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轟然作響的記憶:中學生的口述實錄——青春書坊
    該商品所屬分類:青春文學 -> 青春文學
    【市場價】
    73-107
    【優惠價】
    46-67
    【作者】 劉東 
    【所屬類別】 圖書  青春文學  青春校園文學圖書  青春文學  大陸原創青春文學 
    【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ISBN】978750076687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0766872
    叢書名:青春書坊
    作者:劉東

    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年09月 

        
        
    "

    編輯推薦
    正值黨中央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修養全面的關懷和教育下,報告文學集《中學生的口述實錄———轟然作響的記憶》已被選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向青少年推薦在暑期閱讀的百部優秀讀物之一。該作品時代氣息濃郁,講述的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卻常常被成年人忽略或者不屑一顧的故事。從這些獨樹一幟的青春故事中,讀者讀到的是埋藏在主人公內心深處不願觸及,也無法向人傾訴的一段發生在中學時代“*刻骨銘心、*振聾發聵的記憶,讓讀者體驗*多的不是歡笑,而更可能是嘆息、是哭泣、是吶喊、是沉默。”作者的目的是為了給那些正身處花季歲月中的中學生們提供一種借鋻,讓他們多享受陽光和鮮花,少一些挫折,少走一些彎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在中央制定和發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時,出版了同樣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好書《中學生的口述實錄———轟然作響的記憶》,表達了迫切希望為未成年人獻上一本好書的強烈願望。希望這本書能為這個事業做份貢獻,也希望暑期青少年在讀此書時能得到些收益。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真實再現中學生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好作品。
    它由12個報告文學短篇組成,這些短篇從1998年-2004年長達7年在《兒童文學》雜志上以頭題佳作的位置上連續刊出,幾乎每篇文章後都配有責編的評論小析,深入分析該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短篇題目均為兩個字。《沉默》、《顫抖》、《長裙》、《遊戲》、《孤旅》、《死結》、《房子》、《蝴蝶》、《朋友》、《禍事》、《契約》、《下課》。每兩個字下面都有一個觸目驚心、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是作者在這七年之中采訪了幾十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請他們回憶自己在中學時代刻骨銘心、振聾發聵的真實事件,這個事件的經歷是怎樣改變了他們的一生,並在他們的人生長路中始終轟然作響。之後,作者從珍貴而龐大的素材中選取了不同凡響、*青春期典型意義的12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將其寫成了一個繫列的“采訪小說”,創造了報告文學體裁裡全新的創作視角和表現形式。由於其內容的深刻和體裁的獨特,一時間,這個繫列在國內兒童文學界,特別是在廣大中學生讀者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與關注。
    《中學生的口述實錄——轟然作響的記憶》是將這12個好作品集成冊,冠以“中學生的口述實錄”一題,作為具有全新面貌和全新意義的書推出的,特別是在當前黨中央對未成年人教育如此關懷的背景下,這本書內容、體裁上的優勢正日見凸現。本素:成長、疼痛和口述實錄分別代表本書的定位、內蘊和表現手法。這是一部真實再現中學生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好作品。
    它由12個報告文學短篇組成,這些短篇從1998年-2004年長達7年在《兒童文學》雜志上以頭題佳作的位置上連續刊出,幾乎每篇文章後都配有責編的評論小析,深入分析該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短篇題目均為兩個字。《沉默》、《顫抖》、《長裙》、《遊戲》、《孤旅》、《死結》、《房子》、《蝴蝶》、《朋友》、《禍事》、《契約》、《下課》。每兩個字下面都有一個觸目驚心、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是作者在這七年之中采訪了幾十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請他們回憶自己在中學時代刻骨銘心、振聾發聵的真實事件,這個事件的經歷是怎樣改變了他們的一生,並在他們的人生長路中始終轟然作響。之後,作者從珍貴而龐大的素材中選取了不同凡響、*青春期典型意義的12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將其寫成了一個繫列的“采訪小說”,創造了報告文學體裁裡全新的創作視角和表現形式。由於其內容的深刻和體裁的獨特,一時間,這個繫列在國內兒童文學界,特別是在廣大中學生讀者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與關注。
    《中學生的口述實錄——轟然作響的記憶》是將這12個好作品集成冊,冠以“中學生的口述實錄”一題,作為具有全新面貌和全新意義的書推出的,特別是在當前黨中央對未成年人教育如此關懷的背景下,這本書內容、體裁上的優勢正日見凸現。本素:成長、疼痛和口述實錄分別代表本書的定位、內蘊和表現手法。
    成長——親自口述的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離青春期不遠,那份躁動不安,充滿了憧憬與迷茫的感覺還在,很容易與初涉青春期的十五六歲的中學生們(也就是這部作品的主要讀者群體)溝通,不存在任何隔閡或障礙;同時他們剛完成了至關重要的蛻變,回首往事,傷口還新鮮,記憶還深刻,教訓的分量還在,他們為成長提供參考和借鋻。
    所以,此書適合中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審視自身,並且,此書更加適合愛思考的中學生。
    疼痛——本書素是“疼痛”。其實,我們覺得“疼痛”這個詞並不是很適合,因為它無法囊括故事裡青春期當中的那些驚人的挫折、沉重的打擊、永遠的失敗和不堪回頭的成長,如果說是疼痛,那一定是“轟然作響的疼痛”,它們埋藏在記憶深處,一觸即痛,伴隨一生。如果評內蘊指數一定是疼痛五個星。
