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寂然的狂喜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中國現當代隨筆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6824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68246
    作者:【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諾獎得主葉芝迄今為止*美詩集面世


    ·科爾姆·托賓、約翰·班維爾等33位*大師眾星捧月,以藝術解讀葉芝*美詩句     ·引領讀者從繪畫等藝術角度聆聽葉芝的靈感與想像


      作為從19世界至今無人能夠超越的詩人,葉芝的詩歌需要有被印刷出來的價值,本書正是以葉芝詩歌和被他的詩歌點燃的藝術來表達了這種價值。


     


    葉芝一直存在於仰慕者的想像力之中。他是愛爾蘭凱爾特復興運動的領袖,年輕英俊,天賦異稟,綻放出引人注目的光芒,成名於19世紀90年代,此後,他那無與倫比、充滿疑問的聲音就一直在全世界回蕩。他的藝術個性魅力無窮,富於強大的感染力,遠遠超出了文字的界限。


     


    葉芝也一直都是藝術家刻畫的對像,葉芝的詩句或是激發藝術家的無限想像,或是發生了蛻變,或是為藝術創作提供了主導意向。本書,正如詩人彼得·法倫所說:《寂然的狂喜》的“*促成者”是“用耳朵和心靈去聆聽葉芝作品的人”。這些人既包含書中33位當代藝術家,也包括打開這本書的讀者,因為他們打開了心靈和藝術的想像。


     


    本書內容和裝幀都緊緊扣住“回聲”的本質。33幅以版畫為主的藝術作品,架構起全書的骨骼,每一部作品之下都有藝術家對他們所選取葉芝詩歌的回應,在藝術作品之中,激發靈感的選詩以獨立插頁的形式出現,既能夠使讀者專注誦讀,也引導讀者欣賞以想像力和藝術的眼光去感受葉芝的詩歌。


     



     
    內容簡介
    《寂然的狂喜:葉芝的詩與回聲》是一部以葉芝的詩歌為母本,33位藝術家各自選取激發他們藝術靈感的葉芝詩歌,進行以版畫為主的現代藝術創作,而後將詩歌和被詩歌點燃的現代藝術高度結合的形式創作出的一部獨特的藝術圖書作品。

    作者簡介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國寶級詩人、劇作家、散文家。一生創作不輟,其詩吸收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像征主義和玄學詩的精華,幾經變革,終熔煉出獨特的風格。他的劇作多以愛爾蘭民間傳說為題材,吸收日本古典能樂劇的表演方式,開創了現代西方戲劇中東方主義和原始主義風氣。
    葉芝少年時興趣廣泛:曾在都柏林藝術專科學校學過繪畫;很早就顯露出詩歌創作的天賦;醉心於東方神秘主義,組織和參加過秘術研究社團;關心民族自治運動,一度加入愛爾蘭共和兄弟會。1896-1904年與劇作家格雷戈裡夫人和約翰·辛格等共同籌建愛爾蘭民族劇院,發起了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當選為參議員。
    葉芝
    1923年,“由於他那以一種高度藝術的形式表現了一整個民族的精神、永遠富有靈感的詩”,葉芝被瑞典文學院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代表作品有詩集《葦間風》(1899)、《碉樓》(1928)、《旋梯及其它》(1933),劇作《胡裡漢的凱瑟林》(1902)、《庫胡林之死》(1938),哲學散文《異像》(1925;1937),短篇小說集《隱秘的玫瑰》(1894)等。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國寶級詩人、劇作家、散文家。一生創作不輟,其詩吸收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像征主義和玄學詩的精華,幾經變革,終熔煉出獨特的風格。他的劇作多以愛爾蘭民間傳說為題材,吸收日本古典能樂劇的表演方式,開創了現代西方戲劇中東方主義和原始主義風氣。


    葉芝少年時興趣廣泛:曾在都柏林藝術專科學校學過繪畫;很早就顯露出詩歌創作的天賦;醉心於東方神秘主義,組織和參加過秘術研究社團;關心民族自治運動,一度加入愛爾蘭共和兄弟會。1896-1904年與劇作家格雷戈裡夫人和約翰·辛格等共同籌建愛爾蘭民族劇院,發起了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當選為參議員。


