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隨性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藝術 -> 書法/篆刻
    【市場價】
    243-352
    【優惠價】
    152-220
    【作者】 斯舜威 著 
    【所屬類別】 圖書  藝術  書法/篆刻  書法理論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2683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5326832
    作者:斯舜威著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9月 

        
        
    "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在當今中國書法界獨一無二的優秀筆記,不獨對於書法家、書法愛好者,而且對於想了解中國書法的普通讀者,都值得一看。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家、書法家斯舜威有關書法的小品札記。分“翰林札記”“書學咀華”“讀詩悟書”“墨苑舊事”“逸少風流”五輯,共收錄札記559則。這些札記,短的數十字,長的二三百字,總之是短小雋永,趣味無窮。作者說這並不是一本有意為之的書,而是隨性而作的筆記,記錄的是思緒的火花,陸陸續續持續了至少十多年。也就是說,這是一位作家兼書法家用十多年時間纔寫就的一本書法思想小品。作者受先秦散文和明代散文的影響,特別是受蘇東坡的影響,對小品文情有獨鐘,本書一如作者特別推崇的這些小品文一樣“見性情,見纔識,回甘無窮”。
    作者簡介
    斯舜威,現為浙江美術館副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曾任《美術報》總編輯達十年之久,長期從事書畫理論研究及創作。出版的書畫學術著作有:《學者書法》《名家題齋》《百年畫壇鉤沉》《中國當代美術30年(1978-2008)》《海上畫派》《陳之佛致傅狷夫手札69通釋評》等。另出版小說集、散文集多部。繫《書法報》《書法》《青少年書法》《光明日報》《東方早報?藝術評論》等多家報刊的專欄作者。

    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目錄
    自序

    翰林雜記

    書學咀華

    讀詩悟書

    墨苑舊事

    逸少風流
    前言
    自序
    斯舜威
    我對歷代筆記一直保持濃厚的興趣,特別是魏晉、唐宋、明清筆記,看到即買,有空即讀,愛其語言洗練,涵義雋永,蘊不盡之意在言外,如品橄欖,回甘無窮。閱讀筆記,不但可以獲得豐富的信息資料,更能夠獲得一種充滿愉悅的精神享受。一部《世說新語》,置諸案頭,百讀不厭,常讀常新。這也是歷代文人書家都喜歡的文體,特別是文人畫興起之後,書畫家們落款題跋、手札酬答,常常用信手撚來的隨記體寫成。歷代書論雖不乏自成體繫的宏篇巨構,更多的卻是以精煉的筆記體形式呈現,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偶有感悟,即興撚來,記錄在案,便成佳妙。我在通讀蘇東坡全集時,留下持久而深刻影響的恰恰是他那短小雋永的尺牘、題跋,見性情,見纔識,見真知。
    這與中國的文人畫傳統有關。包括文人書法在內的文人畫,追求的是隨性率意,直抒胸臆,一派天趣,氣韻生動,在筆墨上往往以“逸筆草草”的寫意形式來表現,而在文字上,則習慣於用輕松的筆觸來抒發情懷雅趣,作書繪畫。而文人畫傳統,又與禪宗密切相關,禪宗的充滿機鋒的公案片段,帶給文人的不僅僅是心靈的頓悟,也有思辨方式和表達方式的啟迪。自序

    斯舜威

    我對歷代筆記一直保持濃厚的興趣,特別是魏晉、唐宋、明清筆記,看到即買,有空即讀,愛其語言洗練,涵義雋永,蘊不盡之意在言外,如品橄欖,回甘無窮。閱讀筆記,不但可以獲得豐富的信息資料,更能夠獲得一種充滿愉悅的精神享受。一部《世說新語》,置諸案頭,百讀不厭,常讀常新。這也是歷代文人書家都喜歡的文體,特別是文人畫興起之後,書畫家們落款題跋、手札酬答,常常用信手撚來的隨記體寫成。歷代書論雖不乏自成體繫的宏篇巨構,更多的卻是以精煉的筆記體形式呈現,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偶有感悟,即興撚來,記錄在案,便成佳妙。我在通讀蘇東坡全集時,留下持久而深刻影響的恰恰是他那短小雋永的尺牘、題跋,見性情,見纔識,見真知。