    口述實錄——這是一種不同意義的口述實錄。主人公都是人稱“我”。首先擺脫了紀實文學總是站在外圍來講述他人故事的模式,而以當事人的口吻來完成故事的講述,所以是“口述實錄”。但又不同於舊式的“口述實錄”。因為故事是“我”講述的,但,是作者創作的。作者以一種寫小說的姿態來對待采訪的真實題材和素材,對其結構和人物進行適當調整,並加入少量虛構的成分,使之讀起來情節更生動,人物更有個性,戲劇性更強,同時將人物的內心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能帶給讀者更大的閱讀樂趣和快感。
    比如說,他采用了一種非常聰明的創作方式,在每篇作品的結尾都有一個類似創作手記的東西,真實地告訴了讀者本篇作品中哪些地方是虛構的,同時更將作者在采訪和創作中的感悟傾訴出來。這些不但起到了導讀的作用,同時又尊重紀實文學的本質特征,守住了紀實性的底線,有畫龍點睛的妙處,反而讓人感覺更可信,並且對文章的文學性更加記憶猶新,也使文章在‘紀實文學’的寫作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部作品集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許多青少年讀者在看完這個繫列之後,寫信給作者和編輯,表達了他們喜愛之情,更表示他們從中得到了一些有關生命、生活、青春以及成長的彌足珍貴的啟示和感悟。十二位主人公轟然作響的青春記憶,對他們本人而言,是已經發生過的,而對於廣大中學生而言則是正在發生著的或者有可能發生的。他們的經歷與感悟為閱讀作品的青少年提供了真實而鮮活的成長經驗。當前,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及素質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已成為社會共識。但是,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如何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則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課題。劉東雖然不是教育工作者,但是作為一名作家,一名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兒童文學作家,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為這個課題提供了一個文學的有血有肉的詮釋,這可能也是這部作品近被選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向青少年推薦在暑期閱讀的百部優秀讀物之一的重要原因吧。
    故事一:沉默
    一個貧嘴的林樨像一個聒噪的青蛙,捉弄同學呂浩、捉弄老師小蔡,直至好友宋長威由於林樨令人難以信任的貧嘴的緣故而慘死,使得林樨從此改變,變成了一塊沉默的石頭。講述成長的挫折如何徹底地改變一個人的故事。
    故事二:顫抖
    一個從沒有出過遠門的女學生次坐飛機,卻在機場看到了一幕不該看到的場景,從而給她的心靈投下了陰影,引發了她的心理問題,導致手不斷地顫抖,無法控制,一段時間她不能不在家休息,接受治療,這個心理被治愈的過程是“轟然作響”的,倒不是結果使她怎麼重新為人,她是在這個治療的過程中感覺到了成長。
    故事三:長裙
    一個服裝職高裡,有三個自以為很“不同凡響”的女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確實出色,就拿同班的一位有些委瑣又膽小的肖曉峰做實驗,心中其實不喜歡他,卻又假意友好地接近他,當他在三個女孩的“友好”相待中性格逐漸開朗,又因“服裝設計”獲三等獎時,漸漸自信的他表達了對其中一個女孩子的愛慕之情,那個女孩卻給了他當頭一棒,把三個人拿他做實驗的話告訴了他,結果是差點讓肖曉峰在一次遊水事件中死掉。
    故事四:遊戲
    一個自認為在父母離婚事件中備受傷害的女中學生,竟然為了報復父親,玩起了遊戲。讓自己的一個男同學總是給父親家打電話找繼母,後使得父親的第二次婚姻又遭失敗,在這樣的遊戲中,父親經不起兩次失敗的離婚而患病身亡,小然到此纔感受到自己在這個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樣地傷害了父親,但是事情已經無可挽回。
    故事五:孤旅
    一個男孩李城父母離異了,他跟著父親、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孩子小果一起生活,遠在另一個地方的媽媽重病,暗地給了他十萬的巨款。李城獨自守著擁有巨款的竊喜,卻在小果患重病時為了是否把十萬塊錢拿出來而猶豫不決、痛苦不堪。心靈在孤獨的壓力下漸漸成長,而終於想起去關心一直默默愛著他的母親,於是,踏上去往哈爾濱的旅程,母親終也並沒有被重病奪去生命,這個生命的奇跡給了李城無數的安慰。李城在孤旅中長大了。
    故事六:死結
    這是一個中學時代的出逃的故事,一個高中男生郭培軍從貧窮的農村好不容易來到縣中上學,卻因一次和二男一女玩牌賭博,被教導主任當場抓到,本就自卑的他慌不擇路,從縣中私自逃跑了。在逃路過程中,到了一家娛樂城做打工仔,卻又一次陷入一個人命案,他終於回到農村的家裡去看望父母,父親卻因為他從山上滾下山坡,摔斷了腿。這麼多事情好好地教育了他,讓他從中學到了許多,後終於返回學校,並投案自首,接受了處分,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青春的過程中不能因為打了結而把繩子剪斷,真正變為死結,此為題目的含義。)
    故事七:房子
    郭凱在媽媽去世後就被爸爸安排到爺爺家裡和爺爺同住,說是為照顧爺爺,但也有想要爺爺房子的想法,這件事讓二叔及小姑、小叔等非常不高興,在爺爺還在世的時候,子女們為房子而明爭暗鬥,讓郭凱在其中感受這些,成熟了許多。爺爺自己卻從來對這件事情不表態。爺爺去世後,讓大家都想像不到的是爺爺居然把房子的處置權交給了剛滿十八歲的郭凱。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首先是郭凱的爸爸放棄了房子,讓郭凱真正像成人一樣行使了自己的權利,把房子留給了婚姻不幸福的大姑和孩子小雯。全家皆大歡喜,同時,在整個事件的處理過程中,郭凱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成長的快樂。
    故事八:蝴蝶
    中學生交朋友(同性朋友),談友誼有時候並非能夠真正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適合交什麼樣的朋友,往往是要在發生了什麼重要事情之後纔能明白自己究竟是想要什麼。
    《蝴蝶》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我”有一次被外校的幾個人打了一頓,同班同學陳陣出拳相助,後來我便與體育尖子陳陣成了好友,經常在一起鍛煉身體,甚至打麻將、打架,雖然我已經感覺到我的興趣在於看書、看小說而不喜歡打牌打架什麼的,但為了哥們義氣,我咬著牙也陪著陳陣,但有一次陳陣要我去幫他一同打架時,“我”嘴上沒說什麼,後卻沒有去,導致陳陣被打傷,從此我們的友誼破裂了,“我”纔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和真正應該交的朋友,但“我們”兩個人已都為此友誼付出了代價。
    故事九:朋友
    這是一個關於三個女生之間友情的故事。
