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麥墅紀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36-344
    【優惠價】
    148-215
    【作者】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041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804150
    作者:方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

    編輯推薦

    以靈動細膩的筆觸,展現生活之美、時光之美、鄉村之美,給人以深深的感染。

     
    內容簡介

    《麥墅紀》是一本記敘浙江西部農村生活的散文集。從草木、時節、飲食、舊事、地理多角度地多層面地展現那個時代特有的無法復制的鄉村生活場景以及作者濃濃的思鄉情懷。有場景,有人物,有風俗習慣,血肉豐滿、生動鮮活。作者不僅僅勾勒歲月,還銘刻了宏大的人生感悟。

    作者簡介
     方淳,居杭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病人》,短篇小說集《月是故鄉明》。 在《作家》《小說月報·原創版》《福建文學》《文學界》《西湖》等雜志報刊發表文字七十餘萬字。
    目錄
    滿眼繁花的後面,故鄉你如此安靜
    朝灌園兮暮灌園
    草木
    紫木槿,白木槿
    梨花坡暖日生煙
    青青刺球,毛囊之栗
    微霜未落,烏桕紅
    油菜花裡,解春愁
    半枝半枝,靜默相連
    酒釀花,牆角屋後
    山鄉嘉木,鳩坑茶
    時節
    清夜蟲鳴,時節之歌
    清明,托體同山阿

    滿眼繁花的後面,故鄉你如此安靜


    朝灌園兮暮灌園


    草木


    紫木槿,白木槿


    梨花坡暖日生煙


    青青刺球,毛囊之栗


    微霜未落,烏桕紅


    油菜花裡,解春愁


    半枝半枝,靜默相連


    酒釀花,牆角屋後


    山鄉嘉木,鳩坑茶


    時節


    清夜蟲鳴,時節之歌


    清明,托體同山阿


    鳥鳴喈喈,清谷天


    村夏,明月相思


    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立鼕,閑落落


    落雪,歲月靜美


    年日裡,溫暖的人情


    正月裡,趕十八


    南山種麥,走村觀馬


    飲食


    紫李黃瓜村路香


    今生不怨埋沙堿


    六月醬,豆香滿村


    麻糍,米香淡淡


    平常人家,和美之羹


    清明粉粿,香窈窈


    腥鮮,河邊的滋味


    舊事


    七月,爬樹,捉知了


    田野上來了紅蜻蜓


    土狗,它的名字叫阿黃


    青山碧水,船隱隱


    濛濛春雨動春犁


    以田為床,以簑為衣


    新嫁娘,花木床


    竹鄉,竹藝,竹建築


    黃泥牆,黑瓦片


    古宅,風雨中


    笑聲裡,那些花兒


    地理


    龍澤,鳳林


    曖曖,遠人村


    村莊,稻禾青青


    會當,凌絕頂


    南來庵,鼕青林


    洞溪,桃花源


    綠,積嶺情深


    雅水,下楊


    驀地,天地近了

    前言

    朝灌園兮暮灌園
    ——自序

    木槿是我喜愛的植物。它柔韌,頑強,富含生命,環境再艱苦,也能生存。
    2014年,老家的瓦屋得以修繕,我理所當然地將它命名為“槿園”。
    槿園,隻是一座粗模粗樣的農家小院,與山鄉農居別無二致。然而,它在我的心底,卻如同一個寶藏,珍藏著年少時的山鄉記憶。
    那段往昔歲月,需要一個空間去盛放,需要幾方文字去展現,恰若記憶的華光片羽,在黯淡而又斑斕的舊影中磔磔而飛……
    時光留不住,幾度夕陽紅。

     


    朝灌園兮暮灌園 


    ——自序 


     


