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教堂建築的秘密語言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建築藝術
    【市場價】
    585-848
    【優惠價】
    366-530
    【作者】 (英)斯坦普 著,蕭萍 譯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建築藝術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ISBN】978756990314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銅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9903140
    作者:(英)斯坦普著,蕭萍譯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出版時間:2015年09月 

        
        
    "

    編輯推薦


    揭示世界*美建築的結構與細部中隱藏的神秘像征和豐富意涵

    感受歐洲教堂之美  蕩滌心靈虔誠之行

    重新挖掘出這些精美絕倫、引人入勝的建築物失落已久的精神意涵。

    大16開全四色印刷,逼真展示教堂建築精品

    分析教堂建築多層隱秘的涵義

    解碼教堂的建築的功能!

    揭示色彩、透視、意像等的運用中所涉及的秘密信息和神聖符號體繫

    從美輪美奂、氣勢恢宏的非凡建築中探求人類信仰的種種復雜思想,讓人們能夠從建築和裝飾的特別設計中“閱讀”到微言大義。

     
    內容簡介


    《教堂的藝術:解密世界美建築的隱秘語言與神聖像征》通過圖文來讓當代讀者在參觀教堂時能夠理解基督教神聖建築的布局、材料以及各種裝飾的像征意義,從而更深領會這些建築的莊嚴聖潔的氛圍。本書共三卷。卷一分析建築的結構特征,從外至內,從牆壁到天頂。卷二引導讀者熟悉基督教的各個主題,辨識重要人物、場景、故事、動物、花卉以及繪畫、雕刻、塑像中數字、字母和圖案的運用。卷三解密歷史,追蹤風格的演變,從早期的巴西利卡式,到拜占庭式、羅曼式、哥特式,等等等等,直至今日。

    本書圖文並茂,引領讀者欣賞基督教藝術和建築,探索豐富意涵,解碼像征符號,廣識博聞而趣味無窮。





     



     

    作者簡介
    理查德斯坦普(Richard Stemp)曾就讀於劍橋大學,研習自然科學和藝術史,獲得意大利文藝復興雕刻領域的博士學位。有一年時間在現場及紀錄藝術學院(Academy of Live and Recorded Arts)工作。現在一半時間從事藝術史研究,一半時間用於表演。並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泰特藝術館、白金漢宮及各博物館授課,還在意大利各地的博物館和教堂為“海外藝術史”(Art History Abroad)機構授課。曾經為英聯邦第4頻道撰寫和制作電視繫列片《國家美術館的藝術》和《泰特現代藝術館》。已出版多部著作,包括《文藝復興的隱秘語言》(DBP,2006)。
    目錄
    前言
    卷一 教堂建築之表裡
    仰望神
    登堂入室
    從地面到天頂
    牆壁與窗戶
    彩繪玻璃
    本堂之內
    神的道
    生命之水
    以為紀念
    各異的敬拜儀式
    更接近神
    空間的區隔前言                                                           

    卷一     教堂建築之表裡                            

    仰望神                                                                        

    登堂入室                                                                      

    從地面到天頂                                                          

    牆壁與窗戶                                                                 

    彩繪玻璃                                                                     

    本堂之內                                                                     

    神的道                                                                        

    生命之水                                                                    

    以為紀念                                                                    

    各異的敬拜儀式                                                         

    更接近神                                                                    

    空間的區隔                                                                

    座席                                                                           

    神職人員的座椅                                                        

    祭壇                                                                           

    生活與工作   

                                                                 

    卷二     解密主題                                    

     

