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冰封的記憶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193-280
    【優惠價】
    121-175
    【作者】 一鴻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大連出版社 
    【ISBN】978755051188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0511880
    作者:一鴻

    出版社:大連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

    編輯推薦

    ★本書填補了記錄八十八旅歷史史實的文學作品的空白,使東北抗戰歷史性文學作品更加豐富,為研究東北抗戰歷史提供了更多史實資料,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涵蓋大量真實寶貴的文字、圖片資料,不僅是一部記錄東北抗戰歷史的著作,更真實的再現當年的歷史,使讀者在詳實的圖文資料中,了解歷史,在閱讀的過程中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內容簡介

    1945年8月9日,百萬蘇聯紅軍跨越中蘇邊界,給予日本關東軍以致命一擊。在這大反攻的洪流中,有一支主要由中國人組成、由中共東北黨組織直接領導、掛著蘇軍番號的部隊——蘇聯工農紅軍獨立步兵第八十八旅,抗聯內部稱它為東北抗聯教導旅。


    這不是一支普通的作戰部隊,它的主要成員來自在東北三省堅持十四年浴血抗戰的抗日聯軍,有漢、滿、朝鮮、白、蒙古、鄂溫克、達斡爾、俄羅斯等族人。它是建國前*一支中共領導的成建制特種部隊,成員普遍經過格鬥、射擊、密寫、爆破、跳傘、駕駛、報務、攝影、軍事地形測繪等專門訓練,執行定點潛伏、敵後偵察、小部隊破襲、建立敵後空降場等任務,並擔任向導、翻譯和突擊隊員。當時,對這支部隊的情況是嚴格保密的。


    作者根據長期研究積累和掌握的大量中方、俄方及日本關東軍的歷史檔案資料,以及對原抗聯及八十八旅五十位老兵的追蹤采訪,數次赴俄羅斯原八十八旅舊址采訪,飽含激情地創作出反映中國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戰鬥經歷和抗戰精神的紀實文學作品《冰封的記憶》,首次繫統、全面地揭秘了這支特殊的部隊。

    作者簡介

    一鴻,原名洪衛國。1965年出生於軍人家庭,天津海關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曾參與中國海關博物館籌建工作。擅長紀實文學及詩歌創作,作品多以歷史為題材,多次獲得全國金鑰匙文學大獎等獎項。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他創作的詩歌《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在全國廣為流傳。

    目錄
    引子
    章關外孤旅
    一、“九一八”啊“九一八”
    二、東北抗戰的滴血
    三、“用我們的血肉,喚起全國民眾”
    四、從東北到延安的路比到莫斯科遙遠
    五、上山
    六、血路
    第二章碧血青蒿
    一、大兵壓境
    二、將軍之死
    三、突圍
    四、十二烈士山
    五、傷員

    引子


    章關外孤旅


    一、“九一八”啊“九一八”


    二、東北抗戰的滴血


    三、“用我們的血肉,喚起全國民眾”


    四、從東北到延安的路比到莫斯科遙遠


    五、上山


    六、血路


    第二章碧血青蒿


    一、大兵壓境


    二、將軍之死


    三、突圍


    四、十二烈士山


    五、傷員


    六、為了生存


    七、日軍折翅嫩江


    第三章 絕地


    一、竭澤而漁


    二、密營


    三、一粒糧一滴血


    四、內外交困


    五、王鵬去哪兒了?


    六、孩子啊,讓媽媽拉住你的手


    七、策反工作班與“民生團”事件


    八、大逮捕


    第四章 困鬥


    一、驕橫的關東軍低下了頭


    二、重返東北


    三、被開除黨籍的總司令


    四、哈巴羅夫斯克的三方會議


    五、面對戰友的槍口


    六、尚志悲歌


    七、日本籍的抗聯戰士


    第五章 越境


    一、跨過憤怒之河


    二、審查


    三、樺樹皮,是我哥哥寫來的信


    四、娜塔莎想散步


    五、布拉吉和高跟鞋


    六、哥哥李雲峰


    七、偽滿洲國遍地是特務


    第六章 成軍


    一、初建野營


    二、王新林同志


    三、尋找魏拯民


    四、武裝偵查


    五、次跳傘


    六、26公裡無線電學校


    七、停止派遣


    八、成軍


    第七章 在敵後


    一、銜命出擊


    二、孤軍苦旅


    三、虎口撥牙


    四、睚眥必報


    五、血灑庫楚河畔


    六、智殲策反工作班


    七、在另一條戰線戰鬥


    八、一支沒有番號的部隊


    第八章 復國


    一、劍與盾


    二、冰與火


    三、軍旗所向


    四、厲馬秣兵


    五、血誓


    六、復國之路


    七、後一擊


    八、有蘇軍軍銜的抗聯


    九、橋梁


    十、大愛


    十一、仁將


    第九章 老兵不死


    一、遲到的榮譽


    二、半世蹉跎半世情


    三、天涯忠魂


    四、遠去的集結號


    五、黎明前的黑暗


    六、無法實現的遺願


    七、忠骨


    後記

    前言
    序言
    看了《冰封的記憶》一書,有一種振奮和擔憂的感覺,有一種責任感在激蕩。雖然抗日戰爭勝利的腳步已經匆匆走過70餘載歲月,那場從烏蘇裡江畔到黃河邊上的戰火硝煙早已隨風散去,歷史仿佛已經遠離,但是,從瀋陽北大營卷起的那場戰爭留下的教訓和傷痛卻是刻骨銘心的。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那是永遠的國殤、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
    老人在故去,新人在成長。還歷史真相,實事求是地論述和描寫東北抗戰史,冷靜、客觀地評價抗戰史,解決目前我國歷史教科書在闡述抗戰史上存在的不夠翔實的問題,已經是當務之急。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有責任把完整、公正的抗聯歷史告訴後人,讓後人牢記那英勇悲壯的抗戰歷史,讓子孫後代記住那些在抗戰中為國捐軀的英烈,更要牢記東北抗日聯軍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誓死保衛國土家園的英勇壯舉,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力量。這,是我們活下來的抗聯老戰士的願望,也是我們對在抗戰中犧牲的戰友們好的告慰。此時此刻,我們想起了一位偉人著作裡的那段話:“成千上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序言


