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別怕!請允許一切發生:史鐵生、汪曾祺、季羨林等文學大家 全新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
    【市場價】
    248-358
    【優惠價】
    155-224
    【作者】 史鐵生、汪曾祺、季羨林等,文通天下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ISBN】97875194747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9474751
    作者:史鐵生、汪曾祺、季羨林等,文通天下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1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1、史鐵生、汪曾祺、季羨林等13位華語文學大家的生活意趣主題散文精品集,全新角度選編,了解傳統文化與生活美學的佳作。


    2、收錄《四方食事》《八十述懷》《合歡樹》等40餘篇華語散文經典作品。我們都是一樣的啊,一面念舊、一面逐新,哪怕生活從不完美,哪怕我們必須前行。但是,怕什麼 ?一切要來的都得來!


    3、央視《朗讀者》多次誦讀、《人民日報》重磅推薦, 多篇文章入選初高中語文教材及閱讀試題,一書閱盡華語文學藝術精華。


    4、林清玄、朱光潛、俞平伯、鄭振鐸等諸多大師激賞推薦、一致推崇的生活理念。也許,遠方是暗的;但至少,我的周圍是亮的,我身邊的人是暖的。


    5、精美內外雙封,封面、版式均取材自著名畫家常玉的代表作,與雋美文字相互映照。

     
    作者簡介
    主要作者史鐵生(1951—2010),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師從瀋從文先生,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
    季羨林(1911—2009),中國山東省聊城人。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其他作者老舍(1899—1966),本名舒慶春,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京派文學領袖、傑出的語言大師,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寫作樸素、凝練、口語化,充滿著強烈的時代精神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被譽為語言大師。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組織成立創造社,出版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

    主要作者


    史鐵生(1951—2010),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師從瀋從文先生,被譽為“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


    季羨林(1911—2009),中國山東省聊城人。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其他作者


    老舍(1899—1966),本名舒慶春,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京派文學領袖、傑出的語言大師,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寫作樸素、凝練、口語化,充滿著強烈的時代精神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被譽為語言大師。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組織成立創造社,出版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嘉興人,師從弘一法師,學貫中西,是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翻譯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著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等。


    周作人(1885—1967),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葉聖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鄭振鐸(1898—1958),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家。


    梁遇春(1906-1932)是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師從葉公超等名師。其散文風格另闢蹊徑,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26年人生中撰寫多篇著作,被譽為“中國的伊利亞”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實秋。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名篇膾炙人口,是真正深入街頭巷尾的文學經典,被譽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


    廬隱(1898—1934),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筆名廬隱,有隱去廬山真面目的意思。五四時期著名的作家,與冰心、林徽因齊名並被稱為“福州三大纔女”。


    梁實秋(1903—1987),出生於北京,浙江杭縣(今餘杭)人。我國著名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華人文學界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一生留下兩千多萬字著譯的文學大師。

    目錄
    至味非煎烹
    飲食男女在福州-郁達夫
    003
    胡桃雲片-豐子愷
    011
    南北的點心-周作人
    015
    喫的-朱自清
    023
    喝茶-梁實秋
    030
    酸梅湯與糖葫蘆-梁實秋
    035
    五味-汪曾祺

    至味非煎烹


    飲食男女在福州-郁達夫


    003


    胡桃雲片-豐子愷


    011


    南北的點心-周作人


    015


    喫的-朱自清


    023


    喝茶-梁實秋


    030


    酸梅湯與糖葫蘆-梁實秋


    035


    五味-汪曾祺


    039


    四方食事-汪曾祺


    045


    故鄉的食物-汪曾祺


    056


     


    虛堂自在眠


    夢痕-豐子愷


    078


    無情的多情和多情的無情-梁遇春


    085


    談幽默-梁實秋


    092


    罵人的藝術-梁實秋


    097


    八十述懷-季羨林


    104


    談風格-汪曾祺


    111


    祈難老-汪曾祺


    122


     


    長與行雲共一舟


    將離-葉聖陶


    128


    寄宿舍生活的回憶-豐子愷


    132


    蘇州的回憶-周作人


    145


    黃昏的觀前街-鄭振鐸


    152


    異國秋思-廬隱


    159


    鳳翥街-汪曾祺


    164


    昆明的雨-汪曾祺


    174


    覓我遊蹤五十年-汪曾祺


    179


     


