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儀式:節氣風物之美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
    【市場價】
    392-568
    【優惠價】
    245-355
    【作者】 周華誠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720362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77203621
    作者:周華誠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毛尖·瀋書枝·黑陶·萬曉利推薦的散文作家


    晨昏·鼕夏·河山·家園·中國人的日常之美


     


    ★這是一部光陰志。作者繫知名青年散文家,近年多居於鄉野,踐行江南傳統文化與生活美學生活。他細心留意四季光陰變遷,總體呈現江南傳統文化與美好生活。光陰短長,皆在字裡行間。


     


    ★這是一部生活史。與大地貼得更近,感知一地風物流傳,草木盛萎,動物來去,風霜雨雪。這樣的光陰裡,自有一種生命的哲學,對萬物心懷體恤,與古人心意相通,對生活滿腔熱愛。


     


    ★這是一部生活美學之書。全書有開闊的視野,遍查典籍,又能獨寫出獨家的記憶與體驗。文字風格活潑靈動,注重當下體驗,喫茶且看花,日長如小年。文章空靈溫暖,令人感動。


     


    ★文本之美。周華誠的散文往往以生活為切入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深入的思考,展現出他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獨特感悟。他的散文既具有生活的真實感,又富有詩意和哲理,給人以深深的啟示。作品以其獨特的文本意識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展現出散文的魅力和價值。他的散文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同時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化價值。


     


    ★紙書之美。本書的裝幀設計頗具匠心,特邀“中國最美的書”設計師操刀設計,雙封裸脊,特別收錄20餘幅天然童趣小畫,隨書附贈精美藏書票1枚。圖書印刷精選具有親和手感的紙張,溫柔可親,盡顯紙書之美。


     


    ★時光之美。人生不需要匆匆忙忙,可以慢下來,靜靜感受閱讀的美好,感受時間的緩慢與詩意,感受生命的喜悅與平和。

     
    內容簡介

    記憶中的“歲時廣記”,文字裡的“故鄉時間”


    日子美好,光陰短長,皆在字裡行間


     


    本書講述藏在中國二十四節氣裡的生活美學,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生活之美的追尋,又是對當下社會發展的珍貴記錄。作者多年踐行江南傳統文化與生活美學生活,細心留意歲時變遷,與大地貼得更近,感知一地風物流傳,草木盛萎,動物來去,風霜雨雪。這樣的光陰裡,自有一種生命的哲學,對萬物心懷體恤,與古人心意相通,對生活滿腔熱愛。作者文字風格活潑靈動,注重當下體驗。喫茶且看花,日長如小年。光陰短長,皆在字裡行間。文字空靈溫暖,令人感動。

    作者簡介

    周華誠


     


    浙江常山人。稻田工作者,作家,出版人。作品見於《人民文學》《中國作家》《散文》《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文彙報》等刊。已出版《不如喫茶看花》《德壽宮八百年》《流水辭》《春山慢》《尋花帖》《廿四聲》《陪花再坐一會兒》等二十餘種作品。部分作品獲三毛散文獎、草原文學獎等獎項。作品入選多種年度選本。

    目錄
    1立春
    你好,春牛
    咬一口春天
    春消息

    2雨水
    石階綠
    夜雨剪春韭

    3驚蟄
    危機四伏的春天
    步魚和春筍

    4春分

    1立春


    你好,春牛


    咬一口春天


    春消息


     


    2雨水


    石階綠


    夜雨剪春韭


     


    3驚蟄


    危機四伏的春天


    步魚和春筍


     


    4春分


    仲春之月


    春日莪山


     


    5清明


    梨花青團


    春茶記事


    十二秒鳥鳴


    日落時分


     


    6谷雨


    放春歸


    春山半


    香椿


     


    7立夏


    烏米飯


    秧草


     


    8小滿


    榴花紅,枇杷黃


    小滿的氣息


     


    9芒種


    農人很忙


    野草莓


    楊梅紅


     


    10夏至


    東邊日出西邊雨


    鞭筍


    想起扇子


     