    看了《冰封的記憶》一書,有一種振奮和擔憂的感覺,有一種責任感在激蕩。雖然抗日戰爭勝利的腳步已經匆匆走過70餘載歲月,那場從烏蘇裡江畔到黃河邊上的戰火硝煙早已隨風散去,歷史仿佛已經遠離,但是,從瀋陽北大營卷起的那場戰爭留下的教訓和傷痛卻是刻骨銘心的。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那是永遠的國殤、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


    老人在故去,新人在成長。還歷史真相,實事求是地論述和描寫東北抗戰史,冷靜、客觀地評價抗戰史,解決目前我國歷史教科書在闡述抗戰史上存在的不夠翔實的問題,已經是當務之急。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有責任把完整、公正的抗聯歷史告訴後人,讓後人牢記那英勇悲壯的抗戰歷史,讓子孫後代記住那些在抗戰中為國捐軀的英烈,更要牢記東北抗日聯軍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誓死保衛國土家園的英勇壯舉,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力量。這,是我們活下來的抗聯老戰士的願望,也是我們對在抗戰中犧牲的戰友們好的告慰。此時此刻,我們想起了一位偉人著作裡的那段話:“成千上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東北抗日聯軍老戰士、黑龍江省政協原副主席李敏


    東北抗日聯軍老戰士、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局原副局長李在德

    媒體評論

    該書史料比較翔實,結構比較合理,內容豐富,語言流暢生動,是對廣大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抗戰精神教育、艱苦奮鬥教育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以及國際合作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


    ——軍事科學院原軍史部研究員、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原秘書長 彭訓厚


    反映東北抗戰的史學著作汗牛充棟,但是以紀實文學的形式,全面記述和反映東北抗聯教導旅艱苦卓絕的發展歷程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該書可謂是獨闢蹊徑的開山之作。


    ——軍事科學院教授、中國抗戰史專家 郭德宏

    在線試讀
    第三章絕地
    二、密營
    密營這種形式不是抗聯的發明,而是早年東北胡子們的創造。密營選在掩蔽的密林深處,多是從地上挖下去,上面用原木斜搭上,糊上泥,再蓋上樹枝和草,開春草籽就在頂上冒芽了,遠遠望去與地形地貌渾然一體,不走到跟前你絕不會看出這裡能住人,老百姓俗稱“地窨子”。到了抗聯時期,密營被發揚光大,一種是地窩子式,即選擇有利地形和向陽的山坡,順著山形地勢向地下挖洞1米至2米深,四周用木稜壘起,邊挖邊壘以作為牆體,地上部分起脊,保暖性強於前面所說的地窨子。當然,如果條件允許,也會蓋上幾間用原木造的木刻楞,曾召開過北滿省委擴大會議的帽兒山六軍被服廠,就是一座有上百平方米的木刻楞。密營除了儲藏糧食、錢財外,還常常用來設置被服廠、兵工廠。
    “九一八事變”之後,關東軍占領了東北的主要城市和村鎮,茫茫原野和崇山峻嶺自然成了抗聯戰士出沒的場所。
    東北地區自然環境比較嚴酷,鼕季漫長,氣溫常在零下30—零下40攝氏度。用東北人的話說,“凍得小鬼兒都齜牙”。有許多人前一晚和衣睡下後,第二天早上就再也沒醒過來。所以,密營幾乎成了抵御日寇和嚴寒的武器。
    過了鼕天,東北郁郁蔥蔥的莽原又以另一種形式考驗抗聯戰士。森林裡有吸人血的大大小小的動物,瞎蠓、蚊子、草爬子,這些都不能小看。當年胡子有個整治人的法子,就是把人衣服剝光捆在樹上,待一晚上,這一晚就會讓身體蓋上一層黑乎乎的蚊子。就這樣人還得咬著牙不能動,因為蚊子趴在你身上吸血,吸飽了它不動,你若把它驚走了,又來一撥蚊子,就能徹底把你的血吸干。要想在野外生存,就必須建有能適應這些嚴酷環境的設施。同時,部隊休整、傷員療養、糧食供給和後勤保障,都需要有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抗聯修建的密營,密營就是抗聯有效的後勤保障基地。
    抗聯的密營功能上比較全,有的密營由指揮部、兵營、倉庫、廚房、軍械庫、藥房、磨坊、槍械所、被服廠等組成,重要的指揮部密營,都會在幾十裡外設置一道、二道哨卡。
    在長白山原始森林裡,群山環抱間有個方圓百裡的蒿子湖,湖畔的一條東西走向的大川——老龍崗,有一個被當地人稱為“迷魂陣”的地方,大溝套小溝,縱橫交錯,分延四周,各溝地形相似,外來者進入其中很快就會迷失方向。1932年至1942年間,南滿省委和東北抗日聯軍一路軍、二路軍領導人楊靖宇、魏拯民和金日成曾在這一帶的深山密林裡設有密營,又稱“司令部密營”、“南崗頭密營”和“大頂子密營”。

