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下午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179-259
    【優惠價】
    112-162
    【作者】 陶文瑜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12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特種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211221
    叢書名:無

    作者:陶文瑜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

    編輯推薦

    • 詩人、作家、畫家、書法家、美食家陶文瑜的生命之書,*短篇小說集

    • 江蘇省作協主席範小青傾情作序並推薦

     
    內容簡介

    陶文瑜的小說題材多以自己生活的蘇州為大背景,既有家長裡短的《夫妻》《六樓看下去》《明晚電視》等篇目,也有洋溢俠氣的《寒山寺》《棋道》等篇目。無論何類題材篇目,陶文瑜都能在遊刃有餘的狀態下,運用詩歌散文般的語言,將生活瑣事與人間傳奇娓娓道來,勾起讀者對生活的熱愛和珍惜,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作者簡介

    陶文瑜(1963年5月—2019年12月),江蘇蘇州人。《蘇州雜志》原主編、副社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早年從事詩歌創作,在《詩刊》《星星》《詩歌報》等省以上報刊發表詩歌3000餘首,並參加1988年"青春詩會"。之後從事散文創作,在《人民文學》、《散文》等報刊發表散文200多萬字。主要作品有詩集《木馬騎手》;散文集《紙上的園林》《清風甪直》《江南》《茶館》《精致蘇州(水鄉古鎮篇)》《太湖記》《蘇式滋味》《徽州十記 太湖十記》《流年白話》《蘇州記》《紅蓮白藕》等。

    目錄

    目 錄

    文瑜是一面鏡子(代序)   _001
    102次列車   _001
    成 語   _006
    夫 妻   _015
    故事新編   _020
    寒山寺   _025
    六樓看下去   _028
    螞蟻上樹   _059
    明晚電視   _116
    棋 道   _121
    如 意   _130

     


    目 錄


     


    文瑜是一面鏡子(代序)   _001


    102次列車   _001


    成 語   _006


    夫 妻   _015


    故事新編   _020


    寒山寺   _025


    六樓看下去   _028


    螞蟻上樹   _059


    明晚電視   _116


    棋 道   _121


    如 意   _130


    樹葉樹枝   _138


    水 月   _147


    陽歷陰歷   _156


    下 午   _167


    小 區   _183


    鴨 子   _202


     


     

    前言
    文瑜是一面鏡子(代序)
    範小青

    感謝作家出版社,給文瑜出版他的部也是的一部小說集。
    文瑜走了快九個月了,我一直在記錄對於他的思念的點點滴滴,借這個機會,我寫幾句,為了文瑜,更是為我自己。
    一、想念文瑜
    陪文瑜過年
    大街上的人,看起來是那麼的匆忙而又莊重並帶著些興奮,街上的車,也多了起來,更加堵了,高大上的高鐵站,一下子就變得像個巨大的難民營了,我忽然明白,年,漸漸地逼近了。

    文瑜是一面鏡子(代序)


    範小青


     


    感謝作家出版社,給文瑜出版他的部也是的一部小說集。


    文瑜走了快九個月了,我一直在記錄對於他的思念的點點滴滴,借這個機會,我寫幾句,為了文瑜,更是為我自己。


    一、想念文瑜


    陪文瑜過年


    大街上的人,看起來是那麼的匆忙而又莊重並帶著些興奮,街上的車,也多了起來,更加堵了,高大上的高鐵站,一下子就變得像個巨大的難民營了,我忽然明白,年,漸漸地逼近了。


    這是一個沒有了文瑜的年。


    有文瑜的時候,我們過年也未見得必須見面,互相都會說,過年忙,等閑一點再說。


    其實,年還沒有逼近的時候,我早就想到了年。


    想到要陪文瑜過年。


    文瑜愛熱鬧。今年他一個人獨自去了,不知道在那邊交上新朋友沒有,留在這邊的老朋友,是一直永遠把他放在心裡的。


    在文瑜離去的這些日子裡,幾乎沒有一天,沒有一刻不想到他,耳邊聽到任何的詞語,眼睛看到任何的事物,都會難過,都會暗自哀傷,鼕至,旦,過年,黃天源糕點,評彈的調調,18點18分,蘇州新聞,甚至看到街上行走的每一個陌生的人,一切的一切,都能和文瑜的在與不在聯繫上。


