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畫論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書法/篆刻
    【市場價】
    425-617
    【優惠價】
    266-386
    【作者】 作者  張曼華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書法/篆刻  書法理論 
    【出版社】廣髏朗醭靄嬪? 
    【ISBN】978754941934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9419340
    作者:作者:張曼華

    出版社:廣髏朗醭靄嬪?
    出版時間:2021年01月 

        
        
    "

    編輯推薦

    作為一部畫論發展史著作,作者盡可能完備地概述歷代經典畫論,並將歷代反復討論的重要理論問題彙聚於一處詳加析論,使讀者對特定的畫論專題能有較為完整而深入的了解。此書將有助於美術學專業的學生和書畫研習者、愛好者們更為全面、有效地學習中國畫論。

     
    內容簡介

    本書為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張曼華教授關於中國畫論教學與研究十餘年的成果。書中以史為綱,以歷代畫論著述為目,全面而繫統地梳理了中國畫論發展的脈絡,力求客觀地呈現經典畫論著述之面貌,並對其中重要的畫論觀點做了闡釋、分析和議論。

    作者簡介

    張曼華,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後。從事中國畫論的教學與研究,筆耕之餘,擅繪事。著有《中國畫論研究•雅俗論》、《中國畫論研究•奇正論》、《蕪蔓集》、《南田畫跋》(點校纂注)、《繪事微言》(校注)、《畫引》(點校纂注)、《呂鳳子<中國畫法研究>評注》等,編著《中國畫論大辭典》(副主編)等。

    目錄
    緒 論/ 001
    節 儒道釋三家思想與中國畫論/ 003
    一、儒家之“道”及其在畫論中的體現/ 005
    二、老莊思想的影響力/ 008
    三、禪宗之“道”與畫論/ 010
    第二節 中國畫論的發展與分期/ 013
    一、繪畫的起源與中國畫論的萌生/ 013
    二、中國畫論的發展與分期/ 015
    章 先秦兩漢——中國畫論的萌芽時期/ 017
    節 孔子論畫/ 022
    一、“繪事後素”/ 022
    二、明鏡察形/ 024
    三、“惡紫之奪朱”/ 025
    第二節 《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 026

    緒 論/ 001
    節 儒道釋三家思想與中國畫論/ 003
    一、儒家之“道”及其在畫論中的體現/ 005
    二、老莊思想的影響力/ 008
    三、禪宗之“道”與畫論/ 010
    第二節 中國畫論的發展與分期/ 013
    一、繪畫的起源與中國畫論的萌生/ 013
    二、中國畫論的發展與分期/ 015
    章 先秦兩漢——中國畫論的萌芽時期/ 017
    節 孔子論畫/ 022
    一、“繪事後素”/ 022
    二、明鏡察形/ 024
    三、“惡紫之奪朱”/ 025
    第二節 《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 026
    第三節 《左傳》“使民知神奸”/ 028
    第四節 老莊的美惡觀/ 029
    一、“五色令人目盲”/ 029
    二、“解衣般礡”/ 030
    第五節 韓非子“犬馬難,鬼魅易”/ 032
    第六節 劉安 《淮南子》論畫 / 035
    一、“君形者”說/ 035
    二、“畫者謹毛而失貌”/ 035
    第七節 王充論畫/ 037
    一、文章“所載燦然”,圖畫“不見言行”/ 037
    二、“如無聞見,則無所狀”,反對“虛妄之像”/ 038
    三、反對“尊古卑今”/ 038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中國畫論的重要開始時期/ 041
    節 曹植、陸機、王廙論畫/ 045
    一、曹植“是知存乎鋻戒者,圖畫也”/ 045
    二、陸機“宣物莫大於言,存形莫善於畫”/ 047
    三、王廙“畫乃吾自畫,書乃吾自書”/ 048
    第二節 顧愷之論畫/ 050
    一、顧愷之三篇畫論篇名的確定/ 051
    二、《論畫》:論“遷想妙得”/ 054
    三、《摹拓妙法》:論“以形寫神”/ 056
    四、《畫雲臺山記》:以山水為背景的人物故事畫構思/ 057
    第三節 山水畫論/ 060