    第三章絕地


    二、密營


    密營這種形式不是抗聯的發明,而是早年東北胡子們的創造。密營選在掩蔽的密林深處,多是從地上挖下去,上面用原木斜搭上,糊上泥,再蓋上樹枝和草,開春草籽就在頂上冒芽了,遠遠望去與地形地貌渾然一體,不走到跟前你絕不會看出這裡能住人,老百姓俗稱“地窨子”。到了抗聯時期,密營被發揚光大,一種是地窩子式,即選擇有利地形和向陽的山坡,順著山形地勢向地下挖洞1米至2米深,四周用木稜壘起,邊挖邊壘以作為牆體,地上部分起脊,保暖性強於前面所說的地窨子。當然,如果條件允許,也會蓋上幾間用原木造的木刻楞,曾召開過北滿省委擴大會議的帽兒山六軍被服廠,就是一座有上百平方米的木刻楞。密營除了儲藏糧食、錢財外,還常常用來設置被服廠、兵工廠。


    “九一八事變”之後,關東軍占領了東北的主要城市和村鎮,茫茫原野和崇山峻嶺自然成了抗聯戰士出沒的場所。


    東北地區自然環境比較嚴酷,鼕季漫長,氣溫常在零下30—零下40攝氏度。用東北人的話說,“凍得小鬼兒都齜牙”。有許多人前一晚和衣睡下後,第二天早上就再也沒醒過來。所以,密營幾乎成了抵御日寇和嚴寒的武器。


    過了鼕天,東北郁郁蔥蔥的莽原又以另一種形式考驗抗聯戰士。森林裡有吸人血的大大小小的動物,瞎蠓、蚊子、草爬子,這些都不能小看。當年胡子有個整治人的法子,就是把人衣服剝光捆在樹上,待一晚上,這一晚就會讓身體蓋上一層黑乎乎的蚊子。就這樣人還得咬著牙不能動,因為蚊子趴在你身上吸血,吸飽了它不動,你若把它驚走了,又來一撥蚊子,就能徹底把你的血吸干。要想在野外生存,就必須建有能適應這些嚴酷環境的設施。同時,部隊休整、傷員療養、糧食供給和後勤保障,都需要有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抗聯修建的密營,密營就是抗聯有效的後勤保障基地。


    抗聯的密營功能上比較全,有的密營由指揮部、兵營、倉庫、廚房、軍械庫、藥房、磨坊、槍械所、被服廠等組成,重要的指揮部密營,都會在幾十裡外設置一道、二道哨卡。


    在長白山原始森林裡,群山環抱間有個方圓百裡的蒿子湖,湖畔的一條東西走向的大川——老龍崗,有一個被當地人稱為“迷魂陣”的地方,大溝套小溝,縱橫交錯,分延四周,各溝地形相似,外來者進入其中很快就會迷失方向。1932年至1942年間,南滿省委和東北抗日聯軍一路軍、二路軍領導人楊靖宇、魏拯民和金日成曾在這一帶的深山密林裡設有密營,又稱“司令部密營”、“南崗頭密營”和“大頂子密營”。


    蒿子湖畔的這些密營,是一些用木楞刻成的連體式馬架子房,頂蓋用樺樹皮及木柈子苫蓋,有宿舍、廚房、倉庫、藥房、糧倉、槍械所、哨所等設施,宿舍屋內均分東西兩鋪火炕。距廚房東南約6米處的斜坡上,有一木楞刻搭成的水井。抗聯戰士生火煮飯要點燃柴草、樹枝,炊煙,很容易被天空中巡邏的日本飛機發現。蒿子湖密營的伙房沒有煙囪,連接鍋灶的是一棵空心大松樹,煮飯產生的炊煙都藏在樹洞中慢慢地消散。


    密營不僅設施完備,安全措施也很到位。陳雷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曾記載,他隨張壽篯去四塊石北滿省委密營,在交通員帶領下沿巴郎河走進原始森林,要走兩三天,纔在河邊一個山頭旁遇見一個用樹皮掩蓋的小馬架子——這是密營的一道哨卡。離哨卡還有一裡遠,交通員就把手中的步槍橫擺在肩上,雙手舉過頭頂交叉搖擺,這時樹杈間會露出一面小紅旗搖一搖,他們纔能繼續前進。這個哨卡有十幾名槍法精準的戰士,關鍵時刻他們要替後面密營裡的同志們贏得脫身的時間。蹚過一條小溪,沿山溝走了幾裡路,隊伍又停下來,交通員上前溝通,有人在樹叢中喊話:“拉開當子間隔十步上山,別蹚出綹子。”這綹子是胡子的黑話,意思是別把草壓倒踩出道來,以防止被別人循跡發現密營。不僅有這些措施,抗聯還發明了地槍、詭雷,用多餘的步槍和手榴彈拉上絆發線,設置在通道附近,如果敵人從別的路上來,會觸踫預設的地槍和詭雷報警。而且,抗聯有著嚴格的紀律,不同部隊之間往來,隻允許領導和有關人員進入密營,其他人在十幾裡外等著。至於專門用來儲藏糧食的密營,除了首長外就隻有軍需官知道在哪裡,藏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有埋地下的,也有藏樹上的。李敏曾說過一種更絕的方法,就是將白面口袋扎緊直接丟到水泡子裡,用的時候撈出來,揭開外邊的硬皮,裡面的面粉還是好好的。她說,隻有白面可以這樣藏,棒子面不行,那玩意輕。


