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中國現代新詩的譜繫與傳統(中國現當代文學譜繫研究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李怡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文學理論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ISBN】97875039749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3974939
    作者:李怡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10月 

        
        
    "

    編輯推薦

    本書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譜繫研究叢書”之一種,是作者多年來撰寫的新詩研究論述的彙編,作為一個專題性的成果小結。本書論述中國現代新詩構成當代中國人文學遺產和精神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適應現代中國人生存狀態,反應現代中國人精神思想的詩歌形式,我們對中國現代新詩的閱讀欣賞有必要格外注意其形態發展的特殊性和時代性,並在熟悉和了解這些特殊形態的基礎上,調整我們的閱讀心態和閱讀方式。本書具體探索了多重文化傳統的融會衝撞與中國新詩的誕生,新詩在20年代的探索發展,在30年代的中外融合,40年代走向成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曲折蜿蜒發展和分化。最後,作者提出了如何評價現代中國新詩的標準尺度。

     
    內容簡介

    本書為論者多年致力中國現代新詩史論研究的論述精編,從新詩發展史到中外詩歌的藝術淵源,再到詩人論、作品論及學術研究的方法論問題均有涉及,是進一步探索和梳理中國現代新詩一繫列重要現像的依據和基礎,也是總結中國新詩內在脈絡與發展譜繫的重要思路。

    作者簡介

    李怡,文學博士,1966年6月生於重慶。曾經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繫求學、任教22年。先後擔任西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現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教*部新世紀人纔、天府萬人計劃文化領軍人纔、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纔。出版過學術專著《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現代四川文學的巴蜀文化闡釋》、《中國現代詩歌欣賞》、《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作為方法的民國》等。被評為北京師範大學“最受研究生歡迎的十佳教師”。

    目錄
    目錄
    003 一、何謂“中國現代新詩”
    024 二、中國新詩的“傳統”
    031 第一章 誕生:歷史與文化的巨變
    033 一、多重文化傳統的融會衝撞與中國新詩的誕生
    047 二、生存實感的引入與中國“新”詩
    059 三、大眾傳媒與新詩的生成
    069 四、多種書寫語言的交融與衝突
    091 第二章 探索中的發展:20 世紀 20 年代的新詩
    093 一、胡適《嘗試集》與中國新詩
    104 二、早期新詩探索的四川氛圍與地方路徑
    137 三、誤讀與想像:郭沫若、浪漫主義與泛神論
    144 四、新月派與中國新詩的巴那斯主義
    148 五、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現代重構

    目錄


    001   導 論 “中國現代新詩”及其“傳統”
    003   一、何謂“中國現代新詩”
    024   二、中國新詩的“傳統”
    031   第一章 誕生:歷史與文化的巨變
    033   一、多重文化傳統的融會衝撞與中國新詩的誕生
    047   二、生存實感的引入與中國“新”詩
    059   三、大眾傳媒與新詩的生成
    069   四、多種書寫語言的交融與衝突
    091   第二章 探索中的發展:20 世紀 20 年代的新詩
    093   一、胡適《嘗試集》與中國新詩
    104   二、早期新詩探索的四川氛圍與地方路徑
    137   三、誤讀與想像:郭沫若、浪漫主義與泛神論
    144   四、新月派與中國新詩的巴那斯主義
    148   五、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現代重構
    162   六、聞一多:矛盾與互斥
    171   七、李金發:溝通與不通
    184   八、魯迅:新詩的“邊鼓”
    207   第三章 中外融合與中國新詩的 20 世紀 30 年代
    209   一、戴望舒:中國靈魂的世紀病
    222   二、何其芳:歐風美雨中的佳人芳草
    234   三、卞之琳:樓下的風景
    249   四、梁宗岱:意志化的輝光與物態化的迷醉
    263   五、朱自清:探尋“與傳統有關”的“現代化”
    283 第 四章 20 世紀 40 年代:中國新詩的成熟
    285   一、七月詩派領袖胡風的歷史貢獻
    294   二、艾青:中國傳統的“棄兒”與叛逆
    305   三、馮至:“遠取譬”與“最為傑出的抒情”
    316   四、穆旦:“反傳統”與中國新詩的“新傳統”
    334   五、袁可嘉:“現代化”與中國意義
    354   六、徐訏:場邊、門邊與街邊
    375   第五章 當代歲月:曲折、蜿蜒與分化
    377   一、20 世紀 50 年代與&ldqu對立思維”
    394   二、“朦矓詩”現像討論
    410   三、大西南文化與新時期詩歌的消長
    429   結 語 標準與尺度:如何評價中國現代新詩
    437   附錄一 中國現代新詩期刊搶救性工程的必要與可能
    457   附錄二 當代詩歌中的踽踽獨行者——懷念任洪淵老師
    465   後 記