    一切的一切依然,隻是沒有了文瑜。


    1月19日晚上,蘇州的文瑜的朋友,聚在一起,地點是文瑜的恩師華永根幫忙訂的,新梅華,在清靜的十全街上。進門大廳,就有一幅文瑜的字,桌上清一色的蘇幫菜,都是文瑜喜歡的。


    大家紀念文瑜,同時互道珍重。本來是文瑜共同的朋友,也有親疏的區別,文瑜走了,我們之間,更像是親人了,文瑜遠去了,我們走得更近。這種情感,就叫陶文瑜。


    知道我們喫得滿意,文瑜會開心的。


    文瑜,我們陪你一起過年。


    1月19日,那一天,我們還不知道,即將到來的是什麼。


    清明去看文瑜


    是的,陪文瑜過年的那一天,我們誰也沒想到,即將到來的疫情會把我們互相隔離了這麼長的時間。


    但是我們和文瑜,卻沒有隔離。


    人間和人間,是會隔離的,但是人間和天堂,卻是永遠連接相通的。


    這幾個月,是我們心情慌亂,思緒紊亂,感受混亂的時間,就在這樣的漫長的惶惶的日子裡,聽到某個信息,看到某篇文章,隨時,隨時,我都會想著,給文瑜打個電話吧,和他說說話吧,我需要。


    然後心裡一陣疼痛,空。


    今年的清明,文瑜走後頭一個清明。清明去看文瑜,這是我們從一開始就不約而同的堅定的想法。可是疫情來了,因為疫情,停止掃墓,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心中倍感蒼涼。


    後來卻有了驚喜,轉機來了,可以先網上預約登記,一車三人,有健康碼,有身份證和口罩,我們就能去看文瑜了。


    於是,由燕華君代為預約,4月7日上午,我和燕華君周毅一起去看文瑜。蘇州越溪清泉公墓,5F8排15號。


    文瑜就在這裡,他的正對面,是一大片竹林,風吹過,有聲音。


    這聲音陪著文瑜。但是他會寂寞的,他一個人在那裡,會寂寞的。


    我們要多陪他一會。在他的墳前,我們說著家常的話題,帶了他喜歡喫的醬汁肉,青團子,我們又念叨了許多他喜歡喫的東西給他聽,又說了他的許多可笑的好笑的事情,笑到我們眼淚都出來了。好像他就坐在我們身邊。


    他就坐在我們身邊。


    但是無盡的悲傷在我的心底。


    回到家不久,小天的電話來了,著急說,我怎麼找不到5F8排?


    我說,你往前走,去找竹林,他就在竹林那邊。


    見字如面


    薛亦然建了群,在朋友中征集文瑜的字畫,大家想著,行動著,要為文瑜出一本書法集。


    荊歌提議,書名《見字如面》。群名也是見字如面。


    看到這四個字,忽然就潸然淚下了。


    潘向黎也在群裡,我和向黎說,他們建了群,纔知道心裡還是很痛,很痛。


    向黎則告訴我一個事情,無錫有個作家,某日下午到書店,看到書架上陶文瑜的詩集《隨風》,“心裡一沉,想起三十年前他到我家喫水餃,我到他家喫糖芋頭”。陶文瑜的詩集放在底下一層,他趁工作人員不注意,悄悄把《隨風》挪到了上面。


    見字如面。


    見字如面。


    見字如面啊。


    探 梅


    五月七日,文瑜生日。


    蘇州相城區音協在這一天推出了以文瑜的詩為歌詞的民謠單曲《探梅》,紀念文瑜。


     


    縹緲山下看梅花


    又看舊人又看花


    花是萍水相逢人


    人是一生一世花


     


    是文瑜在向我們訴說,也是我們在向文瑜訴說。


    過河卒子


    那些年我從蘇州到南京工作,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表面也許還淡定,內心肯定是焦頭爛額的。


    文瑜是知道的。


    後來他抄錄了胡適的詩送給我:“偶有幾徑白發,心情微近中年。做了過河卒子,隻能拼命向前。”


    這幅字我一直擱在我辦公室的書櫃裡,每天看到。


    文瑜是一面鏡子


    大家想念他,紀念他。許多人寫了紀念文瑜的文章,讀過這些文章的人,都被感動。那是因為文瑜感人,也因為寫文瑜的人感人。


    我們已經有多長時間不為他人流淚了?