    聖經                                                                           

    三位一體的神                                                             

    耶穌:神與人                                                           

    瑪利亞:神之母                                                         

    先知                                                                           

    聖徒:與神交通                                                        

    天使與魔鬼                                                                 

    美德與惡行                                                             

    神聖的幾何                                                             

    光與彩                                                                     

    輝煌與像征                                                          

    植物與動物                                                              

    字母及法則                                                            

    捐資                                                                         

    卷三     解密歷史                                     

    早期教堂                                                                 

    拜占庭與東方                                                        

    羅曼式                                                                    

    哥特式                                                                    

    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時期                                                        

    巴洛克                                                                    

    “道”的教堂                                                      

     古為今用                                                                 

    兼收並蓄與現代                                                     

    索引  
    在線試讀
    “這是教堂,這是尖頂,打開大門,看見人們。”這是首人們耳熟能詳的童謠,念的時候還配手勢動作。童謠及手勢中的教堂,四四方方,帶個尖頂,一眼便知是座教堂。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上詹姆斯 吉布斯(James Gibbs,1682—1754)所設計建造的聖馬田教堂(St Martinin-the-Fields)就是這樣一座教堂。童謠與聖馬田教堂的吻合不是巧合:這座教堂於1726年完工後不久,吉布斯出版了他的《建築之書》(Book of Architecture),該書成為美國教堂設計的重要源泉之一。於是聖馬田教堂成為樣板,無數類似的教堂散布美國各地:它們結構比例相仿,建築材料為磚或護牆板,前有門廊或柱廊,上有塔樓或尖頂。
    然而,這樣的建築結構並非基督教教堂所本來固有。柱廊的靈感來自古典時期的廟宇,六根科林斯柱,其上頂著一個三角形門楣,這種異教形式得到十五十六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的欣然采納。而尖頂則根本上是哥特式建築樣式,源自北歐。尖頂沒有什麼功能上的作用,隻是指出通往神之路,以及讓人從遠處就能辨明教堂的方位。這種源頭的雜糅混合—古典的和基督教的、文藝復興的和哥特的、北歐的和南歐的—很能說明教堂的歷史,建築風格的演化過程也正是本書卷三的基本內容(參見 130 頁—213 頁)。
    “教堂/教會(church)”一詞亦需釐清。“一座教堂(a church)”指基督徒在其中進行其宗教活動的一座建築。“教會(the Church)”指在一起禮拜的基督徒團體,這個詞指代一群人,一個社團,亦指代禮拜場所本身。畢竟,這種禮拜儀式可以在許多類型的建築物裡進行,無論是“教堂”,天主堂,小禮拜堂,還是聚會所。而且,即便吉布斯—受其在羅馬所受的訓練以及比他早一代的偉大的英國建築師克裡斯托弗 瑞恩(Christopher Wren,1632—1723)的影響—所創造的這種形式的“教堂”聖馬田教堂,英格蘭此地早有教堂的記錄是在1222年。此地位於西敏寺和倫敦城之間,那時教堂名副其實地“在田野裡”。聖馬田教堂(其主保聖人是圖爾的馬丁:Martin of Tours)重建於1542年,為亨利八世所建,後於1721年喬治一世治下再次重建,該國王的盾形徽章赫然呈現於教堂的三角門楣上。分布足夠廣泛,以至於給人靈感創作出一首童謠,教堂也可以有變化多端的樣貌形式。例如,聖馬田教堂的幾何形式的簡潔和白色石塊的純粹,與彼得堡的復活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Resurrection,亦稱基督復活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或滴血教堂 the Church on Split Blood)的五彩斑斕的洋蔥頭穹頂,區別有如雲泥。
    復活大教堂的靈感來自俄羅斯16世紀—17世紀的教堂,比如莫斯科的瓦西裡升天大教堂(St Basil’s)和基輔的弗拉基米爾大教堂(Vladimir Cathedral)。事實上,彼得堡的大教堂到 1883 年纔開始建造,因而是對往昔的有意識的回應。這也
    反映了該教堂作為紀念性教堂的功能: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其父而在他受致命傷的地點建造的。教堂風格回顧了一個貌似更幸福的過往,而其(對基督復活的)致獻則前瞻一個更幸福的未來。聖彼得堡大教堂的穹頂隻是裝飾性的,而瓦西裡大教堂的八個穹頂,各各坐落於一個獨立的小禮拜堂之上,八座小禮拜堂眾星拱月圍繞著中央一座禮拜堂:其結構是一個八角的星狀,或是兩個有所交疊的正方形—數字八像征著時間的終結,以及我們置身天


    “這是教堂,這是尖頂,打開大門,看見人們。”這是首人們耳熟能詳的童謠,念的時候還配手勢動作。童謠及手勢中的教堂,四四方方,帶個尖頂,一眼便知是座教堂。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上詹姆斯 吉布斯(James Gibbs,1682—1754)所設計建造的聖馬田教堂(St Martinin-the-Fields)就是這樣一座教堂。童謠與聖馬田教堂的吻合不是巧合:這座教堂於1726年完工後不久,吉布斯出版了他的《建築之書》(Book of Architecture),該書成為美國教堂設計的重要源泉之一。於是聖馬田教堂成為樣板,無數類似的教堂散布美國各地:它們結構比例相仿,建築材料為磚或護牆板,前有門廊或柱廊,上有塔樓或尖頂。

    然而,這樣的建築結構並非基督教教堂所本來固有。柱廊的靈感來自古典時期的廟宇,六根科林斯柱,其上頂著一個三角形門楣,這種異教形式得到十五十六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的欣然采納。而尖頂則根本上是哥特式建築樣式,源自北歐。尖頂沒有什麼功能上的作用,隻是指出通往神之路,以及讓人從遠處就能辨明教堂的方位。這種源頭的雜糅混合—古典的和基督教的、文藝復興的和哥特的、北歐的和南歐的—很能說明教堂的歷史,建築風格的演化過程也正是本書卷三的基本內容(參見 130 頁—213 頁)。

