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魯班經圖說(中國傳統工藝經典)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建築藝術
    【市場價】
    931-1350
    【優惠價】
    582-844
    【作者】 ﹝明﹞午榮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建築藝術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ISBN】978754743884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7438848
    作者:﹝明﹞午榮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 

        
        
    "

    編輯推薦

    “中國傳統工藝經典”繫列圖書包括《天工開物圖說》《考工記圖說》《雪宧繡譜圖說》《景德鎮陶錄圖說》《裝潢志圖說》《長物志圖說》《梓人遺制圖說》《營造法式圖說》《魯班經圖說》《髹飾錄圖說》《閑情偶寄圖說》《陽羨茗壺繫圖說》等12冊。由著名藝術史學者、批評家、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教授領銜,集合了兩岸三地乃至美國業內翹楚的專家學者,在充分繼承前輩學人成果的基礎上,從當代設計發展“認識”的角度,對這些經典文本展開解讀;從當代設計的角度,古為今用,揭示傳統物質文化實現能夠啟迪今天的精華。這種解讀,體現了編注者宏富的視野,對技藝發展的深入的理解,對原文表達的準確的洞察,尤其是站在現代設計的角度,對古代的“巧思”做出獨特的分析。


    傳統工藝問題,在中國古代社會格局中有特殊性,儒道互補思想影響下的中國文化傳統中,除《考工記》列為齊國的“官書”外,其他與工藝有關的著述,多不入主流文化流傳,而被視為三教九流之末的“鄙事”。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熱詞,相關研究成為顯學,但在設計學界,卻受到冷落,“傳統工藝”“民間工藝”等概念,被認為比“非物質”更適合中國表述,因此,確立“物質文化”與中國設計學“術”的層面的聯繫,也是本套圖書的意義所在。

     
    內容簡介

    《魯班經》是一部有關古代建築家具設計的著作,大致成書於明代萬歷年間。與那些官修著作不同,《魯班經》出自民間,流傳於民間,其內容也十分繁雜,既有與建築家具設計相關的方法和程序,也有擇日擇址的堪輿風水。其中很多是對前人智慧的總結和繼承,也有一些內容是當時匠人的創造。可以說,《魯班經》是一部閃爍著古代工匠智慧光芒的著作。


    《魯班經圖說》在原《魯班經》的基礎上進行了點校注釋,以方便讀者理解原作,又甄選三百餘幅相關圖片並配文作補充說明,從而使讀者對中國傳統工藝的了解更加形像、真實,提供了一個理解中國傳統工藝的全新視野,同時也是追溯東方美學、東方設計源頭的重要憑依。

    作者簡介

    江牧,江西南昌人,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纔。在國家自然科學中文核心期刊、CSSCI、 國家人文社科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有《設計的邏輯》《工業產品設計安全原則》《匠事後素》《工部廠庫須知校注》《魯班經全集點校整理》等著作。


     


    馮律穩  河北省保定人,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設計及理論研究,出版有《魯班經全集點校整理》(第二作者)。

    目錄
    專論:中國古代工匠智慧的結晶——《魯班經》概說………一
    魯班仙師源流……………………………………………………二一

    壹 建築篇
    一、建築工程準備工作………………………………………二九
    (一)人家起造伐木………………………………………二九
    (二)修整木料………………………………………………三九
    (三)開工注意事項………………………………………四二
    (四)符咒的運用…………………………………………四四
    (五)繩墨的運用…………………………………………四七
    二、工程各個階段及對應吉日……………………………五二
    (一)動土平基、填基…………………………………五三

    專論:中國古代工匠智慧的結晶——《魯班經》概說………一


    魯班仙師源流……………………………………………………二一


     


