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柳宗悅作品集:民藝四十年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民間藝術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柳宗悅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民間藝術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4958478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9584789
    作者:柳宗悅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09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四十年民藝之路的滄海拾珍,喚醒人們對手工藝的尊重與珍惜


    ▲ 歷史會有偏頗之時,但對美而言始終公正。民藝之美,將與時光共增其色。


    ▲ 黃永松、馬可、汪涵傾情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是柳宗悅先生四十年民藝之路的滄海拾珍。他*早提出“民藝”概念,著書立說,普及推廣“民藝”的理念;並身體力行,創辦日本民藝館,收集整理民間器具,用畢生精力保護發揚日本傳統手工藝。四十餘年中,柳宗悅先生及其同仁走過了一個無比漫長而艱辛的歷程,而他的民藝理論與實踐,對於今天我們本土手工藝傳統的守護與傳承,亦有啟發。在清貧與靜寂中,竟然可得到任運無礙之三昧。


    “工藝,我所鐘愛的世界,在這裡已浸淫許久。日復一日生活於其中,與所有的器物已經成為一家。行路的手杖上記有“同行二人”,工藝就是漫長旅途的同行者。隻有每日都能夠與之同甘共苦,纔能安心地遨遊在這世界之中。信仰的生活也是犧牲的生活,要用一生來侍奉。”

    作者簡介

    柳宗悅(1889—1961),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術家。191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在研究宗教哲學、文學的同時,對日本、朝鮮的民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對之進行收集、整理、研究。於大正十五年(1926),與富本憲吉(1886—1963)、河井寬次郎(1890-1966)、濱田莊司(1894-1978)聯名發表《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旨書》。1936年創辦日本民藝館並任首任館長,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出版有《工藝之道》《日本手工藝》等著作。1957年獲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


    ◎ 
    譯者介紹


    石建中,江蘇省南通市人。長期從事日本語言、文學、藝術的研究、翻譯與教學工作,在國內外報刊發表相關文章數十篇。主要譯著有《色彩設計初步》、《民藝論》等。


    張魯,江蘇省南京市人。南京博物院館員。曾先後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設計藝術繫、日本國士館大學,留學期間曾遊歷日本及歐洲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主要從事傳統手工藝的研究以及設計與制作,並注意融素。譯著有《日本手工藝》等。

    目錄
    總序
    代序

    致朝鮮友人書
    不能失去的一座朝鮮建築
    木喰上人發現之緣起
    雜器之美
    工藝之美
    關於建立工藝社團的提案
    大津繪之美及其性質
    《工藝》雜志之緣起
    民藝之旨趣
    日本民藝館的成立與工作
    琉球之富

    總序


    代序


     


    致朝鮮友人書


    不能失去的一座朝鮮建築


    木喰上人發現之緣起


    雜器之美


    工藝之美


    關於建立工藝社團的提案


    大津繪之美及其性質


    《工藝》雜志之緣起


    民藝之旨趣


    日本民藝館的成立與工作


    琉球之富


    看“喜左衛門井戶”


    手工藝之國


    美之法門


    利休與我


    收藏之辯


    日本之眼


     


    後記


    關於“民藝”一詞


    四十年的回想


    校後記
    媒體評論

    “物隨人長久,人隨物安定。”美好的造物,讓柳宗悅感動。這份感動,在現在成為一種思念,我想,有思念就會有傳承。


                                    
                         —— 黃永松  《漢聲》雜志創始人


    十年前創建無用之始,田野調研的旅行中陪伴著我的就是柳宗悅的著作《工藝文化》。柳宗悅的書為所有人(而不僅是設計師)深入解讀了手工日用之物是如何悄無聲息地介入並改變著我們的生命品質……


                                               ——馬可  設計師,無用品牌創始人


    工藝之道不是可道之道,到*後一定是物我兩忘,是制造者年復一年做出來的無人觸及的玄妙,是擁有者年復一年用出來的惟他自知的情分,是一種偶爾會彼此念及到的樸素踏實的溫暖。


