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解剖之美:14世紀以來的人體解剖圖鋻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人體藝術
    【市場價】
    980-1422
    【優惠價】
    613-889
    【作者】 美喬安娜·埃本斯坦Joanna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人體藝術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0763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銅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8076326
    作者:[美]喬安娜·埃本斯坦(Joanna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 

        
        
    "

    編輯推薦
    一場令人不安又上癮的視覺盛宴,古怪又另類的醫學解剖史,
    醫學、宗教、藝術跨界結合之作
    顛覆傳統美學,探索恐懼和“變態”的世界,病態美學愛好者收藏佳品
    從頭到腳,揭開每寸皮膚,一場“血腥”又迷人的沉浸式人體解剖藝術展

    兼具美學價值和醫學表達,結合醫學文獻和藝術歷史的另類醫學解剖史
    書中介紹了解剖學發展歷史中不同時期有影響力的醫學家和藝術家以及其有影響力的文字和插圖作品,內容專業又兼具美感。這些解剖插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窗口,我們可以從中窺見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對於理想軀體與病態軀體的流變認知。我們也得以目睹文化的轉變:從一個靈魂的、形而上的、整體聯繫的世界觀轉變為一個現代的、理性主義的、唯科學論的世界觀。
    精選14世紀以來的解剖繪畫作品,一場令人不安又上癮的視覺盛宴
    本書甄選了250餘幅精致又震撼的人體解剖繪畫作品,精細到肌肉、骨骼和血管的細節,害怕又忍不住咽口水;刺激的開膛剖肚作品,真實得令人害怕卻又不舍移開目光。許多插圖出人意料、挑戰認知,喜歡獵奇的人不容錯過的一本書。
    顛覆傳統美學,深度挖掘人體的神秘之美,探索恐懼和“變態”的世界,病態美學愛好者收藏佳品
    雖然是對無生命尸體的解剖,精細的繪畫美學卻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美得讓人心生恐懼,卻又無可自撥地沉迷其中。作者肆無忌憚地挖掘著人類軀干中的神秘和令人懼怕的美感。在這些畫作中,我們會看到完全對立之物的融合——生命與死亡、神聖與褻瀆、科學與藝術、超脫與悲愴、教養與欲望、衰亡與美麗。
    從頭到腳,揭開每寸皮膚,一場醫學生無法挑剔,藝術生可以沉浸式體驗的“血腥”卻迷人的人體藝術展
    解剖插圖從人體的整體開始,然後分別展示了內髒、四肢、軀干、耳鼻眼頭等部位的解剖細節,專業精細程度讓讀者仿佛置身解剖現場,目睹整個解剖過程,是一場全面且完整的人體藝術視覺和體驗展。
    暢銷書《解剖維納斯》作者喬安娜·埃本斯坦,醫學專業譯者聯合力作,有專業作者、譯者背書,讀者可放心“食用”

    一場令人不安又上癮的視覺盛宴,古怪又另類的醫學解剖史,


    醫學、宗教、藝術跨界結合之作


    顛覆傳統美學,探索恐懼和“變態”的世界,病態美學愛好者收藏佳品


    從頭到腳,揭開每寸皮膚,一場“血腥”又迷人的沉浸式人體解剖藝術展


     



    • 兼具美學價值和醫學表達,結合醫學文獻和藝術歷史的另類醫學解剖史


    書中介紹了解剖學發展歷史中不同時期有影響力的醫學家和藝術家以及其有影響力的文字和插圖作品,內容專業又兼具美感。這些解剖插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窗口,我們可以從中窺見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對於理想軀體與病態軀體的流變認知。我們也得以目睹文化的轉變:從一個靈魂的、形而上的、整體聯繫的世界觀轉變為一個現代的、理性主義的、唯科學論的世界觀。



    • 精選14世紀以來的解剖繪畫作品,一場令人不安又上癮的視覺盛宴


    本書甄選了250餘幅精致又震撼的人體解剖繪畫作品,精細到肌肉、骨骼和血管的細節,害怕又忍不住咽口水;刺激的開膛剖肚作品,真實得令人害怕卻又不舍移開目光。許多插圖出人意料、挑戰認知,喜歡獵奇的人不容錯過的一本書。