    在精致的利己主義盛行的當下,文瑜是一面鏡子。


    人人防範別人,不敢把心裡話告訴別人,但是在文瑜這裡,沒事,盡管說,不用擔心,他從不做挑撥之事,更不會嘲笑你的隱秘的不可見人的內心。


    有意見他會直說,甚至喫相難看,但不玩陰謀,他生氣了,隻會當場翻臉。


    所以,寫文瑜的文章很多,但我還是要繼續寫。人可以不看,我不能不寫。


    我可能就是寫給自己看的,我從文瑜這面鏡子照著我自己。


    有的人看起來很了不起,很高大上,其實隻有一個卑鄙的靈魂,和低賤的內心。文瑜也有很多毛病,缺點,但他是一個高尚的人。


    文瑜走了以後,我的內心變得更加柔軟,看到所有的人,都感覺很親,都想和他們親近,大街上的人,車站的人,陌生的人,想要對他們好。


    一個女士的大衣帶子掉下來了,我喊住了她,替她撿起來


    一個不會取票的農民工,我幫他取


    就是這樣


    茶缸插梅花,想你又一年。


    我曾經在《赤腳醫生萬泉和》這個小說的創作談中寫過:我們身邊聰明人很多,聰明人也有情懷,但是聰明人的情懷大多是留給自己的,反而隻有一個笨人,一個腦膜炎後遺癥的人,能夠心疼農民,為農民做事。


    文瑜是個聰明人,但他的聰明是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從來沒有單獨留給自己。


    文瑜就是這樣的一面鏡子。


    文瑜在他後的詩中寫過:


     


    散去的時候


    你把我送到路口


    我們揮揮手告別


    然後你拿出手機


    把朋友圈裡我的名字刪去


     


    其實他知道,不會的,不會刪去,無論是手機裡還是心裡,天荒地老,永遠在。


    其他的信息,都是來來去去,去了又來,來了又去,隻有文瑜的,永遠定格,不會離去。


    因為我們離不開他。


    二、關於小說


    文瑜在的時候,我們交談聊天中的一個重要話題,是小說。


    當然,我們也會聊電影和電視,多半是他看完某個電影或電視劇,來談觀後感了。


    有一次電話通了他就說,我推薦一個電影,你一定喜歡的。


    我說,你不用說,我知道,《一次別離》。


    就是這樣的默契。


    反過來,如果是我推薦給他的,他看了,多有不滿意,因為他眼高,他驕傲,就說,一般。並勿高。或者直接就貶低說,勿靈勿靈。


    文瑜早是寫詩的,後來寫散文,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前後,他也寫了一段時間小說,於是我們也就有了更加共同的話題:小說。


    他曾經多次跟我說,你就歇歇吧,不要寫了,你的小說高峰,在90年代,新世紀前後已經達到了,你再寫,也寫不過那時候了。


    真是一點也不客氣。


    幸好我皮厚。我纔不理睬他,我繼續寫我的小說。於是過了不多久,他就來提供素材了。說,我看到一個故事,贊的,送給你。或者說,我有一個金點子,靈格,送給你。


    可是白送他又不甘心,所以又說,如果寫成了,你要意思意思的。


    多年來,他隔三岔五就會給我“送”小說,那是他自己對於生活的感受,和在生活中獲得了靈感,但是他自己不寫,他也不是特別希望我寫,他隻是要找個人“送送”,浪費了可惜。


    他跟我喋喋不休地敘述,有時候我煩他,我說,你不是說我可以歇歇了嗎?


    他就不好意思地笑了,說,你不會聽我的。


    確實,我不會聽他,我寫小說,管它好不好,管它高峰低峰,管它有沒有人關注,我總是要寫的。


    文瑜當然是知道的。所以他一直在關注我寫小說。他並不讀我的小說,或者說,讀得很少,但他是關注的。


    有一天他又突發奇想了,跟我說,你寫半小說吧。


    或者,我一下子就聽懂了,也或者,我根本沒有聽懂。於是我糾纏住他讓他跟我講解“半小說”,他卻支支吾吾講解不出來。文瑜不是個邏輯性強的人,他有的隻是直覺直感。這個“半小說”,並不是他苦思冥想專門為我量身定制的,這就是他一時的心血來潮,靈感突降。然後他想到了我,把它“送”給我。


    他原來隻打算送我這三個字,超過這三個字,他也許就說不出更多了,卻不料被我纏上,被我所逼,他後來又強行地擠出一些想法:


    就是說,什麼都可以寫成小說,


    打破固有小說模式。


    沒有小說,我就是一切,我就是掌控者,我想怎樣就怎樣。


    打亂一切。


    說得亂七八糟。但卻隱隱地有根線牽連著整體。


    我仍然不放過他,讓他再說得具體一點,他吭哧了半天,被逼無奈,隻好說,比如吧,寫《香火》的那個你,可以在南京夫子廟喫小喫,或在南京的辦公室談事情。


    將虛構的小說隨意穿插在生活的真實的內容中。


    和原有的小說故事既要有距離、有分別心,又要無距離、無分別心。


    隨意進出,隨意上下,隨意來回。


    我仍然一頭霧水又仿佛於迷霧中看到什麼。


    許多年來,文瑜就是這樣一邊“打擊”我的寫作熱情,一邊不停地煽動我的寫作熱情。


     


    說說《下午》


    收集在《下午》這部小說集裡的文瑜的十六個短篇小說,大多寫於20世紀90年代,這些小說中的大部分,我在從前是讀過的,讀過之後,肯定會和文瑜說點什麼的,隻是已經記不清說了些什麼。今天再讀,無語凝噎。


    我喜歡文瑜的意境小說,這一類,比如《如意》《水月》這樣的,沉得住氣,不會讓氣息輕易散掉洩掉。自始至終,都是水波不興的,卻又是水底波瀾的;它們是輕盈的,又是沉重的;它們空靈得讓人感到壓抑,它們明白剔透,卻又霧裡看花,等等這些,都拿捏得很到位——不對,那不是拿捏出來的。猶如文瑜為人。他生活,他寫小說,更多的不是拿捏,甚至是從不拿捏,他就是直接的,率性的,行雲流水的,沒有精心設計,卻呈現出了精致。


    我更喜歡他的狀態小說,像《102次列車》《夫妻》這些。這種狀態,是無狀,是無限,是無窮數,這也是我個人對好的小說的理解和定義。


    《102次列車》不到三千字,過去未來,歷史與現實,人性和人心,世俗與夢想,生活的無狀和人生的無限的可能性,在這短短的篇章裡,看似平平淡淡卻是盡情盡性地鋪展和揮灑。


    文瑜的小說裡,有許多神來之筆,一如他在生活中,在寫詩的時候,都會時不時冒出來的那種機智,那種與眾不同的天賦。


     


    許先生再抬高眼光,就踫到了從前的自己。脖子上掛著的圍巾和長衫翩翩然在輕風裡,清瘦的臉龐,雙眼炯炯有神采。——《如意》


    李萍進了值班室,莫名其妙地轉了一圈,又打開抽屜,見裡面有一塊臂章,上面寫著:值班長。


    “這是我的抽屜呀。”她想,“對了,值班長不就是我嗎?剛纔為什麼不戴上臂章呢,找得好苦呀。”——《102次列車》


     


    文瑜的小說是獨特的,不可多得的,如同文瑜自己一般。


    文瑜是寫詩的,他的散文也一樣的精彩,但是我知道,他的心底裡是有小說的。


    文瑜後的那幾天,我去醫院看他,他又一口氣“送”了三個故事給我。他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但是講這些故事的時候,他精神氣十足,兩眼放光,還不忘記提醒我說,你欠我的多了,你的哪個小說插圖是我畫的,你的哪個小說故事裡有我的影子,你的哪個小說題目不靈,我叫你換一個,你不換,結果就是不靈吧。


    是的,文瑜,我欠你的太多,我要還你的。


    可是,文瑜等不及了。


    那個下午,文瑜走了。


    其實我知道,文瑜一直都在,他一直在看著我們。


    文瑜,別鬧了,你回來吧,我們想你。


    你留給我的小說,我還沒有完成呢。


     