    一、宗炳《畫山水序》/ 061
    1. “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 062
    2. “以形寫形,以色貌色”/ 063
    3. “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裡之迥”/ 063
    4. “應目會心”“棲形感類”/ 064
    5. “暢神”/ 065
    二、王微《敘畫》/ 066
    1. 繪畫“與《易》像同體”/ 066
    2. “容勢”/ 066
    3. “本乎形者融,靈而動變者心也”/ 067
    4. “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 067
    5. 首次提出山水畫中的書法用筆:“曲”“趣”“叐”“點”/ 068
    6. “神飛揚”“思浩蕩”/ 068
    三、(帝《山水松石格》/ 068
    1. “格高而思逸”/ 070
    2. “炎緋寒碧,暖日涼星”/ 070
    3. “秋毛鼕骨,夏蔭春英”/ 070
    4. 首次提出“破墨”法/ 071
    5. “設奇巧之體勢,寫山水之縱橫”/ 071
    第四節 繪畫品評著述/ 072
    一、謝赫《畫品》/ 073
    1. “六法”/ 074
    (1)氣韻生動/ 074
    (2)骨法用筆/ 075
    (3)應物像形/ 076
    (4)隨類賦彩/ 076
    (5)經營位置/ 076
    (6)傳移模寫/ 076
    2. 以“六法”為標準將畫家分為“六品”/ 077
    (1)以“意”評畫/ 079
    (2)由“以形寫神”到“取之像外”/ 079
    二、姚《續畫品》/ 080
    1. “自娛”“觀者悅情”/ 080
    2. “心師造化”/ 081
    3. “通變”“文變今情”/ 081
    第三章 唐五代——中國畫論的成熟時期/ 083
    節 唐代畫品與著錄中的畫論/ 089
    一、彥悰《後畫錄》/ 089
    1. 推重畫家的師承關繫/ 091
    2. “變古像今”/ 091
    3. “觸物為情”/ 091
    二、李嗣真《續畫品錄》/ 092
    1. “得妙物於神會”/ 092
    2. “經諸目,運諸掌,得之心,應之手”/ 093
    3. “動筆形似,化外有情”/ 093
    三、竇蒙《畫拾遺錄》/ 093
    1. 以“風格”評畫/ 094
    2. “氣正跡高”/ 094
    四、張懷瓘論畫/ 095
     “像人之美: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 095
    五、朱景玄《唐朝名畫錄》/ 096
    1. “妙將入神,靈則通聖”/ 098
    2. “有像”與“無形”/ 099
    3. 論“寫真”,重“神氣”/ 099
    4. 首次提出“逸品”/ 100
    六、裴孝源論畫/ 103
    “心存懿跡,默匠儀形”/ 103
    第二節 唐五代山水畫論/ 105
    一、王維論畫/ 105
    “畫道之中,水墨為上”/ 105
    二、張璪論畫/ 106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106
    三、荊浩《筆法記》/ 108
    1. “圖真”/ 108
    2. “六要”:氣、韻、思、景、筆、墨/ 110
    3. “四勢”:筋、肉、骨、氣/ 111
    4. 二病:“有形病”“無形病”/ 112
    5. “圖畫”可“代去雜欲”/ 113
    6. “神”“妙”“奇”“巧”/ 113
    7. “水暈墨章,興吾唐代”/ 114
    第三節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 115
    一、首次全面闡述繪畫的審美功能/ 116
    二、論繪畫之起源:“發於天然,非由述作”/ 117
    三、首次闡釋謝赫“六法”/ 118
    1. 論氣韻與形似的關繫/ 118
    2. 論立意與用筆的關繫/ 118
    3. “至於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 119
    4. “傳移模寫,乃畫家末事”/ 119
    四、首次梳理山水畫的發展變化規律/ 119
    五、論用筆/ 121
    1. “意存筆先,畫盡意在”/ 121
    2. “死畫”與“真畫”/ 122
    3. “疏密二體”/ 122
    六、“運墨而五色具”/ 122
    七、“了”與“不了”/ 123
    八、首次關注書畫之異同/ 124
    九、“妙悟”/ 126
    十、繪畫品評論/ 127