    • 顛覆傳統美學,深度挖掘人體的神秘之美,探索恐懼和“變態”的世界,病態美學愛好者收藏佳品


    雖然是對無生命尸體的解剖,精細的繪畫美學卻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美得讓人心生恐懼,卻又無可自撥地沉迷其中。作者肆無忌憚地挖掘著人類軀干中的神秘和令人懼怕的美感。在這些畫作中,我們會看到完全對立之物的融合——生命與死亡、神聖與褻瀆、科學與藝術、超脫與悲愴、教養與欲望、衰亡與美麗。



    • 從頭到腳,揭開每寸皮膚,一場醫學生無法挑剔,藝術生可以沉浸式體驗的“血腥”卻迷人的人體藝術展


    解剖插圖從人體的整體開始,然後分別展示了內髒、四肢、軀干、耳鼻眼頭等部位的解剖細節,專業精細程度讓讀者仿佛置身解剖現場,目睹整個解剖過程,是一場全面且完整的人體藝術視覺和體驗展。



    • 暢銷書《解剖維納斯》作者喬安娜·埃本斯坦,醫學專業譯者聯合力作,有專業作者、譯者背書,讀者可放心“食用”


    本書作者喬安娜·埃本斯坦(Joanna Ebenstein)是一位病態解剖學博客的創始人,她試圖探索藝術與醫學、死亡與文化、科學與形而上學、客觀與主觀的交叉與融合。她於2016年出版《解剖維納斯》深受讀者喜愛。醫學英語專業譯者翻譯,圖書內容靠得住。



    • 精心策劃,印刷精美


    封面采用白牛皮特種紙,貼合圖書主題的“皮”質感,增強了視覺上的真實感。


     

     
    內容簡介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試圖通過對身體的探索來了解自身,這種痴迷於對人體的研究,既成了一門大眾科學,也發展為一門視覺藝術,而且在人類歷史中留下了大量的藝術作品。


    本書彙集了從14世紀以來迷人奇異的解剖藝術作品,探索人體解剖學與藝術的關繫。書中所甄選畫作的標準是對美學價值和專業表達的綜合考量,內容以身體部位或繫統進行劃分,一氣呵成地介紹了250餘幅富有創造的、驚心動魄的,兼具科學和美學力量的解剖作品。


    通過這些精美的解剖藝術品,作者邀請讀者對自己終將迎來的死亡進行溫和的思考,帶領讀者欣賞自身短暫而不可思議的生命有多麼脆弱和美麗。這本書將成為人類靈感的源泉,激勵藝術家、醫學家和對人體及其運轉方式感到好奇的人們。

    作者簡介

    喬安娜·埃本斯坦(Joanna Ebenstein)是一位居住在布魯克林的藝術家、策展人、作家和平面設計師。她是病態解剖學博客、圖書館和活動繫列的創始人,也是紐約布魯克林病態解剖學博物館的聯合創始人和創意總監。她的作品形式多樣,包括書籍、展覽、編程和公開演講,試圖探索藝術與醫學、死亡與文化、科學與形而上學、客觀與主觀的交叉。她已出版的圖書包括《死亡:墓地伴侶》(Death: A Graveside Companion,2017年)和《解剖維納斯》(The anatomy Venus,2016年)。

    目錄
    前言 7
    大事年表 10
    整體
    無皮者 17
    肌肉 19
    骨骼 27
    繫統 37
    人體解剖: 一窺內裡
    腦 49
    消化器官 63
    心髒 71
    肺髒 87
    解剖過程 89
    孕育新生