    葉芝


    1923年,“由於他那以一種高度藝術的形式表現了一整個民族的精神、永遠富有靈感的詩”,葉芝被瑞典文學院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代表作品有詩集《葦間風》(1899)、《碉樓》(1928)、《旋梯及其它》(1933),劇作《胡裡漢的凱瑟林》(1902)、《庫胡林之死》(1938),哲學散文《異像》(1925;1937),短篇小說集《隱秘的玫瑰》(1894)等。


     


    詩畫作者,33位來自愛爾蘭、英國和中國等地的當代畫家和作家。代表人物如下:


     


    科爾姆·托賓


    科爾姆·托賓是一位愛爾蘭小說家,短篇小說作家,散文家,劇作家,記者,批評家和詩人。他生於韋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求學於都柏林大學。他於1975年畢業,後遷至巴塞羅那,根據這段經歷,他寫出了兩本書《南方》和《向巴塞羅那致敬》。托賓曾在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目前在哥倫比亞大學英文和比較文學繫擔任教授。他的小說《黑水燈塔船》(1999年)、《大師》(2004年)和《瑪利亞的自白》(2013年)都入圍了布克國際文學獎。托賓獲得過愛爾蘭筆獎(2011年),《洛杉磯時報》年度小說(2004年),*圖書獎(2004年)和柯思達小說獎(2009年)。


     


    理查德·戈爾曼


    理查德·戈爾曼(愛爾蘭皇家學會成員)被視為愛爾蘭重要的抽像派畫家之一。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他的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包括都柏林、倫敦、米蘭和東京。他在日本度過的時光對他的藝術生涯產生了很大影響,他也因此在幾家博物館成功舉辦了個人展。近來,戈爾曼與愛馬仕合作了幾個項目。作為文學藝術院和愛爾蘭皇家學會成員,他多次獲獎,包括1986年國際繪畫節金調色板獎。他的作品得到了很多機構的收藏,包括愛爾蘭現代藝術博物館,都柏林市政辦公室,紐約公共圖書館,以及阿爾斯特博物館。克林畫廊推選他作為代表。


     


    依婉·伯蘭


    依婉·伯蘭是一位愛爾蘭詩人,1944年生於都柏林,曾在都柏林聖三一學院、都柏林大學和美國緬因州布倫瑞克鮑登學院任教,目前是斯坦福大學英文終身教授和創意寫作項目主任。伯蘭的作品入圍過前進獎和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獎(1994年)的終候選人名單,她獲得了雷南詩歌獎(1994年),並因創作的紀實文學而獲得了筆獎(2012年)。


     


    諾曼·阿克羅伊德


    諾曼·阿克羅伊德(英帝國二等勛位爵士,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成員)是英國*秀的風景畫家之一。他於1938年生於利茲市,1961-1964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求學。1988年,他當選成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成員,2000年,成為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高級研究員。2007年,他因雕刻和版畫方面的成就而成為二等勛位爵士。芝加哥藝術學院、倫敦泰特美術館、溫莎城堡的皇室藏品、大英博物館,以及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藝術館等機構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李昶 Lisa Chang Lee


    李昶1986年生於中國北京,先後就讀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和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現生活、工作於北京和倫敦兩地。
    李昶的作品涉獵媒介廣泛,關注時間、圖像、經驗和記憶之間的交疊關繫
    。李昶的作品在英國、瑞典、奧地利和中國多地展覽,曾榮獲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繪畫獎(2013年),也被中央美術學院、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圖書館和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處收藏。


     


    葉芝詩作譯者,傅浩,北京大學英語繫、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繫畢業。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英國學術院駐劍橋大學、香港大學等大學、研究所高級訪問研究員,美國富布萊特訪問研究員,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江西師範大學特聘教授。200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獲尤金·奈達翻譯獎、《文化譯叢》譯文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中國社科院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國社科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國寶級詩人、劇作家、散文家。一生創作不輟,其詩吸收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像征主義和玄學詩的精華,幾經變革,終熔煉出獨特的風格。他的劇作多以愛爾蘭民間傳說為題材,吸收日本古典能樂劇的表演方式,開創了現代西方戲劇中東方主義和原始主義風氣。


