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子在川上——柳鳴九散文隨筆精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320-464
    【優惠價】
    200-290
    【作者】 枊鳴九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ISBN】978755070513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0705135
    叢書名:本色文叢.第1輯

    作者:枊鳴九著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時間:2012年09月 


        
        
    "

    編輯推薦

        
    柳鳴九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子在川上》精選了他的散文和隨筆,包括父親的故事、我的中學時代、“小蠻女”記趣、語塞與無語等,展示了他在文學上的纔華,是一本了解柳鳴九的好書。

     
    內容簡介

        
    人文學者的知性是向全人類精神文化領域敞開的,他們的目光是向全世界各種事物投射的。其散文隨筆的題材,自是更為豐富多樣,投射觀察的目光自是更為開闊高遠。
    《子在川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柳鳴九的散文作品集。《子在川上》精選了他的散文和隨筆,展示了他在文學上的纔華。

    作者簡介
    zzjj">

        
    柳鳴九,著名學者、理論批評家、翻譯家、散文家。1934年生,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歷任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學術專著有:三卷本《法國文學史》(主編、主要撰寫者)、《走近雨果》等三種;評論文集有:《理史集》、《從選擇到反抗》等十種;散文集有:《巴黎散記》、《翰林院內外》等五種;翻譯與編選有:《雨果文學論文選》、《莫泊桑短篇小說集》、《磨坊文札》、《局外人》、《薩特研究》、《法國心理小說名著選》等二十餘種;主編項目有:《西方文藝思潮論叢》(七輯)、《法國二十世紀文學叢書》(七十種)、《外國文學名家精選書繫》(八十種)、《雨果文集》(二十卷)、《加繆全集》(四卷)等,其中有四項獲*圖書獎。2000年被法國巴黎大學正式選定為博士論文專題對像。2006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終身榮譽學部委員”稱號。


