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藝高德劭百歲公·舒適-海上談藝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傳記
    【市場價】
    188-273
    【優惠價】
    118-171
    【作者】 夏瑜 
    【所屬類別】 圖書  傳記  藝術家  戲劇家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5350464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3504643
    作者:夏瑜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3月 

        
        
    "

    編輯推薦
    他被稱為“電影皇帝”,因為他一生在影視中演過三次皇帝,成了演皇上的專業戶。演皇帝給他帶來了聲譽,媒體誇他“話劇界的健將,銀幕上的紅人,藝術是他的生命,演戲是他的食糧”。可是,演皇帝也給他帶來災難,使他遭到全國規模的批判,被加上“賣國主義”的罪名。舒適的一生,由大學生而演員,由演員而導演,他與電影的情緣,貫穿始終…… 
    內容簡介
    舒適,1916年4月生於北京,電影表演藝術家、導演。原名舒昌格,7歲隨父到上海,先後在上海光華大學附中、復旦附中就讀,後入復旦大學、持志大學(上海外語學院前身)就讀。1935年參加大學劇人協會,始演話劇《黑地獄》,並加入“青鳥劇社”。1937年始頻頻登臺,參演話劇《雷雨》《日出》《原野》《嶽飛》等。並涉足電影,出演《桃色新聞》《歌兒救母記》,又自編自導《賣花的女兒》,漸成上海灘當紅小生。
    上世紀40年代,赴香港發展,邊拍電影邊從事進步地下工作,在上海、香港兩地的42部影片中擔任主要角色。其中有影響的作品有《長相思》《春之夢》《浮生六記》《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清宮秘史》等。同時還編導了影片《地老天荒》《苦兒天堂》,導演了影片《母親》《秋之歌》《蝴蝶夢》等。1952年返滬。
    舒適一生編、導、演電影七十餘部,《清宮秘史》和《紅日》是其表演代表作。2005年榮獲*“優秀電影藝術家”稱號。主演的體育片《水上春秋》在2013年榮獲美國首屆“伊絲特電影獎”*男演員獎。
    2015年6月,舒適仙逝,享年99周歲。
    本書通過采訪電影藝術家舒適及其身邊的親朋好友,反映了99歲高齡的舒適先生從藝的經歷,對藝術成就取得的緣起和來由進行了描述,總結了其跌宕的人生,豐富的藝術經驗,以及電影之外的諸多愛好,使這位眾口皆碑、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的形像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夏瑜,上影集團高級文學編輯,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理事,原《上影畫報》主編。
    目錄
    目 錄
    藝術訪談
    本色表演 真實人生

    藝術傳評
    章 “戲子”誕生
    第二章 星光閃耀
    第三章 香港秘史
    第四章 脫胎換骨
    第五章 寵辱不驚
    第六章 生離死別
    第七章 鼕去春來
    第八章 大顯身手
    第九章 打球票戲目      錄
    藝術訪談
    本色表演 真實人生

    藝術傳評
    章 “戲子”誕生
    第二章 星光閃耀
    第三章 香港秘史
    第四章  脫胎換骨
    第五章  寵辱不驚
    第六章  生離死別
    第七章  鼕去春來
    第八章  大顯身手
    第九章  打球票戲
    尾聲

    附錄
    從藝大事記
    後記

    在線試讀
    本色表演 真實人生
    時間:2010-2015年春節期間
    地點:復興中路舒適家
    受訪人:舒適(鳳凰傳話)
    采訪人:夏瑜

    關於從藝之路
    夏瑜(以下簡稱夏):舒老,您是怎麼走上這條演藝之路的?