    這與中國的文人畫傳統有關。包括文人書法在內的文人畫,追求的是隨性率意,直抒胸臆,一派天趣,氣韻生動,在筆墨上往往以“逸筆草草”的寫意形式來表現,而在文字上,則習慣於用輕松的筆觸來抒發情懷雅趣,作書繪畫。而文人畫傳統,又與禪宗密切相關,禪宗的充滿機鋒的公案片段,帶給文人的不僅僅是心靈的頓悟,也有思辨方式和表達方式的啟迪。

    這並不是一本“遵命之作”,也沒有刻意為之,而是隨性而作的筆記,記錄的是閱讀的快樂,思緒的火花,是對書論、書藝的點滴感悟。這樣堅持了十多年,整個寫作過程都是輕松自在的。我曾通讀了能夠找得到的歷代書論,相互比較,繫統梳理,或心領神會,或心存疑慮,都隨手寫成讀書筆記,形成了“書學咀華”繫列、“翰林雜記”繫列等,有些已陸續在書法專業報刊連載。這些筆記體書論,宛若枝枝葉葉,是從傳統的森林裡撿拾、采擷而來的,凝聚了我的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栽種到了現實的土壤中,沐浴了時風時雨,便有了一定的現實意義,或許能夠對當今的書法起到一定借鋻意義。回顧整個閱讀和寫作過程,可以說自始至終貫穿著一條清晰的脈絡,這便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向往之、對文人書法傳統的尋覓與承接、對當下書壇丑陋現像的理性批判。我在《書法報》開闢“老斯說話”專欄,迄今已經堅持八年,撰寫了兩百餘篇書法時評,在其他專業報刊也開闢專欄,發表了觀點鮮明的書評、書論。這些書法時評與這次結集而成的筆記體書論,構成了我對中國書法的一個整體看法,事實上,也表明了我對書法的矢志不渝的追求步履。

    楊誠齋雲:“萬裡學書晚,雖遍參諸方,然袖手一瓣香,五十年來未撚出。”當我讀到這段話時,被深深打動了。人若能擁有這樣的“一瓣香”,哪怕一輩子“未撚出”,也具有無與倫比的美感。我發現,在古往今來的翰林墨海之中,這樣的“瓣香”可謂俯拾皆是,有的顯而易見,搖曳綻放,熏染著人們,讓人陶然欲醉;有的比較隱秘,甚或被遮蔽,默默孤芳自賞。這本《隨性論書》,可以說是“瓣香集”,荟萃了許多古人的“瓣香”。陶醉之餘,想到了和更多的朋友分享,讓更多的朋友都沾染到古老的書法藝術所帶來的不絕如縷的“餘香”。

