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泥土就在我身旁:葦岸日記(上中下)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文學
    【市場價】
    1129-1636
    【優惠價】
    706-1023
    【作者】 葦岸 
    【所屬類別】 圖書  文學  中國現當代隨筆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598308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9830852
    作者:葦岸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日記屬於個人生活。每天能寫下有意義的日記,非需要一種特殊的毅力。我沒有完整無缺,無須後補地寫過一年的日記。但我還是想寫日記。日記在我……斷斷續續,zui後停頓了。沒有日記的生活是一種無痕的、快速的生活,似乎喪失了意義。過去日記的停頓往往也由於寫作。


    借這個開端,和這個已疏遠的友人送的本,我開始寫日記。


    ——葦 岸


     


    我是作家,我是文字的母親。我坐在稿紙前時,文字就從遠處紛紛跑來,圍攏在我面前,就像孩子們跑到坐在院中的母親身邊。隻有作家能給文字以生命,作家讓文字從無形的世界出世就像母親將孩子降生到世界上,有了孩子世界就有了歡樂,有了文字世界因此繁榮。


    ——葦 岸


     


    我應該能看到生命,每天發生變化,感到泥土就在我身旁。能夠戰勝死亡的事物,隻有泥土。


    ——葦 岸


     


    葦岸在本質上是一位詩人,一位以他的生活和寫作向我們昭示生命之詩的詩人。與其說他找到了散文這一形式,不如說這一自由的形式正好適合了他——適合了他那罕見的質樸,適合了他對存在的追問,以及他對生命萬物的關懷和愛。實際上他的意義並不限於任何一種文類。他是屬於那種在我看來在任何時代都不多見的真正意義上的作家和詩人之一。


    ——王家新

     
    內容簡介

        葦岸日記《泥土就在我身旁》書名,來自他1988年4月14日的日記:“……我應該能看到生命,每天發生變化,感到泥土就在我身旁。能夠戰勝死亡的事物,隻有泥土。”


        葦岸日記從1986年1月1日記至1999年4月6日入院接受治療止。1年為1輯,三冊日記共14輯,總量近80萬字,加上附錄《葦岸書信選》《葦岸生平及創作年表》《葦岸作品的後續傳播》等,全書總量90萬字。


        葦岸自覺摒棄日常生活中純粹個人性事物,把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把人文精神與文學承載的可能,以及書寫者氣質、方式影響下的思想格局的探索融為一體,把認識世界、助力文明生態作為自己的責任,那些掘進的、嘗試辨識前路的孜孜努力,在日記中留下了深刻印記。他的日記多有對於大地道德信念、切身體驗的自然與人文進程的敘述,及與作者交往的不同年代作家,他們的閱歷、觀念、創作狀況和個人意趣,所處時代影響下的文藝現像,親歷半個中國的旅行見聞,閱讀過的諸多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類著作。此外還有葦岸非常節制,但仍自然流露的對於出生地和對於親情的準確、生動描述,對於內心緊斂但是誠實的歡喜或沉重的表述。日記內容豐富,語言質樸,有理性、有真性情,伸展出來日常中的人不平凡的日子,打開了一個真實的人的世界,從中可以感受葦岸心智和精神的成長歷程,他在普遍意義上的行跡和不同於他人的特立獨行之處。

    作者簡介

        葦岸,原名馬建國,一九六〇年一月生於北京昌平北小營村。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哲學繫,畢業後任教於北京昌平職業教育學校。一九八二年在《丑小鴨》發表首詩歌《秋分》,一九八八年開始寫作繫列散文《大地上的事情》,成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一九九八年,為寫作《一九九八廿四節氣》,選擇居所附近農田一處固定地點,實地觀察、拍攝、記錄,進行廿四節氣的寫作。一九九九年在病中寫出後一則《廿四節氣  谷雨》,五月十九日因肝癌醫治無效謝世,享年三十九歲。按照葦岸遺願,親友將他的骨灰撒在故鄉北小營村的麥田、樹林和河水中。


        葦岸生前出版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一九九五年四月);編選“當代中國六十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十人集《蔚藍色天空的黃金· 散文卷》(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在病榻上編就散文集《太陽升起以後》(中國工人出版社,二〇〇〇年五月)。其後有《上帝之子》(湖北美術出版社,二〇〇一年四月);《泥土就在我身旁——葦岸日記選》(《特區文學》雙月刊連載,二〇〇四年至二〇〇五年);《後的浪漫主義者》(花城出版社,二〇〇九年十月);《大地上的事情》(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二〇一四年五月)。