    木槿是我喜愛的植物。它柔韌,頑強,富含生命,環境再艱苦,也能生存。


    2014年,老家的瓦屋得以修繕,我理所當然地將它命名為“槿園”。


    槿園,隻是一座粗模粗樣的農家小院,與山鄉農居別無二致。然而,它在我的心底,卻如同一個寶藏,珍藏著年少時的山鄉記憶。


    那段往昔歲月,需要一個空間去盛放,需要幾方文字去展現,恰若記憶的華光片羽,在黯淡而又斑斕的舊影中磔磔而飛……


    時光留不住,幾度夕陽紅。


    回首往事,依然能看到昨日搖立於枝頭的一花、一枝和一葉,依然能尋覓歲月在現實中的還原、再現和觀照,如同鏡中看花,水中觀月。


    這便是“槿園”這個名字的由來。


    這種精神上的還原與現實中的返照,在飛速發展的中國當下,在三十年趕超西方物質文明一百年的改革開放史中,是一件非常必要而又極其奢侈的事。許多人走著走著,再也回不到出發之地。而與我相伴的村莊,卻至今完好保存。我因此深感幸運與寬慰。


    尤其是,當回到家鄉,看到因少小離鄉,襁褓時期的衣物尚在櫃中,時光濾去四十年的塵埃,重現眼前之時,竟感覺恍若隔世,一時感慨萬千。


    我的一生,因這件件舊物,有了連貫而流暢的連接,有了與朦矓記憶相照應的件件往事的落實與對應。


    這一呼一應,猶如身在空谷而聽到回音,令我身心熨帖,深感欣慰。


    當鄉愁成為一種深入骨髓的念想,於現實返照中,擬化成形,我如此幸運地遭逢了家鄉的親人。他們的慷慨與俠義,令我感動不已。


    這泥木結構的瓦屋,我家本隻半幢。親戚做主讓給了我,又幫助修繕了槿園。夢想中的家園,由心中草稿上的一橫一撇,一折一點,塗寫成了現實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除了訝異、感動和驚喜,我實在不能再說什麼。


    槿園的舊模樣,隻是一間瓦屋,行將坍塌,門前空著小塊菜地。這間泥屋,是三十多年前姨母建造的,而後用來放置雜物,常常灰塵滿地,蛛絲纏繞,雨水淋漓。


    依親戚的想法,就讓它倒塌了吧——塌了可以蓋新樓。


    少年的記憶,在心靈深處,悄悄擰成一股力量,像洶湧激越的浪流,奔突到喉嚨。我不由吶喊一聲,阻止了這喜新厭舊的放棄與鋪張。


    喜愛一個詞語:敝帚自珍。


    對我來說,建築,美與不美,好與不好,不在於建造年月的新舊,造型式樣的富麗堂皇與否,材質結構的堅固合理與否,而在於生活在其中的人,流淌在其中的歲月。


     


    昔日重現,點點滴滴,如夕陽裡的落日镕金,長河裡的皎皎月華。


     


    這幢瓦屋,保留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浙西民居的典型樣式。夯築的泥牆裡,傾灑過親人辛勤的汗水;屋前的梨樹下,留下過青春美好的記憶。


    如今的新農村,小樓林立,這樣的瓦房越來越少了。


    面對如此巨大的一件舊物,我希望將它原汁原味地保留,裝進記憶的行李箱。


    本想留存漣漪般的舊瓦,以看檐下滴水。黑瓦,是舊屋的靈魂。但,舊瓦易損,遭漏。津費拮據,我又常年不在家鄉,翻修屋頂頗為不易。思慮再三,改用了新型鋼瓦。這是小小的遺憾。鋼瓦結實,耐損,經得起風雨和歲月的侵蝕。


    這是新工藝的好處。


    瓦片下,選用竹膠板,覆於木梁之上,看上去,儉樸素淨。牆體,凡毀圮破損處,都用磚塊混合泥土作了填充。牆內牆外,粉刷一新。


    門前空地,原先有一株梨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鄰居翻建新樓,砍斲了。農人們大多樸實善良,鄉村生活,鄰裡和諧為要。如此,我便托付親人在小院裡栽下了木槿和梔子。


    春節期間,回到家鄉,看到木槿葉子落盡了,光禿禿的,於夜晚的清寒中,站在院子裡,不由啞然失笑。


    心中,滿院花開、繁枝搖曳的槿園,與眼前尚有遙遠的距離,暫時亦不能有所改變。我不能常住家鄉,不能悉心料理花草。這是小小的遺憾。


    於是,等著可以空閑下來,長久住家鄉的那天。


    即便如此,春來就吐蕊枝頭的那一縷鄉愁,於今也總算有了一處寄托,於精神上是一種莫大的安慰!