    舒適(以下簡稱舒):這說起來要拜日本人所賜。“八一三”日軍攻占上海之後,我家逃難到了法租界,我母親就在法租界租了間公寓。我那時在持志大學讀書,一個人在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穎村借到一間小房子,樓上正好住的是謝添和淘金兩對夫婦,都是電影界的大腕,我和他們處得不錯,也很羨慕他們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不久他們就隨演劇隊到內地去巡回演出宣傳抗日了。好在我還認識劉瓊和金焰,因為我是大學籃球聯隊隊長,他們也喜歡打球,經常來我們學校,一來二去我和他們就成了好朋友。他們當時已經是職業演員,我就覺得他們的演藝生活非常舒服,就又勾起了想演戲的欲望,覺得這種生活對我來說非常合適,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唱戲嘛,是母親不讓我走這條路,但心裡是一直羨慕人家當一個演員的。正好,當時於伶、歐陽予倩、許幸之等前輩在“孤島”組織了青鳥劇社,需要招一些新人,經劉瓊和金焰兩位的引薦和朋友的牽線搭橋,我就偷偷地報名參加了。母親聽到這消息,就立即寫信給遠在廈門銀行工作的父親,說我不學好,去演“文明戲”(早期的話劇)。其實那時候“文明戲”早就過了,話劇已經發展到一個非常成熟的階段,譬如曹禺、田漢、李健吾等人的作品,經常在戲院裡公演。父親很支持我,他對我母親的回答很簡單:“他愛干什麼就干什麼吧!”我如奉聖旨,堂而皇之演戲了。開心啊!就這樣一腳踏進這扇門,我就再也出不來了,嘿嘿……
    夏:“文明戲”和話劇有些什麼區別呢?本色表演 真實人生
    時間:2010-2015年春節期間
    地點:復興中路舒適家
    受訪人:舒適(鳳凰傳話)
    采訪人:夏瑜

    關於從藝之路
    夏瑜(以下簡稱夏):舒老,您是怎麼走上這條演藝之路的?
    舒適(以下簡稱舒):這說起來要拜日本人所賜。“八一三”日軍攻占上海之後,我家逃難到了法租界,我母親就在法租界租了間公寓。我那時在持志大學讀書,一個人在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穎村借到一間小房子,樓上正好住的是謝添和淘金兩對夫婦,都是電影界的大腕,我和他們處得不錯,也很羨慕他們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不久他們就隨演劇隊到內地去巡回演出宣傳抗日了。好在我還認識劉瓊和金焰,因為我是大學籃球聯隊隊長,他們也喜歡打球,經常來我們學校,一來二去我和他們就成了好朋友。他們當時已經是職業演員,我就覺得他們的演藝生活非常舒服,就又勾起了想演戲的欲望,覺得這種生活對我來說非常合適,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唱戲嘛,是母親不讓我走這條路,但心裡是一直羨慕人家當一個演員的。正好,當時於伶、歐陽予倩、許幸之等前輩在“孤島”組織了青鳥劇社,需要招一些新人,經劉瓊和金焰兩位的引薦和朋友的牽線搭橋,我就偷偷地報名參加了。母親聽到這消息,就立即寫信給遠在廈門銀行工作的父親,說我不學好,去演“文明戲”(早期的話劇)。其實那時候“文明戲”早就過了,話劇已經發展到一個非常成熟的階段,譬如曹禺、田漢、李健吾等人的作品,經常在戲院裡公演。父親很支持我,他對我母親的回答很簡單:“他愛干什麼就干什麼吧!”我如奉聖旨,堂而皇之演戲了。開心啊!就這樣一腳踏進這扇門,我就再也出不來了,嘿嘿……
    夏:“文明戲”和話劇有些什麼區別呢?
    舒:話劇早就是從“文明戲”發展而來的,它和中國的戲曲不同,但又有點聯繫。譬如,它沒有很完整的劇本,很多戲隻有一個大綱,要靠演員在臺上即興發揮,也蠻鍛煉人的。它有時候也保留了一些“唱段”,但已經不像戲曲對唱腔和表演的程式化要求那麼嚴了。“文明戲”發展到後來就變成了話劇,劇本寫得很詳細,對場景和演員的對話、動作都有明確的規定,自己不能瞎發揮了,嘿嘿,當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每演一次都會有細微的不同,取決於演員的狀態。這裡面的道道一兩句是說不清的……
    夏:您初演了些什麼戲呢?
    舒:多啦!在參加“青鳥”劇社之前,被朋友拉到杭州去,參演石凌鶴編劇的《黑地獄》,還同時演兩個配角,蠻過癮的。進了“青鳥”劇社後正式到大戲院的臺上演話劇,先是曹禺的兩個四幕劇《雷雨》和《日出》,扮演周萍大少爺和銀行經理潘月亭,有點名氣了,接著又是他的名作《原野》,又演《武則天》《阿Q正傳》《嶽飛》等等,好幾十部呢!
    夏:那麼電影呢?不是說話劇是演員的藝術,表演更過癮,而電影是導演的藝術,演員要聽導演的擺布嗎?您為啥要去拍電影,什麼時候開始上銀幕的?
