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雙城記1:李劼人說成都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198-288
    【優惠價】
    124-180
    【作者】 李劼人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411512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1151279
    作者:李劼人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文化散文集。編者以城市文化描繪為主線,從李劼人小說、散文中摘選出有關老成都人文風俗的文字,分主題進行歸類,展現作家李劼人眼中接地氣的西蜀文化,可以稱得上是一部“老成都通覽”。


    作者簡介

       李劼人(1891—1962),1891年6月20日生,四川成都人。中國現代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學大師之一,也是中國現代重要的法國文學翻譯家,知名社會活動家、實業家。1919年赴法國留學,曾任《群報》主筆、編輯,《川報》總編輯,成都市副市長。代表作有《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等。

    目錄
    說歷史003…成都是一個古城(古代及近、現代)
    說城牆037…九裡三分的來歷(清、民初)
    說皇城041…皇城、皇城壩、明遠樓(清末)049…皇城內外(清末)
    說滿城057…滿城是另一個世界(清末)059…滿城的街道、胡同和住宅(清、民國)061…成都省又多了一個戲園子(二十年代)
    說板蕩067…張獻忠破城(明末)074…第三次成都巷戰(一九三二年)
    說社會119…講成都(清末)123…耍法(清末)125…大變的世道(清末)128…炮聲、鑼聲、更聲、汽哨聲(清末)129…成都的夜生活(抗戰時期)
    說街道133…街名之原委(近、現代)135…東大街(清末)138…從督院街到西御街(清末)143…三聖巷(清末)145…總府街(四十年代)149…人民南路(五十年代)
    說店鋪157…勸業場(清末)159…商業場(四十年代)
    說場鎮163…天回鎮(清末)170…青羊場(一九一七年)
    說交通175…川西壩子上的路(清末)177…轎子、洋車和馬車(清末)181…嘰咕車(民國)184…長途汽車(抗戰時期)
    說學堂189…監督劉士志先生(清末)215…小學學堂的一天(清末)
    說廟宇227…青羊宮(清末)230…武侯祠(清末)

    說歷史003…成都是一個古城(古代及近、現代)


    說稱號023…成都城也有別號(古代)
    說城牆037…九裡三分的來歷(清、民初)
    說皇城041…皇城、皇城壩、明遠樓(清末)049…皇城內外(清末)
    說滿城057…滿城是另一個世界(清末)059…滿城的街道、胡同和住宅(清、民國)061…成都省又多了一個戲園子(二十年代)
    說板蕩067…張獻忠破城(明末)074…第三次成都巷戰(一九三二年)
    說社會119…講成都(清末)123…耍法(清末)125…大變的世道(清末)128…炮聲、鑼聲、更聲、汽哨聲(清末)129…成都的夜生活(抗戰時期)
    說街道133…街名之原委(近、現代)135…東大街(清末)138…從督院街到西御街(清末)143…三聖巷(清末)145…總府街(四十年代)149…人民南路(五十年代)
    說店鋪157…勸業場(清末)159…商業場(四十年代)
    說場鎮163…天回鎮(清末)170…青羊場(一九一七年)
    說交通175…川西壩子上的路(清末)177…轎子、洋車和馬車(清末)181…嘰咕車(民國)184…長途汽車(抗戰時期)
    說學堂189…監督劉士志先生(清末)215…小學學堂的一天(清末)
    說廟宇227…青羊宮(清末)230…武侯祠(清末)
    說川菜235…成都鄉村飲食(清末、民國)237…強盜飯、叫化子雞、毛肚肺片、麻婆豆腐(清末、民國)244…豆制品(清末、民國)247…廚派、館派、家常派(清末、民國)254…成都人的好喫(清末、民國)255…枕江樓(清末)257…一頓家常飯(清末)
    說茶鋪261…成都的特景——茶鋪(清末)264…河水香茶(清末)265…樓茶鋪(清末)267…鄉場上喫茶(清末)269…成渝茶館異同論(四十年代)
    說節令273…端陽(清末)275&helli(清末)
    說婚嫁279…明媒正娶(清末)285…新式結婚(清末)
    說喪葬297…祖墳(清末)300…舊帳(一八三六年、一八六一年)
    說方言385…蜀語考釋(近、現代為主,兼及當代)