    楊玲是一個腿有殘疾、父母離異的膽小、羞怯、善良的女孩,李楠和佳敏卻很有個性,也很善良,他倆二、三年來一直背著楊玲上學放學,三個人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隻因為有個男生在電臺“星空情緣”給楊玲點了一首歌,讓她們認識了電臺的阿美,從而引來了電臺“真情真意”欄目的編導,想做一期關於她們如何幾年來背楊玲上學的節目,節目一切準備順利,但李楠她們在熱情準備節目時卻忽視了楊玲惶恐不安的心理活動,直至節目現場錄制那天,楊玲的緊張、害怕達到了極點,無論如何節目也無法錄制下去,這件事從根本上摧毀了她們三人的友誼,雖然三個人都進行了自我反思,但青春的友誼是那樣的脆弱,隨著楊玲的轉學,三人便再也沒有繼續下去這段友誼。
    故事十:禍事
    一個女孩在一次偶然的車禍中受了重傷,還算萬幸,肇事者鄧文慶很有錢,對她也很好,她不得不休學一年,在這一年中她與認識的女孩蔣重重經常一起去歌舞廳,玩電子遊戲,瘋玩了很長時間,完全改變了以前認真學習好好讀書的生活習慣,可以說這纔是那場車禍真正帶給她的禍事,她欠了錢,後不得不向鄧文慶借,並在後來考大學之前要挾父母將錢給她,她在這件事中成長著,後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大學。
    故事十一:契約
    張蔚偶然認識了縣城中的一個青年,叫鄒令。鄒令很喜歡張蔚並主動追求她,有一天鄒令冒著大雨等張蔚並把她送回了家,感動了她,從此他們交上了朋友。張蔚父母早亡,跟著奶奶生活,家裡很拮據,而鄒令父親卻是做生意的,家境很好;鄒令幫了張蔚許多,甚至願意幫助她交學費,這讓鄒令的奶奶很不放心,心地純潔的張蔚因此寫了一張“幫約”,約定自己一定要和鄒令結婚,否則就要把這些錢送給鄒令。然後張蔚就一心備考……在高考結束後,張蔚的心被這張契約束縛著,鄒令卻在長時間淡然的相處中漸漸地感情變談了,後終於結束了這段感情。雖然後張蔚高考也落榜了,但兩人都各自開始了新的生活。張蔚曾經自殺,卻又恐懼死亡,後堅強地活了下來。
    故事十二:下課
    “我”是大三中有名的大班頭,是架在老師和同學中的橋梁,不僅學習好又非常有能力,學生和老師都欣賞“我”。班裡來了新物理老師叢樹遠,他很有激情,也很想把課上好,贏得同學和老師的肯定,但由於沒有經驗,也不會把握學生心理,使得同學們的物理成績不斷下降,引來同學的反對。在一次觀摩課上,同學們集體給他難堪,從此,叢樹遠再也沒有教過他們。“我”回憶起當年的情景,為叢老師惋惜,也感嘆學生的不留情面。
    作者簡介
    劉東,男,1968年生於大連。至今已發表各種體裁作品超過150萬字。著有長篇小說《情感操場》,采訪小說集《轟然作響的記憶》,長篇童話《超級螞蟻》等,另有多部影視及動畫劇本。作品曾獲得第六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多種國家及省市級獎勵,並被翻介
    目錄
    沉默
    顫抖
    長裙
    遊戲
    孤旅
    死結
    房子
    蝴蝶
    朋友
    禍事
    契約
    下課
    再也不寫這樣的東西了
    附錄
    在線試讀

    周一早晨,我和佳敏去背楊玲上學的時候,佳敏一臉神秘:“有人在‘星空情緣'給楊玲點了一首歌!”“星空情緣”是電臺當時一檔很有名氣的娛樂節目,以播放的流行歌曲和流行資訊為主,擁有許多像佳敏這樣的學生聽眾。不過我聽得不多。
    我有些意外:“真的嗎?是誰呀?”
    佳敏說:“那個人署名‘曉晨’。主持人阿美說,曉晨一連給她寫了兩封信,要為楊玲點歌,態度真誠,言辭懇切,而且還聲明,如果阿美不滿足他的這個要求,他還會寫第三封信第四封信,直到阿美答應他為止。”
    我說:“這聽著可不像是懇求,簡直有點像威脅了。”
    佳敏說:“根本就是威脅。還有更厲害的。他在信裡說,楊玲是他心目中出色可愛的女生,是楊玲給了他走出迷茫和困境的 勇氣,聽聽,差不多就要說楊玲是他夢中的天使了。”
    我有些好笑:“這聽著是有點問題了。”
    “所以呀,我斷定這個‘曉晨'肯定是個男生而不可能是個女生。”
    我問佳敏:“那你覺得會是誰?反正楊玲認識的男生我們都認識。”
    佳敏說:“昨天我想了一天,可想到腦袋疼也沒想出來。”
    楊玲的腿有殘疾,不能獨立行走,我和佳敏就是她的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她的生活圈子有多大基本上就取決於我和佳敏這兩隻“腳”願意走多遠。那時候網絡還不普及,無法像現在這樣坐在家裡就可以交到許多網友。如果楊玲想撇開我和佳敏獨自結識什麼男生,大概也隻有寫信交筆友這一條路,可是她要寄信恐怕也得讓我們倆代寄。據此我們斷定,這個男生就是我們班的,至少也是我們年級的。不過他到底會是誰呢?我和佳敏都很好奇。當時那個年齡,如果有哪個男生給哪個女生或者哪個女生給哪個男生點歌,幾乎就等於公開表示了某種特殊的好感,而且這種好感在旁觀者看來肯定是很有意味很曖昧的。楊玲相貌平平,性格內向,膽小而羞怯,即使沒有腿疾,在班級裡也是那種極易被忽略的女孩,似乎不應該跟這種充滿暖昧意味的事情有什麼掛葛。
    周一早晨,我和佳敏去背楊玲上學的時候,佳敏一臉神秘:“有人在‘星空情緣'給楊玲點了一首歌!”“星空情緣”是電臺當時一檔很有名氣的娛樂節目,以播放的流行歌曲和流行資訊為主,擁有許多像佳敏這樣的學生聽眾。不過我聽得不多。
    我有些意外:“真的嗎?是誰呀?”
    佳敏說:“那個人署名‘曉晨’。主持人阿美說,曉晨一連給她寫了兩封信,要為楊玲點歌,態度真誠,言辭懇切,而且還聲明,如果阿美不滿足他的這個要求,他還會寫第三封信第四封信,直到阿美答應他為止。”
    我說:“這聽著可不像是懇求,簡直有點像威脅了。”
    佳敏說:“根本就是威脅。還有更厲害的。他在信裡說,楊玲是他心目中出色可愛的女生,是楊玲給了他走出迷茫和困境的 勇氣,聽聽,差不多就要說楊玲是他夢中的天使了。”
    我有些好笑:“這聽著是有點問題了。”
    “所以呀,我斷定這個‘曉晨'肯定是個男生而不可能是個女生。”
    我問佳敏:“那你覺得會是誰?反正楊玲認識的男生我們都認識。”
    佳敏說:“昨天我想了一天,可想到腦袋疼也沒想出來。”
    楊玲的腿有殘疾,不能獨立行走,我和佳敏就是她的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她的生活圈子有多大基本上就取決於我和佳敏這兩隻“腳”願意走多遠。那時候網絡還不普及,無法像現在這樣坐在家裡就可以交到許多網友。如果楊玲想撇開我和佳敏獨自結識什麼男生,大概也隻有寫信交筆友這一條路,可是她要寄信恐怕也得讓我們倆代寄。據此我們斷定,這個男生就是我們班的,至少也是我們年級的。不過他到底會是誰呢?我和佳敏都很好奇。當時那個年齡,如果有哪個男生給哪個女生或者哪個女生給哪個男生點歌,幾乎就等於公開表示了某種特殊的好感,而且這種好感在旁觀者看來肯定是很有意味很曖昧的。楊玲相貌平平,性格內向,膽小而羞怯,即使沒有腿疾,在班級裡也是那種極易被忽略的女孩,似乎不應該跟這種充滿暖昧意味的事情有什麼掛葛。
    我們到了楊玲家樓前的時候,楊玲已經被她媽媽背到了樓下。早晨的風有些涼意。楊玲瘦小的身體坐在冰冷的水泥臺階上越發顯得弱不禁風,就像一朵隨時可能被風吹走的蒲公英。她家住在七樓,為了減輕我和佳敏的負擔,她總是讓她媽媽先把她背下樓,放在臺階上。可是近她媽媽新找的工作上班時間很早,隻能趕在上班前把她背下樓。而這也就意味著在我們趕到之前,她隻能在清冷的晨風裡在冰涼的臺階上坐上半個小時。
    我忍不住責怪她:“你怎麼回事?說好了我們來背你下來。”
    她笑了笑,沒有作聲。
    我恨她這副好像無所謂又好像是逆來順受的模樣:“你這人怎麼這樣呢?!”