    目錄
    輯 日記…………001
    一九八六年
    第二輯日記…………133
    一九八七年
    第三輯日記…………279
    一九八八年
    第四輯日記…………001
    一九八九年
    第五輯日記…………113
    一九九〇年
    第六輯日記…………201
    一九九一年
    第七輯日記…………241
    一九九二年

    輯 日記…………001


    一九八六年


    第二輯日記…………133


    一九八七年


    第三輯日記…………279


    一九八八年


    第四輯日記…………001


    一九八九年


    第五輯日記…………113


    一九九〇年


    第六輯日記…………201


    一九九一年


    第七輯日記…………241


    一九九二年


    第八輯日記…………281


    一九九三年


    第九輯日記…………387


    一九九四年


    第十輯日記…………001


    一九九五年


    第十一輯日記………105


    一九九六年


    第十二輯日記………159


    一九九七年


    第十三輯日記………275


    一九九八年


    第十四輯日記………413


    一九九九年


    附錄一 葦岸書信選……429


    附錄二 葦岸生平及創作年表……549


    附錄三 葦岸作品的後續傳播…………568


    編後記  文學,是他心裡捧出的陽光…………584

    前言
    編後記
    文學,是他心裡捧出的陽光

    葦岸的日記,從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記起,至一九九九年四月六日入院接受治療止。總量近八十萬字。
    每逢新年伊始,他像蓄養日久的土地,悄默聲息而有底力。
    “日記屬於個人生活。每天能寫下有意義的日記,非需要一種特殊的毅力。我沒有完整無缺,無須後補地寫過一年的日記。但我還是想寫日記……沒有日記的生活是一種無痕的、快速的生活,似乎喪失了意義……過去日記的停頓往往也由於寫作。”(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
    在散文裡記述道:“托爾斯泰主張每個人都應該寫日記。他認為這有助於進步,有助於發展思維,就像做體操可以使我們肌肉發達一樣。他常隨身帶著一個小本,隨時記些什麼,再把記下的東西加以發展和修改,寫進日記。”(《作家生涯·作家寫日記》)

    編後記


    文學,是他心裡捧出的陽光


     


    葦岸的日記,從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記起,至一九九九年四月六日入院接受治療止。總量近八十萬字。


    每逢新年伊始,他像蓄養日久的土地,悄默聲息而有底力。


    “日記屬於個人生活。每天能寫下有意義的日記,非需要一種特殊的毅力。我沒有完整無缺,無須後補地寫過一年的日記。但我還是想寫日記……沒有日記的生活是一種無痕的、快速的生活,似乎喪失了意義……過去日記的停頓往往也由於寫作。”(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


    在散文裡記述道:“托爾斯泰主張每個人都應該寫日記。他認為這有助於進步,有助於發展思維,就像做體操可以使我們肌肉發達一樣。他常隨身帶著一個小本,隨時記些什麼,再把記下的東西加以發展和修改,寫進日記。”(《作家生涯·作家寫日記》)


    寫日記不是件容易的事。寫幾天、幾個月可以,記述十三年,從將滿二十六歲,寫到三十九歲,生命後的時間,直至握不住筆、寫不了字,口述亦難以為繼截止,便不容易。葦岸後半生經歷的這一歷史時段,正值中國極為重要的撥亂反正、彌合心力、推進改革開放,思想、觀念、意識和政治、經濟、文化等諸領域競相呈示,從長期故步自封、閉關鎖國的形制中松綁,掙脫出手腳和心智,擁抱世界,試著適應並正視人類文明進程的真實形勢、生存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與現實處境的殘酷距離及其責任所繫。作為哲學專業出身的一名青年教師,葦岸在本職工作以外,命運使然走上文學之路,又在教學實踐以外,有了哲學、文學和大的文化視角去選擇進行人文意義上的另一種社會實踐,這一刻骨銘心的繼續成長閱歷,伴隨了靈魂深處的認知與現實生態的艱辛博弈與抗爭。就日記看,葦岸自覺地把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把人文精神與文學承載的可能和書寫者氣質、方式影響下的思想格局的探索融為一體,把認識世界、助力文明生態作為自己的責任,那些掘進的、嘗試辨識前路的孜孜努力,在日記中留下了深刻印記。客觀上,他的日記因為外部世界與內心世界縱橫交錯,多層面展開,更多的發現,更多的從容或者沉重,兼有理性、有真性情,伸展出來日常中的人不平凡的日子,打開了一個真實的人的精誠世界。