    “教堂/教會(church)”一詞亦需釐清。“一座教堂(a church)”指基督徒在其中進行其宗教活動的一座建築。“教會(the Church)”指在一起禮拜的基督徒團體,這個詞指代一群人,一個社團,亦指代禮拜場所本身。畢竟,這種禮拜儀式可以在許多類型的建築物裡進行,無論是“教堂”,天主堂,小禮拜堂,還是聚會所。而且,即便吉布斯—受其在羅馬所受的訓練以及比他早一代的偉大的英國建築師克裡斯托弗 瑞恩(Christopher Wren,1632—1723)的影響—所創造的這種形式的“教堂”聖馬田教堂,英格蘭此地早有教堂的記錄是在1222年。此地位於西敏寺和倫敦城之間,那時教堂名副其實地“在田野裡”。聖馬田教堂(其主保聖人是圖爾的馬丁:Martin of Tours)重建於1542年,為亨利八世所建,後於1721年喬治一世治下再次重建,該國王的盾形徽章赫然呈現於教堂的三角門楣上。分布足夠廣泛,以至於給人靈感創作出一首童謠,教堂也可以有變化多端的樣貌形式。例如,聖馬田教堂的幾何形式的簡潔和白色石塊的純粹,與彼得堡的復活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Resurrection,亦稱基督復活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或滴血教堂 the Church on Split Blood)的五彩斑斕的洋蔥頭穹頂,區別有如雲泥。

    復活大教堂的靈感來自俄羅斯16世紀—17世紀的教堂,比如莫斯科的瓦西裡升天大教堂(St Basil’s)和基輔的弗拉基米爾大教堂(Vladimir Cathedral)。事實上,彼得堡的大教堂到 1883 年纔開始建造,因而是對往昔的有意識的回應。這也

    反映了該教堂作為紀念性教堂的功能: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紀念其父而在他受致命傷的地點建造的。教堂風格回顧了一個貌似更幸福的過往,而其(對基督復活的)致獻則前瞻一個更幸福的未來。聖彼得堡大教堂的穹頂隻是裝飾性的,而瓦西裡大教堂的八個穹頂,各各坐落於一個獨立的小禮拜堂之上,八座小禮拜堂眾星拱月圍繞著中央一座禮拜堂:其結構是一個八角的星狀,或是兩個有所交疊的正方形—數字八像征著時間的終結,以及我們置身天

    堂的未來(參見 104 頁—107 頁)。

    聖馬田教堂屬於英國教會,是全世界聖公會的教堂之母,聖公會則是基督教的主要傳統教會之一。英國教會是“西方”或“天主/正統”教會的一個分支。東西教會的分道揚鑣通常可追溯到1054年的“大分裂(Great Schism)”。復活大教堂便屬於東方的東正教。此後西方教會也有分裂,有名的是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新教(定義寬泛,其下又有許多教派)從羅馬天主教會脫離出來,否定教皇的統治權。盡管基督教三大分支的定義、名稱尚可商榷,然而為簡明起見,本書中使用的術語是:“東正教”“新教”和“天主教”。



    神之殿堂對三大基督教傳統來說,教堂建築都很重要,隻是側重不同。佛羅倫薩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牆上鑲嵌的一塊浮雕(見右圖),可為簡要說明之。雕塑表現了“天使報喜(Annunciation)”場景,據聖經故事,加百列向童女瑪利亞宣告,她將成為神之母。在兩個人物之間有個華蓋,或曰帳幕(tabernacle),裡面刻有加百列問候的話語:“Ave Gratia Plena”(“蒙大恩的女子,我向你問安”),指稱瑪利亞及其完美無瑕。帳幕之上雕刻著神之手,以此也指涉了好幾個聖經典故。比如,《詩篇》(48.10)有這樣一句話:“你的右手滿了公義”。在這之下,一隻鴿子飛入帳幕。當瑪利亞被告知將生產,她問詢如何可能,因為她是童女之身,加百列解釋說,將通過聖靈的作用而實現,而聖靈在基督教藝術中常常表現為一隻鴿子—因此在該雕塑中,聖靈已經進入帳幕,一如它將進入瑪利亞之身。帳幕內有“蒙大恩”之詞,因而自身即是“蒙大恩”的喻體,一如瑪利亞。