    人間別久不成悲


    想北平-老舍


    190


    我的母親-老舍


    194


    給我的孩子們-豐子愷


    202


    送阿寶出黃金時代-豐子愷


    207


    故鄉的回顧-周作人


    214


    我的一位國文老師-梁實秋


    220


    我的家鄉——自傳體繫列散文《逝水》之一-汪曾祺


    226


    我的父親——自傳體繫列散文《逝水》之四-汪曾祺


    236


    合歡樹-史鐵生


    246

    在線試讀
    至味非煎烹

    飲食男女在福州
    郁達夫
    福州的食品,向來就很為外省人所賞識;前十餘年在北平,說起私家的廚子,我們總同聲一致地贊成劉崧生 先生和林宗孟 先生家裡的蔬菜的可口。當時宣武門外的忠信堂正在流行,而這忠信堂的主人,就繫舊日劉家的廚子,曾經做過清室的御廚房的。上海的小有天以及現在早已歇業了的消閑別墅,在粵菜還沒有征服上海之先,也曾盛行過一時。面食裡的伊府面,聽說還是汀州伊墨卿 太守的創作;太守住揚州日久,與袁子纔 也時相往來,可惜他沒有像隨園老人那麼地好事,留下一本食譜來,教給我們以烹調之法;否則,這一個福建薩伐郎(Savarin )的榮譽,也早就可以馳名海外了。
    福建菜之所以會這樣著名,而實際上卻也實在是豐盛不過的原因,第一,當然是由於天然物產的富足。福建全省,東南並海,西北多山,所以山珍海味,一例地都賤如泥沙。聽說沿海的居民,不必憂慮饑餓,大海潮回,隻消上海濱去走走,就可以拾一籃海貨來充作食品。又加以地氣溫暖,土質腴厚,森林蔬菜,隨處都可以培植,隨時都可以采擷。一年四季,筍類菜類,常是不斷;野菜的味道,喫起來又比別處的來得鮮甜。福建既有了這樣豐富的天產,再加上以在外省各地遊宦營商者的數目的眾多,作料采從本地,烹制學自外方,五味調和,百珍並列,於是乎閩菜之名,就宣傳在饕餮家的口上了。清初周亮工 著的《閩小記》兩卷,記述食品處獨多,按理原也是應該的。
    福州海味,在春三二月間,最流行而最肥美的,要算來自長樂的蚌肉與海濱一帶多有的蠣房。《閩小記》裡所說的西施舌,不知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鮮,以雞湯煮得適宜,長圓的蚌肉,實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聽說從前有一位海軍當局者,老母病劇,頗思鄉味;遠在千裡外,欲得一蚌肉,以解死前一刻的渴慕,部長純孝,就以飛機運蚌肉至都。從這一件軼事看來,也可想見這蚌肉的風味了;我這一回趕上福州,正及蚌肉上市的時候,所以紅燒白煮,喫盡了幾百個蚌,總算也是此生的豪舉,特筆記此,聊志口福。
    蠣房並不是福州獨有的特產,但福建的蠣房,卻比江浙沿海一帶所產的,特別地肥嫩清潔。正二三月間,沿路的攤頭店裡,到處都堆滿著這淡藍色的水包肉;價錢的廉,味道的鮮,比到東坡在嶺南所貪食的蠔,當然隻會得超過。可惜蘇公不曾到閩海去謫居,否則,陽羨之田,可以不買,蘇氏子孫,或將永寓在三山二塔之下,也說不定。福州人叫蠣房作“地衣”,略帶“挨”字的尾聲 ,寫起字來,我想隻有“蚳”字,可以當得。

    至味非煎烹


     