    前言 7


    大事年表 10


    整體


    無皮者 17


    肌肉 19


    骨骼 27


    繫統 37


    人體解剖: 一窺內裡


    腦 49


    消化器官 63


    心髒 71


    肺髒 87


    解剖過程 89


    孕育新生


    生殖器官 93


    孕婦 105


    妊娠 113


    分娩 117


    胎兒 127


    上半身


    顱骨 139


    頭與頸 143


    耳 159


    眼 163


    舌 179


    軀干 187


    臂 229


    手 239


    下半身


    腿 251


    腳 263


    參考文獻 268


    索引 270


    圖片來源 272


    致謝 272

    前言
    我們每人都有一個軀體,但“生活在軀體中”是一種相當矛盾的體驗。我們的軀體既屬於我們,又不屬於我們: 它為人所親密地熟知,但也神秘難測。焦慮、渴望、恐懼和強烈的迷戀皆由軀體誘發而生。即便醫療再先進、期望再熱切,我們也知道自己的軀體終究會死亡、腐壞,無法避免地將我們拉入生命的循環。在多數人堅持無神論的時代裡,沒有宗教或神話能夠解釋存在、意識和生死,因此我們的軀體常被看作“身份”的替代品。同時,精通這一領域的醫生們則承擔起了舊日巫師和神父的職責。這些衝突矛盾反映在軀體中,也反映在我們想要控制、美化、升華、洞察和描繪軀體奧秘的意圖裡。在文藝復興時期,對人體的研究既成了大眾科學,也成了一門視覺藝術。安德烈亞斯•維薩裡(Andreas Vesalius)的《人體的構造》(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1543年)等早的解剖圖譜都是大開本的奢華產品,為了傳播精確的插圖,使用了的印刷技術。這些在直接觀察的基礎上繪制而成的插圖也是藝術上的大師之作。此類圖譜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並且十分昂貴,除了醫學生,貴族們也會把它買來,放進自己的藏書櫃中。對軀體秘密的痴迷鼓舞著科學家、藝術家和一些行外人。自行實施人體解剖的,不僅有維薩裡等解剖學家,還有萊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和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等藝術家。大部分解剖學知識都來自對尸體的繫統解剖,而尸體則來自被處決的犯人、窮人和弱勢群體。在很長的時間裡,解剖都是一種禁忌,因此,解剖研究的黑暗、雜亂、違法的一面總是被巧妙地掩飾、高度地美化。他們使用大眾熟悉的隱喻和藝術的修飾,使自己展示的東西更能被大眾接受,而不至於引發抵觸情緒。

    我們每人都有一個軀體,但“生活在軀體中”是一種相當矛盾的體驗。我們的軀體既屬於我們,又不屬於我們: 它為人所親密地熟知,但也神秘難測。焦慮、渴望、恐懼和強烈的迷戀皆由軀體誘發而生。即便醫療再先進、期望再熱切,我們也知道自己的軀體終究會死亡、腐壞,無法避免地將我們拉入生命的循環。在多數人堅持無神論的時代裡,沒有宗教或神話能夠解釋存在、意識和生死,因此我們的軀體常被看作“身份”的替代品。同時,精通這一領域的醫生們則承擔起了舊日巫師和神父的職責。這些衝突矛盾反映在軀體中,也反映在我們想要控制、美化、升華、洞察和描繪軀體奧秘的意圖裡。在文藝復興時期,對人體的研究既成了大眾科學,也成了一門視覺藝術。安德烈亞斯•維薩裡(Andreas Vesalius)的《人體的構造》(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1543年)等早的解剖圖譜都是大開本的奢華產品,為了傳播精確的插圖,使用了的印刷技術。這些在直接觀察的基礎上繪制而成的插圖也是藝術上的大師之作。此類圖譜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並且十分昂貴,除了醫學生,貴族們也會把它買來,放進自己的藏書櫃中。對軀體秘密的痴迷鼓舞著科學家、藝術家和一些行外人。自行實施人體解剖的,不僅有維薩裡等解剖學家,還有萊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和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等藝術家。大部分解剖學知識都來自對尸體的繫統解剖,而尸體則來自被處決的犯人、窮人和弱勢群體。在很長的時間裡,解剖都是一種禁忌,因此,解剖研究的黑暗、雜亂、違法的一面總是被巧妙地掩飾、高度地美化。他們使用大眾熟悉的隱喻和藝術的修飾,使自己展示的東西更能被大眾接受,而不至於引發抵觸情緒。


    教育讓我們將科學及其物質文化視為中立而完美之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現實當然沒那麼簡單。和一切科學藝術作品一樣,解剖藝術作品也是人類文化意義創造活動—“科學”的產物。它們不僅是具有指導性的示意圖,也是文化和歷史的產物,是創作者世界觀的反映。因此,解剖插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窗口,我們可以從中窺見對於理想軀體與病態軀體的流變認知,種族、性別等社會階級的投射,人類在宇宙中所處地位的概念,以及一些科學繪圖的固有傳統。


    現在我們認為藝術、科學和宗教是各自獨立乃至彼此衝突的領域,但事實並非向來如此。在漫長的歷史中,人們總是認為軀體不僅是物質。本書中,大部分畫作都誕生於西方世界,在那裡,基督教的觀點幾百年來一直占據著統治地位:人類的軀體是上帝按照他自己的樣子雕琢而成的傑作,是整個宇宙的縮影。因此,這些畫作不僅展示了科學上的概念,也展示了人體與神明的聯繫、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生與死的意義。沿著畫作的發展軌跡,我們得以目睹文化的轉變:從一個靈魂的、形而上的、整體聯繫的世界觀轉變為一個現代的、理性主義的、唯科學論的世界觀。