    1. “以自然品為上品之上”/ 128
    2. 評畫者的個人修養與評畫法則/ 128
    十一、收錄保存了早期畫論珍貴文獻/ 129
    第四節 唐代題畫詩論畫/ 130
    一、以“真”贊畫,以畫奪“真”/ 133
    二、“意匠慘淡經營”/ 134
    三、“像外更生意”/ 134
    四、“功夫在筆端”&ldq氣淋漓障猶濕”/ 135
    五、“乃悟埃塵心,難狀煙霄質”/ 137
    六、“乘興遣畫滄洲趣”/ 138
    七、“幹惟畫肉不畫骨”/ 138
    第四——中國畫論的重要發展時期/ 141
    節 文人畫思想的發生與活躍/ 146
    一、文人畫發展的淵源/ 146
    時期文人畫的全面發展/ 147
    1. 文人畫家的學養/ 147
    2. 莊禪論畫之風的興起/ 148
    3. 創作中重感興/ 149
    第二節 兩宋文人畫論/ 150
    一、蘇軾論畫/ 150
    1. 論“藝”與“道”/ 151
    2.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153
    3. “常形”與“常理”/ 154
    4. “得之於像外”/ 156
    5.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 157
    6. 論“胸有成竹”/ 159
    7. 文人畫家典範形像的確立/ 160
    二、歐陽修論畫/ 163
    1. “閑和嚴靜”“趣遠之心”/ 163
    2. “古畫畫意不畫形”/ 163
    3. “富貴者之樂”與“山林者之樂”/ 164
    三、黃庭堅論畫/ 166
    1. 參禪而知畫理/ 166
    2. “凡書畫當觀韻”/ 168
    3. “俗不可醫”/ 169
    4. “墨戲”的提出/ 170
    四、米芾、米友仁論畫/ 170
    1. 尚古雅:“不使一筆入吳生”“出塵格”/ 172
    2. 尚自然:“平淡天真”/ 173
    五、瀋括《夢溪筆談》論畫/ 175
    1. 以神韻為旨:“書畫之妙,當以神會”/ 175
    2. 以人鋻畫:“氣韻神檢,皆如其為人”/ 179
    3. “敗牆張素”以求“活筆”/ 181
    4. “以大觀小”的山水畫觀照方式/ 182
    第代文人畫論/ 185
    一、趙孟頫論畫/ 185
    1. “作畫貴有古意”/ 186
    2. “須知書畫本來同”/ 190
    二、錢選“士氣”說/ 194
    三、倪瓚論“逸筆”與“逸氣”/ 195
    第四品評、著錄的理論貢獻/ 199
    一、黃休復《益州名畫錄》論畫/ 199
    “四格”/ 199
    二、劉道醇《宋朝名畫評》論畫/ 203
    “六要”“六長”/ 203
    三、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古畫辨》/ 205
    1. 論人物、花鳥、山水之“妙手”“謬筆”/ 205
    2. “睛活則有生意”/ 206
    四、《宣和畫譜》論畫/ 207
    1. 中國畫按題材分科/ 207
    2. “畫亦藝也,進乎妙”/ 208
    3. 論“詞人墨卿之作”/ 209
    (1)“心傳目擊之妙”/ 210
    (2)繪事之妙“與詩人相表裡”/ 210
    (3)首次提出“不求形似”/ 210
    五、湯垕《畫鋻》論畫/ 211
    “觀畫之法,先觀氣韻”/ 211
    第五節 兩宋畫史《圖畫見聞志》《畫繼》中的繪畫觀/ 214
    一、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畫/ 214
    1. “推今考古,事絕理窮”/ 214
    2. 論“氣韻非師”/ 215
    3. 論意與筆:“神閑意定則思不竭而筆不困也”/ 218
    4. 用筆“三病”——板、刻、結/ 218
    5. 畫人物必須分清“貴賤氣貌”/ 219
    6. 論畫家的藝術風格/ 219
    二、鄧椿《畫繼》論畫/ 225
    1. “畫者,文之極也”/ 225
    2. “九朽一罷”/ 227
    第六山水畫論/ 229
    一、郭熙、郭思《林泉高致》/ 229
    1. 山水畫的“本意”/ 230
    2. 山水觀照方式的全面闡釋/ 231
    3. “三遠”/ 232
    4. 首次提出“境界”/ 235
    5. 畫家修養:“兼收並覽,廣議博考”“飽遊飫看”/ 236
    6. 作畫態度:“四必”/ 236
    二、北宋韓拙《山水純全集》/ 237
    1. 論山名、水色及“三遠”/ 238
    2. 創山石皴法之名/ 239
    3. “論用筆墨格法氣韻之病”/ 241
    三、範寬論畫/ 244