    不少日記,側重葦岸不斷加深的對於大地道德信念的敘述。來自土地或大或小、土地上的人或重或輕的信息,連同他們和賴以生存的土地間的深重關繫,是否良性進行或者惡性發展;所經見的國事、家事及世界大小事,於尋常中探求和發現事物不尋常的存在,盡在其關注的視界。而葦岸隻是他們中的個體之一,恰好他鮮有遮掩和阻礙,眼光和思維超前,思慮過往、憂患將後,有勇氣與頑劣發生踫撞,不回避內心的矛盾衝突,每日與時間競力,踏實地做他中願的工作,教學、閱讀、思考、寫作、記錄,持之以恆地關切萬物平等和社會正義,執守信念並付諸行動。日記記錄的生命議題,人文精神和自然生態,思想與情感,走向未知路上的大地倫理與道德所面臨的考驗和挑戰,深化的理性認知,水到渠成地建立起來,成為葦岸短暫一生傾力踐行和恪守的實證。


    從葦岸日記,讀者會了解,他對文學藝術執念就裡,誠實、深究的職業精神,投入時的單純情狀,有時候可能顯得拘謹、拙笨,甚至固執,但無可動搖其閱讀的自覺,思維始終在科學、理性的向度裡。日記側重記錄了閱讀這一莊重的勞作,也像是內心聲息的落地種植。他的不少散文隨筆,是由日記深化而成的,日記裡許多內容,是他再創作的重要素材。雖然日常生活中純粹個人性事務,如他所言,一般不記入日記,而選擇存留內心,不過仍能從日記看到葦岸的思想、情感過程中一些生動、幽默,甚或真實到疼痛的跡像。準確、柔韌的文字的力量,一直穿行日記中,一日復一年,年年歲歲期間,眼睛和心靈,從疲倦的體力和腦力勞動中得以擦亮,修整、完善和越升。葦岸認為,日記雖是“自然性的筆記,但它們還不是作品意義上的文字”(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四日)。但他的不少日記,簡潔、完整、成熟,確可視作“作品意義上的文字”。這套葦岸的文集,作品集《大地上的事情》(增訂版)、日記《泥土就在我身旁》(上、中、下),還有二○一九年五月十九日葦岸逝世二十周年紀念日先行出版的紀念集《未曾消失的葦岸紀念》,不少內容對應著讀,可切近感受葦岸創作的樣貌、格調、精神質性,他在普遍意義上的行跡和不同於他人的特立獨行之處。


    日記這一精神和心理的梳理活動,符合葦岸內向、持重,寬厚、慈悲,勤勉、嚴謹,不畏艱險、不拒面對的性格特質,即便不堪回首,有時一場比較大的動靜,也許是以更深的痛楚摧折人心、使靈魂不得安寧為代價的,他仍舊選擇迎著過去,直面相對。當然也有,他帶著個人的局限出發。撇開這一點,通過日記操練記錄的重要性在於,他總能看見事物之所以上升和不可避免下降的實際緣由,總能超越個人去意識社會的潛在危機,思人所不常思、想人所不常想的遠處和原處,總是準備著把自己放進去,如果需要作為犧牲以告警示的話,總能站出來、走上前去,或者遞給需要的人一雙速疾的手……他在那裡。在接近農田的地方,用筆耕種。如果文學是葦岸思想和藝術的表達方式,日記便是他時間記錄將有可能發生的表達。日記,是渡載葦岸穿過黑夜走向明天的光亮,文學是他從心裡捧出來的陽光。


    葦岸寫給朋友們的信件,與他的日記均屬私性範圍的文字,依照出版社意見,以附錄形式收入。待征集到更多葦岸的書信,再行結集單獨出版。


    感謝葦岸,使讀者有幸看到他埋藏的心血之作,有機會感受日記中埋藏的葦岸文學寫作的開闊時空和未可估量的藝術張力。如果再有五年、十年……那些繼續埋藏下去的東西,和他自身不斷醞釀深化的結實支撐,又會帶給人們多少分量珍重的作品?好在讀者的檢閱,也是葦岸精神上繼續成長,與讀者一起向好完成的新的機遇。