    在黃泥嶺西麓、小二道河子上遊的密林中,建有魏拯民密營。這裡山高林密,地勢險要。密營東西長50米,南北寬40米,由兩個長方形的地窨子組成,一面以山體為壁,其餘三面用石塊砌成,石壁上用原木刻成木牆,房頂平鋪原木,原木之上覆蓋泥土,泥土上長滿了野雞膀子、雜草和籐蔓等植物,偽裝得如自然山體一樣,不易被人發現。抗聯第二軍政委魏拯民,由於緊張而頻繁的作戰和惡劣的野外生存環境,患上了嚴重的心髒病和胃病,1941年3月8日病逝於紅石林區小二道河子密營。


    摩天嶺金日成密營,地處大朝陽溝的小東南岔溝海撥750米的西山上。溝谷內有一條小溪,自西南流向東北。這裡重巒疊嶂,異常險要,易守難攻。


    密營對於抗聯非常重要,日本鬼子當然也把破壞密營作為發現並消滅抗聯的突破口。特別是抗戰後期,環境異常艱苦,抗聯內部發生了很多叛變投敵事件。魏拯民病逝後,他的遺體被叛徒帶著討伐隊挖出,日軍縱火焚燒以解心頭之恨。


    1936年年初,日本侵略者對活躍在紅石林區一帶的東北抗聯進行了大規模的瘋狂圍剿,實施“鐵壁合圍”“篦梳山林”,同時,又采取集團部落制,焚燒民房,強行並屯,妄圖封鎖抗聯武裝,切斷抗聯與人民群眾的聯繫,置抗聯於死地。


    1937年3月,寶清山區密林中,抗聯五軍留守處密營。日軍討伐隊在偽蒙興安軍的配合下,趁五軍主力西征之際,由叛徒帶路,進山搜剿五軍的後方密營。時值後方留守處人員大多去征發糧草,準備給大部隊回師備用,整個密營隻留下了因腹瀉養病的一名叫李炮的老戰士。李炮不是他的真名,真名已無從考證,隻知道他是獵戶出身,常年在山林裡行圍打獵,膽大心細,槍法奇準,按照東北人的習慣,上至軍長,下至戰友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李炮。李炮本有個美滿的家,過著靠山喫山的小日子,“九一八事變”之後,他的兒子上山當了抗聯,被鬼子抓住,塞到了冰窟窿裡。李炮在河邊直等到冰河開化纔看見兒子傷痕累累的尸首,從此抗聯就多了一名叫李炮的老戰士。


    這天,其他人出發了,李炮一個人正因為腹中絞痛看守密營,他在炕上輾轉反側。忽聽到洋鐵桶踫到樹杈的聲音,多年的狩獵生涯,讓他練就了千裡眼和順風耳。他一下子跳下炕,抄起那支水連珠,壓滿子彈。輕輕挑開門縫,黑壓壓的敵人已經把屋子團團包圍。李炮沒有打前邊的士兵,而是瞄準了人群後邊挎刀的鬼子軍官,一槍就把他送上西天。槍聲未落,敵人的輕重機槍像瓢潑大雨一樣掃射過來,厚厚的松木門立刻被打散了架。好在這是棟用山石壘的石屋,李炮忍著腹內的絞痛,貼在牆邊,瞅準機會,左一槍,右一槍,槍槍幾乎都不落空。子彈像長了眼睛一樣,專往敵人的腦袋上鑽。3月的黑龍江仍然是冰天雪地的深鼕,大雪皚皚。李炮自忖自己這次是逃不出去了,就打定主意跟敵人拼個魚死網破。敵人喫了虧,知道遇到高手了,就挖空心思想一切辦法。先是讓抗聯的叛徒喊話招降,許諾隻要歸順,既往不咎,還給錢花。叛徒顫顫巍巍地探出頭,一句話沒說完,眉心就添了個血窟窿。


    日軍派人遠遠地在樹上設置狙擊手,讓興安軍佯攻,想把李炮引出來,讓狙擊手干掉他。哪知李炮看了一眼樹干上被蹭掉的積雪,就明白了敵人的詭計。興安軍虛張聲勢地打槍、呼喊,他不為所動,略略瞄了一下,一槍就把鬼子的狙擊手像打鳥一樣從樹上打下來。就這樣,這場實力懸殊的戰鬥前後打了四個多小時,後鬼子從寶清增援了迫擊炮和擲彈筒,遠遠地躲在雪窠子裡轟炸這座石屋。經過幾番轟炸,終於石屋隻剩下斷壁殘垣了,即使是這樣,鬼子和興安軍還是不敢大意,勾著腰,從幾個方向包圍上去,確認廢墟裡沒有人氣了纔敢露頭。


    三、一粒糧一滴血


    周保中在1936年5月16日的日記中寫道:
    “午餐,托炭窯工人代煮小麥,既非粥,亦非飯,焦黑難看,較豬食猶劣。戲問工人曰:‘此食狗喫乎?’答:‘不喫。’又問:‘豬喫乎?’答:‘豬不喫。’乃相視笑,俯就食,其色難看,其味惡難堪,然而亦足以果腹……”


