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羅蘭·巴特傳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傳記
    【市場價】
    292-424
    【優惠價】
    183-265
    【作者】  
    【所屬類別】 圖書  傳記  文學家 
    【出版社】中國攝影出版社 
    【ISBN】978751790576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銅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7905769
    作者:[英]

    出版社:中國攝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2月 

        
        
    "

    編輯推薦
    ▲ 法國 20 世紀下半葉*重要的作家和理論家羅蘭·巴特的作品對符號學、結構主義和人文科學的許多領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 從書中讀者將對羅蘭·巴特的經歷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這些經歷是如何影響了他的個性、研究和生活。 
    內容簡介

    羅蘭·巴 特(1915—1980 年)是法國20 世紀下半葉*重要的作家和理論家。他的作品對符號學、結構主義和人文科學的許多領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並且他的散文集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然而,因他剛成年時罹患疾病而被阻斷的職業生涯充滿了大量的錯誤開端。二戰後,他加入了法國外交使團,試圖成為一名社會學家、詞彙學家或成為大眾戲劇的積極分子;他還是一名熱心的業餘音樂家、畫家、不情願的馬克思主義者、淺薄的哲學家和編輯。但是,沒有一樣可以定義巴特,甚至連他的學術生涯都是極其非正統的,一直沒能得到人們的重視。那麼我們該如何對他分類呢?
    這是一篇有關戰後法國一位重要人物的引人入勝的評傳,探究了作為一名記者、散文家和評論家的巴特,以及在巴特極具原創性和洞察力的著作中所呈現出的對自我的深刻認識和對社會的洞見。
    作者簡介
    安迪·斯塔福德(Andy Stafford)是利茲大學法語研究院的高級講師。他的著作包括《羅蘭·巴特、現像和神話:思想傳記》(1998年)和《圖片文本:當代法國攝影圖像的寫作》(2010 年)等。
    目錄

    目 錄


    文本說明 6
    前 言 7
    1. 戰爭遺孤 16
    2. 肺結核病人 34
    3. 馬克思主義、大眾戲劇和新小說 58
    4. 從符號學到結構主義 82
    5. 1968 年5 月事件 106
    6. 從普通學校到高等學院 132
    7. 聲望、死亡和“貴族化的”自我 158
    結論:巴特不是一個具有巴特特性的人 182
    引用文獻 188
    致 謝 196
    關於照片部分的致謝 197

    前言
    前 言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兩種生活:一種是現實中的生活,是我們從童年時代就開始憧憬的,透過迷霧,直到成年後仍在勾畫的生活;另一種是虛幻的生活,我們活在與其他人的各種關繫中,這是實際的,對每個人都受用的生活,這種生活一直延續到我們死亡的那一天。
    ——費爾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惶然錄》(TheBook of Disquiet )

    前 言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兩種生活:一種是現實中的生活,是我們從童年時代就開始憧憬的,透過迷霧,直到成年後仍在勾畫的生活;另一種是虛幻的生活,我們活在與其他人的各種關繫中,這是實際的,對每個人都受用的生活,這種生活一直延續到我們死亡的那一天。
    ——費爾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惶然錄》(TheBook of Disquiet )