    見我真生氣了,她趕緊說:“我早點下來,坐在這兒可以看會書,什麼也不耽誤呀。”
    我說:“是呀,你感冒了發燒了,也不用我們背你去醫院,也不會耽誤我們的功課,什麼也不會耽誤呀!”
    她不敢再分辯,順下眼睛。我氣哼哼地俯下身,讓她趴到我的背上。
    路上,佳敏開始急不可待的追問楊玲到底是誰為她在電臺點播的歌曲。楊玲說:“我不知道呀,我真的不知道。”
    佳敏湊近楊玲的臉:“唔,我暫時相信你不知道。不過你得好好想想,身邊有這麼一個崇拜者,不對,是暗戀者,一定得挖出來!我想你一定比我們心裡有數吧?”
    楊玲沒有作聲。我背著楊玲,看不見她的表情,不過想像得出她肯定已經被窘得滿臉通紅,說不出話來了。我不知道當時楊玲心裡的感受和想法,不過我真的挺高興的,為楊玲高興。不管怎麼樣,對一個女生來說,有男生肯執筆如刀地去“威脅”主持人為自己點歌,總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但當時我們三個人誰也不會想到,後來竟會由此引出許多事情,終使我失去了楊玲和佳敏這兩個本可以相交一輩子的好朋友,並使我在高一學年結束後的那個孤獨而漫長的暑假裡,對朋友這兩個字有了深深的反思和重新的理解。

    沒想到,班裡竟然有許多人聽了昨天的“星空情緣”,聽到了那個‘曉晨'為楊玲點的那首《天使》。更讓我沒想到的是,這件事竟然在班級裡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哄動或者說是騷動。從上早自習開始,就不斷有女生一臉神秘地問我,那個曉晨到底是誰?後來這種追問不知不覺就縮小了範圍劃定了邊界,變成了“那個曉晨是咱班的男生嗎?”有意思的是她們都沒有直接去問楊玲,有人問我的時候還要用眼睛鬼鬼祟祟地瞄著楊玲,壓低了聲音。一方面,她們知道從楊玲的嘴裡是不可能問出什麼的;另一方面,在許多人看來,我和佳敏跟楊玲絕不是一般的同學、朋友,尤其是我,更像是楊玲的監護人和代言人。一開始我的感覺還很良好,為楊玲也為自己,後來就漸漸覺得有點不對勁了。坐在不遠處的楊玲沒有問什麼也沒有說什麼,但我知道這些都逃不過她的眼睛。腿疾大大縮小了她身體的活動範圍,但也使她的神經變得異常敏感。正是從楊玲越來越不自然的表情中,我纔意識到這些好奇的追問背後還藏著一些讓人不舒服的東西。
    中午喫飯的時候,和佳敏挺要好的一個女生湊到了我、佳敏和楊玲的桌子上。我懶得去回想她的名字,而且她的名字對我的這段往事也並不重要。當時她跟佳敏關繫不錯,但跟我和楊玲很一般。說心裡話,我不喜歡她。她的個性表面上看起來跟單純的佳敏有點像,但我總覺得那隻是一種假像,其實在她故作的大大咧咧下面隱藏著一些莫明其妙的心思。隻不過礙於佳敏,我不願意把這種感覺表露得太明顯。我想她對我的態度也是一樣,因為同一個理由,我們在相互容忍。
    很明顯,她今天坐過來是有原因有目的的。果然,纔喫了兩口飯,她就開始追問楊玲:“哎,楊玲,到底是誰呀?你不至於對我們也保密吧?”
    楊玲的臉色發白,低著頭喫飯。
    她還問:“那你覺得誰有可能?”
    楊玲的臉色愈加蒼白,囁嚅著:“我,我真的不知道……”
    她卻興趣盎然:“那我幫你想想……”
    我實在忍不住了:“嘿,她已經說不知道了,你還問什麼?再說了,又不是給你點的歌,你那麼關心干什麼?!”
    她被我的話噎了一下,但馬上就反應過來:“你這是什麼話?我關心關心又怎麼了?再說,我又沒問你,又不是給你點的歌。難道隻準你關心,不準我關心嗎?”
