“合著者”而已。
    實際上,正如俞平伯在《紅樓夢八十回校本序言》中所言,作者曹雪芹“一生都在寫紅樓夢”。隻因為他采用了“面具”的設計,整部小說將記憶的事實與虛構的框架融合起來,故“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連作者的身份也成為小說虛構設計的一部分了。
    白先勇如何揭開曹雪芹的面具?



    給他一個面具,他便會告訴你事實。

    ——奧斯卡·王爾德,《作為藝術家的批評家》


    這幾天開始閱讀《白先勇細說紅樓夢》一書,讀到學者葉嘉瑩的“讀後小言”,令我十分振奮,遂生“心有戚戚焉”之感。她說:“《紅樓夢》是一大奇書,而此書之能得白先勇先生取而說之,則是一大奇遇。天下有奇纔者不多,有奇纔而能有所成就者更少,有所成就,而能在後世得到真正解人之知賞者,更是千百年難得一見之奇遇……”我以為白先勇的貢獻乃是,他不但成了曹雪芹的“真正解人”,而且揭開了將近三百年以來曹氏所戴的“面具”。

    首先,曹雪芹一直是戴著“面具”來寫他那本小說《紅樓夢》的。從小說一開始,作者就故弄玄虛,讓人無法確定誰是該書的作者。有關該書的緣起,回寫道: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這《石頭記》再檢閱一遍……方從頭到尾抄寫回來……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鋻》。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並題一絕——即此便是《石頭記》的緣起。詩雲:“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根據這段簡短的敘述,讀者實在很難確定曹雪芹是否就是本書的作者。依其口氣,曹雪芹隻是傳承有關《石頭記》的故事及“批閱”該手稿的人,並為其“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看起來曹雪芹頂多隻是該書的編輯或是個“合著者”而已。

    實際上,正如俞平伯在《紅樓夢八十回校本序言》中所言,作者曹雪芹“一生都在寫紅樓夢”。隻因為他采用了“面具”的設計,整部小說將記憶的事實與虛構的框架融合起來,故“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連作者的身份也成為小說虛構設計的一部分了。

    應當說,紅樓夢的作者之謎,早在曹雪芹死後(曹氏於一七六三年去世)的二三十年間所傳閱的多種八十回脂硯齋評本(手抄本)中,已獲得了公開揭曉。遺憾的是,與高鶚於一七九一年首次刊印一百二十回本的《紅樓夢》(即程甲本)時卻在其序中稱“作者相傳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這樣一來,讀者就開始瘋狂地研究《紅樓夢》的作者問題。直到一百三十五年後的一九二七年,隨著一個重要的脂硯齋評本的發現,前八十回的作者問題纔算大體解決——因為該抄本明載脂硯齋的批語:“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

    問題是,根據脂硯齋的評語,曹雪芹“書未成”就去世了,而且所有的脂評本多也隻有八十回,所以讀者們開始懷疑高鶚所編的“後四十回”是否就是他自己的偽作。即使程、高二人在程乙本(即一七九二年的修訂刻本)的引言中明明說他們“惟按其前後關照者,略為修輯,使其有應接而無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長期以來以胡適為首的紅學家們大都認定後四十回乃為高鶚的續作,而非曹雪芹的原稿。雖然早在一九五八年,林語堂就已發表了一篇長達六萬字的文章《平心論高鶚》,主張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是曹雪芹作、高鶚“補”,並舉出數十個例證,但該文由於偏重考證,並沒引起廣泛讀者的反響。(在此我要特別感謝鐘漢清先生提供有關林語堂文章的信息。)一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纔開始有較多的學者質疑“高鶚續書”的論點。例如,學者周策縱在《〈紅樓夢〉大觀》中極力主張程、高並未說謊,因為高鶚隻是編者,“他實在沒有著作權”。然而目前發行的諸多《紅樓夢》版本(包括人民文學出版社和香港中華書局的本子)都還是以“曹雪芹、高鶚”為該書的共同作者,連大衛?霍克斯和閔福德的英文翻譯本《紅樓夢》也注明曹雪芹和高鶚是後四十回的共同作者。

    我以為後四十回的作者之謎之所以難以解開,還有一層重要的考慮——若按所有八十回脂評本有關原書結局的說法,那麼後四十回的情節的確嚴重地偏離了“原書”的構想。所以許多熟悉脂評本的讀者們自然要問:如果後四十回確是曹雪芹的原稿,為何有如此嚴重的結局分歧?

    我不是紅學家,但自年輕時代就喜歡讀《紅樓夢》。多年來我一直相信後四十回是曹雪芹的作品。據我猜測,或許基於某種難言的苦衷,曹雪芹在寫完後四十回的初稿後,就私自將之隱藏起來,甚至不願與他關繫密切的脂硯齋和另一位評點者畸笏叟分享。尤其因為八十一回以後該書開始涉及賈府之衰,恐怕那些評點者(他們可能是他的親戚,其中一位甚至可能是他的父親)又要“逼”他改東改西,或是刪去大半的稿本。誠然,從各種八十回脂本的評點中可知,由於脂硯齋和畸笏叟的屢次要求,曹雪芹經常必須改動情節——例如有一回(有關秦可卿之死),作者終於“被迫”刪去八九頁的手稿,隻為了寬慰評點者。我看這就是八十回的《石頭記》原稿不止存有一個稿本的原因之一。為了應付評點者的要求,曹雪芹一共把前八十回增刪了五次之多,而後四十回卻一直隱藏未現,實在有其個人的顧慮。有關這一點,其實並不完全是我個人的臆想,英譯者霍克斯早就說過有這麼一種“躲避評點者”的可能(雖然霍克斯並沒明顯指出曹雪芹乃為後四十回的作者)。

