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我喜歡通透的人生(葉廣芩的自在體悟)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222-323
    【優惠價】
    139-202
    【作者】 葉廣芩、九志天達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1166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0116639
    作者:葉廣芩、九志天達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

    產品特色

    width="700"

    編輯推薦

    1.首本獨家!!關於其人生經歷、體悟的散文2019震撼集結


    2.多篇文章收錄於各地區初、高中語文考卷作閱讀理解試題


    其關於描寫皇城貴族、北京文化、陝北風貌、自然保護等方面文章都能引發相關研究部門的極大關注,也是未來潛在的熱點話題。


    3.與《自在獨行》一樣深入人心, 揭示出人生本來的樣子


    寫過往、寫人敘事、寄托情感,與賈平凹《自在獨行》、周國平《生命本來的樣子》給讀者以人生共鳴和心靈疏導與撫慰。


    4.大量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關注度高


    根據其小說改編作品如《黃連厚樸》《青木川》(改編名為《一代梟雄》),豆瓣評分均在8分以上,該作者有極大挖掘價值。


    5.路遙/陳忠實/莫言/賈平凹/白先勇/白燁等推崇、矚目的作家


    納蘭性德-曹雪芹-文康-老舍-葉廣芩,滿族文學或京味文學不可撼動的文學地位。


    6.葉廣芩既是傳統名家繫列人物,其作品又可轉向學生閱讀群體

     
    內容簡介

    人之所以能夠感到“幸福”,不是因為生活得舒適,而是因為生活得有希望。


     


    葉廣芩是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這本書的內容主要選自她後期的一些故事,歷經風雨後回過頭來看那些經歷,反而讓她有了更平靜與通透的心態。主要內容有:作者幾十年後回到老宅的所念所想,她及家人所熱愛的戲劇往事;她走入文學的因緣及感懷的那些人;在日本生活的情況和她的廣島情愫,以及後來她尋跡山河大川的所見所感。


    這是她筆下的百態人生,也是一份心靈淬煉後的澄明與通透。

    作者簡介

    葉廣芩:


    1948年出生於北京,滿族葉赫那拉氏。


    國家一級作家,編劇。曾被陝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享有國務院頒發的“有特殊貢獻專家”稱號。當今中國文壇上有代表性的實力派女作家。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百花文學獎等文學獎得主,老舍之後“京味文學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采桑子》《豆汁記媒》《青木川》《全家福》《黃連厚樸》《太陽宮》《頤和園的寂寞》《耗子大爺起晚了》等。

    目錄
    章 唯家是心安
    戲緣
    頤和園的寂寞
    遊藝市場的熱鬧
    太太與姨太太——老輩故事
    舊家拆遷雜感
    我十歲那年
    第二章 文學點亮一束光
    走進文學
    少小離家老大回
    清澗路上
    白夜涅瓦河
    舀取深山水一瓢
    紅爐上的一點雪

    章   唯家是心安


    戲緣


    頤和園的寂寞


    遊藝市場的熱鬧


    太太與姨太太——老輩故事


    舊家拆遷雜感


    我十歲那年


    第二章   文學點亮一束光


    走進文學


    少小離家老大回


    清澗路上


    白夜涅瓦河


    舀取深山水一瓢


    紅爐上的一點雪


    但寫真情並實境任他埋沒與流傳


    第三章   日本生活二三事


    鬼迷心竅


    走近小貓


    雜牌軍的故事


    廣島情愫


    貴妃東渡——從馬嵬坡到向津具半島


    第四章   山川所感


    又進青木川


    遊鬼城


    上車伊始


    翠峰山野人探秘


    五柞探幽


    第五章   旅途之見


    翻越唐古拉


    身無分文走拉薩


    大寧河棧道話古


    古戰場覓蹤


    長河落日——統萬城雜記


    儻駱道(節選)


    梨花一枝春帶雨——《長恨歌》漫談

    媒體評論

    敘事寫人如數家珍,起承轉合不瘟不躁,舉手投足流露出閨秀遺風、文化底蘊。內行看門道,這文風這品位,裝不出來學不到家,隻能是生活磨煉、環境熏陶、先天素質、後天修養,多年浸泡、釀造而成。


                                         ——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作家鄧友梅


     


    她的作品中那樣一種既投入又清醒、既細致生動又從容舒展的敘述,哀婉深沉、悠遠悲涼的情調,將人們引入一種特殊的氛圍,隨之領略人們所不熟悉的那樣一個特殊人群的悲歡離合和生存狀態,深入體味那曲折復雜的人生況味。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線試讀
    章 唯家是心安