    葉芝少年時興趣廣泛:曾在都柏林藝術專科學校學過繪畫;很早就顯露出詩歌創作的天賦;醉心於東方神秘主義,組織和參加過秘術研究社團;關心民族自治運動,一度加入愛爾蘭共和兄弟會。1896-1904年與劇作家格雷戈裡夫人和約翰·辛格等共同籌建愛爾蘭民族劇院,發起了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當選為參議員。


    葉芝


    1923年,“由於他那以一種高度藝術的形式表現了一整個民族的精神、永遠富有靈感的詩”,葉芝被瑞典文學院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代表作品有詩集《葦間風》(1899)、《碉樓》(1928)、《旋梯及其它》(1933),劇作《胡裡漢的凱瑟林》(1902)、《庫胡林之死》(1938),哲學散文《異像》(1925;1937),短篇小說集《隱秘的玫瑰》(1894)等。


     


    詩畫作者,33位來自愛爾蘭、英國和中國等地的當代畫家和作家。代表人物如下:


     


    科爾姆·托賓


    科爾姆·托賓是一位愛爾蘭小說家,短篇小說作家,散文家,劇作家,記者,批評家和詩人。他生於韋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求學於都柏林大學。他於1975年畢業,後遷至巴塞羅那,根據這段經歷,他寫出了兩本書《南方》和《向巴塞羅那致敬》。托賓曾在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目前在哥倫比亞大學英文和比較文學繫擔任教授。他的小說《黑水燈塔船》(1999年)、《大師》(2004年)和《瑪利亞的自白》(2013年)都入圍了布克國際文學獎。托賓獲得過愛爾蘭筆獎(2011年),《洛杉磯時報》年度小說(2004年),*圖書獎(2004年)和柯思達小說獎(2009年)。


     


    理查德·戈爾曼


    理查德·戈爾曼(愛爾蘭皇家學會成員)被視為愛爾蘭重要的抽像派畫家之一。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他的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包括都柏林、倫敦、米蘭和東京。他在日本度過的時光對他的藝術生涯產生了很大影響,他也因此在幾家博物館成功舉辦了個人展。近來,戈爾曼與愛馬仕合作了幾個項目。作為文學藝術院和愛爾蘭皇家學會成員,他多次獲獎,包括1986年國際繪畫節金調色板獎。他的作品得到了很多機構的收藏,包括愛爾蘭現代藝術博物館,都柏林市政辦公室,紐約公共圖書館,以及阿爾斯特博物館。克林畫廊推選他作為代表。


     


    依婉·伯蘭


    依婉·伯蘭是一位愛爾蘭詩人,1944年生於都柏林,曾在都柏林聖三一學院、都柏林大學和美國緬因州布倫瑞克鮑登學院任教,目前是斯坦福大學英文終身教授和創意寫作項目主任。伯蘭的作品入圍過前進獎和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獎(1994年)的終候選人名單,她獲得了雷南詩歌獎(1994年),並因創作的紀實文學而獲得了筆獎(2012年)。


     


    諾曼·阿克羅伊德


    諾曼·阿克羅伊德(英帝國二等勛位爵士,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成員)是英國*秀的風景畫家之一。他於1938年生於利茲市,1961-1964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求學。1988年,他當選成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成員,2000年,成為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高級研究員。2007年,他因雕刻和版畫方面的成就而成為二等勛位爵士。芝加哥藝術學院、倫敦泰特美術館、溫莎城堡的皇室藏品、大英博物館,以及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藝術館等機構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李昶 Lisa Chang Lee


    李昶1986年生於中國北京,先後就讀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和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現生活、工作於北京和倫敦兩地。
    李昶的作品涉獵媒介廣泛,關注時間、圖像、經驗和記憶之間的交疊關繫
    。李昶的作品在英國、瑞典、奧地利和中國多地展覽,曾榮獲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繪畫獎(2013年),也被中央美術學院、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圖書館和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處收藏。


     