    我突然冒上來一股無名火,騰的站起身。佳敏見勢不好,趕緊把她拉走了。而在這個過程中,一旁的楊玲始終低著頭,像個受氣包又像是個局外人似的一聲不吭。我不禁埋怨她:“嘿,你這丫頭,我在幫你呢,你就不能說句話?!”楊玲拉著我的手,對我笑笑。我嘆口氣。我知道她不是不想說,而是說不出來。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告一段落。一下午,跟那個女生走得比較近的幾個男生一直在哼哼唧唧怪腔怪調地唱那首《天使》。我這時候就突然非常痛恨那個什麼曉晨。如果他還算是個男生的話,他現在就應該站出來,向全班宣布是自己為楊玲點的那首《天使》,在自己的心裡楊玲就是一個像天使一樣可愛的女孩子。他應該讓那些無聊的男生閉嘴,然後自己當場唱一遍那首《天使》送給楊玲!如果他這樣做了,我會把他視作我的偶像!可是沒有人站出來。沒有。隻有那討厭的歌聲糾纏著滿腔不平卻無處發洩的我和如坐針氈卻無力可逃的楊玲。
    很快就有許多流言在班級裡傳播。先是班裡的幾個平時總受人欺負,從形像到精神狀態都很萎頓的男生被別有用心地“推薦”為那位曉晨的可能人選。接著又有人猜測說那個曉晨其實就是我和佳敏,或者就是楊玲本人。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不過是為了引人注目,嘩眾取寵,滿足一下自己和朋友可憐的虛榮心而已。而更多的人則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惡作劇,是有人在拿楊玲開心。毫無道理的,一件本來應該令人暗自竊喜的事情突然就變成了一個隻能娛樂別人的笑柄。
    連著幾天,楊玲的情緒都非常低落,甚至跟我和佳敏都很少說話。我知道這件事對她打擊很大。這些年來,她生活在自己狹小而簡單的世界裡,雖然從來與贊美聲與任何榮耀無緣,但也很少成為流言的中心,成為別人猜疑和嘲笑的對像。
    我和佳敏決定把這件事弄個水落石出,一定要把那個可惡的曉晨揪出來,問問清楚。至此,我對曉晨已經不再好奇,而隻有憤恨了。這時我也已經和許多人一樣,認為這很可能是一場無聊的惡作劇。那時候我還不可能意識到,其實我也和許多人一樣,在潛意識裡還是會把楊玲看做是一個“另類”。試想,如果這首《天使》不是點給楊玲的,而是點給一個各方面都很出眾的女生的,哪怕是點給一個不那麼出眾但至少正常健康的女孩子的,那麼我們還會這麼容易地想到這是一場病態的惡作劇嗎?

    我給“星空情緣”的主持人阿美寫了一封信,說我想和她見見面,想看看曉晨的那封點播信。信中我給她留了我家的電話號碼。沒想到她很快就給我打了電話,並且約好了周日下午四點鐘也就是她主持完當天的“星空情緣”之後,到電臺跟她見面。
    周日下午,我和佳敏如約來到電臺。
    見到阿美,我和佳敏都很意外。來之前我就給佳敏打過預防針,不要對她的偶像的形像抱太高的預期,因為據說電臺的主持人大都會給人見面不如聞聲之感。但沒想到,阿美長得非常漂亮,而且舉止優雅,從形像到氣質都不輸給電視臺的幾位美女主持。佳敏的兩眼立刻就像給超了電壓的燈泡似的亮起來,同時示威似地狠狠白了我一眼。
    阿美拿出了曉晨的那兩封信,“你們是楊玲的同學?”
    佳敏說:“我們是她的好朋友。”
    阿美:“是她讓你們來找我要這些信的?”
    佳敏剛一猶豫,我趕緊說:“是。她有些不方便,所以讓我們過來找你。”
    阿美說:“這個我知道。”
    我接過信。讓我和佳敏意外的是,信裡除了阿美在節目中提到的那些之外,還寫到了楊玲讓他敬佩讓他感動的理由。“……她是個腿有殘疾的女孩子,不能自己走路,甚至連上學放學,上廁所都得靠同學背著去。可她還是堅持上學,堅持學習,從不放棄。雖然她的成績不是好的,但她卻是努力的。跟她相比,我真的很慚愧:我遇到的這點困難這點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看了這兩封信,我已經可以斷定,不管這個曉晨是誰,但他決不是在搞什麼惡作劇,也並不是出於某種暖昧的情感。佳敏說楊玲是他夢中的“天使”,其實應該說楊玲是他身邊的榜樣更準確。由於阿美斷章取義,沒有把這一段讀出來,纔使得感覺變得暖昧了。不過阿美這樣做顯然也是出於一種好意。她沒有在節目中提到楊玲的腿,既是出於一種愛護、一種尊重,也是一名主持人的經驗使然。
    當我和佳敏說,要把這兩封信拿走的時候,阿美有些猶豫了。“這樣呀,按理說,我是無權把這兩封信交給你們的,也許曉晨並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是誰……”
    我趕緊說:“可楊玲有權知道呀!”
    阿美想了想,說:“那好吧,你們用完之後,一定要還給我。而且還要答應我,這兩封信拿回去隻能給楊玲一個人看。”
    我說:“好,我答應你。”
    阿美看看我們,好像很有興趣似的說:“這樣吧,如果你們不太著急走的話,就再坐一會兒,給我講講楊玲,講講你們和楊玲的事情。”我們就講給她聽了。
    我和楊玲從小學起就是同學。楊玲從小腿就有殘疾,上小學時一直是她爸爸背著她送她去上學。後來她爸爸和她媽媽離婚了,就是她媽媽背著她。那時候,我們雖然同班,但來往不多,關繫一般。再後來上了初中,楊玲和我坐過一陣同桌,我們的接觸多起來,漸漸成為了好朋友。那時候她的腿萎縮得更厲害了,連上廁所都變得非常困難。可她卻死活不肯讓我背她去,沒辦法,我隻好攙扶著她去,結果每次回來兩個人都得踩著上課鈴聲進教室。
    初二上半學期的一天早晨,她媽媽背她進教室時,剛剛把她放到座位上,就一頭載倒在地上。送到醫務室,緩了十多分鐘纔醒過來。第二天,楊玲沒有來上學。我去家裡找她,她正守在她媽媽的床前。她媽媽臉色慘白,一點血色都沒有,看了讓人心悸。她告訴我說,她不想上學了。媽媽每天除了要工作要照顧她的生活,還要背她上下學,太累了,遲早會被她活活累死的。如果媽媽死了,那她也不想活了。媽媽活著是為了她,而她活著也是為了媽媽。那是我們成為好朋友以後,她次在我面前流淚,次跟我說那麼多。楊玲雖然看上去羸弱而脆弱,但卻很少在人面前表露感情。我想勸勸她,可又不知道怎麼勸。長那麼大,好像都是別人來勸慰我,我根本沒有勸人的機會。拉著她的手干坐了一會兒之後,我突然就冒出一句:“以後我來背你上學吧。”這話讓楊玲愣了一下,也讓我自己愣了一下。
    從楊玲家裡出來往家走,一路上我忽然覺得腳步有些沉重,就好像楊玲已經在我背上了。直到這時候,我纔恍然意識到,剛纔那句仿佛脫口而出的話是我十幾年來所做出的分量重的承諾。回到家,媽媽看出我有心事,就問我。我把我對楊玲說我要背她去上學的事情說了。媽媽問我:“你是不是後悔了?”我有些茫然地搖了搖頭。媽媽又問我:“那你是真心想幫她?”我點點頭。媽媽問:“為什麼?”我想了想,說:“因為她是我的朋友。”媽媽摸摸我的頭說:“這是個很好的理由,媽媽支持你。”
    我還很清楚的記得,我次去背楊玲上學時的情景。當我俯下身去讓她趴到我背上的時候,她的臉通紅的,扭捏不動,結果弄得我也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了。後來佳敏在一旁不耐煩了:“嘿,你們倆干嗎呢?又不是豬八戒背媳婦,拿什麼勁兒呀!”本來這是我一個人的承諾一個人的事情,但佳敏知道了之後,非要跟我一起去,而且從此就把接送楊玲上下學變成了我們兩個人的事情。我沒有特意問過她為什麼,但我想她的理由大概跟我的一樣。雖然她當時還算不上是楊玲的朋友,但卻是我的好朋友。從此我和佳敏每天背著楊玲上學放學。我背累了,她就接著背;她背累了,我再接著背。轉眼幾年過去了,我們三個人從初中生變成了高中生,也成為了片刻不能分離的好朋友。初三那年,佳敏爸爸和我爸爸還合資贊助了一輛輪椅給楊玲,可一般情況下我們還是輪流背著她上下學,因為她家住在七樓,而到了學校還得上許多臺階,中間還要上下公共汽車,一路上我們背著輪椅的時候倒比楊玲坐著的時候多。我們背著好朋友沒問題,可要是背著個死沉死沉的輪椅,就有點不甘心了。
    阿美問我們:“你們這樣,難道沒有打退堂鼓的時候嗎?”
