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清淨如山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193-280
    【優惠價】
    121-175
    【作者】 楊海蒂黃淦波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文彙出版社 
    【ISBN】978754962291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9622917
    作者:楊海蒂,黃淦波

    出版社:文彙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編輯推薦

    **萬物有靈且相伴


    **與賈平凹、張煒、梁衡、陳世旭、何士光一起行路山水中國,讓心靈回歸


    **漢語自然文學溫暖至極的收獲

     
    內容簡介

    本書是1-10屆“觀音山杯·美麗中國”全球漢語征文獲獎作品精選,從歷屆數百篇獲獎散文中精選70篇結集而成。包括賈平凹、張煒、梁衡、陳世旭、何士光等一眾散文大家的經典力作,以及當今文壇中堅和後起之秀的佳作,是當代漢語自然文學創作領域*溫暖而美好的收獲。


    衰草黃沙下的古寺紅柳、藏區滿臉沙塵的朝聖者、峨眉的雲、杜甫的草堂、北疆新年的冰湖、烏珠穆沁的誘惑、呼倫貝爾的風景深處、*後的原始部落……本書以*美的漢語描繪古老而壯麗的自然萬物,並提出,人類與有靈的萬物相伴,與自然的氣息彼此呼應,與消逝的家園記憶重新溝通,可以減少焦慮、貪欲和悲傷,讓精神不再潦草。
    作者簡介

    黃淦波,廣東東莞人,深圳大學肄業、清華大學EMBA,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和觀音山古樹博物館創始人,同時擔任廣東省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民營企業家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黃淦波率團隊用近二十年時間,將東莞觀音山從近乎荒蕪的山林打造成廣東文化名山、嶺南佛教文化聖地、*4A旅遊風景區和*森林公園,被譽為“南天聖地、百粵秘境”。


    楊海蒂,著有文學和影視作品多部;作品被譯介國外,入選百餘種選本、選刊、年鋻、排行榜、大學生課外輔導書、地方中小學教材等;曾獲孫犁文學獎、冰心散文獎、第五屆海峽兩岸散文詩歌征文一等獎、全國優秀報告文學征文一等獎、首屆全國人文地理散文大賽一等獎、上海首屆“新都市小說”大賽二等獎、“中山杯”世界華文詩歌大賽銅獎等。
    目錄
    序:寫出大美 施戰軍

    雲塔山 賈平凹
    屺?島紀事 張 煒
    長城·古寺·紅柳 梁 衡
    夜宿真如寺 陳世旭
    黔靈留夢記 何士光

    古樹:另一種形式的時間簡史 祝成明
    賞梅,在梅花謝了的時候 徐南鐵
    巴丹吉林札記 楊獻平
    鳳冠山 陳 倉
    白哈巴之秋 張行健
    旗海 張桂柏

    序:寫出大美                 施戰軍


     


    雲塔山                      賈平凹


    屺?島紀事                     張  煒


    長城·古寺·紅柳          梁  衡


    夜宿真如寺           陳世旭


    黔靈留夢記           何士光


     


    古樹:另一種形式的時間簡史   祝成明


    賞梅,在梅花謝了的時候     徐南鐵


    巴丹吉林札記          楊獻平


    鳳冠山             陳  倉


    白哈巴之秋           張行健


    旗海              張桂柏


    資江排歌            李清明


    呼倫貝爾深處          艾  平


    烏珠穆沁的誘惑         季  華


    草原冊頁            敕勒川


    花梨:往內心生長的植物     孔  見


    觀音山,向你抵達        郁  乃


     


    觀音山您早           周偉兵


    二郎山記            李存剛


    桑耶寺的聲音        
     嘎瑪丹增


    穿過細奴邏的目光      
     吳安臣


    五色蓮花                朱麗秋


    十萬佛洲               吳春梅


    尼雅啊,尼雅        
     高洪雷


    尋找唐朝的那條河          楊健棣


    大清,讓我為你鼓一次掌      綦國瑞


    透過歷史的指縫        黃榮纔


    金盆山紀行             錢久玉


    觀音山,一座飄香的聖山     唐成茂


    觀其山,知其音          梁  爽


     


    超越佛境界          吳光輝


    天上的甘丹          凌仕江


    菩薩低眉            劉玉玲


    陳氏書院           馮順志


    老號森鐵            李青松


    中山陵感懷          葉  盈


    妙峰金頂那道紫色的聖光    馬淑琴


    晨曦在交響中突圍       高麗敏


    邂逅冰湖                賈文華


    大地的溫暖                 王杏芬


    六月的蘇裡格              江湖散人


    鵝湖峰頂寺          王  俊


    人間的觀音,仙境的山     陳啟文


     