    其實到了1938年以後,喫飯問題成了抗聯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


    沒有了百姓的支援,孤懸關外的抗聯成了無源之水,必須為每一粒糧食、每一顆子彈去犧牲、去流血。


    饑餓的陰雲時時刻刻籠罩在指揮員和戰士們的心頭。夏季靠著野菜和沼澤地裡的魚蝦勉強可以度日,到了鼕季,大雪覆蓋,鳥獸滅蹤,饑寒交迫比兇惡的敵人還要可怕。


    糧食成了抗日聯軍各部隊和各省委會議研究的重要議題。


    1938年年底東北抗日聯軍三路軍的主力西征,下江的留守部隊大都是六軍的人員,饑餓和寒冷使部隊大量減員。在這危急的關頭,下江特委書記高禹民不得不寫信向北滿臨時省委說明留守部隊的情況:“遠地送來親愛的戰友們的饑餓的呻吟,寒凍的顫聲,熱情在我們周身澎湃。同志們堅毅清癯的瘦影在我們腦海中閃動。我們是朝夕關懷著你們,翹望興安峰巒,可見巍嶺絕壁嚴肅的儀容!白雪與寒風爭厲!這真是像征著偉大事業的時期,我們緊握著拳頭,誓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去與饑餓寒凍,去與萬惡日寇拼殺!不達勝利誓不休!同志們,戰鬥起來吆!祖國和民族將展開絢爛的前途!”


    1939年1月2日,抗聯六軍第二次西征的路上,已經先期到達海倫八道林子的王明貴收到了軍部交通員送來的張壽篯的信,並說張政委已經帶部隊來了。王明貴興奮地打開信來看,臉立刻陰了下來。信寫得很簡單:“我帶十一軍已到三師後方,部隊疲勞已極,糧食一粒皆無,情況嚴重萬分,應火速籌糧送來。”每一個字旁邊都畫著一個圈,後一行字旁邊畫著兩個圈。


    王明貴意識到事態的嚴重,立刻籌集了1000多斤糧食和30多匹戰馬,連夜趕了70裡山路親自送了過去。


    到了十一軍的宿營地,王明貴被眼前的情景驚獃了。戰士們的軍服破爛得已經看不出模樣,羊皮袍子一片一片的,哨兵披著棉被站崗。饑餓讓每一個人都不願意說話,眼睛是灰蒙蒙的。在一個大地窨子裡,幾十個被凍傷的傷員擠在裡面,連說話的勁都沒有。看到了王明貴他們,幾名披頭散發的女戰士激動得熱淚盈眶。


    在一個地窨子裡,王明貴找到了披著破舊黃呢子大衣,頭發蓬亂、胡子拉碴、眼窩深陷的張壽篯。他上前敬禮:“報告!報告張政委,我們來了!”


    張壽篯駝著腰,看著王明貴半晌纔說出的句話是:“糧食送來了嗎?”得到肯定的答復後,他長出了一口氣說:“這下部隊可得救了!”


    94歲的抗聯老戰士單立志回憶說:“1939年,一個鼕天我都沒有棉衣穿,在大雪堆裡挖個坑,架上松木燒,每天就靠烤火活著。向火的一面烤熱了,背火的一面早凍透了,就來回翻著面地烤。年紀稍大的戰友們大部分都凍死餓死了。人是先從腳往上凍,後腦袋都凍壞了,走著走著抱著樹就痴獃了,還有知覺的人讓我們給他一槍,可是誰能忍心給他一槍呢,隻能看他活生生地凍死……”


    快人快語的李敏則用一種很形像的比喻,形容了當時那種刻骨銘心的饑餓感:“睡覺時,自己的腸子都能一根一根地摸出來。”


    李敏回憶說:“1939年夏天,斷糧已久的部隊不得不冒險去攻打一個圍子,日本人躲在房子裡抵抗。我們沒有什麼武器炸藥,沒辦法打進去,團長就讓大家點火燒房子,雨太大,燒不起來。這時,周圍幾個圍子都響槍了,我們隻好撤,敵人在後面猛追,我們犧牲了副官和幾名戰士,卻沒能喫上這頓飯……”


    後,他們跑進了一個叫竇家圍子的屯子,老百姓覺悟高,把粉條、豆腐擱一起,熱乎乎地煮了一大鍋。李敏說,大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那個香啊!可還沒喫呢,外邊槍響了。“多少年沒喫著豆腐粉條了,誰也不舍得丟下突圍,就不約而同地打定主意邊打邊喫,你打我喫,你喫我打。東北人有句俗話‘心急喫不了熱豆腐’,舌頭燙出了水泡,然後有人又想出了個辦法,撈出來放到冷水裡汆一下,再喫。”


    1939年2月18日,李敏他們已經斷糧多日了,不知是誰說了一句:“今天是大年!”大家都沉默了。指導員看大家情緒不高,就從背包裡摸出一雙牛皮烏拉鞋,交給司務長老苗,故作興奮地說,年夜飯有了!好好燉燉,給大伙改善改善。


    地窨子裡爐火熊熊,牛皮烏拉鞋在鐵鍋滾開的水裡慢慢變胖、變軟,似乎空氣中也有了牛皮的香味。年僅15歲的李敏,抽動鼻子眼巴巴地看著鍋裡。這時班長告訴李敏,該上哨了。老苗看著李敏戀戀不舍的樣子,笑瞇瞇地問她,要不先給你撈一塊嘗嘗?李敏咽了下口水,說等我回來和大家一塊喫吧。