    壹 建築篇


    一、建築工程準備工作………………………………………二九


    (一)人家起造伐木………………………………………二九


    (二)修整木料………………………………………………三九


    (三)開工注意事項………………………………………四二


    (四)符咒的運用…………………………………………四四


    (五)繩墨的運用…………………………………………四七


    二、工程各個階段及對應吉日……………………………五二


    (一)動土平基、填基…………………………………五三


    (二)定磉扇架………………………………………………五五


    (三)豎柱吉日………………………………………………五九


    (四)上梁吉日………………………………………………六三


    (五)拆屋吉日………………………………………………六四


    (六)蓋屋吉日………………………………………………六五


    (七)泥屋吉日………………………………………………六七


    (八)開渠吉日………………………………………………六九


    (九)砌地吉日………………………………………………七〇


    (十)結砌天井吉日………………………………………七七


    三、起造立木上梁式……………………………………………七九


    四、建築的設計規劃……………………………………………八四


    (一)房屋間數………………………………………………八四


    (二)斷水平法………………………………………………八八


    (三)畫起屋樣………………………………………………九二


    (四)工具尺…………………………………………………九四


    (五)宅地形態…………………………………………一〇八


    (六)屋架樣式…………………………………………一一一


    五、具體建築類型……………………………………………一三七


    (一)搜焦亭……………………………………………一三七


    (二)門類建築…………………………………………一四二


    (三)王府宮殿…………………………………………一五九


    (四)司天臺式…………………………………………一六二


    (五)妝修正廳…………………………………………一六四


    (六)寺觀庵堂廟宇式……………………………一六八


    (七)妝修祠堂式……………………………………一七二


    (八)神廚搽式…………………………………………一七九


    (九)營寨格式…………………………………………一八二


    (十)涼亭水閣式……………………………………一八四


    (十一)橋梁式…………………………………………一九〇


    (十二)郡殿角式……………………………………一九五


    (十三)建鐘樓格式…………………………………二〇一


    (十四)倉敖式…………………………………………二〇七


    (十五)家畜家禽圈棚……………………………二一九


     


    貳 家具篇


    一、屏風……………………………………………………………二四九


    (一)屏風式……………………………………………二五二


    (二)圍屏式……………………………………………二五六


    二、轎子……………………………………………………………二五八


    牙轎式………………………………………………………二五八


    三、床類……………………………………………………………二六二


    (一)大床…………………………………………………二六三


    (二)籐床式……………………………………………二六七


    (三)凉床式……………………………………………二七〇


    (四)禪床式……………………………………………二七二


    四、桌案類………………………………………………………二七六


    (一)桌………………………………………………………二七六


    (二)八仙桌……………………………………………二八一


    (三)小琴桌式…………………………………………二八三


    (四)棋盤方桌式……………………………………二八七


    (五)圓桌式……………………………………………二九〇


    (六)一字桌式…………………………………………二九二


    (七)折桌式……………………………………………二九四


    (八)香幾式……………………………………………二九五


    五、建築構件……………………………………………………二九九


    (一)諸樣垂魚正式…………………………………三〇〇


    (二)駝峰正格…………………………………………三〇四


    六、架類……………………………………………………………三〇九


    (一)衣架雕花式……………………………………三〇九


    (二)素衣架式…………………………………………三一一


    (三)面架式……………………………………………三一四


    (四)雕花面架式……………………………………三一六


    (五)鼓架式……………………………………………三一八


    (六)銅鼓架式…………………………………………三二六


    (七)花架式……………………………………………三二九


    (八)涼傘架式…………………………………………三三二


    七、坐具類………………………………………………………三四三


    (一)禪椅式……………………………………………三四三


    (二)交椅式……………………………………………三四八


    (三)學士燈掛…………………………………………三五四


    (四)板凳式……………………………………………三五八


    (五)琴凳式……………………………………………三六二


    (六)杌子式……………………………………………三六六


    (七)搭腳仔凳…………………………………………三六九


    八、箱櫃……………………………………………………………三七二


    (一)衣籠樣式…………………………………………三七二


    (二)鏡架勢及鏡箱式……………………………三七四


    (三)風箱樣式…………………………………………三七七


    (四)大方扛箱樣式…………………………………三八〇


    (五)食格樣式…………………………………………三八四


    (六)衣廚樣式…………………………………………三八七


    (七)衣箱式……………………………………………三八九


    (八)藥廚…………………………………………………三九一


    (九)藥箱…………………………………………………三九三


    (十)櫃式…………………………………………………三九六


    九、燈具……………………………………………………………三九八


    (一)燭臺式……………………………………………三九八


    (二)火鬥式……………………………………………四〇一


    十、衣折式………………………………………………………四〇四


    十一、爐架………………………………………………………四〇六


    (一)圓爐式……………………………………………四〇六


    (二)看爐式……………………………………………四〇八


    (三)方爐式……………………………………………四一〇


    (四)香爐樣式…………………………………………四一二


    十二、牌匾類……………………………………………………四一四


    (一)招牌式……………………………………………四一四


    (二)牌扁式……………………………………………四一六


    十三、洗浴坐板式……………………………………………四一八


    十四、棋盤………………………………………………………四二一


    (一)像棋盤式…………………………………………四二一


    (二)圍棋盤式…………………………………………四二二


    十五、算盤式……………………………………………………四二六


    十六、茶盤托盤樣式………………………………………四二八


    十七、水車………………………………………………………四三〇


    (一)踏水車……………………………………………四三〇


    (二)手水車式…………………………………………四三四


    十八、推車式……………………………………………………四三八


     