    舒:1938年吧,基本上是和話劇同步的。演話劇的確鍛煉演技,也過癮,但那時候電影是舶來品,所以拍電影更新鮮時髦,扎臺型啊!上臺演了話劇就也想嘗嘗上銀幕的滋味,就讓哥們劉瓊和金焰介紹我到電影廠踫運氣,沒想到還挺順利。部是《桃色新聞》,接著就一發不可收了,《桃色新聞》還沒殺青就演了《歌兒救母記》,之後又是《歌聲淚痕》等等,一部接一部了。
    夏:您開始拍電影演的是些什麼角色呢?和話劇裡的角色差不多,還是……
    舒:拍電影和演話劇不一樣,在臺上演戲,和觀眾離得比較遠,如果外形上與角色有距離,可以靠化妝來彌補,可是電影就不行,鏡頭對著你拍近景、特寫,放到銀幕上這麼大,不好淘漿糊的!所以導演一般會選擇與人物的性格、形像比較接近的演員。我那時候年輕嘛,所以演的一些角色大概屬於所謂的小生吧,相對比較成熟的男性。我蠻喜歡古裝戲的,也演得比較多,如《李三娘》《董小宛》《孟麗君》《蘇三艷史》《紅粉金戈》……
    夏:據說上世紀40年代的時候,有人把你與劉瓊、王引、嚴俊合稱為“四大硬派小生”,還把你和張翼、梅熹稱為“小生三鼎甲”?
    舒:哦喲!(搖手又搖頭)哪裡啊!大概因為我長得比較高大健壯,聲音又響,蠻剛硬的,40年代後期更適合扮演性格剛強的中年男人。有的戲是電影公司老板專門為我打造的,當然有的角色是我注入了自己擅長表達的那種腔調,盡量朝剛正不阿和自尊自信的方面靠攏。說得好聽點麼有點像本色演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說得難聽點麼就是演來演去一個樣子,也可能有些觀眾就是喜歡我這種腔調,呵呵……
    夏:可是,為什麼曾經有人認為你是演技派好演員呢?
    舒:不是!我又沒有進電影學院深造過,也沒有繫統研究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劇理論和莎士比亞的戲劇理論,什麼“體驗派”之類我是講不出啥道道。我隻是邊觀摩學習別人的表演,邊讀書,看過不少資料,包括從外國電影裡看好萊塢明星的表演,然後在實踐中摸索出一種適合自己的表演路子。
    夏:哦,對了,我聽到上影演員劇團有人評價你很有氣場,身上有貴族氣,用不著演,拍攝現場往那兒一站,眾人的眼球就被你吸引了。而趙丹、項堃他們是每一個舉手投足都經過精心設計的。您認可這種說法嗎?
    舒:呵呵,他們把我抬得太高了。不過有一點是說對了,我基本上是盡量讓角色朝我靠,而阿丹大概是竭力讓自己變成角色,你看他準備演魯迅、演周恩來花的那些功夫,簡直可以說到了瘋魔的地步,像他那樣的表演方式我可能做不來……
    夏:也許您的表演方式和劉瓊、金焰更接近?
    舒:可能吧。大概我跟老劉走得更近,又是他和金焰把我引進這個圈子的緣故,難免會受他們的影響。但也不完全一樣,因為我和他們的性格不同,老劉相對內向,而我更簡單直接一點。
    夏:能否請您談談在《紅日》中成功扮演國民黨將領張靈甫的體會?
    舒:(大搖其手)哦喲,又是張靈甫啊,這個問題我都回答得煩了!
    夏:但是,這個角色是你出名的表演代表作啊!在那個年代,你扮演反派為什麼沒有一點點的丑化呢?
    舒:《紅日》裡的張靈甫當然屬於反角,對這個人物也應該有所批判,但決不能丑化,這就是我當時的想法。我在湯曉丹導演主持的創作討論會上正式表過態:拍這部電影一定要實事求是,不管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張靈甫首先是個軍人,而且是抗日名將,打仗非常勇敢的。我不能把這個角色往丑裡演,不能讓人覺得他窩窩囊囊的。隻有把國民黨表現得很強,共產黨把他打敗纔顯得更強、更難得。湯導演不響,沒有否定我的觀點,那我就認為他是默認,便按照這個路子實施了。但這個“度”很難掌握。批判得過了,就是丑化,不批判,就是美化……
    夏:在當時提出不丑化國民黨將領的觀點,是要擔風險的啊!你膽子怎麼這麼大?