    葉芝詩作譯者,傅浩,北京大學英語繫、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繫畢業。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英國學術院駐劍橋大學、香港大學等大學、研究所高級訪問研究員,美國富布萊特訪問研究員,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江西師範大學特聘教授。200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獲尤金·奈達翻譯獎、《文化譯叢》譯文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中國社科院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國社科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國寶級詩人、劇作家、散文家。一生創作不輟,其詩吸收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像征主義和玄學詩的精華,幾經變革,終熔煉出獨特的風格。他的劇作多以愛爾蘭民間傳說為題材,吸收日本古典能樂劇的表演方式,開創了現代西方戲劇中東方主義和原始主義風氣。


    葉芝少年時興趣廣泛:曾在都柏林藝術專科學校學過繪畫;很早就顯露出詩歌創作的天賦;醉心於東方神秘主義,組織和參加過秘術研究社團;關心民族自治運動,一度加入愛爾蘭共和兄弟會。1896-1904年與劇作家格雷戈裡夫人和約翰·辛格等共同籌建愛爾蘭民族劇院,發起了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當選為參議員。


    葉芝


    1923年,“由於他那以一種高度藝術的形式表現了一整個民族的精神、永遠富有靈感的詩”,葉芝被瑞典文學院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代表作品有詩集《葦間風》(1899)、《碉樓》(1928)、《旋梯及其它》(1933),劇作《胡裡漢的凱瑟林》(1902)、《庫胡林之死》(1938),哲學散文《異像》(1925;1937),短篇小說集《隱秘的玫瑰》(1894)等。


     


    詩畫作者,33位來自愛爾蘭、英國和中國等地的當代畫家和作家。代表人物如下:


     


    科爾姆·托賓


    科爾姆·托賓是一位愛爾蘭小說家,短篇小說作家,散文家,劇作家,記者,批評家和詩人。他生於韋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求學於都柏林大學。他於1975年畢業,後遷至巴塞羅那,根據這段經歷,他寫出了兩本書《南方》和《向巴塞羅那致敬》。托賓曾在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目前在哥倫比亞大學英文和比較文學繫擔任教授。他的小說《黑水燈塔船》(1999年)、《大師》(2004年)和《瑪利亞的自白》(2013年)都入圍了布克國際文學獎。托賓獲得過愛爾蘭筆獎(2011年),《洛杉磯時報》年度小說(2004年),*圖書獎(2004年)和柯思達小說獎(2009年)。


     


    理查德·戈爾曼


    理查德·戈爾曼(愛爾蘭皇家學會成員)被視為愛爾蘭重要的抽像派畫家之一。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他的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包括都柏林、倫敦、米蘭和東京。他在日本度過的時光對他的藝術生涯產生了很大影響,他也因此在幾家博物館成功舉辦了個人展。近來,戈爾曼與愛馬仕合作了幾個項目。作為文學藝術院和愛爾蘭皇家學會成員,他多次獲獎,包括1986年國際繪畫節金調色板獎。他的作品得到了很多機構的收藏,包括愛爾蘭現代藝術博物館,都柏林市政辦公室,紐約公共圖書館,以及阿爾斯特博物館。克林畫廊推選他作為代表。


     


    依婉·伯蘭


    依婉·伯蘭是一位愛爾蘭詩人,1944年生於都柏林,曾在都柏林聖三一學院、都柏林大學和美國緬因州布倫瑞克鮑登學院任教,目前是斯坦福大學英文終身教授和創意寫作項目主任。伯蘭的作品入圍過前進獎和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獎(1994年)的終候選人名單,她獲得了雷南詩歌獎(1994年),並因創作的紀實文學而獲得了筆獎(2012年)。


     


    諾曼·阿克羅伊德


    諾曼·阿克羅伊德(英帝國二等勛位爵士,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成員)是英國*秀的風景畫家之一。他於1938年生於利茲市,1961-1964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求學。1988年,他當選成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成員,2000年,成為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高級研究員。2007年,他因雕刻和版畫方面的成就而成為二等勛位爵士。芝加哥藝術學院、倫敦泰特美術館、溫莎城堡的皇室藏品、大英博物館,以及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藝術館等機構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李昶 Lisa Chang Lee


    李昶1986年生於中國北京,先後就讀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和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現生活、工作於北京和倫敦兩地。
    李昶的作品涉獵媒介廣泛,關注時間、圖像、經驗和記憶之間的交疊關繫
    。李昶的作品在英國、瑞典、奧地利和中國多地展覽,曾榮獲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繪畫獎(2013年),也被中央美術學院、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圖書館和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處收藏。