    參 宅院篇


    一、門的修造問題……………………………………………四四三


    二、宅院內部的布局規劃………………………………四五一


    (一)主屋與配房的位置關繫………………四五一


    (二)宅院內部道路布局………………………四五四


    三、住宅與外部環境的關繫…………………………四五六


    (一)地基形態…………………………………………四五八


    (二)住宅外的道路…………………………………四六〇


    (三)宅院外的水流、山石……………………四六六


     


     


    肆 附錄篇


    附錄一《秘訣仙機》……………………………………四七五


    附錄二《新刻法師選擇紀全》……………………四九二


     


    參考文獻……………………………………………………………五一一


    《魯班經》研究的已有成果……………………………五一五


    後記……………………………………………………………………五一七

    前言
    總 序
    杭 間
    十七年前,我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的資助,開展“中國藝術設計的歷史與理論”研究,這大約是國家社科基金初支持設計學研究的項目之一;當時想得很多,希望古今中外的問題都有所涉略,因此,重新梳理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經典就成為必須。這時候的學界,對物質文化的研究早有人開展,除了考古學界,鄭振鐸先生、瀋從文先生、孫機先生等幾代文博學者,也各有建樹,成就斐然。但是在設計學界,除了田自秉先生、張道一先生較早開始關注先秦諸子中的工藝觀以外,整體還缺少繫統的整理和研究。

    總  序


    杭 間


    十七年前,我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的資助,開展“中國藝術設計的歷史與理論”研究,這大約是國家社科基金初支持設計學研究的項目之一;當時想得很多,希望古今中外的問題都有所涉略,因此,重新梳理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經典就成為必須。這時候的學界,對物質文化的研究早有人開展,除了考古學界,鄭振鐸先生、瀋從文先生、孫機先生等幾代文博學者,也各有建樹,成就斐然。但是在設計學界,除了田自秉先生、張道一先生較早開始關注先秦諸子中的工藝觀以外,整體還缺少繫統的整理和研究。


    這就成為我編這套書的出發點,我希望在充分繼承前輩學人成果的基礎上,首要考慮如何從當代設計發展“認識”的角度,對這些經典文本展開解讀。傳統工藝問題,在中國古代社會格局中有特殊性,儒道互補思想影響下的中國文化傳統中,除《考工記》列為齊國的“官書”外,其他與工藝有關的著述,多不入主流文化流傳,而被視為三教九流之末的“鄙事”,因此許多工藝著作,或流於技術記載,或附會其他,有相當多的與工藝有關的論著,沒有獨立的表述形式,多散見在筆記、野史或其他敘述的片段之中。這就帶來一個初的問題,在浩瀚的各類傳統典籍中,如何認定“古代物質文化經典”?尤其是“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近年來有成為文化研究顯學之勢,許多社會學家、文化人類學者涉足區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研究,都從“物質文化”的角度切入,例如柯律格對明代文人生活的研究,金耀基、喬健等的民族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等;這時候還有一個問題需要特別指出,這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推進,也逐漸開始進入中國的媒體語言,但在設計學界,卻受到冷落,“傳統工藝”“民間工藝”等概念,被認為比“非物質”更適合中國表述,因此,確立“物質文化”與中國設計學“術”的層面的聯繫,也是選本定義的重要所在。


    其實,在中國歷史的文化傳統中,有一條重生活、重情趣的或隱或顯的傳統,李漁的朋友餘懷當年在《閑情偶寄》的前言中說:王道本乎人情,他歷數了中國歷史上一繫列具有生活藝術情懷的人物與思想傳統,如白居易、陶淵明、蘇東坡、韓愈等等,聯想傳統國家治理中的“實學”思想,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這就是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另外一面,從道家思想發展而來的重生活、重藝術、重意趣心性的源流。有了這個認識,物質文化經典的選擇就可以擴大視野,技術、生活、趣味,等等,均可開放收入,思想明確了,也就具有連續、繫統的意義。


