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思想者自述文叢:一路走來——錢理群自述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傳記
    【市場價】
    276-401
    【優惠價】
    173-251
    【作者】 錢理群 
    【所屬類別】 圖書  傳記  學者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5590312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5903123
    叢書名:思想者自述文叢

    作者:錢理群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7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是《我的精神自傳》姊妹篇
    ◎本書內容翔實,披露了不少錢先生之前未曾披露過的故事。
    ◎錢理群先生首次全面回憶自己的人生、家庭、學術研究和社會活動
    ◎折射中國當代社會史、文化史、知識分子心靈史的一本書 
    內容簡介
    錢理群先生曾言:“在專業範圍內我有六大研究——現代文學史研究、魯迅研究、周作人研究、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民間思想史研究、*和*時代研究。專業之外我有五大關懷,形成了五大關繫——我與北大、我與貴州、我與青年、我與中小學教育,我與當代政治。”
    錢理群先生把20世紀“我的故事”和“中國故事”相互參照之後的真誠表達。先生從個體人生體驗出發,講述了一個個關於個人、家庭與民族的故事。對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與一代知識分子命運深刻關繫的思考,發人深省,引人深思。
    作者簡介
    錢理群,祖籍杭州,1939年生於重慶,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現代文學史研究,魯迅、周作人研究與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等。代表作有《心靈的探尋》《與魯迅相遇》《周作人傳》《周作人論》《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和哈姆雷特的東移》《1948:天地玄黃》等。
    錢理群先生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他以對20世紀中國思想、文學和社會的精深研究,特別是對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歷史與精神的省察,得到海內外的重視與尊重。
    目錄
    上篇 走過的路
    章 我的家庭和讀書時代
    一、我的家庭
    二、一切都從那時開始
    三、曾有過自由做夢的年代
    四、四十年前的歷史敘述
    ——關於“我的大學時代”
    第二章 北京—貴州—北京
    一、永存赤子之心
    ——我的中學經驗和貴州經驗
    二、我的“文革”記憶
    三、走出貴州:我和王瑤先生的相遇
    四、走上治學之路
    第三章 執教北大上篇 走過的路
    章 我的家庭和讀書時代
    一、我的家庭
    二、一切都從那時開始
    三、曾有過自由做夢的年代
    四、四十年前的歷史敘述
    ——關於“我的大學時代”
    第二章 北京—貴州—北京
    一、永存赤子之心
    ——我的中學經驗和貴州經驗
    二、我的“文革”記憶
    三、走出貴州:我和王瑤先生的相遇
    四、走上治學之路
    第三章 執教北大
    一、給自己的七個命名
    二、1981—2015年紀事
    第四章人生如夢:總結我走過的路
    一、童年的大自然之夢和教師夢
    二、少年時期的文學夢
    三、青年時代的學者夢
    四、終於變成現實的學者與基本總結
    第五章 我的懺悔