    “師人”“師物”“師心”/ 244
    四、饒自然《繪宗十二忌》/ 245
    五、黃公望《寫山水訣》/ 247
    1. “作畫隻是一個‘理’字緊要”/ 248
    2. “去邪、甜、俗、賴”/ 248
    第七人物畫論/ 250
    一、蘇軾《傳神記》論畫/ 250
    1. “傳神寫影”/ 250
    2. “凡人意思各有所在”/ 251
    二、陳造論畫/ 251
    “熟想而默識”/ 251
    三、陳郁論畫/ 252
    “傳其神必寫其心”/ 252
    四、王繹《寫像秘訣》/ 253
    1. “寫像須通曉相法”/ 253
    2. “默識於心”/ 254
    第八節 論畫梅竹/ 255
    一、梅譜/ 255
    二、李衎《竹譜詳錄》/ 259
    1. 墨竹畫溯其源流/ 259
    2. “措意於法度之中”/ 261
    第五章 明清——中國畫論因襲與創見的交錯時期/ 263
    節 明清泛論/ 267
    一、明初重新倡導繪畫的教化功能/ 267
    二、托名王紱的《書畫傳習錄》論畫/ 268
    1. “興至則神超理得”“興盡則得意忘像”/ 269
    2. “不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 270
    三、顧凝遠《畫引》/ 271
    1. 論畫興:“真氣有時盛衰”/ 271
    2. 論筆墨與生拙/ 272
    3. 氣韻“取之於四時寒暑、晴雨晦明”/ 274
    4. 論“取勢”/ 275
    5. “畫從心生,亦與時開閉”/ 275
    6. “正見”/ 279
    四、李日華論畫/ 282
    “形”“勢”“韻”“性”/ 282
    五、瀋顥《畫麈》論畫/ 284
    1. “天然候款處”/ 284
    2. 臨古應“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285
    六、王昱《東莊論畫》/ 286
    1. “清空二字,畫家三昧盡矣”/ 286
    2. “學畫所以養性情,且可滌煩襟,破孤悶,釋躁心,迎靜氣”/ 287
    3. 奇“在氣韻之間”“在無形處”/ 287
    4. “修養心性,則理正氣清”/ 288
    5. “未作畫前,全在養興”/ 289
    七、方薰《山靜居畫論》/ 290
    1. 論形神:以“活語參解”形神/ 291
    2. 論雅俗:“寫意畫易入作家氣”/ 291
    3. 論奇正:“氣格要奇,筆法須正”/ 291
    4. 論巧拙:“巧以取奇,拙以入古”/ 292
    八、董棨《養素居畫學鉤深》/ 293
    1. “四法”/ 293
    2. 四“不可窮”/ 294
    九、邵梅臣《畫耕偶錄》/ 294
    1. “神與古合,法與古離”/ 295
    2. 寫意畫必有“意”“趣”“神”/ 296
    十、範璣《過雲廬畫論》/ 297
    1. “畫論理不論體”/ 297
    2. 畫、文、書的關繫:“學畫難於作文,並難於學書”/ 297
    3. 氣之“正格”與“變格”/ 298
    十一、松年《頤園論畫》/ 299
    1. “惟作書畫必須處處有我”/ 299
    2. “人之作畫亦如天地以氣造物”/ 301
    十二、華翼綸《畫說》/ 302
    1. “愈古愈拙,愈古愈厚”/ 302
    2. 畫家分“大家”與“名家”/ 303
    3. “腹稿”:“變化在心,造化在手”/ 304
    4. “精神在濃處,尤在淡處”/ 306
    5. “畫不可有習氣”/ 306
    第二節 明清品評鋻賞論/ 310
    一、李開先《中麓畫品》論畫/ 310
    用筆“六要”“四病”/ 310
    二、何良俊論畫/ 316
    1. “正脈”與“院體”/ 316
    2. “行家”與“利家”/ 316
    三、詹景鳳論畫/ 319
    1. 論畫之“古雅”“衝雅”“秀雅”“精雅”/ 319
    2. “拙處是昔人高處”/ 323
    3. “精奇”“奇趣”“奇變”/ 325
    四、高濂《燕閑清賞箋》論畫/ 326
    “天趣”“人趣”“物趣”/ 326
    五、張庚《浦山論畫》/ 328
    1. “以地別為派”/ 328
    2. 氣韻“發於無意者為上”/ 330
    六、黃鉞《二十四畫品》論畫/ 333
    “以四言韻語曲達畫趣”/ 333
    七、李修易《小蓬萊閣畫鋻》論畫/ 335
    1. “勿拘拘於宗派”/ 335
    2. “逃而為逸品”/ 337
    第三節 董其昌論畫/ 338
    一、由“師古人”到“師天地”的創作觀/ 338
    二、提出“文人之畫”概念/ 340
    三、論筆墨:“絕去甜俗蹊徑”“字須熟後生,畫須熟外熟”/ 341
    四、“寄樂於畫”/ 343