    既然存在著這樣的差異,讀者若是發現本書中的許多插圖極其出人意料、挑戰認知甚至獵奇,大可不必驚慌。我們會認為解剖插圖是簡明扼要的圖解,不包含任何多餘的細節,但是我挑選的畫作則恰恰相反,它們極具生動性和美感,十分具有表現力。在這些畫作中,我們會看到完全對立之物的融合—生命與死亡、神聖與褻瀆、科學與藝術、超脫與悲愴、教養與欲望、衰亡與美麗。


    我一直認為解剖繪畫是調理人心的藝術之作,協助我們與“生在軀體中並終將死去” 的悲劇和奇跡達成和解。這讓我們對現代醫藥科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一繫列逃避死亡、治愈疾病、減輕痛苦的策略中,它不過是的一種。這也同樣提醒我們,盡管醫學做出了許多承諾,死亡仍然是一個令人恐懼的謎題,將我們與自然和宏大的生命網聯繫在一起。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書中具有強烈影響力的畫作也可以被看成科學時代的箴言“勿忘死亡”(拉丁語:memento mori),即促使讀者舍棄虛榮、反思死亡的作品。它們也可以被看成護身符,提醒我們,這世界上總有某些力量能夠從疾病、痛苦和死亡中拯救我們,不論那是未知的力量,還是專業的力量。


    本書中插圖的選取標準是畫作的美學價值和表達質量,而我認為下文中的畫作是同類畫作中說服力、為動人、奇怪或令人感到困惑的。本書不按照時間順序敘述,而是以身體部位或繫統進行劃分,以便強調各種用以理解和描繪人體的像征、藝術和形式上的手法。畫作產生於過去的500 年間,主要來自西方,適逢西方解剖研究從古希臘羅馬的體液學說向尸體分解轉變。而東方的獨特傳統是從道教的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中蓬勃發展而來,直到後期纔吸納了西方的觀點。


     本書一氣呵成地介紹了各種各樣富於創造的、挑戰人心的、具有力量的畫作,是為了證明人體從不僅僅是人體。我們與它的關繫親密又神秘,對它的感情也十分矛盾,因此人體總是具有更多的含義。這本書可能也具有“勿忘死亡”的作用:它邀請讀者對自己終將迎來的死亡進行溫和的思考,帶領讀者欣賞自身短暫且不可思議的生命有多麼脆弱、美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靈感的源泉,激勵藝術家、解剖學家和對人體及其運轉方式感到好奇的人們;盡管我們的文化倡導理性主義,但也要去共鳴、去痴迷、去表達心中所想。

    在線試讀
    整體
    直到近現代,人體纔被看作是物質性、機械性的。在人類歷史中,軀體被長期賦予特殊的地位,具有宗教和像征意義上的重要意義,人死後尸體的處理方式也受到各種儀式和習俗的約束。在幾百年中,無論西方的體液學說,還是東方的傳統中醫學說,都把軀體看作素和宇宙的縮影。在一些文化裡,人體的器官與星群或星座相對應;也有一些文化認為人體中存在著能量的中心,如果正確地培育,就可能達到開悟的境界;還有一些文化把人體當作理解上帝思想的途徑,因為人體不但是他偉大的造物,更是按照他自己的形像做成的。
    早在人們有意準確描述人體解剖結構之前,尸體、骨骼和無皮者(écorchés)就已經是純粹藝術和大眾藝術經常描繪的對像了。即使到了19世紀,解剖畫家也總會使用這一傳統的隱喻和意像。科學、藝術和形而上學的界線時時模糊,彼此之間如水乳交融,“勿忘死亡”“死亡之舞”(拉丁語:danse macabre)和被剝皮的林神科學準確乃至指導性地呈現著對人體的描繪。
    這些有趣的無皮者正在展示男性肌肉繫統。無皮者—被剝去皮膚展示其下肌肉的形像—不僅在解剖書中常見, 也常被美術家用於作品的準備與研究。事實上,一直到19世紀,解剖藝術品描繪的對像都是一副生機盎然、沒有痛苦的樣子,展示著明顯的快樂。這種手法使解剖畫作不僅適合醫生和醫學生觀看,也方便非專業的觀眾欣賞。另外,此類手法也掩飾了這一真相:解剖知識來自尸體解剖,而許多尸體都是被處決的罪犯。
    這幅雕版畫選自1800 年左右出版的不知名百科全書,圖像翻印自威廉•切澤爾登的《人體解剖學》(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1713年)。解剖繪畫通常會把美術先例用作意像,而對無皮者來說,聖巴塞洛繆(St Bartholomew) 和瑪息阿(Marsyas)的意像被使用了幾百年。前者是被剝皮而殉教的聖人,後者是希臘神話中半羊半人的森林之神,因與阿波羅比賽演奏音樂而被綁在樹上,活剝了皮。圖中右側的形像與林神的常見形像頗為一致,而左側呈跪姿祈禱的形像則有種說教的意味,暗示基督教世界觀中死亡與亞當、夏娃的原罪之間的關聯。