    11小暑


    大水過境


    楊梅紅


    蓴菜湯


    清苦清苦的味道


     


    12大暑


    談月


    我讓螢火蟲去接你


    木蓮凍


     


    13立秋


    秋相見


    淺漬


     


    14處暑


    蕉陰圖


    黃昏,昆蟲的吟唱


     


    15白露


    夜涼如水


    曬月光


    山核桃


     


    16秋分


    秋水意


    白菜


     


    17寒露


    寒露信札


    板栗從秋天跌落


     


    18霜降


    霜降之夜


    柿子的巔峰時刻


     


    19立鼕


    水邊木子美


    楓林小院


     


    20小雪


    秋風醬鴨


    簡陽的簡,簡陽的羊


    煮起一鍋羊肉,然後等雪來


     


    21大雪


    傍林鮮


    半坡雪


     


    22鼕至


    光陰的故事


    雪天的事情


    鼕至大如年


     


    23小寒


    橘之美


    糖多令


    煨小錄


     


    24大寒


    古人如何取暖


    南方的冰雪


    暗香湯


     


    後記

    前言
    自 序

    好雨知時節。自然有自然的規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要遵從大自然的規律。中國人老早就懂得這個道理,懂得與四時光陰、天地萬物一起過日子。
    老輩人講,“春種夏長,秋收鼕藏。”老輩人的生活,是跟土地上的勞作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他們按照季節變化來播種和收獲,也按照季節變化來安排一整年的生活。什麼時候揮汗如雨,什麼時候休養生息,都有規矩,都有儀式。
    這種規矩和儀式,是一代代人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一代代人總結出的生命印記,也是一個族群在自然界生存的脈絡和節奏。
    在《中國廿省兒歌集》(黎錦暉、吳啟瑞、李實編)中翻到一首浙江兒歌,講述的是一年時節的過法,抄錄於此:

     


     


    好雨知時節。自然有自然的規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要遵從大自然的規律。中國人老早就懂得這個道理,懂得與四時光陰、天地萬物一起過日子。


    老輩人講,“春種夏長,秋收鼕藏。”老輩人的生活,是跟土地上的勞作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他們按照季節變化來播種和收獲,也按照季節變化來安排一整年的生活。什麼時候揮汗如雨,什麼時候休養生息,都有規矩,都有儀式。


    這種規矩和儀式,是一代代人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一代代人總結出的生命印記,也是一個族群在自然界生存的脈絡和節奏。


    在《中國廿省兒歌集》(黎錦暉、吳啟瑞、李實編)中翻到一首浙江兒歌,講述的是一年時節的過法,抄錄於此:


    “正月正,麻雀飛去看龍燈。二月二,煎糕炒豆兒。三月三,荠菜花兒上灶山。四月四,殺隻雞兒請灶司。五月五,年糕粽子過端午。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七月七,七樣果子隨你喫。八月八,大潮發,小潮發,城裡老娘活俏煞,城外老娘活急煞。九月九,打老菱,過酒喫。十月朝,打兒罵女捆柴燒。十一月雪花兒飄飄,十二月家家磨粉做年糕。”


    另外,還有一首童謠,流行於巴蜀一帶:


    “說個子,道個子,正月過年耍獅子,二月驚蟄抱蠶子,三月清明飄墳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陽喫粽子,六月天熱買房子,七月立秋燒袱子,八月過節麻餅子,九月重陽撈糟子,十月天寒穿襖子,鼕月數九烘籠子,臘月年關躲債主子。”


    據我所知,各地都有類似的兒歌,總結傳唱當地民眾的生活方式。隨著時代的更迭、社會的發展,這些兒歌的內容已不一定全然符合當下生活實際,讀來依然很是有趣。因為這樣的兒歌童謠裡,藏著當地民眾生活的密碼,說是文化基因,也並不為過。


    中華民族一路走到今天,五千年薪火相傳,是什麼力量把大家凝聚在一起?靠的是傳統文化的力量。在社會物質極大豐富、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的當下,大眾對於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大大提高。我們有必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優秀傳統文化,發現生活當中的美好。