    在線試讀
    成都是一個古城
    (古代及近、現代)


    成都是中國西南部一個古城。還在三千多年前的部落時代,已有相當高的文化。那時部落號為蠶叢氏,國名叫蜀。蜀就是蠶蛹的古義。以氏族和國度名稱來看,可說中國蠶絲的發明便在這地方。
    蠶叢氏時代的蜀國幅員相當龐大。川西大平原是它的根據地。但那時川西大平原尚是一片沼澤地帶。由灌縣漫溢出來的岷江江水,尚無一定過流河床。所以在蠶叢氏以前的部落號為魚鳧氏,它的意義就是說明了那時代的人民還生活在水中。
    蠶叢氏後為開明氏。這時的蜀國與秦國有了交前三一六年,蜀國在秦嶺南部開闢通道,可以馳行車馬。之後,秦國遂派大兵侵蜀,滅開明氏。那時統率大兵的是秦大夫張儀和司馬錯。
    蜀滅之後,張儀和司馬錯為了統治和鎮壓土著人民,便相度地勢,在重要地點築了三座土城,專門用來屯駐軍隊和官吏。這三座土城,一為邛城,在今邛崍縣;一為郫城,在今郫縣;一為成都城,在今成都舊城內。據書籍所載,成都城因土質惡劣,築成了又圮,圮了又築,前三一年方纔築成。並因曲折不規矩頗似龜形,故在早又叫龜城。後來不知在何年代又在龜城之西築了一座較小的城,用來居處平民和商賈,稱少城。龜城稱為大城。
    尚在秦朝時代,蜀國改為蜀郡。曾有一郡守李冰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治水專家。他在四川的功績人人皆知。治理灌縣的都江堰,成都城外的兩條河也是他疏治的。於是,四川西部平原的積水纔有固定的排洩河床,並成功了溝渠網。成都城外兩條河因地形關繫都是由西北並流向東南,到今九眼橋地方纔合而為一。從這時起,交通更為方便。秦朝時代為考究的能走四匹馬並排拉車的“馳道”,已縱橫於川西地方。從而手工業也發達起來了。成都城南便有了兩處手工業集中的小土城,一為專門造車的車官城;一為專門用川西特產蠶絲制錦的錦官城。經過若干年這兩座城都消滅了,但因制錦為成都特殊的手工業,故成都又稱錦官城,簡稱錦城,並把城外兩條河之一稱為濯錦江,簡稱錦江。其餘一條呼為流江,又呼沱江。

    成都是一個古城


    (古代及近、現代)


     


     


    成都是中國西南部一個古城。還在三千多年前的部落時代,已有相當高的文化。那時部落號為蠶叢氏,國名叫蜀。蜀就是蠶蛹的古義。以氏族和國度名稱來看,可說中國蠶絲的發明便在這地方。


    蠶叢氏時代的蜀國幅員相當龐大。川西大平原是它的根據地。但那時川西大平原尚是一片沼澤地帶。由灌縣漫溢出來的岷江江水,尚無一定過流河床。所以在蠶叢氏以前的部落號為魚鳧氏,它的意義就是說明了那時代的人民還生活在水中。


    蠶叢氏後為開明氏。這時的蜀國與秦國有了交前三一六年,蜀國在秦嶺南部開闢通道,可以馳行車馬。之後,秦國遂派大兵侵蜀,滅開明氏。那時統率大兵的是秦大夫張儀和司馬錯。


    蜀滅之後,張儀和司馬錯為了統治和鎮壓土著人民,便相度地勢,在重要地點築了三座土城,專門用來屯駐軍隊和官吏。這三座土城,一為邛城,在今邛崍縣;一為郫城,在今郫縣;一為成都城,在今成都舊城內。據書籍所載,成都城因土質惡劣,築成了又圮,圮了又築,前三一年方纔築成。並因曲折不規矩頗似龜形,故在早又叫龜城。後來不知在何年代又在龜城之西築了一座較小的城,用來居處平民和商賈,稱少城。龜城稱為大城。