                                                     
    —— 汪涵  主持人,作家

    在線試讀
    【雜器之美】

    雖然生活貧困,沒有上過學,可他卻是個忠實的信徒;雖然他連為何信仰以及信仰什麼都不能充分表達,但在其樸素的言詞中,卻令人喫驚地顯現著他的體驗。手中空無一物,卻能夠抓住信仰的精髓。倘若他沒抓住,神也會將此送上。在他的身上有一種不露聲色的力量。
    同樣如此,我們現在來觀察的盤子,隻不過是被蔑視為貧乏的“粗貨”之物。既沒有奢侈的風雅,也沒有華麗的裝飾。作者想做什麼?為何制作?詳情不得而知。就如同信徒口中無數遍地念誦著阿彌陀佛一樣,他多少次反反復復在同樣的轆轤上拉出相同的造型,描繪著同樣的紋樣,來回上著同樣的釉色。何謂美?何謂陶藝?以他的智慧可以知道一切,他卻不去了解,但手下一直快速地動作著。那念出的阿彌陀佛可以說已不是人的聲音,而是佛之聲;那陶工的手也可以說已不是他的手,而是自然之手。若說他沒有辦法去制造美,自然卻能夠把美保住。他忘記了一切,如同無心的皈依導致的信仰一樣,器物之美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我不厭其煩地望著這隻盤子。

    說到雜器之美,或許會被認為是標新立異,甚至還會被認為是某種程度的反動。為了消除容易引起誤解的聯想,有必要在開始增加幾點說明。所謂雜器,在此是指一般的民眾所使用的雜物器具。又因為是任何人都要使用的日常器具,故也可稱為民具。總之,是極其普通的、誰都能買、誰都能拿的每天不能離開的用具,隻需很少的錢就能買到;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夠很容易找到的物品。或是“隨身用的東西”,或是“日常使用的”,或是“廚房用具”等。都不是點綴壁龕的東西,而是放在廚房中,或是散落在起居室內的各種器具。或盤、或盆,或櫃、或櫥等等,是在家裡使用的物品,是一切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東西,其中沒有任何貴重物品,都是居家常備的。

    真是不可思議。雖然是一生中為熟識的東西,但是其存在卻並不被重視,也許是誰都認為是粗糙之物的緣故。人們對身旁所有美的事物視而不見,就連善辯的歷史學家也不願意將其用作歷史的佐證,因此人們需要改變這樣的不足。我深信在今後的歷史中會增補這新的、美的一章。雖然是不可思議的,但其光芒一定能盡早撥開疑雲。
    為什麼這樣的美會長期被忽視呢?久居花園者不知花香,所謂熟視無睹。沉溺於習性時往往會失去反省,也會失去感激。要認識到,隱藏在那些器物上的美,至今已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我們不能對其進行評說,而且也不能對那些與現今相距甚遠的時期的事物進行反省。可是,這樣的物品卻不斷地在生產,並且一直在持續。認識與時代總是有間隔的。歷史是追憶,評判是回顧。

    【雜器之美】



    雖然生活貧困,沒有上過學,可他卻是個忠實的信徒;雖然他連為何信仰以及信仰什麼都不能充分表達,但在其樸素的言詞中,卻令人喫驚地顯現著他的體驗。手中空無一物,卻能夠抓住信仰的精髓。倘若他沒抓住,神也會將此送上。在他的身上有一種不露聲色的力量。


    同樣如此,我們現在來觀察的盤子,隻不過是被蔑視為貧乏的“粗貨”之物。既沒有奢侈的風雅,也沒有華麗的裝飾。作者想做什麼?為何制作?詳情不得而知。就如同信徒口中無數遍地念誦著阿彌陀佛一樣,他多少次反反復復在同樣的轆轤上拉出相同的造型,描繪著同樣的紋樣,來回上著同樣的釉色。何謂美?何謂陶藝?以他的智慧可以知道一切,他卻不去了解,但手下一直快速地動作著。那念出的阿彌陀佛可以說已不是人的聲音,而是佛之聲;那陶工的手也可以說已不是他的手,而是自然之手。若說他沒有辦法去制造美,自然卻能夠把美保住。他忘記了一切,如同無心的皈依導致的信仰一樣,器物之美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我不厭其煩地望著這隻盤子。