    上述的立場決定了選本,但有了目標以後,如何編是一個關鍵。此前,一些著作的整理成果已經在社會出版並廣為流傳,例如《考工記》《天工開物》《閑情偶寄》等,均已經有多個注解的版本。當然,它們都是以古代文獻整理或訓詁的方式展開,對設計學的針對性較差。我希望可以從當代設計的角度,古為今用,揭示傳統物質文化能夠啟迪今天的精華。因此,我對參與編注者有三個要求:其一,繼承中國古代“注”的優秀傳統,“注”不僅僅是說明,還是一種創作,要站在今天對“設計”的認識前提下,解讀這些物質經典;其二,“注”作為解讀的方式,需要有“工具”,這就是文獻和圖像,而後者對於工藝的解讀尤其重要,器物、紋樣、技藝等,古代書籍版刻往往比較概念化,語焉不詳;為了使解讀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解讀可以大膽設想、小心求證,但文獻和圖像的來源,必須來自1911年前的傳統社會,它們的“形式”必須是文獻、傳世文物和考古發現,至於為何是1911年,我的考慮是通過封建制在清朝的覆滅,作為傳統生活形態的一次終結,具有像征意義;其三,由於許多原著有關技藝的詞彙比較生僻,並且,技藝的專業性強,過去的一些古籍整理學者盡管對原文作了詳盡的考據,但由於對技藝了解的完整度不夠,讀者仍然不得其要,因此有必要進行翻譯,對於讀者來說,這樣的翻譯是必要的,因為編注者懂技藝,使得他的翻譯能建立在整體完整的把握的基礎上。


    正因為編選者都是專業出身,我要求他們扎實寫一篇“專論”用作導讀,除了對作者的生平、成書、印行後的流布及影響做出必要的介紹外,還要對原著的內容展開研究,結合時代和社會變化,討論工藝與政治、技藝與生活、空間營造與美學等的關繫,因此這篇文字的篇幅可以很長,是一篇獨立的論文。我還要求,需要關心同門類的著作的價值和與之關繫,例如瀋壽的《雪宧繡譜》,之前歷史上還有一些刺繡著述,如丁佩的《繡譜》,雖然沒有瀋壽的綜合、影響大,但在刺繡的發展上,依然具有重要價值,由於叢書選本規模所限,不可能都列入,因此在概說裡呈現,可以讓讀者看到本領域學術的全貌。


    如何從現代設計的角度去解讀這些古代文獻,是有趣味的地方,也是有難度的地方。這種解讀,體現了編注者宏富的視野,對技藝發展的深入的理解,對原文表達的準確的洞察,尤其是站在現代設計的角度,對古代的“巧思”做出獨特的分析,它不僅從選一張貼切的圖上面看出,也更多呈現在原文下面的“注”上,我注六經,六經注我,重在把握的準確和貼切,好的注,會體現作者深厚的積累和功力,給原文以無限廣闊的延伸,所以我跟大家說,如有必要,“注”的篇幅可以很長,不受限制。當然這部分難,因人而異,也因此,這套叢書的編注各具角度和特色。由於設計學很年輕,物色作者很傷腦筋,一些有影響的研究家當然是,但各種原因無法找到全部,我大膽用了文獻功底好的年輕人,當時確實年輕,十七年以後,他們都已經成為具有豐富建樹的中堅翹楚。


    要特別提到的是山東畫報出版社的劉傳喜先生,他當年是社長兼總編輯,這套書的選題,是我們在北京共同擬就的,傳喜社長有卓越的出版人的直覺,他對選題的偏愛使得決策迅速果斷;他還有設計師的書籍形態素養,對這套叢書的樣貌展望準確到位。徐峙立女士當年是年輕的編輯室主任,她也是這套書的早期策劃編輯,從開本、圖文關繫、注解和翻譯的文風,以及概說的體例等等,都是重要的思想貢獻者。


    這套書出版以來,除了受到設計界的好評外,還受到不少喜歡中國傳統文化讀者的喜愛,尤其是港澳臺等地的讀者,對此套叢書長期給予關注,詢問後續出版安排,而市面上也確實見不到這套叢書的新書了,有鋻於此,在徐峙立女士的推動下,重新推動此叢書的再版,除了更正初版明顯的錯誤外,還因為2018年我又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傳統工藝的當代價值研究”的立項支持,又開始了後續物質文化經典的編選和選注工作,並重新做了開本和書籍設計。