    我和佳敏實話實說:“有啊。有時候趕上我們自己身體不舒服,或者心情不好,情緒不高,真地不想去背她啦,可是我們實在放不下她呀,因為她實在是太傻了:為了讓我們少背她上廁所,大夏天她寧肯忍著不喝水,結果中暑了,我們隻好背她去醫務室;大鼕天,她卻穿得很少,說是為了給我們減輕負擔,結果感冒了,我們隻好背她去醫院……”
    阿美笑了,問我們:“你們幾年堅持背送楊玲上下學,學校難道沒有想到要給你們榮譽或者讓新聞媒體采訪你們?”
    佳敏說:“怎麼沒有。我們學校的團委老師就曾經想聯繫報社的人來采訪我們,但被我們拒絕了。”
    阿美很好奇:“為什麼?”
    我說:“因為我們不喜歡把我們三個人的事情變成老師或者學校指派下來的‘公事’。”
    阿美說:“這真是一個有意思的理由。”
    佳敏說:“我們老師還曾經想在班裡成立一個專門的接送小組來接送楊玲呢,結果也被我們三個人拒絕了。”
    阿美問:“這又是為什麼?”
    佳敏說:“我們就是不想把它變成一件什麼‘好人好事'。我們幫楊玲是因為她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喜歡她。如果成立個什麼‘接送小組',讓一些並不喜歡她並不太情願的人去背她,那不成了可憐她同情她了,成了對她的一種施舍了?她不需要同情和施舍,因為她有我們這樣的朋友。”
    阿美點點頭,然後突然轉過臉來問我:“李楠,你也說過,你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你們是朋友。可我想知道,如果你們不是朋友,你還會幫她嗎?”
    我想不到她會這麼問,竟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的理由和動機是十分純粹而且足夠充分的,沒想到面對這個問題卻突然覺得心裡沒底了。沒辦法,我隻好含含糊糊地回答說:“不會吧?”阿美笑了,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後來我纔意識到,我的回答竟然是非常巧妙的。它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我不會因為楊玲不是朋友而不幫她。這是一個肯定會得滿分的標準答案,但卻並不是我的本意。另一種理解可以是:如果不是朋友我就不會幫她。這是我的答案,但如果很明確很肯定的表達出來,肯定不太容易被別人接受,而我那種似是而非的反問語氣又正好使之弱化和模糊了。
    告別的時候,阿美說:“啊,可惜我這是一檔娛樂節目,不然我一定請你們來做一期節目,題目就叫做《朋友》。”

    我和佳敏把那兩封信拿回去研究了半天也依然沒有個頭緒。後來我們決定對筆跡。我那時是班裡的語文科代表,有許多機會可以把全班的筆跡本拿來進行對照。我們先把全班男生的筆跡跟曉晨的那封信對照了一遍,結果卻大失所望。就算我們不是筆跡專家,但基本的判斷還是可以做出來的。隻有兩個男生的筆跡有點像,但人卻是對不上號的。其中的一個大嘴男生嘴大到一張開就能把心原汁原味地吐出來,有什麼話還能等到寫在信紙上寄給阿美再讓她在廣播裡說出來?另一位的眼裡和心裡整個被自己的高大形像占滿了,根本就沒給什麼榜樣留地方,更不可能把楊玲這樣的女孩放在眼裡。
    無奈之下我們又把女生的筆跡對了一遍,結果發現相近的竟然就是那個女生。當然這隻是一種巧合,那個女生雖然無聊,但還不至於無聊到這種程度。
    忙了一頓,那個曉晨依然是一個謎。我和佳敏商量了一下,然後把信給楊玲看了。我們這樣做無非是讓她知道,沒有人在拿她開玩笑,讓她的心裡能好受一點。至於曉晨,直到幾年之後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纔把這個謎團解開了。但那時一切都已成過往,楊玲也已經成為一段我不願意輕易觸及的記憶。面對曉晨,我再不可能有什麼激動和興奮之感,隻能是徒增一些失落和傷感而已。
    我沒有告訴曉晨,從某種程度來說,正是因為當年他的一時心血來潮,導致了三個親密無間的女孩子在經歷了一場感情的震蕩之後各奔東西,雖然他並不曾做錯什麼。試想,如果當初他沒有為楊玲點歌,我們就不可能認識阿美;如果不認識阿美,也就不會走進《真情真意》的演播室;如果不曾走進《真情真意》,我和楊玲還有佳敏也許到現在還是親密的朋友……有時候我想,也許這就是所謂"命運的安排"吧。
    就在我們把那兩封信還給阿美的兩個星期之後,我意外地接到電視臺一位編導的電話,說他聽阿美講了我們三個人的故事,很受感動也很感興趣,他們《真情真意》欄目想邀請我們做一期節目。我當時愣了一下,隨即一顆心就開始砰砰地跳。我強作鎮定地對他說,我們得先商量一下,然後再給他答復。放下電話,我馬上給佳敏打了電話,她先是在電話裡尖叫了一聲,然後就滿腹狐疑地問我:"今天多少號?不是四月一號吧?"說實話,能夠上電視對當時的我們的確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別看我們可以很果斷地拒絕老師安排的報紙采訪,但是如果真有攝像師扛著機器找上門來,我們真的無法把他拒之門外。我和佳敏都很興奮,甚至已經開始在電話裡商量參加節目時的一些細節,比如梳什麼樣的頭發,穿什麼顏色的衣服等等。我承認,那一刻我們不約而同地忽略了楊玲,我們不但沒有想到她會不答應,甚至都沒有想到也應該征求一下她的意見。