    說到雜器之美,或許會被認為是標新立異,甚至還會被認為是某種程度的反動。為了消除容易引起誤解的聯想,有必要在開始增加幾點說明。所謂雜器,在此是指一般的民眾所使用的雜物器具。又因為是任何人都要使用的日常器具,故也可稱為民具。總之,是極其普通的、誰都能買、誰都能拿的每天不能離開的用具,隻需很少的錢就能買到;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夠很容易找到的物品。或是“隨身用的東西”,或是“日常使用的”,或是“廚房用具”等。都不是點綴壁龕的東西,而是放在廚房中,或是散落在起居室內的各種器具。或盤、或盆,或櫃、或櫥等等,是在家裡使用的物品,是一切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東西,其中沒有任何貴重物品,都是居家常備的。



    真是不可思議。雖然是一生中為熟識的東西,但是其存在卻並不被重視,也許是誰都認為是粗糙之物的緣故。人們對身旁所有美的事物視而不見,就連善辯的歷史學家也不願意將其用作歷史的佐證,因此人們需要改變這樣的不足。我深信在今後的歷史中會增補這新的、美的一章。雖然是不可思議的,但其光芒一定能盡早撥開疑雲。


    為什麼這樣的美會長期被忽視呢?久居花園者不知花香,所謂熟視無睹。沉溺於習性時往往會失去反省,也會失去感激。要認識到,隱藏在那些器物上的美,至今已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我們不能對其進行評說,而且也不能對那些與現今相距甚遠的時期的事物進行反省。可是,這樣的物品卻不斷地在生產,並且一直在持續。認識與時代總是有間隔的。歷史是追憶,評判是回顧。


    當今時代正在急劇地變化著,所有的事物也許會匆匆流逝。時與心,以及物都迅速地成為過去。因循守舊的重荷使之沉淪,而在我們面前一切又重新翻轉過來。未來是新的,過去也是新的。原先習慣的世界如今則是不可思議的世界。在我們的眼前,印像深刻的是那些沒有改變的、平凡的事物。如同被擦過的鏡子一般,照出來都是新鮮的。在此面前善也好、惡也好,是不能偽裝的。所有的物品都是美的嗎?對其進行區分的時期已經到來。現在是評判的時代、意識的時代。評論者之幸在於被我們所認可。我們決不會讓時代的恩惠落空。


    離開被塵土掩蓋的黑暗之處,在此展現一個嶄新的美的世界。雖然是誰都知道的世界,但也是誰都沒有見過的世界。我想就雜器之美進行討論,或許能夠從中學到些什麼。



    因為是每天使用的器具,必須結實耐用。病態的、華麗的、繁瑣的屬性,在此是不能允許的。而厚重的、堅固的、健全的屬性,纔是適合日常生活之器。要能夠忍受粗暴使用和酷熱嚴寒,就不能貧弱,也不能華美,而必須要有強健的質地。任何器物,都必須能夠在任何情況下使用。無須偽裝,也不允許欺騙,因為總是要接受考驗的。不具備正直的德性,就不可能成為理想之器。工藝使雜器摘掉了所有的假面,因為所面臨的是用的世界。在任何地方器物都是為人服務的。就因為是實用,所以僅僅將其看作是物就會導致錯誤。誰都可以認為有物無心,然而,像忍耐、健全、誠實等的德性不就是器物之心嗎?器物在任何地方都與當地的生活交融在一起。隻有正直地生活者,纔會天降洪福。用和美不是叛逆的世界,而是物心一如所至。


    由於他們是勤奮勞作之軀,所以一直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然而在此卻能看到一種滿足。他們總是健康地迎送朝夕,在不起眼的地方,過著不做作的,乃至無心的樸素生活。這樣的美是不可動搖的,稍一接觸就會感到微妙的顫栗和誘惑。即就是遭受沉重打擊,其形像仍舊不會改變,而且能夠看到更為令人喫驚的美,這樣的美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如果器物不被使用,就不會成其美。器物因用而美,人們也會因其美而更願意使用。人與物在此有著主從之契。器物因使用而更美,人由於使用而更加愛惜。


    人要是缺少這些器物就無法度日。的確,器具是日夜相隨的伴侶,是輔佐我們生活的忠實朋友,誰都會得其便


    利而度過每一天。其形態之美是誠實的,並且還體現出謙讓之德。在一切都流於病弱的今天,卻能在它們中間看到健康之美,這是一種恩惠,一種欣慰。



    在這裡既不花哨,亦無裝飾。僅僅隻有純正的形和兩三個紋樣及樸素的手法。它們從不誇耀,風格上也不奢侈。沒有奇異和霸氣,連一點工巧都不露。沒有挑逗之欲,總是穩重而平靜。時常以單純的、樸實的、節制的面貌示人。這樣的美並未強加於我們,在炫耀美的今天,我們對樸實之作尤為懷念。