    真正屬於我的“一瓣香”,則尚在滋育之中,至今不敢撚出。

    2014年8月19日於西子湖畔
    在線試讀
    一三.
    讀朱家濟《論書語錄》,有一則從徐寅生談打乒乓球聯想到書法。徐寅生談到打乒乓球要“看、想、闖”,朱家濟認為“書法領域可以供我們看的東西,比乒乓球臺上的天地要廣闊得多”,學習書法也需要“看、想、闖”三個環節。
    可見由球藝想到書藝的,並非我一人。
    一四.
    一次,與書友對酌,酒酣耳熱,談及臨帖。我說到有一熟人,傾情書法數十年,幾乎無日不動筆,卻極少臨帖,都是興之所至“創作”一通。
    書友聽罷,喟然長嘆,雲:“所謂寫字,就是臨帖。不臨帖,苦寫一輩子又有何用?”我問:“你臨帖多嗎?”書友答道:“除非有創作任務,有‘賬單’,除此一概臨帖。不臨帖,還叫寫字嗎?”
    朋友圈內有喜歡書法者,多年不臨帖,由著性子寫,自以為得計,實乃“聰明字”而已,僅可糊弄外行人,久而久之,所寫之字俗不可耐,為之太息。
    一五.
    甲申初夏,浙江省舉辦“作家節”,在於謙祠舉行祈夢活動,邀我現場揮毫書寫於謙詩,圍觀者眾。我剛擱筆,一老先生主動要求書寫,所用正是我的自備筆。此筆乃一位旅日畫家所贈日本富士筆,柔軟而富彈性,揮灑使轉頗順手。隻見老先生小筆寫大字,每筆都使勁將筆撳到根部,如同用木棍劃沙,用刀刻木版,隻可憐了那富士筆,如同遭受強暴一般,被摧殘得慘不忍睹。如此用筆法,倒還不如舍棄毫穎,干脆以筆杆書之。
    如果說小筆寫大字是勉為其難,沙孟海先生善於大筆寫小字,則真神功也。
    後隨省政協詩書畫之友社遊福建,在南普陀寺素齋後觀某書壇官員題寫匾額,亦以小筆寫大字。寫畢,眾皆叫好,餘輕聲笑曰:“沙孟海先生善於大筆寫小字,君則反其道而行之,善於小筆寫大字。”此翁聽出弦外之音,赧然解嘲:“身邊無大筆之故,身邊無大筆之故。”遂告主人:“此紙作廢,下次再寫。”
    一六.
    戴望手札,大都由小篆寫成,非常高古。一三.

    讀朱家濟《論書語錄》,有一則從徐寅生談打乒乓球聯想到書法。徐寅生談到打乒乓球要“看、想、闖”,朱家濟認為“書法領域可以供我們看的東西,比乒乓球臺上的天地要廣闊得多”,學習書法也需要“看、想、闖”三個環節。

    可見由球藝想到書藝的,並非我一人。

    一四.

    一次,與書友對酌,酒酣耳熱,談及臨帖。我說到有一熟人,傾情書法數十年,幾乎無日不動筆,卻極少臨帖,都是興之所至“創作”一通。

    書友聽罷,喟然長嘆,雲:“所謂寫字,就是臨帖。不臨帖,苦寫一輩子又有何用?”我問:“你臨帖多嗎?”書友答道:“除非有創作任務,有‘賬單’,除此一概臨帖。不臨帖,還叫寫字嗎?”

    朋友圈內有喜歡書法者,多年不臨帖,由著性子寫,自以為得計,實乃“聰明字”而已,僅可糊弄外行人,久而久之,所寫之字俗不可耐,為之太息。

    一五.

    甲申初夏,浙江省舉辦“作家節”,在於謙祠舉行祈夢活動,邀我現場揮毫書寫於謙詩,圍觀者眾。我剛擱筆,一老先生主動要求書寫,所用正是我的自備筆。此筆乃一位旅日畫家所贈日本富士筆,柔軟而富彈性,揮灑使轉頗順手。隻見老先生小筆寫大字,每筆都使勁將筆撳到根部,如同用木棍劃沙,用刀刻木版,隻可憐了那富士筆,如同遭受強暴一般,被摧殘得慘不忍睹。如此用筆法,倒還不如舍棄毫穎,干脆以筆杆書之。

    如果說小筆寫大字是勉為其難,沙孟海先生善於大筆寫小字,則真神功也。

    後隨省政協詩書畫之友社遊福建,在南普陀寺素齋後觀某書壇官員題寫匾額,亦以小筆寫大字。寫畢,眾皆叫好,餘輕聲笑曰:“沙孟海先生善於大筆寫小字,君則反其道而行之,善於小筆寫大字。”此翁聽出弦外之音,赧然解嘲:“身邊無大筆之故,身邊無大筆之故。”遂告主人:“此紙作廢,下次再寫。”

    一六.