    舒: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的,談不上膽子大,當時也沒考慮太多,就是認為張靈甫就應該是那樣的,神氣活現,剛愎自用。我父親就是國民黨軍官,我從小就接觸過不少與父親來往的國民黨將領,他們一個個都是器宇軒昂、腰板筆挺、非常神氣的,並不是像有些電影、電視裡塑造的那樣獐頭鼠目、一臉猥瑣,還弔兒郎當。為了演好張靈甫,我專門到南京軍事學院去查閱資料,研究過他的經歷、性格,還結識了張家親屬,能夠理解像張靈甫那種當時被愚忠愚孝迷了心竅的國民黨少壯派軍人。他身上有股不認輸的犟勁,但終還是敗了,這是一個失敗者的悲劇,是國民黨的悲劇。張靈甫的親屬倒是蠻肯定我的表演,幾年前張夫人王玉齡還特地托兒子將《王牌悍將張靈甫傳》一書送來給我。
    夏:您把張靈甫演得這麼神氣,張夫人當然接受,可是你在政治運動中因此而喫足苦頭了吧?
    舒:嗨,不提了,這一篇已經翻過去了,不就是說我美化國民黨嗎?說我是反革命演反革命,當然演得像,那還說楊在葆丑化解放軍呢……現在想想,這簡直是笑話,一場鬧劇……(揮揮手)不提了!
    夏:那麼《清宮秘史》呢?也是您的代表作……
    舒:拍《清宮秘史》是在香港,比《紅日》要早十幾年呢!朱石麟導演,我演光緒皇帝,周璇演珍妃。這是姚克根據自己的話劇劇本《清宮怨》改編的,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寫革新派與保守派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光緒主張革新,包括選妃子,他喜歡珍妃,可是慈禧不樂意。話劇《清宮怨》我過去演過,所以拍這部電影心裡有點底。而且,跟周璇也不是次合作了,彼此都很默契融洽。
    夏:您跟周璇合作過幾次?演過幾次皇帝?
    舒:和周璇合作的次數……那可就數不清了,《李三娘》《長相思》……就說演皇帝吧,話劇不算,我一共演過三次皇帝,其中兩次就是和周璇搭檔。《董小宛》,我演順治,周璇演董小宛,還有就是《清宮秘史》。第三次演皇帝是電視連續劇《雍正皇帝》,我在裡面客串康熙。
    夏:拍這部電影,表演很過癮吧?
    舒:這部電影裡我的戲份很足,表演上有硬的也有軟的。硬的就是對抗慈禧太後以及一幫保守勢力,軟的則是與珍妃也就是周璇的情感戲。相對來說,硬的戲我更拿手,軟的戲要花點功夫,好在我與周璇太熟了,所以演起來毫無障礙。
    夏:拍《清宮秘史》也讓您遭罪了吧?曾經全國批判……
    舒:是啊,批判這部電影來頭大啊!50年代拿到大陸來公映之後就開始批,一直延續到“文革”開始,火力越來越猛。好像先是戚本禹在《紅旗》雜志上發文章,什麼“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說姚克是反動文人……後來《人民日報》也發文章,有點借這個因頭推動“文革”、打倒“走資派”的意思。可是圈子裡大家私底下都覺得這部電影好,說我演得也可以。所以,盡管上面雷聲大,底下還是雨點小,批不起來。
    夏:姚克到底是什麼人,為啥說他是反動文人?
    舒:胡說八道啊!姚克的名頭可大了,他那時是上海灘很有名氣的翻譯家和劇作家,魯迅的學生之一。魯迅很欣賞他的,經常和他通信。據我所知,魯迅逝世之後,姚克和斯諾聯合署名獻了一副挽聯,當時上海的文藝界都曉得的,但是挽聯的內容我記不清了。他與費穆一起創建天風劇社,上官雲珠也參加過,所以他和上官雲珠好過。還與黃佐臨他們一起組建了苦干劇團。
    夏:這麼說他一點不反動嘛,反而應該稱他為“進步文人”。我那時候年紀小,記得大人都在悄悄議論這部電影,又因為片名中有“秘史”二字,覺得很神秘,不知道出了啥事情,還以為是部黃色電影……
    舒:(大笑,搖手)其實,這真的是相當不錯的一部電影,朱石麟導演水平很高,美工、攝影都花了大力氣,用了很多創新的拍攝手法,稱得上是當時香港的一部古裝大片。可當年就是這樣窮折騰,我倒沒什麼,一直被批嘛!《紅日》《情長誼深》,幾乎演一部被批一部,所以也就習慣了,頂多寫寫檢查,不會往心裡去的。可是導演朱石麟太可憐了,看到香港《文彙報》轉載內地的批判文章後,嚇死了,一病不起,纔68歲啊,作孽!