     


    葉芝詩作譯者,傅浩,北京大學英語繫、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繫畢業。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英國學術院駐劍橋大學、香港大學等大學、研究所高級訪問研究員,美國富布萊特訪問研究員,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江西師範大學特聘教授。200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獲尤金·奈達翻譯獎、《文化譯叢》譯文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中國社科院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國社科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國寶級詩人、劇作家、散文家。一生創作不輟,其詩吸收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像征主義和玄學詩的精華,幾經變革,終熔煉出獨特的風格。他的劇作多以愛爾蘭民間傳說為題材,吸收日本古典能樂劇的表演方式,開創了現代西方戲劇中東方主義和原始主義風氣。


    葉芝少年時興趣廣泛:曾在都柏林藝術專科學校學過繪畫;很早就顯露出詩歌創作的天賦;醉心於東方神秘主義,組織和參加過秘術研究社團;關心民族自治運動,一度加入愛爾蘭共和兄弟會。1896-1904年與劇作家格雷戈裡夫人和約翰·辛格等共同籌建愛爾蘭民族劇院,發起了愛爾蘭文學復興運動。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當選為參議員。


    葉芝


    1923年,“由於他那以一種高度藝術的形式表現了一整個民族的精神、永遠富有靈感的詩”,葉芝被瑞典文學院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代表作品有詩集《葦間風》(1899)、《碉樓》(1928)、《旋梯及其它》(1933),劇作《胡裡漢的凱瑟林》(1902)、《庫胡林之死》(1938),哲學散文《異像》(1925;1937),短篇小說集《隱秘的玫瑰》(1894)等。


     


    詩畫作者,33位來自愛爾蘭、英國和中國等地的當代畫家和作家。代表人物如下:


     


    科爾姆·托賓


    科爾姆·托賓是一位愛爾蘭小說家,短篇小說作家,散文家,劇作家,記者,批評家和詩人。他生於韋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求學於都柏林大學。他於1975年畢業,後遷至巴塞羅那,根據這段經歷,他寫出了兩本書《南方》和《向巴塞羅那致敬》。托賓曾在斯坦福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目前在哥倫比亞大學英文和比較文學繫擔任教授。他的小說《黑水燈塔船》(1999年)、《大師》(2004年)和《瑪利亞的自白》(2013年)都入圍了布克國際文學獎。托賓獲得過愛爾蘭筆獎(2011年),《洛杉磯時報》年度小說(2004年),*圖書獎(2004年)和柯思達小說獎(2009年)。


     


    理查德·戈爾曼


    理查德·戈爾曼(愛爾蘭皇家學會成員)被視為愛爾蘭重要的抽像派畫家之一。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他的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包括都柏林、倫敦、米蘭和東京。他在日本度過的時光對他的藝術生涯產生了很大影響,他也因此在幾家博物館成功舉辦了個人展。近來,戈爾曼與愛馬仕合作了幾個項目。作為文學藝術院和愛爾蘭皇家學會成員,他多次獲獎,包括1986年國際繪畫節金調色板獎。他的作品得到了很多機構的收藏,包括愛爾蘭現代藝術博物館,都柏林市政辦公室,紐約公共圖書館,以及阿爾斯特博物館。克林畫廊推選他作為代表。


     


    依婉·伯蘭


    依婉·伯蘭是一位愛爾蘭詩人,1944年生於都柏林,曾在都柏林聖三一學院、都柏林大學和美國緬因州布倫瑞克鮑登學院任教,目前是斯坦福大學英文終身教授和創意寫作項目主任。伯蘭的作品入圍過前進獎和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獎(1994年)的終候選人名單,她獲得了雷南詩歌獎(1994年),並因創作的紀實文學而獲得了筆獎(2012年)。


     


    諾曼·阿克羅伊德


    諾曼·阿克羅伊德(英帝國二等勛位爵士,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成員)是英國*秀的風景畫家之一。他於1938年生於利茲市,1961-1964年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求學。1988年,他當選成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成員,2000年,成為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高級研究員。2007年,他因雕刻和版畫方面的成就而成為二等勛位爵士。芝加哥藝術學院、倫敦泰特美術館、溫莎城堡的皇室藏品、大英博物館,以及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藝術館等機構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李昶 Lisa Chang Lee