    戴望手札,大都由小篆寫成,非常高古。

    戴望,字子高,德清人,是晚清有影響的經學家。兩江總督曾國藩在南京設金陵書局,聘他為編校,校勘周秦諸子。平日裡兩人討論經學,每有意見不合,他便拍案大罵:“曾滌生如此不通,也配談經?”曾國藩非常大度,笑而避之,曰:“子高又發瘋了!”他日又相爭如故。惜天妒英纔,這樣一位學問書法俱佳的學者,三十六歲便英年早逝了。

    清末篆隸盛行,乃至成為不少文人士子的日用書體,是崇尚碑學之風氣大盛的一個標志。俞樾“工篆隸”,自雲“尋常書札,率以隸體書之”。江艮庭草草涉筆,非篆即隸。一日書片紙派人到中藥鋪買藥,皆小篆,人不識,便換寫成隸書,仍不識。他便發火了,說:“隸書本以便徒隸,若輩並徒隸不如邪。”

    一七.

    《北夢瑣言》載帝為湘東王時,設三品筆,或以金銀雕飾,或以斑竹為管,以記錄忠臣義士及文章之美者。忠孝全者用金管書之,德行清粹者用銀筆書之,文章贍麗者以斑竹書之。

    餘讀而有感焉,筆者形也,字者質也。以不同雕飾之筆書不同內容,用心雖苦,實質區別不大,倘以不同書體書不同內容,諸如以篆隸書忠孝全者,以真楷書德行清粹者,以行草書文章贍麗者,或許更具趣味。此意雖佳,惜不能為湘東王所聞。

    一八.

    《清異錄》載:楊凝式書畫獨步一時,求字者紙軸堆疊若垣壁。他嘆道:“無奈許多債主,真尺二冤家也。少時怪閻立本戒子弟勿習丹青,年長以來始覺以能為累。”

    餘嘆楊少師何其迂也,求字者眾,乃財神也,何債主、冤家之有?倘以今人論尺賣字之法小試牛刀,則堆疊若垣壁之紙軸,轉眼而為堆疊若垣壁之金銀矣!想必閻立本亦未諳此道,若知手上功夫能變成滾滾財源,必令子弟整日埋頭於墨池哉。由此觀之,雖今人書畫功夫不及楊、閻二公遠甚,而二公經濟頭腦不及今人遠甚,所謂古今有別,人有短長,若二公地下得知當今扛著書畫家牌子就能換錢,定當自愧不如,不復再作“以能為累”之嘆。

    一九.

    《江南餘載》素為溫韜之甥,溫韜素隨之,多發關中陵墓。嘗入昭陵,見太宗散發以玉架衛之,兩廂皆置石榻,有金匣藏鐘王墨跡,《蘭亭》亦在其中。嗣是散落人間,不知歸於何處。

    素親口言於其弟子舒雅,然不知其真偽。若果素何不親攜《蘭亭》而出?若素何必以虛言誑人?想必兵火之下,盜陵之事應屬難免,則覆巢之下,《蘭亭》定然難成完卵矣。

    二〇.

    馬一浮、陳寅恪等老先生對許多典籍都能倒背如流,能夠準確說出什麼內容在哪本書的哪一頁。容庚也有這樣的功夫,他八十五歲時,故鄉東莞派人請他書寫“東莞縣圖書館”。寫畢,來人用鋼筆寫了繁體“閱覽室”三字,請他再寫一下。他看了一眼,說:“‘覽’字錯了,你們查查看。”他的助手趕緊取來《中華大字典》,查了後說:“《中華大字典》也是這樣寫的,沒錯。”容庚說:“那《中華大字典》也錯了!你們去查《說文解字》。”說著,他準確地說出了“覽”字在《說文解字》哪一頁。助手查了之後,恍然大悟,說:“真錯了。”原來,繁體的“覽”字右上部,“個”下應是“皿”,但後來的印刷物,包括《中華大字典》上都印成了“四”。來人寫的也是“四”。

    這種知識積累,是做學問的重要基礎。當然,從知識積累到學養,還有一個化的過程,融會貫通的過程。

    二一.