    關於非故事片導演
    夏:舒老,您轉型成為導演之後,除了拍《林衝》等故事片,還拍過不少舞劇、戲曲電影,這和拍故事片的處理方式有什麼不同呢,您一定有不少體會吧?
    舒:當然。這裡面有兩個問題,首先是要真實,電影必須比舞臺上呈現的要真實,這是由電影的屬性決定的。第二纔是區別於故事片的真實。
    夏:能否講得具體些呢?譬如舞臺劇改編的電影的布景與故事片有什麼不同?記得1982年的時候,您曾經導演過一部舞劇電影《劍》,我還采訪過該片的美術師劉藩老師呢!
    舒:是嗎?這部舞劇是趙丹的女兒趙青主演的,扮演一個鐵匠的女兒,原美國國務卿黑格先生(小亞歷山大·梅格斯·黑格 Alexander Meigs Haig,Jr)曾觀摩演出,評價很高。上影要把這部作品搬上銀幕,而我有幸擔任導演。當時我去北京修改劇本,與中國歌劇舞劇院的創作人員一起苦干了四個月,為的是把舞劇電影化。劉藩是上影美術師中的老法師,造詣很高,這部戲在布景方面把“虛”和“實”的矛盾解決得非常好。
    夏:怎麼理解呢,這“虛”和“實”的問題?
    舒:其實就是舞劇藝術的“虛”和電影手法的“實”,這對矛盾解決得好,就成功了。譬如《劍》當中的“和平王宮”這堂布景,劉藩是這麼處理的,他從潘天壽先生的精闢畫論中得到啟發,“無虛不能顯實,無實不能存虛”,對立統一,走虛實結合的路。他處理室內環境的建築結構以實為主,簡練概括,門窗、牆面的裝飾以虛為主,用平面繪畫的手段取代真實建築中的浮雕,室外環境則注重大面積的組合,並廣泛運用繪畫的表現方法。包括地上的一條“紅地毯”,其實也是畫出來的,因為演員要在這上面跳舞,如果是真的地毯,有些動作完成起來就會受到阻礙。
    夏:哦,這裡面真是有學問呵!
    舒:至於拍戲曲片,首先要考慮到美,無論形像、動作都要有美感。要保持戲曲原有的優美特點,給觀眾以美的享受,又要充分借用電影的優勢,比舞臺上的表演更精彩,環境更真實優美。所以必須采用各種方法,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纔能獲得觀眾的認可。
    夏:請舉例講講……
    舒:譬如1984年我導演的黃梅戲神話藝術片《龍女》,馬蘭演的,就采取了一些當時來講比較獨特的手法,許多觀眾看後,不明白是怎麼拍出來的,來信詢問:“這部戲的外景是在哪裡拍的?”“相府中的回廊等是不是在蘇州園林拍的?”“洞房內外又是哪裡拍的?”“送別是在哪條河邊拍的,還有那條船……”等等。
    夏:是啊,難道不是實景拍攝嗎?
    舒:(笑)洋盤(上海方言:外行)了吧!戲曲片和舞劇電影一樣,裡面的實景看上去是實的,實際上有很多花頭。你想,如果要是在真實的外景地唱戲,有時候還要有一些舞蹈動作,磕磕踫踫很不方便。還有,風稍大一點就會把演員穿的服裝吹得歪歪扭扭,箍在身上十分難看,發型、胡須也會被吹得亂七八糟,無法控制,強烈的陽光又會照得演員皺緊眉頭,張不開眼睛,沒法拍攝的。
    夏:那就是說,隻能采用一些特技手法來拍攝?
