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話說絲綢之路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民間藝術
    【市場價】
    3091-4480
    【優惠價】
    1932-2800
    【作者】 劉迎勝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民間藝術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20866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8開
    紙張:銅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2086619
    作者:劉迎勝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1月 

        
        
    "

    編輯推薦
    《話說絲綢之路》一書是著名學者、南京大學歷史繫劉迎勝教授近三十年來考察和研究絲綢之路的學術成果精選集。書中結合歷史文獻和實地考察,配以數百幅精美又極具史料價值的圖片,以時間為經、貿易及文化交流為緯,向讀者呈現了絲綢之路厚重豐富的歷史畫卷。全書學術性與可讀性兼具,知識準確,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內容簡介

    《話說絲綢之路》一書結合歷史文獻和實地考察,通過精美又極具史料價值的圖片,對陸上絲綢之路及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具體線路,沿路民族、文化、名城以及相關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等做了精要的介紹。精選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著重解讀了絲綢之路在中國與海外交流方面所發揮的重要歷史作用,以體現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源遠流長的貿易暢通、民心相通和文化交融,對今天的絲綢之路再鑄輝煌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鋻意義。

    作者簡介

    劉迎勝,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史地平臺平臺長,南史研究室、民族與邊疆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特聘兼職教授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史研究會會長,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與中國蒙古學學會副會長。專長於中國邊疆與民族問題、內陸亞洲與伊斯蘭文史、中外關繫史研究與絲綢之路研究,通多種語言,是上述領域活躍於學術一線的中國代表性學者。曾三次代表中國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海上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和“遊牧/阿勒泰之路”考察,歷二十餘國,被推舉為國際考察隊副隊長與隊長。已發表學術論著、論文二百餘部(篇)(以英、德文在境外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其中多部(篇)被中外學術論著引述。主要著作有《察合臺汗國史研究》《<回回館雜字>與<回回館譯語>研究》《海路與陸路——中古時代東西交流研究》《絲路文化•海上卷》《絲路文化•草原卷》等。

    目錄
    引言
    陸上絲綢之路
    交通路線篇
    張騫:一個西漢探險者的故事/8
    “汗血寶馬”:西域駿馬的傳奇/11
    800年:草原絲路的貫通/14絲路明珠:草原絲路上的城鎮/30
    經濟交通篇
    絲之國:中國絲織技術的西傳/36
    “撒馬爾罕紙”:中國造紙工匠的故事/43
    西域物種:豐富中原人民的生活/48
    文化傳播篇
    語言文字:兩種文化的合璧/62