    在觀音山,我站成一棵樹      文 霖


    般若甘州             茱 萸


    千年古村程洋岡        謝初勤


    後的香格裡拉        簡 人


    後的原始部落        孫  國


    世上堅固的草堂       劉雲霞


    一池幽靜的時光之水      盛 慧


    似曾相識是鳳凰         江  嵐


    古村過客,或溪水的歌者    張靈均


    煙雨深處的紫鵲界       張雄文


    青海湖             程耀東


    梵淨山札記          曉  寒


    一棵古樹的光芒               陳於曉


    觀音山七記          喬  葉


    諸林前              指  尖


    從讀書臺到幽州臺       唐  毅


    楠溪江,永遠的山水詩     朱千華


    上裡詞語            何  文


    月照江村           汪建中


    煙橋三味           孔令建


    曹植的魚山                 朱建霞


    峨眉山的雲                                 朱仲祥


    把靈魂安放在白塔下      宋長玥


    馬蹄上的寧夏          丁迎新


    陽明山,光芒湧入          文紫湘


    東莞散記            梁協平


    看山是山            徐小斌


     


    跋:清淨如山          黃淦波


    代編後記:文學是人類感恩自然的途徑   楊海蒂

    在線試讀
    長城·古寺·紅柳
    梁 衡

    中國北方明顯的地理標志就是長城。從山海關到嘉峪關,逶迤連綿穿行在崇山峻嶺之上,將秦漢到明清的文化符號一一鐫刻在蒼茫的大地上。如果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一抹紅霞塗染了曲曲折折的石牆,又為烽火臺、戍樓勾勒出金色的輪廓。這時,你遙望天邊的歸雁,聽北風掠過衰草黃沙,心頭不由會泛起一種歷史的蒼涼。可是誰也沒有注意到萬裡長城由東向西進入陝北府谷境內後,輕輕地拐了一個彎。這個彎子很像舊時耕地的犁,此處就叫犁轅山。這氣勢浩大,如大河奔流般的長城,怎麼說拐就拐了呢。現在能給出的解釋,隻是為了一座寺和一棵樹——一棵紅柳樹。
    那天,我沿著長城一線走到犁轅山頭,一抬眼就被這棵紅柳驚獃了,心中暗叫:好一個樹神。紅柳是專門在沙漠或貧脊土地上生長的一種灌木,極耐干旱、風沙、鹽堿。因為生在嚴酷的環境下,他長不高,也長不粗。當年我曾在烏蘭布和沙漠的邊緣工作,常與紅柳為伴。它大部分的枝條隻有筷子粗細,披散著身子,匍匐在烈日黃沙中或白花花的堿灘上。為減少水分的流失,它的葉子極小,成細穗狀,如不注意你都看不到它的葉片。這紅柳自己活得艱苦卻不忘舍身濟世。它的枝葉煮水可治小兒麻疹。它的枝條鮮紅艷麗,韌性極好,是農民編筐、編籬笆牆的好材料。我大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住在紅籬笆牆的院子裡,每天挑著紅柳筐出入。如果收工時筐裡再裝些黃玉米、綠西瓜,這在一色黃土的塞外真是難得一見的風景。但它的用途是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紅柳與沙棘、檸條、駱駝刺等,都是黃土地上矮小無名的植物,不求聞達,耐得寂寞,許多人都叫不出它的名字。但是眼前的這棵紅柳卻長成了一株高大的喬木,有一房之高,一抱之粗。它挺立在一座古寺旁,深紅的樹干,虯勁的老枝,渾身鼓著拳頭大的筋結,像是鐵水或者岩漿冷卻後的的凝聚。我知道這是烈日、嚴霜、風沙、干旱九蒸九曬、千難萬磨的結果。而在這些筋結旁又生出一簇簇柔嫩的新枝,開滿紫色的小花,勁如鋼絲,燦若朝霞。隻有萬裡長城的秦關漢月、漠風塞雪纔能孕育出這樣的精靈。它高大的身軀搖曳著,掃著湛藍的天空,覆蓋著這座鄉間的古寺,一幅古典的風景畫。而奇怪的是,這廟門上還掛著一塊牌子:長城保護站。
    站長姓劉。我問保護站怎麼會設在這裡?他說:這是佛緣。說是保護站,其實是幾個志願者自發成立的團體。老劉當過兵,在部隊上曾是一個營教導員,他給戰士講課,總說軍隊是長城,退下來後回到了長城腳下,看著這些殘破的戍樓土牆,心裡說不清是什麼味道,就想保護長城。府谷境內共有明代長城100公裡,上有墩臺196個,這寺正好在長城的中點。他每次走到這裡,就在這棵紅柳樹下歇歇腳,四周少林無樹,就隻有這一點綠色。放眼望去,茫茫高原,溝壑縱橫,萬裡長城奔來眼底。他稍一閉眼,就聽到馬嘶鏑鳴,隱隱殺聲。可再一睜眼,隻有殘破的城牆和這株與他相依為命的紅柳。一開始為了巡視方便,他就借住在寺裡。後來身邊慢慢聚集了五六個志願者,就掛起了牌子。