    我們現在倡導“傳統文化之美”,希望更多人踐行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生活方式。節氣、節日,就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因為文化的基因、生活的儀式感,就藏在這些日常的細節裡。隻是,民俗文化永遠處在變化中,我們現在的歲時禮俗、節氣生活,很多已經越來越簡化,有的時候就簡化為喫喫喝喝,很多儀式的細節已經消失在記憶中。


    在老家鄉下種田的數年中,我發現,許多與勞作相關的日常生活極具儀式性、審美性,那些與四時禮俗相關的活動,也富有生活的哲學和生命的智慧。多年來,我也寫下不少散文作品,都與傳統文化生活有關。


    因此,我梳理出《儀式》兩本書,分為《節氣風物之美》《歲時禮俗之美》兩冊,分別從節氣、節日兩個角度,用散文的方式,呈現以故鄉浙西常山為主體的江南日常生活,以及相關的文化習俗。


    中國人度過時間的方式,多數是在勞作之中完成的,而節氣、節日是在生活的刻度上結繩記事。我們在今天重溫節氣、節日之美,不僅是追溯傳統文化的因子,更重要的,是對傳統文化生活的傳承,是對傳統文化精神的發揚。在這種繼承和發揚裡,我們從而確認自己的身份與故鄉。


    是為序。


     


    周華誠


    癸卯年正月二十日


    於常山稻之谷

    媒體評論
    華誠的文字,也是得到了江南那方水土的滋養。清,淡,靈,秀,雅,品出萬般滋味,真正能稱得上美文。他對歲時與節氣的詩意書寫,讓我恍惚想起張岱,那個在湖心亭看雪的風雅文人。張岱若是讀了,也一定認他作知音。
    ——《海南日報》

    我想,能把茶喝出酒意的,也就隻有他這樣懂生活、愛生活的人了。難怪華誠說,喝茶要喝那個類別裡最好的茶,看花也要看世上最美的花。
    ——《中華讀書報》

    這是故鄉的風景,也是我們向往已久的生活。好文字還是要有亮光通透,汪曾祺的文字就好在時有亮光爍爍,川端也這樣。華誠的文字也時有亮光爍爍,無一點陳腐氣,且都是一手貨,俱從自家心上手上來,從不炒賣二手陳貨,是為一等文字。

    華誠的文字,也是得到了江南那方水土的滋養。清,淡,靈,秀,雅,品出萬般滋味,真正能稱得上美文。他對歲時與節氣的詩意書寫,讓我恍惚想起張岱,那個在湖心亭看雪的風雅文人。張岱若是讀了,也一定認他作知音。


    ——《海南日報》


     


    我想,能把茶喝出酒意的,也就隻有他這樣懂生活、愛生活的人了。難怪華誠說,喝茶要喝那個類別裡最好的茶,看花也要看世上最美的花。


    ——《中華讀書報》


     


    這是故鄉的風景,也是我們向往已久的生活。好文字還是要有亮光通透,汪曾祺的文字就好在時有亮光爍爍,川端也這樣。華誠的文字也時有亮光爍爍,無一點陳腐氣,且都是一手貨,俱從自家心上手上來,從不炒賣二手陳貨,是為一等文字。