    葦岸的日記,為重做其生平及創作年表,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信息。


    得以結集出版葦岸日記,感念的人和事有很多。林賢治先生始終關注葦岸日記的編輯、出版進展,以為除散文隨筆寫作以外,日記是葦岸去世以後限度的思想和藝術體認與深在的文字,有必要在出版條件成熟時單獨成書出版,對我的整理、編輯工作也常給予鼓勵,給出專業意見和建議。在此之前,為紀念葦岸逝世十周年,他力促花城出版社出版,約我主編葦岸散文集《後的浪漫主義者》(書名得自林賢治先生)一書,並建議收入我曾在主持《特區文學》散文隨筆專欄時,整理、編輯推出的五輯葦岸日記計五萬餘字,作為該書其中一輯,這是葦岸日記首次部分納入書籍與讀者見面。林莽先生也一直關心著葦岸日記的編輯、出版事項。尤其二○二○年艱難的舊歷年前後、諸事纏身、令人操碎心的境況裡,仍騰出精力,閱讀葦岸日記中部分涉及詩歌界人事的清樣內容,給出中肯意見。經林莽先生過目、把握,我踏實許多。真誠地感謝林賢治先生和林莽先生及其他作家、詩人朋友給予的鼓勵,感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始終如一的支持,感謝傾力統籌、策劃,落實各個環節出版事宜的多馬先生,感謝認真負責的編輯多加女士,他們為做好葦岸文集重要組成部分的日記《泥土就在我身旁》(上、中、下),發揮了積極作用。


    葦岸妹妹馬建秀,協助完成了許多無可替代的工作。葦岸去世兩年多以後,建秀拎著幾隻沉重的提袋,把葦岸多本日記原件,包括他生前留存的一些書信抄件、作品原訂稿等,從昌平帶到我家。建秀和家人希望知道,這些日記等遺存有無價值,該如何處置是為合適,希望我能夠幫助整理、編輯並料理葦岸遺留的文字。建秀講,需要她做什麼隨時告訴她。作為與葦岸相互尊重,並能理解和信任的朋友,他生前曾對其編訂的散文集《太陽升起以後》的出版對林莽、我和寧肯分別有過囑托。葦岸身後,妹妹建秀整理葦岸故居遺物,發現了多本葦岸的日記及其他文字,她和我多次通話或寫郵件進行交流,提出了鄭重意願。信任的分量我明白。至於葦岸的原稿,是珍貴的史料,由家人經手並妥善收藏,是穩妥的。我接受了葦岸家人的重托。生前,葦岸是朋友,逝後,朋友能夠安妥,他的創作能夠持重本有的面貌、能夠安置於應在的地方,如他生前那樣給予社會更多人素,似為義不容辭之事。自然地,將葦岸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去做,方可能做好。其實自己的事,倒沒有非要怎樣,日常中面臨諸多事務時,主動選擇推後或放下的常是自己的事。我讓建秀把葦岸遺作原件,全部帶回保存,待建秀這邊把尚未錄入的遺作分別錄入電腦,能核校一遍原稿更好,發我電子版。什麼地方需要求證原稿,需要建秀協助翻找其他相關資料等,我會聯繫她。我們談了許多整理遺作可能涉及的內容方面、技術方面的問題,如何面對大的原則或情理中的細節,或者雖小卻是原則的問題。還有,需要家人給出的認識方面的支持,比如更加開放的姿態和心理準備,包容更寬泛的事物,理解葦岸,既是家人,又需放歸葦岸於文學、藝術和文化範疇,他同時屬於社會、屬於歷史,故此,保留盡可能完整的面貌,歷史地看待和把握,意義重要,責任在茲。與建秀的協作有序進行。我理解,並要求自己,盡可能保持日記原貌。歷史地去考察、現實地去比較,準確地理解和把握葦岸,鋻識他的文存對於今日中國文學、藝術、思想、精神建設的積極意義,若需取舍,須有十足的理由,即使是沒有商量餘地的內容,也須慎而又慎。總之,去爭取空間,保存其價值所繫。終呈現出來的東西,葦岸能夠放心、踏實、安寧,能夠釋疑豁義而長眠。葦岸生前對自己要求比較苛刻,行文做事極盡完美。那麼,整理、編輯乃至出版這一部分離著本人切近、深重的文存,也要盡力使他滿意。“從他的角度看,會怎樣?”是我常想的一個尺度。至於出版的現實要求,不得不做“切割手術”的話,盡可能整著取下,不斷章取義,不改變原意和原本用語,除非是原稿有遺漏、出現筆誤或錯誤,予以修訂、校正,按出版的技術規範要求,嚴格考證、核實、校正。