    整體


    直到近現代,人體纔被看作是物質性、機械性的。在人類歷史中,軀體被長期賦予特殊的地位,具有宗教和像征意義上的重要意義,人死後尸體的處理方式也受到各種儀式和習俗的約束。在幾百年中,無論西方的體液學說,還是東方的傳統中醫學說,都把軀體看作素和宇宙的縮影。在一些文化裡,人體的器官與星群或星座相對應;也有一些文化認為人體中存在著能量的中心,如果正確地培育,就可能達到開悟的境界;還有一些文化把人體當作理解上帝思想的途徑,因為人體不但是他偉大的造物,更是按照他自己的形像做成的。


    早在人們有意準確描述人體解剖結構之前,尸體、骨骼和無皮者(écorchés)就已經是純粹藝術和大眾藝術經常描繪的對像了。即使到了19世紀,解剖畫家也總會使用這一傳統的隱喻和意像。科學、藝術和形而上學的界線時時模糊,彼此之間如水乳交融,“勿忘死亡”“死亡之舞”(拉丁語:danse macabre)和被剝皮的林神科學準確乃至指導性地呈現著對人體的描繪。


    這些有趣的無皮者正在展示男性肌肉繫統。無皮者—被剝去皮膚展示其下肌肉的形像—不僅在解剖書中常見, 也常被美術家用於作品的準備與研究。事實上,一直到19世紀,解剖藝術品描繪的對像都是一副生機盎然、沒有痛苦的樣子,展示著明顯的快樂。這種手法使解剖畫作不僅適合醫生和醫學生觀看,也方便非專業的觀眾欣賞。另外,此類手法也掩飾了這一真相:解剖知識來自尸體解剖,而許多尸體都是被處決的罪犯。


    這幅雕版畫選自1800 年左右出版的不知名百科全書,圖像翻印自威廉•切澤爾登的《人體解剖學》(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1713年)。解剖繪畫通常會把美術先例用作意像,而對無皮者來說,聖巴塞洛繆(St Bartholomew) 和瑪息阿(Marsyas)的意像被使用了幾百年。前者是被剝皮而殉教的聖人,後者是希臘神話中半羊半人的森林之神,因與阿波羅比賽演奏音樂而被綁在樹上,活剝了皮。圖中右側的形像與林神的常見形像頗為一致,而左側呈跪姿祈禱的形像則有種說教的意味,暗示基督教世界觀中死亡與亞當、夏娃的原罪之間的關聯。


    這位瀟灑的無皮者出自《著名人士巴托洛梅奧•埃烏斯塔基的解剖圖解》(Tabulae Anatomicae Clarissimi Viri Bartholomaei Eustachii,1714年),其作者於1574 年去世,一百多年後本書纔得以出版。巴托洛梅奧•埃烏斯塔基(Bartholomeo Eustachi,1500—1574年)又被稱為埃烏斯塔基奧(Eustachio) 或埃烏斯塔丘斯(Eustachius),他與維薩裡生活在同一時代,但遠不如後者出名。埃烏斯塔基在羅馬教授解剖學,同時也是烏爾比諾公爵(Duke of Urbino)和紅衣主教朱利奧•德拉•羅維雷(Cardinal Giulio della Rovere)等權貴的醫生。埃烏斯塔基去世後,人們發現了許多銅版畫。他本來想把它們收錄在一本解剖書中,但此書終究未能完成。這些銅版畫由朱利奧•德•穆希(Giulio de’Musi)制作,終加上了配文,在1714年出版。圖畫周圍帶編碼的邊框有助於定位配文中描述的解剖結構。


     