    目錄

    父親的故事
    我的中學時代
    永遠活在我心裡的這個孩子
    ——記兒子滌非的童年
    “小蠻女”記趣
    家音一則
    語塞與無語
    送行
    ——我們的另一個小孫女晶晶
    憶“小霸王”
    巴黎聖母院:歷史的見證
    在“思想者”的庭院裡
    ——訪羅丹雕塑博物館
    與薩特、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一起的時候
    塞利納的“城堡”與“圓桌騎士”
    ——在塞利納故居
    “兄弟我”
    ——紀念北大校長馬寅初
    梁宗岱的藥酒
    記憶中的馮至先生
    兩點之間的伽利略
    ——回憶與思考朱光潛
    當代一座人文青銅塑像
    ——紀念錢鍾書誕辰100周年
    在首都文化界紀念雨果誕生200周年大會上的開幕詞
    前言
    柳鳴九深圳海天出版社似乎頗有點“散文隨筆情結”,前幾年,他們請季羨林先生主編了一套“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叢書,效果甚好。於是,他們再接再厲,去年又策劃出新的書繫“世界散文八大家”。可惜此時季老先生已經仙逝,他們隻好等求其次,請柳某出面張羅。此“世界八大家”,召集實不易,飄洋過海,總算陸續抵岸。但書繫尚未全部竣工之際,海天又策劃了一套新的文叢,以現今健在的著名文化人的散文隨筆為內容。大概是因為柳某與海天已有一次愉快的合作,自己也常寫點散文隨筆,又身居“人傑地靈”的北京,便於“以文會友”,於是,海天又要柳某出面張羅。這便是這套書繫產生的來由。什麼是散文隨筆?前幾年,一位被尊為大師的權威人士曾斬釘截鐵地謂之為“寫身邊瑣事”。我曾努力去領悟其要義,但就自己有限的文化見識,總覺得這個定義似乎不大靠譜。就“身邊”而言,散文隨筆的確多寫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但遠離自己的人與事入文而成經典散文者實不勝枚舉;就“瑣事”而言,散文隨筆寫人寫事確講究具體而微,知微見著,以小見大。但以經國大業,社稷宏觀,高妙藝文,深奧哲理為內容的名篇也常見於青史。不難看出,對於散文隨筆而言,“題材不是問題”,任何事物皆可人散文,凡心智所能觸及的範圍與對像,無一不可成就散文也。故此,竊以為個人心智倒是散文的核心成份。那麼,究竟何謂散文呢?散文的基本要素究竟是什麼呢?如果用定義式的語言來說,散文就是自我心智以比較坦直的方式呈現於一定文學形式中,而自我心智者,或為較雋永深刻的自我知性,或為較深在真摯的自我感情。說白了,如果是思想見解,當非人雲亦雲,而多少要有點獨特性,多少要有點嚼頭與回味;如果是情感心緒,那就必須是真實的、自然的、本色的、率性的,而要少一些矯飾,少一些虛假,少一些誇張。是的,盡可能少一些,如果不能完全杜絕的話。詩歌中常有的那種提升的、強化的、擴大的感情似乎入散文不宜,還是讓它得其所獃在詩歌裡吧。至於“一定的語言文學形式”,不外意味著兩點,一是非韻文的,這是散文有別於詩歌的明顯的標志;二是要有一定的修飾技巧,一定的藝術化,這則是散文隨筆不同於公文告示、法律條文、科普說明以及各種“大白話”的重要標志。這便是我所理解的散文隨筆。我在自己的學術專業之外也經常寫一些散文隨筆,就是按照自己以上的理解來“炮制”的。今天,我被委以主編重任,也是按照自己以上的理解來操作的,至於我在自己的散文隨筆中是否完全實踐了自己的理念,是否達到自己的理念,在這次主編工作中是否有不合理、不人情的要求與安排,那就很難說了。嗚呼,知與行的脫節與矛盾,人的永恆悲劇也。出版社策劃這個書繫的時候,規定約稿對像為當今的文化名家。當今的文化名家種類何其多也:有在熒屏上煽情與講道的主持人,有靠擺Pose與哭功而大富特富的影視大腕,有靠搞笑與搞怪的演藝奇纔……人人都在寫散文隨筆,這大有成為當今散文隨筆的主旋律之勢。但按我個人的理解,這裡所講的文化名家不外是兩種人,即具有作家文筆的著名學者與具有學者底蘊的著名作家,這兩者的所長正是我對何為散文理解中所謂的“心智”這一大成份。由於我自己的圈子所限,這一輯的約稿對像全是上述的第二種人,即具有作家文筆的著名學者,而且基本上都是弄西學的學者或遊學國外多年的學者,多散發出一點“洋味”的人。學者寫散文似乎有點“不務正業”,有點越界,侵入了文學家地盤。但對於學者來說,特別是對人文學者來說,卻完全是性之所致,是一種必然。他本來就有人文關懷、人文視角、人文感情,這種心智狀態、心智功能,一觸及世間萬物,就莫不踫撞出火花。隻要有一點舞文弄墨的興趣、衝動與技能,自然而然就可以產生出有點意思的散文隨筆了。雖說舞文弄墨也是一種專門技能,需要培養與操練,但對於弄西學的人文學者來說,整天在世界文庫裡打滾,耳濡目染,這點技能是可以無師自通的。況且,人文學者於散文更有自己的優勢,畢竟,他的知性是向全人類精神文化領域敞開的,他的目光是向全世界各種事物投射的。其散文隨筆的題材,自是更為豐富多樣,投射觀察的目光自是更為開闊高遠。而得益於世界各種精神文化的滋養,其可調配的顏色自是更為豐富多彩:說不定,也許我們這個時代有意思的散文隨筆正是出自學者筆下呢,學者散文實不容當代文學史家忽視也……不能再說下去了,再說下去就會變成“王婆賣瓜”啦,不過,我還是相信,這一輯學者散文也許能給文化讀者多多少少帶來一點不一樣的感覺。2012年5月