    接下這一重托時,我在報社工作,一面做記者、編輯出報,寫作、照顧小孩、操持家務,做現代舞蹈劇場編創和舞蹈員,一面插著空逐年閱讀、核證、整理和編輯葦岸日記。日記的量,直至此次結集出版,拿到全部錄入的日記,我承認自己驚到了,從日漸成熟的詩歌創作,轉入命運所歸的散文寫作,這一重要轉折,在開始寫日記,到生命竭盡全力不治前夕,十三年,寫下和生命,和文學藝術、哲學思想,和生活與創造休戚相關的近八十萬字日記。確定將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葦岸全集(共三種、五部作品)後,有兩年時間,每一種作品,從頭展開,進入長跑的衝刺階段,當然是在本職工作之餘,停下個人創作專心事之。而建秀在此過程,幫了需要她、隻有她能夠幫到的忙。這是我心存感念的。我們的協作積極、有效,順利、愉快,盡管有時候比較艱苦,但從未因個人意識沒到、心沒到、手沒到而將就、湊合、放任或是延誤,可以說,反復地下力氣,成為常態。我深感,建秀作為葦岸的胞妹,包括葦岸的其他家人,父母、兄長、弟弟和姪輩,與葦岸有一致的大氣、通達、涵養,確實印像深刻。有時候我身心疲倦,下班以後連軸干到不得不趕末班地鐵回家,而到家已過午夜(試過下班回家去做,竟至瞌睡沒辦法工作)。除了周末和出差在外,天天如此、月月如此,積重難返地累到想要緩口氣,但始終保持尊重去工作,未敢懈怠。我也從中體味到很多遠遠高出個體勞動本身、更值得珍重的價值和意義。在這個世界上,總有超出利害的存在,是像生命一樣重要的。按照能夠有的理解和尊重,去做理解和尊重的事情,然後把理解和尊重的東西不走樣地給到更多的人。有價值的東西,應該回歸於大眾,回歸這個身在其中、需要人人努力建設的世界。但是由於個人能力、精力所限,可能帶給書籍一些缺憾,在此表示歉意和修繕的誠意,懇望葦岸的親朋和讀者朋友批評指正,以期再版時予以彌補。


    像這一類話,在葦岸日記裡出現過多次:“我用什麼來迎接這新的一年的開端呢?”(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


    勤於閱讀、觀察、發現、思考、體驗和實地創造的葦岸,生命告一段落了。其日記正是他對熱愛生活、熱愛美好事物,忠實於內心,向往有尊嚴地活著,不僅有益個人也能有益他者的人,給予的實在協助和鼓勵。他認真地生活過,極盡全力保存了一個躁動的、充滿活力的時代,保存了它的人心和所向。他的生命魔力通過日記穿行至今,搏動不息。


     


    馮秋子


    二○二○年三月二十日

    在線試讀
    一月一日
    星期三,風,日溫-1℃
    常說萬事開頭難,但新年起始易。
    醒來窗紙已白,每塊窗玻璃上都開放著一片高粱林或葦叢,使人想起秋天的田野和池塘。鼕天胖胖的麻雀,把頭縮在厚茸茸的羽毛裡,蹲在樹枝上鳴叫,它們總起得很早,在半道上等著太陽,然後一塊上路。等太陽也回窩時,它們便回來,在屋檐、畜棚、柴垛過夜。在睡覺前,它們總要聚一聚,把各自帶回的故事講一講,告訴別人沒有看到的事情,由於不講秩序,外人看著它們就像在爭吵一樣。我很喜歡它們的顏色,這是北方鼕天的顏色,它們是留鳥,從出生起便不遠離自己的村子。
    我是昨天乘車回鄉下老家來過新年的。夜像條黑布帶繫著昨天和今天,繫著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多麼想一覺醒來看到窗外紛紛揚揚的雪呀,這個鼕天剛剛下過一次小雪,那是像白紗巾一樣還未蒙住大地的面容,走在上面還沒有響聲。想著雪就想到了走在積雪上,雪凹陷下去的噗噗的聲音,這聲音是美妙的,馬車在街上行駛,積水碎裂的聲音也是美妙的,薄冰因重壓而迸綻的聲音……
    晚上,我走到村外,為了看看星空。無法辨認正在出現的哈雷彗星,北鬥七星也看不出,銀河西北東南方向傾斜地臥著。田野非常安靜,我無法辨出聲音是耳鳴還是天籟,總之它不間斷地響在耳邊。