    尚在秦朝時代,蜀國改為蜀郡。曾有一郡守李冰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治水專家。他在四川的功績人人皆知。治理灌縣的都江堰,成都城外的兩條河也是他疏治的。於是,四川西部平原的積水纔有固定的排洩河床,並成功了溝渠網。成都城外兩條河因地形關繫都是由西北並流向東南,到今九眼橋地方纔合而為一。從這時起,交通更為方便。秦朝時代為考究的能走四匹馬並排拉車的“馳道”,已縱橫於川西地方。從而手工業也發達起來了。成都城南便有了兩處手工業集中的小土城,一為專門造車的車官城;一為專門用川西特產蠶絲制錦的錦官城。經過若干年這兩座城都消滅了,但因制錦為成都特殊的手工業,故成都又稱錦官城,簡稱錦城,並把城外兩條河之一稱為濯錦江,簡稱錦江。其餘一條呼為流江,又呼沱江。


    到西漢武帝時前一四一八七年)為了溝通西南少數民族(即今茂縣專區、西康、雲南、貴州省的大部分),以成都為重點,前一一五年擴大成都大城、少城。經以前少少幾道城門開闢為十八門,而使四川許多地方都築了城,並以成都為模範,造了許多防御工事,如樓櫓雉堞之類。


    西漢之末,中國大亂。公孫述據蜀稱二四年)三六年為東漢大將吳漢所滅。這是成都建城後次城下之戰,也是度作為帝王之都。


    成都第二次作為帝王之都是在魏、蜀、吳三國鼎立時代。從蜀漢先主劉二一一年攻入成都算起二六三年後主劉禪出降於魏國大將鐘會之時止,成都作為蜀漢都城四十八年。


    直到現在尚確可指為蜀漢遺跡的二二一年劉備築壇即皇帝位於五擔山之南的那座差不多已將坍平的、由開明時代遺留下來號稱五擔山的土丘和可能作過蜀漢丞相府第中的一口水井,即今東城錦江街的諸葛井,以及曾經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桑園,並且是劉備的陵墓


    所在,即今城南外面的武侯祠和昭陵(一般稱為皇墳)。


    蜀漢時的成都,仍然是大城少城兩座城,仍然是大城住官吏,少城住平民商賈。蜀漢的宮殿也在大城。當時蜀漢全國人口不上二百萬,成都是國都,據估計兩座城的人口絕不會超過十萬。這是張儀築城之後五百七十年中人口盛的一個時期。


    成都第三次作為帝王之都,三四年到三四七年,當中國西晉到東晉的時候,也是四川和成都在歷為衰敗的一段時間。那時正是少數民族散處中國,紛起割據,由隴西侵入到四川來的巴西氐人李氏。侵入原因是由於饑荒,侵入人數不過三萬。李氏奪得政權自立為蜀主,當地人民不能相安,四川土著曾經一次舉族流亡到湖南湖北等地去的便達四十萬家。


    因此,川西平原和成都人口在這四十三年當中減少得很厲害。所三四七年東晉朝大將恆溫溯江伐漢時,如入無人之境。並且在滅李氏之後,便因成都人口太少,用不著分住兩城,僅保留了一座大城,而將少城拆為平地。這是成都築城以來次大變更。經過二百三十五年的南北朝,雖然變亂頻頻,但四川卻因是邊疆地方,尤其是成都偏在西陲,沒有遭到許多大兵災,人口反而漸漸增多了。因此,隋統一中國之後五八二年,隋文帝楊堅封他第四子楊秀為蜀王兼益州總管。他到成都時,便感到一座城太小。據書籍記載,楊秀遂附著大城的西南,增築了一道城牆,說是“通廣十裡”,也稱少城。不過與秦漢時少城不同之處在於附著大城而非與大城相犄角。


    楊秀所築少城,也是土城,而所取土就在少城內。取土既多,其地遂天然成為一個大池,名摩訶池,在唐宋時是有名的勝境,不亞於今天北京的、明時,已漸淤塞。清代二百八十多年中還剩有“水光一曲”。近四十年來,已無蹤影,隻是摩訶池的名字還在。成都在唐宋二朝都是中國西南部一個大都會。當時全國富庶繁榮的,一是揚州,一是成都。