    長城·古寺·紅柳


       梁 衡


     


      中國北方明顯的地理標志就是長城。從山海關到嘉峪關,逶迤連綿穿行在崇山峻嶺之上,將秦漢到明清的文化符號一一鐫刻在蒼茫的大地上。如果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一抹紅霞塗染了曲曲折折的石牆,又為烽火臺、戍樓勾勒出金色的輪廓。這時,你遙望天邊的歸雁,聽北風掠過衰草黃沙,心頭不由會泛起一種歷史的蒼涼。可是誰也沒有注意到萬裡長城由東向西進入陝北府谷境內後,輕輕地拐了一個彎。這個彎子很像舊時耕地的犁,此處就叫犁轅山。這氣勢浩大,如大河奔流般的長城,怎麼說拐就拐了呢。現在能給出的解釋,隻是為了一座寺和一棵樹——一棵紅柳樹。


    那天,我沿著長城一線走到犁轅山頭,一抬眼就被這棵紅柳驚獃了,心中暗叫:好一個樹神。紅柳是專門在沙漠或貧脊土地上生長的一種灌木,極耐干旱、風沙、鹽堿。因為生在嚴酷的環境下,他長不高,也長不粗。當年我曾在烏蘭布和沙漠的邊緣工作,常與紅柳為伴。它大部分的枝條隻有筷子粗細,披散著身子,匍匐在烈日黃沙中或白花花的堿灘上。為減少水分的流失,它的葉子極小,成細穗狀,如不注意你都看不到它的葉片。
    這紅柳自己活得艱苦卻不忘舍身濟世。它的枝葉煮水可治小兒麻疹。它的枝條鮮紅艷麗,韌性極好,是農民編筐、編籬笆牆的好材料。我大約有一年多的時間,就住在紅籬笆牆的院子裡,每天挑著紅柳筐出入。如果收工時筐裡再裝些黃玉米、綠西瓜,這在一色黃土的塞外真是難得一見的風景。但它的用途是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紅柳與沙棘、檸條、駱駝刺等,都是黃土地上矮小無名的植物,不求聞達,耐得寂寞,許多人都叫不出它的名字。但是眼前的這棵紅柳卻長成了一株高大的喬木,有一房之高,一抱之粗。它挺立在一座古寺旁,深紅的樹干,虯勁的老枝,渾身鼓著拳頭大的筋結,像是鐵水或者岩漿冷卻後的的凝聚。我知道這是烈日、嚴霜、風沙、干旱九蒸九曬、千難萬磨的結果。而在這些筋結旁又生出一簇簇柔嫩的新枝,開滿紫色的小花,勁如鋼絲,燦若朝霞。

    隻有萬裡長城的秦關漢月、漠風塞雪纔能孕育出這樣的精靈。它高大的身軀搖曳著,掃著湛藍的天空,覆蓋著這座鄉間的古寺,一幅古典的風景畫。而奇怪的是,這廟門上還掛著一塊牌子:長城保護站。


    站長姓劉。我問保護站怎麼會設在這裡?他說:這是佛緣。說是保護站,其實是幾個志願者自發成立的團體。老劉當過兵,在部隊上曾是一個營教導員,他給戰士講課,總說軍隊是長城,退下來後回到了長城腳下,看著這些殘破的戍樓土牆,心裡說不清是什麼味道,就想保護長城。府谷境內共有明代長城100公裡,上有墩臺196個,這寺正好在長城的中點。他每次走到這裡,就在這棵紅柳樹下歇歇腳,四周少林無樹,就隻有這一點綠色。放眼望去,茫茫高原,溝壑縱橫,萬裡長城奔來眼底。他稍一閉眼,就聽到馬嘶鏑鳴,隱隱殺聲。可再一睜眼,隻有殘破的城牆和這株與他相依為命的紅柳。一開始為了巡視方便,他就借住在寺裡。後來身邊慢慢聚集了五六個志願者,就掛起了牌子。