    引言


    陸上絲綢之路


    交通路線篇


    張騫:一個西漢探險者的故事/8


    “汗血寶馬”:西域駿馬的傳奇/11


    800年:草原絲路的貫通/14


    絲路明珠:草原絲路上的城鎮/30


    經濟交通篇


    絲之國:中國絲織技術的西傳/36


    “撒馬爾罕紙”:中國造紙工匠的故事/43


    西域物種:豐富中原人民的生活/48


    文化傳播篇


    語言文字:兩種文化的合璧/62


    詩歌和音樂:超越時空的吟唱/71


    西亞宗教: 不絕如縷地東傳/76


    飲食風俗:民間文化的交融/85


    審美觀:中國美術的西傳/90


    人物群像篇


    法顯:西行14年的求法高僧/100


    玄奘:《西遊記》裡的原型人物/101


    海屯一世:穿越中亞的基督教國王/103


    普蘭·迦兒賓與魯不魯克:13世紀來自歐洲的使者/104


    孟特高維朝建立教堂的西方教士/105


    克拉維約:來自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的特使/107


    海上絲綢之路


    交通地理篇


    “蒼舶”:航行在印度洋上的中國海船/112


    漢朝:通向“已程不國”的上古海路/119


    羅馬人:東航水道的發現之旅/121


    使客相望於途:繁忙的印度洋—太平洋海路/125


    廣州:商旅往來的國際大城/133


    物品互通篇 


    陶瓷:一抔泥土的故事/138


    絲綢:瑩亮蠶絲的傳說/152


    茶葉:來自中國的神奇樹葉/154


    “南金”:中國嶺南地區的外幣/158


    “番貨”:進入中國的海外寶貨/162


    引進:外來物種的傳播/170


    “中國雪”:火藥技術的外傳/174


    《海藥本草》:記述海外醫藥的重要醫書/176


    《回回藥方》:傳入中國的伊斯蘭醫藥典籍/177


    人物群像篇


    馬可·波羅:穿行於東西方的使者/180


    鄂多立克:中世紀四大旅行家之一/182


    伊本?白圖泰:偉大的穆斯林探險家/184


    亦黑迷失與楊庭璧:忽必烈的使臣/186


    汪大淵:東方的馬可·波羅/190


    鄭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家/191


     


    結 語/198


    主要參考文獻/200
    前言
    引 言
    絲綢之路起源於各人類文明中心之間的互相吸引。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東亞文明的代表,而其中心區在遼河上遊與黃河、淮河與長江中下遊流域,及其北方毗鄰的草原地區。
    與歐亞非三大陸(即舊大陸)各民族普遍經歷了青銅時代與鐵器時代不同,南北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因為長期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雖然也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但在大航海時代以前,尚無金屬工具。這清楚不過地說明了文明的發展,除了其內在自生動力以外,相互間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條件。
    舊大陸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與搖籃。除了中國以前三四千紀,在舊大陸的不同地點還分別獨立地發展起幾個文明中心,從西向東列數,即北非尼羅河中下遊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亞伊拉克幼發拉底、底格裡斯兩河間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以及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中遊的古文明。而中國與上述三個古文明中心之間卻隔著高山、荒漠、巨川和大海。這就意味著,東亞文明從地理位置看,相對於其他三處文明中心而言,處於較為封閉的位置,相互間的交通較為不便。既然這樣,絲綢之路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引  言


        絲綢之路起源於各人類文明中心之間的互相吸引。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東亞文明的代表,而其中心區在遼河上遊與黃河、淮河與長江中下遊流域,及其北方毗鄰的草原地區。


        與歐亞非三大陸(即舊大陸)各民族普遍經歷了青銅時代與鐵器時代不同,南北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因為長期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雖然也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但在大航海時代以前,尚無金屬工具。這清楚不過地說明了文明的發展,除了其內在自生動力以外,相互間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條件。


        舊大陸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與搖籃。除了中國以前三四千紀,在舊大陸的不同地點還分別獨立地發展起幾個文明中心,從西向東列數,即北非尼羅河中下遊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亞伊拉克幼發拉底、底格裡斯兩河間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以及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中遊的古文明。而中國與上述三個古文明中心之間卻隔著高山、荒漠、巨川和大海。這就意味著,東亞文明從地理位置看,相對於其他三處文明中心而言,處於較為封閉的位置,相互間的交通較為不便。既然這樣,絲綢之路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


        首先,人類皆有追求新知的好奇心。遠古人類的不同集團,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形成不同的思想、思維方式與文化傳統。古代東西方之間雖然交往困難,但畢竟通過種種直接與間接的渠道相互知曉,進而互相吸引。因此,可以說,絲綢之路起源 於文明的差異性。


        其次,是人類對更美好生活願望的驅使。舊大陸各地人類在不同環境下,憑借自己的智慧,發展出不同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對於古代中國人民而言,將本土的產品運銷遠方,販回遙遠異域的產品,存在著必要性。因為:


        一、隨著人口的增長,中國東南沿海可耕地的不足成為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條件之一,地少人稠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因此出現了相當部分人口憑借瀕海條件謀生的現像。
    而居於社會上層的統治者,通過維持朝貢體制,從周邊民族直接取得優質產品和珍奇,且憑借對陸路內外交易關市、榷場的管控以及對海路進出貨物的抽分,獲取巨額收入。在中國歷史上南北分裂時期,退居於南方的政權,如宋、齊、梁、陳以及南宋,皆因喪失大片北方國土,稅收銳減,不得不發展海外貿易,市舶收入因而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