    ——《文彙》APP

    在線試讀
    焐酒記
    大暑將至,父親在家焐酒。荞麥酒純釀,出酒一百六十斤,裝了四壇。
    夏焐酒,鼕來喝。酒要存一存纔好。其中兩壇,我想最好存它五年十年。以後,每年焐酒,每年部分地存起來,存的時候,搞個封壇儀式。以後,我是說譬如明年吧,可以接受大家定制,新焐的酒,壇子小一點,十斤裝;來五六人,寫字彈琴,自己寫的封條,丁酉年丁未月丙午日,寫好,貼起來,擱在我家後院。每年封一次,每年啟一次,都過成節日,聚飲。啊呀呀,就這麼想想,忍不住要醉。
    大忽兄說,最好,還要有一棵芙蓉花,埋壇酒在芙蓉花下,豈不妙哉。
    當然好。我家不缺芙蓉花。大理小雲又出主意:種棵桂花樹,埋壇桂樹下,八月桂花落,滿院桂酒香。好。我家不僅不缺芙蓉花,也不缺桂花。梅花、桃花、梨花、柚花、杜鵑花、百合花、山莓花、板栗花、石榴花,都有。每株花樹下藏一壇,四時花開,日日有酒喝。
    此事可為。我藏好酒,就等大家來喝。在北京的編劇先生牛凳說,這件事有意思,有念想,常相聚。行,既然大家說有意思,那就先約起來。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待到重陽日,頭戴一枝花。你幫我割稻,還來就菊花。


    獲稻記
    毛豆的收獲很簡單,稻子的收獲就頗不容易。以前鄉下一年到頭有幾件大事,收稻子算得一件。種兩季稻的時候,“雙搶”是在最熱的大暑裡,算是一年當中農人最為辛勞的時節。雙搶,是搶收和搶種,搶的也就是時間。農人素來平淡,有什麼好搶,搶到一個好天氣,搶到兩天時間提前把農事做完,就是幸甚幸甚的喜事。
    現在我們是隻種一季稻了,節奏也就悠緩許多,並不急著在兩三天裡收割又趕著把秧插下去。收割過後,是漫長的鼕閑,把田閑下來,什麼也不管它,或者種上一季紫雲英——這就是一種保養。休養生息。田也是需要放空的。什麼事情也不干,看起來是懶散,其實張弛有度,是令生命悠長的方法。
    遠人兄,我們以前收割稻子,用打稻機——今秋在蘭溪的梯田裡收獲,農人們搬出了最古老的稻桶,那是我從前沒有用過的農具。有勇猛的朋友,光了膀子,把稻穗一下一下地揮舞起來,擊打在稻桶的壁上,天地之間發出“咚咚咚”的聲響。稻粒飛濺,好看,也令人欣喜。

    焐酒記


     


    大暑將至,父親在家焐酒。荞麥酒純釀,出酒一百六十斤,裝了四壇。


    夏焐酒,鼕來喝。酒要存一存纔好。其中兩壇,我想最好存它五年十年。以後,每年焐酒,每年部分地存起來,存的時候,搞個封壇儀式。以後,我是說譬如明年吧,可以接受大家定制,新焐的酒,壇子小一點,十斤裝;來五六人,寫字彈琴,自己寫的封條,丁酉年丁未月丙午日,寫好,貼起來,擱在我家後院。每年封一次,每年啟一次,都過成節日,聚飲。啊呀呀,就這麼想想,忍不住要醉。


    大忽兄說,最好,還要有一棵芙蓉花,埋壇酒在芙蓉花下,豈不妙哉。


    當然好。我家不缺芙蓉花。大理小雲又出主意:種棵桂花樹,埋壇桂樹下,八月桂花落,滿院桂酒香。好。我家不僅不缺芙蓉花,也不缺桂花。梅花、桃花、梨花、柚花、杜鵑花、百合花、山莓花、板栗花、石榴花,都有。每株花樹下藏一壇,四時花開,日日有酒喝。


    此事可為。我藏好酒,就等大家來喝。在北京的編劇先生牛凳說,這件事有意思,有念想,常相聚。行,既然大家說有意思,那就先約起來。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待到重陽日,頭戴一枝花。你幫我割稻,還來就菊花。


     


     


    獲稻記


     


    毛豆的收獲很簡單,稻子的收獲就頗不容易。以前鄉下一年到頭有幾件大事,收稻子算得一件。種兩季稻的時候,“雙搶”是在最熱的大暑裡,算是一年當中農人最為辛勞的時節。雙搶,是搶收和搶種,搶的也就是時間。農人素來平淡,有什麼好搶,搶到一個好天氣,搶到兩天時間提前把農事做完,就是幸甚幸甚的喜事。