    一月二日
    星期四,晴,無風
    造物主使地球上有了生命,它使生命具備了得以生存的各種器官。人在具有生命這一點上並不比其他生物高級。
    眼睛是認識事物、指引方向的,口是告訴別人,耳是被別人告訴的,鼻是交換氣息的,下肢供行走,上肢供勞動,它們各盡其責,使生命平衡和諧生存延續演化。紀伯倫說,野蠻人從樹上摘果實喫,文明人從商人手裡買果實喫。從什麼時候起,人們開始創造出一種自己身體之外的機器,來代替某種器官,這個時候人類就背離了養育他的自然,貌似獲得了解放,實質為自己造出了枷鎖,開始淪為自己創造物的奴隸了。
    人類用機器代替了上肢的勞動,用汽車代替了下肢的行走,用計算機代替了大腦的計算,但能用一種器具代替耳鼻口的功用嗎?也許將來可以。那樣更可悲了,將是人類的災難。

    一月一日


    星期三,風,日溫-1℃


    常說萬事開頭難,但新年起始易。


    醒來窗紙已白,每塊窗玻璃上都開放著一片高粱林或葦叢,使人想起秋天的田野和池塘。鼕天胖胖的麻雀,把頭縮在厚茸茸的羽毛裡,蹲在樹枝上鳴叫,它們總起得很早,在半道上等著太陽,然後一塊上路。等太陽也回窩時,它們便回來,在屋檐、畜棚、柴垛過夜。在睡覺前,它們總要聚一聚,把各自帶回的故事講一講,告訴別人沒有看到的事情,由於不講秩序,外人看著它們就像在爭吵一樣。我很喜歡它們的顏色,這是北方鼕天的顏色,它們是留鳥,從出生起便不遠離自己的村子。


    我是昨天乘車回鄉下老家來過新年的。夜像條黑布帶繫著昨天和今天,繫著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多麼想一覺醒來看到窗外紛紛揚揚的雪呀,這個鼕天剛剛下過一次小雪,那是像白紗巾一樣還未蒙住大地的面容,走在上面還沒有響聲。想著雪就想到了走在積雪上,雪凹陷下去的噗噗的聲音,這聲音是美妙的,馬車在街上行駛,積水碎裂的聲音也是美妙的,薄冰因重壓而迸綻的聲音……


    晚上,我走到村外,為了看看星空。無法辨認正在出現的哈雷彗星,北鬥七星也看不出,銀河西北東南方向傾斜地臥著。田野非常安靜,我無法辨出聲音是耳鳴還是天籟,總之它不間斷地響在耳邊。


     


    一月二日


    星期四,晴,無風


    造物主使地球上有了生命,它使生命具備了得以生存的各種器官。人在具有生命這一點上並不比其他生物高級。


    眼睛是認識事物、指引方向的,口是告訴別人,耳是被別人告訴的,鼻是交換氣息的,下肢供行走,上肢供勞動,它們各盡其責,使生命平衡和諧生存延續演化。紀伯倫說,野蠻人從樹上摘果實喫,文明人從商人手裡買果實喫。從什麼時候起,人們開始創造出一種自己身體之外的機器,來代替某種器官,這個時候人類就背離了養育他的自然,貌似獲得了解放,實質為自己造出了枷鎖,開始淪為自己創造物的奴隸了。