    李昶1986年生於中國北京,先後就讀於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和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現生活、工作於北京和倫敦兩地。
    李昶的作品涉獵媒介廣泛,關注時間、圖像、經驗和記憶之間的交疊關繫
    。李昶的作品在英國、瑞典、奧地利和中國多地展覽,曾榮獲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繪畫獎(2013年),也被中央美術學院、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圖書館和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處收藏。


     


    葉芝詩作譯者,傅浩,北京大學英語繫、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繫畢業。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英國學術院駐劍橋大學、香港大學等大學、研究所高級訪問研究員,美國富布萊特訪問研究員,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江西師範大學特聘教授。200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獲尤金·奈達翻譯獎、《文化譯叢》譯文獎、臺灣梁實秋文學獎、中國社科院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國社科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前言
    被葉芝點燃的藝術
    羅伊·福斯特 Roy Foster

    葉芝曾說斯威夫特無處不在,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

    葉芝存在於仰慕者的想像之中。奧登在寫給葉芝的《挽歌》中稱,他“成為了他的崇拜者”。

    被葉芝點燃的藝術 


    羅伊·福斯特  Roy Foster


     


    葉芝曾說斯威夫特無處不在,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


     


    葉芝存在於仰慕者的想像之中。奧登在寫給葉芝的《挽歌》中稱,他“成為了他的崇拜者”。


     


    葉芝是愛爾蘭凱爾特復興運動的領袖,年輕英俊、天賦異稟,很早就綻放出引人注目的光芒,?成名於19世紀90年代,此後,他那無與倫比、充滿疑問的聲音就一直在全世界回蕩。他的藝術個性魅力無窮,富於強大的感染力,遠遠超出了文字的界限。他一直都是藝術家刻畫的對像,?近一個世紀以來有很多關於他的偉大畫作誕生,而他自己也曾把自己當成描述對像:他的父親約翰·巴特勒·葉芝就曾給他畫過無數幅素描,還畫過一幅肖像。奧古斯都·約翰、威廉·斯特朗、約翰·羅森斯坦、肖恩·奧沙利文、奧倫西亞·
    賈爾斯、阿爾伯特·鮑爾等人都曾為他畫過蝕刻畫和肖像畫,還為他制作了雕塑,阿爾文?·蘭登·科伯恩還為他拍攝過精彩的照片。


     


    有一點應該記住,那就是葉芝和他的所有兄弟姐妹一樣,也學習過繪畫。他畫過水彩畫和彩色粉筆畫,經常參加畫家聚會,寫作的題材也一直離不開藝術。在《異像》一書中,他就世界歷史和人類命運中的循環模式進行了晦澀難懂的哲學研究,經常提到藝術的發展對文明影響頗深。古典雕刻家、拜占庭的鑲嵌細工師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經常出現在他的詩作中。詹姆斯·喬伊斯稱,葉芝想像力豐富,超現實主義詩人無人能望其項背。直至今日,他的想像力依然在為藝術家提供豐富的靈感。本書力求詮釋的正是這一點。


    本書的部分藝術作品中,葉芝的詩句或展開想像的翅膀,或發生了蛻變;在另外一些藝術作品中,葉芝詩歌的核心或精髓則提供了主導意像。本書標題《寂然的狂喜》英文原為“A Lonely Impulse of Delight”,選自詩作《一位愛爾蘭飛行員預見自己之死》;理查德·戈爾曼那閃耀與新穎獨特的螺旋槳不僅昭示著飛機在意大利蔚藍天空中旋轉下墜,還體現出了在這首詩歌創作的時代中未來主義者的審美觀。關於葉芝的早期作品,即便是在《凱爾特的薄暮》時期樹立的淡淡的藍銀色審美標準,也激發了其他藝術家的靈感。芭芭拉·瑞伊的《灰色暮光》就充滿了灰色色調。日本藝術主題貫穿於葉芝的很多作品,本書中提到的幾位藝術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對於葉芝的詩句“兩個少女,都很美,一個好像羚羊”,斯蒂芬·勞勒的再現令人難忘,不光表現出時間的破壞力,還表現出自從葉芝知道日本能劇之後,心中念念不忘的日本之美。此外,珍·巴登以《仿日本詩》為主題,創作出了一繫列具體的圖像,凱爾文·曼恩的絲網印刷畫《魚》則是在向北齋致敬。