    一、哦,你是我的父親
    二、無以表達的悔恨
    ——奉獻於三哥的靈前
    三、我還感覺得到他的手溫
    四、示眾
    ——我在兩次批鬥會上的發言
    五、永遠壓在心上的墳
    六、我的隱痛
    ——在北大後的講課
    七、一封寄不出去的信


    中篇 學術生涯
    第六章 學術研究的三承擔
    ——和北大研究生的一次談話
    第七章 我的文學史研究
    一、獨立文學史觀的追尋(1985—1995)
    二、新的目標與選擇(1995—2002)
    三、新的總結與開拓(2002—)
    四、嘗試與創新:以文學廣告為中心的文學史
    第八章 和魯迅相遇:我的魯迅研究
    一、我與魯迅
    二、接著魯迅往下講
    三、世紀之交的第二次相遇
    第九章 有缺憾的價值:我的周作人研究
    一、困惑中的研究
    二、在周作人研究上的學術追求
    三、我的周作人研究的命運
    第十章 生命意識燭照下的寫作
    ——我的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
    一、《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的寫作追求
    二、《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的試驗
    三、《1948:天地玄黃》的新開拓
    四、《1949—1976:歲月滄桑》的新跋涉
    五、以《我的精神自傳》作總結


    下篇 社會關懷
    第十一章 精神夢鄉的愛與恨——我與北大
    一、講魯迅:我和北大學生的精神聯繫
    二、我的北大歷史與傳統研究
    三、我的大學觀
    四、在北大百年校慶的民間紀念活動中
    五、關於北大改革的三次發言
    第十二章 “報春暉”的意義——我與貴州
    一、大地的養育
    二、認識腳下的土地
    三、關於貴州社會、政治、經濟、教育發展的遐想
    四、構建地方文化知識譜繫
    第十三章 我與青年
    一、青年對我的意義
    二、講魯迅:我和青年聯繫的精神紐帶
    三、我和六代青年的交往
    四、和青年交往中的困惑與反省
    附 也是“沉潛”十年:我與青年志願者
    第十四章 屢戰屢挫,屢挫屢戰:我和中小學語文教育
    一、無意的介入:從服務開始
    二、被動又主動地參與“中學語文教育大討論”
    三、遭遇持續一年多的“大批判”
    四、我的堅守(之一):編寫課外讀物,推動民間教育改革
    五、我的堅守(之二):參與“網絡評價”試驗,關注網絡教育
    六、我的堅守(之三):到中學開選修課
    七、我的堅守(之四):關注打工子弟教育、農村教育、西部教育
    八、我的堅守(之五):面對語文教育改革的新危機
    九、我的堅守(之六):關注中小學教師
    十、後的“告別”
    第十五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我的“年度觀察史”寫作
    權當“告別詞”(代跋一)
    答貴州“小朋友”問(代跋二)附錄
    我心向往之的是創造對當代中國有解釋力和批判力的理論
    ——錢理群訪談錄 鄭雄/采訪整理
    錢理群著作目錄 錢理群編纂目錄
    在線試讀
    第三章1981—2015年紀事
    1981、1982年
    這是我的自述:“一生裁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準備:1939年出生於重慶,在南京讀小學、中學,在北京大學親歷‘反右’;中間十八年,在邊遠地區貴州安順小城中等專業學校教書,在社會底層經歷了大饑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與北京大學青年學生、同代友人一起,風風雨雨二十四個春秋;2002年後退休,又回歸中學與貴州。”