    在線試讀
    102次列車
    天色已經暗下來,窗外的過道上驀然一亮,是有人在點香煙,一張外地人的臉閃一下又消失了。
    候車室靠裡的一排長椅盡頭,豎著的鐵皮指示牌上寫著:“102次列車,18點10分到站,18點30分離站。”
    坐這排長椅的,一定是在等候102次列車的旅客。候車室裡很嘈雜,各人說著自己要說的話,不說話的有幾位靠在長椅上睡著了,燈光明亮的地方,一個三十出頭的男人睡得太香,口水流到胸口,且還在流著。
    現在已經17點45分了,從哈爾濱來的兩位旅客開始喫晚飯——面包、豆腐干、花生和酒。
    略為年輕的那位,膝蓋上還放著一本《讀者文摘》。
    “哎,外國人真會玩,還有吹牛比賽。”他的嗓音很高,“說是個很冷的地方,說出話來都結成冰了,必須放在爐上烤了以後纔能明白說的是什麼。”
    “咱們也來試試。”
    “好。”
    兩人推就一番,結果另一個手握酒瓶的先說開來。
    “一次我帶了一瓶酒出門去鄰村,到那見村裡人全睡在地上,你猜怎麼著?那是被我的酒熏的,哈哈。”
    “我呀,有一回乘船自重慶下南京,在甲板上一不小心將半瓶酒掉進長江裡了,結果魚蝦全醉,水利局一化驗江水,媽呀,五十八度。”
    “好好,你這個牛吹大了,哈哈。”
    服務員過來打掃地面,蓬起的灰塵有幾粒明顯落進了酒瓶。
    “同志,同志,我找值班長。”急匆匆過來的一個小青年,對服務員說。
    “在那,檢票口兩手放在口袋裡的。”
    “謝謝,謝謝。”
    小青年走過去的時候,站在那的人已將雙手從口袋拿出來了,雖然站在檢票口隻有她一個人,小青年還是等到她將雙手重新插進口袋後再上前去。

    102次列車


    天色已經暗下來,窗外的過道上驀然一亮,是有人在點香煙,一張外地人的臉閃一下又消失了。


    候車室靠裡的一排長椅盡頭,豎著的鐵皮指示牌上寫著:“102次列車,18點10分到站,18點30分離站。”


    坐這排長椅的,一定是在等候102次列車的旅客。候車室裡很嘈雜,各人說著自己要說的話,不說話的有幾位靠在長椅上睡著了,燈光明亮的地方,一個三十出頭的男人睡得太香,口水流到胸口,且還在流著。


    現在已經17點45分了,從哈爾濱來的兩位旅客開始喫晚飯——面包、豆腐干、花生和酒。


    略為年輕的那位,膝蓋上還放著一本《讀者文摘》。


    “哎,外國人真會玩,還有吹牛比賽。”他的嗓音很高,“說是個很冷的地方,說出話來都結成冰了,必須放在爐上烤了以後纔能明白說的是什麼。”


    “咱們也來試試。”


    “好。”


    兩人推就一番,結果另一個手握酒瓶的先說開來。


    “一次我帶了一瓶酒出門去鄰村,到那見村裡人全睡在地上,你猜怎麼著?那是被我的酒熏的,哈哈。”


    “我呀,有一回乘船自重慶下南京,在甲板上一不小心將半瓶酒掉進長江裡了,結果魚蝦全醉,水利局一化驗江水,媽呀,五十八度。”


    “好好,你這個牛吹大了,哈哈。”


    服務員過來打掃地面,蓬起的灰塵有幾粒明顯落進了酒瓶。


    “同志,同志,我找值班長。”急匆匆過來的一個小青年,對服務員說。


    “在那,檢票口兩手放在口袋裡的。”


    “謝謝,謝謝。”


    小青年走過去的時候,站在那的人已將雙手從口袋拿出來了,雖然站在檢票口隻有她一個人,小青年還是等到她將雙手重新插進口袋後再上前去。


    “值班長,我……”


    “你找值班長嗎?哦,待在這,我去找找看。”


    原來不是她,小青年隻得站在那裡,看著她來回跑了兩遍,又走進值班室。


    她就是李萍。


    李萍進了值班室,莫名其妙地轉了一圈,又打開抽屜,見裡面有一個臂章,上面寫著:值班長。


    “這是我的抽屜呀。”她想,“對了,值班長不就是我嗎?剛纔為什麼不戴上臂章呢,找得好苦呀。”


    她戴好臂章出門,那小青年還站著。


    “值班長找到了沒有?同志。”


    “我就是,什麼事?”