     


    葉芝的政治詩和哲學詩所具有的堅硬邊緣亦留下了痕跡。約翰·貝漢的雕塑《一九一六年復活節》不光有代表勝利的火炬,還有荊棘冠。阿梅利亞·斯泰因那堆即將倒塌的祈禱書讓我們聯想到,《都尼的提琴手》也傳遞著具有顛覆性的中心思想:藝術家的重要性高於牧師。保羅?·馬爾登允許《再度降臨》中不可思議的獅身人面怪物逃脫命運,後卻進了一個馬戲團。約翰·班維爾為勒達和化身天鵝的宙斯的故事增添了新花樣。其他作家選擇了葉芝不那麼為人所熟知、卻更為標新立異的作品。科爾姆·托賓闡述了《輪》背後的技巧,探究了這首詩是如何一點點寫到令人膽寒的後一句,而這不僅表示所有生命都在為死亡做準備,而且對死亡懷有憧憬。埃德娜·奧布萊恩準確地描述了葉芝筆下的聖母,在這首作品中,母愛與聖母懷有的深刻恐懼形成了對比:恐怖這個主題還影射出葉芝關於早期基督教的戲劇《基督復活》(並且讓人聯想到托賓的《瑪利亞的契約》)。關於葉芝的思想巨輪,依婉·伯蘭創作出了精美且造詣頗深的詩作,使人聯想到在謝默斯·希尼的《雷電》中,盤旋在中世紀修道院上方的那艘令人驚嘆的空中巨輪。這些見解表現出葉芝的聲音和思想在錯綜復雜的愛爾蘭文學作品中產生的影響,他的影響力“無處不在”,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再次與你邂逅。


     


    在這些作品中,充滿想像風景的世界與斯萊戈、戈爾韋熟悉的地標交錯在一起,而葉芝將這些地方刻畫成了神話:凱門海灘之上的荊棘樹(拉爾斯·尼伯格)、布爾本山的輪廓(諾曼·阿克羅伊德)、科爾的七片樹林(艾德·米利亞諾)、因尼斯弗裡的湖島(尼亞姆·弗拉納根,?利奧·希金斯,文森特·謝裡丹)。作品的範圍和熱切的情感令我們想到葉芝擁有出色的天賦,?可以在他的詩歌中創造出具體和栩栩如生的畫面,突然爆發出豐富的幻像:那被海豚劃破、鑼聲折磨的拜占庭大海,聖賢的面孔“如同雨打的石頭”;《祖屋》中滿溢的噴泉裡充滿了生命之雨,?聖山梅魯那白雪皚皚的山間洞穴;《漁夫》中,“泡沫下”的石頭是“黑色”的;在《人與回聲》中,兔子受到了鷹的襲擊。正如在他弟弟傑克充滿幻想色彩的後期畫作中,在葉芝的詩作中,?神秘的幻想世界與理想化的愛爾蘭也交織在了一起。葉芝的詩句在數年裡回蕩著,引人共鳴,他所想像出的心靈畫面亦是如此。正如他妻子經常驚訝地發現的那樣,他知道,“後世之人看到的會是怎樣一番情景”。他天生就能創造“像征”,表現出永恆的感情和不變的真理;但他還知道(並且宣稱),完美無缺、造詣高深的想像背後隱藏著啟示,這使得《馬戲團馴獸大逃亡》這樣的詩作熠熠發光,而這些啟示均是從“心的污穢破爛商店”裡挖掘出來的。超然與具體的結合隱藏於葉芝的作品背後,使“新影像的影像”充分發揮價值,而且,隻要人們還在閱讀詩歌,便會一直如此。


     


    寫於 2015年


     