    1978年回北京讀研究生,並於1981年畢業,留校擔任王瑤先生的助手。但一入學,王瑤先生就教導說,要沉住氣,北大的傳統是“後發制人”,沒有準備好,就不要亂發文章。因此,直到1982年還沒有發表一篇有分量的文章。掩飾不住內心的焦慮,就因為研究生同學張全宇英年早逝,而寫下了《悼“個倒下者”》這篇沒有發表,也無處發表的悼文。其中談到“歷史要求我們為上一代畫句號,又為下一代作引號”,就已經隱含了我一生的定位:“歷史的中間物。”
    1985年
    直到這一年,我纔真正準備好了,開始在學術界、思想界發出自己的、獨立的聲音:這已經是1978年攻讀研究生學位七年以後。如果加上1960年大學畢業在貴州苦讀十八年,足足準備了二十五年。
    這一年春,我和友人黃子平、陳平原一起,提出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這一年連續兩個學期,我在北大獨立開課,講授《我之魯迅觀》,並在講稿基礎上整理出《心靈的探尋》一書,“它是我對魯迅的個獨立發現,我也次發現了我自己”,“這是我的《狂人日記》”(《再版後記》)。
    《後記》寫於1986年年初。日本魯迅研究的前輩丸山升先生當時就指出,我寫《心靈的探尋》一書,主要用意都集中在這篇《後記》裡,他是對的:我其實正是要通過這本書的寫作,來清理我和青少年時代兩個精神之父魯迅與的關繫。其中要竭力擺脫“文革”在心靈上的陰影的欲望是極其強烈的,這也是80年代許多知識分子共同的心理。
    《心靈的探尋》對我的學術意義也是重大的。它確定了我的學術與文化使命:“做溝通魯迅與當代中國青年心靈的橋梁。”它所試驗的“典型現像”“單位觀念、意像”的研究法,也成為我以後始終堅持的基本研究方法。
    1988年第三章1981—2015年紀事
    1981、1982年
    這是我的自述:“一生裁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準備:1939年出生於重慶,在南京讀小學、中學,在北京大學親歷‘反右’;中間十八年,在邊遠地區貴州安順小城中等專業學校教書,在社會底層經歷了大饑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與北京大學青年學生、同代友人一起,風風雨雨二十四個春秋;2002年後退休,又回歸中學與貴州。”
    1978年回北京讀研究生,並於1981年畢業,留校擔任王瑤先生的助手。但一入學,王瑤先生就教導說,要沉住氣,北大的傳統是“後發制人”,沒有準備好,就不要亂發文章。因此,直到1982年還沒有發表一篇有分量的文章。掩飾不住內心的焦慮,就因為研究生同學張全宇英年早逝,而寫下了《悼“個倒下者”》這篇沒有發表,也無處發表的悼文。其中談到“歷史要求我們為上一代畫句號,又為下一代作引號”,就已經隱含了我一生的定位:“歷史的中間物。”
    1985年
    直到這一年,我纔真正準備好了,開始在學術界、思想界發出自己的、獨立的聲音:這已經是1978年攻讀研究生學位七年以後。如果加上1960年大學畢業在貴州苦讀十八年,足足準備了二十五年。
    這一年春,我和友人黃子平、陳平原一起,提出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這一年連續兩個學期,我在北大獨立開課,講授《我之魯迅觀》,並在講稿基礎上整理出《心靈的探尋》一書,“它是我對魯迅的個獨立發現,我也次發現了我自己”,“這是我的《狂人日記》”(《再版後記》)。
    《後記》寫於1986年年初。日本魯迅研究的前輩丸山升先生當時就指出,我寫《心靈的探尋》一書,主要用意都集中在這篇《後記》裡,他是對的:我其實正是要通過這本書的寫作,來清理我和青少年時代兩個精神之父魯迅與的關繫。其中要竭力擺脫“文革”在心靈上的陰影的欲望是極其強烈的,這也是80年代許多知識分子共同的心理。
    《心靈的探尋》對我的學術意義也是重大的。它確定了我的學術與文化使命:“做溝通魯迅與當代中國青年心靈的橋梁。”它所試驗的“典型現像”“單位觀念、意像”的研究法,也成為我以後始終堅持的基本研究方法。
    1988年
    1986、1987、1988連續三年都是這樣度過的:一面緊張而愉快地寫著《周作人論》與《周作人傳》,逐漸進入學術研究的個爆發期;一面卻依然為基本的生存條件——家人的調動,住房,等等——所困擾,更由此照見了自己的膽怯無能,卑瑣平庸而自愧。因此,寫下一篇短文:《我的那間小屋》。
    1989年
    這一年,我五十歲。