    這些器物大多是在不知名的偏僻鄉村中孕育出來的,或者是在村鎮的布滿塵埃的黑暗工房中制作出來的。制作者都是不熟練的窮人,使用的也是笨拙的工具和粗糙的材料。出售時,或是在狹小的店鋪中,或是在路邊擺張草席為攤。多在凌亂不堪的場所中使用。然而天意是不可思議的,就是這樣的環境為器物之美提供了保障。在這一點上與信仰是相同的。宗教尋求貧窮之德,這正是對高傲的智者的告誡。隻有樸素之器纔能有令人喫驚的美。


    制作是無欲的,隻是為了服務,而不是為了成名。這與勞動者在他們創造的美之道路上不留名是一樣的。作者不曾想過要在何處寫上他的名字,所有的都是無名氏的作品。無欲之心更是純潔了器物之美。基本上所有的職工都沒有上過學。但是,為何能生產、美來自何處卻不得而知。隻是繼承了的手法,不停地毫無困惑地制作。似乎是有理論,又似乎有些傷感。雜器之美是無心之美。


    作品上連名都沒有,所以我們不能寫出作者的歷史。制作者不是少數優秀的個人,而是被稱為凡夫的眾生。令人喫驚的器物之美產生於民眾之中,說明美為大眾所共有,而非個人所有。我們在為民族和時代立傳時,都應當紀念這些勞作。拙於知的民眾,在制作方面卻是卓越的。如今的個人活躍的時代每況愈下,但隨著過去時代的恢復,個人將會銷聲匿跡。不是作者創造美,而是很多作者生活在美之中。雜器就是民藝。



    材料也應當被注意。好的工藝自然天成,自然中保留著豐富的品質。與其說是因器物選擇材料,還不如說是材料造就了器物。民藝必定是鄉土的,因為其原料來自當地,所以能夠產生民藝。自然之恩惠為物質生產之母,因而不能離開風土、材料、制作等要素。當其成為一體時,作品纔會是質樸的。因為有了自然的護佑。


    若是失去原料,其作坊必然關閉。當材料有問題時,器物就會受到自然的詰難。材料如果在身邊唾手可得,就能夠多產,從而使之廉價,如此便能制作出健康的器物。一件器物本身所隱藏的,有特殊的氣溫、地質以及物質等的信息。鄉土的芬芳,地方的特色,加之多個種類的工藝,為其增色不少。順從天然者,纔能享受天然之愛。當缺少這樣的必然性時,器物將失去力量,美也會因之遜色。從雜器上所能看到的豐富特質,都是自然贈予的禮物。當看到這樣的美時,也就看到了自然,看到了人本身。


    不僅如此,所有的造型、紋樣以及原料等要素之間總有著必然的因緣。好的化妝並不施於身,而是從於身的。不能將原料隻看作是物質,在那裡還體現著自然的意志。這樣的意志命令我們應該有怎樣的造型和怎樣的紋樣。任何人隻要背叛自然的意志,就不能制作出好的器物。好的工人也不會考慮自然之外的事情。


    這是個很好的教誨。隻有欣賞神之子,纔能燃起信之火焰。同樣,一旦成為自然之子,就會被美所裝點。這樣的美是由自然所保障的美。隻有回到母親的懷抱,美纔會更加溫暖。我想這樣的教誨在雜器之中也必然存在吧。



    由於是日常的用具,就不再是稀有之物,總是為巷間陌裡所準備的。一旦損壞便可取相同之物替代,故產量多而廉價。雖然隻不過是個數量問題,但這樣的事實卻說明了工藝之美的不可思議的作用。多產恐怕會流於粗雜,但不這樣就不能產生雜器之美。