    舒:是啊,《龍女》是一部戲曲神話片,特技鏡頭比較多,約占總鏡頭數的七分之一。我們用了兩組特技,由四位同志負責這方面的工作。他們任務繁重、困難多、工作時間長,十分辛苦。電影廠裡的聰明人是很多的,他們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這部影片裡,除了龍女和珍姑被官船救起的一個鏡頭,還不到十秒鐘,是在杭州西湖邊實景拍攝,其他都是在攝影棚裡搭了布景拍的,包括龍宮門口、龍王小廟、涼亭、水晶宮、刑臺、城門口、貢院、皇宮、相府、客房、洞房等大小十餘堂景。在攝影棚裡拍,既沒有風吹日曬,又可以根據戲的要求進行布光,要什麼氣氛就可以有什麼氣氛。要風就用電風扇吹,主動得多了。要雨可不能用水澆,如果把戲曲演員澆成落湯雞,那可糟了。我們用特技手法在已拍好的片子上加一些雨絲,看上去是在下雨,但不會打濕演員的衣衫,使他們可以瀟灑自如地做動作。
    夏:難道龍女出水的鏡頭也不是在海邊拍的嗎?海水總不能假吧!
    舒:當然不是在海邊拍的。先是特技部門根據劇情的需要預先拍了海景作資料,回來後在特技棚鈉光藍天幕前又拍了演員表演,然後再加工合成的。還有些鏡頭如天空飛行等,也是用這個方法拍攝的。至於龍女出水走到岸邊邊舞邊唱那一組鏡頭,是特技用玻璃珠銀幕拍攝的。演員站在一無所有的空的銀幕前,布好人物光,這光不能射到銀幕上。在演員表演的同時,把預先拍好的海景資料片由正面放映到銀幕上去。玻璃珠受到光照就會產生強烈的反光,演員擋住的部分沒有反光。攝影機在一定的角度,再把演員和銀幕上展現的海景一並拍下,就合成了,演員就像在波濤洶湧的海邊表演一樣。
    夏:哦喲,那不就是現在的藍屏技術嘛,那時上影廠還真是先進呵!
    舒:可不是嘛!還有舞劇電影《劍》當時也使用了藍屏技術。譬如為了表現洞窟的陰森可怖和渲染主人公的幻覺效果,特技車間的同志就試用了當時的這種新工藝來拍攝大小人,使畫面上同時出現頂天立地的巨大鬼神和隻有它三分之一大小的主人公,一起配合舞蹈的節奏,觀眾可以看到巨大的鬼神步步緊逼並從鐵匠孫女頭上跨過去……
    這些電影裡的景之所以拍得讓觀眾真假難辨,除了特技呱呱叫,還要歸功於美術等部門設計制作得逼真,照明、攝影等部門光布得好、拍得好,他們功不可沒,否則是達不到這些效果的。而對一般觀眾來說,這樣給他們解釋可能還是不太理解,還是如隔靴搔癢。要讓他們真正了解拍電影是怎麼以假亂真的,恐怕要請他們親臨片場實地參觀,纔能解決問題,也隻能說是解決一部分問題,這個拍攝當中的巧妙太多了,尤其是現在,技術發展得太快,藍屏已經屬於小菜了,那些數碼、3D……有些連我也弄不明白了,呵呵……

    關於迷戀京戲
    夏:舒老,您從小就喜歡京戲,這是受父親影響嗎?
    舒:是的,我父親是清朝期官費留日學生,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後在北平陸軍大學當教官。後來為了不參與軍閥混戰,他和幾位同學就脫離軍界,轉到銀行去工作。那時候梅蘭芳剛成名,我父親和這些專業軍人就成立了“捧梅團”,就像現在的“粉絲”,著迷於梅蘭芳的戲,梅蘭芳來上海,他們也跟著來,追星。他們經常去梅家,我就跟著去,一來二去就也對梅派喜歡上了。
    夏:那您為啥不拜梅蘭芳為師呢?
    舒:我是想啊,父親也有此意,但是母親不讓,說當戲子沒出息。
    夏:那是挺可惜的。可是梅蘭芳和你們舒家一直有來往,可以說關繫非同一般,是吧?