    在我的生日——1989年3月7日(農歷己巳年正月三十)晨,寫完《周作人傳》後一個字時,我長長地吐了一口氣。這又是一次艱難的精神清理:周作人研究喚醒了我家庭的影響和幼小的教育所播下的對個性獨立與自由的近乎本能的追求,和我所受的革命教育發生了激烈衝突;但周作人的失足又引起了我對排斥民族、國家、群體意識的個人主義和世界主義的反思和警惕。
    這一年,整個中國都卷入了社會的大動蕩。在事件發生前,我已經感到隱隱的不安,連續寫了《現實的危機在哪裡》《由歷史引出的隱憂》等文,這大概是我早寫的時政、思想評論文章。和當時許多知識分子良好的自我感覺相反,我開始了對知識分子的批判性審視,提出了“在中國,要‘啟蒙’,先得‘啟’知識分子之‘蒙’;要‘改造國民性’,先要改造知識分子的‘劣根性’”的命題。
    1990年
    王瑤先生在那樣的歷史時刻驟然離世,在本來就已經十分沉重的心裡,灌入陣陣冷氣;我特別感到自己的無助,頓時有一種“大樹突然倒了”的恐懼,並且分明感到,隨著先生的遠去,一個時代,那個啟蒙主義的、理想主義的80年代結束了。從此,再也沒有了依傍,一切都要自己獨自面對,“在我們多少‘明白’了(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明白’了多少事情!)一點以後,就挺起身,走下去吧——走自己的路”!(《從麻木中擠出的記憶——王瑤師逝世一周年祭》)
    1991年
    這一年依然處於“生命的低谷期”,精神的痛苦未除,又遭遇病魔的襲擊,終於躺倒在手術臺上。病後就有了先前沒有過的“要趕快做”的念頭。《大小舞臺之間——曹禺戲劇新論》的寫作不僅圓了我少年時期的戲劇夢,更具有了“自我解脫,自我拯救,生命力的自我證實”的性質。我也終於通過這樣的研究與寫作,走出了時代與個人的“郁熱”氛圍,進入生命的“沉靜”狀態,開始了新的思考與創造。
    1992年
    這一年,迎來了自我學術、思想、生命創造的一個新的高潮,其標志是完成了《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和哈姆雷特的東移》一書。這是我對“這些年來,中國與世界所發生的歷史巨變”所提出的時代重大課題:“知識分子和共產主義運動的關繫”的一個學術的回應;是對我自我精神結構中的“堂吉訶德氣”與“哈姆雷特氣”的一個發現和自覺的反省和清理;是我的“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的開始;是我的學術視野從中國向世界的擴展;是文學研究與思想、文化研究相互滲透的一個嘗試,提出了一繫列重要的思想命題,是我的學術中思想含量的一部著作。或許也正因為有如此多的自覺追求,也就成為我寫得為喫力的一部著作,是露餡、能暴露我的知識結構缺陷的著作,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次超限度、超常規的寫作,因此隻此一回,再也寫不出類似的著作了。但也正是這樣的自我挑戰的、富有想像力的寫作,是我為向往的,即使粗糙,毛病多多,無法重復,我也滿足了。
    1993年
    也許隻有到1993年11月24日寫《壓在心上的墳》這一刻,我纔意識到那沉重的死亡記憶(二十七年前和幾年前的)已經融入了我的生命和學術,是永遠也不可能擺脫的夢魘。同時,也讓我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和貴州這一方土地,和青年這個群體之間的割不斷的精神聯繫,它也必然要滲入我的學術研究與寫作中,或許我以後的學術發展與變化,也就在這一刻悄然不覺地開始了。
    1994年
    應該說,1993、1994、1995年連續幾年,我都沉浸在對歷史、現實和自身的反思、反省中。《中國知識者的“想”“說”“寫”的困惑》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反省的對像,是啟蒙主義。這既是對自己一直堅持的啟蒙主義立場的反省,也是對80年代啟蒙主義時代精神的反思。其實,這樣的反省、反思,我在80年代末即已開始,1988年就寫過一篇《啟蒙者的兩難選擇》(收入《壓在心上的墳》)。但到90年代,我要作這樣的反省,是很容易被誤會的。因為此時興起的保守主義和後現代思潮,都在猛批80年代的啟蒙主義。因此,我既要反省啟蒙主義,又必須和他們劃清界限。我依然從魯迅那裡吸取思想資源,強調了魯迅的“雙重懷疑”:“對啟蒙主義的懷疑,以及對‘啟蒙主義懷疑’的懷疑。”後來,我又明確地將其概括為“既堅持又質疑啟蒙主義”,並以此作為我自己的基本立場。但我得承認,在1994年的這篇文章裡,我的重心是通過對知識分子(包括我自己)言說的困境的揭示,對啟蒙主義進行質疑。我的朋友王富仁先生因此對我發出忠告,他說得很誠懇:你的質疑固然有道理,但現在大家都在否定啟蒙主義,你我兩人即使明知其有問題也得堅持啊。