    據《南部新書》,唐太宗謂虞世南一人而有五絕:一曰博聞,二曰德行,三曰書函,四曰辭藻,五曰忠直。

    虞世南兼有五絕,今以書法名世。若未有其餘四絕,獨書法“一絕”,恐欲以傳世亦難。唐太宗將“博聞”、“德行”置於“書函”之前,絕非偶然。當今書家欲以書法傳世者,恐怕不能獨攻一路,於“博聞”、“德行”也應分外留意。

    二二.

    王著善真草行書,深得家法。宋太宗令中使以御札示著,著曰:“未盡善也。”太宗臨學益勤,再示之,著曰:“止如前耳。”或問其故,答曰:“帝王始工書,吾或褒稱,則不復留意矣。”後歲餘,復示之,奏曰:“功已至矣,非丞所及。”

    這段故事,見於釋文瑩《玉壺清話》,也見於《資治通鋻續編》。王著的可貴不但在於深諳書道,而且敢於指出、甚至有意強化宋太宗翰墨功夫的不足,以促其努力。這是需要見識和膽識的。而今不少領導也喜歡寫字,喜歡題字,不論好壞,圍觀者均報之以掌聲和喝彩聲,領導也往往躊躇滿志,飄然自得。由此,則又反襯出宋太宗的過人之度。

    二三.

    古人作書,極重窗明幾淨。蘇子美雲:“明窗淨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是人生一樂。”李韶有歙硯頗良,蕭穎士見後嘆道:此為“三災石”,“字札不奇,硯一災;文辭不美,硯二災;窗幾狼籍,硯三災。”

    嗟乎!明窗淨幾而為人生一樂,窗幾狼籍而為良硯之災,古人對創作環境如此看重,可以看出對文字和書法的高度敬畏。或以藝術家不修邊幅、不事收拾、邋裡邋遢為榮,誤矣!

    二四.

    《類說》載:“歐陽永叔每誇政事,不誇文章,蔡君謨不誇書,呂濟叔不誇棋,何公南不誇飲酒,司馬君實不誇清節,大抵不足則誇也。”

    若以現在的眼光觀之,則梅蘭芳不必誇京劇,聶衛平不必誇圍棋,齊白石不必誇國畫。然當今書家則不然,大抵喜誇書,或冠以“著名”,或自稱“大師”,或“開門立派”。每為誇者臉紅,想不透為何無所不用其極以自誇。讀上述言,方豁然明白:蓋胸中無墨,筆頭無功,大抵因不足不得不自誇故也。

    二五.

    《東坡志林》載:“或問東坡草書。坡雲:‘不會’。進雲:‘學人不會?’坡雲:‘則我也不會’。”

    這段對話頗令人玩味。東坡先生以楷書和行書見長,他說不會草書,怕是自謙,但至少也表明他的一種創作態度,他的一種對書體的選擇和取向。他在推崇張旭草書的同時也推崇張旭楷書《郎官石柱記》,曾說:“今世稱善草書者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行而能走者也。”同理,對善於“立”、“行”的他來說,不可能不會“走”。然而,人畢竟有所取舍,有所側重,有所放棄。他之所長在真行,張旭則以草書名世,他們在某一方面的貢獻,亦足以讓他們名垂青史。

    然而,今世則不乏以諸體兼善而自許、自詡、自傲者,雖然世上確乎應有全纔,但人的纔能和精力畢竟有限,我倒覺得我們不妨大大方方學學東坡先生,學會主動放棄,學會說“不會”。 

    二六.

    王洙,宋仁宗時進士。平素不習隸書,後受詔書《獻穆公大長公主碑》,須以古隸寫,遂寫之。既出,人競愛。蔡君謨嘆曰:“君之隸字,乃得漢世舊法,僕之所作,但唐體隸耳。”然王洙雖不習隸,卻習古文小篆,用筆奇古。而隸書源出小篆,探其淵源,得其根本,王洙不習隸書而得其真髓,無足怪也。此足令吾輩學書者借鋻。事見其子王欽臣《王洙談錄》。

    二七.

