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且修一世柔軟心 當當特供簽名本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傳記
    【市場價】
    233-337
    【優惠價】
    146-211
    【作者】 青梧著 
    【所屬類別】 圖書  傳記  女性人物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ISBN】978711415395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14153952
    作者:青梧著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6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 傳記類暢銷書作家青梧,繼民國纔子之後,續寫民國纔女深情往事


    繼《紙短情長:民國12纔子》上市兩月即銷兩萬冊後,作家青梧又一力作全新上市,本書關注民國纔女,“北平城不得不看的一道風景”陸小曼,“人間四月天”林徽因, “生如驛道,吾本旅人”楊絳,“文學洛神”蕭紅……作者以平實客觀的筆觸,深情勾勒11位民國纔女的傳奇人生,娓娓道來其愛情、婚姻、事業、交友中,諸多鮮為人知的生動細節。她們的傳奇人生,如同一段塵封的舊夢,生前孤獨,身後寂寥,在堅硬的世界裡,將行過的路,愛過的人,修成一顆柔軟心;在風雲激蕩的歷史交彙處,修得知識女性的一世得體,柔軟,與通透。


    ★ 女性覺醒,是永無止境的精神追求


    時至今日,歷史走過百年,我們仍對民國纔女深深追緬,因其高潔的人格,不屈的精神,獨立的心性。一代知識女性,在顛沛流離的歷史重壓下,為了愛與理想,不以物喜,不為情困,不受世擾,隻為自己做出選擇與堅守。這種堅韌與獨立,值得後世永遠銘記,對當代女性啟發深遠。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寫給每一個渴望活得通透、得體、優雅的你。


    ★ 專色印刷,典藏品質,精美彩插,臻享閱讀


    精致開本,特選柔和像牙白內文用紙,配以90後知名插畫師呼蔥覓蒜、周悅古風典雅插畫,貼合民國纔女的故事內容與精神主題,美文美圖,閱讀體驗極佳。封面精選特種紙,專色印刷,典藏品質,臻享閱讀,給人極致視覺享受。覽卷如在畫中,讀來齒頰留香,堪稱居家贈友收藏之*。

















     
    內容簡介

      她們是人淡如菊的大家閨秀,一顰一笑,動靜行止,都是高貴得體的東方名媛。但她們的骨子裡蟄伏著隱忍而不失優雅的性感,含蓄又欲說還休的放肆,時尚摩登,賢妻良母,在她們身上有一種天衣無縫的協調感。


     在波濤洶湧的時代江河裡,她們終於覺醒,繼而驚世駭俗。


     “我願我永遠是一出悲劇的主人,我願我是一首哀婉綺麗的詩歌,總之,我不願平凡。”

    作者簡介

    青梧,凜冽如秋風般的女子,如嘯、如歌、如嘆息;不慕閨秀之賢,隻愛林下之風。已出版暢銷書《紙短情長》《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目錄

    序:有段舊夢,謂之民國 她們通透、深情,二十幾歲就看透人生虛無的本質。一旦有了決斷,隨時放手,不蔓不枝,不牽不滯。
    石評梅:不要用一生去試探愛 我誓將眼淚時時濡濕你墳前的青草,直到我不能再哭出來。
    廬  隱:我就是喜歡玩火,寧願化為灰燼我愛你太深,便疑你也深。像一隻受傷的歸雁,仍負著更深的悲哀漂泊。
    蕭  紅:人間對我都是無情我不是少女,我沒有紅唇,我的世界狹窄,隻有情愛。
    凌叔華:婚姻從不能將我束縛男人的殷勤總是女人的享受,她們用模糊和推拒,來延長這個過程。
    林徽因:我用一生去回答你你是天真,是莊嚴,是夜夜的月圓。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
    張充和:後的大家閨秀愛情的降臨向來毫無道理,既無關相識的早晚,也不論交往的短長,就是那麼一剎那,便決定將此生,悉數托付給那個人。
    陸小曼:她是中了寂寞的毒 她的心事,就是北平住著一個林徽因。
    蔣碧薇:愛過之後,他們成了彼此的地獄像飛鳥被剪斷翅膀,扔進凡塵,注定是一個悲劇。
    楊  絳:一生隻夠愛一人 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蘇雪林:獨立女性的完美注腳我是一隻蝴蝶,戀愛應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卻在此僅餘一項空白。
    呂碧城:不言風月,隻談人生她從不管那些迂回曲折,人情世故,她鋒芒畢露。
    跋:民國十一釵 原來,那是我們回不去的黃金時代。