    人們常說“天下名山僧占盡”,可這裡並不是什麼名山,黃土高原,深溝大壑,山窮水枯。也可能就是那“犁轅”一彎,這裡纔被先民視為風水寶地。犁彎子就是糧袋子,像征著永遠的豐收。在這裡蓋寺廟是寄托生存的希望。寺不知起於何時,幾毀幾修,仍香火不絕。後一次毀於“文革”,被夷為平地。但奇怪的是,這寺無論毀了多少次,牆邊的那棵紅柳卻頑強地生存下來,於是就成了重新起殿建寺的標記。從樹的外形判斷它當在千年以上,明長城距今也隻有600來年。就是說當初無論是修城的將士,還是修寺的僧人,都在仰望著這棵樹工作。長城,這座我們民族抵御戰爭,保衛和平生活的萬裡長牆,在這裡拐了個彎,輕輕地把這寺廟、這紅柳摟在懷裡。這是生命的擁抱、信仰的傾訴和文化的傳遞。而這棵紅柳,為怕長城太孤寂,年年報得紫花開,花開香滿院,又成了寺廟的靈魂。民間常有耗子成精、狐狸成精,及柳樹、槐樹成精的故事。紅柳實現了從灌木到喬木的飛躍,算是成了精,修成了正果。它與長城與寺廟相伴,俯視人間,那密密的年輪和絲繞麻纏的筋結裡不知記錄了多少人世的輪回。


    如果說長城是人工的智慧,紅柳是自然的傑作,那麼這寺廟就是人們心靈的驛站。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背朝黃土面朝天,他們疲倦的魂靈也需要歇息。這寺廟不大,除了僧房就是佛堂。堂可容六七十人,地上一色黃綢跪墊,前面供著佛像並香燭、水果。可以說,這是我見過的國內安靜的佛堂。堂內窗明幾淨,無一塵之染。窗外是藍天白雲,人坐室內如在天上。這裡既沒有名剎大寺裡煙火繚繞的喧鬧,也無鄉間小廟裡求報心切的俗氣。我少留片刻便返身出來,不忍擾其安寧。


    我問,這座寺廟真的靈驗?老劉說屢毀屢修總是有一定的道理,反正當地人信。近一次發起修寺的是一位煤老板,煤礦總出事故,寺一起,事立止。還有,寺下有一村,村裡一對小夫妻剛結婚時很恩愛,後漸成反目。妻子恨丈夫如仇敵,打罵吵鬧,兇如母虎,家無寧日。公婆無奈,求之於寺。托夢說,前世女為耕牛,男為農夫。農夫不愛惜耕牛,常喝斥鞭打,一次竟將一條牛腿打斷。今世,牛轉生為女,到男家來算舊賬了。公婆聞之半信半疑,遂上寺許願。未幾,小夫妻和好如初,並生一子。這樣的故事還可講出不少。我不信,但教人行善總是好事,借佛道神道設教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就問,怎麼不見僧人?答曰,現在不是做功課的時間,都去山下栽樹去了。想要香火旺,先要樹木綠。村民信佛,寺上的人卻信樹。也是,沒有那株紅柳,那有這寺裡千年不絕的香火?


    保護站已成立五六年,慢慢地與寺廟成為一體。連僧帶俗共十來個人,同一個院子,同一個伙房,同一本經濟賬。志願者多為居士,所許的大願便是護城修城;僧人都愛樹,禪修的方式就是栽樹護樹。早晚寺廟裡做功課時,志願者也到佛堂裡聽一會兒誦經之聲,靜一靜心;而功課之餘,和尚們也會到寺下的坡上種地、澆樹、巡察長城。不管是保護站還是寺上都沒有專門經費。他們自食其力,自籌經費維持生活並做善事,去年共收獲玉米2000斤,春天挑苦菜賣了6,秋裡拾杏仁又收入。這使我想起中國古代禪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思想,一切信仰都脫離不了現實。正說著,人們回來了,幾個和尚穿著青布僧袍,志願者中有農婦、老人、學生,還有臨時加入的遊客。手裡都拿著鋤頭、鐮刀、修樹剪子,一個孩子快樂地舉著一個大南瓜。有一個年輕人戴著眼鏡,皮膚白晰,舉止文雅,一看就不是本地人。我問這是誰,老劉說是山下電廠的工程師,山東人。一次他半夜推開院門,見寺外一頂小帳棚裡一人正冷得打哆嗦,就邀回屋過夜,遂成朋友。工程師也成了志願者,有時還帶著老婆孩子上山做義工,這院子裡的電器安裝,他全包了。大山深處,長城腳下,黃土高原上的一所小寺廟裡聚集著一群奇怪的人,過著這樣有趣的生活。佛教講來世的超度,但更講現時的解脫:多做好事,立地成佛,心即是佛,佛即是我。山外的世界,正城市擁堵、恐怖襲擊、食品污染、貪污腐化、種族戰爭等等,這裡卻靜如桃源,如在秦漢。隻有長城、古寺、志願者和一棵紅柳。無論中國的儒、佛、道還是西方的宗