    李敏上崗沒多久,就發現敵人趁著黑夜摸了上來。戰鬥打響了,子彈嗖嗖地飛,已經跑出地窨子的老苗一拍腦門,糟了,烏拉鞋沒拿出來。他轉身就返回屋裡,一會兒便拎著熱氣騰騰的鐵桶跑出來。這時,敵人的子彈像雨點一樣射過來,擊穿了鐵桶,湯流了出來,子彈也射進了老苗的胸膛,鮮血噴在潔白的雪地上。


    老苗臉色蒼白地倒在山崖上,斷斷續續地安慰李敏:年夜飯,喫吧!就合上了雙眼。


    1938年,李在德生下一個男孩。肚裡沒食,就沒有奶水,隻好眼巴巴地看著兒子那雙明亮的眼睛一天天黯淡下去。撐到第五天,孩子死了,她流著淚找個雪窠把孩子埋了。


    那一年,曾經當過趙尚志警衛員的張鳳岐,也是因為部隊斷糧,想趁著大年三十敵人都在過年之際,帶著幾個騎兵出來搞點給養。他們來到鐵力縣的一個村子,觀察了一下,沒發現啥情況,就選擇了一戶掛著燈籠的大戶人家翻牆進去。那戶人家正在闔家團圓包餃子,看見來了這麼多拿槍的很害怕,張鳳岐說:“別害怕,我們都是中國人,是抗聯。借你家這個地方歇歇腳,不會傷害你們的。”這家人見來人客氣,不搶不奪,便放下心來對張鳳岐說:“大過年的,你們真不容易,就在這兒喫頓餃子吧。”其實連張鳳岐在內的所有戰士都幾天沒正經喫頓飯了,聞到餃子餡的香味口水直往肚子裡咽。張鳳岐派出警戒哨,坐等鍋裡的水翻花。這邊餃子下鍋了,一個個小豬一樣的餃子漂在鍋裡,讓戰士們看著百爪撓心。可就在這時,哨兵跑了進來:“連長,鬼子討伐隊快進村了,像是剛從山上下來的。”


    張鳳岐命令大家別慌,迅速撤退。


    眼瞅快煮熟的餃子喫不到嘴,張鳳岐心有不甘,他一條腿剛邁出門,眼角餘光忽然發現靠牆根兒有個大銅盆,於是心花怒放,抄起來就到鍋裡撈了一盆半生不熟的餃子。他在馬上一手端著餃子,一邊招呼戰士快撤,還不忘撈兩個滾燙的餃子送進嘴裡,被燙得直吸溜。


    有夜幕掩護,敵人並沒有發現他們,他們轉眼跑出有10裡地。進了山,張鳳岐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讓戰士們下馬休息。


    一下馬,大家都圍過來喫張鳳岐手裡的那一盆餃子。有幾名戰士邊喫邊說:“這餃子咋不是味兒?是狐狸肉餡做的吧?”張鳳岐說:“哪那麼多話,喫餃子還堵不住你嘴?”說著自己順手撈了個餃子喫進嘴裡,咂咂味,還真有股騷味。他讓一名戰士拿出火柴劃著一看,原來他情急之下沒看清楚,順手拿來人家的尿盆盛餃子,那盆的四周還有一圈白花花的尿堿,氣得他把尿盆和餃子全扣在雪地上。


    戰士們鴉雀無聲,一會兒一名小戰士開始抽泣,嘟囔著,今天是大年三十,咋還喫不上個餃子。


    張鳳岐嘆口氣,蹲了下來,把丟在雪地上的餃子一個一個撿起來放進鋼盔裡,說:“化點雪,找個地方把餃子再煮煮喫吧。”


    那個時候,饑餓到底有多嚴重,可以從1938年12月2日《中共下江特委書記高禹民給省委的報告及工作提議——關於下江情況及吉東、北滿兩組織合並等問題》中一窺端倪。高禹民在文中寫道:“六軍二十三團受敵人封銷(鎖),和長期錯誤路線所反映的結果,而致使喫了四五天人肉!!”


    關於這個事情,抗聯六軍老戰士李敏也聽說過。1939年,她聽二十三團一名戰士說過此事。當時的情況是封凍前大江中跑冰排,敵人上不來,抗聯也跑不出去,沒有辦法就隻好喫封凍前被敵人打死的人的肉,封凍後纔突圍出去的。趙尚志率領的三軍也遇到了這樣的困難,那些傷員們,看到軍長親自帶著人抬著他們找橡子填肚子,為不給戰友添累贅,這些傷員都給了自己一槍。


    楊靖宇犧牲後,一個叫金源相的醫生,戴著一個口罩,拿起一把挺亮挺長的刀,給楊靖宇剖腹,把胃割開了。在場的人看見楊靖宇的胃裡有草,有樹皮,就是沒一粒糧食。一個小胡子日本軍官在旁邊蹺起大拇指說:中國人志氣的有!