    現在我們是隻種一季稻了,節奏也就悠緩許多,並不急著在兩三天裡收割又趕著把秧插下去。收割過後,是漫長的鼕閑,把田閑下來,什麼也不管它,或者種上一季紫雲英——這就是一種保養。休養生息。田也是需要放空的。什麼事情也不干,看起來是懶散,其實張弛有度,是令生命悠長的方法。


    遠人兄,我們以前收割稻子,用打稻機——今秋在蘭溪的梯田裡收獲,農人們搬出了最古老的稻桶,那是我從前沒有用過的農具。有勇猛的朋友,光了膀子,把稻穗一下一下地揮舞起來,擊打在稻桶的壁上,天地之間發出“咚咚咚”的聲響。稻粒飛濺,好看,也令人欣喜。


    遠人兄,我們今天的人,可以這樣地感受一下勞作,是多麼難得。即便稻葉把肚皮劃出一道道淺淺血痕,即使手臂癢上幾天,那也是無礙。這樣的癢,這樣的揮汗如雨,是生命裡珍貴的體驗。離開了這片田野,離開了這一天,走千裡萬裡,過五年十年,也不大會有這樣的體驗。


    ——人活著,不就是想千方百計地證明自己活著麼。癢也好,痛也好,那就是活著。


     


     


    清苦清苦的味道


     


    1


    上次去蘇州玩,胥門老城牆門洞裡有人擔了苦瓜來賣。苦瓜小小的,短而肥,像一個手雷。艷麗之紅。像苦瓜,又不像苦瓜。


    是什麼名字,我已經忘了。隻知道當地人是作為一種水果來喫的。


    後來問了一位植物學家,說是“金鈴子”,有的地方叫“癩葡萄”。其實也是苦瓜的一種。


    苦瓜我知道,故鄉的菜園子裡常常會種一些。苦瓜的籐在竹籬笆上攀爬,垂掛著一條條白色的苦瓜。我喜歡白色的苦瓜,顏色真好看。


    看一本閑書,纔知道溫州人把這種苦瓜叫做“紅娘”。


     


    2


    苦瓜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我翻了好幾本飲食的古籍,都找不到線索——本想順籐摸瓜,籐卻不知道藏在哪裡。


    後來動用了一位朋友提供的古籍檢索繫統,查到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中有“錦荔枝”:


    “又名癩葡萄,人家園籬邊,多種苗引籐蔓,延附草木。生莖長七八尺,莖有毛澀,葉似野葡萄葉,而花又多。葉間生細絲,蔓開五瓣,花碗子花結實如雞子大,尖稍紋皺,狀似荔枝而大。生青熟黃,內有紅瓤,味甜。”


    有學者考證,苦瓜並不是原產於中國,而是從東南亞熱帶地區,也有說是從非洲帶回來的——明代以前,我國沒有栽種苦瓜的記錄。鄭和下西洋,從海外帶回來。鄭和的翻譯官費信撰寫的《星槎勝覽》中記載:“蘇門答剌國一等瓜,皮若荔枝,未剖時甚臭如爛蒜,剖開如囊,味如酥,香甜可口,疑此即苦瓜也。”


    鄭和下西洋,先後七回,估計有一回上了蘇門答臘島。島上有苦瓜,他把種子帶了回來。明朝中期,苦瓜在南方開始廣泛栽種。


    清嘉靖進士王世懋,有《瓜蔬疏》,提到“錦荔枝”,也即是苦瓜——


    “吾地有名錦荔枝者,外作五色蜂窠之狀。內子如鱉蟲人甚惡之,不知閩廣人以為至寶。去實用其皮肉煮肉味,殊苦廣人。亦謂涼多,子京師種摘而自供食,往在泉州見城中遍地植之,名曰苦瓜。形稍長於此種耳。”


    廣東人善喫,還講究養生。譬如涼茶,就是廣東人日常喝的飲料。苦瓜與涼茶一樣,也是消暑佳品。


     