    如果我們閱讀一下由彼得·弗朗斯(Peter France)編輯的、令人印像深刻的《法國新牛津文學指南》(New Oxford Companion toLiterature in French ,1995 年)中收錄的不同作家的作品,就不難發現,每一位作家都具有一個固定的被大家公認的文學身份: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小說家、劇作家、散文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法國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另外還被冠以小說家、戲劇家、評論家、道德家等稱號。而羅蘭·巴特一開始就被認為是“不能進行分類的作家”。但對巴特進行分類是必要的。不管是在索引卡上、在教學筆記方面,還是在許多他的出版物中,甚至是在往來信件裡,無不體現出他是一位嚴謹深邃的作家。對於巴特而言,他就是一個典型的“組合體”,不能被單獨地、簡單地分類。這種“組合體”的說法,雖然僅僅隻是一個再利用的、重新包裝後的說法,但也是對瞬息萬變的現狀的一種關鍵性的描述。
    眾所周知,巴特是反感作家日記或筆記類的作品的。他幾乎從來不撰寫作家日記。很明顯,我們能稱之為“日記”的四篇文章[ 那些描述他在摩洛哥的經歷和巴黎的左派論戰的文章、他對1974 年訪問中國的描述,以及他的《哀悼日記》(Journal de deuil )都是在他母親去世後完成的] 都是在他去世後出版的,這很可能違背了他自己的意願。1 然而,近期出版的1973—1974 年巴特研討課的報告《作者的詞彙》(Le Lexique de l'auteur ,巴黎,2009 年)—該作品於1975 年以“小說化”的形式收錄在《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 by Roland Barthes )中—使用的大部分資料是通過教學和演講的方式,在他的分析中銘記自我(the Self),銘記他的自我。之後這種方式廣泛應用於他的研討會和演講稿中,如《戀人絮語》(Discours amoureux )主題研討會,1976—1980 年在法蘭西學院做的演講《如何生活在一起》(Comment vivre ensemble ,作者去世後,在2002—2007 年於法國出版)、《中性》(Le Neutre )及《小說的準備》(La Préparation du roman )等。巴特命中注定要成為一名學者,他的筆記似乎都可以看作他的“日記”。而這些“日記”是對他在生命的後階段發表的散文和書籍的補充,通過這種方式也將他的自我銘記在了寫作之中。2 事實上,這些所謂的“新”的作品,都整理自巴特在後的十年中所做的教學和演講(從商業的角度來說是他成功的作品),這些似乎都指向了一個新的作品,即巴特所稱作的《教案》(livre-cours )—這本書或散文就整理自他的教學演講或者研討會上的發言。
    雖然他從未設想過,未來要將他所有的教學和課堂筆記以“書籍”的形式發表,但巴特非常清晰地認識到,如果把自我作為他教學研究內容的一部分,那麼就將出現一個把自我(並不一定是巴特的自我)作為首要思考問題的文學產物。因此,在20 世紀70 年代,巴特的作品就開闢了一個全新的趨勢,我們可以稱之為“自我小說”,並且自20 世紀80 年代開始,這種形式打破並重新定義了之前人們對傳記和自傳體體裁的認知然而,在他的作品中,“自我”就是具有巴特特性的制度上的轉折點:教育是玩(出)自我或產生(出)自我的地方。1977 年在瑟裡西專題討論會(Colloque de Cerisy)上,法國新小說家(nouveau romancier)阿蘭·羅伯- 格裡耶(AlainRobbe-Grillet)這樣描述巴特:“我隻是60 年代和70 年代的小說家,
    而你將是未來永遠的小說家。”3
    巴特似乎已經受到了未來的優待。盡管巴特認為這樣“毫無意義”,但他去世後發生的事情還是可以認為是受他的寫作風格的技能影響。讓- 路易斯·珍妮爾(Jean-Louis Jeannelle)在評論瑪麗·吉爾近完成的巴特傳記時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一個人是否真的可以“不東拼西湊巴特的生平,就能寫成有關巴特的‘具有巴特特性的’傳記”,並且她還認為巴特具有優先選擇權:
    巴特有效利用了這樣一種對自己的分析的反身意識,即在他沒能理解或確定任何層次含義的情況下就進行貿然評論,而對此,他自己都可能還沒有預料到。4
    相反,吉爾認為,我們在認知巴特的時候,應把巴特和他的家庭結構聯繫在一起。她以巴特於1970 年整理出版的《S/Z》進行舉例說明,這部著作是巴特閱讀了奧諾雷·德·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的中篇小說《薩拉辛》(Sarrasine )後,寫成的充滿奇異愛情的作品。這部作品的書名表面上引用的是薩拉辛(Sarrasine)和贊比內拉(Zambinella)名字的首字母—在巴爾扎克的小說中,贊比內拉是薩拉辛多情的愛人,而吉爾卻將作品的名字與巴特名字的後一個字母和他同母異父的弟弟米歇爾·薩爾塞多(Michel Salzedo)名字的中間字母聯繫在了一起。出於對母親的過度依賴,他對弟弟的感情一直是非常復雜和矛盾的:
    如果我能確定……《S/Z》中描述的“生命”的密碼(關於他弟弟的出生的“描述”),那麼令我感興趣的就不是“閱讀”他的私人生活。弟弟薩爾塞多的出生使巴特產生了心理方面(嫉妒,俄狄浦斯式的戀母情結等)的影響,而對此,他一生都很少做出解釋,從來沒有;令人著迷的是在文本中去尋找生活的寫作、人生的軌跡—即在《S/Z》中題寫弟弟的誕生。這就是人物傳記。這就是一生中的這個地方—“生活的(那個)地方”—這就是我正在描述的,且這個地方就是一個題詞。文本“生活的(那個)地方”就是處在應有位置上的那個文本,但又允許我們用異常簡單的想法打破生活隻由事實構成的觀念。5