    也借此機會,把當年隻談學術觀點的總序重寫,交代了叢書的來龍去脈。在過了十七年後,這樣做,頗具有歷史反思的意味,“圖說”這種樣式當年非常流行,我們的構思也不可免俗套用了流行的出版語言,但顯然這套叢書的“圖說”與當年流行的圖說有很大的不同,它希望通過讀文讀圖建構起當代設計與古代物質生活之間全方位的關繫,“圖”不僅僅是形像的輔助,而更是一種解讀的“武器”,因而也是這套書能夠再版的生命力所在。對古代文獻的解讀仍然隻是開始,這些著述之所以歷久常新,除了原著本身的價值外,還因為讀者從中看到了傳統生活未來的價值。


    是為序。


     


                          2019年12月19日改定於北京

    在線試讀
    專論:中國古代工匠智慧的結晶
    ——《魯班經》概說
    漫長的歷史中,我國古代工匠以“ 木”為主要材料,在建築、家具設計方面形成了風格獨特、技藝精巧的木構體繫。同時,還出現了記錄工匠技藝、思想等智慧的著作,如北宋的《木經》《營造法式》和清工部的《工程做法》等。《魯班經》作為一部有關古代建築家具設計的著作,大致成書於明代萬歷年間。與那些官修著作不同,《魯班經》出自民間,流傳於民間,其內容也十分繁雜,既有與建築家具設計相關的方法和程序,也有擇日擇址的堪輿風水。其中很多是對前人智慧的總結和繼承,也有一些內容是當時匠人的創造。可以說,《魯班經》是一部閃爍著古代工匠智慧光芒的著作。

    一、對前期設計規劃的重視
    就建築家具而言,在其開始制作之前,存在一個設計規劃的過程, 即預先在頭腦中規劃出它的形態、尺寸、結構等,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我國古代很早就開始注重設計規劃。唐寫有
    《梓人傳》,其中的“ 梓人”,使用的工具是度量長短、規劃方圓和校正曲直的“ 尋、引、規、矩、繩、墨”,擅長的工作是計算、測量木材、觀看繪制房屋的式樣和尺寸,指揮眾多的工匠用鋸、斧、鑿等工具一起工作。這個“ 梓人”的行業地位很高,“ 舍我,眾莫能就一宇。故食於官府,吾受祿三倍,作於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但同時, 他不懂具體施工技術,連床壞了都需要找其他工匠修理。宋代的袁采認為,建造房屋是一個家庭中難的事情,“ 蓋起造之時,必先與匠者某(“某”,通‘謀’)”〔1〕,即在建築房屋之前,東家要與主事工匠商討房屋的設計規劃問題。到了明代,隨著建造業的進一步興盛,很多文人也參與其中。文徵明參與拙政園的設計,文震亨在《長物志》中發表了對建築和家具設計的看法。計成除了參與園林設計,還撰寫了一部關於園林設計且內容全面的著作《園冶》,其中明確指出了設計規劃的重要性,他認為,“ 世之興造”,應該是“ 三分匠,七分主人”,“ 主人”指的是“ 能主之人”,也就是負責設計規劃的人。他還認為“ 古公輸巧,陸雲精藝,其人豈執斧斤者哉”,公輸班( 即魯班) 和陸雲之所以被看作技藝的工匠,是因為他們擅長使用規和矩這樣的工具做設計規劃,而不是因為他們使用斧斤的技術高明。故在以計成為代表的明代文人眼中,設計規劃是高於具體施工技藝的。可見,《魯班經》成書的時代,人們對設計規劃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專論:中國古代工匠智慧的結晶


    ——《魯班經》概說


    漫長的歷史中,我國古代工匠以“ 木”為主要材料,在建築、家具設計方面形成了風格獨特、技藝精巧的木構體繫。同時,還出現了記錄工匠技藝、思想等智慧的著作,如北宋的《木經》《營造法式》和清工部的《工程做法》等。《魯班經》作為一部有關古代建築家具設計的著作,大致成書於明代萬歷年間。與那些官修著作不同,《魯班經》出自民間,流傳於民間,其內容也十分繁雜,既有與建築家具設計相關的方法和程序,也有擇日擇址的堪輿風水。其中很多是對前人智慧的總結和繼承,也有一些內容是當時匠人的創造。可以說,《魯班經》是一部閃爍著古代工匠智慧光芒的著作。