    教都以善行世,就是現在中央提倡的12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也赫然其中。我突然想起馬致遠的那首名曲《天淨沙》,不覺在心裡嘆道:


    長城古寺戍樓,藍天綠野羊牛,栽樹種瓜種豆。紅柳樹下,有緣人來聚首。


    老劉說,其實單靠他們幾個自願者,是保護不了長城的。也曾當場抓獲過偷城磚的、挖草藥的,甚至還有公然用推土機把長城挖個口子的,但是都不了了之。對方眼睛瞪得比牛眼還大,說:“你算個球!縣長都不管呢。”確實他們一不是公安,二不是警察,遇到無賴還真沒有辦法。但是現在可以“曲線護城”了,這就是來借助樹和佛。目前雖還沒有一個管用的“護城法”,卻有詳細的《林業法》,作惡者敢偷磚挖土,卻不敢偷樹砍樹。保護站就沿長城根栽上樹,無論人砍、牛踏、羊啃都是犯法。而同樣是巡城、執法,志願者出來管,對方也許還要爭執幾句,僧人雙手一合十,他就立馬無言。頭上三尺有神明,人人心中有個佛呀。這真是妙極,人修了寺,寺護了樹,樹又護了長城。文物保護、治理水土、發展林業、改善生態等,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這都是個很有意思的典型。就像那棵無人問津、由灌木變成喬木的紅柳,在這個古老的犁轅彎裡也有一個少為人知,亦俗亦佛、既是環保又是文保的團體。縣長下鄉調研,見此很受感動,隨即撥了一筆專項經費給這個不在冊的保護站。縣長說,這筆錢就不用審計了,他們花錢比我們還仔細。兩年來老劉用這錢打了一眼井,栽了300畝的樹,為站裡蓋了幾間房。寺不可無殿,城不可無樓。他還干了一件大事,率領他的僧俗大軍(其實纔十來個人)走遍沿長城的村子,收回了一萬多塊散落在民間的長城磚,在文物局指導下修復了一個長城古戍樓。完工之日,他們在寺廟裡痛痛快快地為歷年陣亡的長城將士做了一個大法會。


    那天采訪完,我在寺上喫晚飯,大塊的南瓜、土豆、紅藷特別的香。他們說,這是自己種的,隻有地裡施了羊糞纔能這樣好,山外是喫不到的。飯後,我要下山,老劉送我到寺門口。香客走了,志願者晚上回城去住,寺裡突然冷清下來。晚風掠過大殿屋脊的琉璃瓦,吹出輕輕的哨音。歸鳥在寺廟上空盤旋著,然後落到了牆外的林子裡。夕陽又給長城染上一圈金色的輪廓。人去鳥歸,萬籟倶靜,我突然問老劉:“這麼多年,你一個人守著長城,守著寺廟,是不是有點孤寂?”他回頭看了一眼紅柳,說:“有柳將軍陪伴,不孤單,膽子也壯。”這時夕陽已經給紅柳樹鍍上一層厚重的古銅色,一樹紫花更加鮮艷。我說:“回頭,在北京找個專家來給你測一下這樹的年齡。 ”他說:“不用了,我已經知道。”我大奇:“你怎麼知道的?”“去年秋八月的一個晚上,後半夜,月光分外地明。我在房裡對賬,忽聽外面狗叫。推開院門,在紅柳樹旁站著一位紅盔綠甲的將軍。他對我說,你不是總想知道這樹的年齡嗎?我告訴你,此樹植於周南王14年,到今天已2,326年。說完就消失了。”我看看他,看看那樹,這一次我真的是驚獃了。


    回京後,我件事就是去查中國歷史年表,史上並沒有“周南王”這個年號。但是,我不忍心告訴老劉。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