    第四章困鬥


    七、日本籍的抗聯戰士


    在東北的十四年艱苦抗戰中,出現抵抗關東軍的日本人並不稀奇。廣為流傳的伊田助男給抗聯送彈藥的故事,就是其中為著名的。可更多的人並不知道,在抗聯一路軍中竟有一名貨真價實的日本人,他叫福間一夫(又稱福健一夫)。


    1936年春,居住在日本秋田縣、已是兩個孩子父親的福間一夫,隨著他所服務的企業——東亞土木株式會社,來到偽滿洲國采伐木材。日本占領東北期間,實行大陸拓殖計劃,組織大批日本農民和在鄉軍人來到東北,組成開拓團掠奪東北的土地資源,而且還把日本各類工廠技術人員、熟練工人也派遣到東北,把這裡富饒的礦產資源當做自家的東西取用。


    1937年3月,為把從東北掠奪的物資運往日本,同時,方便圍剿南滿地區的抗日武裝,日軍準備開工修建通化至集安的鐵路,這條線路上的吐口子老嶺隧道長達3公裡,隧道施工工程的承包方就是福間一夫所在的日本東亞土木株式會社,干活的是從關內騙來的勞工和抗日部隊戰俘。


    1938年6月24日夜裡11點,由楊靖宇指揮的抗聯一路軍教導團夜襲這處鐵路隧道工程點,解放了250多名中國勞工,其中100人當場就加入了抗聯。當時福間一夫是工地上的一個小工頭,和其他幾名日本工頭被俘。被俘之後,中國工人替他說好話,說這個鬼子和別的鬼子不一樣,心眼不錯,對工人和氣,工人磨洋工他也不管;而日本大金櫃對他不滿,還罰他和中國工人一起干挑土等重活。


    抗聯決定釋放他,但是他卻表示原意留下來加入抗聯。楊靖宇問他: “你為啥要參加抗聯?”
    福間一夫說:“日本侵略中國是不好的,我反對這種做法,我們的平民百姓也反對這麼做。眼下,隻有制止這場戰爭,纔能挽救中國人和日本人。”楊靖宇聽後,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但想到遊擊戰爭的殘酷,又拒絕了他的要求。福間一夫猜到了這一點,再三表示說:“我明白當紅軍在山上,生活艱苦,拿一般武器和裝備精良的日軍作戰很危險,另外,兩個民族風俗習慣不同也有困難。可是,你們不怕流血犧牲,我為什麼不能做到呢?為了制止戰爭,我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請將軍閣下隻管放心好了。”就這樣,抗聯一路軍警衛旅一團機槍連的隊伍中從此有了一名日本籍抗聯戰士。


    福間一夫來中國時已經是40歲的中年人了,年齡比普通的抗聯戰士大十幾歲。起初,大家對他的稱呼是“老日本子”,這個稱呼聽起來有一定的貶義,楊靖宇聽後感到不悅,立刻下令,誰也不許叫福間一夫“老日本子”。當時抗聯戰士為了家屬的安全,互相都用編號稱呼,福間一夫在班裡排在第八號,因為他年齡大,後來就都管他叫“老八號”。


    部隊裡忽然出現了一個日本人,大家伙都覺得怪怪的,可看他搶著扛機槍、和大家圍在一起喝煮苞米粥的樣子,覺得這個日本人和自己的街坊鄰居沒啥兩樣。出於對戰友的關心,更何況他的年紀較大,大家都想照顧他。但是福間一夫堅決不干,誰要想替他扛槍,他會臉紅脖子粗地拒絕。


    在抗聯一路軍裡,福間一夫聽過司令員楊靖宇、政委魏拯民的講話,會唱《東北抗聯路軍軍歌》。他參加過攻打吉林臨江縣六道溝、七道溝的戰鬥,經歷了臨江岔溝大突圍。


    福間一夫盡管是日本人,但打擊日軍討伐隊毫不留情,戰鬥非常英勇。他身體壯,平日行軍總是扛機槍,扛糧食也比別人扛得多。福間一夫不僅能打仗,還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1938年10月下旬,抗聯一路軍向北轉移。在一個月光朦矓的夜晚,部隊正準備穿越日軍的戰備道時,被日軍討伐隊發現了。不過夜色昏暗,敵人也分辨不清他們是抗聯還是友軍,便大聲用日語問話。危急時刻,福間一夫站了出來,用帶著秋田縣口音的日語回答了日本巡邏隊的提問。日軍打消疑問,抗聯部隊得以平安通過公路,鑽進了樹林中。


    戰士們問過他:“你是日本人,怎麼還和我們一起打你們的人?”他笑著說:“我們日本國侵略你們中國是不對的,不對的戰爭,誰都應該制止。”又問他:“假如我們中國打贏了,你怎麼辦?”他說:“那好辦,將來你們革命成功了,給我寫封證明信,證明我在中國沒干壞事,我就回我的祖國去。”


    1939年3月11日,他參加了襲擊樺甸縣木箕河木場的戰鬥。在樺甸縣的福爾嶺下、木箕河上遊,有一家日本人經營的林場,上千名中國勞工在那裡干活,采伐期每天都有大批的原木被送下山。日本人知道抗聯的厲害,就在林場生活區四周建了一圈高大堅固的圍牆,四角還有炮臺。林場駐有100多人的森林警察部隊,而且平日裡林場隻要一收工,厚厚的木柵欄門便關閉了。森林警察隊的隊長很狂妄,經常放話:“就憑抗聯那幾條破槍,要想攻下我的林場,沒門!”楊靖宇決定拿他殺雞儆猴。


    楊靖宇略施巧計,談笑間森林警察大隊灰飛煙滅。


    楊靖宇派人預先潛伏在圍牆外,等到夜深人靜之際,就摸到大門口,用手榴彈炸開大門,在機槍掩護下衝到炮樓前投彈。波攻擊中,那個狂妄的警察隊長就被擊斃了。福間一夫和戰友們一起高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繳槍不殺!”敵人的槍聲很快就停息了,活著的偽警察都乖乖繳槍當了俘虜。但清點人數時,幾個作惡多端的日本工頭卻沒了蹤影。