    人類用機器代替了上肢的勞動,用汽車代替了下肢的行走,用計算機代替了大腦的計算,但能用一種器具代替耳鼻口的功用嗎?也許將來可以。那樣更可悲了,將是人類的災難。


    早有這樣的想法,今天實現了,從小營步行返昌平。天氣很好,氣溫有些回升。上午十一時出發,走在空曠的田間小路上,天空是灰色的,看不清遠山,陽光也像被什麼過濾了。我奇怪在鼕天人都穿上厚衣服,樹木反脫去了它們的衣裳。小楊樹的皮膚很好看,像美國西部的花斑牛一樣。在一個廢棄的小場院,麻雀們聚在這裡,這是食物基地,它們看到有人走來便一哄而起,落滿了光禿的樹枝,仿佛長上了褐色的葉子。我停住,遠遠地注視著它們,它們不願人這樣注視,警惕地飛走了。人怕人,動物也怕人。我看到了北方的留鳥,花喜鵲、灰喜鵲和其他一些叫不出名的小鳥。在空闊的田地上,它們愉快地叫著,不用聽懂,便已感到很幸福了。


     


    一月三日


    星期五,大風降溫


    很意外,早晨被窗外的風聲震醒,風力有七級左右,它的吼聲令人想到這是一頭兇猛的野獸。人們怕風更甚於怕雨怕雪,因為它使人沐浴在塵沙裡。雪是可愛的,可愛的卻不來。我記得小時候每年鼕天都要降好幾場雪,孩子們可以打雪仗,滾雪球,到田裡去抓野兔,帶著一條忠實的狗,或在場上支篩扣鳥,不然在積雪上走,聽腳下噗噗的響聲,看身後留下一串腳印,非常幸福。近些年氣候變化,鼕天降雪很困難,幾乎成為一種奢求了。隻有風,仍然是常客,在四季都要光顧這個地方,但它並不帶走什麼。


    任憑風在室外四下奔走,把沙土揚向天空,我打開戈爾丁的《蠅王》,看他的智慧,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走進他創造的那個世界。這個令一些作家不服的英國人,用這本書拿來了一九八三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金。


    窗外百米內有個建築工地,我驚奇這樣的大風,撥地而起的四層樓頂仍有人在工作,他們為了讓樓房生長,竟和樹木一樣在露天不避風雨了。


     


    一月四日


    星期六,風


    夜裡溫度很低,早晨見到窗玻璃被冰霜封嚴了,這冰霜沒有圖案、花紋,像刷上的白垩。這一點城鎮的樓房遠不如鄉村的平房那麼美麗。


    看《蠅王》很失望,在青年文學創作會上,顧城已經對我說了。戈爾丁是個理性主義者,主題先行,用小說來闡述他對人類的看法,所以他可能以虛構故事為由,而不注意細節的真實了。這是我看了二十頁後的看法。


     


    一月五日


    星期日,晴,升溫


    秋天,我獨自去過北山,折回了一杈黃櫨枝,紅葉像展開雙翼的蝴蝶棲在枝上,仿佛稍一驚動,便會群起飛去。我小心將它立在書櫃頂部,屋內便燃起了一束火焰。鼕初了,山上黃櫨林的紅蝴蝶已經被風驚飛了,而室內的這群蝴蝶仍然棲在這杈黃櫨枝上,隻是火焰疲倦了。


    意外的是,黃櫨的葉子不因枝斷而脫去。秋末樹木為了保存自己,脫落葉子而過鼕,黃櫨也不例外。但當你折下一枝黃櫨後,它的葉子便和枝緊緊結合在一起了,共同對外。


    在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召開的北京市青年文學創作會上,一些編輯部和出版社贈送了書刊:丁玲主編的《中國》,馮牧主編的《中國作家》,《北京文學》《十月》增刊,及工人出版社的已停刊的《開拓》等。過去很少讀中國小說家的小說,現在瀏覽這些刊物,對一些作家有了了解。今天讀了阿城的《樹王》,李陀說他隻用三千常用漢字,反修飾,樸素中見偉大,讀後確實覺得他比鄭義、張承志等更深刻。


     


    一月六日


    星期一,天氣好


    郵政、電信是根據人類交往聯繫的需要而產生的,初是語言,然後是文字,有了文字,就要求筆和紙出現,出版社、印刷廠也應運而生。這些與人類生命本無直接關繫。


    給吳思敬老師、董文海寄信。吳是搞詩歌評論的,在報刊上似乎讀過他的文章,內容已無印像。與他是在北京市青年文學創作會上認識的,當時顧城、牛波、謝燁、林莽我們同在一桌喫飯,談了幾句。寄給他兩期《新潮》。收到索傑信。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