    楊玲答應和我們一起參加節目。這在我和佳敏看來是順理成章理所應當的事情。
    《真情真意》是一檔在周日上午播放的采訪類節目,長度有半個小時,以現場談話為主,穿插一些事先拍好的外景鏡頭。在進演播室正式錄制之前,節目組先到學校裡,到楊玲的家裡去拍了一些外景鏡頭,主要內容就是我和佳敏接送楊玲,以及一些我們在一起的鏡頭。幾組鏡頭拍下來,編導很滿意,隻是對楊玲的表現不太滿意,不斷地提醒她不要太緊張,要放松一點,自然一點。其實事後想起來,我早就應該察覺到楊玲日盛一日的恐懼和不安。當我在鏡頭前面背起她時,分明感覺得到她全身都在發抖,而我卻不以為然地認為那不過是因為有點緊張,適應一下自然就會好的,根本想不到,或者說根本就沒去想過,在我們熱切地盼望著期待著的時候,楊玲卻在忍受著惶恐無助的煎熬。三天之後的演播室是我們眼中環繞著五彩光環的殿堂,卻是楊玲眼裡深不見底的深淵。後來當她被我強行背進演播室,終於無可挽回的崩潰之後,我還責問她:既然不願意為什麼不早說?!其實事後想想,就算當時她鼓起勇氣提早說了,我們會當回事嗎?會因此而輕易放棄這個上電視的機會嗎?恐怕也隻會多費一些口舌去安慰她,說一些"放松別緊張"之類不痛不癢的話。
    錄制現場的談話內容沒有詳細的腳本,編導隻是拉出了一個大概的談話大綱,讓我們回去演練一下,說是這樣更自然一些,編排的痕跡更少一些。"反正要問的要說的都是發生在你們自己身上的事情。"我們三個人就拿著大綱回去排練了兩回,結果也總是在楊玲這卡殼。不過我和佳敏仍沒太在意,隻是沒心沒肺地讓她回去多練幾遍就行了。不能說我那時候一點擔心也沒有,不過我總抱著一種“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理。要說緊張,誰都會緊張,不過就算再怎麼緊張,那一天也總會到來,到時候一切也就自然會迎刃而解了。
    三天之後的下午一點鐘,我們開始正式入棚錄制。那天在緊鄰著演播室的一個化妝間裡,一位化妝師給我們三個人做了一點簡單的化妝。這時候,我突然發現坐在一張輪椅上的楊玲臉色慘白,目光凝滯。我嚇了一跳,問她是不是不舒服,她說她想去衛生間。我推著她去了衛生間。在衛生間裡,她似乎恢復了一些。我問她有沒有問題,她看看我,說:"沒事,我沒事……"我安慰她說:"不過是緊張而已,上了場就好了。"她不再說什麼,隻是臉色更白了。
    該入場了。雖然有輪椅,但導演特意讓我背著楊玲入場。我在輪椅前蹲下身,半天卻沒有反應。我回身看看,楊玲的臉色慘白,渾身發抖,汗水順著臉頰不停地流下來。我心裡一沉,正想張嘴,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楠楠,我害怕,要不,咱們,咱們……"一旁的佳敏有些急了:"你怕什麼呀,都到了這時候了,害怕也沒有用呀!"握著楊玲發抖的手,我的心裡有過一絲猶豫,但很快就一閃而過。我俯下身子,幾乎是用命令的口氣說:"你快上來吧!"
    我真的不願意去回想那天在演播室裡的情景,那可以說是我一生中遭遇到的尷尬難堪的情形。我背著楊玲,和佳敏一起走進了演播室。因為在我們進去之前,主持人已經介紹了我們的情況,做了一些鋪墊和渲染,所以我們一進去,演播裡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可是當我把楊玲背到她的椅子前時,她卻突然死死抓住我的肩頭,不肯下來。我看不見她,但知道她始終把臉埋在我的肩頭。盡管這時演播室裡有著熱烈的燈光和掌聲,但我還是很清楚地聽到她在我耳邊不斷地哀求:“楠楠,咱們走吧,咱們走吧。”我的頭嗡地一響,汗一下子就冒了出來。主持人和一些觀眾也好像發現了一些異樣,目光一下集中在我的身上。一急之下,我趕緊蹲下身子把她放到椅子上,但她仍然緊緊地抓著我的衣服,我放了兩下沒有放下。我急了,暗暗咬咬牙,用兩手按住她的兩條細細的病腿,然後用力站起身,順勢強行把她按到了椅子上。那一瞬間,我聽見她絕望地叫了一聲,我心裡也有什麼東西砰的一響,震得我的心很疼很疼。回想起來,那是我對長大以後做過的一件殘忍的事情。
    我和佳敏坐到各自的椅子上,可是楊玲卻始終低著頭。當著上百位包括學校的領導老師在內的現場觀眾,她隻顧捂著臉,一聲不吭,任導演和主持人怎麼勸也沒有用,隻有淚水不斷地從指縫裡湧出來,兩個瘦小的肩頭劇烈地抖動著。現場的觀眾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人甚至站起身來好奇地向這邊探望。我坐在椅子上,腦子裡一片空白。我看見佳敏探過身來對著楊玲說著些什麼,可是我卻像是突然失去了知覺,一動也不能動了……

    節目終沒有錄成。導演讓楊玲到化妝室去休息一下,平靜一下。可是稍稍平靜下來之後,楊玲卻死也不肯再回到演播室去了。
    在逃離演播室的初兩天裡,我對楊玲的怨恨達到了極點,思維也被這種怨恨引進了死胡同。在那兩天裡我甚至懷疑她是有意要出我們的丑。不拍就不拍,為什麼要當眾讓我們下不來臺呢?甚至在入場的幾分鐘之前我還在衛生間問過她,她還說沒有問題!她坐在觀眾和鏡頭面前捂著臉一語不發,痛哭不止,就好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就好像不是被我們背負了幾年,而是欺負了幾年,這會讓別人怎麼看怎麼想?再有,這件事情很快就會傳開的,我們將不可避免地要成為大家的笑柄。這讓我們以後還怎樣回到學校裡,面對大家?