    人體解剖: 一窺內裡


    在X光片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發明之前,要想了解活人的解剖構造,就要研究死人的軀體。


    在文藝復興時期,解剖學成了一門大眾科學,人體解剖則變成了藝術家和解剖學家都會進行的活動。此時大部分解剖都是在死刑犯的尸體上進行的,這不僅是後的羞辱、對其罪行的後懲罰,也是一種將其不法行為轉變為有益知識的方式。從15世紀開始,公眾可以在解剖劇場中付費觀看人體解剖。這種展示常常是狂歡慶典的一部分,也許是美酒與音樂的助興節目。


    到了18、19世紀,私立醫學院校需要極多尸體以供教學使用,死刑犯供不應求。這一矛盾催生了“復活使者”(resurrection men),即從墳地裡竊取尸體的盜尸人。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會選擇謀殺,比如1828年的威廉•伯克和威廉•黑爾。民眾的憤怒迫使政府出臺了一繫列法律法規,認定解剖無名尸和貧民尸體為合法行為。解剖不僅是醫學的訓練,也像征了對自然奧秘的探索與發現。因此,人們有時也會認為它是違法的、狂妄的舉動,既破壞了傳統的喪葬習俗,也進入了人類可能本不應該進入的領域。不可否認的是,解剖是醫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或許也是成為醫學專家所必需的黑暗儀式。


     


    孕育新生


    在幾個世紀中,妊娠和生產都被看作神聖的未解之謎。在農耕文明中,生命的延續直接依賴於生產力水平—農作物如此,人也是如此。許多宗教和神話都神化了性能力和生殖。即使在基督教興起之後,人們仍然相信懷孕和胎兒在子宮中的發育是上帝給予的為神秘而驚人的奇跡。在古代,女性生殖器的形像常被用作生產力的像征, 或者被當成女神崇拜的對像。而勃起的男性生殖器則像征著創造力,常被用於裝飾護身符。



    胚胎發育過程、男性和女性在生殖中的作用等問題始終未有定論,直至進入19世紀。在這時,觀看裸體的行為被法規嚴格地約束著。涉及裸體的藝術和解剖人體的科學則將這一行為變得聖潔,推動了此類行為的合法化。不過,容許的界線總是模糊的,下文展示的一些圖畫在出版時就曾被斥為淫穢物品。


     


    上半身


    內髒器官和起保護作用的肋骨安居於人體上半身。頭顱則位於這偉大構造的,它不僅能利用面頰和表情表達我們的個性與特征,也承載了五大感覺器官中的四種,即口、鼻、耳、眼。上述感受器加上覆蓋全身的皮膚, 就是我們吸收、內化外界體驗的工具。也難怪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人們認為頭顱裡裝著永恆的生命,還有許多古代文明將頭顱視為力量、靈魂、生命力與本質精神之所在。


    從相面術到顱相學,從看眼睛到看手相,面部、頭顱、眼睛和雙手也是諸多個人特征“讀取”方法的基礎。


    成年女性上半身所包含的乳房,在古代是生育力和供養生命之力的像征,在現代則是情欲的焦點。作為嬰兒營養的主要來源,女性的乳房和乳頭具有重要的解剖學意義,但是部對其進行全面講解的作品直到19世紀中期纔出現。


     


    下半身


    下半身讓我們接觸地面,與大地相連。和大部分動物以及其他靈長類不同,人類的強健雙腿足以支持我們直立的身軀。雙腿帶動我們穿梭於世界之中,因此像征著機動力。


    雙腳具有極其復雜的解剖結構。它們既能傳導體重,也能幫助我們運動並保持平衡。達•芬奇把腳稱為“工程的傑作、藝術的結晶”。腳由二十六塊骨頭和三十多個關節組成,其敏感性、柔韌性和靈活性允許我們輕松地行走在各種地貌之上。作為接近地面的身體部位,腳像征著謙遜和踏實。


    下半身的一些結構在西方傳統看來可謂“不可言說” 或令人羞恥,這些結構就是生殖器和肛門。因此,人們自古以來就把下半身與繁殖、排遺和排尿等先天性行為聯繫在一起,並且認為下半身不如上半身“高尚”:後者具有崇高的智慧,還包含著人性之心與理智之腦。西方文化傾向於關注更高的事物,可是在東方的脈輪體繫中, 與人體基底部的關聯是歸根感和安全感的基礎,沒有這種關聯,頂輪所像征的開悟就無法實現。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