    1995年
    1994至1995年間,應韓國外國語大學之邀,任中文繫客座教授。這樣,我就有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對歷史和現實進行根本性的思考和無顧忌的自由寫作,因此,寫有《異國沉思錄》。重要的是,我開始著手思想研究——在我看來,未能對思想進行徹底的研究,是80年代中國政治、思想、文化的一個重大失誤,而90年代以後中國社會發展所提出的種種問題,都使得研究具有特別的迫切性和理論與實踐的重大意義。就我個人而言,在連續寫了《心靈的探尋》《走進當代的魯迅》等著作,對“我和魯迅”的關繫進行了基本的清理以後,也迫切需要處理“我和”這樣的也許是更為根本的精神與生命課題。
    1996年
    1995年年底,我正雄心勃勃地準備開始寫《:世紀中國遺產》一書時,一個突然的約稿:謝冕先生主持《百年中國文學總繫》,希望我加盟寫“1948年文學”一書,改變了我的寫作計劃,並於1996年寫出了《1948:天地玄黃》這本新書。但細想起來,這樣的變更,也非偶然。首先是研究的難度太大,實際上我並沒有準備好,這樣突然剎車,倒是個明智之舉。而在完成了《周作人傳》以後,我就開始了40年代中國文學的研究,我當時的計劃是以此作為我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個開端。盡管已經準備了五六年,積累了大量材料,卻因為沒有找到恰當的文學史結構與敘述方式,就始終未能提筆。而謝冕先生“從一個年代看一個時代”的設想,就突然激發了我的文學史想像和寫作熱情,我因此而提出了“文學史敘述學”的概念。也就是說,《1948:天地玄黃》一書的寫作衝動,是來自一種文學史寫作形式(結構與敘述方式)的試驗欲求,這在我的學術研究中是次,盡管我每寫一本學術著作都有寫作形式的追求,但以此為主要動機,卻是少見的。這本書,也是我的又一本特具想像力的著作,是我格外珍惜的。
    1997年
    1997年,是我的學術研究、寫作,以至生命歷程的一個轉捩點。有兩篇文章可以看作是這種轉變的宣言。《我想罵人》,傾訴的是,作為“寧靜的學者”的“內心的疑慮,擔憂,恐懼和悲哀”,因此,“時時響起一種生命的呼喚”:像魯迅那樣,衝出學院的大牆,“站在沙漠上,看看飛沙走石,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即使被沙礫打得遍身粗糙,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這是一個自我選擇的重大調整:從單純的學院學者,轉而追求“學者與精神界戰士”的結合,也就是立足於學術研究,加強對現實的介入,因而加大學術研究的批判力度,同時追求更接近自我本性的精神境界:“獨立自由意志的高揚,批判精神的充分發揮,大愛與大憎的結合。”這自然也要付出代價:平靜的書齋生活被打破,從此進入“多事之秋”。
    《民間思想的堅守》一文通過對“文革”後期的“民間思想村落”的回顧(我正是從那裡走出來的),強調“民間思想者存在的本身,對於中國的現在與未來的思想與學術發展的不可忽視與抹煞的價值”,這就預示著我的人生道路和學術研究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參與和推動自下而上的民間改革運動,進行民間思想的歷史與現實形態的研究。
    1998年
    我的介入現實的個行動,就是借北大百年校慶之機,推動一個“重新認識老校長,繼承和培先生開創的北大精神傳統”的民間紀念活動,以衝破80年代末以來北大校園沉悶、窒息的空氣,對新一代的北大學子啟蒙,發揚“科學,民主,自由,獨立,批判,創造”的五四精神。除了和一群老師與同學編寫劇本,將蔡校長的形像重歸北大舞臺外,我還作了《周氏兄弟和北大精神》《魯迅《野草》裡的哲學》等學術演講,並開設了《魯迅、周作人思想研究》課程,試圖“講魯迅,接著魯迅往下講,往下做”,在學生中產生了廣泛影響。同時還發表了一繫列文章,在思想文化教育界和社會上都引起強烈反響。發表在《讀書》上的《想起了七十六年前的紀念》就是引起許多共鳴的一篇。