    反復是熟練之母。大量的需要導致大量的供給,大量的制作導致不斷地反復。反復終促使技術達到完美的境地。當工種在轉換時,有一技之長便清晰可辨。同樣的造型與同樣的紋飾,其單調的循環幾乎是整個工作的全程。技術熟練者已經超越了技術的意識,到此地步人已無所顧忌,亦無須精進手藝。工作時談笑風生,卻有著令人驚訝的速度。如果沒有這樣的速度,就完成不了一天的定量。成千上萬次的反復使他的手獲得了完全的自由,再從自由中產生出非凡的創造。我望著這不可思議的作為異常激動。毋庸置疑,他對他的手已完全信任。那令人喫驚的行筆、造型的態勢以及那自然奔放的韻味,似乎不是他在用手,而是另有使之,故不得不產生自然之美。大量的制作必然是美之器物的命運。


    這是令人驚訝的嫻熟之作。在雜器的背後,長年累月的汗水和不斷反復纔能使技術精湛而獲得自由。與其說是人的制作,還不如說是自然之作。被叫作“馬之目”的盤子上的簡單波紋,要畫得那樣自由簡潔,對於任何畫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真是令人驚異。在一切歸於機械的未來,人之手所創造的奇跡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民藝必然是手工藝。除了神之外,沒有比創造者之手更令人喫驚的。自在的運動纔能產生出完全的不可思議的美。任何機械的力量在手工面前都是沒有自由的,隻有手纔是自然所贈予的工具。若是背棄這樣的恩惠,就不會產生任何美。


    不幸的是迫於經濟的壓力,如今幾乎一切都由機械制作。在那裡或許能夠產生某種美,也未必招致厭惡,但那樣的美是有限的。人不能無限制地、無遠慮地使用機械的力量。機械的美是規範的、停滯的。單純的規範會使美閉塞。當機械支配人的時候,產品就會給人以冷漠、膚淺之感。妙趣、圓潤,要靠人的手纔能做到。像器物生命面貌之變化、砍削之跡、筆的走勢、刀的亞光等,在機械上也能制作。但對於機械來說隻是確定而不是創造。現在,勞動的自由和喜悅被剝奪了。器具是由人支配的,隻有當主從二者的關繫保持正確的位置時,美纔會升溫。


    在手工藝的終結即將來臨的今日,隻有祖先制作的雜器纔是貴重的遺物。而民藝的手工時期,從過去一直延續到現在,令人苦惱的是復興卻被阻止。在今日極不合理的趨勢中,曾一度廢止的民藝再次恢復至繁榮是很困難的。隻有在傳統得到延續和保護的地方,如今還存有正確的手工藝之道。這不是少數個人的努力和幫助,“回歸手工”的吶喊總是不斷地反復進行著。因為隻有在手工勞動中纔有為豐富的、真正的勞動自由,纔能得到真正的工藝之美。時至今日仍是手工標志的民器,將會以愛來對待每一天。歷史會有偏頗之時,但對美始終是公正的,將與時光共增其色。



    來到這個世界,制作之心、制作之物以及使用的手法都是平凡而至純的,正是這樣的單純纔是器物所要求的器之性質。人們無法將此詞語置換成粗野的字眼,也就是這樣的性質為美提供了保障。藝術有時會缺少單純的因素,從雜亂中產生美的例子也有許多。離開單純就不再是正宗之美,物品雖然被稱為雜器,但隻有純正的形態纔能體現出美的本質。人們要學習藝術的法則,就必須到這眾所周知的普通世界中來。


    悟得即無礙。得益於自然的作品也隻能生存在自由的環境中。在好的手工面前,任何規則和約定都是不存在的。應物從心,一切隨緣。任何造型、色彩以及紋樣在他們面前都是開放的。任選一件作品來看,均無約定的章法。若是產生了美,就不會有拘泥之心,但也沒有錯誤。這並不是他的精心選擇,自然的選擇是自由的,隻不過是委托他而已。


    隻有這樣的自由纔是創造之母。雜器中的極其豐富的種類和變化就是如實的說明。變化不產生作為,隻有作為纔是拘束。當一切都托付於天然時,就開始了令人喫驚的創造。技巧的作為似乎也能產生某種奔放的趣味,或是發生如此豐富的變化。在這裡沒有單一的循環,也不隻是模仿。有的隻是經常向更為新鮮的世界的進發。


    現在來看被叫作“豬口”[2]的器物,在其小小的表面上,所畫出的紋樣之變化實際上已達到數百種,然而其筆致之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如同在眾所周知的條紋織物上,要找出同樣的花紋是很困難的。民藝是令人喫驚的自由世界,是創造的境地。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