    尤其在唐玄宗李隆基時七一三七五五年),所謂天下四大名城(長安,成都,揚州,敦煌),成都便居第二。成都恰又處在當時首都長安之南,故在李隆基逃避安祿山之亂,遷居成都時,還一度將成都改稱為南京。稍後中國大詩人杜甫從甘肅避兵到成都,所作詩還題為“南京道上”。而且唐朝二百八十三年六一八年到九五年),西川節度使大都是由負有全國威望的大臣出任。又因常與西藏雲南少數民族作戰,今天的茂縣專區和西康省的西昌專區,都是那時的戰場,成都是兵糧轉運據點,故又是當時的重鎮八五七年南詔國(今雲南省大理地方的白族,後即更號大理國)大兵從會理、西昌越過大渡河,由宜賓、樂山沿岷江攻到成都城外,大肆殺掠,四郊人民避入城內,不但無屋可居,據史書言,連摩訶池的水都喝干了。南詔兵圍城一個半月,纔被戰敗向新津退去,這是成都遭受外患的次。


    八七四年南詔大兵又進攻,前鋒達於新津縣,成都又一度恐慌,四郊居民又紛紛入城。


    據史書載:“數十萬人蘊積城中,生死共處,污穢郁蒸,將成癘疫”。這是成都遭外患的第二次。距上次不過一十七年。因此八七五年,唐朝大臣高駢調任西川節度使到成都,把南詔兵逐回大渡河南岸之後,便建議在成都城外當西南一面,再築一道羅城。


    這時成都城隻算是一座城。原來的大城和楊秀附著西南增築“通廣十裡”的少城,已是混而為一,通名為子城。雖然比起原有一城大了許多,但其中既容了一片很大的摩訶池,又因唐朝信奉佛教、道教,在城內修建了許多占地極大的崇宏寺、廟、觀、宇,如今天尚部分存留的大慈寺、文殊院,已經沒有了的石牛寺、嚴真觀、江瀆祠,便是一例,因而容納人民居住的坊和作商業交易的市,便非常不夠。即在兩次遭受外患以前八年前後韋皋作西川節度使時,便曾在南門內外錦江之南修建過一片可容納一萬戶的“廛樓閣”,名為新南市。但據史書記載,人口的增加也不能拿今天的情況來推想。因為就在唐朝極盛時代,全中國人口不過五千一百多萬,四川絕不會占其十分之一。因九六五年,後蜀主孟昶投降北宋時所繳的戶籍纔五十萬四千零二十九戶,從前的戶要大些,平均每戶八人計,也不過四百二十餘萬,即以十人以上計也不過五百五十餘萬。但唐朝末年和五代時候,還因中國大亂,四川是比較安定的地方,長江一帶和陝西甘肅等地許多人家不斷逃到四川,所以纔增加了那麼多人口。據這種理由來估計,在唐朝的四川人口絕不會達到四百萬。成都固然是繁華地方,也是重鎮,那時的人口也不過是占總數的二十分之一。所以當兩次外患,四郊居民紛紛躲入城內,連摩訶池水都不夠供給,然而據史書記載也止“數十萬人”而已。


    就因為連二十萬人都不夠容納的成都之城,所八七六年高駢便相度地勢在西北角上先築了一道長九華裡的高堤,即今天的九裡堤,當時稱為縻棗堰。把原來的兩條像衣帶一樣的、經由西北流向東南的內面一條河流,即稱為流江又名沱江的,從這堤下另掘了一道河床,使它分由西北向正北繞正東流向今天的九眼橋,與剩下的那條外面流的錦江仍然在今天安順橋口合流。其次,便在干涸的河床南岸,用當時由四郊墳墓掘得的磚石,砌成了一道周長二十五華裡的羅城。


    成都在唐朝時已很繁榮了。連在子城羅城內所修建的人民居住的坊,即今天所稱的街,共有一百二十坊。有東南西北中五處商業交易的市,有全國馳名的手工業如蠶綿織錦,制藥、花箋紙絹扇等。但它極盛時代尚不在唐朝,而是九七九六五年,五十八年的五代時期。在此時期,四川前後有兩個獨立國,都稱蜀國。前一個稱前蜀,為唐朝大將王九八年稱帝,至九一八年病死,其子王衍即位九二五年被後唐所滅,計立國十七年。後蜀為後唐大將孟知九三四年稱帝,九三五年病死,其子孟昶即九六五年被北宋所滅,計立國三十一年。前後蜀都城都在成都。故成都可算是第四第五次的帝王之都。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