    對某個人的生活進行分析和描述,由此包含價值判斷,這種判斷(至少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在那個人生命終結的時候所領悟到的真諦。在巴特的意識裡,餘生“毫無意義”,而且,對吉爾來說更重要的是,其他重大事件“將巴特人生的階段壓縮成了一個停滯、沒有時間概念的縮影,這是對他人生階段的反映和重演”。對於“她的”巴特來說,1977 年他深愛的母親的離世是一場悲劇,就是這個重大的事件,令巴特陷入巨大的悲傷中不能自撥,畢竟,正如他在1971 年所描述的那樣,隻有他的母親“讓他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這對於吉爾而言,發生在巴特辭世三年前的喪親之痛,確定並改變了我們認為的巴特典型的生活方式。6 在某個人去世後,如果他的生命由發生在他的生命後一刻的、有著重大影響的事件進行定義,將會怎樣?換句話說,由於巴特人生中重要的事件(他母親的去世)發生在他的生命的晚期,我們就可以在這裡為“逆推”巴特的傳記列出綱要—以他的死亡為開端,向上追溯歷史,這不同於傳記常規的“逆推”軌跡的一般流程(從出生寫到死亡)。事實上,巴特采用的敘事分析,特別是在之前已經提到的、著名的關於巴爾扎克的中篇小說的《S/Z》中所采用的敘事分析,表明了所有的敘事(包括傳記)都是可逆轉的文本—更不用說把它變成令人愉快的故事或“語錄”,然後被錯誤地引用了。事實上,言外之意指的就是所有被稱為“文本”的事情在之後都可以被稱為“生活”。這種主張受到人們廣泛的支持。可是話又說回來,我們將看到,存在於文學及文學散文中的強烈的社會化的自我放縱成為他“批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大家認為巴特是無法進行分類的,然而當我們審視他整個人生的時候,會發現還是有可能對他的作品進行分類的。但是矛盾的是,這種分類將削弱其個性,或者至少削弱其獨特的個人理念。即使巴特著作的形式、內容和風格很難歸屬於一個流派,他的著作的精髓還是與社會、與其他作品、與讀者深入地聯繫在了一起。法國語言學家喬治·穆南(Georges Mounin)曾經表示,巴特既不是語言學專家,也不是真正的文學批評家;相反,巴特掌控的是現代“社會心理分析”的一種形式。7 盡管我們將要描述巴特在心理分析上的
    不足—他在心理分析的要求和實際應用方面是相當矛盾的—我們也將探討他社會方面的作品。這涉及復雜的強調集體的、以團隊為導向的巴特—在20 世紀30 年代作為巴黎索邦大學的肄業生,他建立了古典戲劇小組;在40 年代,由於罹患肺結核,他不得不到社會化的醫療機構—阿爾卑斯山的療養院裡進行治療修養;在50 年代,他成為法國大眾戲劇運動的活動家;在60 年代,他探討了服裝與時尚,將其理論化成個體的表達和社會對大眾文化的融入;在70 年代早期, 他研究了空想社會主義者查爾斯·傅立葉(CharlesFourier)及其公共的“法倫斯泰爾”, 隨後,巴特於1976 年做了“如何生活在一起”(How to Live Together)的演講。閱讀巴特社會方面的作品也意味著探討其寫作的全部行為,這體現在其所有的資料、意識形態和對快樂的熱情頌揚層面上,體現在其與上流社會、他的朋友和詆毀他的人的深層關繫中,以及與社會的關繫裡。
    雖然他和我們在對一個人的分類方面保留各自意見—在後面我們將言簡意賅地進行探討—羅蘭·巴特卻已經成為重要的和經常被引用的20 世紀的法國作家之一。他的思想、方法、散文及格言不僅波及整個人文科學,例如在文學和視覺上的研究,還波及了整個社會科學乃至“硬”科學(醫學、數學,甚至二進制理論等)。值得強調的是,盡管對“巴特”進行了擴散與傳播,他的思想似乎是漂浮在時代精神(zeitgeist)的文化風中的,那就是必不可少的、沉積下來的“巴特”—即偉大的作家。然而,該術語需要被嚴格地定義(至少在探討巴特的情況下)。巴特既不是“浪漫”啟迪的天纔,也不是超現實主義無意識行為的玩物,具有巴特特性的作家在這兩個對立選項間引導了一個緊密的角逐。巴特通過一種疏散或者曝光,實現了(他的)主觀性,其中寫作掌控著作者之手,而不是作者之手掌控著寫作。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很好地總結了隨後發生的“自我情感轉移”的寫作行為:“誰在駕馭著鋼筆?……我思想裡的某個人正在寫作,他移動著我的手。”8 與沒有罹患“個人聲音狂躁癥”的帕斯的情況類似,巴特對“條理清晰的作品是由許多的聲音構成的”這一點堅信不疑(這使得巴特在作品中進一步引用了帕斯的散文詩)。
    此外巴特的作品還證實了一種合群的精神,一種社會性的寫作,尤其是在“他通過被人思考”和 別人“通過他思考”的雙重概念方面。在寫作的前景化行動和條件上,巴特並沒有明顯地表露出自己是寫作的狂熱信徒,而是通過寫作進行一種實踐和救贖。死後的生活是“毫無意義的”,但是寫作—作為永久痕跡可以凌駕於活著的作家的語言行為之上—可以在作家去世後仍給其以存在感(即追授謚號)。帕斯寫道,對於巴特來說,用於單獨寫作的時間就是早上,在家中,從早上7 點到下午1 點。
    巴特去中心的寫作自我還有另一個維度,即存在於自身之外的自我的精神分析範疇。自1942 年以來,印像中在早期的一篇文章裡,巴特引用了保羅·瓦萊利(Paul Valéry)的聲明成為詩人,目的是 “能夠對詩學的過程有一個準確的解釋”9。到了1942 年,巴特更加注重所有作品的自我指涉性,以至於瓦萊利的詩歌會輕易地被歸於巴特。巴特成了一名散文家,目的是“能夠對(文學)散文的演變過程做精準解釋”,因此帕斯的詩歌中采用了第三人稱,1975 年發表的《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中,巴特的“他的自我”的傳記(不是他自己的自傳)也使用了第三人稱。
    這並非是說巴特除了“我為什麼(以及如何)寫作”的概念問題之外就沒有其他目的了。重要的是在閱讀巴特的時候,記住他會經常揭示某事(這件事正在發生,已經做了,將要發生),而他真正的意圖是“我將要去”(“我應該”、“我可以”、“我能”等)。這就是他的“科學的”做事方式。從本質上講,這是一個修辭戰略—例如,巴特於1967 年發表的開創性散文《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 )宣告了一位作家的誕生,但這也可能是因為他天生就是個作家,他徹底地跨入了他所謂的寫作(écriture)。因此,言外之意,“語言”已經存在於讀者的腦海中,體現了一個去中心化的自我,一
    個主觀的(再)社會化。10
    然後傳統的、“正常的”、個人的自我的逐漸虛弱就是巴特所謂
    的—在標志性地使用古希臘術語過程中—矛盾的一部分。巴特絕非是要與這個自我保持一致,他是[ 繼安烈·紀德(André Gide)之後]想要向大家表明,我們是如何猶豫不決的,我們如何纔能去除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的、巴特所謂的“開放的辯證法”的矛盾的綜合體,因為這個自化的、復雜的、社會化的。11