    《“遺忘”背後的歷史觀與倫理觀》,也是我這一時期所寫的思想、文化評論中比較引人注意的一篇,對於我自己卻有特殊的意義。我說過,我的寫作,一個重要動因就是還債,其中重要的就是償還我年輕時候因為被迫“劃清界限”而對父母兄長所欠下的債。我先後寫了《哦,你是我的父親》《這也是一種堅忍和偉大》《無以表達的悔恨》《哭好哥》等回憶、紀念文字(收入《壓在心上的墳》《世紀末的沉思》),而這一篇為紀念父親編輯的《錢天鶴文集》而寫的文章,則從歷史觀和倫理觀上作了理論的清理,算是對父母的在天之靈的一個交代吧。
    《矛盾與困惑中的寫作》是對80年代的學術,特別是所提出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這一概念作為一個當事人的反思,因此為學界所矚目,這些年更經常被那段歷史的研究者所引述。
    1999年
    這一年,我六十歲。因此,編有《六十劫語》一書,在以此為題的“代序”裡,對自己的“六十年”作了一個總結:一生“和兩個空間——貴州與北京大學,一個群體——中國的年輕人,建立了血肉般的聯繫,而聯繫的主要紐帶,就是魯迅”。這樣,“貴州”“北大”“青年”“魯迅”就“構成了我的生命的四大情結:人生道路的支點,精神的後援,思想、靈感、想像力的源泉,學術的出發點和歸宿……都在裡面了”。文章還宣布:“經過十數年的苦苦探索與體驗,魯迅的‘立人’思想已經由外在的理性認識內化為自己的生命追求,因此,這是一次自我的‘安身立命’。把‘個體精神自由’確定為彼岸性的終極追求,這也就確立了在中國現實變革運動中思想文化上的徹底的批評立場。”
    2000年
    這一年,我“運交華蓋”:先是全國性大批判,原因頗為復雜,這裡且不論,後是權力出場。幸而我身處北大,在中文繫領導、老師和同學的支持、保護下,我依然保留了教書的權利。
    《我在做這些事——2000年總結》,就是對我的批判者的一個回應。批判者殺氣騰騰地問:“他們要干什麼?”我從從容容地回答:我在“咒罵聲不絕於耳”中做自己的事情。做什麼呢?為中小學生編寫課外讀物《新語文讀本》,借以推動自下而上的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思想啟蒙。我說過,“在自己歷經滄桑、步入老年時,又處於世紀之末,我越來越感到,或許為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做點事,纔是更為實在而有意義的——這幾乎是看透了一切之後,沒有、也不願、不敢看透的一點”,“把民族和人類美好的精神食糧給我們的孩子”,這就是我的心願。
    這一年的生命體驗,後凝結為一句話:“我存在著,我努力著,我們又相互攙扶著:這就夠了。”2001年
    但在2000年年底,我還是因為身心交瘁而病倒了。但正是在病中,我第二次與魯迅相遇(次是“文革”後期),我又獲得了超越苦難,從低谷逐漸走向高山的生命體驗。2001年年初,大病初愈,我就“帶著傷痕累累的丑陋面孔”,迫不及待地走上北大講臺,講了一年的魯迅,後整理出了《與魯迅相遇》一書。我在北大連續十七年給前後二十一屆的學生講魯迅,其中影響的三次都結集成書,這就是1985年的《心靈的探尋》,1998年的《話說周氏兄弟》,以及2001年的《與魯迅相遇》,我的講課和寫作風格也逐漸從峻急走向從容,但內在的批判的、懷疑的精神,則始終如一。2002年
    終於到了和北大告別的時刻。
    2002年6月27日上完了後一課。當天北大校園網上,學生發了六百餘條帖子,許多學生都說“錢老師一路走好”,聽起來頗有悼亡的味道,我並不在意:我懂得學生的意思。也有學生說:“他該說的都已經說了,願意接受的也就接受了,不願意接受的,大家也不在乎了,也該退休了。”說的是實話。讓我動心的是學生的這句話:“一位像老師的朋友,一位像朋友的老師。”我一輩子給學生寫了無數評語,後得到了學生這樣的評語,我滿足了。
    對我來說,這是一段生命的結束,又是新的生命的開始。
    學生問我,退休後,你要去哪裡?我說,要回家,要去中學,要到貴州,去“追尋生存之根”,後來這就成了我的《退思錄》的書名。
    2003年