    五、“氣韻不可學”“也有學得處”/ 344
    六、“南北宗”論的正式提出及其影響/ 346
    1. 南北分宗——文人畫和院體畫審美異趣的發展/ 349
    2. “南北宗”論的影響及其價值/ 356
    (1)瀋顥:褒南貶北/ 356
    (2)惲向:南北宗“各可取而化”/ 359
    (3)方薰:“法派不同,各有妙詣”/ 359
    (4)唐岱:畫學“正傳”/ 360
    (5)布顏圖:以禪喻畫道,溯南宗之源/ 360
    (6)錢杜:斥馬夏一派“皆畫中魔道”/ 362
    第四節 明清山水畫論/ 365
    一、王履《華山圖序》/ 365
    1. 論“形”與“意”/ 366
    2. “處夫宗與不宗之間”/ 367
    3. “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 367
    二、唐志契《繪事微言》/ 368
    1. “氣韻生動與煙潤不同”/ 368
    2. “師其意而不師其跡”/ 370
    3. “看真山水”“得山水性情”/ 371
    4. “山林逸趣”的追求/ 373
    5. “意境”在畫論中首次提出/ 374
    6. 論“丘壑藏露”/ 375
    7. 以“理法”論流派之弊:“蘇松品格同異”/ 376
    三、李流芳論畫/ 378
    畫與自然:“眼中譜熟手中生”/ 378
    四、惲向論畫/ 381
    “畫品高貴在繁簡之外”/ 381
    五、龔賢論畫/ 383
    1. “畫家四要”:論筆墨、丘壑與氣韻/ 383
    2. “筆要中鋒為”/ 384
    3. “奇而安”/ 386
    六、清初“四王”論畫/ 389
    1. 與古人“同鼻孔出氣”/ 390
    2. 王原祁“龍脈”/ 393
    七、石濤論畫/ 395
    1. 論“具古以化”與“泥古不化”/ 395
    2.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 396
    3. “無法而法,乃為至法”/ 397
    4. “不似之似似之”/ 399
    5. “筆墨當隨時代”/ 400
    6. “一畫”論/ 401
    八、惲壽平《南田畫跋》/ 403
    1. “優入古人法度中”/ 404
    2. “逸”內涵的豐富與發展/ 405
    3. “絢爛之極,仍歸自然”/ 408
    4. “攝情”說/ 411
    九、笪重光《畫筌》論意境/ 412
    1. “實境”“真境”“神境”/ 412
    2. “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413
    十、瀋宗騫《芥舟學畫編•山水》/ 415
    “五雅”“五俗”/ 415
    十一、鄭績《夢幻居畫學簡明》論畫/ 421
    “十六家皴法”源於自然/ 422
    十二、戴熙《習苦齋畫絮》論畫/ 424
    畫有“四美”/ 424
    十三、華琳《南宗抉秘》/ 427
    1. “筆活”:“欲出紙,先入紙”/ 427
    2. 由“規矩為先”到“畫到無痕時候”/ 428
    第五節 明清花鳥畫論/ 430
    一、徐渭論畫/ 430
    1. 借物抒情/ 430
    2. “不求形似求生韻”/ 431
    3.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撚來自有神”/ 433
    4. “舍形而悅影”/ 433
    二、鄭燮論畫/ 437
    1.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437
    2. “維新特立”/ 439
    3. 論美與丑/ 441
    4. “各適其天,各全其性”/ 443
    5. “畫有在紙中者,有在紙外者”/ 445
    6. “精神專一,奮苦數十年”/ 445
    三、李方膺論畫/ 446
    1. “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隻有兩三枝”/ 446
    2. “我於難處奪天工”/ 447
    3. “畫平肝氣”“畫醫目疾”/ 449
    4. 畫蘭“出山不比在山香”/ 450
    四、李鱓論畫/ 451
    1. “水墨傳神好畫家”/ 451
    2. “不徇索畫者意,亦不固執己意”/ 453
    3. “以氣味為鋻賞”/ 455
    五《天下有山堂畫藝》論畫竹、蘭/ 456
    1. “寫影者,寫神也”/ 456
    2. “不入雅,便入俗”/ 457
    3. 畫竹“六法”與“六病”/ 458
    六、鄒一桂《小山畫譜》/ 459
    1. “八法”/ 460
    2. “四知”/ 460