    在線試讀
    林徽因:我用一生去回答你
    (字數所限,略有刪減)

    與凌叔華相比,林徽因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她所選的恰是她想要的那個人,恰是適合她的那個人。
    錢鐘書有篇小說《貓》,據說便是影射林徽因。小說裡,女主人遊走於眾男子之間,大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氣勢,可是文至結尾,她聽說,有人看見丈夫在火車上,跟一個女孩走了,眼淚就撲簌簌地掉下來。那纔是她的主心骨,繁花過眼,留在心底的隻是那一人。追求者眾,梁思成纔是能讓林徽因安心的人。
    旁人看不出來,隻因她如夢、如詩、如花影,被欣賞,被編排,被過度解讀了。林徽因已成為一個傳奇,甚或是一個傳說。
    在她去世後半個世紀有餘,一方面,她成了女性勵志的標杆,另一方面,女人們都對她懷著敵意。這種隔著時空的、曖昧不清的態度,著實值得玩味。若她活在當下,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將頻上熱搜,占據報刊娛樂版的頭條吧。
    人們關注名人,尤其熱衷其情史。談論林徽因的文章和書籍汗牛充棟,然而,真正從女性視角去思考的卻並不多。人們談論她,隻是因為男人,尤其是那三個非凡的男人——梁思成、徐志摩、金嶽霖之間的情感糾葛。人們隻關注這一段情事,卻忽略了一個女性追尋人格獨立的歷程。
    法國存在主義作家波伏娃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女人,不是生而為女人,而是變成女人的。實際上,“女人”一詞除了性別所指,更是一種標簽。在女權主義興起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上,女性都處於附屬地位,甚至隻是一個工具。而林徽因所處的時代,正是打破男權壟斷,女性初步爭取自由的時代。對她而言,爭取女性獨立,不僅意味著打破“從屬身份”,更是一種自覺與自省,這與她的切身體驗有密切關繫。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出身福建林氏,這是一個具有優良文化傳統的龐大家族,家族裡的男人大多擁有詩人氣質和志士情懷,曾寫下《與妻書》的林覺民,參加黃花崗起義的林伊民,都是林長民的胞弟,即林徽因的叔叔。父輩們曾東渡日本留學,林長民拿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政治學學位。

    林徽因:我用一生去回答你


    (字數所限,略有刪減)


     


    與凌叔華相比,林徽因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她所選的恰是她想要的那個人,恰是適合她的那個人。


    錢鐘書有篇小說《貓》,據說便是影射林徽因。小說裡,女主人遊走於眾男子之間,大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氣勢,可是文至結尾,她聽說,有人看見丈夫在火車上,跟一個女孩走了,眼淚就撲簌簌地掉下來。那纔是她的主心骨,繁花過眼,留在心底的隻是那一人。追求者眾,梁思成纔是能讓林徽因安心的人。


    旁人看不出來,隻因她如夢、如詩、如花影,被欣賞,被編排,被過度解讀了。林徽因已成為一個傳奇,甚或是一個傳說。


    在她去世後半個世紀有餘,一方面,她成了女性勵志的標杆,另一方面,女人們都對她懷著敵意。這種隔著時空的、曖昧不清的態度,著實值得玩味。若她活在當下,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將頻上熱搜,占據報刊娛樂版的頭條吧。


    人們關注名人,尤其熱衷其情史。談論林徽因的文章和書籍汗牛充棟,然而,真正從女性視角去思考的卻並不多。人們談論她,隻是因為男人,尤其是那三個非凡的男人——梁思成、徐志摩、金嶽霖之間的情感糾葛。人們隻關注這一段情事,卻忽略了一個女性追尋人格獨立的歷程。


    法國存在主義作家波伏娃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女人,不是生而為女人,而是變成女人的。實際上,“女人”一詞除了性別所指,更是一種標簽。在女權主義興起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上,女性都處於附屬地位,甚至隻是一個工具。而林徽因所處的時代,正是打破男權壟斷,女性初步爭取自由的時代。對她而言,爭取女性獨立,不僅意味著打破“從屬身份”,更是一種自覺與自省,這與她的切身體驗有密切關繫。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出身福建林氏,這是一個具有優良文化傳統的龐大家族,家族裡的男人大多擁有詩人氣質和志士情懷,曾寫下《與妻書》的林覺民,參加黃花崗起義的林伊民,都是林長民的胞弟,即林徽因的叔叔。父輩們曾東渡日本留學,林長民拿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政治學學位。