    前言
    “中國現當代文學譜繫研究叢書”
    總序
    文學是代表國家、民族的情感、思想、生活的內容。史家所記, 不過是表面的現像,而文學家卻有深入於生活內容的能力。文學家也 不但能記述內容,並且能提高情感、思想、生活的內容。如坦特,如 托爾斯泰,如歌德,他們都能改造一國的靈魂。所以一個民族的上進 或衰落,文學家有很大的權衡。文學家能改變人性,能補天公的缺 憾,就今日的中國說,文學家應當提高中國民族的情感、思想、生 活,使她日即於光明。
    此時距離“文學革命”,僅過去十年時光。作為“五四”一代作家,楊振聲在演說中表達的是對於方興未艾的“新文學”的殷切期待。如今,“新文學”已經走過百年歷程。世紀回眸,陳獨秀、胡適、魯迅、周作人等前驅開 闢的道路,早就在豐富的實踐中成為一種“常識”。“新文學”的歷史無負楊 振聲的囑托。

    “中國現當代文學譜繫研究叢書”
    總序


    1928  年,時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繫主任楊振聲發表了題為《新文學的將來》的演說。他在演說中提出——
    文學是代表國家、民族的情感、思想、生活的內容。史家所記, 不過是表面的現像,而文學家卻有深入於生活內容的能力。文學家也   不但能記述內容,並且能提高情感、思想、生活的內容。如坦特,如   托爾斯泰,如歌德,他們都能改造一國的靈魂。所以一個民族的上進  或衰落,文學家有很大的權衡。文學家能改變人性,能補天公的缺  憾,就今日的中國說,文學家應當提高中國民族的情感、思想、生  活,使她日即於光明。
    此時距離“文學革命”,僅過去十年時光。作為“五四”一代作家,楊振聲在演說中表達的是對於方興未艾的“新文學”的殷切期待。如今,“新文學”已經走過百年歷程。世紀回眸,陳獨秀、胡適、魯迅、周作人等前驅開 闢的道路,早就在豐富的實踐中成為一種“常識”。“新文學”的歷史無負楊  振聲的囑托。
    當然,從最初的“嘗試”走到今天的“常識”,其間的路途並不平坦,更非順暢。此中既有“新文學”發生與發展本身必須跨越的關卡,也需要面對與“五四”之後的時代風雲同頻共振帶來的挑戰。在這一過程中,“新文學”的理想激揚過,也落寞過;曾經作為主流而顯赫,也一度成為潛流而邊緣; 始終堅守自身的價值立場,但也或主動或被動地調整著前進的步伐。不過無論如何,“新文學”還是在百年風雲中站穩了腳跟,豎起了旗幟,在“提高中國民族的情感、思想、生活,使她日即於光明”的征程中形成了與傳統文化既有聯結又有區別的現代文明的“新傳統”,與“國家、民族的情感、思想、生活的內容”打成一片。
    “新文學”從歷史中穿行而來的過程,便是“新文學”的種子落地生根的   過程,也是其在觀念、制度、風格與氣像上不斷自我建設的過程。“新文學” 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其內核、本質、意涵與邊界卻也在探索與辯難中日   益明確與積澱。
    因此,看待、理解與研究“新文學”,也就內在地要求一種歷史的眼光、開放的精的視野與譜繫的方法。而當楊振聲演說《新文學的將來》 時,他事實上也開啟了更為自覺地從事“新文學”研究的傳統。1929 年,為落實與楊振聲一道確立的“注重新舊文學的貫通與中外文學的融會”的清華   國文繫建繫方向,朱自清開設“中國新文學研究”課程。此舉被王瑤先生認為是“最早用歷史總結的態度來繫統研究新文學的成果”,影響深遠。
    回溯百年“新文學”研究史,也包括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史,正如王瑤先生所言,“如果我們用歷史的觀點看問題”,朱自清的篳路藍縷“顯示著前驅者開拓的足跡”。而朱自清奠立的“用歷史總結的態度來繫統研究新文學” 的方法,正是現當代文學研究最為重要的學術經驗。此後一代又一代學人的   前赴後繼,便都是在楊振聲與朱自清的延長線上展開工作。我們策劃“中國現當代文學譜繫研究叢書”,也是如此。
    當年,朱自清的“中國新文學研究”課程不僅在清華講授,還曾經到北京師範大學與北平大學女子學院等校開設。而後兩者都是今日北京師範大學   的前身。“新文學”研究的傳統在北師大百年的教育史與學術史上薪火相傳, 代不乏人。以北師大學人為主體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譜繫研究叢書”致力於   站在新的歷史與學術起點上繼往開來,守正出新。
    叢書中的十卷著作盡管各有關懷,但也有相近的問題意識,那便是都關 注“新文學”在“改造一國的靈魂”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對於“新文學”的鍛造。“新文學”的核心價值是從“立人”精神出發,追求“改造中國人及其社會”,以建立“人國”,並且寄托對於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因此,“新文學”確立了以“人的文學”為基礎的價值譜繫,啟蒙、民主、科學、解放是其最為重要的理念。而“新文學”對於“人的解放”的要求又是   與國家的獨立和富強以及人類一切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關聯在一起的。所以,“新文學”對於個體的承擔不會導向“精致的利己主義”,“感時憂國”的精神也包含了對於民粹主義的反思。“新文學”是一種自信但不自大的文學,是一  種穩健但不封閉的文學。開放與交流的“拿來主義”態度是“新文學”的立 身之本,與“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的血肉聯繫則是“新文學”的源頭 活水。“新文學”是一種真正的“腳踏大地”同時“仰望星空”的文學。對於“新文學”價值譜繫的清理,既是一項學術研究的課題,更是一種精神砥礪的需要。而從“新文學”傳統中生長出來的“新文學”研究,同樣有其價值譜繫。王瑤先生強調,“研究問題要有歷史感”。嚴家炎先生也曾經指出,“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研究,首先要尊重事實,從歷史實際出發”。這是對於學科品質與獨    立品格的根本保證。歷史的態度與譜繫的方法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正道   與前路,這是前輩學者留給我們的最為重要的經驗。而對於“新文學”研究   而言,不僅有價值譜繫、知識譜繫、方法譜繫,更有思想譜繫、文化譜繫、精神譜繫。樊駿先生就注意到,在以王瑤為代表的學科先輩身上,同時兼備“兩個精神譜繫”:“一是西方傳統中的‘普羅米修斯—但丁—浮士德—馬克思’,一是中國、東方傳統中的‘屈原—魯迅’。”他們“都是這存在著內在聯繫的兩大精神譜繫,在現代中國學術界的自覺的繼承人”。錢理群先生認為,“新文學”研究的傳統正是“精神傳統與學術傳統”合而為一的。這也就決  定了當我們以歷史的態度與譜繫的方法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時,不僅是在進   行學術創造,也是在精神提升。而這顯然是與“新文學”的價值立場一致的。  我們可喜地看到,這也正是叢書中的各卷作者不約而同的選擇。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高度支持叢書的編輯出版。而從《中國現代文學編 年史》開始,我們就與文化藝術出版社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繫。“中國現當代  文學譜繫研究叢書”作為師大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與師大魯迅研究中心的最 新成果,期待得到學界同人的賜教指正。我們也希望有識之士可以和我們一 道共同推進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發展與繁榮。