    天亮後,戰士們在日本人住的房間裡發現了一個藏身的地洞,一名抗聯戰士剛要下去,藏在裡面的鬼子就開槍射擊,打傷了這名戰士。福間一夫來到洞口旁用日語向洞裡的敵人喊話:“我們是抗日聯軍,你們已經被我們包圍了,再頑抗下去是沒有出路的。不要再替日本帝國主子賣命了,投降不殺!”他連續喊了幾遍,洞裡的鬼子就是不出來,還開槍差點兒打中福間一夫。福間一夫憤怒地說:“投降不殺,不投降就殺!”他和幾名戰士一起把剛剛繳獲的小甜瓜(日本)扔進了地洞裡,把藏在地洞裡的鬼子都炸死了。


    1939年秋天,根據楊靖宇司令的指示,福間一夫所在的機槍連一部,與少年鐵血連的、二班合計約80人,組成鼕糧籌備隊,由警衛旅政委韓仁和率領,到蒙江縣頭道花園、二道花園、四道河子等地方籌集給養。他們把籌到的糧食背到幾處隱蔽的亂石窯中藏好,然後再返回籌糧地。藏糧處與籌糧地相距很遠,一般情況下他們都在夜間運糧,一夜要往返六七十裡路程,翻山越嶺,還要避開敵人的伏擊,這是一項艱險的任務。但福間一夫健壯、喫苦耐勞,背糧時總是樂呵呵地走在前頭。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努力,他們勝利地完成了籌糧任務。


    後來,日偽對抗聯一路軍發動了野副大討伐,戰鬥日趨頻繁、殘酷,楊靖宇下令一路軍兵分三路突圍。福間一夫所在的第二路衝出包圍圈,北上樺甸,佯裝主力部隊吸引敵人。楊靖宇在第三路,終因寡不敵眾,他於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縣保安村三道崴子壯烈犧牲。


    不久,福間一夫被編入抗聯一路軍警衛旅連步槍班,編號仍然是8號。到了1941年夏天,在抗聯二軍警衛旅,他和老朋友們又重逢了。這時候的福間一夫已經沒有當年那麼健壯,但是樂觀依舊。到了1942年夏天,和他們一起行動的一軍三團趙政委要去蘇聯遠東,並計劃把福間一夫也帶過去,但是福間一夫拒絕了,選擇了和小部隊一起留在東北繼續與日偽軍作戰。


    1942年8月,警衛旅連來到東寧縣梨樹溝子,攻打附近一個集團部落,俘虜了偽警察,繳獲了一些棉花、白布、大米、白面,戰士們用牛馱著這些戰利品返回密林深處。


    1942年11月的一天,大雪下了足有半尺深,隊伍向寧安縣密營進發。當隊伍行至山頂時,發現全連長帶著一名叫英淑的朝鮮族女戰士不見了。(原來是投敵去了)在這之後,李排長帶人下山去搶運糧食,遭遇了日本討伐隊,李排長和所有人全部戰死。此時,這支小分隊就剩下十幾個人了。


    福間一夫和戰友們頂風冒雪走了三天三夜,終於到達了密營。但是,叛徒全連長已乘汽車和日偽軍先行到達,把密營的兩臺縫紉機破壞了,幾百公斤的稻谷除了運走一部分,剩餘的被揚散在各處。氣憤之極的戰士們隻好從地上收拾稻粒,裝進糧袋裡。


    小分隊日夜兼程行軍,渴了,熬點雪水喝,餓了,便用鬼子鋼盔炒點稻谷,把外皮搓掉喫。福間一夫這一次因饑餓很久,多喫了一些沒搓淨皮的稻子,結果出現了便秘,導致脫肛,走路十分困難,每走一步都會引起劇烈的疼痛。但他還是咬牙堅持著,戰友們要背他走,他堅決不肯。


    為了減輕福間一夫的痛苦,戰友用手把他外露的直腸托回體內,並把膠鞋底用火烤熱,包上白布,敷在患處。沒有藥品,又不能停下來休息,福間一夫的病情日益加重,直腸外露部分已經感染,再無法托回體內。但就是這樣,福間一夫仍然堅持自己走,與大家一起找到了連的離散戰友。


    為了解決喫飯問題,小分隊襲擊日本人的一個林場,打掉了偽警察所,繳獲了4支步槍和一批大米、白面、衣服、膠鞋。這一次饑餓的福間一夫飽喫了一頓白面大餅。


    第二天,福間一夫和戰友們來到寧安縣二道溝附近的一座山上,剛生火做點飯,就被山林裡的偽森林警察大隊發現,日偽軍迅速調集部隊包圍了他們,一步步逼上來。一名叫萬順的朝鮮族戰士中彈負傷,福間一夫和萬順提出由他倆來掩護大家,說:“我倆都負傷了,不能連累大家,你們快走!你們把手榴彈多留點給我們。”


    戰友們在福間一夫和萬順的掩護下,終於突圍成功。一個多小時後,山坡上的槍聲停止了,山林裡恢復了寂靜和幾個戰友跑了回來,被眼前的那一幕驚獃了:福間一夫和萬順的尸體已經被日偽軍割成多塊,頭顱也被砍下來扔在一邊。在山坡下的雪地上有20多處血跡,這說明福間一夫和萬順一共打死打傷日偽軍20餘人。


    戰友們含著眼淚把他倆的遺體收斂在一起火葬,隨後迅速向中蘇邊境轉移。1942年12月底,這十幾名戰士過境到了蘇聯,進入蘇聯遠東邊防軍的李銘順特遣支隊。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