    一走進院落,就聞到了熟悉的氣息,這是家的氣息,這氣息無時無刻不在這個家族的各個角落存在著,時光荏苒,世事更迭,卻仍舊頑強執拗地存在著,熏染著來到這裡的一切人和物。
    戲緣
    我愛戲,愛得如醉如痴。
    這種愛好,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我父親有本叫《夢華瑣簿》的書,閑時他常給我們講那裡面的事情,多是清末北京梨園行中的軼事,很有意思。我大約就是從這本書,從父親那頗帶表演意味的講述中認識了京劇,迷上了京劇,同時,將那本書看作神奇得不得了的天下書。“文革”破四舊時,這本發黃的線書又被翻騰出來,我纔知該書出自蕊珠舊史之手,知道“舊史”便是清末楊懋建氏。翻覽全書,發現並無多少深刻內容,蓋屬筆記文學之類。文字也嫌粗糙膚淺,我遂明白,當初對它的崇拜,很多原因是因了父親的緣故。
    我的父親在美院從事陶瓷美術的教學與研究,藝術造詣甚深。不惟畫兒畫得好,而且戲也唱得好,京胡也拉得好。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幾重的四合院幽深幽深,晚飯後,父親常坐在石榴樹前拉胡琴自娛。那琴聲脆亮流暢,美妙動聽,達到一種至臻至妙的境界。幾位兄長亦各充角色,生旦淨末丑霎時湊全,家庭自樂班就此開場,熱熱鬧鬧一直唱到月上中天。我在其中充任裹亂的角色,所以不太受歡迎,往往開戲不久,就被母親哄進屋去“睡覺”,聲稱晚上院裡有狐仙,且以白胡子老頭的形像出現,專跟小孩子過不去。躺在床上,聽著外面悠揚的樂曲,我的心一陣陣發癢,以致懷疑父親是為狐仙之化身,因了他的白胡子,因了他與兄長們的親熱——這不是跟我過不去麼。

    章 唯家是心安


     


    一走進院落,就聞到了熟悉的氣息,這是家的氣息,這氣息無時無刻不在這個家族的各個角落存在著,時光荏苒,世事更迭,卻仍舊頑強執拗地存在著,熏染著來到這裡的一切人和物。


    戲緣


    我愛戲,愛得如醉如痴。


    這種愛好,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


    我父親有本叫《夢華瑣簿》的書,閑時他常給我們講那裡面的事情,多是清末北京梨園行中的軼事,很有意思。我大約就是從這本書,從父親那頗帶表演意味的講述中認識了京劇,迷上了京劇,同時,將那本書看作神奇得不得了的天下書。“文革”破四舊時,這本發黃的線書又被翻騰出來,我纔知該書出自蕊珠舊史之手,知道“舊史”便是清末楊懋建氏。翻覽全書,發現並無多少深刻內容,蓋屬筆記文學之類。文字也嫌粗糙膚淺,我遂明白,當初對它的崇拜,很多原因是因了父親的緣故。


    我的父親在美院從事陶瓷美術的教學與研究,藝術造詣甚深。不惟畫兒畫得好,而且戲也唱得好,京胡也拉得好。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幾重的四合院幽深幽深,晚飯後,父親常坐在石榴樹前拉胡琴自娛。那琴聲脆亮流暢,美妙動聽,達到一種至臻至妙的境界。幾位兄長亦各充角色,生旦淨末丑霎時湊全,家庭自樂班就此開場,熱熱鬧鬧一直唱到月上中天。我在其中充任裹亂的角色,所以不太受歡迎,往往開戲不久,就被母親哄進屋去“睡覺”,聲稱晚上院裡有狐仙,且以白胡子老頭的形像出現,專跟小孩子過不去。躺在床上,聽著外面悠揚的樂曲,我的心一陣陣發癢,以致懷疑父親是為狐仙之化身,因了他的白胡子,因了他與兄長們的親熱——這不是跟我過不去麼。