         柳鳴九
    深圳海天出版社似乎頗有點“散文隨筆情結”,前幾年,他們請季羨林先生主編了一套“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叢書,效果甚好。於是,他們再接再厲,去年又策劃出新的書繫“世界散文八大家”。可惜此時季老先生已經仙逝,他們隻好等求其次,請柳某出面張羅。此“世界八大家”,召集實不易,飄洋過海,總算陸續抵岸。但書繫尚未全部竣工之際,海天又策劃了一套新的文叢,以現今健在的著名文化人的散文隨筆為內容。大概是因為柳某與海天已有一次愉快的合作,自己也常寫點散文隨筆,又身居“人傑地靈”的北京,便於“以文會友”,於是,海天又要柳某出面張羅。這便是這套書繫產生的來由。
    什麼是散文隨筆?前幾年,一位被尊為大師的權威人士曾斬釘截鐵地謂之為“寫身邊瑣事”。我曾努力去領悟其要義,但就自己有限的文化見識,總覺得這個定義似乎不大靠譜。就“身邊”而言,散文隨筆的確多寫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但遠離自己的人與事入文而成經典散文者實不勝枚舉;就“瑣事”而言,散文隨筆寫人寫事確講究具體而微,知微見著,以小見大。但以經國大業,社稷宏觀,高妙藝文,深奧哲理為內容的名篇也常見於青史。不難看出,對於散文隨筆而言,“題材不是問題”,任何事物皆可人散文,凡心智所能觸及的範圍與對像,無一不可成就散文也。故此,竊以為個人心智倒是散文的核心成份。那麼,究竟何謂散文呢?散文的基本要素究竟是什麼呢?如果用定義式的語言來說,散文就是自我心智以比較坦直的方式呈現於一定文學形式中,而自我心智者,或為較雋永深刻的自我知性,或為較深在真摯的自我感情。說白了,如果是思想見解,當非人雲亦雲,而多少要有點獨特性,多少要有點嚼頭與回味;如果是情感心緒,那就必須是真實的、自然的、本色的、率性的,而要少一些矯飾,少一些虛假,少一些誇張。是的,盡可能少一些,如果不能完全杜絕的話。詩歌中常有的那種提升的、強化的、擴大的感情似乎入散文不宜,還是讓它得其所獃在詩歌裡吧。至於“一定的語言文學形式”,不外意味著兩點,一是非韻文的,這是散文有別於詩歌的明顯的標志;二是要有一定的修飾技巧,一定的藝術化,這則是散文隨筆不同於公文告示、法律條文、科普說明以及各種“大白話”的重要標志。
    這便是我所理解的散文隨筆。我在自己的學術專業之外也經常寫一些散文隨筆,就是按照自己以上的理解來“炮制”的。今天,我被委以主編重任,也是按照自己以上的理解來操作的,至於我在自己的散文隨筆中是否完全實踐了自己的理念,是否達到自己的理念,在這次主編工作中是否有不合理、不人情的要求與安排,那就很難說了。嗚呼,知與行的脫節與矛盾,人的永恆悲劇也。
    出版社策劃這個書繫的時候,規定約稿對像為當今的文化名家。當今的文化名家種類何其多也:有在熒屏上煽情與講道的主持人,有靠擺Pose
    與哭功而大富特富的影視大腕,有靠搞笑與搞怪的演藝奇纔……人人都在寫散文隨筆,這大有成為當今散文隨筆的主旋律之勢。但按我個人的理解,這裡所講的文化名家不外是兩種人,即具有作家文筆的著名學者與具有學者底蘊的著名作家,這兩者的所長正是我對何為散文理解中所謂的“心智”這一大成份。由於我自己的圈子所限,這一輯的約稿對像全是上述的第二種人,即具有作家文筆的著名學者,而且基本上都是弄西學的學者或遊學國外多年的學者,多散發出一點“洋味”的人。
    學者寫散文似乎有點“不務正業”,有點越界,侵入了文學家地盤。
    但對於學者來說,特別是對人文學者來說,卻完全是性之所致,是一種必然。他本來就有人文關懷、人文視角、人文感情,這種心智狀態、心智功能,一觸及世間萬物,就莫不踫撞出火花。隻要有一點舞文弄墨的興趣、衝動與技能,自然而然就可以產生出有點意思的散文隨筆了。雖說舞文弄墨也是一種專門技能,需要培養與操練,但對於弄西學的人文學者來說,整天在世界文庫裡打滾,耳濡目染,這點技能是可以無師自通的。況且,人文學者於散文更有自己的優勢,畢竟,他的知性是向全人類精神文化領域敞開的,他的目光是向全世界各種事物投射的。其散文隨筆的題材,自是更為豐富多樣,投射觀察的目光自是更為開闊高遠。而得益於世界各種精神文化的滋養,其可調配的顏色自是更為豐富多彩:說不定,也許我們這個時代有意思的散文隨筆正是出自學者筆下呢,學者散文實不容當代文學史家忽視也……
    不能再說下去了,再說下去就會變成“王婆賣瓜”啦,不過,我還是相信,這一輯學者散文也許能給文化讀者多多少少帶來一點不一樣的感覺。
    2012年5月