    退休後,程是去貴州。我在那裡生活了十八年,那是我的第二故鄉。2003年,我和貴州的友人一起編了《貴州讀本》,然後帶著這本書到貴陽和黔南、黔東南、遵義、安順,和當地的大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以後,我幾乎每年都要去貴州。那裡有“文革”後期民間思想村落的老戰友,還有這幾十年陸續結識的老、中、青三代新朋友,他們這些年重又聚集起來,從事新農村建設的實驗,進行地方文化的研究和地方文化散文創作的新探索。我去那裡,既給予精神的支援,更不斷吸取新的精神資源。我曾經寫過一篇《“報春暉”的意義》,“‘報春暉’,不僅是一個‘回報’,一種‘給予’,更是一個‘回歸’,一種‘獲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是重新建立我們與中國這塊土地,與中國農民的血肉聯繫”,“重新尋找我們自身的根:我們事業的依據,我們做人的依據”。
    在學術與寫作上,我也因此大有收獲。我先後寫了很多文章,縱論“貴州發展道路”“貴州大學教育”“中國鄉村建設和改造之路”“地方文化研究”,具體探討“屯堡文化”的歷史與現狀,當代以“小城故事”為中心的“文化志散文”的意義,並和友人一起提出了“構建地方文化譜繫”的命題,後結集為《漂泊的家園》(貴州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書。
    2004年
    回歸中學,這是我的第二個夙願。2004年三四月,我回到母校南京師範大學附中,與語文教研室的老師一起,開設了“魯迅作品選修課”。取得了經驗以後,2005年,又在北大附中和北師大實驗中學分別講了一個學期的魯迅。這是一次自覺的教育試驗,目的有三:一是倡導“大學教授到中學上課,溝通大學與中學教育”,二是探討“高中選修課”的教學,三是嘗試“把魯迅的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對我來說,也有三個意義。一是對中學教育改革的關注與參與,由理論鼓吹到親自實踐。二是自我生命的回歸,用我的詩意的說法:中學是我們永遠的精神家園,我們在人生的初夏時節從這裡出發,到生命的暖鼕重新棲息於此。三是我對魯迅認識的深化與傳播魯迅的大計劃的重要環節。在我看來,魯迅屬於為數不多的民族精神原創性、源泉性的文學家、思想家,如同英國的莎士比亞、德國的歌德、俄國的托爾斯泰一樣,應該是國民基礎教育的基本教材,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工程的重要組成。而且,魯迅著作是需要讀一輩子,常讀常新的,在人的生命成長的不同階段,和魯迅有著不同的關繫,與相應的不同的閱讀內容、溝通方式。我因此在退休後,用了極大精力,編寫了“魯迅讀本繫列”,即《小學生魯迅讀本》(和小學教師劉發建合作)、《中學生魯迅讀本》(和幾所中學老師合作)、《魯迅作品十五講》(供大學生學習用)、《與魯迅相遇》、《魯迅九講》(供研究生和成年人閱讀與研究參考)。我的講稿也整理出《錢理群中學講魯迅》一書(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出版)。
    2004年我還參與北京師範大學志願者組織“農民之子”主持的“首屆北京市打工子弟學校作文競賽”的工作,欣然擔任評委會主席,為部分入選作文寫評語,打分,還出席了新聞發布會與頒獎大會,作總結發言。這是我退休後做的第三件大事:參與民間青年志願者運動的開端。以後,我的參與越來越自覺和主動,“農民之子”外,還先後和“西部陽光行動”“晏陽初鄉建中心”“梁漱溟鄉建中心”等志願者組織發生了密切聯繫,舉辦講座,培訓骨干,參加論壇討論,為叢書寫序,擔任指導教師,等等。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為志願者提供思想資源,進行理論總結,提倡和參與構建“志願者文化”。因此,寫了大量文章,如《中國知識分子“到農村去”運動的歷史回顧與現實思考》《和青年志願者談魯迅》《關於新一代鄉村建設人纔的培養問題》《我的兩個提醒》《我們是誰》等,在青年志願者中產生了一定影響,並準備結集為《論志願者文化》一書。
    2005年
    退休後的回歸其實主要還是回到家裡,無論是參與地方文化研究,關注中小學教育,還是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都隻是社會工作,大部分時間還是自己和老伴一起過日子。在享受日常家居生活之樂之外,主要興趣有二,一是旅遊,二是讀書、寫作。