    日常我企盼的莫過於回姥姥家。姥姥家在北京朝陽門外壇口,那裡有個劇場,經常輪換演出一些應時小戲。我常常跑到劇場後面,隔著門縫看一個名叫李玉茹的演員化妝。現在看來,李玉茹不過是京郊戲班的一個普通旦角,但當時在我眼中卻是輝煌至極,偉大至極的人物。開演前半個小時,李玉茹來到後臺,從畫臉貼片子到上頭面穿戲衣,我都看得特別仔細,想像那些東西裝扮到自己身上也一定不會遜色,於是就有些莫名的嫉妒。後臺門縫的寬度容不下一隻眼,所以看李玉茹如同看今日之遮幅銀幕,不過那銀幕是豎著的,恰如徐悲鴻畫的那幅“吹簫”寫生畫,細長的一條,大部分被黑遮蓋著,給人留下了無窮無盡的遐想。一天奇熱,後臺的門大大地敞開了,整個後臺連同李玉茹便一覽無遺地暴露在我面前,我終於看到了一個全面、完整的李玉茹。那天她演的是《穆柯寨》寨的穆桂英,一身錦靠扎得勻稱利灑,一對雉尾在頭頂悠悠地顫,威風極了。李玉茹看了我一眼,使我至今記憶猶新,難以忘懷。看過我之後,她走到水池邊朗朗吟道:“巾幗英雄女丈夫,勝似男兒蓋世無;足下斜踏葵花鐙,戰馬衝開擺陣圖。”對李玉茹來說,這或許是上場前的情緒醞釀,或許是一般的發聲練習,但我則認為她這一舉止是專門為了我的,是專做給我一個人看的,我在門縫裡向她張望了這許多時日,她自然是知道的。總之,為了她吟的那兩句詩,我丟魂落魄般,整整激動了一天。後來我問父親,全中國,戲唱得好的是不是首推李玉茹。父親說他不知道李玉茹,他隻知道馬連良、裘盛戎、葉盛蘭、譚富英……這都是當今名角,他們合演的《群英會》是名副其實的“群英會”,集中國京劇藝術之大成,稱得上千古絕唱。我問父親喜歡誰,他說譚富英唱腔酣暢痛快,他喜歡譚富英。我說那我就當譚富英,何況這人的名字跟李玉茹一樣的好聽。父親就教我唱譚富英的《捉放曹》,大意說三國時曹操刺殺董卓未遂,被下令捕拿,曹操行至中牟縣被捕獲。中牟縣令陳宮私自將曹釋放並與曹同逃。途中過呂伯奢家,承呂熱情款待,曹卻疑心呂要害他,殺死呂之全家,陳宮怨曹操心狠不仁,乘夜丟下曹操自己走去。父親教的是陳宮見曹操殺死呂家數口後的大段唱詞“聽他言嚇得我心驚膽戰,背轉身自埋怨我自己作差。”我唱不好,用父親的話說是生吞活剝走過場,又說這兩句西皮慢三眼並不是誰都能把譚老板那“雲遮月”的韻味兒唱出來的,葉家門裡除了老四,誰都不行。父親說的老四是指我的四哥,四哥整大我二十四歲,我們都是屬耗子的,性情上就有些貼近,他在故宮博物院工作,長得帥氣,人也清高,三十多了,還沒對像。老人們常為此事操心,我想,恐怕隻有李玉茹那樣的漂亮姐兒纔配得上他。有一回他業餘演出《四郎探母》,將演出劇照拿回家來讓大伙看,母親和大伯母舉著照片細細地瞧,不是瞧四哥,是瞧他旁邊坐著的鐵鏡公主,看“公主”跟“四郎”是否相配。兩個老太太將“公主”姓字名誰家住何方兄弟幾人父母作甚問了個遍,聽說“公主”尚待字閨中又窮追不舍,問是否有可能真嫁四郎成為葉家媳婦。四哥說那女的個兒太矮,穿著花盆底鞋還不及他的肩膀,母親說個兒高了不好,女孩兒家大洋馬似的看著不舒坦。四哥說那女的纔十八,母親不再吭聲了。是啊,歲數太懸殊了過不到一塊兒去怎麼辦?我為四哥感到遺憾,安慰他說我將來一定長得很高,陪他去唱鐵鏡公主一定很般配,他對母親說,丫丫這模樣演劉媒婆不用化妝。我不知劉媒婆為何許人,想必與父親喜歡的譚富英,與我喜歡的李玉茹一樣,是個嬌美俊俏的花花娘子。


    每日跟父親學唱“聽他言”,並自報家門繫譚派正宗。逢到我唱兄長們便撇嘴起哄,說劉媒婆的“痰”派的確唱得無與倫比,一遍跟一遍毫不相同,比天橋的絕活還絕。父親的琴拉得很認真,托、隨、領、帶一絲不苟,並不因了我的稚嫩而稍有疏忽,我便也唱得極努力,信心不為兄長們的諷刺與挖苦所動,父親說過,學戲與做人事理相通,凡事都得盡力,都得用心,不能投機取巧。