    媒體評論
    《寂然的狂喜:葉芝的詩與回聲》被譽為關於葉芝詩歌*美的書,它讓讀詩幾近成為一種奢侈。現代藝術家們把葉芝的詩做成了畫,並向我們講述這些詩歌如何促成他們在百年後用另一種藝術表達與葉芝對話。這回聲促成了詩與畫的相遇,讓耳朵與心靈共同聆聽這世上*美的聲音。
    ——新京報
    這本《寂然的狂喜》,絕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詩集,是關於詩意的文字與繪畫的綜合表現,而它們在一起又形成了關於一本書有可能達到的美學意境,換言之,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
    ——歌手李健

    收到“*美的詩”。讀葉芝已是早年的記憶,如今再找不回當年的感覺。吸引人的是這本書的形式感,詩意藏在每一個細節裡,耐得反復端詳。畫與詩,詩與畫,便“仿佛讓一個房間有了片刻的黑暗,好讓我們清晰看到一部在牆壁上播放的並不清晰的影片”。

    《寂然的狂喜:葉芝的詩與回聲》被譽為關於葉芝詩歌*美的書,它讓讀詩幾近成為一種奢侈。現代藝術家們把葉芝的詩做成了畫,並向我們講述這些詩歌如何促成他們在百年後用另一種藝術表達與葉芝對話。這回聲促成了詩與畫的相遇,讓耳朵與心靈共同聆聽這世上*美的聲音。


    ——新京報


    這本《寂然的狂喜》,絕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詩集,是關於詩意的文字與繪畫的綜合表現,而它們在一起又形成了關於一本書有可能達到的美學意境,換言之,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


    ——歌手
    李健


     


    收到“*美的詩”。讀葉芝已是早年的記憶,如今再找不回當年的感覺。吸引人的是這本書的形式感,詩意藏在每一個細節裡,耐得反復端詳。畫與詩,詩與畫,便“仿佛讓一個房間有了片刻的黑暗,好讓我們清晰看到一部在牆壁上播放的並不清晰的影片”。


    ——揚之水


    印像裡的好詩集都樸實而漂亮,這本“寂然的狂喜-葉芝的詩與回聲”很接近,封面的質感讓人拿在手上就舍不得放下,詩頁和圖都選了很合適的紙張。


    ——王小妮


    一些心靈對一個偉大的原創心靈的理解和閱讀,一種藝術形式對另一種藝術形式的再現和重造,這是真正寂然的狂喜。


    ——楊慶祥


    我多想未來也有這樣一本幾近奢侈品的圖書:一邊,自己的詩;一邊,藝術家的作品。而令人激動是這些作品並非圖解,它正與詩共同渡河。


    ——車前子


    從沒見過這麼美的詩集。讀葉芝的有福了!


    ——施戰軍



    在線試讀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The Rose, 1893)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The Rose, 1893)


     


     


    在你年老時*


     


     


    在你年老,頭花白,且睡意沉沉,


    挨著火爐打盹時,就取下這書,


    慢慢地誦讀,夢憶從前你雙眸


    曾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許多人愛你歡快迷人的時光,


    愛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真情,


    而唯有一人愛你靈魂的至誠,


    愛你漸衰的臉上那縷縷憂傷;


     


    然後弓下身子在熊熊爐火邊,


    喃喃,有些淒然,說愛神怎溜走,                                            


    跑到頭頂上群山的高處漫遊,


    還把他的臉隱藏在繁星中間。


     


    (《玫瑰》,1893)


     


     


    此詩仿法國詩人彼埃爾·德·龍沙?(1524-85)的同名十四行詩。贈給茅德·岡。


    我開始閱讀葉芝的詩歌之際,正好在都柏林一所廢棄了的維多利亞時期的房屋中進行探索。《在你年老時》這首詩讓我想到了那棟建築裡的一個房間,大理石壁爐已經破敗,壁紙都已剝落,一個老婦孤獨地坐在這個冰冷空蕩的房間裡,回想往事和種種沒有實現的心願。這個房間的衰敗描述出了詩中那個身體孱弱的老婦,她和那個房間一樣,曾經明亮美麗,有很多人喜愛。


    重讀這首詩的時候,我意識到,葉芝寫的是他昔日的戀人茅德·岡。他覺得她在回想往事時一定會後悔當初沒有嫁給他。在詩中,葉芝想像她老邁年高,身體虛弱,坐在爐火邊直打盹兒,看著他曾為她寫的詩集,為曾經做出的選擇後悔不已。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