    在線試讀
    父親的故事隻要桌上灑有一攤茶水,他總是用筷子蘸著在桌面上寫寫畫畫,有時是練正楷,有時是練草書,幾乎每坐在桌前,他都這麼在桌上操演,甚至是親戚朋友坐在一起談事聊天時,他往往也要這麼“開小差”。從我幼年的時候起,父親在我心裡就是這麼一個形像。據長輩們講,從一進城當學徒起,他就養成了這個習慣,數十年如一日。到我記事的時候,也就是他進入中年時,他已經練就了一手好字。他的字,在體態上,有顏真卿的穩當勻稱,在筆法上,則有柳公權的俊秀遒勁。對於這一手字,他是很得意的,常聽他說:“文化高的人看了我開的筵席菜單,都說字寫得漂亮,沒有想到一個廚師能寫得這麼好。”他出生於貧困的農家,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四。隻念過兩個月的書,從6歲起即替人家放牛。湖南的春秋天氣並不寒冷,但他因為沒法穿得不單薄,放牛時常要靠著土坡避風躲寒。11歲時進城到一家有名的酒樓裡當徒工,他媽把他送出村外,佇立遠望,久久沒有離去。從此他由於謀生與顛簸,再沒有回過鄉下,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隻是在幾年徒土生涯中,用竹筒裡好不容易攢下的全部零錢,終於買得幾丈“洋布”,請人捎回鄉送給家裡的老媽,但老太太沒有收到就離開了人世。以罕見的刻苦與勤奮,他熬到了“出師”,結束了徒工生活,先作為廉價勞動力在餐飲業闖蕩了多年,風餐露宿、漂泊顛沛,有些夜晚,僅以一條長凳為床。而後,逐漸以做得一手好菜與寫得一手好字而頗有名氣,得以有人經常雇用,他這纔娶上了妻子,接二連三生了三個孩子。按當時世俗的眼光,他在這方面運氣不錯,竟然三個都是男孩。但拖兒帶女,養家糊口,難度更大,雖已成了“名廚”,上了一兩個檔次,但仍天南地北,浪跡東西,艱辛如故。不過,畢竟成了“名廚”,隻要不是失業,以“黃牛式”的勤勞辛苦,倒也能換來全家不饑不寒的日子。除了謀生與繁衍後代,人與動物的區別恐怕就是對下一代的期望與用心了。人的層次不同,對此雖有不同的標準與要求,但皆有之,卻是共性。這位農民之子,這位廚房裡的勞工,也有自己的理想與方式。盡管他在本行當中出類撥萃,但他從沒有想過培養自己的兒子跟著他干這一行,哪怕是動用三個男兒中的任何一個。其實,作為一個跑單幫的個體戶,他跟前急需一個徒兒,一個助手,何況,他還有好些烹調的絕招、獨學有待傳授……他常嘆息自己這一行苦不堪言。如何苦不堪言,我沒有體會,不知道,但我的確見過體胖怕熱的他在蒸籠一般的廚房裡,在熊熊大火的爐灶前一站就是兩三個鐘頭,全身汗如雨下……他常撫摸自己孩子的頭,感慨道:“爹爹苦了這麼多年,就喫虧在沒有文化……好伢子,你們要做讀書人。”“做讀書人”,這就是他對下一代的理想與期待。理想不小,但他自己的能耐卻極其有限,他身上毫無可以澤及後代的書香,沒有可以使後人輕易受惠的“秘方”與技藝,他隻有那點可憐的文化經驗——練字,隻能把這點簡易的經驗,用來種他那“三畝實驗田”。因此,我們兄弟三人從小就必須服從努力練字這麼一個“硬道理”,這條“死規定”。他常教訓我們道:“寫得一手好字,那就是敲門磚,就是看家拳。”當然,他待我們比待他自己寬厚得多,他並不要求我們像他那樣蘸著茶水在桌面上練字,而是花錢替我們買筆、買墨、買硯、買紙,還有字帖。於是,練字就成為了三個小子每天必修的“日課”,這條硬規定對長子更是“雷打不動”。這不難理解,他可能是殷切希望早日從長子身上看到效果,就像皇帝老子總想要長子來傳承自己的帝國。要當讀書人,當然要進學堂,這是常識。這常識,他懂。也正因為是世人所公認的常識,所以在他心目中更成為了一條神聖的準則,他執行起來,似乎想要比常人更認真、更執著、更不打。談何容易!要知道,他其實是一個為養家糊口而浪跡天涯的“民工”,民工子女上學在當今尚且如此之難,在當時也就更難了。雖說當時沒有戶籍制、就近入學的法規,以及贊助費的障礙,然而僅學費就是一般人家承受不起的。更主要的困難是,要照顧孩子在固定學校裡就讀,往往就要放棄掉一些比較合意的就業機會。於是,自從我們兄弟三人到了入學年齡之後,我們的上學問題,就成為了家裡頭等重要的大事。每遷徙到一個城市,父母親先安排的事情便是趕緊替我們找學校,讓我們及時地上學念書。父親每新謀得一個工作,或者每遭到一次失業,因而需要全家搬到另一個城市去時,何時遷居、何時動身都是以我們在學校的“檔期”為準,決不耽誤我們的學業。正因為一輩子都在悲嘆自己沒有文化,這一對父母,始終竭盡全力堅持著他們可憐的“子女上學讀書至上主義”。雖然從抗戰時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之初,全家一直是東西南北,不斷顛沛遷徙,他們的長子卻幾乎從未中斷過從小學進初中再升高中的學業,而且由於他們竭盡了全力,耗盡了積蓄,這小子每到一個城市都得以進了當地好的中學,從南京的中大附中、重慶的求精中學到湖南的名校廣益中學與省立一中……巴爾扎克有一篇很著名的小說,寫的是巴黎一個貧苦的挑水工人,出於愛心,以自己一個子兒一個子兒攢起來的全部積蓄,支持一個貧困大學生完成了高等教育,後成為了一個著名的醫生。P1-5