    每年有旅遊,每遊必攝影,並編有《錢理群攝影集》,且精心命名
    於是,也就有了兩種自我表達的方式:用攝影表達自我與自然的關繫,又用文字、著作表達自我與社會、歷史、人生,與人的關繫。退休的好處,就是可以心無旁騖地沉浸於學術研究中,而且可以衝破禁區,研究自己想觸及的課題。於是,就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民間思想史與知識分子精神史的研究。本年所寫的《我的精神自傳》,其實就是一部“關於80年代以來的知識分子精神史的研究著作”,不過是以“自己”作為一個審視點,是計劃中的“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1949年以後)”繫列著作的重要部分。退休後雖然基本上不參加我的本專業現代文學研究的各種會議,自覺與學界保持距離,卻依然鐘情於學科,寫了《錢理群講學錄》與《錢理群論現代文學研究》二書。有意思的是,我的所有這些自稱的學術著作,都不按正規的學術著作的寫法,而自創“自傳體”“筆記體”“現場觀察記錄體”“演講體”,這既是有意為之,也是因為退休後就可以不守規矩了。
    2006年
    退休後的寫作,還有一種重要文體,就是“思想學術隨筆”,我統稱之為“退思錄”,從字面上說,就是“退休以後諸多感想的記錄”,也還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意思。我曾經多次說過,退休的好處,就是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胡思亂想,胡說八道,而且因為與現實生活、學界都有一定距離,不但旁觀者清,視野也可以開闊些。
    2007年
    盡管退休後我竭力做到自行其是,但仍受到極大限制,所謂“體制外的自由”是極其有限的,甚至是不存在的。這一點,我很清楚。因此,經常說我所做的一切,特別是所謂社會工作,對我自己的意義是高於社會意義的,而其價值意義又是高於實際作用的。我的那些文章,也如魯迅所說,是“如一箭之射入大海”,成效是非常渺茫的。因此,2007年的這篇題為《我為什麼屢戰屢挫,屢挫屢戰》的演講,不僅是指我退休後在教育方面所作的一切努力的結果,而且可以看作我退休以後的境遇,以至命運的概括的。而我的“屢挫屢戰”,也不過是魯迅所說的“反抗絕望”,而且也像魯迅討論活著的理由時所說,很大程度上,是為反對者所做,而活著的。自從我介入中小學教育以來,總是有人要把我趕出去,而我偏偏不走,中學不行到小學,城市不行到農村,反正就要堅守在教育崗位,死而後已。這大概就是性格決定命運吧。
    2008年
    2008年,是一個特殊的年頭,發生了許多事。對這些事,我都做出了回應,作了三大演講,而且都是應志願者之約而作:《當今之中國青年和時代精神——震災中的思考》《奧運會後的思考》《和志願者談生活重建》。這樣頻繁地和“當今之中國青年”對話,或許有偶然的因素,但也和我的兩個判斷有關。這就是我在汶川地震的演講裡所說,“從現在起,應該有一個新的覺醒,要在思想上做好準備:中國,以至世界,將進入一個自然災害不斷,騷亂不斷,衝突不斷,突發事件不斷的‘多災多難’的時代”,而經濟發展,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的中國,也走到了十字路口,面對著“制度重建、文化重建、價值重建和生活重建”的四大重建任務。而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年輕一代——80後、90後的青年,“直接去面對,直接去參與,直接去承擔”。2008年至今中國與世界發生的更多的事情,都證實了我當時的判斷,我為此憂心如焚而又無能為力,隻能寄希望於年輕人,我能做的就是把我們的經驗教訓,把我們感覺到的危機,如實告訴他們,發出我們的預警。正是和當代青年這樣的精神聯繫,有力地抑制了我內心深處越來越深重的悲觀與無力感,並依然保持著對時代新問題的敏感、新鮮感,和生命的活力,這也是我抗拒身心衰老的一種掙扎,隻不過不知道我還能堅持多久。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