    幸虧很快就放暑假了。放假前的那兩天,我找了個借口請了假沒有到校,自然也沒有去接送楊玲。佳敏打電話來說,她去了楊玲家,結果她媽媽說她病了。我問佳敏:“你見到她了嗎?”佳敏說:“沒有。她媽媽給我開的門,我想進去看看她,她媽媽說她睡著了。”我冷笑了一下:“大概是覺得沒有臉見你吧?”佳敏有些不高興了:“哎,你怎麼這樣呢?我相信她也不願意出這種事。”我懶得跟她爭辯,就把電話掛死了。
    後來佳敏又給我打過電話,說楊玲真的病了,住進了醫院,想見見我。我握著電話,愣了好長時間。等我醒過神來想說什麼的時候,佳敏已經把電話掛了。
    那時候我已經從對楊玲毫無道理的怨恨中走了出來,開始反思自己在這件事中的所作所為,並且隱隱地意識到,其實應該感到愧疚的不是楊玲,而恰恰是我自己。事後想起來,做了這麼些年的朋友,我應該很了解楊玲,應該早就可以看到她的惶恐和絕望,早就想到她是為了不掃我和佳敏的興不讓我們失望而在勉為其難。可是為什麼我竟然會對這一切都視而不見?究竟是什麼遮住了我的眼睛?這些年來我一直以她的朋友和保護人自居,可是到頭來傷她重的卻恰恰是我!
    雖然這時候我已經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但我並沒有再給佳敏打電話,更沒有去找楊玲。在我們當時那種年齡,想明白了是一回事,但要去面對去承擔又是另一回事。我得過且過地拖著,想在那個漫長的暑假裡積蓄起足夠的勇氣,然後再去對我的朋友說一起"對不起"。
    那個暑假對我來說真的是太漫長了。以往的所有假期,我幾乎都是和佳敏和楊玲一起度過的。我們一起做作業,一起復習功課,一起聊天,一起擠在楊玲家狹小的飯廳裡看電視。可是這個假期隻剩下了我一個人。佳敏隻在假期剛開始時給我打過兩個電話,隻說了不超過五句話就好像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我知道因為楊玲的事情佳敏對我有了一些看法,可是我不想解釋。
    那個暑假讓我突然意識到了楊玲不僅僅是一個需要我幫助和保護的弱者,是一個需要我每天去背負的負擔,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真正的朋友。她需要我,而我也同樣需要她。每當我一個人百無聊賴地躲在空蕩蕩的家裡發獃的時候,每當我一個人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閑逛時,我就會想起楊玲那雙清澈純淨的眼睛,想起她靜靜地凝神諦聽的樣子。後來,在楊玲之後,我再沒有遇到一個像她那樣肯於用心去關注和傾聽的朋友,一個也沒有。
    我開始盼望假期快點過去,我已經下定決心在開學那天和佳敏一起去楊玲家接她。可是就在開學的前幾天,我突然接到了楊玲寫給我的一封信。
    ……對不起,楠楠,我知道我讓你很生氣也很失望,可是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真的很怕,我怕極了。我怕見人,怕上電視。我覺得自己長得很丑,又是殘疾。你和佳敏是我好的朋友,我非常喜歡你們,非常愛你們,也非常感謝你們。可是我隻會把這一切都藏在心裡,或者隻說給你們聽。要我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說那些感激的話,我怎麼說都說得不自在,連我自己都覺得很假很做作,好像是編出來的似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為了能說得好一點,我也努力過,我甚至把要說的話都寫下來,又背了下來,可還是不行,不行。可是我又不敢告訴你們,我怕你們失望。我知道你們都非常想拍這個節目。我也曾經幻想著,等到了正式錄制那天,我就會不那麼緊張不那麼害怕了,可是在演播室裡,當你把我放在椅子上的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一下子就徹底地崩潰了。我怕極了,我隻想哭,怎麼也控制不住自己。請你原諒我。你是我好的朋友,可是我什麼也不能為你做,隻會讓你傷心失望。
    我要轉校了。有一個男人要娶媽媽,我們要搬過去和他一起住。我不知道他會不會對我好,可是媽媽說他對媽媽很好,我想他對我可能也不會太壞吧。楠楠,我知道,我這一輩子再也不會有比你和佳敏更好的朋友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們,永遠不會……
    我的眼淚從眼眶中奔湧而出。媽媽進門來,看見我的淚水,嚇了一跳。"你怎麼啦?"我捂著臉,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就像楊玲在演播室裡一樣。
    高二新學年,我每天又可以跟別人一樣上學放學,而不必起早貪黑地去背送楊玲了。肩頭沒有了負擔,可是我的心頭卻變得沉甸甸的。
    楊玲轉學之後,我和佳敏分別報了文科班和理科班,交往越來越少,漸漸變得疏遠了。到了高三畢業的時候,我們的關繫已經冷淡到見面時隻是點點頭相互空洞地笑笑的地步。
    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夏天,我猝不及防地一下子失去了兩個好的朋友。
    我粗略地數了數,在我的采訪記錄中,至少有七八個是有關友情的。朋友和友情在中學生的生活當中所占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我之所以從中選擇李楠的故事來寫,是覺得它有些特別。一段美好而真誠的友情的終結不是因為背棄,甚至也不完全是因為誤會,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呢?楊玲的心理障礙可以毀掉一次采訪,毀掉一期節目,卻毀不掉三個人的友誼。在接受我的采訪時,李楠曾經自責地說過,一切都是因為她的自私,但我並不這麼認為。一個幾年間起早貪黑風雨不誤背送朋友上下學的人,難道會是自私的嗎?如果非要給這段友情的終結找一個可以理解的理由的話,那麼我覺得應該是因為脆弱。楊玲固然很脆弱,那麼李楠呢?佳敏呢?難道她們就不脆弱嗎?青春的友情有時候就會像水晶,美麗、純淨,但卻易碎。
    李楠現在在一家合資企業做職員,晚上經常要加班。不加班的時候,她就會和朋友們一起去上網去泡吧,不過也僅此而已。她對我說,其實把她現在的這些朋友叫做“玩伴”應該更準確一些。說這話時,她的表情有些失落有些傷感。看來,中學時代那段無疾而終的友情已經在她心裡變成了一段永遠難以釋懷的記憶。
    對了,差點忘了那個曉晨。那個曉晨其實是李楠的一個表弟,當時上初中三年級。他根本就不曾見過楊玲,隻是聽表姐李楠說起過兩三次。他心血來潮地給阿美寫了那兩封點播信之後就出國去了,甚至都沒有再聽過“星空情緣”。幾年後他回國探親,偶爾想起來問李楠,她的那個朋友怎麼樣了,這纔把這個謎底揭開。可是問起當初他究竟遇到了什麼樣的迷茫和困境,纔想起要寫那封信的,他卻根本想不起來了,隻是還恍然記得他當時為楊玲點的那首歌叫《天使》。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