    3. 論“活”“脫”/ 461
    4. “畫忌六氣”/ 462
    5. 西洋畫“不入畫品”/ 462
    第六節 明清人物畫論/ 466
    一、瀋宗騫《芥舟學畫編》論人物畫/ 466
    1. 用筆:“不模糊”“不著跡”/ 467
    2. 章法:“筆筆相生,物物相需”/ 468
    二、丁皋《寫真秘訣》/ 469
    1. “惟其有陰有陽,故筆有虛有實”/ 470
    2. “發於心,領於目,應於手”/ 470
    3. “眼為一身之日月,五內之精華”/ 471
    4. 忌“酒肉氣”/ 471
    第六章 近現代——中國畫論的振興時期/ 473
    節 近現代中國畫論研究概況/ 476
    第二節 中西繪畫的比較分析/ 478
    一、“中西畫應無鴻溝之分”/ 478
    二、中西繪畫之比較——“中國之畫與書法為緣”“西人之畫與建築雕刻為緣”/ 479
    第三節 中國畫革新論/ 483
    一、康有為論畫/483
    “合中西而為畫”/ 483
    二、陳獨秀論畫/ 484
    以“寫實主義”改良中國畫/ 484
    第四節 以傳統為根基的中國畫發展論/ 486
    一、陳師曾論畫/ 486
    “文人畫之價值”/ 486
    二、齊白石論畫/ 488
    1. “天道酬勤”/ 488
    2.“ 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489
    三、黃賓虹論畫/ 491
    1. 山水畫創作的四個過程/ 491
    2. 畫中有“龍蛇”與“活眼”/ 492
    3.“作畫當以不似之似為真似”/ 493
    4. “超出古人理法之外”/ 494
    (1)“繁、簡在意,不徒在貌”/ 494
    (2)“舍取不由人,舍取可由人”/ 494
    (3)“不齊而齊,齊而不齊”/ 495
    四、潘天壽論畫/ 496
    1. “擬而不同”/ 496
    2. “畫為心物熔冶之結晶”/ 496
    五、呂鳳子論畫/ 498
    1. “人生制作即藝術制作”/ 498
    2. 中國畫“以滲透作者情意的力為基質”/ 499
    3. 論“勢”/ 501
    六、傅抱石論畫/ 503
    1. “思想變了,筆墨就不能不變”/ 503
    2. 中國畫的“三大要素”和“三原則”/ 503
    七、石魯論畫/ 506
    1. “以神造形”/ 506
    2. “筆墨當歸於性情”/ 509
    八、李可染論畫/ 509
    1. “以的功力鑽進去,以的勇氣攻出來”/ 509
    2. 論“意境”/ 510
    第五節 中西融合觀/ 515
    一、劉海粟論畫/ 516
    1. “精神萬古、氣節千載”/ 516
    2. 受西方現代藝術影響的創作觀/ 516
    二、徐悲鴻論畫/ 518
    1. “藝術以‘真’為貴”/ 519
    2. 中國畫改良方法:“守之”“繼之”“改之”“增之”“融之”/ 525
    三、林風眠論畫/ 526
    1. 主張從各民族文化、傳統和民間藝術中汲取養分/ 526
    2. “藝術根本是情感的產物”/ 528
    3. “天然美”“人工美”“創造美”/ 529
    四、高劍父論畫/ 530
    中西合璧的“現代畫觀”/ 530
    參考文獻/ 535
    後 記/ 538
    而不似,不似而似”/ 285
    六、王昱《東莊論畫》/ 286
    1. “清空二字,畫家三昧盡矣”/ 286
    2. “學畫所以養性情,且可滌煩襟,破孤悶,釋躁心,迎靜氣”/ 287
    3. 奇“在氣韻之間”“在無形處”/ 287
    4. “修養心性,則理正氣清”/ 288
    5. “未作畫前,全在養興”/ 289
    七、方薰《山靜居畫論》/ 290
    1. 論形神:以“活語參解”形神/ 291
    2. 論雅俗:“寫意畫易入作家氣”/ 291
    3. 論奇正:“氣格要奇,筆法須正”/ 291
    4. 論巧拙:“巧以取奇,拙以入古”/ 292
    八、董棨《養素居畫學鉤深》/ 293
    1. “四法”/ 293
    2. 四“不可窮”/ 294
    九、邵梅臣《畫耕偶錄》/ 294
    1. “神與古合,法與古離”/ 295
    2. 寫意畫必有“意”“趣”“神”/ 296
    十、範璣《過雲廬畫論》/ 297
    1. “畫論理不論體”/ 297
    2. 畫、文、書的關繫:“學畫難於作文,並難於學書”/ 297
    3. 氣之“正格”與“變格”/ 298
    十一、松年《頤園論畫》/ 299
    1. “惟作書畫必須處處有我”/ 299
    2. “人之作畫亦如天地以氣造物”/ 301
    十二、華翼綸《畫說》/ 302
    1. “愈古愈拙,愈古愈厚”/ 302