    與那個時代所有知識分子一樣,林長民身上兼具新、舊兩種東西,一方面受到西方憲政學說的影響,思想西化,同時又受儒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濡染,執意要給林家添男丁,繼承香火,所以當他的妻子不能生育時,他娶了姨太太何雪媛,何氏便是林徽因的母親。


    何氏生下徽因後,也曾誕下一個男嬰,可惜後來夭折了,再無所出。於是林長民又娶了一房姨太太程氏,她為林長民生了一個女兒、四個兒子,享受“專寵”的地位。這樣一來,何氏便幾乎不被問津了。


    林長民、程氏和他們的孩子們住在前院,何氏和林徽因住在後院,前院歡聲笑語,後院寂若無人。丈夫的冷漠,嬰兒的夭折,對何氏打擊極大。在自怨自艾中,她日漸消沉,脾氣也乖戾刁鑽起來,即便是林長民來後院,也隻是遭到她的搶白和中傷,他也就幾乎不來了。


    何氏沒有受過多少教育,既缺乏人格獨立,又缺乏經濟獨立,所以一切便無法自主。林徽因對這一切有著深刻的認知,這種“傷痛”延續多年,直至嫁做人婦,依然折磨著她。


     


    林徽因是這個家裡受寵愛的孩子。大約是太喜歡這個女兒了,林長民赴歐洲時也帶著徽因,使這個十六歲的少女有了環遊世界的體驗。


    時值“一戰”結束不久,各國精英彙聚倫敦,林長民在倫敦的寓所幾乎成了中國知識分子討論國事的“常設機構”,在父親的諸多訪客中,徐志摩是特別的一位。


    他比林徽因年長近十歲,徽因稱他“徐叔叔”,但他卻愛上了這位少女。面對她時,他總有說不完的話,滔滔不絕地談論英國文學,妙語不斷,飛珠濺玉。


    他不知道,早在1919年,林徽因已與梁思成相識,這樣的相識決定了他們的一生。當代學者論及“林徐”二人的情感糾葛時,往往過度解讀,16歲的林徽因,或許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徐志摩對她的深情。徐志摩已婚,妻子張幼儀也一同來到英國,並且有身孕;林徽因與梁家亦有婚約,無論如何,她面對的問題過於復雜,與徐志摩不大可能有感情上的糾葛。這樣一來,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感情,就有了幾分單戀的味道。


    大約在1921年,徐志摩向林徽因透露離婚的打算,並向她求婚。林徽因盡管敬仰他,卻顧慮重重,多年以後與摯友費慰梅談及此事,她說,在徐志摩這起離婚事件中,一個失去愛情的妻子被拋至一旁,而她卻要去頂替這個位置,她無法想像自己將走入這樣一種人生關繫,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母親的羞辱。


    好在不久以後,父親決定回國,這段戀曲暫時落幕。


     


    回國後,梁林兩家再次提及婚事,並在1923年訂立婚約。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認為,在正式結婚之前,希望兩個年輕人能夠完成學業,好是一起出國留學。他希望,這場婚事雖由父輩做主,但也要兩人先培養起感情。


    然而,當年57日發生的一起事故,推遲了留學的時間。


    那天,梁思成騎著摩托車,從郊外的清華園趕到城裡參加遊行,轉入長安街時,被一輛轎車撞倒,轎車揚長而去,梁思成不省人事。這場事故導致梁思成右腿折斷,脊椎受損,在醫院裡住了八個星期。住院期間,林徽因每天都來看望他,安慰他,陪他聊天,常常講些小笑話。


    梁林關繫確立後,徐志摩作為梁啟超出名的弟子,再次進入了他們的生活。1924年,泰戈爾訪華,徐志摩、林徽因二人全程陪同。報刊如是形容:“林小姐人艷如花,和老詩人挾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面、郊荒島瘦的徐志摩,猶如蒼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圖。”神清骨冷的“梅”自是林徽因,長身玉立的“竹”則是徐志摩,那長髯白袍的蒼松,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了。


    泰戈爾在華期間,大多數時間由林徽因和徐志摩陪伴,徐志摩向泰戈爾坦陳自己愛戀林徽因,泰戈爾代為轉達,但失敗了。不久,徐志摩就陷入了和陸小曼的感情糾葛。


     