    如此可見,瑪利亞和帳幕—教會的像征—是同一的。如果教會是“神的居所”,那麼瑪利亞

    也是(她的子宮曾是耶穌的居所)。該浮雕不僅解釋了童女瑪利亞的重要性,同時也解釋了教會自身的重要性、神聖性和至尊蒙恩。確實,瑪利亞常常與伊柯萊西亞(Ecclesia)—教會的人格化—聯繫起來(參見 106 頁)。要在一本書中涵蓋所有這些方面—結構、意、信仰和歷史—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將探索寬泛的概念,以求能讓讀者理解世界上大多數教,能夠闡釋他們所造訪的神聖建築物的不同之處相關之處。本書分三部分,分別論及客體、主題和風格。探索一座教堂的物質結構,描繪一個教會的建築和內容,離不開探討教堂建築所體現和表達的豐富主題。後一部分則揭示了這些客體和主題在歷史中是怎樣演化的,教堂建築的風格和表現是怎樣隨信仰及崇拜形式的變化而變化的。



      卷一

    教堂建築之表裡

    慣常上教堂的人,熟悉了教堂的藝術和建築,會覺得教堂中所見皆爛熟於心、一目了然,而那些新近接觸教堂的人,就拿不準該看什麼,抓不著重點。當然,無論是新知還是舊雨,都總能夠在教堂建築中發現新鮮東西,而對基督教堂或天主教堂來說素都是“存在即合理”。這個新鮮“東西”也許涉及建築結構,也許關乎教義像征。無論如何,都有必要記住,前者與後者相伴相隨:教堂建築的結構與其功能息息相關,教堂本身就擔負著傳道載義的使命。如此說來,教堂的每素—外在的建築構造和內部的聖家具及裝飾—都既有實際用途又有神學解釋。本卷我們將考查教堂的這些“素,也就是在你造訪教堂時會親眼看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東西”,由表及裡,先置身其外觀看,再登堂入室細瞧。當然,這一虛擬的“觀光考察之旅”必然是寬而泛的,而每座教堂都各具特色,所以我們要擇其要點,專注於基督教各宗派在不同時期之建築的重要特征。



    仰望神

    當一座教堂映入眼簾時,你先注意到的通常不是建築的主體,而是那些突出於主體的部分—塔樓、尖頂和穹窿,其自各有深意。這些引人注目的建築部分似乎在告訴眾人此處有教堂,提醒信眾該去何處禮拜,且必須禮拜。宗教儀式不隻限於禮拜日的禮拜儀式:崇拜須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高高在上、隨處可見的塔樓、尖頂和穹窿,督促著人們銘記他們的宗教義務。如果這顯得是種威懾,那也是其功能的一部分:如果你能看到教堂,那麼教堂以及神也能看見你。不過,這也意味著,你正置身於教會的保護中,你是安全的。意大利藝術家兼學者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在1430年代中期寫作的影響卓著的《論繪畫》一書中,贊揚了建築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就是其高超的工程技藝使得佛羅倫薩大教堂穹窿的完成成為可能。阿爾伯蒂如此描繪穹頂:“如此龐然一建構,高聳入天空,投下萬頃陰涼,澤被托斯卡納眾民。”這是個蔭庇萬民的形像,和聖母瑪利亞(Madonna of Mercy)的形像一致:瑪利亞庇佑著其鬥篷下的子民。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城市中,教堂的身影在天際線中越來越不起眼了,但那些建築在中世紀城市中心(常常雄踞峰頂,如林肯大教堂)的教堂依舊鶴立雞群。直至今日,走近一座古老城鎮或城市時,教堂依舊為人們所先看到。教堂守望、庇護著市民,這一特征,在旅人返鄉,或初抵某地時,能感覺到。同時,教堂俯瞰眾生的豪邁也起到了威懾入犯敵軍的作用。赫然看到眾多高塔尖頂聳立眼前,會讓來訪者收斂內心的惡念,意識到自己身處有神護佑的神聖之地。在這些訊息之外,教堂建造起來還相當困難和昂貴。因此,一座城市若擁有大量教堂,除了宣揚其神聖不可侵犯,還炫耀其財富、其高超的建築工程技藝,自然也在炫耀其權勢。一個城市的塔樓和尖頂的高度和數目,因此成為衡量其聖潔、財富和力量的—既為道德的、亦為軍事的—標尺。



    塔樓、尖頂和尖塔



    教堂塔樓的另一功能是裝納大鐘,自6世紀始,大鐘便成為禮拜儀式的常規組成。時鐘通常是教堂塔樓的重要組成,不過也不是必要的。時鐘以及鐘聲告訴人們一日的時辰,鐘聲鳴響也宣告禮拜儀式的時間,因為鐘聲總在禮拜前不久鳴響。慶典儀式—無論是個人的、市政的還是國家的—也都伴隨一連串鐘聲。鐘聲還為逝者響起,以致哀悼,或在危急時響起,以為警示,譬如火災或入侵。