    袁中道《遊居杮錄》雲:“黃平倩、董玄宰,真可追配古人。玄宰窮其法,平倩出己意窮其趣。”平倩以病告歸時,“所至乞書者如林,平倩亦不為厭,隨意揮灑,故郢中得平倩墨跡多”。黃平倩即黃輝,萬歷中進士。楷常,亦作行書。從上文可以看出,當時他的書名當不在董玄宰(其昌)之下。然今日書法史之位置,兩人則不可同日而語矣。不知個中原因,是否與“窮其法”與“窮其趣”有關?

    二八.

    《唐書?藝文志》、《明史?藝文志》、清《四庫全書》等均不采錄應制之賦、試帖之詩、名家時藝稿,可見上帝是公平的:榮世之詞章與傳世之著述並不能一概而論,很難兼而得之。

    如以此觀當今書壇,是否也可以說:大賽獲獎之作、市場熱賣之作與傳世之作並不能一概而論?若果如此,則熱賣者不必喜,有真纔實學而市場寂寞者不必憂也。

    二九.

    書法忌錯別字,一幅好的作品,如不小心出現錯別字,實在有礙觀瞻。我自以為一直從事文字工作,對錯別字非常討厭,非常敏感,沒有想到我也在無意中出過一次錯,且“流毒”甚廣。

    二〇〇四年《中國書畫報》牽頭舉辦全國首屆專業書畫媒體書法家作品年展,到了截稿之日,我卻一直無暇創作,組委會一次次來電催促。那天,同事閻大海“逼”著我寫一幅馬上寄出。我便抓過一本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書家墨場必攜》,隨手翻到王維的一首詩,一揮而就。沒想到而今“無錯不成書”,書上竟有一個錯別字,“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每”錯成“美”。我不加細察,也誤寫成“美”字。

    後來,這幅帶錯的作品,不但展出,印在作品集上,而且相繼發表在《書法》、《中國書法》、《中國書畫報》、《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等各大書畫媒體上,“暴光率”之高,可謂空前,令人慚愧。

    此事教訓深刻,不能完全怪書籍的錯誤,根本原因還在於自己學問不扎實,創作不認真。從此之後,買書也好,搞創作選用詩文也好,都習慣於選擇權威出版社的書籍,遇到有疑問的,必找幾個版本核對方纔放心。

    三〇.

    一日,見人作書,書到“飢”字,以為乃“饑”之誤。數日後讀《冷廬雜識》,看到關於“飢”、“饑”解釋專條:榖不熟為饑,腹不實為飢。兩字古義是不同的,而今人多混淆之。又,今之“發”,古時有“發”、“髮”之別;今之“雲”,古亦有“雲”、“雲”之分。由此類推,古今字型、字義變化者多矣,不可不察。

    由此想到關於雍正皇帝的一則典故:他在做皇子時,一次到杭州,在湧金門見一窮書生賣字,用筆不俗,精通八法,遂讓他寫一幅對聯。聯中有一“秋”字,將“火”旁寫在左面。胤禛皇子問:“有否寫錯?”窮書生口若懸河,列舉了這種寫法的種種出處。胤禛皇子問他學識如此淵博,為何不去應舉?回答說,連糊口都困難,哪裡還敢奢求富貴。胤禛皇子便說自己做生意賺了些錢,給他一些金子,鼓勵他去應考。後來這位窮書生果真中了翰林,胤禛皇子也已經成為雍正皇帝。雍正看到這位翰林的名字,想起舊事,特地召見,寫了一個“和”字,有意將“口”移到左面,問:“此是何字?”翰林說,這是訛字。雍正笑而不答,讓他去浙江上任。浙江巡撫打開詔書,見上面寫道:讓此生仍向湧金門賣字三年,再供職。翰林方纔知道,雍正皇帝便是當年資助他的“商人”。

    這個故事本身也許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但從中也可以知道,中國文字變體很多,從事書法活動,如果能夠熟悉文字學,當有如虎添翼之助。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