    有一日隨父母去吉祥劇院看戲,聽說裡面有譚富英,有劉媒婆,所以一整天都在盼著,不敢淘氣,怕父母生氣變卦而換了別的孩子。吉祥劇院在東安市場,老式的,我個子小,坐在椅子扶手上,墊著父親的大衣,高出別人一頭,就看得極清楚。臺上有花花綠綠的男女在轉來轉去,我果斷地推定那個穿粉衣的喂雞小姑娘為劉媒婆,父親說小姑娘是《拾玉鐲》裡的孫玉嬌,劉媒婆是那個臉上有黑痣穿肥短衫的。肥短衫是個又丑又老的婆兒,扯著公鴨嗓,擠眉弄眼很不中看。我很生氣,敢情憧憬了許久的劉媒婆竟是這般嘴臉,當下我眼裡便含了淚。第二折是《捉放曹》,一個戴黑胡子的男人出場,唱出我熟悉的“聽他言嚇得我心驚膽戰”,我纔知道這就是父親喜歡的譚富英,數日來我效仿的竟不是什麼美娘子而是這麼個半大老頭子,窩窩囊囊地追著個大白臉,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一個人站那裡傻唱……現實與想像的錯位對我是個沉重的打擊,一種失望的悲哀終於使我失卻了看下去的願望,我將身子縮進座位,蓋著大衣,在“背轉身自埋怨我自己作差”的慢板中昏昏睡去……按說我的“戲劇生涯”到此該劃個句號打住,孰料,一個出乎意外的轉機將我對京劇的熱愛推向了更新的高度。還是那天晚上,一陣緊鑼密鼓將我催醒,直起身見臺上一著白甲英俊男子正平地躍起,橫身懸空又旋轉落地,遊龍似的灑脫,比穆桂英更有吸引力。我馬上問這是誰。父親說那是《長坂坡》裡的趙雲,獨闖重圍,單騎救主,是個了不得的英雄。我說我就當趙雲了,再不更改。父親說你怎麼能當趙雲?武生可是不好演的。看戲回來問遍兄長,果然無一人會演趙雲,都說沒那功夫。我很瞧不起他們,決定自己練,遂脫了小褂,掂來根扎槍,嘴裡給自己打著家伙點兒,圍著院裡的金魚缸跑開了圓場。不知是誰按下了快門,至今給這個家庭留下了一張小丫頭光著膀子耍扎槍的照片。二十多年後,我領著還未成親的愛人進門,便有好事者將此照片拿給他看,倒把他弄得很不好意思。


    八九歲時,中國戲曲學校招生,我決計去報名。那時父親已去世,便與母親商量,她不答應,一氣之下我在牆上拿大頂抗議,聲稱不答應就決不下來。母親不睬我,也不讓大家睬我,人們從我身邊過來過去,任我頭朝下用胳膊支撐著身體,竟沒有一個肯為我說句話的。我下不來臺,開始尋事,喊著七哥的小名開罵。七哥過來,揪著我的兩腿把我摔在磚地上,使我一顆門牙脫落,我號啕不止,扯住老七讓賠牙。母親說我們不懂事,她一個寡婦拉扯我們已經很不容易,我們卻還要這樣讓她為難,說著掉下了眼淚,七哥在母親的淚中認了錯,我也在母親的淚水中絕了唱戲的念頭。這一念之差是否使中國京劇界失了一個角兒,我不知道。


    “文革”時都唱樣板戲,我也進了文藝宣傳隊,人們贊賞我這一口脆亮京白,就讓我演阿慶嫂。有小時的戲曲功底,演阿慶嫂也沒費多大力氣,那大段的二黃慢板“風聲緊雨意濃天低雲暗”唱下來也很自如,自我感覺頗為不錯。給兄長們寫信,告知演阿慶嫂的事,以期得到祝賀,然而卻如同當年在牆上拿大頂一樣,沒得到一個人的反響。演出在即,隊長找我談話,說讓我演沙奶奶,將阿慶嫂角色交一王姓女子擔任。王繫廣西人,說話帶有明顯的嘶嘶腔,而且臺形也略顯粗短,與阿慶嫂形像相差甚遠。我談了自己看法,隊長似無商量餘地,我則隻好由青衣改唱老旦。臨上戲前,隊長又讓我改演革命群眾,即初場迎接傷病員,末場迎接新四軍……後來,我得知這一串的更改是因了我的家庭出身和社會關繫時,我便離開了宣傳隊,自此再不唱戲,連口也懶得張了,緊接著是一場大病,嗓音被徹底摧毀,由此唱戲的二顆心終究是冷了。


    轉眼年已不惑,一切也都看得開了。現今五彩繽紛的舞臺和電視屏幕較幾十年前豐富多了。我的女兒當然再不會出現當年劉媒婆、譚富英一類的錯位,這個追星族所追的星星也已不是她母親當年推崇的穆桂英與趙雲,而變作郭富城、張學友之類。其熱烈程度較我有過之無不及。我還是愛看戲,愛看譚富英、梅蘭芳後代傳人們演的戲,從那些藝術家們的精湛表演中,體味到中國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體味到昔日無數個甜酸苦澀的夢。


    前不久,有人說我長得與某歷史人物相像,就有人想邀我去演電視劇。照例寫信給諸兄長,征求意見,哥哥們的回信如出一轍,均持反對態度。我亦就此罷休。


    我的家庭使我認識了戲,愛上了戲,卻又阻礙了我與它的親近,有時把我推入很尷尬的境地。遂得出結論:此生與戲無緣。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