    飲食男女在福州


    郁達夫


    福州的食品,向來就很為外省人所賞識;前十餘年在北平,說起私家的廚子,我們總同聲一致地贊成劉崧生 先生和林宗孟 先生家裡的蔬菜的可口。當時宣武門外的忠信堂正在流行,而這忠信堂的主人,就繫舊日劉家的廚子,曾經做過清室的御廚房的。上海的小有天以及現在早已歇業了的消閑別墅,在粵菜還沒有征服上海之先,也曾盛行過一時。面食裡的伊府面,聽說還是汀州伊墨卿 太守的創作;太守住揚州日久,與袁子纔 也時相往來,可惜他沒有像隨園老人那麼地好事,留下一本食譜來,教給我們以烹調之法;否則,這一個福建薩伐郎(Savarin )的榮譽,也早就可以馳名海外了。


    福建菜之所以會這樣著名,而實際上卻也實在是豐盛不過的原因,第一,當然是由於天然物產的富足。福建全省,東南並海,西北多山,所以山珍海味,一例地都賤如泥沙。聽說沿海的居民,不必憂慮饑餓,大海潮回,隻消上海濱去走走,就可以拾一籃海貨來充作食品。又加以地氣溫暖,土質腴厚,森林蔬菜,隨處都可以培植,隨時都可以采擷。一年四季,筍類菜類,常是不斷;野菜的味道,喫起來又比別處的來得鮮甜。福建既有了這樣豐富的天產,再加上以在外省各地遊宦營商者的數目的眾多,作料采從本地,烹制學自外方,五味調和,百珍並列,於是乎閩菜之名,就宣傳在饕餮家的口上了。清初周亮工 著的《閩小記》兩卷,記述食品處獨多,按理原也是應該的。


    福州海味,在春三二月間,最流行而最肥美的,要算來自長樂的蚌肉與海濱一帶多有的蠣房。《閩小記》裡所說的西施舌,不知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鮮,以雞湯煮得適宜,長圓的蚌肉,實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聽說從前有一位海軍當局者,老母病劇,頗思鄉味;遠在千裡外,欲得一蚌肉,以解死前一刻的渴慕,部長純孝,就以飛機運蚌肉至都。從這一件軼事看來,也可想見這蚌肉的風味了;我這一回趕上福州,正及蚌肉上市的時候,所以紅燒白煮,喫盡了幾百個蚌,總算也是此生的豪舉,特筆記此,聊志口福。


    蠣房並不是福州獨有的特產,但福建的蠣房,卻比江浙沿海一帶所產的,特別地肥嫩清潔。正二三月間,沿路的攤頭店裡,到處都堆滿著這淡藍色的水包肉;價錢的廉,味道的鮮,比到東坡在嶺南所貪食的蠔,當然隻會得超過。可惜蘇公不曾到閩海去謫居,否則,陽羨之田,可以不買,蘇氏子孫,或將永寓在三山二塔之下,也說不定。福州人叫蠣房作“地衣”,略帶“挨”字的尾聲 ,寫起字來,我想隻有“蚳”字,可以當得。


    在清初的時候,江瑤柱似乎還沒有現在那麼地通行,所以周亮工再三地稱道,譽為逸品。在目下的福州,江瑤柱卻並沒有人提起了,魚翅席上,缺少不得的,倒是一種類似寧波橫腳蟹的蟳蟹,福州人叫作“新恩”, 《閩小記》裡所說的虎蟳,大約就是此物。據福州人說,蟳肉最滋補,也最容易消化,所以產婦、病人以及體弱的人,往往愛喫。但由對蟹類素無好感的我看來,卻仍贊成周亮工之言,終覺得質粗味劣,遠不及蚌與蠣房或香螺的來得干脆。


    福州海味的種類,除上述的三種以外,原也很多很多;但是別地方也有,我們平常在上海也常常喫得到的東西,記下來也沒有什麼價值,所以不說。至於與海錯相對的山珍哩,卻更是可以干制、可以輸出的東西,益發地沒有記述的必要了,所以在這裡隻想說一說叫作肉燕的那一種奇異的包皮。


    初到福州,打從大街小巷裡走過,看見好些店家,都有一個大砧頭擺在店中;一兩位壯強的男子,拿了木槌,隻在對著砧上的一大塊豬肉,一下一下地死勁地敲。把豬肉這樣亂敲亂打,究竟算什麼回事?我每次看見,總覺得奇怪;後來向福州的朋友一打聽,纔知道這就是制肉燕的原料了。所謂肉燕者,就是將豬肉打得粉爛,和入面粉 ,然後再制成皮子,如包餛飩的外皮一樣,用以來包制菜蔬的東西。聽說這物事在福建,也隻是福州獨有的特產。