    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結婚,並從這裡啟程,赴歐洲度蜜月。他們牽手走過德國的古堡,在瑞士一起劃船,流連於文藝復興的中心佛羅倫薩……之後,他們轉道莫斯科,乘坐穿越西伯利亞的鐵路,返回中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多數海外歸來的知識分子,都渴望用自己的學識,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回國後的梁氏夫婦,在東北大學開設建築學課程,還成立了一個建築事務所,準備放手大干一場。然而,戰亂頻仍,外敵入侵,他們的規劃被迫終止。


    1930年秋天,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東城區的北總布胡同3號安了一個家,成為著名的“太太的客廳”。當年梁家的沙龍上,不但有作家瀋從文、蕭乾,還有政治學家張奚若、錢端升,經濟學家陳岱孫,歷史學家陳垣、傅斯年,學者胡適,詩人徐志摩、卞之琳,女作家凌淑華,哲學家金嶽霖,外交家葉公超……無一不是中國近代史上閃閃發光的人物。


    其中,往來為頻繁的,是徐志摩和金嶽霖。也構成了林徽因為傳奇的情史。


    當時,徐志摩已和陸小曼結婚,為了應對太太龐大的開支,他不得不應胡適之請,來北大教書。陸小曼不願北上,徐志摩形單影隻,便把梁家當成了第二個家。他時常介紹一些新朋友過來,其中就包括金嶽霖。


    金嶽霖身材高大,眼神清澈,舉止斯文儒雅,是清華大學哲學繫的創立者,很快便融入了梁家的沙龍。他從何時開始愛上林徽因的,我們無從了解。


    總之,這一場愛,綿延了一生。


    金嶽霖年輕時談過戀愛,和一個美國姑娘,然而並無結果。認識林徽因的這一年,他已經36歲,步入中年。就像一個離奇的宿命,徐志摩把他介紹給徽因,仿佛有所托付似的,同年,徐志摩因飛機失事喪生。


    梁家的孩子們稱金嶽霖為“金爸”,他對他們寵愛極了,經常讓廚師給他們做冰淇淋喫。


    林徽因曾向梁思成坦言,她愛上了一個人,所指就是金嶽霖。梁思成非常痛苦,讓林徽因選擇,也讓金嶽霖選擇,終,金嶽霖選擇退出。


    那真是一個酣暢淋漓的時代,人們坦誠、純粹、勇敢,並不加掩飾。愛得英勇,衝破一切阻力,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愛得得體,不失風度。


    離經叛道不難,難的是一生離經叛道。


    金嶽霖的行事作風,不必說在當時,就算到如今,也令人咂舌。他像西方文學中的騎士一樣,就算戀慕之人嫁為人婦,也要一生守護。而梁思成和家人,始終對金嶽霖充滿信任。


    那是一個我們所不能理解的世道,他們如此純粹,不必以愛上一個人為恥,盡管那是別人的妻子。多年以後,金嶽霖白發蒼蒼,而他摯愛的徽因也已美人成土。有人曾問及這段半個多世紀的戀情,他想了很久,後搖搖頭,淡然道:“我隻能對她一個人講。”


     


    1934年夏,梁氏夫婦赴山西考察。這段旅行盡管收獲頗多,但有時候卻糟糕透了,他們經常棲身荒野,屢屢向傳教士借宿。此後,他們又先後考察了河南和山東,發現建於唐代的佛光寺,轟動了整個建築學界。


    在林徽因的一生中,這一段工作有非同尋常的意義。當代人談及她時,常視她為纔女,而她卻一直避免成為“纔女”,或者說尋求“纔女”之外的身份。她並不認同寫幾首詩,或者創作幾部戲劇那樣的一生,她骨子裡有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存在,使她尋求一種能夠和男子相匹配的事業,這便是建築藝術。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林徽因不得不和北大、清華的師生向大後方轉移,開始了逃難般的生涯。“抗戰”八年,他們幾乎四處流落,頭頂上盤旋著日軍的戰機,活在饑寒交迫的死亡陰影中。然而,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中,林徽因從未被生活本身所“吞噬”,她始終保持著心中的詩情,並在學術研究中尋求安慰。


    1946年,林徽因一家終於回到闊別近十年的北京。流亡的日子裡,她和四十餘個家庭結下深厚的友誼。她像一盞燈,走到哪裡,那裡就充滿溫暖與光明。


    掠過被過度闡釋和浪漫化的語境,我們會發現一個真實的林徽因。她的美,不止在三個男人對她的痴迷中,而是一種向上的力量。相對於她柔情感性的詩,她自身閃爍著一種理性而蓬勃的剛強。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