         父親的故事
    隻要桌上灑有一攤茶水,他總是用筷子蘸著在桌面上寫寫畫畫,有時是練正楷,有時是練草書,幾乎每坐在桌前,他都這麼在桌上操演,甚至是親戚朋友坐在一起談事聊天時,他往往也要這麼“開小差”。從我幼年的時候起,父親在我心裡就是這麼一個形像。
    據長輩們講,從一進城當學徒起,他就養成了這個習慣,數十年如一日。到我記事的時候,也就是他進入中年時,他已經練就了一手好字。他的字,在體態上,有顏真卿的穩當勻稱,在筆法上,則有柳公權的俊秀遒勁。對於這一手字,他是很得意的,常聽他說:“文化高的人看了我開的筵席菜單,都說字寫得漂亮,沒有想到一個廚師能寫得這麼好。”
    他出生於貧困的農家,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四。隻念過兩個月的書,從6歲起即替人家放牛。湖南的春秋天氣並不寒冷,但他因為沒法穿得不單薄,放牛時常要靠著土坡避風躲寒。11歲時進城到一家有名的酒樓裡當徒工,他媽把他送出村外,佇立遠望,久久沒有離去。從此他由於謀生與顛簸,再沒有回過鄉下,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隻是在幾年徒土生涯中,用竹筒裡好不容易攢下的全部零錢,終於買得幾丈“洋布”,請人捎回鄉送給家裡的老媽,但老太太沒有收到就離開了人世。
    以罕見的刻苦與勤奮,他熬到了“出師”,結束了徒工生活,先作為廉價勞動力在餐飲業闖蕩了多年,風餐露宿、漂泊顛沛,有些夜晚,僅以一條長凳為床。而後,逐漸以做得一手好菜與寫得一手好字而頗有名氣,得以有人經常雇用,他這纔娶上了妻子,接二連三生了三個孩子。按當時世俗的眼光,他在這方面運氣不錯,竟然三個都是男孩。但拖兒帶女,養家糊口,難度更大,雖已成了“名廚”,上了一兩個檔次,但仍天南地北,浪跡東西,艱辛如故。不過,畢竟成了“名廚”,隻要不是失業,以“
    黃牛式”的勤勞辛苦,倒也能換來全家不饑不寒的日子。
    除了謀生與繁衍後代,人與動物的區別恐怕就是對下一代的期望與用心了。人的層次不同,對此雖有不同的標準與要求,但皆有之,卻是共性。這位農民之子,這位廚房裡的勞工,也有自己的理想與方式。盡管他在本行當中出類撥萃,但他從沒有想過培養自己的兒子跟著他干這一行,哪怕是動用三個男兒中的任何一個。其實,作為一個跑單幫的個體戶,他跟前急需一個徒兒,一個助手,何況,他還有好些烹調的絕招、獨學有待傳授……他常嘆息自己這一行苦不堪言。如何苦不堪言,我沒有體會,不知道,但我的確見過體胖怕熱的他在蒸籠一般的廚房裡,在熊熊大火的爐灶前一站就是兩三個鐘頭,全身汗如雨下……他常撫摸自己孩子的頭,感慨道:“爹爹苦了這麼多年,就喫虧在沒有文化……好伢子,你們要做讀書人。”