    福州食品的味道,大抵重糖;有幾家真正福州館子裡燒出來的雞鴨四件,簡直是同蜜餞的罐頭一樣,不雜入一粒鹽花。因此福州人的牙齒,十人九壞。有一次去看三賽樂的閩劇,看見臺上演戲的人,個個都是滿口金黃;回頭更向左右的觀眾一看,婦女子的嘴裡也大半鑲著全副的金色牙齒。於是天黃黃,地黃黃,弄得我這一向就痛恨金牙齒的偏執狂者,幾乎想放聲大哭,以為福州人故意在和我搗亂。


    將這些脫嫌糖重的食味除起,若論到酒,則福州的那一種土黃酒,也還勉強可以喝得。周亮工所記的玉帶春、梨花白、藍家酒、碧霞酒、蓮須白、河清、雙夾、西施紅等,我都不曾喝過,所以不敢品評。隻有會城各處在賣的雞老(酪)酒,顏色卻和紹酒一樣地紅似琥珀,味道略苦,喝多了覺得頭痛。聽說這是以一生雞,懸之酒中,等雞肉雞骨都化了後,然後開壇飲用的酒,自然也是越陳越好。福州酒店外面,都寫酒庫兩字,發賣叫發扛,也是新奇得很的名稱。以紅糟釀的甜酒,味道有點像上海的甜白酒,不過顏色桃紅,當是西施紅等名目出處的由來。莆田的荔枝酒,顏色深紅帶黑,味甘甜如西班牙的寶德紅葡萄,雖則名貴,但我卻終不喜歡。福州一般宴客,喝的總還是紹興花雕,價錢極貴,斤量又不足,而酒味也淡似滬杭各地,我覺得建莊終究不及京莊。


    福州的水果花木,終年不斷;橙柑、福橘、佛手、荔枝、龍眼、 甘蔗、香蕉,以及茉莉、蘭花、橄欖等都是全國聞名的品物;好事者且各有譜諜之著,我在這裡,自然可以不說。


    閩茶半出武夷,就是不是武夷之產,也往往借這名山為號召。鐵羅漢、鐵觀音的兩種,為茶中柳下惠,非紅非綠,略帶赭色;酒醉之後,喝它三杯兩盞,頭腦倒真能清醒一下。其他若龍團玉乳,大約名目總也不少,我不戀茶嬌,終是俗客,深恐品評失當,貽笑大方,在這裡隻好輕輕放過。


    從《閩小記》中的記載看來,番藷似乎還是福建人開始從南洋運來的代食品;其後因種植的便利,食味的甘美,就流傳到內地去了;這植物傳播到中國來的時代,隻在三百年前,是明末清初的時候,因亮工所記如此,不曉得究竟是否確實。不過福建的米麥,向來就說不足,現在也須仰給於外省,但田稻倒又可以一年兩植。而福州正式的酒席,大抵總不喫飯散場,因為菜太豐盛了,喫到後來,總已個個飽滿,用不著再以飯顆來充腹之故。


    飲食處的有名處所,城內為樹春園、南軒、河上酒家、可然亭等。味和小喫,亦佳且廉;倉前的鴨面,南門兜的素菜與牛肉館,鼓樓西的水餃子鋪,都是各有長處的小喫處;久喫了自然不對,偶爾去一試,倒也別有風味。城外在南臺的西菜館,有嘉賓、西宴臺、法大、西來,以及前臨閩江、內設戲臺的廣聚樓等。洪山橋畔的義心樓,以喫形同比目魚的貼沙魚著名;倉前山的快樂林,以喫小盤西洋菜見稱,這些當然又是菜館中的別調。至如我所寄寓的青年會食堂,地方清潔寬廣,中西菜也可以喫喫,隻是不同耶穌的饗宴十二門徒一樣,不許顧客醉飲葡萄酒漿,所以正式請客,大感不便。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