        二、我國西部及其毗鄰干旱區域,歷史上的綠洲農耕業因面積與人口的限制,經濟規模小,門類不齊全,因此當地人歷來有外出經商,以至遠行貿易的傳統。


        三、我國北部及其毗鄰區,遠離西太平洋季風帶,緯度與海撥高,植被形態主要是草原與森林,遊牧是主要的經濟形式。遊牧經濟因其移動性,難以發展復雜程度高的科技與手工業,收獲也不如定居農耕那樣穩定可期,因此歷史上亞洲北部遊牧民對金屬制品、手工業品和藥品的需求,主要取自於鄰近農耕區;而在發生暴風雪與旱災的時候,農耕區的糧食是度荒的必需品。馬匹歷來為草原向中原的主要輸出品。這種農產品與畜產品之間的交換,是歷史上中原與北方草原關繫的基礎。


       那麼,古人是通過什麼手段克服地理障礙的呢?


       ,中國文明所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東亞大陸,與文明中心之間並非無人的真空地帶,而是星星點點地分布著許多部落、民族與國家,這些人類集團,一環接一環地聯繫著。所以中國與其他文明中心,與南亞及地中海世界是間接地聯繫著的。


        第二,古代中國陸海交通條件的持續改善。首先是造船術的發展,使人類能建造適航性更高的船舶。中國率先發明的甲板與艙室結構,不但使海舶有更高的強度,而且從艙室結構發展起來的水密艙結構,使船舶在海上遇險的情況下,生存力大幅提高。艙室結構還提高了乘客遠行途中的生活質量,有助於資本較小的商人從事賈販,提升了海上運輸的經濟性。其次是導航術與海外地理知識的進步。古代海舶使用的導航術主要為天文、地文與磁羅盤導航。
    天文導航依賴的是日月星辰。地文導航是通過觀察與記憶船行途中所經各地的地貌、標志物 而確定船舶的位置與航向。這兩種導航術對氣候條件的依賴性均很高,也就是說在風雨的晝
    夜,危險性、需要觀測的時候,這兩種方法均無法使用。據北宋時的《宣和奉使高麗 圖經》記載,至少北宋末中國的海舶中已經裝備了磁羅盤。這一發明是古代中國人對世界航
    海術進步的一大貢獻。


       古代中國海外地理知識按獲取來源,可分 為直接與間接兩類途徑。直接是指這種知識是 得自於海外歸來的中國人。間接是指知識本身
    是從海外輸入的。海外地理學的發展,大大開 闊了古代中國人的視野。


        第三,船舶操控性能的提高。


        海路遠航距離遙遠,不可能靠人力劃船而達。在蒸汽機與柴油機等人工動力發明之前, 渡海遠航主要依靠的是自然動力——季風。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地域,每年深秋至來年初春,
    盛行西北風,不但是中國海船從東南沿海揚帆前往東南亞開航的時節,也是船舶從紅海、 孟加拉國啟程向南航行至印度南部的時候。每年暮春至初秋,是東南風起的時候,也是中國舟師從周邊國家歸回東南沿海,以及從印度北上孟加拉國、波斯灣與紅海之時。


        風帆是人類為利用風力航海而發明的。至少在秦漢時代,中國船舶上已經安置了帆。 通過變動主帆與副帆的方向,可使船舶在側風甚至逆風的情況下航行,使古人可依賴風力跨越大洋。舵是從槳發展而來的。
    舵與使帆技術的結合,提高了船舶在海上的操控性。