    2. 畫家分“大家”與“名家”/ 303
    3. “腹稿”:“變化在心,造化在手”/ 304
    4. “精神在濃處,尤在淡處”/ 306
    5. “畫不可有習氣”/ 306
    第二節 明清品評鋻賞論/ 310
    一、李開先《中麓畫品》論畫/ 310
    用筆“六要”“四病”/ 310
    二、何良俊論畫/ 316
    1. “正脈”與“院體”/ 316
    2. “行家”與“利家”/ 316
    三、詹景鳳論畫/ 319
    1. 論畫之“古雅”“衝雅”“秀雅”“精雅”/ 319
    2. “拙處是昔人高處”/ 323
    3. “精奇”“奇趣”“奇變”/ 325
    四、高濂《燕閑清賞箋》論畫/ 326
    “天趣”“人趣”“物趣”/ 326
    五、張庚《浦山論畫》/ 328
    1. “以地別為派”/ 328
    2. 氣韻“發於無意者為上”/ 330
    六、黃鉞《二十四畫品》論畫/ 333
    “以四言韻語曲達畫趣”/ 333
    七、李修易《小蓬萊閣畫鋻》論畫/ 335
    1. “勿拘拘於宗派”/ 335
    2. “逃而為逸品”/ 337
    第三節 董其昌論畫/ 338
    一、由“師古人”到“師天地”的創作觀/ 338
    二、提出“文人之畫”概念/ 340
    三、論筆墨:“絕去甜俗蹊徑”“字須熟後生,畫須熟外熟”/ 341
    四、“寄樂於畫”/ 343
    五、“氣韻不可學”“也有學得處”/ 344
    六、“南北宗”論的正式提出及其影響/ 346
    1. 南北分宗——文人畫和院體畫審美異趣的發展/ 349
    2. “南北宗”論的影響及其價值/ 356
    (1)瀋顥:褒南貶北/ 356
    (2)惲向:南北宗“各可取而化”/ 359
    (3)方薰:“法派不同,各有妙詣”/ 359
    (4)唐岱:畫學“正傳”/ 360
    (5)布顏圖:以禪喻畫道,溯南宗之源/ 360
    (6)錢杜:斥馬夏一派“皆畫中魔道”/ 362
    第四節 明清山水畫論/ 365
    一、王履《華山圖序》/ 365
    1. 論“形”與“意”/ 366
    2. “處夫宗與不宗之間”/ 367
    3. “吾師心,心師目,目師華山”/ 367
    二、唐志契《繪事微言》/ 368
    1. “氣韻生動與煙潤不同”/ 368
    2. “師其意而不師其跡”/ 370
    3. “看真山水”“得山水性情”/ 371
    4. “山林逸趣”的追求/ 373
    5. “意境”在畫論中首次提出/ 374
    6. 論“丘壑藏露”/ 375
    7. 以“理法”論流派之弊:“蘇松品格同異”/ 376
    三、李流芳論畫/ 378
    畫與自然:“眼中譜熟手中生”/ 378
    四、惲向論畫/ 381
    “畫品高貴在繁簡之外”/ 381
    五、龔賢論畫/ 383
    1. “畫家四要”:論筆墨、丘壑與氣韻/ 383
    2. “筆要中鋒為”/ 384
    3. “奇而安”/ 386
    六、清初“四王”論畫/ 389
    1. 與古人“同鼻孔出氣”/ 390
    2. 王原祁“龍脈”/ 393
    七、石濤論畫/ 395
    1. 論“具古以化”與“泥古不化”/ 395
    2.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 396
    3. “無法而法,乃為至法”/ 397
    4. “不似之似似之”/ 399
    5. “筆墨當隨時代”/ 400
    6. “一畫”論/ 401
    八、惲壽平《南田畫跋》/ 403
    1. “優入古人法度中”/ 404
    2. “逸”內涵的豐富與發展/ 405
    3. “絢爛之極,仍歸自然”/ 408
    4. “攝情”說/ 411
    九、笪重光《畫筌》論意境/ 412
    1. “實境”“真境”“神境”/ 412
    2. “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413
    十、瀋宗騫《芥舟學畫編•山水》/ 415
    “五雅”“五俗”/ 415
    十一、鄭績《夢幻居畫學簡明》論畫/ 421
    “十六家皴法”源於自然/ 422
    十二、戴熙《習苦齋畫絮》論畫/ 424
    畫有“四美”/ 424
    十三、華琳《南宗抉秘》/ 427
    1. “筆活”:“欲出紙,先入紙”/ 427
    2. 由“規矩為先”到“畫到無痕時候”/ 428
    第五節 明清花鳥畫論/ 430
    一、徐渭論畫/ 430
    1. 借物抒情/ 430
    2. “不求形似求生韻”/ 431
    3.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撚來自有神”/ 433