    修繕槿園,令我想到一個人——閑居江南長樂村晚逢仙女的灌園叟。


    “朝灌園兮暮灌園,灌成園上百花鮮。”“小小茅堂花萬種,主人日日對花眠。”(明代馮夢龍《醒世恆言》)這是多麼令人向往的田園生活啊!


    然而,就當下而言,對普通人來說,卻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


    不消說花萬種,哪怕幾十種,也並非易事!


    灌園叟的幾間草堂,實在遙不可及。於我而言,空暇時,種植點小花小草,聊以打發閑情,也算一種悠遊自在的生活態度吧。


    修繕槿園期間,寫了一點潦草的文字,將數十年的懷望與愛戀傾注其間,編訂成集,名曰“麥墅紀”。


    這一年,自己也仿佛成了一個灌園叟,栽花種柳,忙於手上的活計。匆匆行色間,做出的活計,並不出彩,就像槿園一樣,粗樸而簡陋,稚拙而坦蕩,鄉野而率真。


    但,於己,可作一種安慰。


    如今,且將這些文字拾掇起來,扮靚幾分,以便付梓。


    這些文字,是沃灌槿園的一部分,是心中悄然構築的槿園的一部分。


    是以為序。                                       


     


      2017年2月20日

    在線試讀
    紫木槿,白木槿



    在所有的灌木花卉中,我對木槿情有獨鐘。

    其中的原因,怕是一時難以說清。唯其難以言說,更能表明心靈深處的眷戀。就像老友相逢,隔著距離,默默對視,話在心裡,就是說不出口。

    我之於木槿,就是這樣一種無須言說的情誼。

    在我眼裡,木槿有著山野之氣。她是老家常見的花卉,在城市卻鮮有蹤影。或者說,她不是適合生長在城市的植物。

    在山鄉,與她相伴的常常是竹籬笆,溪水,鵝卵石堆砌的牆面、隔障。在這些陪伴之物的映襯下,她單純而婀娜,樸素而艷麗,鄉野而芬芳。她就那麼不事修飾地一站,那一片貧瘠的空間頓時生動起來,就像初歲的陽光,浮動著明艷動人而生機蓬勃的氣息。

    很難想像,在城市的水泥空間,她會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狀態:她翠綠的葉子是否會沾上灰塵?嬌嫩的花瓣是否少了陽光的色澤?她是否依然能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江南山鄉的木槿,常見的是紫色。

    紫木槿,白木槿


     


     


     


    在所有的灌木花卉中,我對木槿情有獨鐘。


     


    其中的原因,怕是一時難以說清。唯其難以言說,更能表明心靈深處的眷戀。就像老友相逢,隔著距離,默默對視,話在心裡,就是說不出口。


     


    我之於木槿,就是這樣一種無須言說的情誼。


     


    在我眼裡,木槿有著山野之氣。她是老家常見的花卉,在城市卻鮮有蹤影。或者說,她不是適合生長在城市的植物。


     


    在山鄉,與她相伴的常常是竹籬笆,溪水,鵝卵石堆砌的牆面、隔障。在這些陪伴之物的映襯下,她單純而婀娜,樸素而艷麗,鄉野而芬芳。她就那麼不事修飾地一站,那一片貧瘠的空間頓時生動起來,就像初歲的陽光,浮動著明艷動人而生機蓬勃的氣息。


     


    很難想像,在城市的水泥空間,她會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狀態:她翠綠的葉子是否會沾上灰塵?嬌嫩的花瓣是否少了陽光的色澤?她是否依然能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江南山鄉的木槿,常見的是紫色。


     


    紫色,是含蓄、低調的顏色,蘊含內在的奢華,卻不想如同紅色一般熱烈奔放地噴薄。紫木槿是沉默的,遠遠地站在那裡,不引人注目。她赤剌剌地蓬生著些草莽粗大的葉子,隻青碧一色,手摸上去,葉面上仿佛長著毛刺,並不使人容易親近。


     