    舒:可以這麼說吧。梅蘭芳曾經兩次看過我演出京劇《坐宮》裡的楊延輝。一次是我二姐結婚唱堂會,另一次是我姨夫做壽,也是唱堂會。不管梅先生看了我的表演在心裡怎麼數落我,對我來說,這位伶界大王坐在臺下看我表演,聽我唱戲,總是莫大的榮幸。有一次我祖母做壽,梅先生來我家,而且一定要親自登臺,唱了一出《思凡》。1949年我父親過世,梅先生聞訊唏噓不已,特地趕到我家,安慰我母親。1961年我在山東拍《紅日》外景,傳來梅先生在北京去世的噩耗,我又不能請假,心裡很難過,隻能以我和我母親的名義發了個唁電,以示哀悼。
    夏:在藝術上梅先生指點過您嗎?
    舒:唱戲方面對我倒沒什麼指點,因為我不是他的弟子嘛!舊時唱戲的規矩很嚴,不是師徒關繫不輕易教人的,而且也不是一個路子。梅先生倒是對我拍的電影發過話,有一次,父親約梅先生到電影院看我參演的一部輕喜劇新片《新地獄》,結果他不太欣賞,請我父親傳話,叫我以後這種胡鬧戲不要拍,說明他實在不喜歡,憋不住了,嘿嘿嘿!
    夏:看來梅先生對藝術的要求非常之高啊!那麼,您後來為啥不學梅派,而唱老生了呢?
    舒:這主要是根據我的嗓音條件作出的選擇。我是非常喜歡梅蘭芳的唱腔,可是我不能學啊!梅蘭芳的嗓音高寬清亮、圓潤甜脆,唱腔醇厚流麗,感情豐富含蓄,那不是我的路子。當然,早的時候我自己也偷偷學過青衣,譬如演《四郎探母》中的公主,不好唱!以我的長相、聲音條件,唱花臉、老生一類是比較合適的,讀大學時我就演過《連環套》裡的黃天霸。我的堂弟舒昌玉就唱梅派,他是梅先生正宗的弟子吶!
    夏:那麼,您學的是哪派的老生?
    舒:追根尋源,應該是餘派(餘叔岩)。餘派唱腔出自譚派(譚鑫培),特點是字正腔圓、聲情並茂、韻味清醇,我比較喜歡。“文革”之後,我們這幫人獲得了自由,我就和程之等人每個禮拜都要去淮海中路電影局斜對面的一家飯店,和範石人一起喫飯,然後就跟他學戲。範石人是餘叔岩的弟子,現在比較紅的王佩瑜也是這一路的。
    夏:據說是您發起組織了上海國際京劇票房?
    舒:這是一個業餘票友的團體,我是發起人之一吧。當時我們這些人年紀都大了,有這個需求,上海市領導包括統戰部都非常支持,於19宵節那天成立的吧。三年以後,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宣揚國粹,我大著膽子寫信給總理,請求支持,因為他也是上海國際京劇票房的發起人。他很快親筆寫了回信,表示大力支持,還補交會費。所以國際京劇票房越來越壯大,擁有許多社會名流,如畫家程十發、《新民晚報》的資深編輯秦綠枝,還有醫生、工程師、老師等等,我們上影有唱言派的岑範、唱楊派的董霖、唱程派的蔣天流,還有劉瓊、程之、凌雲等等,甚至還有來自香港、臺灣的。每個禮拜六下午,我們都會去北京西路常德路,那裡的市政協是我們國際票房的根據地,鑼鼓家什一敲,大家就來勁了,輪流上去唱。遺憾的是,很多人現在已經不在了,我也由於身體原因很長時間沒去參加活動了。不過他們經常會來看我,如我們的常務理事長、原上海市政協辦公廳副巡視員許世德先生等等,來給我祝壽,在我家開“演唱會”。
    夏:您的保留節目是哪幾段?
    舒:我比較喜歡唱《四郎探母》中楊六郎的唱段,還有《失街亭》裡的《兩國交鋒》,《張公道》裡的《沙橋餞別》……都是餘叔岩的經典節目。我們經常出去參加演唱會,像紀念楊寶森90華誕啊,與電視臺、企業家一起聯歡啊,每到這種場合,總要唱幾段過過癮,票友們都很興奮,非常踊躍,嘿嘿嘿……
    關於堅持鍛煉
    夏:圈子裡的人都封您為上影廠的運動健將,您是從小就喜歡運動的嗎?