        在火車、汽車等現代交通工具沒有發明之前,亞洲北部遊牧民馴化的馬匹與沙漠綠洲地區居民馴化的駱駝,在長達兩三千年的時間內,是人類陸路長途旅行的主要載畜。古代的中國人通過各種直接與間接的渠道,了解到在西方遙遠的地方有燦爛的文化。所以盡管路途遙遠,人類卻不辭艱險,長途跋涉,溝通消息。歐亞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與內陸亞洲的綠洲定居民族,數千年來依仗奔馳的駿馬與喫苦耐勞
    的駱駝,長期扮演著聯繫東西文明的中介人角色。

    媒體評論

    《話說絲綢之路》一書以時間為順序介紹了中國學者眼中的絲綢之路的歷史,是目前為止知識準確,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的一部絲綢之路的通史類著作。


                 ——北京大學歷史學繫教授  榮新江


    《話說絲綢之路》一書中概要介紹了從遠古至“大航海”時代東西方通過陸海兩途交往的歷史,並配以插圖,學術性與可讀性兼具,有利於向國內外學術界與社會大眾介紹絲綢之路的歷史。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華濤

    在線試讀

    結   語


     


        中國在古代世界上堪稱文明之邦,曾經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世界文明開化、富庶繁榮、國力強大、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大國。在從漢代到清初長達近 2000 年的時期內,中國在世界上扮演著主要的文明輸出國的角色。但我們切不可因之認為,中國文化在歷史上隻有輸出,沒有輸入,文化交往與物質交往一樣從來都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或多向的。


        歷史上,中國雖然遠離世界的其他文明中心,如尼羅河、兩河流域與印度,但那裡的人民不但通過種種間接、曲折的渠道,千方百計地希望了解神秘的中國,而且早就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前往東方。古代中國高度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與巨量的人口結合在一起,形成罕見的大規模人口 - 經濟復合體,能向各國人民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古代中國人民不但對世界各民族的創造與成就秉持開放的態度,也有能力消化吸納其他民族的適銷產品。我國古代指南針、火藥、造紙與印刷術的西傳,絲綢與陶瓷的大量輸出,是中國人民對世界貢獻的好
    寫照。唐以前,廣州長期扮演著中國海外貿易中心的角色,唐朝宰相賈耽的《皇華四達記》中的“廣州通海夷道”,描述了從廣州通往紅海與波斯灣的航線。 唐以後,福建泉州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時代中國重要的對外交往口岸。15 世紀以後,西歐成為世界海洋活動的主角,中國的貿易對像也從原有的舊大陸擴展到南北美洲、澳洲,成為世界商業網絡的一部分。明中期葡萄牙人獲準定居澳門以後,廣州重新成為世界進入中國的門戶,大量的絲綢、茶葉、陶瓷和各種手工業品從這裡運銷至各大陸,而輸入的舶貨除了來自亞非各地之外,
    還有來自遙遠的歐洲與美洲者。從清初開始,各國商人在廣州設立洋行,號稱“十三行”,專營中外貿易。


        中國人民也是絲綢之路的受益者。以中印文化交流為例,佛教的傳入不但豐富了中國的文化與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使古代中國人通過印度的中介了解到新的地理知識與希臘、羅馬的天文學,梵文的研習使中國文人有機會以新的眼光審視中國的語言與漢字,發現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創造出“反切”繫統。這些都是中外人民之間長期存在互相學習,友好往來的見證。20 世紀末以來,世界各國都在談論全球化,其實,絲綢之路纔是全球化的開端。


        當代,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歷史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中國可以說用 30~40 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100多年的發展歷程。隨著 13 億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他國商品的購買力日益增長。同時,作為全球制造業規模的國家,由於其龐大的生產力,其所需要的原材料、初級產品的數額與海外市場也是極為龐大的。換而言之,今日中國不但是世界市場上的大買家,其對世界的依存度也在持續增長。隨著中國經濟實力迅速增長,中國在全球貿易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也會對他國人民產生越
    來越大的影響。新時代的中外交往是歷史上中外交流的繼續。絲綢之路不僅是東西方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也將是今後世界各國人民交流的通途。這條友好交往之路在歷史上曾經造福於各國人民,我們相信它在將來必定會變得更為寬廣通達。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