    小青年愣了愣說:“我的車票丟了,我有急事呀。”


    喇叭響起來了:“102次列車,已經開始檢票,乘坐102次列車的旅客,請按秩序排好隊,等候檢票進站。”


    李萍突然激動起來。


    她今年四十二歲,年輕時戀人被打成右派,發配他鄉,一去未回,婚事拖到了現在。去年在晚報上征婚,聯繫上福州的一個叫王建明的技術員,他今天就要乘102次列車到這裡來了。


    “糟糕,忘了要張照片,連模樣都不曉得,怎麼個接法呢?”李萍突然想到了這件事。


    “同志,同志呵,102次車來了沒有?”一個顫巍巍的老頭走了過來。


    “已經來過了,你回去吧。”李萍沒好氣地說。


    “廣播裡不是說還沒來嗎?”


    “那你上出口處等去,快去,快。”


    老頭似乎明白過來,轉身去了。


    候車室裡,102次列車的乘客開始排起長隊,漸漸向檢票口湧去。有位一手拖著兩隻大包裹,一手懷抱小孩的婦女,被大家自然地讓到前面。一個平頂頭小伙子踩著椅子要插隊,民警上去一把把他拖了出來。


    “擦干淨。”民警指了指被他踩過的椅子。


    “是,是。”


    “走,跟我到辦公室去。”


    那人支吾了一下,還是緊跟著去了。


    這時手足無措的李萍忽地有了個念頭。“對”,她急急趕到值班室,拿起筆寫著,又急急趕到車站廣播站。


    102次列車到站了。


    “旅客同志們,旅途辛苦了,歡迎您的到來,下車的旅客請帶好自己的行李物品,通過地道進出口處,不要擁擠,不要橫過鐵軌,違者罰款。”


    這時李萍一頭撞進廣播室。


    “小張,快,這個請您播一播,謝謝了。”


    初鼕了,天氣漸冷,夜晚有風,吹得燈光也搖晃起來,剛纔的老頭立在出口處的鐵鏈門前,像一隻山芋,剛挖出土,擱在田埂上。


    他每天都來車站,等102次列車。三十多年前,他的兒子上了前線,後來有一天突然來信說某月某日乘102次車回家。他就去車站了,結果沒接著。


    以後他就每天來車站等102次列車了。為了接兒子,他放棄了城南很舒適的房子,調房調到車站附近的一間小閣樓來,這是十年前的事,那時腿腳已經不太好使了。


    其實這麼多年來,102次列車已從銀川始發改到天津始發,現又改作福州站開出了。


    “請乘坐102次列車到站的王建明同志注意了,請您快去客運值班室,有人找。”


    廣播響了,這條消息一連播了五遍。


    出口處門口,準備回家的老頭眼前一亮,他看到了向外走來的正是他的兒子——他的右臉頰上,有顆黑痣。


    “兒子啊。”老頭抖抖地迎了上去。


    這當口,客運值班室裡吵翻了天,一下子來了六個王建明,都有102次車車票,都說廣播裡叫的是自己,大家各不相讓。


    年長的和年少的以年齡為依據來說服別人,的一位同志以性別為理由力爭,另一位王建明本不是在這下車的,去站臺買東西,忘了開車的時間,隻得乘下趟,東西還在車上呢。


    “或許有誰冒充。”


    於是大家又忙著掏證件,工作證、學生證、身份證之類的,一下否定了有人冒充的說法。


    站在一旁的李萍插不進話,並開始後悔起剛纔送那篇啟事去廣播站的做法來。


    “小張也太胡來了,干嗎要播五遍呢?”她在心裡深深地埋怨小張。


    而現在老頭正緊緊握住那人的手臂,連聲喊著兒子的小名:“阿虎,阿虎呵。”


    “大爺,你怎麼曉得我的小名的?”


    “我是你老子呀。”


    “啥?不,大爺,你搞錯了。”


    “怎麼能搞錯呢?瞧你臉上的黑痣就明白啦,你是不是四十八歲?”


    “對呀。”


    “屬虎的。”


    “對的,可我肯定不是你的兒子,我爸爸……”


    “哎,孩子……”老頭聽到一聲爸爸,更加激動了,“走,先跟我回家再說。”


    “可,可廣播裡說要我去值班室,我是王建明呀。”


    “回家,回家再說。爸爸有許多話要對你說啦。”


    客運值班室,有兩個王建明先走一步了,他們的理由不充分,且旅途辛苦了,見一時吵不出個結果,便想先去旅館了,臨出門丟下話:“這事沒完,明天我們還要來。”


    車站上的人都認識那老頭,他們叫他瘋子,以後又叫他老瘋子。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