    舒:是啊!我從小就喜歡體育運動,我家有遊泳池吶。在中學讀書時,我曾獲得市中學生運動會鉛球名、鐵餅第二名。籃球和遊泳更是我一生所愛,雜志上曾經介紹我說“入水能遊,出水能跳”,“入水”是指遊泳,“出水能跳”當然就是指打籃球啦!我有個八叔舒鴻,曾在美國春田學院專攻體育教育學,1925年獲美國克拉克大學衛生學碩士學位。他屬於中國批被國際組織認可的國際裁判,是奧運會決賽場上的位中國裁判,被譽為“奧運籃球哨”。我很以他為傲,喜歡打籃球可能就是受他的影響吧。還有就是認識了同樣喜歡打籃球的演員朋友金焰和劉瓊,這對我來說,是種推動作用,體育和演戲結合在一起了,所以能堅持下來。
    夏:您在香港的時候也打籃球嗎?
    舒:當然,不打手癢癢啊!除了劉瓊,那時候我們還多了個打前鋒的岑範。我們曾代表香港籃球隊出去比賽。
    夏:那麼“文革”中那段日子您又是怎麼鍛煉的呢?
    舒:“文革”中有段日子我被隔離審查,關在一間小房子裡。怎麼辦呢?不鍛煉我可受不了,渾身難過,隻好因地制宜想辦法,我就利用屋梁練單杠,撿一塊大石頭練啞鈴,或者在地上練俯臥撐,等等。這樣鍛煉的好處就是會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鍛煉之後感覺人很精神,不會因為受到不公正對待而灰心喪氣、萎靡不振。
    夏:成立“古花”籃球隊的前因後果是怎樣的?
    舒:這個說來話長了。“文革”接近尾聲的時候,查不出我有什麼問題,就在干校被批準可以來去自由,朋友們私下裡開玩笑說我是“走讀生”。那麼我就想動動了,我原本就是上影廠籃球隊的教練,太長時間不打籃球憋得難受死了。所以有一次我就動腦筋請假回來,一到家門口就打電話把球友陳渭源約出來,商量成立球隊的事情。後來真被我們搞成了,隊員中一部分是老運動員、老裁判,一部分是老演員、老明星。劉瓊、喬奇、岑範和我被稱為電影界“四大天王”,據說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以及香港等地的華僑朋友就是衝著我們這幾個纔願意無償贊助,嘿嘿……
    夏:那麼,“古花”這個隊名是怎麼想出來的呢?
    舒:因為隊員都是老頭,年齡不到六七十的不能參加,七十“古稀”、六十“花甲”嘛,所以我就提議叫“古花”,意思就是“老樹開花”。大家都覺得不錯,就定了。
    夏:“古花”籃球隊是哪一年成立的,確切的日期您還記得嗎?
    舒:好像是……1987年11月11日吧,四個“1”,比較好記,在梅龍鎮,我是“古隊”隊長,吳成章是“花隊”隊長。他過去是國家隊的,專業球員噢!我們還有隊歌,歌詞是我創作的:“YE!啦!YE!啦!古花,古花,鐵樹開花。年逾古稀,歲過花甲。老兵上陣,全身披掛。精神抖擻,意氣風發。以球會友,輸贏管它。榮譽隊員,遍布天下。笑看全球,隻此一家。古花古花,鐵樹開花。YE!啦!YE!啦!”那天好像是劉瓊指揮,喬奇帶領大家合唱了這首歌。
    夏:你們都參加過什麼比賽,有沒有得過什麼獎?
    舒:一般的比賽那就多了,比較重要的有幾次。我們是支受邀去臺灣比賽的大陸業餘球隊啊!好像是1994年吧。我們還去過美國,參加全美華人田徑運動大會。這些報紙上都有過報道,當時很轟動的啊!我們和國家隊也打過,輸球無所謂,人家是專業球隊嘛。
    夏:那舒老,您是打前鋒、中鋒還是後衛?
    舒:我打後衛!我們的宗旨就是鍛煉為主,比賽為輔,大家都不計較輸贏,主要是玩得開心。出一身汗之後,老頭們坐在一起,喝喝茶,東南西北地神聊一通,感覺非常好。
    夏:您百歲年紀了身體還這麼棒,就是一直堅持鍛煉的緣故吧?
    舒:我想這是肯定的。我父親是軍人出身,梅蘭芳先生自幼練功,應該說身體都是不錯的,可是父親享年64歲,梅先生也隻有66個春秋,而我這後生晚輩今年已經99歲,八十幾的時候還能打球、唱戲、演戲。大概是因為他們那時還沒聽到過“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沒有堅持鍛煉身體的緣故吧。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