    在蔥茏而自在的肥沃的綠之中,她悠遊地長出一兩枝花朵來,安靜恬謐、孤芳自賞、愜意閑適、歡欣嬉戲的樣子。她不是開給人看,她隻是想開就開罷了。她不在乎鮮艷奪目與否,不在乎與別的花爭一寸長短,不在乎遊客的觀賞感覺。她隻像一個貪玩的女子,花開有時,僅僅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遊戲。


     


    她對於自我人生此種遊戲的關注,有點像造人的女媧。女媧造人,隻是需要玩伴。她有點寂寞,摶土造人隻是打發光陰的遊戲。她盛開,一如女媧之於泥土,是精心地侍弄,揉捏出一個個精致端莊的人形,還是胡亂折一根柳枝,點蘸些泥漿,利利落落地甩打出些卑賤的泥粒兒,完全看她此刻彼時的心情。


     


    枝頭的花朵,有的盛開在高處,因多得些陽光和清風而昂頭獨立;有的落在低處,隻悄悄地低吟淺嘆,也算是走過了人生這一回。花開得好不好,多不多,美不美,都不是她要關注的。她沒有計劃,有一出沒一出。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凋謝,什麼時候跟陽光打個招呼,什麼時候跟清風閑談幾句,完全看自己的心情。


    她就是這麼野性而自在。她隻做自己心靈王國的主人。


     


    除了紫色,即是白色。在山鄉,再也難以看到別的顏色了。由此可知,她是個挑剔的花女子,知道自己適合什麼顏色,要什麼顏色。外在的暄妍也好,騰囂也好,都關合在她的感官之外。她的心,清而靜:唯其清所以靜,唯其靜而能清。


     


    如果說,紫木槿長大後,注定會出落得寂寞而高貴,那麼白木槿的未來就是賢妻良母——她是注定要奉獻她那樸素動人的一生的。


     


    通常,我們看到的紫木槿都在野外,多是野生的。溝壑,溪頭,田間,荒地,你與她的相逢經常不期而遇。你因此突然被吸引,又因腳下的征途而不能停下,哪怕是幾分鐘的溫柔繾綣。


     


    你對於她,就像一陣風;她對於你,就隻是路上的匆匆一瞥。


     


    白木槿是家常的,她盛開在自家的院子裡。童年的家,有黃泥石壁、粉牆黛瓦。無論哪一種,她都合適。黃泥屋的人家,門前扎一圈籬笆。她就和籬笆站在一起,腳底下,常常是幾株雞冠花、指甲花,都是和她一樣,荒僻在山鄉入不了大雅之堂的花。


    粉牆黛瓦的人家稍稍講究。她就聽話地站在院牆之內,從不攀延出去,從不妄圖做那覬覦牆外行人的紅杏。她的開放,是為主人;她的凋謝,亦隻關主人之風月。她忠誠而沉默,素潔而芬芳。她是低眉順眼的媳婦,或是自少年就進了家門的丫鬟。


     


    她好看,還很有用。童年美好的記憶,是母親折了院子裡的白木槿花下面條喫。如今想來,那是一種怎樣的奢華!古代典籍中的仙人,吸風飲露,神采煥然,而仙女,也多含英咀華。在鄉下,面條是一種吉利的食物,常喻長壽,以白木槿配之,素潔而芬芳。珍貴的,我想該是用白木槿花瓣燉銀耳羹、蓮子羹,清炒百合藕片。試想那木槿銀耳羹,人生怕也難得嘗到一回吧。


     


    白木槿,是親和宜人的。隻要是踏進院門來的人,她知道是主人的朋友,就樂意和你相處。她不擇人之高低,不嫌貧富貴賤,隻要是親近主人的,她都喜歡。


     


    母親在廚房忙著,喚我采摘木槿花,是童年樂意的差事了。搬一張竹椅,爬上去,踮起腳跟,剪一朵又一朵,放在竹籃裡,拎進廚房交給母親,盼望著拌有木槿花的美食下一刻能上桌。透過十字窗欞,看院子裡的槿花靜靜佇立,光影透過紗窗落在小木桌上,一碗騰裊著熱氣和芳香的木槿面就上桌了。那一刻的滋味,多少年再也不曾經歷了。


     