    “做讀書人”,這就是他對下一代的理想與期待。理想不小,但他自己的能耐卻極其有限,他身上毫無可以澤及後代的書香,沒有可以使後人輕易受惠的“秘方”與技藝,他隻有那點可憐的文化經驗——練字,隻能把這點簡易的經驗,用來種他那“三畝實驗田”。因此,我們兄弟三人從小就必須服從努力練字這麼一個“硬道理”,這條“死規定”。他常教訓我們道:“寫得一手好字,那就是敲門磚,就是看家拳。”當然,他待我們比待他自己寬厚得多,他並不要求我們像他那樣蘸著茶水在桌面上練字,而是花錢替我們買筆、買墨、買硯、買紙,還有字帖。於是,練字就成為了三個小子每天必修的“日課”,這條硬規定對長子更是“雷打不動”
    。這不難理解,他可能是殷切希望早日從長子身上看到效果,就像皇帝老子總想要長子來傳承自己的帝國。
    要當讀書人,當然要進學堂,這是常識。這常識,他懂。也正因為是世人所公認的常識,所以在他心目中更成為了一條神聖的準則,他執行起來,似乎想要比常人更認真、更執著、更不打。談何容易!要知道,他其實是一個為養家糊口而浪跡天涯的“民工”,民工子女上學在當今尚且如此之難,在當時也就更難了。雖說當時沒有戶籍制、就近入學的法規,以及贊助費的障礙,然而僅學費就是一般人家承受不起的。更主要的困難是,要照顧孩子在固定學校裡就讀,往往就要放棄掉一些比較合意的就業機會。
    於是,自從我們兄弟三人到了入學年齡之後,我們的上學問題,就成為了家裡頭等重要的大事。每遷徙到一個城市,父母親先安排的事情便是趕緊替我們找學校,讓我們及時地上學念書。父親每新謀得一個工作,或者每遭到一次失業,因而需要全家搬到另一個城市去時,何時遷居、何時動身都是以我們在學校的“檔期”為準,決不耽誤我們的學業。
    正因為一輩子都在悲嘆自己沒有文化,這一對父母,始終竭盡全力堅持著他們可憐的“子女上學讀書至上主義”。雖然從抗戰時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之初,全家一直是東西南北,不斷顛沛遷徙,他們的長子卻幾乎從未中斷過從小學進初中再升高中的學業,而且由於他們竭盡了全力,耗盡了積蓄,這小子每到一個城市都得以進了當地好的中學,從南京的中大附中、重慶的求精中學到湖南的名校廣益中學與省立一中……
    巴爾扎克有一篇很著名的小說,寫的是巴黎一個貧苦的挑水工人,出於愛心,以自己一個子兒一個子兒攢起來的全部積蓄,支持一個貧困大學生完成了高等教育,後成為了一個著名的醫生。
    P1-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