    劉勇 李怡 李浴洋
    “中國現當代文學譜繫研究叢書”編委會
    2023 年 5 月 20 日

    在線試讀

    後 記


    大約 2014 年前後,我還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工作,當時我們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承擔了文學院 985 建設的一個項目,編選一套能夠反映本學科學人研究特色的論叢。我為自己確定的計劃就是將我多年來撰寫的新詩研究 論述彙編起來,作為一個專題性的成果小結,目前讀者諸君看到的這個文集 就是當時計劃的集成。2017  年我因為工作調動離開了師大,原以為先前的計劃就此告終了,沒有想到劉勇老師十分看重這一套文叢,多次來函來電鼓勵 我不要放棄,要按時完成當時的工作,這樣推卸不掉,我隻得利用今年疫情 防控這段日子,總算將先前的設想落實了。
    我從事新詩研究以來,主要的論述有著作《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 統》《中國新詩講稿》,另外還有一些論文散見在幾冊論文集中,如《閱讀現代——論魯迅與中國現代文學》《舊世紀文學》《現代:繁復的中國旋律》《被圍與突圍》等,遵照這一套書的編選體例,我將這些年來關於新詩的代表性論述都彙集了起來,這是本書的主要來源。另外還有幾篇新寫的論文,因為 尚未在期刊上發表,根據現在的學術慣例,不宜先行收入文集,隻好留待他 日了。不過這樣一來,好像本書的“新貨”不多,對不起讀者,這是讓我頗 感慚愧的!
    書中“何謂‘中國現代新詩’”一節繫我和王學東當年合寫,“大眾傳媒與新詩的生成”一節是我和蘇雪蓮合寫,“中國現代新詩期刊搶救性工程的必要與可能”一節是我與李揚合寫,在此對三位合作者表示感謝。
    感謝劉勇老師的一再督促,讓我有決心完成編選,也感謝文化藝術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是你們細致認真的工作讓文叢能夠高質量問世,謝謝 你們!
    最後,還要感謝 2006—2017 年間我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的其他同事們,鄒紅老師、張健老師、錢振綱老師、王泉根老師、張清華老師、黃開發老師、任翔老師、張檸老師、瀋慶利老師、陳暉老師、張國龍老師、梁振華老師、林分份老師、譚五昌老師、熊修雨老師,這些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思考, 都凝結著你們的幫助,師大是我的母校,永遠懷念和你們在一起的日子!感謝李浴洋老師,是您的奔波操勞讓叢書的出版一步一步得以實現。


    李   怡
    2020 年 7 月於成都長灘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