    4. “舍形而悅影”/ 433
    二、鄭燮論畫/ 437
    1.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437
    2. “維新特立”/ 439
    3. 論美與丑/ 441
    4. “各適其天,各全其性”/ 443
    5. “畫有在紙中者,有在紙外者”/ 445
    6. “精神專一,奮苦數十年”/ 445
    三、李方膺論畫/ 446
    1. “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隻有兩三枝”/ 446
    2. “我於難處奪天工”/ 447
    3. “畫平肝氣”“畫醫目疾”/ 449
    4. 畫蘭“出山不比在山香”/ 450
    四、李鱓論畫/ 451
    1. “水墨傳神好畫家”/ 451
    2. “不徇索畫者意,亦不固執己意”/ 453
    3. “以氣味為鋻賞”/ 455
    五《天下有山堂畫藝》論畫竹、蘭/ 456
    1. “寫影者,寫神也”/ 456
    2. “不入雅,便入俗”/ 457
    3. 畫竹“六法”與“六病”/ 458
    六、鄒一桂《小山畫譜》/ 459
    1. “八法”/ 460
    2. “四知”/ 460
    3. 論“活”“脫”/ 461
    4. “畫忌六氣”/ 462
    5. 西洋畫“不入畫品”/ 462
    第六節 明清人物畫論/ 466
    一、瀋宗騫《芥舟學畫編》論人物畫/ 466
    1. 用筆:“不模糊”“不著跡”/ 467
    2. 章法:“筆筆相生,物物相需”/ 468
    二、丁皋《寫真秘訣》/ 469
    1. “惟其有陰有陽,故筆有虛有實”/ 470
    2. “發於心,領於目,應於手”/ 470
    3. “眼為一身之日月,五內之精華”/ 471
    4. 忌“酒肉氣”/ 471
    第六章 近現代——中國畫論的振興時期/ 473
    節 近現代中國畫論研究概況/ 476
    第二節 中西繪畫的比較分析/ 478
    一、“中西畫應無鴻溝之分”/ 478
    二、中西繪畫之比較——“中國之畫與書法為緣”“西人之畫與建築雕刻為緣”/ 479
    第三節 中國畫革新論/ 483
    一、康有為論畫/483
    “合中西而為畫”/ 483
    二、陳獨秀論畫/ 484
    以“寫實主義”改良中國畫/ 484
    第四節 以傳統為根基的中國畫發展論/ 486
    一、陳師曾論畫/ 486
    “文人畫之價值”/ 486
    二、齊白石論畫/ 488
    1. “天道酬勤”/ 488
    2.“ 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489
    三、黃賓虹論畫/ 491
    1. 山水畫創作的四個過程/ 491
    2. 畫中有“龍蛇”與“活眼”/ 492
    3.“作畫當以不似之似為真似”/ 493
    4. “超出古人理法之外”/ 494
    (1)“繁、簡在意,不徒在貌”/ 494
    (2)“舍取不由人,舍取可由人”/ 494
    (3)“不齊而齊,齊而不齊”/ 495
    四、潘天壽論畫/ 496
    1. “擬而不同”/ 496
    2. “畫為心物熔冶之結晶”/ 496
    五、呂鳳子論畫/ 498
    1. “人生制作即藝術制作”/ 498
    2. 中國畫“以滲透作者情意的力為基質”/ 499
    3. 論“勢”/ 501
    六、傅抱石論畫/ 503
    1. “思想變了,筆墨就不能不變”/ 503
    2. 中國畫的“三大要素”和“三原則”/ 503
    七、石魯論畫/ 506
    1. “以神造形”/ 506
    2. “筆墨當歸於性情”/ 509
    八、李可染論畫/ 509
    1. “以的功力鑽進去,以的勇氣攻出來”/ 509
    2. 論“意境”/ 510
    第五節 中西融合觀/ 515
    一、劉海粟論畫/ 516
    1. “精神萬古、氣節千載”/ 516
    2. 受西方現代藝術影響的創作觀/ 516
    二、徐悲鴻論畫/ 518
    1. “藝術以‘真’為貴”/ 519
    2. 中國畫改良方法:“守之”“繼之”“改之”“增之”“融之”/ 525
    三、林風眠論畫/ 526
    1. 主張從各民族文化、傳統和民間藝術中汲取養分/ 526
    2. “藝術根本是情感的產物”/ 528
    3. “天然美”“人工美”“創造美”/ 529
    四、高劍父論畫/ 530
    中西合璧的“現代畫觀”/ 530
    參考文獻/ 535
    後 記/ 538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