    一座塔尖—高聳、狹長、類於錐形的建築結構,其基座通常是圓形、方形或橢圓形—沒有任何實際的功用。尖頂和尖塔(塔尖和塔樓的結合)的構造吸引我們的視線向上,朝向天宇,自然也仰望神。兩種構造都包含素,比如十字架,常常還包括風向標—既有市政功能(告訴人們風向),也有宗教功能(提醒人們,神存在於四面八方,其創造無遠弗屆)。風向標還督促我們牢記,無論風往何處吹,我們都不應該被吹“偏向”,而要堅持走正道,唯有此一途纔能引領我們獲得救贖,即便我們是“命運”的犧牲品(參見35頁)。



    穹頂



    古典時期的建築即有穹頂,至今尚存的著名典範是羅馬的萬神殿,125年,為哈得良皇帝所建,殿內供奉一切神祇。現在已看不出穹頂原來的內部裝飾,但有一個說法是,整個穹頂內部被刷成藍色,襯以金色的星辰,宛若夜空。對基督徒來說,穹頂就像征著天空,代表著蒞臨塵世的天之穹窿(參見《神聖的幾何》,104頁—107頁)。基督教世界早也是令人矚目的穹頂是在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為查士丁尼大帝建造的聖索非亞大教堂(Hagia Sophia)。該教堂完工於537年(現在的穹頂卻是後來修建替換的,高聳在本堂之上,萬道金光從穹頂傾瀉而下—參見136頁)。沙朗諾(Saronno)的奇跡聖母教堂(Santa Maria dei Miracoli)的穹頂裝飾(參見89頁插圖),描繪的就是天堂之景,神和眾天使們從高處俯瞰眾生,為清晰地體現了穹窿如天宇的觀念。

    自外觀之,教堂上面的這個天體一般的半球體—建築師盡可能地讓其形狀接近於半球體—令人想到早期宇宙學中環繞地球的完美球形宇宙。穹頂又如教堂之冠冕,尤其契合那些敬獻給聖母瑪利亞的教堂,因天主教尊其為天上母後。

    關於威尼斯的安康聖母教堂之形狀,其建築師巴爾達薩雷隆蓋納解釋道:“它是敬獻給蒙福的童女瑪利亞的,這裡頭的神秘令我想到……將其建成圓圈形狀,也就是說,王冠的形狀,這是敬獻給聖母的王冠。”



    令其堅實,令其矗立



    時至今日,我們還擁有數目驚人的大小教堂,尤其在那些中世紀時既已成為文化中心的歐洲城市,然而這還隻是基督誕生後兩千年來所建教堂之一部分。許多教堂已失落於歷史中,因為建築質量低劣,因為被廢棄,因為人為的破壞(政治的或宗教的),或者因為成了多餘,也許已改為其他用途。而那些建築堅固因而保存至今的教堂,則基本上都經過了擴建、修繕或改變,與它們原初的建築已相去甚遠。

    建築材料可以是木頭、磚頭、混凝土或打火石。本書中所列的大部分教堂都是石頭建造的,雖然也有許多,比如安康聖母教堂(參見16頁插圖),就主要是磚結構建築,隻用石頭來裝點重要的建築部位及主要的外立面。

    如果本地不產石頭,財資充足的話,可以從外地運來。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參見196頁—197頁插圖)所用之石即來自英格蘭西南部的波特蘭(Portland),而早建造諾威治大教堂(Norwich Cathedral,參見32頁—33頁,124頁—125頁)的諾曼人則喜歡從他們的老家法蘭西的卡昂(Caen)“進口”石頭。建築材料會影響建築結構:沒有石頭可用的地方,教堂塔樓通常是圓形的,因為若要加固稜角的話就得用上石頭了。(當然也有別的說法,認為圓形建築更安全,沒有什麼犄角旮旯讓魔鬼藏身。)

    牆壁圍出教堂一片內部空間,牆壁還能支撐屋頂。早期教堂將牆壁建造得厚實堅固,後來發展出各式的扶壁(buttress),纔使得建築不需要那麼夯實敦厚了。除了支撐重量,牆壁還能“擔當”道義:登堂入室之前,外立面的裝飾往往就能告知我們許多信息,比如此教堂是敬獻給誰的;外立面的結構也透露出建築的內在布局,奧維多大教堂(Orvieto Cathedral,見20頁)就是絕佳例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