    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曹雪芹的政治恐懼,他或許害怕後四十回的情節會觸犯到政治。據有關曹家的記載,一七二八年(即曹雪芹十三歲那年)曹家遭遇到抄家的悲劇,那就是全家北返、轉入蕭條貧窮的那一年。而八十回以後的《紅樓夢》寫的也正是有關這個敏感的話題。或者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曹雪芹一直不敢把後四十回拿出來傳觀。此外,曹雪芹去世後不久,尤其是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正巧是乾隆朝文字獄盛的時代,當時即使某位親戚(例如畸笏叟)找到了後四十回的原稿,他也自然不敢拿出來傳閱或刊印。這可能就是一直要等到後纔有機會買到《紅樓夢》後幾回殘卷的原因。

    其實作為一個作者,曹雪芹雖然一直戴著“面具”,但他確實是希望有一天終究能和讀者“面對面”的。這是因為曹雪芹雖然在生前隻傳閱了前八十回,但他卻處心積慮地設置了一個有關後四十回的線索,期待後來的編者或讀者可以找到他的後四十回,那就是他的書目中早已列有一百二十回的目錄。有關這一點,在程甲本的序裡已經說得很清楚:“然原目一百二十卷,今所傳隻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間稱有全部者,及檢閱仍隻八十卷,讀者頗以為憾。不佞以是書既有百廿卷之目,豈無全璧?”難要“竭力搜羅”,以重價購買殘卷,並請高鶚細心編輯,終於“得後四十回合成完璧”。

    憑良心說,程、高二人為《紅樓夢》“合成完璧”的貢獻可謂功德無量,但可惜他們不但沒有為作者曹雪芹揭開“面具”,反而又為他加了一層“面具”。問題是,有關該小說的作者卻說“究未知何人”,所以當時又把讀者帶到了問題的起點。更遺憾的是,由於讀者一直以為後四十回是高鶚的偽作,所以他們開頭就不喜歡後四十回的情節和風格,而高鶚也一直受到後人不公平的譴責。就如白先勇在他的《細說紅樓夢》書中所說:“ ……後四十回遭到各種攻擊,有的言論走向,把後四十回數落得一無是處,高鶚續書變成了千古罪人。”

    有趣的是,後能真正為曹雪芹揭開面具的人正是那個為高鶚平反的小說家兼評論家白先勇。首先,白先勇以小說創作、小說藝術的觀點來評論後四十回。他說:“……我一直認為後四十回不可能是另一位作者的續作……《紅樓夢》人物情節發展千頭萬緒,後四十回如果換一個作者,怎麼可能把這些無數根長長短短的線索一一理清接榫,前後成為一體……後四十回本來就是曹雪芹的原稿,隻是經過高鶚整理過罷了。”換言之,白先勇相信高鶚並沒說謊。事實上,白先勇認為“後四十回的文字風采,藝術價值不輸前八十回,有幾處還有過之”。這樣的觀點正好與張愛玲的看法相反,所以白先勇說道:“張愛玲極不喜歡後四十回,她曾說一生遺憾的事就是曹雪芹寫《紅樓夢》隻寫到八十回沒有寫完。而我感到一生中幸運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夠讀和高鶚整理出來的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這部震古爍今的文學經典巨作。”

    重要的是,除了將後四十回的著作權歸屬於曹雪芹以外,白先勇還有另一個巨大的貢獻——那就是將脂硯齋評本的庚辰本與程、高的“程乙本”之間作了十分細致的、一回接一回的“細說”比較。首先,自從一九二七年胡適用新式標點標注的程乙本《紅樓夢》出版以來,程乙本已經成了該小說的定本。但紅學家們仍十分看重庚辰本抄本,因為它在諸脂本中還是比較完整的抄本,共存有七十八回,而且它早在曹雪芹生前(即一七六〇年,曹氏離世前三年) 就已經流行於世。所以不少學者認為一七六〇年的庚辰本抄本應當比一七九二年刊刻的程乙本更接近曹雪芹的原作。這就是為什麼白先勇說,近年來以庚辰本為主的《紅樓夢》版本“漸漸大行其道”,“甚至有壓倒程乙本之趨勢”。

    然而白先勇的“版本比較”終於推翻了紅學家們對於庚辰本的迷信。首先,白先勇發現庚辰本(因為是手抄本)經常出現一些不合情理的描寫和對話,疑似抄書人自己加上去的,或是“手抄本脂硯齋等人的評語,被抄書的人把這些眉批、夾批抄入正文中去了”。相較之下,程乙本要來得順暢得多,且人物描寫和敘事觀點都較為合情合理。這也就證明高鶚乃是一流的編輯。就如程、高二人在程乙本的引言中鄭重寫道:“書中前八十回抄本,各家互異;今廣集核勘,準情酌理,補遺訂訛……書中後四十回……惟按其前後觀照者,略為修輯,使其有應接而無矛盾,至其原文,未敢臆改……”所以白先勇說:“在其他鐵證還沒有出現以前,我們姑且相、高鶚說的話是真話吧。”

    至少在目前,白先勇揭開了紅樓夢的作者之謎。既然程、高二人盡力保留了原作者的“原文”,而“未敢臆改”,一百二十回的程乙本總算是接近曹雪芹原意的定本了。當然,這樣的假設並非來自所謂的“鐵證”,但我相信隻有像白先勇那樣的“真正解人”纔能體會到曹雪芹的原意,即曹氏所謂“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