    “前言”注釋
    1.Éric Marty, 'La Vie posthume de Roland Barthes', in Barthes après Barthes: une
    actualité en questions, ed. C. Coquio and R. Salado (Pau,1993).
    2. 參見例如巴特後(未完成)的一篇文章“One Always Fails in Speaking of
    What One Loves”,這篇文章收錄進了巴特撰寫的The Rustle of Language , trans.
    Richard Howard (Oxford, 1986),pp.296—305, 或參見他後一本書Camera
    Lucida (Paris, 1980)。
    3.Alain Robbe-Grillet, Why I Love Barthes (Cambridge, 2011), p.26.
    4.J.-L.Jeannelle, 'Barthes ne se laisse pas faire', Le Monde des livres (9 March
    2012), p.9.
    5.Marie Gil, Roland Barthes: Au lieu de la vie (Paris, 2012), p.21,吉爾的傳記很快
    就被已經獲得授權的傳記Tiphaine Samoyault (2015) 取代了,當時恰逢巴特誕辰
    一百周年。
    6.Roland Barthes, Oeuvres complètes, ed. Éric Marty (Paris, 2002), vol.III, p.1025.
    7.G.Mounin, Introduction à la sémiologie (Paris, 1970), p.65.
    8.Octavio Paz,Early Poems , 1935—1955 年裡的沒有標題的散文詩,trans. Muriel
    Rukeyser (New York, 1973), p.61。
    9.Roland Barthes, 'On Gide and His Journal ', in A Barthes Reader , ed. Susan Sontag
    (London and New York, 1982), p.15.
    10.Roland Barthes, Image-Music-Text, trans. Stephen Heath (Glasgow, 1977),
    pp.142—148.
    11. 在Roland Barthes et l’étymologie 中,Cécile Hanania 將Maché 定義為一種“通
    過自我而進行的對主體的矛盾的陳述”,參見 Cécile Hanania,Roland Barthes et
    l’étymologie (Brussels, 2010), p.117。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