    木槿花,常常開在七月。於鄉下,和二月的桃花、三月的梨花、四月的杜鵑、五月的石榴、六月的蓮花、十月的菊花一樣,是鄉村的美物。有了這些鄉野之花的點綴,鄉村便成了美麗所在。這是對農人勞作之餘的饋贈。


     


    母親尤愛桃花、杜鵑,而我尤愛木槿和蓮。春天,母親剪落桃枝,采回杜鵑,插在梳妝桌上的陶壺裡,或者放在木制窗臺上,房間裡就平添了一種默默的喜悅,寧靜而安詳。家裡有花的日子,即是母親心情大好的日子,說明遠在外地工作的父親就要回來了。團聚在望,我可以見到父親英俊的姿容了。


    這是多麼叫人期盼的事。


     


    和母親做伴的光陰,便在這靜守與期盼中度過:看門前花開又花落,春去又春來,一年又一年。長大以後,看到木槿,內心深處常常湧起難以言說的酸楚和悲傷——那是童年對父親無休止的思念凝結的吧。


     


    每當日暮時分,看門外遠處大墅橋橫跨鳳林港上,太陽一點一點從橋那頭的大樟樹樹梢上落下去,思念就爬上了我的脊背。我於是貓著身子獨自爬到門前的鵝卵石堆上去,拖著兩腮,隻默默地想心事。


     


    父親離開,我哭過鬧過。可他終究還是要離開的,我那麼小,隻能接受這個現實。我常常找一塊巨大的鵝卵石,坐到上頭,看著大橋遠處——父親來時的方向。


    七月的鄉村小院裡,流動著木槿花和酒釀花的芳香。我想:農忙日子到了,父親會回來嗎?他會回家喫木槿花面嗎?他會喝酒釀花釀的米酒嗎?是呀,他什麼時候纔回來啊?女兒想爸爸了呀,想爸爸了呀!


     


    這人與植物的感情,從小潛入心靈,走到哪裡,都像是生了根,再也難以解脫。


     


    等到讀書識字,看到人對於植物的情感,每每能領會其中的情誼。無論愛菊、愛蓮、愛牡丹,無非托物言志。更甚者,花幻成人形,成了花仙,如《灌園叟晚逢仙女》、《葛巾》。人的意像終於成真,人和花之間,有了交流,有了故事,有了戲,便是更進一層的境界了。


     


    隻是,幻成人形的花仙常常是牡丹,是富貴中的,是人人爭而想得的尤物。想那美色,自是“微窺之,宮妝艷絕”。牡丹大富大貴,那似乎是武則天之後的事了。而詩文中的木槿卻古老而悠久。


     


    《詩經·鄭風·有女同車》雲:“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舜華,木槿的別名,用槿花形容女子的容顏,是千百年前的事了。隻是木槿花期短暫,開落常在朝夕之間。農歷的七月,在古代,天氣已經寒涼。詩人面對木槿花,常常感嘆花期短促,凋零迅速。白居易《秋槿》雲:“風露颯已冷,天色亦黃昏。中庭有槿花,榮落同一晨。”李商隱《槿花》雲:“風露淒淒秋景繁,可憐榮落在朝昏。未央宮裡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


     


    槿花,不是富貴之花。她生且寂寞,殞也迅速,讓人扼腕而神傷。然而,它卻是韓國的國花,被稱為“無窮花”。槿花雖然生命短促,槿木卻生命頑強,一旦在哪裡扎根,便年復一年,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木槿是扦插性植物,隻要是有水土的地方,等待春天將枝條插入,就能生出須根來,成活率高,極易種植。而她的枝條,韌實有力,無論怎樣攀折,都難以扯斷。


     


    木槿,是隨和而柔韌的女子,對生存環境沒有過多的講究。她自顧野潑而安靜地生長,卻也有不肯輕易被攀折的高貴和倨傲。她自視清高,孤芳自賞,活得清苦然而快活。


     


    自離開鄉村,許多年來,不再見到木槿了。有一天,在城郊猛然看到左近盛開著一兩叢紫木槿,跑過去,對著它,默默注視了良久。


     


    我在想:什麼時候,能有個小院兒,栽一院落的槿花呢?


     


                                                             2016年1月5日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