    3


    苦瓜和尚石濤,一定很喜歡喫苦瓜。


    石濤不僅愛喫苦瓜,還把苦瓜供奉案頭朝拜。


    苦瓜有此君子之德,受人稱頌。因苦瓜雖苦,苦自己而不苦他人。若用苦瓜炒肉,肉是絕不苦的。


    我讀過《苦瓜大和尚百頁羅漢圖冊》,畫中三百餘位羅漢神情高古,氣像萬千。


    詩文也好,畫作也好,我喜歡讀古人的東西。古人的時光過得慢。種田種菊,喫茶喫苦瓜,他們都比現代人做得好。


    “藝術是情感的表現,情感是不受進化法則支配的。不能說現代人的情感一定比古人優美,所以不能說現代人的藝術比古人進步。”這話是梁啟超說的。


    苦瓜和尚的畫,到現在看,還有苦瓜味——這清苦清苦的味道,至今沒有褪色。


     


    4


    青螄的味道,也是清苦清苦的。


    小暑過後,一場雷陣雨下得酣暢淋漓。再晴上幾天,又叫人大汗淋漓。黃昏時候到桃花溪裡去歇涼,順便拾一把青螄帶回去。小暑過後的桃花溪清幽極了,夾山兩岸,草木蔥茏,鳥聲也清幽。在水裡泡一會兒,遍體清涼。


     


    5


    做青螄最繁瑣之處,在於剪螺螄屁股。青螄小小的,人俯身水面撿拾青螄,倒不覺得枯燥。拾回家後,剪青螄屁股卻著實需要一些耐心。


    如沒有這道工序,青螄肉將無法吸出,隻能用牙簽挑取,這是善食青螄的人所不能接受的。


    讀《日本味道》一書,作者北大路魯山人說到香魚的喫法,極是講究。他說:“香魚如果不是在水清、流急、河床比較寬的河中生育的,發育就不會完全,香氣品味都不會太好。這就是決定香魚好壞的大致條件。”


    其實青螄更是如此。


    青螄的生長,對於溪水的純淨度要求極高,至今隻有浙西地區的開化、常山兩縣出青螄。除此之外,我還沒有喫過別的地方的青螄。


    喫青螄,也講究一個鮮味。青螄本來就小,沒有多少肉,但吸食的過程卻極美妙,小小的肉連湯帶汁,堪可回味。青螄肚子裡帶著碧青色的腸子,也是可以喫的。


    青螄的鮮味裡還帶些清苦,也是山裡人說夏天喫青螄可清涼敗火的原因。


    青螄也屬於山裡人夏天的河鮮吧。


    山裡人炒青螄,一定要用到紫蘇。紫蘇去腥。


    紫蘇也可以用來漬黃瓜、漬嫩姜,這是夏天清涼過早粥的良物,也是很開胃的小菜。


     


    6


    苦瓜這時節,大大小小,已掛滿籐蔓。白色的苦瓜掛在碧綠的葉間,很是漂亮。


    苦瓜用一點黑咸菜炒起來,青螄用一點紫蘇炒起來,都是很可口的小菜,實在與小暑大暑的天氣相宜。山裡人都相信夏天喫點苦意的食物,是很好的。


    按說還有一種苦的東西,苦丁茶,也是很苦的,卻實在沒有什麼鮮味,隻剩下苦了,也就沒有什麼可取之處。


    有一次翻書,鐘叔河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的《周作人文類編·人與蟲》,知堂也談到苦茶,有朋友特意送他一包苦茶,“我感謝他的好意,可是這茶實在太苦,我終於沒有能夠多喫。”


    苦丁茶,我好些年前喝過,可能多放了兩根,泡開以後苦得咂舌。隻放半根茶,也仍然是苦,實在不怎麼好喝。苦瓜和青螄,我卻一直喜歡。


    想來我還是喜歡有一些活潑之氣的鮮苦與清苦。若隻是一味的苦,這樣的人生,未免太單調了些。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