     


    一、對前期設計規劃的重視


    就建築家具而言,在其開始制作之前,存在一個設計規劃的過程, 即預先在頭腦中規劃出它的形態、尺寸、結構等,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我國古代很早就開始注重設計規劃。唐寫有


    《梓人傳》,其中的“ 梓人”,使用的工具是度量長短、規劃方圓和校正曲直的“ 尋、引、規、矩、繩、墨”,擅長的工作是計算、測量木材、觀看繪制房屋的式樣和尺寸,指揮眾多的工匠用鋸、斧、鑿等工具一起工作。這個“ 梓人”的行業地位很高,“ 舍我,眾莫能就一宇。故食於官府,吾受祿三倍,作於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但同時, 他不懂具體施工技術,連床壞了都需要找其他工匠修理。宋代的袁采認為,建造房屋是一個家庭中難的事情,“ 蓋起造之時,必先與匠者某(“某”,通‘謀’)”〔1〕,即在建築房屋之前,東家要與主事工匠商討房屋的設計規劃問題。到了明代,隨著建造業的進一步興盛,很多文人也參與其中。文徵明參與拙政園的設計,文震亨在《長物志》中發表了對建築和家具設計的看法。計成除了參與園林設計,還撰寫了一部關於園林設計且內容全面的著作《園冶》,其中明確指出了設計規劃的重要性,他認為,“ 世之興造”,應該是“ 三分匠,七分主人”,“ 主人”指的是“ 能主之人”,也就是負責設計規劃的人。他還認為“ 古公輸巧,陸雲精藝,其人豈執斧斤者哉”,公輸班( 即魯班) 和陸雲之所以被看作技藝的工匠,是因為他們擅長使用規和矩這樣的工具做設計規劃,而不是因為他們使用斧斤的技術高明。故在以計成為代表的明代文人眼中,設計規劃是高於具體施工技藝的。可見,《魯班經》成書的時代,人們對設計規劃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總體來看,《 魯班經》的內容基本可以分為八部分:一、伐木備料,為工程準備材料;二、開工人事準備,包括各種大小工程活動的開工時間的選擇、工匠們的活動準備、東家自家的準備以及對鄰居的關照等;三、立木上梁,主要對上梁儀式的一繫列過程做了詳細描述; 四、確定房屋間數;五、地基找平,講述了具體的方法,利用水面平靜的原理,通過一些工具為地基找平;六、畫起屋樣,即繪制工程設計圖,主要包含三項內容,分別是各種工具尺的使用方法、幾種常見的梁架結構的具體樣式、門和亭子的設計問題;七、對具體設計物的講解,基本可以分為大木作和小木作兩種類型,大木作又可以分為主體建築和與主體建築進行搭配的次要建築,小木作主要指家具設計, 也包括如垂魚和駝峰這種小型的建築構件;八、堪輿風水,除與以上七個部分對應的風水外,還包括卷三、秘訣仙機和擇日全紀的全部。


     


    二、在實踐中總結“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的制定,是為了使設計更加規範合理。古代的“ 設計原則”雖然較為粗陋,但其目的基本與現代設計原則相同,是為了使設計符合人的需要。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已經開始在自然中尋找適合的環境,建造居舍。戰國時期的《考工記》已經有了一定的總結, 指出“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1〕。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歷代工匠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總結,逐步形成了“ 設計原則”,供工匠們參考。《魯班經》中大量輯錄了這些“ 設計原則”,以卷三的七十一組圖詩為代表。以現代科學的視角來看,這些詩文中有一些錯誤的內容,集中體現在遵循或違背設計原則時出現的那些結果上。但如果撇開其落後的一面,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詩文是實用性質的,其出發點是讓人過得更好, 希望選擇規劃出一個宜人的環境。《魯班經》的卷三以圖片配詩文的形式呈現,對建築相關的設計規劃進行指導,包括大門、建築與建築、建築與道路、庭院內部和外部環境等方面的注意事項。為了便於記憶, 工匠將這些“ 設計原則”編成朗朗上口的短詩,且詩中的含義簡單明了,基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